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苏省 >>南京 >> 六合区 >> 马鞍街道

马鞍街道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马鞍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马鞍街道简介

马鞍镇  马鞍街道位于南京市六合县城西北郊,距省会南京市区不到30公里,南临滁河,西接程桥,东连八百桥,北至马集,水陆交通便利,宁连、宁淮、宁通等高等级公路和正在建设的宁启铁路穿境而过,长江、滁河流经此地。形成了靠路、靠水、靠城、靠厂的独特优势。
   马鞍历史悠久,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据明嘉靖县志记载:"马鞍在棠邑之北,状似骏马,故得名。"境内总面积131平方公里,有耕地4.6万亩,辖16个行政村、3个居民委员会,人口4.66万人。
   马鞍物产资源富饶,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优质矿泉水、珍稀蓝宝石、天然雨花石、黄砂、建筑石料储量丰富。有蓄水量达1200万立方米的平山湖,湖滨有近千亩现代化富硒茶园,现已年产雨花、翠名等茶叶2000多斤,年产值近百万元;巍巍平山,群峰环绕,山峦叠翠,参天古木,绿树常青;平山湖面,湖水清澈,鱼翔潜底;现已建成由宁淮公路通往该处的4公里长的"灰色化"道路,道路交通十分便捷,这里是人们旅游、避暑、休闲的天然养吧。
   马鞍基础设施功能齐全,投资环境十分优越。已在县城北郊开发了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境内有洪将台、盛岗、城西三座5万千伏变电站,有万门以上程控电话以及有线电视等设施,这些为马鞍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马鞍经济发展蕴藏着巨大潜力,为进一步扩大开放,加速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变区位优势为发展优势,现已在县城西北郊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规划建设了工业区、商贸服务区、豪华住宅区及综合服务区,近万亩山林及土地亟待开发.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4.66万人 131平方公里 320116012 210000 025 查看 马鞍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马鞍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马集社区 ·六合旅游·六合特产·六合十大特产·六合十景·六合名人·六合 0

----

查看 马集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城西社区 ·六合旅游·六合特产·六合十大特产·六合十景·六合名人·六合 0

----

查看 城西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泥桥社区 ·六合旅游·六合特产·六合十大特产·六合十景·六合名人·六合 0

----

查看 泥桥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玉王社区 ·六合旅游·六合特产·六合十大特产·六合十景·六合名人·六合 0

----

查看 玉王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马鞍中心社区 ·六合旅游·六合特产·六合十大特产·六合十景·六合名人·六合 0

----

查看 马鞍中心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河王湖社区 ·六合旅游·六合特产·六合十大特产·六合十景·六合名人·六合 0

----

查看 河王湖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尖山社区 ·六合旅游·六合特产·六合十大特产·六合十景·六合名人·六合 0

----

查看 尖山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大圣社区 ·六合旅游·六合特产·六合十大特产·六合十景·六合名人·六合 0

----

查看 大圣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黄岗社区 ·六合旅游·六合特产·六合十大特产·六合十景·六合名人·六合 0

----

查看 黄岗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大营村 ·六合旅游·六合特产·六合十大特产·六合十景·六合名人·六合 0

----

查看 大营村谷歌卫星地图
郭营村 ·六合旅游·六合特产·六合十大特产·六合十景·六合名人·六合 0

----

查看 郭营村谷歌卫星地图
勤丰村 ·六合旅游·六合特产·六合十大特产·六合十景·六合名人·六合 0

----

查看 勤丰村谷歌卫星地图
平山村 ·六合旅游·六合特产·六合十大特产·六合十景·六合名人·六合 0

----

查看 平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黄赵村 ·六合旅游·六合特产·六合十大特产·六合十景·六合名人·六合 0

----

查看 黄赵村谷歌卫星地图
巴山村 ·六合旅游·六合特产·六合十大特产·六合十景·六合名人·六合 0

----

查看 巴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马鞍街道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雄州街道

