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楼村座落栏杆镇西部,西到支河乡,北至小集,面积6.90平方公里,全村由化楼、阻寺两个自然庄合并而成,人口4700余人。
化楼村党总支共有阻寺、养殖协会两个支部,现有党员96名。
化楼村以种植小麦为主,复种玉米、大豆。经济作物主要有蔬菜、棉花等。养殖有猪、鸡等。
村两委是一个团结战斗的领导集体,近十年来多次受到市、区的表彰奖励,曾连续几年被市、区评为“五个好”党支部。本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近年来,化楼村在-理论和党的-、-精神的指引下,认真学习实践“-”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刻苦工作,不断进取,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人均收入大幅增长,居住环境大大改善,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一个富裕、文明、整洁、民主的化楼村正日益展现在世人面前。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302106 | 234000 | -- | 查看 化楼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韩村村 |
韩村座落在栏杆镇政府西南3公里处,全村人口3400人,土地4897亩,农民人均年纯收入3000元,外出务工人员800人,有党员80名。 村庄建设布置合理,村容整洁,已建成两个新农村小区,村民精神面貌好,和谐稳定。 全村以农作物收入为主,坚持养殖、种大棚等经济收入,两委培养一批先进致富能手,党员带头,身先士卒,办起了楼板厂、制配厂、木板厂,既解决了劳动力,又创造了收益,全村道路整齐,沟渠畅通,旱能灌,涝能排。 村容现有新建村办公室一套,里面设置齐全。敬老院能安排10多人居住,卫生室整洁、条件好。 村两委是一个团结战斗的领导集体,近十年来多次受到市、区的表彰奖励,连续五年被市、区评为“五个好”党支部。本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近年来,韩村在-理论和党的-、-精神的指引下,认真学习实践“-”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刻苦工作,不断进取,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人均收入大幅增长,居住环境大大改善,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一个富裕、文明、整洁、民主的韩村正日益展现在世人面前。 |
大旺村 |
大旺村座落在栏杆镇东北,东邻解集乡,南邻严村,北邻石相,西邻新奎,共五个自然庄(小周家、大周家、大旺村、颜面家、小旺村)597户,人口2485人,党员55名,共有土地3614亩,二个养殖厂,一个服装厂,村在2008年兴建卫生室,2009年盖起活动楼,村又建起图书室,让村民多学些知识,科学种田,科学养殖,使村民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
石河村 |
石河村座落在栏杆镇东部,南到张町,北至栏东,面积8.20平方公里,全村由石河、院山、孟寨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人口4100余人。 石河村党总支共有石河、院山、孟寨三个支部,现有党员116名。 石河村以种植小麦为主,复种玉米、大豆。经济作物主要有蔬菜、棉花等。养殖有猪、鸡等。孟寨石榴远近闻名。 村两委是一个团结战斗的领导集体,近十年来多次受到市、区的表彰奖励,连续五年被市、区评为“五个好”党支部。本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近年来,石河村在-理论和党的-、-精神的指引下,认真学习实践“-”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刻苦工作,不断进取,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两年间全村全部铺通水泥路。人均收入大幅增长,居住环境大大改善,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一个富裕、文明、整洁、民主的石河村正日益展现在世人面前。 |
柏山村 |
