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宁波 >> 宁海县 >> 长街镇 >> 平原村

平原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平原村谷歌卫星地图)


平原村简介

  平原村地处三门湾畔,毗邻长青线公路,是一个由海涂围垦后居住的村庄,距镇所在地5公里,连村公路进入村庄,交通便捷。全村共有566户,1769人,村民小组29个,村民代表36人,0员42,下辖自然村3个。村有耕地2313亩,山林185亩,劳动力1102人,60岁以上老人253人。村民外出打工558人,外来务工、务农人员2人。农村经济总产值1865万元,总收入1687万元,利润69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5461元,村级固定资产52.7万元。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0226101 315000 -- 查看 平原村谷歌卫星地图

平原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平原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文围村

  长街镇文围村地处三门湾畔,临近海边,距离镇所在地约10公里,是长街镇最南端的一个小村庄。该村是一个移民村,1966年从慈溪迁往文围村,目前全村共有278户,755人,其中外出人员300人,0员35人。村耕地面积1868亩,其中旱地368亩,村民多以种植柑橘、棉花、水稻等作物为生。  

石桥头村

石桥头村  石桥头村位于长街南部,与长街村毗邻。村靠长亭港两岸,有石桥一座,村在两岸石桥边,古名石桥头村,龙浦公路起点。农石桥头村总户数245户,村民总人数750人,村民小组6个。村庄现有耕地206亩,山地861亩,劳动力545人,60岁以上老人81人。村民外出打工169人,外来务工、劳务人员106人。村经济总收入770万元。村内企业5家,村内企业职工140人。村内集体经济总收入48.15万元,人均可用资金11.6元,村民人均年收入7186元。村级固定资产201万元,货币资产14.5万元。  

洋湖村

洋湖村  洋湖村距镇东1公里,全村364户,1294人,外出劳动500人,耕地面积1470亩,党员28人,村民代表50人,村民人均收入7400元。近年来,洋湖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农办、县财政局、交通局、农林局、土地局、水利局、民政局、水改办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以退宅还耕为切入点,依靠干部群众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四个文明建设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先后获得县五星级党支部、“卫生示范村”,市、县“妇女工作先进集体”。06年被评为市十佳文明之星。以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在原有洋湖村脏、乱,经几年在上级党委帮助,大力支持下,旧貌变新颜,在取得微少成绩基础上,我们有决心、有信心、不骄傲、再接再励,响应上级党委号召,分配工作任务,不折不扣地完成,为建设新农村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努力奋斗!  

伍山村

伍山村  伍山村基本概况   全村总户数:642户,总人口2040人。   其中:洋岭153户588人  伍家屿:301户861人      松岙108户330人  三角塘:80户261人   全村党员88人。其中:洋岭自然村35人,伍家屿自然村35人,松岙自然村13人,三角塘自然村5人。   年末常用耕地面积:2623亩。其中:洋岭自然村1010亩,伍家屿自然村958亩,松岙自然村404亩,三角塘自然村251亩   山林面积:462.5亩。其中:洋岭自然村150亩,伍家屿自然村231亩,松岙自然村45.1亩,三角塘自然村40亩   桔园面积:190亩。其中:洋岭自然村30亩,松岙自然村110亩,三角塘自然村50亩   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1902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人数321人   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人数26人。   村级集体总收入22万元,年末集体资产总额315.04万元,年末集体资产负债134.5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930元。   

月兰村

月兰村  月兰村地处三门湾畔,依山傍海,位于宁海县长街镇东南部,东靠近于白礁洋,南连接于下洋涂,是本县沿海的海淡水养殖大村之一。全村共有农户545户,人口1788人,拥有耕地面积2141亩,山林面积670亩,村内拥有六年制小学一所、菜市场一个、综合大楼一幢,村民以水产捕捞与水产养殖业为主,去年人均收入8000元,村支部、村委会自创建新农村建设以来,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美好家园。近年来,我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与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通过干部团结拼搏取得了成效,先后被县级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人民调解示范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被市级评为“四星级民主法治村”、“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宁波市卫生村”、“市级小康建设示范村”。   目前村里正在为创建省级绿化示范村而积极准备。     为创建省级绿化示范村,村庄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1)公共空间绿化,在村庄中心建成一个2500平方米供村民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绿色公园。    (2)道路两侧绿化,对村公路和村庄的主要通道两侧进行绿化,使道路整洁,空气清爽。    (3)村庄周边绿化,对村庄内的空闲地,荒地等进行绿化种植,改变脏乱差的现象,减少土地污染率。    (4)房屋庭院绿化,对房前屋后进行绿化,使得房前屋后的空闲地有花有树,绿意盎然。  

