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苏省 >>无锡 >> 滨湖区

滨湖区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滨湖区谷歌卫星地图)


滨湖区简介

  滨湖区位于东经120°17ˊ,北纬31°33ˊ,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江苏省东南部,无锡市西南部。南依太湖,北接北塘、惠山两区,东连南长区、新区,西临常州武进区。境内水陆交通便捷,环太湖公路、京杭大运河、锡宜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张家港、江阴港、无锡机场、上海虹桥机场、浦东机场、南京禄口机场近在咫尺,组成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立体的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气候条件
  滨湖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冬季北风多,受北方大陆冷空气侵袭,干燥寒冷,夏季偏南风居多,受海洋季风影响,炎热湿润,春夏之交多“梅雨”,夏末秋初多台风。
  滨湖区多年平均气温15.6℃(无锡站,下同),极端最低气温 -12.5℃(1969年),极端最高气温39.9℃(2003年);最冷出现在1月份,月平均气温2.9℃,月平均最低气温-0.3℃;最热出现在7月份,月平均气温28.0℃,月平均最高气温31.9℃。年平均无霜期约222天,最早初霜日为1955年10月19日,最晚终霜日为1961年和1987年4月16日。年平均相对湿度80%;年平均水面蒸发量935毫米,最大1223毫米(1967年),最小741毫米(1980年);陆地蒸发量756毫米。
  滨湖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12.3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25天。降水年际变化较大,1954年降水量达1521.3毫米,1991年1630.7毫米,而1978年降水量仅552.9毫米;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 5~9月份的汛期雨量约占年平均降雨量的60~70%,汛期最大降雨量记录为1991年,达1216.1毫米。每年春夏之交,为典型的梅雨期,其特点为范围广、雨期长、雨量集中。平均梅雨日约27天,平均梅雨量246.1毫米;最长梅雨期56天(1954年,梅雨量410毫米),最大梅雨量792.2毫米(1991年,梅雨日55天)。
  水文条件
  滨湖区区域内河道纵横,水网密布,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除太湖外,全区共有大小河道534条,总长度425公里。境内拥有五里湖、梅梁湖、贡湖水域,全区沿太湖湖岸长达112.6公里。
  水资源历年平均总量48500万立方米,地表水平均总量46000万立方米,地表水年用水总量3587万立方米。
  汛期为每年的5~9月,非汛期为10月~翌年的4月。多年平均水位3.06米,历史最高水位4.88米(1991年7月2日),历史最低水位1.92米(1934年8月26日)。多年平均最高水位3.90m,多年平均最低水位2.69m。警戒水位为3.59米。
  地质地貌
