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宿州市 >> 埇桥区 >> 芦岭镇 >> 桥口村

桥口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桥口村谷歌卫星地图)


桥口村简介

  桥口村位于芦岭镇东南部,与固镇县接壤。辖区面积13.5平方公里,耕地11547亩,人口5092人,下辖叶家、圩子、张庄、前王、张马、大张、小张、小欧、小化、化圩、沟沿化庄、邱庄、李庄、高庄、后王、张庄、前王等村民组,村委会驻地设在圩子组。村党总支现有党员147名,下设桥口、桥南、大张三个党支部。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1302101 234000 -- 查看 桥口村谷歌卫星地图

桥口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桥口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沱中社区

  沱中居委会座落在芦岭镇中兴街十字路口,辖3个自然庄,5个居民组,全居委会人口1896人。沱中居委会小闵庄有养鸡厂3个,沱中居委会大郑桥有养猪厂2个,砖窑厂1个,该居委会设有党支部1个,共有党员45人。  

沱北社区

  沱北居委会成立于1986年,下辖许王、王圩两个居民组,人口1276人,位于芦岭镇镇中心,居委会居民许三标在芦岭矿电厂北门开办窑厂,占地1000平方米,员工有50多人,年产500万块砖,年盈利可达三十万元以上。现成立有沱北居委会党支部,党员有37人。  

沱南社区

  沱南居民委员会位于芦岭镇中心地段,紧靠镇政府所在地。居委会下辖芦东、芦西两个居民组,人口1147人。前身是芦岭公社芦岭大队芦家庄,其位置坐落在芦岭矿西南一公里处,现已塌陷,搬迁至此。设有一个党支部共有党员43人。  

花庄村

  花庄村位于芦岭镇南部,芦花路两侧,距离市区23公里。花庄村辖区面积7.3平方公里,耕地6348亩,人口3254人,下辖大吴、吴桥、陈庄、花东、花西、后乡吴6个村民组。村党总支现有党员107人,下设西大吴、花西、花东和甜瓜协会四个党支部。   花庄村历史颇有渊源。相传汉朝第十三位丞相(公元前140-88年)田千秋,封地在车家湖,并在封地建府第,称车家湖府。在花庄北詹湖设降州龙门县。县的南门外一里左右是公墓区,取名为荒庄。传闻为车江府降州龙门县,一里到荒庄的居民后来增多,成为农村集镇,认为荒庄不好听,改名为花庄。二是唐朝元和四年置宿州府(公元795年)属河南道,元代属归德府(现在的河南商丘)。明朝建都南京,属凤阳府。京都与府州来往的公文,路径当时这块乱草丛生、芦苇遮天、荒无人烟土地。因驰道先有茶庵名为荒庄。后建驿站,居民逐年增多而成集市,认为荒庄之名不雅,改为现在的花庄。   近年来,在芦岭镇镇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领导下,花庄村依托本地丰富的农业资源,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发展目标,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争创一流、率先跃升的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整合资源,准确定位,发挥比较优势,在经济结构上形成了以农业为主导,大力发展瓜果种植业、畜禽养殖业的特色农业体系,打造出了“吴桥甜瓜”这一全国知名品牌。   面对当前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期,花庄村在芦岭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通过大学习、大讨论活动,达到的思想认识的高度统一,决心在新形势下,进一步转变观念,凝心聚力,大胆开拓,求实创新,促进花庄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把花庄村建设成一个村民富裕、环境优美、物质丰富、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芦南村

  芦南村是芦岭镇的南大门,紧靠S101省道,辖区面积7平方公里,耕地5940亩,人口3235人,下辖门东李、祖庄、苇汪、南小高、路东吴、路西、邢庄、小吴、刘庄等村民组。村党总支现有党员73名,下设邢吴和祖李两个党支部。   芦南村农业经济作物以花生、棉花为主,面积在4100亩以上,该村利用紧邻S101省道的交通便利,发展棉花收购加工点,已初具规模,有加工收购点20多家,年实现产值800多万元,已成为埇桥区重要的棉花收购加工基地。   

陈堂村

  陈堂村位于芦岭镇东南部,与固镇县任桥镇接壤。辖区面积9.5平方公里,耕地7745亩,人口3467人,下辖周庄、刘庄、西叶、大小圩、陈堂、曹庄、张庄、小周庄、大周庄、曹庄、张叶、徐圩庄、王巷庄、后刘庄等村民组。村党总支现有党员91名,其中预备党员3名,下设陈堂、北曹和王巷三个党支部。   陈堂村农业经济作物以花生、棉花为主,面积在4100亩以上,该村利用紧邻S101省道的交通便利,发展棉花收购加工点,已初具规模,有加工收购点20多家,年实现产值800多万元,已成为埇桥区重要的棉花收购加工基地。   

桥口村

  桥口村位于芦岭镇东南部,与固镇县接壤。辖区面积13.5平方公里,耕地11547亩,人口5092人,下辖叶家、圩子、张庄、前王、张马、大张、小张、小欧、小化、化圩、沟沿化庄、邱庄、李庄、高庄、后王、张庄、前王等村民组,村委会驻地设在圩子组。村党总支现有党员147名,下设桥口、桥南、大张三个党支部。  