浦东村

浦东村  浦东村因所属各村之间沟港交错,且地处当地长亭公社之最东面,故名浦东大队。1983年改行政村,村委会驻地张家,辖5个自然村,耕地1450亩,其中棉地680亩,另有橘园180亩。产稻谷、棉花、柑橘。有淡水养殖。   浦东村总户数703户,村民总人数2389人。村民小组23个,下辖自然村4个。村有耕地3520亩,山林356亩,劳动力1846人,60岁以上老人2401人。    村民外出打工人数561人,外来务工、务农人员96人。村庄经济总收入2002万元。村内企业4家,村内企业职工99人。村年集体资金40.5万元,可用资金12.7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5612元。村内固定资产211万元,货币资金18万元。村内党员66名,村民代表51名。  

岳井村

岳井村  岳井村位于长街镇东部,濒临岳井洋,辖陈芝岙、东张家、王家、隔港、横山头五个自然村,总户数774户,人口2802人,地域面积5平方公里,养殖面积368亩,耕地3180亩,2006年农民人均收入7711元。   近年来,岳井村在村党总支的带领下,全体干部群众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要求,大力发展村中各项事业,积极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在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上作了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进一步深化土地流转机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机械化水平,推动现代化农业建设;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和劳动力输出,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二是大力开展农村卫生整治,改善村民生活环境。按照县规划局制定的2006-2020年村发展规划,以建设五大网络为重点,大力开展以“三化、三拆、三整治”为主题的净化大地、美化家园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通过集中整治,村内面貌较往年有了很大的改观。三是坚持自我为主,多方联动,积极探索开拓社会力量支持农村事业建设渠道。号召外出创业经商的成功人士为家乡建设出钱出力,召开春节茶话会,为社会力量和商业资本参与农村各项事业建设搭好台。   今年岳井村被列为市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创建单位,岳井村将在良好的基础上更加扎实地推进各项事业的有力开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构建和谐新农村为目标,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胜利。   

长街村

长街村  长街村是长街镇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长街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村现有1023户,2986人,外来常住人口5200多人,耕地面积2400亩。村建党总支,下设三个分支部,党员82人;村委会下辖三十个行政组和一个居委会,村三委会干部9名。2005年人均集体可支配收入220元,村民人均纯收入7000元。近年来,为了加快本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努力创建市级文明村,村党总支、村委会充分调动全体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抢抓机遇、拼搏进取、齐心协力,同心同德,努力把长街村建设成为政治文明、经济繁荣、文化丰富多彩、群众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大祝村

大祝村  大祝村位于长街南1.8公里之平畈上,西邻山头乡。据该村《大祝宗谱》,祝梦祥于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定居铜岭祝(今属建设乡),其子祝日迁长亭大祝。因该村有人分至大湖南面另建新村,称下祝,该村人多,称大祝。   村庄总户数144户,村民总人数431人,村民小组4个。村有耕地471亩,山林114亩,劳动力381个,60岁以上老人40人。村民外出打工81人,外来务工、务农人员32人。    农村经济总产值216万元,村内企业2家,村内企业职工41人。村内集体经济收入17.14万元,可用资金10.3万元,村民人均收入6187元。村内固定资产59万元,货币资金13万元。村内共有党员17名,村民代表20人。  

山头村

  我村地处三门湾畔,村庄依山傍水,毗邻宁波沿海南线,距长街镇三公里之约。北面紧靠旗山,东与大湖村相接,南与大渔冯、丹屿背相连,西与翁家、主山相邻。    全村在册人口880户2610人,外出劳动力522人,耕地面积3807亩,集体山林面积1570亩,海涂面积760亩。村设立党总支,下设三个分支部,党员75人,村委会有31个村民小组(包括移民组),村民代表62名,村班子成员9名。    先后获得了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小康村”、“民主法制示范村”、“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市“妇女工作先进集体”,市级“文明村”、 “卫生村”、“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和“体育特色村”等荣誉。  