  滨湖区地貌属太湖湖积平原,低山残丘环湖,山体由泥盆系石英砂岩、粉砂岩组成。土质以黄棕壤和黄红壤为主,质地粘重,颗粒甚粗。因受长期的剥蚀构造作用,山顶多呈尖浑及馒头状。一般沿湖岸一侧坡度较陡,坡角20~35°。受湖水长期侵蚀,致使港湾和浪蚀崖较为发达,东部是太湖冲积平原,地势低平,为粘土,粉质粘土、粉细砂、中粗砂堆积而成。
  滨湖区地层隶属于扬子地层区江南地层分区。山、平、圩交错,以惠山三茅峰(海拔328米)为最高点,共分两支:一支以惠山(头茅峰海拔229米、二茅峰海拔301米、三茅峰海拔328米)、青龙山(海拔68.5米)、舜柯山(海拔133米)、桃花山(海拔80米)、华藏山(海拔157米)、杨湾山(海拔135米)入太湖遥接马迹山(冠嶂峰海拔263米、灵山秦履峰156米),另一支自横山(海拔84米)、独山(海拔40米)、充山(海拔69米)、太湖三山、宝界山、直至 嶂山(海拔230米)、雪浪山(海拔142米),两列山之间环抱着太湖一角。低洼圩区也大多临湖,主要圩区有马圩、大湾圩、梅圩、黄泥田港圩、农场圩、长广溪圩、新湖圩、沙滩联圩等。山丘高度大部分在100至320米。平原区高程在3.5~6.2米之间(吴淞高程,下同),圩区高程较低约1.0~3.5米左右。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滨湖全区总面积628.15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258.77 平方公里(耕地27.64平方公里、园地30.56 平方公里、林地44.53平方公里、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28.77 平方公里、交通运输用地26.43 平方公里、其他土地0.85 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69.38平方公里(其中太湖面积207.18 平方公里)。
  人力资源:2015年末,全区常住人口69.85万人。据区公安部门统计,全区户籍总户数18.31万户,户籍人口47.94万人,其中男性人口23.58万人,女性人口25.3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4207人,人口出生率8.78‰;死亡人口2936人,人口死亡率6.12‰;人口自然增长率2.66‰。全年迁入总人口7195人,其中省内迁入3304人,省外迁入3891人;迁出总人口4496人,其中迁往省内2186人,迁往省外2310人。
  水资源:全区水域面积约369.38 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8.8%。除太湖外共有大小河道534条,总长度425公里。区内现有河道434条,总长448.86公里,家塘229只。水资源历年平均总量48500万立方米,地表水平均总量46000万立方米,地表水年用水总量3587万立方米,其中:农牧业用水总量2787万立方米、工业用水总量661万立方米、生活用水总量139万立方米。
  湿地资源:境内拥有蠡湖、梅梁湖、贡湖及太湖水域。湿地资源主要集中在太湖、蠡湖以及主要的入湖河道(小溪港、梁溪河、直湖港、长广溪、尚贤河等),包括:长广溪湿地、贡湖湾湿地、尚贤河湿地、马山湖滨湿地、十八湾湖滨湿地等,总面积约15000亩(不包含太湖、蠡湖水域)。湖泊湿地对滨湖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蓄洪水、防止自然灾害、降解污染物、提供水资源和观光与旅游具有重要作用,其中,长广溪湿地为连接蠡湖和太湖的生态廊道,总长十公里,占地约2.6 平方公里,其中水面约0.8 平方公里。以该湿地为依托的长广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于2005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名录,为全国十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之一。
