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村位于附海镇中心区,耕地总面积3100亩,村民小组47个,常住户1781户,常住人口4420人,外来人口7800人。2008年全村实现农村总收入5.5亿元,年村级集体可用收入61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432元。
东海村2001年2月17日由原来的附海镇韩家路村和太阳地村合并而成。韩家路村原名东海乡三大队,是原东海乡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撤乡并镇时,因与韩家江相邻,故改名韩家路村;太阳地村原名东海乡二大队,以前叫东海乡山海村,以种植西瓜而闻名于市内。
该村充分发挥自身地理优势,努力发展村级经济。在工业方面,主要生产电风扇、取暖器、饮水机、净水器、洗衣机等家电产品,还有丝瓜络沐浴用品、各种塑料配件、各种配套的模具加工厂。其中较大规模的企业有:慈溪市东海沐浴厂、宁波月亮电器有限公司、宁波天路电器有限公司、宁波顺达公司、宁波甬锋电器有限公司。在农业方面,由于地属平原,又靠近杭州湾,主要以种植花卉、丝瓜络、大棚蔬菜为主,2008年,全村实现第一产业1758万元,第二产业5.19亿元,第三产业0.15亿元。
村庄道路框架完善,交通方面,水、电、通信、医疗等基础设施齐全,观附公路贯穿全村。三个老年活动室分布于各自然村,村设有卫生医疗服务站、幼儿园各一所,是镇初级中学和中心小学所在地。新的村落文化宫已验收竣工。。
主要成绩: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被评为附海镇征兵工作先进单位;2005年被评为市级先进经济合作社;2007年被评为附海镇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282108 | 315000 | -- | 查看 东海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东海村 |
东海村位于附海镇中心区,耕地总面积3100亩,村民小组47个,常住户1781户,常住人口4420人,外来人口7800人。2008年全村实现农村总收入5.5亿元,年村级集体可用收入61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432元。 东海村2001年2月17日由原来的附海镇韩家路村和太阳地村合并而成。韩家路村原名东海乡三大队,是原东海乡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撤乡并镇时,因与韩家江相邻,故改名韩家路村;太阳地村原名东海乡二大队,以前叫东海乡山海村,以种植西瓜而闻名于市内。 该村充分发挥自身地理优势,努力发展村级经济。在工业方面,主要生产电风扇、取暖器、饮水机、净水器、洗衣机等家电产品,还有丝瓜络沐浴用品、各种塑料配件、各种配套的模具加工厂。其中较大规模的企业有:慈溪市东海沐浴厂、宁波月亮电器有限公司、宁波天路电器有限公司、宁波顺达公司、宁波甬锋电器有限公司。在农业方面,由于地属平原,又靠近杭州湾,主要以种植花卉、丝瓜络、大棚蔬菜为主,2008年,全村实现第一产业1758万元,第二产业5.19亿元,第三产业0.15亿元。 村庄道路框架完善,交通方面,水、电、通信、医疗等基础设施齐全,观附公路贯穿全村。三个老年活动室分布于各自然村,村设有卫生医疗服务站、幼儿园各一所,是镇初级中学和中心小学所在地。新的村落文化宫已验收竣工。。 主要成绩: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被评为附海镇征兵工作先进单位;2005年被评为市级先进经济合作社;2007年被评为附海镇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
花塘村 |
花塘村紧靠镇域中心区,全村耕地面积为2111亩,农村住户1216户,总人口3001人,其中外来人口2900人。2008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6.8亿元,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9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771元。 花塘村在2001年2月村级行政区划调整时由三角田、三百、稻桶地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村级经济以工业为主,全村现有企业195家,主要生产取暖器、饮水机、洗衣机、电风扇等小家电产品,较大规模企业有:启明、亨佳、华威等。农业以花卉业为主,全村30%以上农户从事花卉种植与销售。2008年全村实现第一产业产值1366万元,第二产业产值6.47亿元,第三产业产值1480万元。村书记岑启孟,市人大代表、市青年企业家协会会长、宁波市-表。 2003年列入新环境百村改造的首批试点村后,花塘村委托宁波大学建设设计院编制完成了《附海镇花塘村旧村改造规划》,坚持统盘安排、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04、05年累计投入380万元进行道路修建、河道疏浚、照明设施安装等新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别墅式农民住宅37幢,建筑面积达到7500平方米。2002年投资80万元,建成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的村落文化宫,配备有50平方米的教育活动室,40平方米2500册藏书的图书馆,300平方米的文体活动室,10000平方米的休闲公园和标准室外篮球场。镇级公路花塘西路、附新路穿村而行,慈溪市道路交通总体规划拟建的观附公路跨村而过。花塘村正快步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007年初花塘社区服务中心成立,为百姓来村办理各项事提供方便。2008年花塘农贸市场和农民公寓起启建设,为建设新花塘而努力。花塘对65周岁以上老年人每月发放生活补助金50元,对有条件的村民免费办理新农保每人每月100元。 花塘村2001年被评为慈溪市文明村,2002列入宁波市农村现代化示范村创建村,2003年列入慈溪市新环境百村改造村、评为宁波市环境整治合格村、慈溪市卫生村,村党总支2004年被评为慈溪市“四型”党组织,2005年慈溪市先进党组织。2006年慈溪市先进党组织和“五好”党组织,三星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007年被评为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宁波市生态村、首批宁波市体育特色村、慈溪市二星级文明村、宁波市文明村、慈溪市先进集体。 |
