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溪村位于黄坛镇政府东南,省道甬临线、同三高速公路穿村而过,古称溪头陈村。全村共有250户,722人,耕地面积295亩。目前村党支部、村委会、村经济合作社共有村干部9人,党员33人,村民代表32人。
近年来,我村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按照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体系的要求,紧密结合农村实际,加强领导,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注重实效,进一步打响廉政文化品牌,努力把廉政文化建设向纵深推进,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村集体先后获得市县文明村及卫生村、市县村落文化示范点,县计生自治村,县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226108 | 315000 | -- | 查看 联溪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联溪村 |
联溪村位于黄坛镇政府东南,省道甬临线、同三高速公路穿村而过,古称溪头陈村。全村共有250户,722人,耕地面积295亩。目前村党支部、村委会、村经济合作社共有村干部9人,党员33人,村民代表32人。 近年来,我村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按照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体系的要求,紧密结合农村实际,加强领导,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注重实效,进一步打响廉政文化品牌,努力把廉政文化建设向纵深推进,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村集体先后获得市县文明村及卫生村、市县村落文化示范点,县计生自治村,县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
中央山村 |
中央山村是由单独的自然村构成的行政村,位于海拔500米的原双峰乡所在地榧坑村村口1500米处山坡上,有耕地200亩,茶场160亩。现有居民200户,人口600人左右。村民收入基本依靠务农跟外出务工。现居住在村内村民150左右以务农为生,大多数村民外出务工。村民年人均收入5600元。本村曾先后获得治安管理、县级文明、人民调解示范村等光荣荣誉和称号,本村党支部被评为五星级党支部。本村的特色产品有香榧、高山蔬菜、竹产品、笋产、酶干菜等,品种类多样,价廉物美,是无公害的绿色食品 |
榧坑村 |
榧坑村坐落我县西部山区,距县城约30公里,在白溪水库上游。榧坑村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村口有被宁波市列为重点文物保护的“万年桥”。村四周拥有较多百年以上古树名木,其中有一株1000年树龄的榧树之王。一条七里溪将该村分为榧坑和榧东两个自然村。全村共有农户421户,总人口1310人 |
里塘村 |
里塘村由里塘、里坑两个自然村组成,全村210户,合计589人。村子离城关大约有50分钟的车程。 里塘村地处黄坛镇西南部的双峰山区,平均海拔500米,高山气候特征十分显著,平均气温比宁海城关地区低3—5度。村庄四周群山环绕,绿树成荫,降水充沛,空气清新,特别是夏天比较凉爽,非常适合人们居住。 里塘村资源丰富,有耕地156亩,山林5550亩。山林主要种植毛竹和杉树等经济林木。每年村民都要外销大量的竹笋、毛竹、竹列等,特别是村里竹笋口味上佳,非常受欢迎,是以前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近年来,村民大量的外出就业,留在村子里的村民以老人、妇女、儿童为主。 里塘村的香榧种植具有悠久的历史,村子周围随处可见香榧树,每年可收获大量的香榧籽。随着香榧市场的升温,村民们更加重视香榧树苗木栽培、品种改良、栽培管理,每家每户基本都有香榧树。里塘村集体已经建成一个占地100亩的香榧基地,并准备继续建设,争取形成一定的规模,进行产业化经营。 |
杨家村 |