  生物资源:区内气候温和,山地、平原、河流兼备,动植物资源相当丰富,植被种类兼具温带和典型亚热带的特点。境内沿太湖丘陵山地植被种类丰富,有2000种左右,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且古树名木众多,野生动物主要是鸟类和鱼类,鸟类600多种,鱼类107种。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79万人 22平方公里 320211 214000 0510 查看 滨湖区谷歌卫星地图

滨湖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河埒街道 约15.3万人 11.5平方公里 月秀社区 水秀社区 稻香社区 河埒社区 产山社区 青山社区 北桥社区 溪南社区 协民社区 蠡桥社区 孙蒋社区 惠河社区 查看 河埒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荣巷街道 0 22.3平方公里 新峰社区 梁溪社区 龙山社区 桃园社区 太康社区 勤新社区 青龙山社区 梅园社区 荣巷社区 查看 荣巷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蠡园开发区(蠡园街道) 约3万人 11.6平方公里 湖山社区 湖景社区 隐秀苑社区 西园社区 渔港社区 大箕山社区 湖滨苑社区 环湖社区 查看 蠡园开发区(蠡园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蠡湖街道 约6万人 10.1平方公里 景丽东苑社区 山明社区 震泽社区 蠡湖社区 蠡园社区 美湖社区 长桥社区 陈庄社区 夏家边社区 中南社区 查看 蠡湖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太湖城(华庄街道) 约10万人 38平方公里 华新社区 落霞苑第二社区 落霞苑第三社区 太湖社区 农联社区 周潭社区 双茂社区 落霞苑第一社区 龙渚社区 雅居乐社区 旺安社区 凯发苑第一社区 华庄社区 水乡苑第一社区 水乡苑第二社区 尚锦城社区 桑南社区 查看 太湖城(华庄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太湖街道 0 23.5平方公里 尚贤社区 大桥社区 锡铁巷社区 南桥社区 东绛社区 申新社区 湖东社区 方庙社区 梁南社区 周新社区 利农社区 蠡东社区 糜巷桥社区 查看 太湖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山水城(雪浪街道) 约6.2万人 72平方公里 滨湖社区 吴塘社区 军嶂社区 西林社区 大浮社区 南泉社区 壬港社区 南湖社区 雪浪社区 裕村社区 龙川社区 南苑社区 石塘社区 许舍社区 葛埭社区 望溪社区 板桥社区 长广社区 贡湖社区 查看 山水城(雪浪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太湖度假区(马山街道) 约1万人 31.4平方公里 阖闾社区 峰影社区 迎晖社区 乐山社区 万丰社区 檀溪社区 耿湾社区 桃坞社区 和平社区 西村社区 嶂青社区 群丰社区 古竹社区 查看 太湖度假区(马山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胡埭镇 约3.5万人 48平方公里 花汇苑社区 马鞍社区 夏渎社区 富安社区 龙延社区 鸿翔社区 刘塘社区 孟村社区 张舍社区 胡埭社区 胡埭村 查看 胡埭镇谷歌卫星地图