柏山村座落在栏杆镇东南部,南到永安镇,北至张町,面积8.60平方公里,全村由刘寨、柏山、孙庄三个自然庄合并而成,人口5300余人。 柏山村党总支共有柏山、孙庄、刘寨三个支部,现有党员142名。 柏山村以种植小麦为主,复种玉米、大豆。经济作物主要有蔬菜、棉花等。养殖有猪、鸡等。企业有李怀刚采石场、刘志强采石场等。 村两委是一个团结战斗的领导集体,近十年来多次受到市、区的表彰奖励,连续几年被市、区评为“五个好”党支部。本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近年来,柏山村在-理论和党的-、-精神的指引下,认真学习实践“-”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刻苦工作,不断进取,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两年间全村基本铺通水泥路。人均收入大幅增长,居住环境大大改善,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一个富裕、文明、整洁、民主的柏山村正日益展现在世人面前。 |
张町村 |
张町村座落在栏杆镇中东部,南到柏山,北至石河,面积9.57平方公里,全村由洪庙、曹庄、张楼、张町四个自然庄合并而成,人口4600余人。 张町村党总支共有洪庙、张町、曹庄三个支部,现有党员161名。 张町村以种植小麦为主,复种玉米、大豆。经济作物主要有蔬菜、棉花等。养殖有猪、鸡等,张町村软子石榴远近闻名。 村两委是一个团结战斗的领导集体,近十年来多次受到市、区的表彰奖励,连续五年被市、区评为“五个好”党支部。本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近年来,张町村在-理论和党的-、-精神的指引下,认真学习实践“-”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刻苦工作,不断进取,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五年间全村全部铺通水泥路。人均收入大幅增长,居住环境大大改善,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一个富裕、文明、整洁、民主的张町村正日益展现在世人面前。 |
王庄村 |
王庄村位于栏杆镇最南部,南与永安镇孙庄相连,西与支河乡刘桥村相连。由原来的王庄和陈楼两个行政村合并成现在的王庄村总支部。 王庄村有七个自然村组成,有王庄、张庄、河口、陈楼、孟圩、小张楼、王菜园,七个自然村分别坐落在韩河两侧。村内有小学、卫生室各一所。 王庄村两委干部共有五人(其中计生专干2人),支部共有党员78人。社会人口2732人,共有耕地面积4092亩,王庄村成立八个村民小组。 村两委是一个团结战斗的领导集体,近十年来多次受到市、区的表彰奖励,连续五年被市、区评为“五个好”党支部。本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近年来,王庄村在-理论和党的-、-精神的指引下,认真学习实践“-”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刻苦工作,不断进取,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人均收入大幅增长,居住环境大大改善,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一个富裕、文明、整洁、民主的王庄村正日益展现在世人面前。 |
路町村 |
路町村位于栏杆镇南部,二徐路东,西与支河相接,南与永安相邻,是新农村示范村,也是原来五个村合并的新村(由路町、前乡、腰庄、洪家、东楼合并而成)。 路町村现有5700余人,土地6375亩,所辖11个自然庄,村里家具厂3个,饲料加工厂1 个,面粉加工厂一个。存栏量在百头以上的养殖户有10多家,村里集约了近千亩土地,成立了胡萝卜种植基地和红署种植基地,村里家家户户吃上了自来水,路町街不但安装了路灯,还修建了下水道。 目前,路町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路町村定能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路疃街中心集贸市场已有几十年历史,集市贸易日益繁荣,覆盖周边村及支河乡、永安镇等部分村,近年来,商贸流通业发展较快,商业经营收入已成为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路疃村人多地少,农业主要以一麦一豆为主,农业收入较少。近几年来,村里养殖业发展迅速,主要以养猪、养鸡为主,其中年出栏1000头育肥猪的有六户,年存栏1000只鸡的有8户。另外,工业发展初见端倪,盛龙面粉厂、鑫龙面粉厂、富林家具厂等企业通过几年的发展均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6年,路疃村被评为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近两年多以来,我村的新农村建设在镇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新村规划已经完成,新建房屋35套约5500平方米已经竣工,二期工程正在规划设计当中,并计划于今年上半年开工建设。与此同时,我村在道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有很快的进展,新修水泥路5.5 公里,已完成清沟疏浚5000米,新建桥涵两座,全镇领先。 |