龙池街道

  龙池街道位于六合西南部,是六合经济开发区工业发展的主要板块。街道地域总面积为96.7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委员会和5个社区居委会,户籍人口7万人。特色农副产品有挂胚鸭、卤牛肉、龙池鲫鱼、礼品西瓜、葡萄、草莓等。   2008年,街道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显著成绩,全面完成各项重点目标任务。不断提高招商引资水平,突出抓大项目、高新技术项目与抓注册企业有机结合,引进总投资亿元的生产性企业1家、5000万元的3家,合同利用外资6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00万美元。不断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水平,建设三汊湾现代化农业基地,启动333.33公顷果蔬基地,完成高效设施蔬菜钢架大棚133.33公顷,高效设施瓜果生产区66.67公顷,申报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个、农产品2个,市名牌1个;推进“绿色南京”工程,新增绿化面积186.67公顷,通过市、区验收,建成绿化新村2个。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200人次,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00人,新增就业岗位1150个,新增职工养老保险1000人,完成新农村社会保险8000人,农民和城镇居民参加合作医疗保险人数增加到48976人;完成危房改造22户,消除当年新增危房10户;投入1300万元改扩建新集中心小学和龙池中学,中小学生入学率、巩固率100%;投入30万元整治河塘11面,完成河道清淤、村庄河塘疏浚整治土方9万立方米;投入24万元铺设维修堤顶公路38.77公里;投资108万元,改建小庄涵洞、渡口排涝站;投入10万元维修沿滁湾徐圩、新庄、肖官渡等涵洞10座;新增有线电视用户350户;计生月服务率99.65%,计划生育率100%。不断提高城市建设水平,新建四柳路、三汊湾路5公里,新增道路、农民小区绿化3.33公顷;强化街道和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力度,新建垃圾池220座,添置新式保洁箱63个,保洁车20辆;集中整治龙池花园小区、毛许街道等重点区域,组织人员清理卫生死角10多处,铲除“牛皮癣”20多处,清理各类垃圾10余吨;健全控违网络,拆除违法建筑、拆迁危破房屋136572平方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完成远古水业向新集供水工程,改善群众饮用水质量。不断提高维护稳定水平,投入资金30多万元,推进综治创建工作,正确处理群众-事件,加大矛盾调处力度,努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调解民间纠纷130件,调解率为100%,成功率为98%,司法所被评为江苏省规范化司法所,街道被南京市评为“平安街道”。   

程桥街道

   程桥,1970年设为程桥公社,1983年设为程桥乡,1992年撤乡建镇,2000年3月与原竹程乡合并设立新的程桥街道。   程桥街道地处南京市北郊,六合西邻。镇域面积115平方公里,人口4.8万人,辖18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社区)。   程桥街道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距六合城8公里,距南京市区和南京港25公里,距南京禄口机场45公里。从南京长江大桥和二桥经雍六高速、江北大道可快捷到达。建设中的宁淮高速公路穿越全镇,即将建成通车的宁启铁路六合客、货站与镇仅距5公里。   程桥街道依山傍水,境内丘陵起伏,四水环绕。有山林面积1.2万余亩,水面2万余亩,耕地面积5万余亩。地下蕴藏着丰富的黄沙、凹凸棒土、蓝宝石等矿产资源,特别是凹凸棒土、蓝宝石等蕴藏量高,开发前景十分可观。   全镇工业以服装、机械、化工、建材为支柱产业,其中服装生产、加工已形成特色。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的南京服装工业园区已拉开框架,首期已开发2平方公里,成为全镇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农业经济稳步发展,以建设基地为龙头,主攻产业结构调整,并初见成效,正向现代化、产业化、优质化、外向化迈进。   程桥人文荟萃,教育环境堪称一流。程桥中学、程桥街道初级中学已分别被命名为省重点高中和示范初中,名闻遐迩。   程桥街道投资环境十分优越,水、电、路、通讯等设施配套齐全,迅速崛起的南京服装工业园与优良的环境营造了一片理想的投资热土。   程桥人民正以无比的热情,热忱欢迎海内外客商前来洽谈经贸、投资开发、共谋发展。   程桥街道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有山林面积1.2万亩,水面2万余亩,耕地7万余亩。近几年来,各地工商资本来程桥投资开发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取得显著成效。已建成南京市种鹅基地(3万只)、珍珠养殖基地(13000亩)、富硒大米生产加工基地(15000亩)、生态农业观光基地(2000亩)、特种花卉苗木基地(5000亩)等五大基地。农业综合开发以生态观光基地建设为重点,目前正在开发并逐步完善古滁河风光带、同创生态观光基地、山湖度假村等农业观光、休闲娱乐基地建设工程。   