东港村 |
东港村位于附海镇北部,东接蛟门浦地贩,西邻新浦镇下洋浦及本镇海晏庙村,北濒杭州湾,南连花木村。全村耕地总面积2382亩,村民小组30个,现有常住户1153户,常住人口3324人,外来人口1760人。2008年,全村实现农村总收入5.11亿元,年村级集体可用收入4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082元。 东港村2001年4月成立,由庙东村与郑家浦村两个村合并而成。原庙东村位于海晏庙东,故名为庙东,解放前属东海乡,解放初为四村,1959年属附海管理区,1966年为附海公社红旗大队,1981年更名为庙东大队,1983年改制为庙东村。原庙东村由充公、四百里、浦角、浦东四个自然村组合而成。原郑家浦以驻地得名,解放前属东海乡,解放初为五村,1959年属附海管理区,1966年为附海公社海防大队,1981年更名为郑家浦大队,1983年改名为郑家浦村。 该村充分发挥自身地理优势,努力发展村级经济。工业方面:主要以电器产品、塑料制品、印刷包装、电线电缆生产及喷塑、五金加工等为主。其中较大规模的企业有:宁波奥乐电器有限公司、宁波万爱电器有限公司、宁波博强电器有限公司、宁波科龙电器有限公司等。农业方面:主要以花卉种植、滩涂养殖为主,同时种植蚕虫、蔬菜、丝瓜络等作物。2008年全村实现第一产业产值1547万元,第二产业产值4.63亿元,第三产业产值0.15亿元。 该村道路框架完善,交通方便,水、电、通信、医疗等基础设施齐全。市七塘公路和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连接线横穿村庄。村落文化宫于2003年4月建成,包括休闲公园一座、老年活动室、图书室、文体活动室、教育培训室各一个。4个老年活动室分布于各自然村,供老年人活动娱乐。村内有卫生医疗服务站、幼儿园各一所。 主要成绩:2001、2005两年被评为附海镇先进党组织;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连续四年被评为慈溪市先进调委会;2003年被评为慈溪市绿色村庄; 2004年被评为市农机安全村、2005年被评为慈溪市庭院整治示范村,2004年、2007年被评为慈溪市民主法治示范村;2007被评为宁波市生态村。 |
海晏庙村 |
海晏庙村位于附海镇城区,由原来的蒋家丁村与庙西村两村合并而成。目前,全村有1231户家庭,常住在册人口3040人,暂住人口3485人,区域总面积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404亩,村设党总支1个,下设企业联合、农业、老龄3个党支部,8个党员活动点,112名党员,32个村民小组,73名村民代表。2008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5.3亿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95余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8415元。近年来,海晏庙村在各项事业发展中,始终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心,并且通过全体村民脚踏实地,团结拼搏,已先后获得了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示范村委会、巾帼示范村;宁波市坚强战斗堡垒、优秀调解委员会、四星级民主法治村、科普示范村、先进妇女组织;慈溪市先进党组织、示范人口学校、庭院整治示范村等许多荣誉。 海晏庙村在近年来的发展进程中,紧紧依靠自身的努力和现有的实际,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突飞猛进。农业形成了以花卉、丝瓜络、蔬菜为主,以多种经济作物和水产养殖为辅的农业生产结构。工业形成了以家用电器、金属制品、电子仪表三大支柱产业,现有工业企业150余家,其中500万元产值以上规模企业有浙江双羊集团、先锋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宝马电器有限公司等15家。第三产业主要以村农贸市场及小商品市场为主,年收入60万元,民营经济呈现出勃勃生机,村级经济基础也得到了不断发展状大。 近三年来,在党组织建设中,海晏庙村建立健全了村党校、党员活动室、党员教育活动点三级管理网络体系,党员的民主权利和党员的先进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特别是村落文化活动搞得红红火火,到目前止,已组建了女子腰鼓队、健身健美队、扇子舞队、柔力球队、铜管乐队、戏曲演唱队等10余支文体队伍。海晏庙村的四个文明建设取得了喜人的成果,实现了村级经济增长、村庄面貌改善、村民素质提高、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党组织建设全面夯实的新局面。 |
花木村 |
花木村位于附海镇域东部,以种植花木特色而成名。下辖29个村民小组,常住户数1432户,常住人口3943人,外来务工人员1500多人。村集体资产总额705万元,2008年全村实现农村总收入5.4亿元,年村级集体可用收入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973元。 该村经济特色明显。农业主要以花木种植为主,是宁波市特色花木专业村、市级花木科普示范基地,花木种植面积8600亩(包括在外租种),花木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村民创办的园林绿化公司,承建过昆明世博会、上海体育馆、杭州西湖大道、宁波市中山路重点工程。工业生产以家电制造为主,全村共有私营企业110家之多,具有较强的生产、配套能力,主要生产取暖器、电风扇、饮水机、电热油汀等小家电产品。村庄面貌日新月异,环境优美,交通便捷,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优越。2008年全村实现第一产业产值2041万元,第二产业产值5.08亿元,第三产业产值0.12亿元。 