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宿州市 >> 埇桥区 >> 褚兰镇 >> 冯楼村

冯楼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冯楼村谷歌卫星地图)


冯楼村简介

  褚兰镇冯楼村位于褚兰镇东北部,由原陈桥村、冯楼村和宝里村合并而成,面积17平方公里,人口6282人,耕地面积10575亩。蕴含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近年来已经建成投产的采石场有9家。农业上,除了保证粮食的稳产以外,在陈桥大力发展了大棚养鸭子,在冯楼发展蚕桑和棉花制种,在宝里发展生猪养殖,涌现了一大批种养殖能手,并形成一定规模。新村成立后,村两委班子也积极依托在镇党委政府周围,集思广益,谋求发展,致力于带头致富和带领全体村民致富的工作当中去。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1302103 234000 -- 查看 冯楼村谷歌卫星地图

冯楼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冯楼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岗孜村

  褚兰镇岗孜村位于褚兰镇东北部,由原营里村和岗孜村合并而成,面积9.3平方公里,人口3841人,耕地面积7110亩。蕴含丰富的奇石和大理石资源,等待开发。虽然依靠农业经济为主,但是近年来,通过村双培双带工程的开展,大力发展了一大批养殖能手,特别在肉牛育肥和生猪养殖上发展迅猛,并形成一定规模。新村成立后,村两委班子也积极依托在选派干部周围,集思广益,谋求发展,致力于带头致富和带领全体村民致富的工作当中去。   

褚兰村

  一、目前概况    埇桥区褚兰镇褚兰村位于安徽省北部,与褚兰镇宝光寺村相邻。现有常住人口4868人,可用耕地10478亩,2010年褚兰村年人均纯收入3350元,共由合并前的街东村、街西村和鲁山村三个行政村组成。现褚兰村总支共有党支部3个,党员总数146名,预备党员2名,流动党员2名。村两委班子成员6人,6名党员。村办公场所现有面积95平方,现有房屋8间。村内低保户共255人(其中包括五保户)。    二、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中央,省,市,区,镇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贯彻落实,宝光寺村在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收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当地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一)农业生产情况:褚兰村现有耕地10478亩,人均耕地2.1亩,全村主要以农业为主,产业发展相对滞后。2010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200元。    产业结构情况:街东、街西主要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鲁山以瓜菜种植为主    (二)有关农村政策落实情况: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全村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发展。全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通电,通自来水,通电视,通电讯。现褚兰村建设有2所卫生室,解决了村民看病难的问题;村内建有1个文化活动室和1个广播室;全村享受农村低保户255人。    (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村“两委”班子共6人,其中:村党总支共分3个支部,总支委员4人,村民委员会委员2人;全村共有党员148人  

谢炉村

  褚兰镇谢炉村位于褚兰镇西南部,南接栏杆镇,由原平山村、吴庄村和谢炉村合并而成,面积12.5平方公里,人口4846人,耕地面积7162亩。主要依靠农业经济为主,但是近年来,依靠沿线二徐路的优势,发展小集市贸易也初步形成势头,也进行了招商引资集市开发、并且在养殖上也逐步发展,正顺应市场慢慢做大。新村成立后,村两委班子也积极围绕镇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集思广益,谋求发展,致力于带头致富和带领全体村民致富的工作当中去。   

小圩村

  褚兰镇小圩村位于褚兰镇东南部,由原小圩村、付集村和道庄村合并而成,面积14.4平方公里,人口5145人,耕地面积8257亩。主要依靠农业经济为主,但是近年来,通过村双培双带工程的开展,大力发展了一大批养殖能手,特别在黄牛育肥和奶牛养殖、生猪养殖上发展迅猛,并形成一定规模。新村成立后,村两委班子也积极围绕镇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集思广益,谋求发展,致力于带头致富和带领全体村民致富的工作当中去。   

桂山村

  褚兰镇桂山村位于褚兰镇西南部,由原石板村、桂山村和吴楼村合并而成,面积13.5平方公里,人口5013人,耕地面积7939亩。主要依靠农业经济为主,其中有以桂山的果园、石板的西瓜最有特色,近年来,通过村双培双带工程的开展,大力发展了一大批养殖能手,特别在蛋鸡养殖、生猪养殖,发展态势良好。并且依托桂山街发展商贸经营,集市贸易,新农村建设。新村成立后,村两委班子正积极围绕镇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集思广益,谋求发展,致力于带头致富和带领全体村民致富的工作当中去。   