滨湖区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锡山区

  锡山区面积454平方千米。总人口43万人(2004年)。   区人民政府驻东亭街道锡州中路,邮编:214101。代码:320205。区号:0510。拼音:Xishan Qu。   行政区划      锡山区辖1个街道、6个镇:东亭街道、安镇镇、羊尖镇、鹅湖镇、东北塘镇、锡北镇、东港镇。   东亭街道  代码:320205001  2006年,辖13个社区:门楼社区、柏庄社区、长流社区、春星社区、春合社区、庄桥社区、新屯社区、北街社区、东亭社区、东街社区、柏庄一村社区、桑达园社区、春江花园社区。   安镇镇  代码:320205101  2006年,辖3个居委会、22个村委会:查桥居委会、安镇居委会、厚桥居委会、白丹山村、大厍头村、先锋村、谈村村、查桥村、山河村、春光村、丁巷村、安南村、高额村、团结村、胶南村、胶西村、胶北村、胶山村、安西村、安镇村、中东村、盛安村、嵩山村、新厚桥村、谢埭荡村。   羊尖镇  代码:320205102  2006年,辖1个居委会、8个村委会:羊尖镇居委会、羊尖村、南村、宛山村、廊下村、南丰村、严家桥村、丽安村、龙凤巷村。   鹅湖镇  代码:320205103  2006年,辖2个社区、1个居委会、13个村委会:人民路社区、青虹路社区、甘露居委会、鹅湖村、青荡村、三新村、园通村、新桥村、圩厍村、谢埭桥村、群联村、蔡湾村、燕水庄村、桥村、松芝村、甘露村。   东北塘镇  代码:320205104  2006年,辖1个居委会、8个村委会:东北塘居委会、裕巷村、农坝村、大马巷村、正阳村、严埭村、锡通村、锦阳村、梓旺村。   锡北镇  代码:320205105  2006年,辖2个居委会、13个村委会:八士居委会、张泾居委会、新坝村、八士村、联新村、劲丰村、斗山村、东房桥村、春凤村、光明村、寨门村、泾新村、泾西村、周家阁村、新明村。   东港镇  代码:320205106  2006年,辖1个居委会、1个社区、20个村委会:东湖塘居委会、东港社区、东湖村、朝阳村、东升村、华成村、黄土塘村、亚光村、东青河村、南林村、东南村、华东村、港东村、山联村、湖塘桥村、陈市村、张缪舍村、勤新村、西村、蠡东村、港南村、新巷村。   无锡锡山开发区  代码:320205400  2006年,管理7个社区、7个村委会:竹园社区、仓下社区、钱家庄社区、长大夏社区、春象社区、杨亭社区、春雷社区、蓉阳村、双桥村、芙蓉村、太芙村、年余村、南桥头村、新联村。   历史沿革      1995年6月,撤销无锡县,以其原辖区域设立锡山市(县级)。   2000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锡山市,设立无锡市锡山区和惠山区。锡山区辖原县级锡山市的东亭、东北塘、八士、张泾、东湖塘、港下、羊尖、安镇、查桥、厚桥、荡口、甘露、鸿声、后宅14个镇。区人民政府驻东亭镇;惠山区辖原县级锡山市的洛社、玉祁、前洲、西漳、堰桥、长安、石塘湾、钱桥、藕塘、杨市、阳山、陆区12个镇。区人民政府驻洛社镇。将原县级锡山市的坊前、梅村、新安、华庄、东绛、雪浪、南泉、硕放、胡埭9个镇并入无锡市郊区(更名为滨湖区)。   2000年,锡山市辖33个镇。