金牛湖街道

  金牛湖街道位于六合区东北部,全镇面积166平方公里,人口7.2万人,是远近闻名的江北名镇、人文古镇。镇内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自然资源优越,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是国家级重点中心镇、江苏省重点镇、南京市新型示范小城镇、环境优美小城镇、群众文化先进乡镇和国家体育先进镇,也是世界名曲《茉莉花》的发祥地。   区位独特,交通便捷。省道金江公路和已开工建设的长江四桥连接线、六合东部干线贯穿全境;宁冶铁路穿镇而过,八百河直通长江,公路、铁路、水路交汇于此,形成“金三角”宝地。县级公路、镇村道路纵横交错。   山灵水秀,风物清嘉。有“山、水、寺、塔、林、园”景观。地质奇观马头山、西阳山等石柱林错落有致,婀娜多姿;风光旖旎的金牛湖风景区有天然氧吧之称,为金陵新四十景之一;高耸挺拔的仕金塔为华东地区第一高塔;深山古刹招贤寺,晨钟暮鼓,烟雾缭绕;自然风景保护区的金牛山秀色可餐、神奇而迷人。   历史久远,文化厚重。自唐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建镇起至今已有近1300年的历史。蜚声海内外的江苏民歌《茉莉花》采风于金牛湖街道金牛山脚下,其原形即为当年民间十分流行的《鲜花调》,2002年“中国南京首届茉莉花文化旅游节”在金牛湖街道隆重举行,至今已连续举办六届。   工业经济形成支柱。由上海陆家嘴建筑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的八百桥工业集中区,总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是六合区委、区0重点打造的“三带六园”之一,被南京市0确定为市级重点工业集中区。目前已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道路、供电、给排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五通一平”和环境的绿化、亮化和美化工程,科学的规划与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中外客商纷纷进区建厂兴业,已形成了以家庭用品、环保设备、机械电子制造等为主导的产业。   特色农业初具规模。建成了官塘万亩旅游观光农业示范片,以生态绿色田园休闲农庄为龙头的集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都市农业,展现其独特的诱人魅力;以富硒水稻为主的富硒茶叶、西瓜、葡萄等具有保健功效的特色农产品开发成功,推进了农业全面向绿色化、产业化方向伸展;地方名特产八百大糕更是荣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奖。   城镇建设如火如荼。围绕打造南京市最宜居城镇目标,以中心镇区建设为主,带动镇域全面振兴,向着经济发达、社会文明、设施完备、环境优美的方向发展,已完成了康居示范工程——聚贤新城一期和青龙综合贸易市场等重点工程建设,江北商贸重镇已经初展雏形。   金牛湖街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民风淳朴,热忱欢迎海内外有识之士前来旅游观光、投资兴业,共创美好未来。   