新城村

  新城村位于镇区西北部,全村490户,1800人,拥有耕地2310亩,山林4750亩,全村共有党员54名,其中女党员4名。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68万元,村集体收入3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498元。2005年被列入市县村落文化示范点、荣获了2005年度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2006年度市级卫生示范村、2006年度市级民主监督示范村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连浦村

  连浦村位于沿海南线, 距镇区三公里, 是宁海县进入长街镇第一村。连浦村由沥头,河里、 连浦、横洞、 中下塘、五个自然村合并为连浦行政村,全村总户数669户,人口1866人,耕地面积2231亩,其中:水田1071亩、柑桔835亩、旱地325亩种棉花、黄豆、蔬菜等作物。党支部成员5名,村委会成员4名,村监会成员6名,老年协会会长成员5名,妇代会成员5名,共青团员成员3名,民兵连3名,综合治理办公室3名,党员63名,村民代表60名。2009年人均收入8190元,全村人口以从事第一、第二产业为主,农村经济总收入760元万。在此我村党支部根据上级的统一安排,结合当前实际,主动谋划,精心部署,深深树立“强责任、强服务”两大意识,牢牢把握突出活动针对性、有效性、实践性三项原则,把全面开展“创先争优” 新农村建设活动作为促进当前中心工作落实的重要手段来抓,取得了初步成效。   近年来,连浦村在长街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村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协调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在工作中村党员干部,群众团结拼搏,开拓进取,村民上下凝心聚力,我村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 方针。   一﹑并村后,以村党支部为核心,集中办公、开会,经常召开党员学习会。培养后备干部。考察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经支部大会表决通过。村三委会干部分工负责,有事三套班子共商议,村重大事项、村务工作召开全体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   二 ﹑新农村建设当中,统一规划,   ﹙一﹚2007年由连浦自然村先开花,起带头模范作用,多次召开全体村民会议,宣传、发动社会各界有识人士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村庄道路硬化,投工投劳,有钱出钱、无钱出力的宗旨,这样的精神传到了村里嫁出的女儿都来参与家乡村庄建设,纷纷捐助,有一户户主陈土根单身人节约起来的钱200元资助村庄建设,共资助资金17万余元。为了拓宽村庄道路,村容村貌,在拆除旧房、柴蓬基、路天粪坑、小竹园等无钱赔偿,拆建的户主不但不赔钱,还拿出钱来支持新农村建设。   ﹙二﹚2008年沥头自然村轰轰烈烈搞新农村建设,召开多次全体村民会议,宣传、发动社会各界人士投入新农村建设,拆除违房、柴蓬基、稻杆蓬等,道路硬化,村庄四角绿化。   ﹙三﹚2009年河里自然村召开全体党员、村民会议,组织、宣传、发动村民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当天会议上村民纷纷捐助资金8万余元,自愿拆围墙、拆旧房等拆建工作,浇水泥路,党员、村民代表做义务工。   ﹙四﹚2010年上半年中下塘自然村全体村民热心搞新农村建设,纷纷资助村庄道路硬化,共资助资金18万余元。   ﹙五﹚横洞自然村2010年下半年创建新农村建设。7月份组织、发动、宣传社会各界有识人士和全体村民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纷纷资助村庄道路硬化,连嫁出女儿也资助村庄建设,有一户户主芦兆涨单身人节约起来的钱400元资助村庄建设,现已筹集资金4万余元。   三﹑农业开发   ﹙一﹚土地平整,机耕路,抽水渠道,抽水机埠等。政策处理方面、工程实施工作,协助工程队顺利实施,无一人-。   ﹙二﹚河港几十年未清理,按排三年时间清理河港淤泥,2009年横洞塘河港淤泥清理,2010年连浦塘河港淤泥清理,2011年白龙港淤泥清理。   四﹑党务、村务、财务几年来村务监督、财务监督。做到三公开,使群众明白、还村干部清白。   五﹑开展村落文化建设,老年活动室,图书阅览室,蓝球场,乒乓球室,休闲公园,舞蹈场地,使老、中、青年妇女跳跳舞,提高村民文化生活。   六﹑档案集中管理,登记历年大事记。所以上级文件、承包合同、协议书、集体资产和固定资产、党日活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记录簿、村民自治工作记录簿等档案保管。   七、近年来荣誉称号:如今的连浦村被上级评为浙江省村级体育俱乐部、浙江省第四批档案村、宁波市全面小康村、宁波市千村绿化工程示范村、宁波市第三批体育特色村、宁波市级生态村、宁波市城乡结对共建文明活动先进单位、宁海县文明村、宁海县卫生村、宁海县廉政文化示范村、宁海县村落文化示范村、宁海县基层文化宫、宁海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宁海县充分就业村等荣誉称号。  