总人口1181673人,各镇人口: 东亭镇 69487 查桥镇 27578 安镇镇 34729 羊尖镇 45113 厚桥镇 20856 坊前镇 21958 梅村镇 28309 鸿声镇 22505 荡口镇 26812 甘露镇 21687 东北塘镇 34236 八士镇 34805 张泾镇 33643 东湖塘镇 36869 港下镇 51430 长安镇 39099 西漳镇 40781 堰桥镇 41069 前洲镇 49420 玉祁镇 50299 石塘湾镇 32312 洛社镇 69325 钱桥镇 48642 藕塘镇 21822 杨市镇 30782 阳山镇 8818 陆区镇 27370 东洚镇 38041 雪浪镇 31305 南泉镇 25884 华庄镇 56389 新安镇 29355 后宅镇 30343   2002年1月,锡山区坊前镇、梅村镇的行政管理归属无锡市新区管理委员会。      2003年,安镇镇与厚桥镇合并设立安镇镇,镇政府驻安镇;鸿声镇与后宅镇合并设立鸿山镇,镇政府驻后宅。   2003年行政区划一览 (根据《江苏省2003年底村及村以上代码》整理)   东亭镇:辖社区(门楼、柏庄、长流、春星、春合、庄桥、竹园、仓下、钱家庄、长大夏、春象、杨亭、新屯、北街、东亭、春雷、东街、柏庄一村、桑达园)。   查桥镇:辖居委会(查桥镇);村委会(白丹山、大厍头、先锋、谈村、查桥、山河、春光、丁巷)。   安镇镇:辖居委会(安镇镇);村委会(厚桥、安南、高额、太芙、年余、团结、南桥头、胶南、胶西、胶北、胶山、安西、安镇、盛荡渔业村、中东、盛安、嵩山、新厚桥、新联、谢埭荡)。   羊尖镇:辖居委会(羊尖镇);村委会(羊尖、南村、宛山、廊下、南丰、严家桥、丽安、龙凤巷)。   荡口镇:辖社区(人民路、青虹路);村委会(鹅湖村、青荡、三新、园通、新桥)。   甘露镇:辖居委会(甘露镇);村委会(圩库、谢埭桥、群联、蔡湾、燕水庄、彩桥、松芝、甘露)。   东北塘镇:辖居委会(东北塘);村委会(蓉阳、裕巷、农坝、大马巷、正阳、严埭、锡通、锦阳、梓旺)。   八士镇:辖居委会(八士镇);村委会(双桥、芙蓉、新坝、八士、联新、劲丰、斗山、东房桥、春风)。   张泾镇:辖居委会(张泾镇);村委会(北光明、西新、寨门、红旗、石村、泾新、曹庄、杜村、泾西、周家阁、新明、旗峰)。   东湖塘镇:辖居委会(东湖塘镇);村委会(东湖、朝阳、东升、华成、黄士塘、亚光、东青河、南林、东南、华东)。   港下镇:辖居委会(港下镇);村委会(河南庄、港下、港东、三联、山前、湖塘桥、陈市、张缪舍、勤新、蠡西、蠡东、港南、朱青庄、新巷)。   鸿山镇:辖社区(兴宅社区、锦宅);居委会(鸿声镇);村委会(荡东、大坊桥、梁鸿、后中、建新、大新、南塘、东塘街、马桥、友联、七房桥、鸿声、鸿新、鸿山、鸿西)。   2004年,锡山区行政区划调整,将12镇调整为8个:甘露镇和荡口镇合并为鹅湖镇,驻荡口;安镇镇和查桥镇合并为安镇镇;东湖塘镇和港下镇合并为东港镇,驻港下;八士镇和张泾镇合并为锡北镇,驻张泾。   2004年底,锡山区辖8个镇:东亭镇、安镇镇、羊尖镇、鸿山镇、鹅湖镇、东北塘镇、锡北镇、东港镇。   东亭镇  面积29.48平方千米,人口122741人。   安镇镇  面积83.21平方千米,人口105203人。   羊尖镇  面积50.46平方千米,人口 54367人。   鸿山镇  面积58.00平方千米,人口 65555人。   鹅湖镇  面积54.57平方千米,人口 57176人。   东北塘镇 面积22.30平方千米,人口 27612人。   锡北镇  面积37.91平方千米,人口 59908人。   东港镇  面积84.31平方千米,人口104830人。   (根据《江苏省统计年鉴·电子版》整理)   2005年,将鸿山镇委托无锡市新区管理。2005年底,锡山区辖7个镇,22个社区、10个居委会、92个村委会。   东亭镇 辖20个社区:门楼社区、柏庄社区、长流社区、春星社区、春合社区、庄桥社区、竹园社区、仓下社区、钱家庄社区、长大夏社区、春象社区、杨亭社区、新屯社区、北街社区、东亭社区、春雷社区、东街社区、柏庄一村社区、桑达园社区、春江花园社区。   