横梁街道

横梁街道   横梁街道地处六合东大门,东临仪征化纤,西接扬子乙烯,宁通高速公路和宁启铁路穿镇而过,是闻名遐迩的雨花石之乡,全镇幅员87平方公里,44000人口,辖16个行政村,2个林场,1个社区。   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横梁明山秀水众多,镇东南的方山,是当今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古火山口,拥有仙人洞、紫竹园、王子石等八大奇景,一年四季吸引众多游客。紧邻方山东侧座落着两座山峰,二峰拔地而起,十分匀称,恰似少女一对丰腴的双乳,故称之为奶山。山上佳木葱茏,山腹处国防工事纵横交错,是开发兵器展览、游宫仙境的最佳宝地,背倚横山,南枕奶山的南王水库,波光粼粼,是夏日游泳,春日垂钓,碧水泛舟,旅游度假的极度好去处。既可供建筑之用,又具观赏价值的石英砂、红砂、建筑石、五彩石等储量丰富,尤其是雨花玛瑙石为中华一绝,是观赏、收藏、馈赠的佳品。方山、横山、奶山等优质矿泉水资源丰富,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方山的八大奇景,南王千亩水库,太平万亩平原,星罗棋布茶场,千家万户果园等,形成了独特的自然田园风光。   城镇建设独树一帜。目前,小城镇建成面积已达1.3平方公里,进驻居民12000多人,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建有梵天路、宁通便道、兴镇路、宝石路、雨花路、山东路、王子路等多条主干道,形成了“三横五纵”的建设框架,拥有雨花、柏果、解放等几群居民豪华住宅小区;建成了小商品、农副产品、建材、木材、家禽畜牧五大市场,建有占地近10000平方米的市民休闲广场。现在城镇环境整洁、设施配套,功能齐全、商贸发达。91年横梁街道被省0确定为对外开放重点工业卫星镇,96年被市0命名为南京市新型小城镇,2001年12月成功地为市县城暨小城镇建设现场会提供观摩点,并被评为市城建先进单位,2002年成为省级新型小城镇。   农业发展凸现特色。全镇现有耕地46000亩,其中旱地8000亩,水田38000亩,经济作物有茶叶、林果、花生、芝麻、豆类等,粮经比例为4.5:5.5。2001年初吸引了国内第一家农业上市公司福建超大集团落户镇区内,投资2000万元,征地2000亩,建成1000亩的钢架大棚,生产绿色无公害果蔬;嘉禾苗木公司引进了北京林业大学的基因工程成果——三倍体毛白杨,已育苗30亩11万株。目前,全镇形成了设施栽培、绿色农业、芦蒿、水生蔬菜、富硒水稻、牧草等六大基地。   第三产业方兴未艾。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旅游资源、地理位置以及集镇建设,带动了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拥有占地2万平方米的综合贸易市场,建有砂石、木材、建材等5大专业市场。休闲娱乐、餐饮服务,美容保健等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基础设施基本配套。3.5万伏高压输变电站座落境内,全镇电网全面更新改造完毕、万门程控电话已建成开通、自来水厂日供水4000多吨,市级工业小区、私营经济园设施更加完善。   发展政策灵活优惠。除享有国家法规明确的优惠政策外,还制定有独具地方特色的廉价出让土地、高薪聘用人才、重奖有功之臣、让利联营企业、扶持个人私营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受到各路商贾的青睐、中外宾朋接踵而来,联营合资不断,促进了全镇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连续3年被评为市县综合先进镇、省级文明镇。   镇0办公室电话:025-57602830   

葛塘街道

葛塘街道  葛塘街道是南京市六合区的涉农街道,紧邻扬子石化公司、南化(集团)公司、南钢(集团)公司、南京热电厂、华能电厂等一批国家特大型企业。东有万吨级泊位13座,西有扬子铁路专用线与沪宁、津浦铁路相接,宁扬、宁连一级公路穿镇而过,南京长江二桥的北端在境内落脚,缩短了与禄口国际机场的距离。一个进出畅道、便捷的水陆立体大交通网络已经形成,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具有得天独厚的投资环境。   葛塘街道辖区面积17.8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6万人。近年来,经济建设蒸蒸日上,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基本形成以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为重点,农、副业生产为基础的经济格局。葛塘街道基础设施完善,实行高层次管理,曾被评为南京市唯一一家省级新型示范镇。   街道办事处办公室电话:025-58397761   