湘岙村

  湘岙村位于长街镇西北部,行政村总面积11.7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70亩,人均1.114亩,220户,人口691人,其中党员18名。2007年农民人均收入6100元,村级集体收入2万元,。村庄建设实现了布局优化、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同步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村民精神风貌有了很大变化。  

青珠村

  青珠村村总户数849户,村民总人数2700人,村民小组26个,村民代表53名,没有下辖自然村。村有耕地3984亩,山林1000亩,劳动力1020个,60岁以上老人352人,村民外出打工人数250人,外来务工、务农人员27人。农村经济总收入1620万元,村内企业3家,村内企业职工30人。村年集体经济总收入20万元,可用资金15万元,人均可用资金55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6029元,村级固定资产211万元。村三套班子总人数12人,其中,村党委组织4人,村委会成员4人,经济合作社管委会成员4人。村保障对象落实情况,五保户老人6人,残疾人16人,军、烈属70户,困难户38人,低保户21户22人。  

大湖村

  宁海县长街镇大湖村位于长街镇长街村南面,为长街镇第一大村,全村共有村民1263户,总人口3764人,正半劳动力2000人。大湖村设党总支一个,下设三个分支。分别为湖东,湖西,湖中及奇精四个分支,党员99人 ,社会总资产1300万元,人均纯收入3205元,集体可用资金40万元,固定资产227.6万元,耕地面积4192亩,山林400亩,果园384亩,海涂900亩,农业总产值297.5万元。私营企业16亩,工商服务业75家,工业总产值8500万元,税利800万元。   近两年大湖村本着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于09年基本完成村内道路硬化建设;完成整村推进项目,村民休闲娱乐公园,村老年协会,敬老院等基础设施建设,村民的生产生活和人居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  

平原村

  平原村地处三门湾畔,毗邻长青线公路,是一个由海涂围垦后居住的村庄,距镇所在地5公里,连村公路进入村庄,交通便捷。全村共有566户,1769人,村民小组29个,村民代表36人,0员42,下辖自然村3个。村有耕地2313亩,山林185亩,劳动力1102人,60岁以上老人253人。村民外出打工558人,外来务工、务农人员2人。农村经济总产值1865万元,总收入1687万元,利润69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5461元,村级固定资产52.7万元。  

新五星村

  新五星村地处全国生 态示范区宁海县东部长街镇。距离宁海县城20余公里。由茅洋、上公和、下公和、团结、永宁等5个自然村组建而成的行政村。全村总户数为880户,人口2861人,共有22个村民小组,党员为97人。耕地4693亩,其中水田1581亩,旱地3112亩。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农业种植、海塘养殖、外出务工为主。外出务工劳动力数577人,农民家庭经营收入2880万元,农民外出劳务收入790万元,村民人均所得为5846元。有图书馆一个,内有藏书500余册。村内企业职工20人。  

下湾塘村

下湾塘村  在松岙西南1.7公里车岙港东岸,据当地<葛氏宗谱>,清康熙(1662~1722)后期葛昌财从象山迁此建村,以狮子岩为界,山北为上湾塘,山南为下湾塘,村处下湾塘,以塘名村。住宅沿塘岸建筑,长达一公里。   村总户数385户,村民总人数1185人,村民小组15个,村民代表30名,下辖自然村3个。村有耕地1406亩,山林197亩,劳动力917个,60岁以上老人121人。村民外出打工311人,外来务工、务农人员35人。   村内集体经济总收入1388万元,村内企业3家,村内企业职工111人,村内集体经济总收入39万元,可用资金16万元。村民人均收入7487元。村级固定资产198万元,货币资金15.6万元。  


平原村特产大全




平原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