大杨村

  褚兰镇大杨村位于褚兰镇正东部,由原梅山村和大杨村合并而成,面积9.1平方公里,人口3883人,耕地面积5490亩。蕴含丰富的矿山和奇石资源,已经建成的采石场2家。虽然主要依靠农业经济为主,但是近年来,通过奇石节的带动,农闲之余,部分农民上山开采奇石,通过中介或者是大户出售给外地销售,也获益不少。新村成立后,村两委班子也积极围绕镇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集思广益,谋求发展,致力于带头致富和带领全体村民致富的工作当中去。   

后程村

  褚兰镇后程村位于褚兰镇正南方,由原李院村和后程村合并而成,面积13.8平方公里,人口4867人,耕地面积9585亩。蕴含丰富的大理石资源,已经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引来客商进行开发。李院村原来就是宿州市无籽西瓜的发源地,后程粉丝一直周边闻名,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后程街道的利用开发,发展了集市贸易,方便了一方群众。新村成立后,村两委班子也积极围绕镇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集思广益,谋求发展,致力于带头致富和带领全体村民致富的工作当中去。   

宝光寺村

  埇桥区褚兰镇宝光寺村位于安徽省最北部和江苏省铜山县交界处。现有常住人口5911人,可用耕地13111亩,2009年宝光寺村年人均纯收入3955元,共由合并前的包庄村,苗庄村和宝光寺村三个行政村组成。现宝光寺村总支现有党支部3个,党员总数168名,预备党员2名,流动党员1名。村两委班子成员9人,8名党员,一名非党人士。村办公场所现有面积432平方,现有房屋21间。村内低保户共231人(其中包括五保户)。   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中央,省,市,区,镇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贯彻落实,宝光寺村在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收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当地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一)农业生产情况:宝光寺村现有耕地13111亩,人均耕地2.2亩,全村主要以瓜果,萝卜,畜牧业为主,产业发展相对滞后。2010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750元。   产业结构情况:包庄以青萝卜,西瓜,蔬菜种植为主;苗庄以小麦大豆种植为主;宝光寺以西瓜,棉花蔬菜种植为主。   (二)有关农村政策落实情况。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全村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发展。全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通电,通自来水,通电视,通电讯。现宝光寺村建设有五所卫生室,解决了村民看病难的问题;村内建有1个文化活动室和1个广播室;全村享受农村低保户231人。   (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村“两委”班子共10人,其中:村党总支共分3个支部,总支委员9人,村民委员会委员1人;全村共有党员170人。   

冯楼村

  褚兰镇冯楼村位于褚兰镇东北部,由原陈桥村、冯楼村和宝里村合并而成,面积17平方公里,人口6282人,耕地面积10575亩。蕴含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近年来已经建成投产的采石场有9家。农业上,除了保证粮食的稳产以外,在陈桥大力发展了大棚养鸭子,在冯楼发展蚕桑和棉花制种,在宝里发展生猪养殖,涌现了一大批种养殖能手,并形成一定规模。新村成立后,村两委班子也积极依托在镇党委政府周围,集思广益,谋求发展,致力于带头致富和带领全体村民致富的工作当中去。   

马桥村

  马桥村位于宿州市埇桥区褚兰镇的西部,距镇政府驻地3公里,距江苏省徐州市约30公里,二徐路和曹马路穿村而过,蕴有奇石、砚石等资源,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汉晚期画像石墓--九女坟坐落于该村墓山孜北坡。该村由原马桥、夏疃和孙小庄3个行政村合并组成,面积12.9平方公里,辖区内有孙小庄、马小庄、马山头、南张庄、夏疃等5个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人口4969人,耕地5955亩,人均耕地1.2亩。    该村以农业经济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为主。近年来,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孙小庄发展大棚蔬菜的种植,在马山头、夏疃发展西瓜种植,并招商引资建成页岩砖加工厂和石料加工厂,取得了较好收益。    目前,村两委班子在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致、奋力拼搏、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正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美好新家园而继续奋斗。   


冯楼村特产大全




冯楼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