龙袍街道

龙袍镇  龙袍街道位于六合县城南20公里,与闻名中外的南京栖霞山风景区隔江相望,北倚宁扬、宁连高速公路,东连仪征化纤,西与扬子石化和全国内河第一港毗邻,环抱长江、滁河"黄金水道",列入规划的南京四桥穿境而过,水陆交通便捷。镇域面积56平方公里,总人口3.5万人。   龙袍镇地名源于一则美丽的传说:相传清朝乾隆皇帝乘舟下江南,被长江两岸风景陶醉,这位才子皇帝遂脱下龙袍饮酒吟诗。忽然,一阵旋风将龙袍卷入江中。从此,龙袍飘落的地方长出一洲,后被称为"龙袍洲"。       改革开放以来,该镇经济迅猛发展。农业种植、养殖水平较高,粮棉油生产优质高产,棉花种植面积产量占全市三分之二强,形成集良繁、收购、加工、销售一体化,从事棉花生产、繁殖、扎棉及油脂加工的涉农企业四家。特种水产养殖进行深度开发,实行规模经营,养殖面积逾万亩,养殖品种有长江蟹、虾、甲鱼及多种淡水鱼等。工业起步较早,门类较全,现有工业企业四十余家,形成电子、轻纺、化工三大支柱行业,主要产品有电子器材、磁性材料、载波机、阻波器、纺织浆料、食用香精、硫化物、耐火器材、水泥制品及各类羊毛衫等。   基础设施配套齐全,规划合理科学。该镇农田水系配套,排灌方便,实现灌溉自流化;农村电网、江滁堤防全面达标;农村道路灰色化工程全面启动;小城镇建设全面展开;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有线电视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地处长江之滨,饮食旅游颇具特色,"蟹黄汤包"已有百年历史,远名省内外,境内有万亩芦苇滩,是旅游、观赏、垂钓、野炊的好去处。   该镇民风淳朴,社会安定,广大干部群众正集中精力投入经济建设,并以优越的投资环境,全方位服务、优惠政策招揽中外客商前来投资兴业。合资合作项目范围:土地、水面、滩涂、苗木、工商企业、房地产、市场贸易、文化娱乐等方面开发和建设。.  

长芦街道

长芦街道  长芦街道位于南京市北郊,东依滁河,南临长江,总面积40平方公里,总人口32000人。国家大型石化企业--扬子石油化工公司座落在境内,同时该镇紧邻南京化学工业(集团)公司、南京钢铁厂、南京热电厂、华能电厂等大企业,故有“都市里的乡村”之称。   长芦有着悠久有文明历史,系南朝梁代江北著名的古刹-----“长芦崇福禅寺”所在地。据史-载,公元527年达摩祖师曾“一苇渡江,遂建长芦寺”。该寺与江南栖霞三寺遥遥相对,名盛一时,长芦曾吸引许多文人墨客前业游览观光,赋诗讴歌,有唐代诗人李白的《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宋代王安石的《长芦寺》、苏轼的《见长芦禅师(三绝)》等佳作。寺内两株古银杏树,虽逾千年,但至今仍然株形伟岸,枝叶茂盛,硕果盈枝。   长芦有山有圩,山青水秀,有一个自然集镇,行政区划为7个居委会和6个行政村。可耕地18300亩,水面2750亩,山林1500亩。辖区内地势平坦、土质疏松肥沃,粮蔬产量丰富,经济作物以林、果为主。圩区池塘疏落颁且水质优良,自然饵料充足,盛产甲鱼、青虾、鳊鱼等特种水产。地方特产桂花盐水鸭、板鸭早在明清时代就享有盛名,至今美誉不衰。为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求,长芦街道于1998年在横海村建成了“全市第一、全省一流”的千亩的南京市六合区特禽养殖场,发展集野鸭、山鸡等特禽养殖与垂钓、休闲、观光、水产品精养为一休的综合养殖,为发展效益型农业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长芦街道投资环境得天独厚:一是交通运输十分便捷,水路有长江扬子公司大件码头,铁路有扬子、南钢两条专用线与沪宁、津浦线相接,陆路有宁扬、宁连高速公路,雍六高等级公路横贯镇域西北部,正在施工的南京长江二桥在此与宁扬、宁连公路交汇;二是原材料供应稳定可靠,扬子公司向长芦提供C9、C10、乙烯焦油、丁二烯、邻-、PTA以及重油等石化原料;三是文化、教育、金融、保险、工商、城建、公安、消防、土地、房产等服务机构齐全;四是技术后盾强大,邻近的南化研究院、扬子研究所、南京市的部分大专院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五是投资政策稳定、优惠,享受国家级高新区的优惠政策。   街道办事处办公室电话:025-58393245   