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村级文化建设的联动,特别是村落文化宫建设。村落文化宫于2006年1月建成,占地40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3000多平方米,配备有200多平方米的教育活动室;60平方米的图书室,拥有各种图书2000册;60平方米的老年活动室和60平方米的文体活动室;拥有标准篮球场和11套室内外健身器械。村落文化宫已成为村民学习、健身、娱乐的主阵地。目前,该村已建起健身健美队、篮球队、象棋队等4支文体队伍。与此同时,该村以创建文明村为载体,深入开展环境整治活动,硬化工程、绿化工程、亮化工程、休闲工程等各种工程相继实施。村庄内所有门前道路基本浇上水泥路面,道路硬化率达到100%。 花木村在2003年被评为慈溪市级双学双比先进生产基地、社会治安大会战先进集体,2004年被评为慈溪市先进党组织、科普示范村、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005年被评为宁波市绿色生态村、宁波市环境整治村、慈溪市五好行政村、市一星级文明村、市庭院整治示范村。2006年被评为浙江省兴林富民示范村、宁波市信息化试点单位、慈溪市卫生村、04-06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先进集体。 |
四界村 |
四界村位于附海镇域西部,东连东海村,南靠南圆村,西接新浦镇,北临花塘村,观附公路穿村而过,区位条件较好,总面积2.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504.39亩,常住人口2943人,外来人口2980人。 四界村是2001年2月通过村级行政区划调整后由原宋家村和界河墩村合并而成的行政村。气候适宜,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适合多种经济作物的生长。四界村人继承了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抓住发展的契机,正在努力建设小康村,曾多次被评为先进党组织、双优双比先进、安全生产先进村。 四界村经济繁荣,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农业经济特色明显。以四界村丝瓜络基地为重点,花卉、毛豆、棉花等为辅助的农业梯度产业基本形成,丝瓜络远销全国各地。工业蓬勃发展,村内有宁波佳诚机械有限公司、慈溪新潮车辆配件厂、宁波惠尔电器有限公司等较大规模的企业,小家电、机械配件等为特色的工业块状经济颇具规模。2008年,全村总产值5.0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154.7万元,第二产业4.77亿元,第三产业873.6万元,人均收入9600元。 在这发展的新世纪,四界村人将发挥自身优势,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努力抓住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的历史性机遇,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为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村庄而奋斗。 |
南圆村 |
南圆村地处附海镇最南边,区域面积3平方公里,总人口12739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达到9500多人,总户数4531户,其中常住农村住户数1331户,下辖35个村民小组,由半横、五陛、西舍三个自然村组成。 该村农业经济特色明显,以花卉、丝瓜络、蔬菜为重点的农业梯度产业基本形成。工业块状经济颇具规模,取暖器、电风扇、饮水机、洗衣机生产远近闻名,中国慈溪家电科技园区(东区)座落于该村。村庄面貌日新月异,布局合理、交通便利,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创业环境优越。市中横线开通,使该村区域优势日益提高,也带动了三产企业蓬勃发展,村内有多家超市及饮食、住宿、修理企业。2008年全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5.78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484万元,工业产值5.45亿元,第三产业产值1214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44.5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806元。 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促进了该村文化建设的联动,特别是村落文化宫建设。按照市委市府建设文化大市的要求,从2003年开始,该村着手进行文化宫创建和中心小区的建设。2004年10月建成占地1万平方米、总投资280万元的村落文化宫。一期村民住宅小区已初具雏形,投资127万元的小区道路建设已经完成。村落文化宫活动总面积4000多平方米,配备有200多平方米的教育活动室;80平方米的图书室,拥有各种图书2500册;150平方米的老年活动室和200平方米的文体活动室;拥有标准篮球场和15套室内外健身器械。村落文化宫已成为村民学习、健身、娱乐的主阵地。目前,该村已建起健身健美队、时装表演队、篮球队、腰鼓队等6支文体队伍,做到小活动天天有、中型活动月月有。与此同时,该村以创建文明村为载体,深入开展环境整治活动,硬化工程、绿化工程、亮化工程、休闲工程等各种工程相继实施。村庄内所有门前道路全部浇上水泥路面,道路硬化率达到100%。 几年来,南圆村先后被评为慈溪市社会治安大会战先进集体、1998-2002年慈溪市五年河道疏浚先进集体、慈溪市村落文化宫建设样板村、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慈溪市绿色村庄、慈溪市先进集体、慈溪市农机安全示范村、慈溪市庭院整治示范村、慈溪市文明村、慈溪市级五好党组织、宁波市级生态村、宁波市环境整治合格村等荣誉称号。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