黄坛镇杨家村位于宁海县城西部,距离县城7公里。全村有耕地592亩,山林6759亩;总户数556户,人口1636人,年人均收入9948元;村干部15名,党员72名,村民小组16组,村民代表50名;有残疾人27人,低保户13户,计25人,军烈属 44 户,计145 人。下辖5个自然村,分别为黄坛杨、西庄、新后山、平安山、岭丰。除黄坛杨自然村依靠出租厂房有点集体收入外,其他自然村都是经济空白村。本村辖区有个私企业50余家,主要有生产混泥土橡胶输送管、压铸件、邮政器材和彩印业等产品。 近几年来,杨家村坚持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围绕“村美、户富、班子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心,深入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被评为省市村落文化示范村、县巾帼示范村、县环境整治示范村,县农机安全示范村等等。 |
峰山村 |
黄坛镇峰山村位于宁海县城西部,距离县城7公里,下属蒋家、塘家等2个自然村,总户数158户,总人口560人,5个村民小组,现有村干部11人,党员21人,村民代表32人,2011年人均收入8225元。峰山村四周竹林树木环保,风景秀丽,环境优美,村内有浙东第一大古树群,国家登山步道从峰山村塘家自然村经过,也是驴友周末登山休闲的好去处,享有“岵岫岭头峰山美,塘王村口古树秀”的雅号。峰山村先后荣获市级环境整治村、市级生态村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峰山村班子成员带领广大党员干部,齐心协力,努力倡导环保理念,优化人居新环境,积极打造生态新峰山。促进峰山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生活品质。 |
新华村 |
宁海县黄坛镇新华村位于黄坛镇东南,同三高速公路旁,城松线穿村而过,交通便利,新华村是由三个小自然村行成的一个行政村,虽然村子不大,共188户人家,522人,但确实远近闻名的经济强村,文明新村。私营企业的发达带来了富裕的生活,几年前就被评为“小康村”,村里各项事业齐头并进,是镇里百姓眼里的示范村。新农村建设活动开展以来,在各级领导关怀下,由村领导班子带领,经过全村群众的努力,新华村在美化环境、发展生产、整洁村容等各项运动中做出了很大成绩,2008年被评为“市级文明村”。目前针对由于企业众多、工业发达而造成工业圬水排放量增多的情况,村里正在改造圬水处理系统,该系统将成为我市的试点工程。 |
大木村 |
|
穆坡村 |
穆坡村是由木坑胡村和花湖村两个自然村组成的行政村。 木坑胡属黄坛镇,距镇五公里,距宁海六公里。是一个三面环山,北面一条大道直通宁海黄坛,地处偏僻的山村。全村190户人家,590人。面积约3100亩,包括山、田、地。华湖村也是属于黄坛镇,距宁海五公里,距镇四公里。是我镇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全村70户人家,200左右人口。面积约500余亩土地。包括山、田、地。 |
永联村 |
永联村位于黄坛镇南面方向,离镇所在地约3公里路程。海拔一百米,四面环山,风景优美,地理环境相当优势。 永联村由四个自然村(下张,外王,犁岙,坑头)在二00六年上半年合并成一个永联行政村,三委所在地设立在原下张村。 永联村现有总户数:437户,人口1276人。耕地总面积714亩. 现村里大多数劳动力外出打工,经商,办厂,单个别劳动力在外省办厂收入也可观。[ |
班竹园村 |
黄坛镇班竹园村是黄坛水库移民村,1958年建造黄坛水库时,班竹园,班竹两个自然村村民一次性由山岙移到黄坛本村,经县府批准在滨溪路边征地30余亩作为村民住宅用地,从1995年开始建造至今,已有80%的村民居住在新村,其余的村民散居在黄坛各村.全村以胡姓为主,村以山林收入为主,全村总户数256户,总人口875人,村干部8人,党员17人,6个村名小组,山林面积4648余亩,田地509亩,另有分布于跃龙街道辛岭工业园区,桃园街道上下桥,力洋镇群英土地,海塘不等将近500亩.全村拥有5家个体企业,企业以加工产品为主,村集体收入微薄. |
大塘山村 |
大塘山村位于宁海县黄坛镇西南部,距离黄坛镇区2.5公里,依山而建,风景秀丽。全村现有农户201户,人口605人,下辖1个自然村,耕地541亩。村设有9个村民小组,有村民代表37人。 大塘山村,原位于海拔400米的大塘山顶上(现名为大塘山旧村),后因火,而迁于山脚之下,名曰大塘山新村。大塘山顶现有住户20户左右,且多为老人。因山顶远离黄坛镇区,而形成了黄坛的“桃花源”。山顶之上,风光旖旎,有“山顶平原”、“百年古樟”、“陨石堆”、“古祠”等众多风景区。立在山顶之上,你可以与蓝天白云做最亲密的接触,可以享受在山巅上自由翱翔的快感,可以俯瞰前童美景,可以体会乡间小道老牛为伴的乐趣,可以……大塘山顶也是夏日避暑的极佳去处,坐在百年老樟下,如同凉秋,是黄坛的“承德”。如今的大塘山村,经过20年的发展,并偕以新农村建设的号召,正在逐步发展慢慢展现亮丽的新农村风貌。 |
