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宁波 >> 宁海县 >> 茶院乡 >> 下徐村

下徐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下徐村谷歌卫星地图)


下徐村简介

  下徐村位于茶院乡的东部,东衔力洋镇,主要分为下徐村、平窑村、陈家山村以及宝岩寺村四个自然村,现共有529户,2049人,耕地面积1663亩,其产业主要以农业为主,其中主导产业有水稻、小麦、杨梅以及梅花鹿,其中,宝岩寺村的梅花鹿养殖是茶院的一大亮点。  下徐村与许家山村、东腾村、东南溪村、庙岭村、升龙村、毛屿村、道士桥村、铜岭脚村、杜岙村、许民村、后坑李村、柘浦王村、茶院村相邻。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0226201 315000 -- 查看 下徐村谷歌卫星地图

下徐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下徐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许家山村

  许家山石屋古村内石屋、石巷、石院、石墙、石板桥,分布错落有致,这是宁波市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石屋古村,也是浙东沿海山地石屋建筑群落的典范,成为浙东旅游线上的一颗明珠。   从宁海县城往东13.5公里,就到了茶院乡许家山,踏上曲折的石板路,你仿佛进入时间隧道,一步步回到几百年前。许家山的历史可追溯到南宋末年,据当地《叶氏宗谱》记载,700年前原居东仓的叶大卿父子避乱至此,定居繁衍。后来增加了张王两姓,最兴旺时全村有四五百户人家;至清代,许家山的石路还是象山通往宁海县府的主要官道。   许家山现有人家100户,石屋200栋,大多为清中晚期至民国建筑,分上下两层。石材是村自产的岩石,这种岩石呈青铜色,建成房屋后冬暖夏凉,夏天还少蚊子。所以不但村里所有的设施都由石头建造,连屋内的家具也是石头做的,石凳、石梯、石窗,石头无处不在。一家一户的石屋通过沿山势而上的石巷互相贯通;从这户人家的二楼卧室出去,过一条石巷,可以进入另一户人家一楼的厨房。石屋的两侧中下部为石砌墙,上部为保暖防风,用自己烧制的土砖砌成,后部仍用石墙围护。   几百年来,许家山不仅保存着完整的石屋古村,同时还延续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在这里,至今还是牛耕田,家家自制番薯粉、番薯烧酒,过年过节捣年糕,用自编的竹器;村里有宗祠、家庙,用于家族祭拜。   

东腾村

  东腾村位于宁海县茶院乡,地处宁海县城东部,茶院乡西南部,东邻庙岭村,南接越溪盘屿,西接许民村,北毗茶院村。由岙里周、岙里赵、后夫祁、油树坑四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因村内企业东腾纸业而得名东腾村。全村共有农户339户,总人口939人,其中党员48人。区域面积6980亩,耕地面积660亩,山林面积4481亩。    近年来,该村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全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先后获得了浙江省卫生村、宁波市文明村、宁海县文明村、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廉政文化村等光荣称号。   

东南溪村

  东南溪村由南溪、苔芳和坡下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而苔芳又由照嘴、苔芳、路湾三个小村组成。东南溪村有946户,3031人,其中南溪村有755户2399人,苔芳又191户632人。耕地2106亩,其中水田面积993亩。拥有集体统管3285亩,茶园面积413.3亩。目前,东南溪村拥有19万立方米水库一座,小学一所,红砖厂一爿,电影院一个,卫生保健站一个,其他工厂几个。已基本形成一、二、三产业较为全面发展,经济、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完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格局。本村村名的经济主要依靠养殖、种植为主,村民人均年收入为8000元。   

庙岭村

  庙岭村位于茶院乡东南部,东邻升龙村,西接东腾村,南邻东南溪村,北毗茶院村,是茶院乡的大村之一,有775户,2306人,区域面积4.9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36亩,山林面积3130亩,茶叶、柑桔、卫东塘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近几年,庙岭村着手进行村庄道路硬化,开展环境整治工作,努力改善人居环境。  

升龙村

  升龙村现有农户470户,人口1495人,村庄以创建宁波市卫生村为载体,大搞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使人居环境和生活条件大大改善,村民的卫生健康意识也大幅度提高,目前全村正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毛屿村

  毛屿村位于宁海东部,濒临三门湾,距宁海16公里,是茶院乡唯一三面靠海的村。现有农户471户,1660人,党员40人,耕地1156亩,海水养殖面积3000亩。我村先后被评为宁波市卫生村、宁海县文明村、宁海县先进妇女组织、宁海县先进基层党组织,是茶院乡的五星级党支部,是宁波市市级新农村示范村。   

