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河村坐落在蒿沟乡中部,古濉河两岸,辖10个自然庄,18个村民组,全村4307人,耕地约5000亩,盛产小麦、大豆、玉米等农作物. 村两委是一个团结战斗的领导集体,本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近年来,枪河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刻苦工作,不断进取,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人均收入大幅增长,居住环境大大改善,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302205 | 234000 | -- | 查看 枪河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高滩村 |
高滩村是蒿沟乡行政村中最大的一个行政村,地处蒿沟乡西北部,全村有人口7834人,高滩村下辖26个自然庄,一个街道。全村共有耕地8547亩,其中有7000亩土地已承包种植中药材,其余土地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大豆等。在农副产品上主要盛产高滩萝卜、水果、畜产品、禽蛋产品等。全村有一个党总支部,5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75人,村“两委”成员共11人,本村全日制小学二所和中学一所,村内开设有二个卫生网络点,二个医疗站,卫生医疗健全。但是,党员年龄结构层次不合理,以老年的居多,年轻党员数偏少。现在总支部正大力发展,把村里思想觉悟高、致富能力强、在群众里有威信的青年吸收到组织来。 2012年种植高滩萝卜约1500亩。现养殖鸡专业户有6户,养鸭专业户有3户,淡水鱼虾养殖户1户。去年该村人均年收入为2000元。 |
赵楼村 |
赵楼村座落在古濉河两岸,南到蒿沟,北至高滩,面积6000公顷,人口5000余人,下设赵楼、濉河两个支部,共141名党员。沙於两合土质,以小麦良繁为主,复种玉米、大豆。经济作物主要有蔬菜、棉花、西瓜等。养殖有猪、鸡、兔等。企业有赵丙功水泥建筑公司、冯永良东泰木业公司等。马戏之乡源于蒿沟,全村有李国泰等6个马戏团常年在外巡回演出,声誉华夏。 村两委是一个团结战斗的领导集体,近十年来多次受到市、区的表彰奖励,连续五年被市、区评为“五个好”党支部。本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近年来,赵楼村在-理论和党的-精神的指引下,认真学习实践“-”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刻苦工作,不断进取,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五年间全村全部铺通水泥路。人均收入大幅增长,居住环境大大改善,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一个富裕、文明、整洁、民主的赵楼村正日益展现在世人面前。 |
枪河村 |
枪河村坐落在蒿沟乡中部,古濉河两岸,辖10个自然庄,18个村民组,全村4307人,耕地约5000亩,盛产小麦、大豆、玉米等农作物. 村两委是一个团结战斗的领导集体,本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近年来,枪河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刻苦工作,不断进取,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人均收入大幅增长,居住环境大大改善,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
巩家村 |
巩家村坐落在蒿沟乡东北部,北临濉河,难靠唐河,东部与时村镇相连。全村辖10个自然村,4700余人,6000余亩耕地。农业生产以小麦、大豆、玉米为主。随着经济的发展,全村运输业、餐饮业迅速发展,全村现有大、中型运输车辆40余量,在本、外地经商的有140余家,传统手工编织业30余家,养殖业15家,大棚蔬菜18户。 村两委是一个团结战斗的领导集体,本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新修水泥路12公里,基本解决群众行路问题。 近年来,巩家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刻苦工作,不断进取,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人均收入大幅增长,居住环境大大改善,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
大史村 |
大史村坐落在蒿沟乡的西部,是蒿沟乡的西大门,南邻汴河,西接埇桥区灰古镇。该村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全村4500人,耕地6000多亩。盛产小麦、黄豆、玉米及畜产品。 村两委是一个团结战斗的领导集体,本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近年来,大史村在-理论和党的-精神的指引下,认真学习实践“-”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文明村创建为切入点,以产业发展和村班子建设为重点,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生态文明村建设为载体发展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优化村环境,提高文明程度,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尹楼村 |
尹楼村坐落在蒿沟乡东北部,古濉河两岸,辖十个自然庄,全村4150人,耕地4355亩,盛产小麦、大豆、玉米等农作物。 随着经济的发展,该村交通运输业、餐饮业迅速发展,全村现有客、货运输车辆20余部,餐饮业50余家,传统马戏团体6个,从业人员近200人,常年在国内外巡回演出。 村两委是一个团结战斗的领导集体,本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新修水泥路8公里,基本解决群众行路问题。 近年来,尹楼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刻苦工作,不断进取,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人均收入大幅增长,居住环境大大改善,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
柳沟村 |
柳沟村位于蒿沟乡东北部,古濉河的南岸,与埇桥区桃沟乡隔河相望。辖3个自然庄,6个村民组,492户,1767人,2182亩耕地。铺设水泥路3.5公里,交通便利,农业生产和生活条件优越。 该村产业结构调整迅速,有小麦高产示范田1000亩,小麦良繁田600亩,大棚蔬菜50亩。全村有马戏团4个,固定资产均在30万元以上,常年在国内外巡回演出。 村两委是一个团结战斗的领导集体,近年来,本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积极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刻苦工作,不断进取,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人均收入大幅增长,居住环境大大改善,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