明珠村 |
明珠村位于宁海县西部,距黄坛镇政府约3公里,黄坛水库上流。由桥头、山头王2个自然村组成,0党员29名,村民小组6个,村民代表30名,农户328户,村民917人,耕地面积250亩,山林面积2885亩。是一个山多地少的纯山区村。全村盛产毛竹、茶叶,并有茶叶厂,竹业工艺制品厂等6家小型企业,是一个以农为主,多业发展的新农村。 明珠村立足本村实际,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按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
金家岙村 |
金家岙村位于黄坛镇西面偏北方向,离镇所在地约五公里路 程。海拔一百米,四面环山,古刹罗广寺位于村旁,历史悠久,风 景优美,地理环境相当优势。 金家岙村由三个自然村(前山,金家岙,旭山)在二00六年上半年 合并成一个金家岙行政村,三委所在地设立在原金家岙村。 金家岙村现有总户数:355户,人口1081人。耕地总面积328亩 (其中水田面积295,旱地面积33亩)。山林总面积为3233亩。 现村里大多数劳动力外出打工,经商,办厂,单个别劳动力在外 省办厂收入也可观。 |
张家山村 |
张家山村位于宁海县黄坛镇西北方向约5公里的大山深处。于2006年由张家山自然村、灵山自然村、桃树坑自然村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 张家山是一个山多地少的乡村,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山区,山区农民增收比较缓慢。该村党支部、村委会把发展经济林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村现代化,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全村已有发展经济林的规划,已落实经济林300多亩。如发展早熟蜜梨200亩,种植杨梅基地20余亩,发展板栗10余亩、特色红薯30亩以及柿林10余亩等。为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户的积极性,村委会结合乡镇指示精神出台了种植经济林的补助政策。大大激发了农户发展经济林的热潮,截至今日,全村已种下杨梅700株,早熟蜜梨1000株,板栗700株。 张家山村自然生态风光优美, 这是一个藏在峰峦古树间,独具魅力的山间村落。那依山而建、粉墙黛瓦、飞檐翘角的麻氏宗祠,藏身在山谷之间,掩映在数棵巨大古树中。清澈的小溪穿村潺潺流过,给小村带来无穷的灵气。漫步于村中,既可以领略到山间村民古朴纯情的生活乐趣,又可以观赏到“溪流屋前”、“古树飘香”、“红柿累累”等美妙景观。走进农家,淳朴的民风扑面而来,宽敞的农家庭院,用大灶烧出的地道农家饭菜香气扑鼻,大碗筛酒,大口夹肉,在这里尽情释放城市的压抑,松弛急需休息的神经,游离在乡村与城市之间,可以什么也不想,任凭星星隐去,日上山头。村中更有一块稀奇罕见的会“唱”歌的天然大陨石,轻轻敲打,便能凑出了一段悦耳动听的歌曲。 该村优越的自然条件可发展休闲农庄、户外烧烤农家乐以及集种植、养殖、销售、观光一体的综合性科技植物园林等商业生态投资。 发展中的张家山村,欢迎广大客商朋友前来观光、旅游、投资。 |
大洋山村 |
黄坛镇大洋山村位于黄坛镇山岙片,村内大部分是林地。目前全村总户数177户,人口530人,村干部7名,村民代表32名。长久以来,大洋山村立足村情,积极探索,强化措施,积极推进廉政文化进农村工作,让廉政文化在农村发挥应有的作用。大洋山村坚持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围绕“村美、户富、班子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心,深入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 |
盈坑村 |
盈坑村地处黄坛镇西溪水库上游,由上盈坑、下盈坑、红岩、里畈四村合并而成,全村400户,总人口1086人,耕地面积599亩,山林面积12000亩,茶叶面积150亩,村集体固定资产28.9万元,年集体收入49.7万元,农村人均收入5377元。 |