安镇镇 辖3个居委会、27个村委会:查桥镇居委会、安镇镇居委会、厚桥镇居委会、白丹山村、大厍头村、先锋村、谈村、查桥村、山河村、春光村、丁巷村、安南村、高额村、太芙村、年余村、团结村、南桥头村、胶南村、胶西村、胶北村、胶山村、安西村、安镇村、盛荡渔业村、中东村、盛安村、嵩山村、新厚桥村、新联村、谢埭荡村。   羊尖镇 辖1个居委会、8个村委会:羊尖镇居委会、羊尖村、南村、宛山村、廊下村、南丰村、严家桥村、丽安村、龙凤巷村。   鹅湖镇 辖1个居委会、2个社区、13个村委会:人民路社区、青虹路社区、甘露镇居委会、鹅湖村、青荡村、三新村、园通村、新桥村、圩库村、谢埭桥村、群联村、蔡湾村、燕水庄村、彩桥村、松芝村、甘露村。   东北塘镇 辖1个居委会、9个村委会:东北塘镇居委会、蓉阳村、裕巷村、农坝村、大马巷村、正阳村、严埭村、锡通村、锦阳村、梓旺村。   锡北镇 辖2个居委会、15个村委会:八士镇居委会、张泾镇居委会、双桥村、芙蓉村、新坝村、八士村、联新村、劲丰村、斗山村、东房桥村、春风村、光明村、寨门村、泾新村、泾西村、周家阁村、新明村。   东港镇 辖2个居委会、20个村委会:东湖塘镇居委会、港下镇居委会、东湖村、朝阳村、东升村、华成村、黄士塘村、亚光村、东青河村、南林村、东南村、华东村、港东村、山联村、湖塘桥村、陈市村、张缪舍村、勤新村、蠡西村、蠡东村、港南村、新巷村。   (根据《2005年无锡市县以下代码》整理)   2006年底,锡山区辖1个街道、6个镇。   东亭街道  辖13个社区:门楼社区、柏庄社区、长流社区、春星社区、春合社区、庄桥社区、新屯社区、北街社区、东亭社区、东街社区、柏庄一村社区、桑达园社区、春江花园社区。   安镇镇  辖3个居委会、22个村委会:查桥居委会、安镇居委会、厚桥居委会、白丹山村、大厍头村、先锋村、谈村村、查桥村、山河村、春光村、丁巷村、安南村、高额村、团结村、胶南村、胶西村、胶北村、胶山村、安西村、安镇村、中东村、盛安村、嵩山村、新厚桥村、谢埭荡村。   羊尖镇  辖1个居委会、8个村委会:羊尖镇居委会、羊尖村、南村、宛山村、廊下村、南丰村、严家桥村、丽安村、龙凤巷村。   鹅湖镇  辖2个社区、1个居委会、13个村委会:人民路社区、青虹路社区、甘露居委会、鹅湖村、青荡村、三新村、园通村、新桥村、圩厍村、谢埭桥村、群联村、蔡湾村、燕水庄村、桥村、松芝村、甘露村。   东北塘镇  辖1个居委会、8个村委会:东北塘居委会、裕巷村、农坝村、大马巷村、正阳村、严埭村、锡通村、锦阳村、梓旺村。   锡北镇  辖2个居委会、13个村委会:八士居委会、张泾居委会、新坝村、八士村、联新村、劲丰村、斗山村、东房桥村、春凤村、光明村、寨门村、泾新村、泾西村、周家阁村、新明村。   东港镇  辖1个居委会、1个社区、20个村委会:东湖塘居委会、东港社区、东湖村、朝阳村、东升村、华成村、黄土塘村、亚光村、东青河村、南林村、东南村、华东村、港东村、山联村、湖塘桥村、陈市村、张缪舍村、勤新村、西村、蠡东村、港南村、新巷村。   无锡锡山开发区  辖7个社区、7个村委会:竹园社区、仓下社区、钱家庄社区、长大夏社区、春象社区、杨亭社区、春雷社区、蓉阳村、双桥村、芙蓉村、太芙村、年余村、南桥头村、新联村。   

惠山区

    惠山区位于江苏南部,长江三角洲腹地。总面积327.12平方千米。总人口388957人(2006年末)。   区人民政府驻堰桥街道文惠路8号,邮编:214187。代码:320206。区号:0510。拼音:Huishan Qu。   行政区划      惠山区辖3个街道、4个镇:堰桥街道、长安街道、钱桥街道、前洲镇、玉祁镇、洛社镇、阳山镇。共有19个居委会、119个村委会。   堰桥街道  面积:46.42平方千米 人口:6.47万人 邮编:214174 代码:320206001   位于无锡市北郊、惠山新城中心。2006年10月20日,撤销堰桥镇设立堰桥街道。