道士桥村

  道士桥村位于茶院乡与桥头胡街道接壤处,具有800多年历史,由原道士桥村和双宫村合并而成,现有332户,1106人,村民以种植茶叶为主。  

铜岭脚村

  茶院乡铜岭脚村是一个以加工番薯面为主的特色村,该村现有150户,498人。2003年该村被评为县级文明村、2004年是县重点环境整治村、县级卫生村。近年来,在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村干群的共同努力下,广泛开展了创建市级卫生村和市级生态示范村工作,受到各级领导的一致赞赏,也切实有效的改变了农村环境卫生面貌。现在走进铜岭脚村我们可以看到当地农民的居住环境大为改观,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昔日“草木杂陈,建房无章,有屋无路,杂物乱堆;污水横流,粪臭熏天”的景象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重新规划建设的、清洁美观的花园式新村。村中铺建了水泥环村道、主村道和通向各家各户的硬化道,上有照明灯,下有排水沟,到处是赏心悦目的树木花草。  

杜岙村

  杜岙村由杜岙、杜岙坑和邵家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现有农户461户,人口1397人。杜岙村村民淳朴、善良、诚实守信,以种植茶叶等土产为主。在新的时期,我们将与时俱进,奋发向上,为创造现代化生态杜岙而不懈努力!  

许民村

  许民村现有农户588户,人口1597人,村庄最主要的特色就是石屋和有着500年以上树龄的古树,石屋建造独特,弯弯曲曲的卵石路串成整个村庄,具有浓厚的山村气息,风景十分宜人,是茶院乡唯一的旅游村。   许家山村属于茶院乡许民行政村的一个自然村(其他还有民户田、许家、亦长坪、小庵4个自然村),位于宁海县东部、茶院乡西南山区,距县城13.5公里,距茶院乡政府3.1公里,平均海拔约200米。全村有277户,总人口720人,村内劳动力大都外出打工,常住在村人口为220人左右,居民有叶、张、王、胡四姓。该村区域面积4718亩,现有耕地面积821亩,山林面积3008亩。该村人均收入为5513元。根据叶氏宗谱记载,南宋末年,右丞相叶梦鼎家族的一支后裔从宁海胡陈避乱迁徙至此,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叶氏家族的血管里,原来流动着与一代忠臣、宋末宰相叶梦鼎一样的血,由叶梦鼎还可上溯到唐代殿中侍御史、吏部尚书叶裕。叶梦鼎以耿直闻名于世。据史料记载,当时南宋外有强敌压境,内有贾似道专权,国事日非。叶梦鼎多次-朝廷,主张修明政治以振兴邦国,史称“以孤忠抗大0,支持危局”。   许家山石头古村是宁波市内现有建筑群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石屋古村,也是浙东沿海山地石屋建筑群落的典范。许家山在宋代还是象山通往宁海县府的主要官道。许家山村自从建村始,不仅保存着完整的石屋古村,同时也延续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在这片原生态的土地上,他们种植茶、花生、土豆,也种植番薯、芋头、水稻、玉米、高山萝卜等,并将传统的农家手艺“进行到底”:牵牛耕田、制番薯粉、做番薯烧酒、捣年糕、做竹编……   

后坑李村

  后坑李村现有农户292户,人口997人,近年来,村庄村容村貌大大改善,正所谓:沉舟侧畔干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后坑李村广大干部群众将秉承着实事求是、勤劳致富的精神,向大家展现一个全新的后坑李。  

下徐村

  下徐村位于茶院乡的东部,东衔力洋镇,主要分为下徐村、平窑村、陈家山村以及宝岩寺村四个自然村,现共有529户,2049人,耕地面积1663亩,其产业主要以农业为主,其中主导产业有水稻、小麦、杨梅以及梅花鹿,其中,宝岩寺村的梅花鹿养殖是茶院的一大亮点。  下徐村与许家山村、东腾村、东南溪村、庙岭村、升龙村、毛屿村、道士桥村、铜岭脚村、杜岙村、许民村、后坑李村、柘浦王村、茶院村相邻。  

柘浦王村

  柘浦王村由柘浦街、寺前王两个自然村组成,总人口825人,其中男448人,女377人,村庄面积1.5平方公里,土地总面积3286亩,山林面积3286亩。行政村三委会班子成员9人,党组织3人,村委会成员3人,经济合作社管委会成员三人。 近两年,柘浦王村变化特别大,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街道净化、环境美化、社会主义新农村面貌日益呈现。  

茶院村

  茶院村位于茶院乡所在地,由7个自然村组成(由张家、上徐、下王、坑口、郑公头、泥树浪、紫山头),全村共有1850户,5800人,耕地面积3753亩,山林面积21990亩。2006年全村农业经济总收入1028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26万元,村民人均经济收入4176元。茶院村是乡政府所在地,各种基础设施齐全,有文广大楼、中学、卫生院、邮电、供电等部门,交通网络齐全。茶院村自然资源优势明显,有低山缓坡荒山近800亩,有茶叶基地600亩,杨梅基地300亩。有张家自然村毛竹基地1000亩,白茶基地100亩。还有财寿杨梅基地、成才柑桔基地;有郑公头紫色蕃茹基地;有下王自然村的波尔山羊基地。   近几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关怀下,茶院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茶院正朝着卫生村、先进村、文明村迈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前景即将实施。  


下徐村特产大全




下徐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