安水村 |
安水村座落在栏杆镇政府西南方向两公里处,东靠奎河,西靠韩河,二徐公路从村穿过,交通便利。全村2个自然庄(安水庄、彭巷庄),原2个行政村,2008年合并为一个行政村,全村656户,2635人 ,八个村民生产小组,全村耕地总面积4065亩。 全村87名党员,三个党组织,两个分支部(安北支部和安南支部),安水村党总支部。 村两委是一个团结战斗的领导集体,近十年来多次受到市、区的表彰奖励,曾连续几年被市、区评为“五个好”党支部。本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近年来,安水村在-理论和党的-、-精神的指引下,认真学习实践“-”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刻苦工作,不断进取,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五年间全村全部铺通水泥路。人均收入大幅增长,居住环境大大改善,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一个富裕、文明、整洁、民主的安水村正日益展现在世人面前。 |
栏东村 |
栏东村座落在二徐路两边,南到石河,北至大旺,面积9.97平方公里,全村由栏东、祝山、严村三个自然庄合并而成,人口5600余人。 栏东村党总支共有栏东、祝山、严村三个支部,现有党员142名。 栏东村以种植小麦为主,复种玉米、大豆。经济作物主要有蔬菜、棉花等。养殖有猪、鸡等。 |
阚町村 |
阚町村位于栏杆镇西部5公里处,东与韩村、南与丁李、西与马楼、北与化楼搭界。全村有耕地8400亩,有汪塘104亩,林木500亩,固定资产18万元,农民收入全靠农业、打工,集体无收入来源。全村有人口4730人,党员195人,预备党员2人。全村有自然庄王庄、祝庄、后楼、吴窑、阚町5个,18个生产组,人均收入4000元,我村为阚町西部小集镇,卫生室3个,小学,中学,目前正在开发小集镇建设,成为我镇中等水平村。 村两委是一个团结战斗的领导集体,近十年来多次受到市、区的表彰奖励,曾连续几年被市、区评为“五个好”党支部。本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近年来,阚町村在-理论和党的-、-精神的指引下,认真学习实践“-”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刻苦工作,不断进取,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五年间全村全部铺通水泥路。人均收入大幅增长,居住环境大大改善,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一个富裕、文明、整洁、民主的阚町村正日益展现在世人面前。 |
丁李村 |
丁李村座落在栏杆镇西部,南到支河乡,北至阚町,面积6.60平方公里,全村由丁楼、黄李两个自然庄合并而成,人口3200余人。 丁李村党总支共有丁楼、黄李两个支部,现有党员96名。 丁李村以种植小麦为主,复种玉米、大豆。经济作物主要有蔬菜、棉花等。养殖有猪、鸡等。 村两委是一个团结战斗的领导集体,近十年来多次受到市、区的表彰奖励,连续五年被市、区评为“五个好”党支部。本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近年来,丁李村在-理论和党的-、-精神的指引下,认真学习实践“-”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刻苦工作,不断进取,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人均收入大幅增长,居住环境大大改善,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一个富裕、文明、整洁、民主的丁李村正日益展现在世人面前。 |
化楼村 |
化楼村座落栏杆镇西部,西到支河乡,北至小集,面积6.90平方公里,全村由化楼、阻寺两个自然庄合并而成,人口4700余人。 化楼村党总支共有阻寺、养殖协会两个支部,现有党员96名。 化楼村以种植小麦为主,复种玉米、大豆。经济作物主要有蔬菜、棉花等。养殖有猪、鸡等。 村两委是一个团结战斗的领导集体,近十年来多次受到市、区的表彰奖励,曾连续几年被市、区评为“五个好”党支部。本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近年来,化楼村在-理论和党的-、-精神的指引下,认真学习实践“-”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刻苦工作,不断进取,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人均收入大幅增长,居住环境大大改善,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一个富裕、文明、整洁、民主的化楼村正日益展现在世人面前。 |