2006年末,辖3个社区、16个村委会:长安社区、陈家桥社区、堰桥居委会、王家庄村、城塘村、姑里村、塘头村、林陆巷村、新街村、天一村、横街村、尤旺村、牌楼村、寺头村、丁塔村、界泾村、刘巷村、仓桥村、横渔村。      长安街道  面积:30.12平方千米 代码:320206002   20006年设立。2006年末,辖3个社区、5个村委会:长宁社区、新惠社区、金惠社区、新乐园村、古庄村、后村、张村、麻歧村。      钱桥街道  面积:46.5平方千米 人口:5.7万人 邮编:214151    2006年末,钱桥镇辖4个居委会、16个村委会:桥北社区、桥南社区、新村社区、藕塘居委会、苏庙村、华新村、舜柯村、溪南村、洋溪村、西漳村、胜丰村、晓星村、藕塘村、东风村、南水渠村、庙塘桥村、盛峰村、稍塘村、勤建村、恒源祥村。代码:320206104。   2004年2月由原钱桥镇与藕塘镇合并而成。2006年11月,无锡市委、市政府建立中共无锡(藕塘)职教园区工作委员会和无锡(藕塘)职教园区管理委员会,与钱桥镇实行区镇合一的管理体制。2007年,撤销钱桥镇设立钱桥街道。   前洲镇  面积:36.54平方千米 人口:4.1万人 邮编:214181 代码:320206101   2006年末,辖1个居委会、17个村委会:前洲镇居委会、南圩村、中圩村、北圩村、石幢村、北七房村、友联村、浮舟村、塘村、黄石街村、邓巷村、柘塘浜村、前洲村、西塘村、蒋巷村、谢村、印桥村、张明桥村。      玉祁镇  面积:39.34平方千米 人口:4.4万人 邮编:214183 代码:320206102   全镇南北长9.6千米,东西宽6.5千米。2006年末,辖1个社区、17个村委会:玉祁镇居委会、五牧村、黄泥坝村、万里村、礼舍村、民主村、曙光村、玉东村、玉祁村、玉西村、蓉东村、蓉湖村、蓉南村、蓉联村、蓉中村、蓉新村、蓉丰村、蓉西村。      洛社镇  面积:93.45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11.58万人 邮编:214187 代码:320206103   位于无锡市区西北部。2006年末,辖5个社区、32个村委会:六龙社区、徐贵桥社区、运河社区、石塘湾居委会、杨市社区、绿化村、双庙村、群胜村、华圻村、花苑村、正明村、红明村、张镇桥村、新开河村、盛巷村、雅西村、钱巷村、铁路桥村、马盘村、万新村、梅泾村、陡门村、天授村、秦巷村、五秦村、杨西园村、林庄村、石塘湾村、张皋庄村、桃园村、张华村、火炬村、保健村、勤余村、镇北村、润杨村、福山村。镇政府驻新兴西路。   2004年2月,由原洛社镇、杨市镇、石塘湾镇三镇合并而成。   阳山镇  面积:35.99平方千米 人口:5万人 邮编:214155 代码:320206105   2006年末,辖2个社区、16个村委会:陆区居委会、阳山居委会、鸿桥村、安阳山村、住基村、普照村、陆区村、尹城村、雕庄村、花园村、高潮村、杨木桥村、宣沟村、冬青村、姚家桥村、大路头村、新渎村、阳山村。   2004年2月由原阳山镇与陆区镇合并而成。   历史沿革      2000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锡山市,设立无锡市锡山区和惠山区。惠山区辖原县级锡山市的洛社、玉祁、前洲、西漳、堰桥、长安、石塘湾、钱桥、藕塘、杨市、阳山、陆区12个镇。区人民政府驻洛社镇。2001年2月正式设立。   2001年,惠山区辖12个镇,132个行政村:长安镇、西漳镇、堰桥镇、前洲镇、玉祁镇、洛社镇、石塘湾镇、钱桥镇、藕塘镇、杨市镇、阳山镇、陆区镇。   2002年9月,长安镇、西漳镇、堰桥镇合并设立堰桥镇。惠山区辖10个镇:堰桥镇、前洲镇、玉祁镇、洛社镇、石塘湾镇、钱桥镇、藕塘镇、杨市镇、阳山镇、陆区镇。   2003年4月27日,民政部(民函[2003]76号)批准惠山区人民政府驻地由洛社镇迁至堰桥镇。   