路口村

  路口村位于芦岭镇区南侧,辖区面积为10平方公里,全村共有耕地面积8684亩,现有人口为3939人,下辖15个组,分别为:邓家、路口郑、杨庄、马安桥、大潘、小潘、潘圩、马家、王家、廖东、廖西、小廖、小刘、小郑和小胡,村委会设在路口郑。村党总支现有党员124名,下设4个党支部:科技协会党支部、养猪协会党支部、蔬菜种植协会党支部和老年协会党支部。    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形成了以潘圩的蔬菜大棚种植、马安桥的养鸡养猪、路口组的经济作物种植等。全村劳动力2415人,男1480人,女935人,从事第一产业1400人,从事第二第三产业92人,劳务输出613人,村有专业技术人员10人,有各种农用机具502台,长途运输车4辆,大型联合收割机14辆。    畜牧业:2009年底,牛存栏150余头,羊存栏500余只,猪存栏300余头,鸡存栏万余只。    基础设施:乡村主干道已硬化,村主要干道为砂石路,饮水以农村小机井为主,用电入户达100%,通讯全村共安装电话980余部,广电覆盖率100%。    村容状况:村民基本居住砖混结构住房,人均住房面积30平方米。      

南王寨村

  南王寨村位于芦岭镇区西部,与西寺坡镇毗邻。辖区面积10平方公里,耕地8937亩,人口3448人,下辖荒地、二庄、王寨、王桥、董家、王沟沿、杨家、王岭、蔡桥、蔡庄、苇汪、各庄等村民组,村委会驻地设在蔡桥组。村党总支现有党员117名,下设种植、养殖和老年三个党支部。    南王寨村的养殖业发展初具规模,形成了以养猪、养羊、养鸡为主的家庭养殖群。   

北王寨村

  北王寨村位于镇区北部,毗邻大店,紧靠芦四公路。全村辖区面积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925亩,人口3504人,下辖闵家、徐家、王家、刘家、顾家、邹家、许大庄、东小庄、詹家、黄庄、杨廖、丁家、王寨等村民组,村部设在王寨村民组。村党总支共有党员108名,设置企业、农业和老年三个党支部。    该村工业经济发展较快。多年来,该村依托煤矿丰富的资源优势,发展新型建材业,现有新型建材厂5家,其中:鹏程新型建材厂拥有固定资产500多万元,年生产矸石空心砖系列3000万块,年产值达800万元。   

相王村

  相王村位于芦岭镇西北部,辖区面积11.1平方公里,耕地5323亩,人口4396人,下辖张家、郑家、廖家、李家、滕家、松林、王圩、潘家、蔡家、李家、小吴、老廖、二廖、小廖、大王等村民组。村党总支有党员124人,下辖王桥、相山两个支部。    相王村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主要有:相山的良种繁育,面积在1000亩以上,以金相山种业公司为依托;王桥的塌陷区水面养殖已初具规模,面积在5000亩以上;工业经济发展较快,现有矸石砖厂9家,在建一家大型新型隧道砖厂一座。年安排就业近千人。   

曹坊村

  曹坊村位于芦岭镇北、芦岭煤矿工业广场东侧,辖区面积10平方公里,耕地8731亩,人口3831人,下辖沈王、双杨、王沟沿、小马家、曹坊、小展、卜桥、小马家、豆桥、小史家、大王家、大谷庄等村民组,村委会驻地设在王沟沿。村党总支现有党员108名,下设曹坊、卜桥、大谷三个党支部。    该村因紧靠芦岭煤矿,有丰富的矸石资源和塌陷土资源。村两委抓住这一优势,积极发展矸石砖企业。目前村内已有矸石砖厂5家,年产矸石砖近6000万块,安排就业800人,人均年创收1200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丁桥村

  丁桥村位于芦岭镇镇区东部,辖区面积10.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368亩,人口4138人,下辖小王家、小韩、肖庄、大丁、小丁、前王、张庄、申庄、单庄、张庄、豆庄、盛庄等村民组。村党组织现有党员121名,下设申单、豆盛和丁桥三个党支部。   丁桥村农业经济作物主要以花生种植为主,种植面积在3000亩以上。村内有盛圩烈士陵园,这里曾是张震将军战斗过的地方,1941年,有十八名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为了民族的尊严和祖国的解放事业,在盛圩这块地方,抗击数倍于我的日本侵略军,浴血奋战,顽强拼搏,有18位勇士英勇就义,谱写了中华儿女抗击外来侵略的壮丽史诗,这里已被列为埇桥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王老庄村

  王老庄村位于芦岭镇镇区西侧,紧依镇区,交通较为便利。全村辖区面积8.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296亩,人口3502人,下辖孙家、王老庄、张庄、孟庄、刘寨、庙前、古店、高家、桑曹坊、黄园等村民组,村部设在王老庄自然庄。村党总支共有党员96名,下设王老庄、刘寨和种植协会党支部。    几年来,我村在上级领导的鼓励和支持下,农村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了良好的成效。我村利用仅靠镇区,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不仅仅单一的种植玉米、大豆以及小麦,比较有特色的是莴苣种植,并以自然庄为单位,大规模连片种植。种植区主要集中在王老庄、庙前、古店。   

安阳村

  芦岭镇安阳村作为全省首批美好乡村建设中心村之一,目前全村正进行马圩、南王、杨家、恽家四个庄的土地挂钩置换项目建设。    自建设以来,镇工作组及“村两委”班子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美好乡村建设精神,镇财政所全力配合工作,结合安阳村实际情况,攻坚克难,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方案措施,大大推进了芦岭镇安阳村“美好乡村”建设进程,仅利用三个星期就拆迁了269户,目前房屋拆迁工作已基本结束,土地复垦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   


桥口村特产大全




桥口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