马鞍街道

马鞍镇  马鞍街道位于南京市六合县城西北郊,距省会南京市区不到30公里,南临滁河,西接程桥,东连八百桥,北至马集,水陆交通便利,宁连、宁淮、宁通等高等级公路和正在建设的宁启铁路穿境而过,长江、滁河流经此地。形成了靠路、靠水、靠城、靠厂的独特优势。    马鞍历史悠久,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据明嘉靖县志记载:"马鞍在棠邑之北,状似骏马,故得名。"境内总面积131平方公里,有耕地4.6万亩,辖16个行政村、3个居民委员会,人口4.66万人。    马鞍物产资源富饶,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优质矿泉水、珍稀蓝宝石、天然雨花石、黄砂、建筑石料储量丰富。有蓄水量达1200万立方米的平山湖,湖滨有近千亩现代化富硒茶园,现已年产雨花、翠名等茶叶2000多斤,年产值近百万元;巍巍平山,群峰环绕,山峦叠翠,参天古木,绿树常青;平山湖面,湖水清澈,鱼翔潜底;现已建成由宁淮公路通往该处的4公里长的"灰色化"道路,道路交通十分便捷,这里是人们旅游、避暑、休闲的天然养吧。    马鞍基础设施功能齐全,投资环境十分优越。已在县城北郊开发了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境内有洪将台、盛岗、城西三座5万千伏变电站,有万门以上程控电话以及有线电视等设施,这些为马鞍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马鞍经济发展蕴藏着巨大潜力,为进一步扩大开放,加速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变区位优势为发展优势,现已在县城西北郊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规划建设了工业区、商贸服务区、豪华住宅区及综合服务区,近万亩山林及土地亟待开发.  

大厂街道

西厂门街道  大厂街道地处南京市六合区南部,东滨长江,南临浦口区,西接江北大道。距南京主城区约18公里,区位优势独特,交通便捷、人居环境优良,是六合区重要的商业、金融、文化教育和物流中心之一,是南京市举足轻重的工业卫星城,更是江苏“银三角”经济开发的投资热点之一。   大厂街道云集着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华能热电厂、南京钢铁集团、江苏南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十四化建公司等国家大型企业。   南京市六合区大厂街道成立于2012年7月6日,由六合区原山潘街道、原卸甲甸街道、原西厂门街道优化整合组成并整建制委托南京化学工业园区管理。大厂街道地域面积约30平方公里,辖山潘、南钢两个中心社区以及23个居民委员会,常住人口19万人。  

