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集村位于界牌集镇西部,处于墩子王水库上游,属丘陵地带。该村辖23个村民组,823户,现有人口2899人,党员94人,承包耕地5389亩。盛产水稻、小麦、玉米、花生、芝麻等。
该村是我镇第一批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近年来,该村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大改善,建成“村村通”水泥路4公里,在建的省道7米宽水泥路穿村而过。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125109 | 239000 | -- | 查看 龙集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界牌社区 |
界牌社区地处界牌集街镇及其周围,辖18个村民组,1561户,现有人口3885人,承包耕地面积5797亩。1座小型水库,32面当家塘。全村共有党员65名。农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花生、棉花为主。该村有养鸡大户陈发利、潘白玉、潘白友等3户;有养猪大户李全中、李文权、杨国胜等3户;有养鱼大户王正海、种粮大户李继高、经果林大户王文庭等,大户每年纯收入5—8万元,在这些大户带动下,村民积极兴办养殖业、种植业、加工业,纷纷外出务工经商,收入有了明显提高。 |
永宁社区 |
永宁社区位于界牌集镇最北部,处于永宁街道周围,东部地势平坦,西部山岭起伏。该村辖23个村民组,1216户,现有人口4053人,党员116人,承包耕地6177亩,属朗峰水库灌区。农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为大宗,兼种杂粮。经济作物有花生、芝麻、西瓜等。 永宁村所在的永宁街道宽敞明亮,集市贸易繁荣,基础设施建设较好。 |
龙集村 |
龙集村位于界牌集镇西部,处于墩子王水库上游,属丘陵地带。该村辖23个村民组,823户,现有人口2899人,党员94人,承包耕地5389亩。盛产水稻、小麦、玉米、花生、芝麻等。 该村是我镇第一批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近年来,该村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大改善,建成“村村通”水泥路4公里,在建的省道7米宽水泥路穿村而过。 |
泗洲庙村 |
泗洲庙村地处界牌集镇西北部,处于池河流域东部,辖24个村民组,767户,现有人口3370人,党员94人。承包耕地7486亩。盛产水稻、小麦、玉米、花生、西瓜等。该村注重林业生产,尤其农户四旁植树十分突出。 泗洲庙传坤葡萄园面积200亩,主要有巨峰、泽山一号、藤稔、金手指、玫瑰香等品种,聘请了上海马陆国家级农技师为技术顾问,采用人工嫁接、配方农家肥、剪枝选果、套袋防治病虫害等现代农业技术,所产的葡萄单果大,皮薄、肉厚、香醇、味甜,果品采摘、装箱、保管采取绿色环保措施,年总产量可达60万公斤,远销上海、南京、合肥等市场,受到广泛的欢迎。 |
朗峰村 |
朗峰村地处界牌集镇东北部,东与南谯区章广镇交界,北与藕塘镇接壤,属丘陵地带。岱徐路穿村4公里,“村村通”道路已修成2.6公里,交通便捷。 朗峰村辖25个村民组,972户,现有人口3806人,承包耕地7060亩,属国营朗峰水库灌区,另有1座小(一)型水库漫张水库,蓄水80多万方,水利条件较好。农作物有水稻、麦类、玉米、花生、芝麻、油菜、瓜类等。 朗峰村属革命老区,中原局第二次会议旧址就位于该村山黄村民组,时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驻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谭震林、徐海东、罗炳辉、张云逸等多名同志曾在这里战斗和生活过,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也位于这里。 |
德胜村 |
德胜村位于界牌集镇东部,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带,山冈起伏。岱徐路穿村而过,每天都有开往合肥、滁州、定远的班车,交通便捷。该村辖25个村民组,748户,现有人口2957人,5849亩承包耕地,属国营德胜水库灌区。农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为大宗,兼种山芋、豆类等杂粮,经济作物有花生、油菜、芝麻、棉花等。 该村独有的矿产资源麦饭石储量大,品位高,含有人体健康所必须的多种微量元素,具有独特的保健功能,人称“长寿石”、“健康石”、“矿泉药石”等,定远界牌德胜麦饭石享誉全国。 德胜绍清农业综合开发园位于村东部,该项目是由河南省商丘市有识之士任绍清根据本地荒山资源丰富,适合栽植果树等,经反复考察论证投资兴建的农业综合开发园。该综合园占地2500亩,主要产品为黄桃、苹果、核桃、油桃等,年产量可达150万斤,年销售收入达280万元,聘请砀山果园场国家一级农技师李占恩为技术顾问,实行现代农业理念,产品全部采取绿色环保措施,以订单农业为主,所产的黄桃单果大达1.2斤,且皮薄、肉厚、味甜、脆、酥,产品远销上海、南京等市场,受到广泛的欢迎。该项目固定资产投入860万元,商业前景广阔,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所在地村民劳务收入普遍提高,科技致富意识增强,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扩大,逐渐由传统农业向现代科技农业迈进,带动整个德胜村黄桃生产,使之成为生产基地。 |
大蒋村 |
大蒋村处于界永路的两旁,南北狭长,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是我镇唯一的第三批选派村。该村辖24个村民组,779户,现有人口3082人,承包耕地7549亩。盛产水稻、小麦、花生、玉米等。 |
徐小村 |
徐小村地处界牌集镇东部,南北狭长,绝大所数村庄分布在界藕路两侧。村东部沿山,与南谯区章广镇搭界,界藕路、滁梁路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捷。该村是全镇最大的一个行政村,辖35个村民组、1096户,现有人口4247人,承包耕地9870亩。3座小型水库,45面当家塘坝。设1所小学。全村党员共115名。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玉米、花生、山芋、芝麻等。该村群众利用沿山优势,大力发展“三大养”和经果林生产,涌现出许多养殖大户、种植大户。近年来,该村通过争取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也有了较大改善。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