小集村 |
小集村位于栏杆镇西北部,南邻支河乡海孜村,西邻曹村镇陈町村,北邻杨庄乡赵庄村,名传鸡叫听三乡。小集行政村总支由三个分支部,党员162人,女性党员20人,全行政村有1168户,4391人,7579亩土地。全村共有汪塘水面18个,占地面积为67.8亩,固定资产23.22万元,其中村部房屋5处30间,变压器5台,小学校2所,房屋42间,教学楼一栋15间。本区域内有曹栏路、阚杨路纵横穿入,西邻斜河,东邻奎河,北靠二号沟,南有大渠沟直通韩河至斜河。交通方便,水源丰富,全村人均纯收入达3250元。 村两委是一个团结战斗的领导集体,近十年来多次受到市、区的表彰奖励,连续五年被市、区评为“五个好”党支部。本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近年来,小集村在-理论和党的-、-精神的指引下,认真学习实践“-”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刻苦工作,不断进取,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五年间全村全部铺通水泥路。人均收入大幅增长,居住环境大大改善,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一个富裕、文明、整洁、民主的小集村正日益展现在世人面前。 |
段楼村 |
段楼行政村座落在栏杆镇西北部,与杨庄乡赵庄村相邻,较偏僻。 辖区4个自然庄:梁庄、段楼、姚楼、汪楼,计926户,3676人,116名0党员,耕地6700余亩,主产粮食,是小麦主产区。经济作物以瓜套棉、瓜套大蒜、制种棉区,养猪养鸡两大产业为主,示范养殖泥秋、藕近30亩,去年人均纯收入4100元。 村两委是一个团结战斗的领导集体,近十年来多次受到市、区的表彰奖励,曾连续几年被市、区评为“五个好”党支部。本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
新庄村 |
新庄村座落在栏杆镇西部,南到栏西,北至杨庄乡,面积8.20平方公里,全村由新庄、老庄、郭赵三个自然庄合并而成,人口3500余人。 新庄村党总支共有种植业、建材业、蔬菜制种三个支部,现有党员145名。 新庄村以种植小麦为主,复种玉米、大豆。经济作物主要有蔬菜、棉花等。养殖有猪、鸡等。企业有梁超水泥预制板厂等。 村两委是一个团结战斗的领导集体,近十年来多次受到市、区的表彰奖励,连续被评为区,镇先进基层党组织。本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
栏西村 |
栏西村座落在二徐路两边,南到安水,北至石相,面积8.56平方公里,全村由栏西、林湖两个自然庄合并而成,人口4200余人。 栏西村党总支共有栏西、林湖两个支部,现有党员138名。 栏西村以种植小麦为主,复种玉米、大豆。经济作物主要有蔬菜、棉花等。养殖有猪、鸡等。企业有海朋大酒店、张武家电城等。 村两委是一个团结战斗的领导集体,近十年来多次受到市、区的表彰奖励,连续五年被市、区评为“五个好”党支部。本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
孙楼村 |
孙楼村座落在二徐路两边,南到路町,北至安水,面积7.49平方公里,全村由西李、王家、赵小楼、孙楼四个自然村合并而成,人口4500人,耕地6400亩。 孙楼村党总支共有孙楼、赵小楼、西李三个支部,现有党员149名。 孙楼村以种植小麦为主,复种玉米、大豆。经济作物主要有蔬菜、棉花等。养殖有猪、鸡等。企业有孙峰水泥预制板厂、王辉水泥预制板厂等。 村两委是一个团结战斗的领导集体,近十年来多次受到市、区的表彰奖励,连续五年被市、区评为“五个好”党支部。本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近年来,孙楼村在-理论和党的-、-精神的指引下,认真学习实践“-”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刻苦工作,不断进取,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人均收入大幅增长,居住环境大大改善,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一个富裕、文明、整洁、民主的孙楼村正日益展现在世人面前。 |
石相村 |
石相村座落在栏杆镇东北部,南到大旺,北至褚兰镇,面积7.49平方公里,全村由石相、凤山两个自然庄合并而成,人口3600余人。 石相村党总支共有石相、凤山两个支部,现有党员105名。 石相村以种植小麦为主,复种玉米、大豆。经济作物主要有蔬菜、棉花等。养殖有猪、鸡等。每年四月初五老海寺庙会吸引四方游客前来烧香许愿。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