冶山街道

冶山镇  冶山街道地处江苏省南京市都市圈正北部,是南京都市圈经济影响力向北辐射的窗口。镇域面积107平方公里,人口4.8万人。   冶山镇区位优势明显,东连宁扬、宁通一级公路,西接宁连高速公路,南临省级开发区—六合经济开发区,北与安徽省接壤,205国道横贯境内,距六朝古都南京40公里,距历史名城扬州64公里。   冶山镇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发现有大理石、石灰石、铁矿石、莹石、白云石、凹凸棒土、矿泉水等十余种天然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独特,有桂子山石柱林、金牛山水库、养心湖、白云山遗址、紫藤园、桃花坞等理想的天然旅游资源,其中桂子山石柱林蜚声海外,其历史之悠久、形状之独特、发育之完好,堪与美国著名的黄石公园石柱林媲美,已被南京市列为金陵新四十景之一。    改革开放的大潮使冶山镇焕发出勃勃生机。近年来,冶山镇的乡镇工业取得长足发展,现有建材、印刷、冶金、电线电缆、服装等工业企业80多家,其中,南京通达彩印有限公司已成为全国同行业500强之一;而设计起点高、基础设施完备的冶山镇工业园也正在规划筹建之中,不久之后将以高规格的科技工业园区亮相于江北。在注重发展工业的同时,冶山镇的农业也齐头并进,境内盛产的樱桃、向日葵、西红柿、水芹、浅水藕、茶叶、茨菇、香米等数十种农作物以其无污染的绿色优势正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初步形成“千亩林果,万亩杨树;千亩花卉,万亩水产;千亩牧草,万亩特种家禽;千亩高效高产示范方,万亩富硒农产品”的农业生产格局。   目前冶山镇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全面进步,综合实力增强。冶山人正在举全镇之力,依靠良好的投资环境,优惠的投资政策,优良的社会服务,竭诚欢迎国内外八方宾客前来投资兴业,观光旅游,合作交流,共创美好未来。.  

竹镇镇

竹镇镇  竹镇镇是江苏省百家名镇,地处长江北部开发腹地,东连宁连高速公路、205国道,南倚都市金陵,西邻安徽来安县,北与天长市接壤。总面积196平方公里,人口六万六千人,回民占29.2%,享受民族乡待遇。   竹镇镇属北亚热带气候区,境内群山环抱,泉水如斗,景色优美,空气清馨,是江苏省空气质量标准对照区、万亩森林自然保护区。该区域内留有止马岭、送驾庙、回龙庵、龙泉寺、广佛寺等众多传说或古迹遗址,还有烟波浩淼的大泉湖、风光旖旎的四十里长山,是极佳的旅游开发资源;建于清光绪年间的清真寺是回民聚集的主要场所,亟待开辟色餐饮一条街;1942年9月建造的"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是全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竹镇镇拥有耕地10万亩,山林6万亩,水面亩。近几年来,全镇全面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实施"绿色六万"品牌工程(1万亩板栗、1万亩"三薯"、1万亩意杨、1万对种鸽、1万头波尔羊、1万亩西瓜),特色农业日趋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象苹果般清香甜脆的红薯深受市民喜爱;肉嫩质鲜的波尔羊肉、乳鸽是城市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佳肴;万亩板栗基地享誉大江南北。   改革开放以来,竹镇的工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形成了机械、金加工、机加工、塑料、纺织、化工、食品、建材为主的工业体系。华峰公司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机械铸造企业,其泵体加工占全国市场60%以上;注塑机厂的"法兰盘"系出口产品,享受免检待遇;PE增强管、纯棉帆布畅销全国,高硅、富锶、低钠复合型天然矿泉水国内仅新疆和我镇出产;用途广泛的凹凸棒粘土贮量丰富居全国首位,且品位高,享誉海内外。   改革开放加快了我镇小城镇建设的步伐,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综合功能不断增强,地区面貌日新月异,公路网四通八达,高压电路直通华东地电网,内河通航能力在500吨以上。"南京竹镇工业园"设在向阳河畔,实现了"五通一平",两家投资千万元以上的企业已落户园区。在建的宁启铁路六合编组站距竹镇仅15公里,江淮高速公路紧贴工业园区,并设立交道口,由此可见竹镇的交通优势、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政策优势也将更加突出。总之,这里是您投资的热土、兴业的乐园。.  


马鞍街道特产大全




马鞍街道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