澄深村 |
澄深村坐落在双峰山区的一块盆地中,特产毛笋、小京生花生、苦丁茶,有宁海西部的登山健身步道经过,境内的澄深寺非常有名,经常有宁波、上海的香客来进香拜佛。 澄深村与永联村、联溪村、中央山村、榧坑村、里塘村、杨家村、峰山村、新华村、大木村、穆坡村、班竹园村、大塘山村、明珠村、金家岙村、张家山村、大洋山村、盈坑村、弘杨村、里天河村、里岙村、兴坛村相邻。 |
弘杨村 |
弘杨村坐落于原双峰乡,比邻西溪水库,是双峰离黄坛最近的一个村,该村由横坑、应家坑、留五扇三个自然村合并组成,分成12个村民小组,共有594户人家,1720人,其中横坑300余户,应家坑和留五扇各100余户,村民代表37人。党员67人。弘杨村拥有丰富的山林资源,出产优质的毛竹,盛产各季竹笋,村属集体经济有茶山600余亩,每年给村里带来5万元收入。弘杨村积极响应新农村建设的号召,新农村建设各项目工作正在陆续开展中…… |
里天河村 |
黄坛镇里天河村属花园式村庄,地处白溪水库上游,是一个山青水秀,民风淳朴的偏僻山村,并由杨染、清水染、里大陈三个自然村组成,共315户,864人,其中党员45人、村民代表36人、外出创业务工人员有229人。 里天河村有耕地271亩,山林11045亩,承担着水源地保护的涵养林建设任务。近年来,依靠森林资源优势,村两委会实施兴林富民工程,积极引导当地村民由传统的农田耕种为主向香榧等经济林规模种植转变,使经济林面积逐渐扩大,到目前,有茶叶150亩,毛竹2500亩,香榧1112亩。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逐年上升,2011年实现村民人均收入8858元,村集体年收入达到35万元。2000年来,里天河村先后取得了“宁波市卫生村”、“县民主示范村”、“县文明村”、“县级环境整治村”、和“市级绿化示范村”等荣誉。 里天河村利用山地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林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茶叶、毛竹、香榧等,基本形成一批特色产业基地,特别是香榧基地。自1992年开始引种香榧,至今已拥有香榧种植面积1112亩计5万株,是宁波市唯一的香榧产业基地,其中村集体335亩,社员个人种植915亩,人均香榧种植面积达到1.4亩。 2012年,我村按照村庄整治的目标和要求,从治理“脏、乱、差”入手,全面开展整治建设。到去年十一月初,危旧房拆除超额完成;香榧休闲公园步行道建设、外墙立面改造工程、村内道路硬化工程、村内河溪道整治工程、生态公厕和安置房建造工程已基本完工。通过村庄环境整治再提升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改善了广大群众的居住环境,方便村民的日常出行,保障群众的饮用水安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让村民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而且村班子的思想变得更加统一,凝聚力逐渐增强,办事能力大大提升,群干之间的关系也越发亲密融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
里岙村 |
1983年5月,撤销“政社合一”体制 人民公社改,大队改为村,里岙村属黄坛乡,建立村委会和经济合作社。1988年9月2日黄坛乡改为黄坛镇,里岙村属之至今。里岙村位于黄坛镇山岙片,距城镇所在地5公里处,村庄由原里岙、上林、-坑、横山、山后五村合并,现有住户541户,人口1601 人 |
兴坛村 |
兴坛行政村位于黄坛镇执政区内,离宁海县城约8公里。村西侧是黄坛镇经济最集中最活跃的黄坛街黄坛市场一带,东侧则是靠在洋溪大坝风景美不胜收。 行政村是由两个自然村(水井头,下溪)于2006年3月份合并而成。目前全村共有农户265户共713人其中劳动力人口499人。本村拥有耕地174亩,山林1346亩,合计1520亩。全村以外出务工为主,农民生活较为富裕且乡风文明,兴坛是一个风景美丽民风淳朴和谐生活富裕现代农村。 村里以环境卫生整治为的重点工作。近年来投入巨资硬化道路,扩大村内绿化面积,陆续投资新建了老年活动室1个,健身广场1个,篮球场1个。目前正在为争创宁波市级卫生村而全力以赴,希望能给本村村民一个更好的生活生产环境。 欢迎四面八方的朋友来参观。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