2003年行政区划一览 (根据《江苏省2003年底村及村以上代码》整理)   堰桥镇:辖社区(长安镇、西漳镇陈家桥);居委会(堰桥镇);村委会(长东、王家庄、新乐园、古庄、金圈里、后村、无畏桥、惠巷、华城塘、大利市、张村、城塘、姑里、塘头、林陆巷、新街、天一、横街、尤旺、牌楼、寺头、戴新、姑亭庙、麻歧、许林、胡家渡、杨东、杨西、堰桥、丁塔、界泾、村前、刘巷、仓桥、漳泾、横渔)。   前洲镇:辖居委会(前洲镇);村委会(南圩、中圩、北圩、石幢、北七房、友联、浮舟、塘村、黄石街、邓巷、柘塘浜、前洲、西塘、蒋巷、谢村、印桥、张明桥)。   玉祁镇:辖居委会(玉祁镇);村委会(五牧、黄泥坝、万里、礼舍、民主、曙光、玉东、玉祁、玉西、蓉东、蓉湖、蓉南、蓉联、蓉中、蓉新、蓉丰、蓉西)。   石塘湾镇:辖居委会(石塘湾镇);村委会(梅泾、陡门、天授、秦巷、五秦、杨西园、林庄、石塘湾、张皋庄)。   洛社镇:辖社区(六龙、徐贵桥、运河);村委会(绿化、双庙、群胜、华圻、花苑、正明、红明、张镇桥、新开河、盛巷、雅西、钱巷、铁路桥、马盘、万新)。   钱桥镇:辖社区(钱桥新村、桥南、桥北);村委会(苏庙、华新、舜柯、溪南、洋溪、西漳、胜丰、晓星)。   藕塘镇:辖居委会(藕塘镇);村委会(藕塘、东塘、南水渠、庙塘桥、盛峰、稍塘、勤建、恒源祥)。   杨市镇:辖社区(杨市镇);村委会(桃园、张华、火炬、保健、勤余、镇北、润杨、福山)。   阳山镇:辖居委会(阳山镇);村委会(姚家桥、大路头、新渎、阳山)。   陆区镇:辖居委会(陆区镇);村委会(鸿桥、安阳山、住基、普照、陆区、尹城、雕庄、花园、高潮、杨木桥、宣沟、冬青)。   2004年行政区划调整,洛社镇、石塘湾镇、杨市镇合并设立洛社镇;钱桥镇与藕塘镇合并设立钱桥镇;阳山镇与陆区镇合并设立阳山镇。年末总人口380786人。   2004年底,惠山区辖6个镇:堰桥镇、钱桥镇、玉祁镇、洛社镇、前洲镇、阳山镇。   堰桥镇  面积80.32平方千米,人口 98256人。   前洲镇  面积36.54平方千米,人口 60500人。   玉祁镇  面积37.90平方千米,人口 65709人。   洛社镇  面积93.50平方千米,人口143459人。   钱桥镇  面积45.95平方千米,人口 56642人。   阳山镇  面积36.58平方千米,人口 45782人。   (根据《江苏省统计年鉴·电子版》整理)   2005年,惠山区辖堰桥、前洲、玉祁、洛社、钱桥、阳山6个镇,12个社区、7个居委会、119个村委会。年末总人口388957人。   堰桥镇 辖5个社区、1个居委会、21个村委会:长安社区、长宁社区、陈家桥社区、堰桥居委会、新惠社区、金惠社区、王家庄村、新乐园村、古庄村、后村、张村、城塘村、姑里村、塘头村、林陆巷村、新街村、天一村、横街村、尤旺村、牌楼村、寺头村、麻歧村、丁塔村、界泾村、刘巷村、仓桥村、横渔村。   前洲镇 辖1个居委会、17个村委会:前洲镇居委会、南圩村、中圩村、北圩村、石幢村、北七房村、友联村、浮舟村、塘村、黄石街村、邓巷村、柘塘浜村、前洲村、西塘村、蒋巷村、谢村、印桥村、张明桥村。   玉祁镇 辖1个居委会、17个村委会:玉祁镇居委会、五牧村、黄泥坝村、万里村、礼舍村、民主村、曙光村、玉东村、玉祁村、玉西村、蓉东村、蓉湖村、蓉南村、蓉联村、蓉中村、蓉新村、蓉丰村、蓉西村。   洛社镇 辖4个社区、1个居委会、32个村委会:六龙社区、徐贵桥社区、运河社区、石塘湾居委会、杨市社区、绿化村、双庙村、群胜村、华圻村、花苑村、正明村、红明村、张镇桥村、新开河村、盛巷村、雅西村、钱巷村、铁路桥村、马盘村、万新村、梅泾村、陡门村、天授村、秦巷村、五秦村、杨西园村、林庄村、石塘湾村、张皋庄村、桃园村、张华村、火炬村、保健村、勤余村、镇北村、润杨村、福山村。   钱桥镇 辖3个社区、1个居委会、16个村委会:桥南社区、桥北社区、钱桥新村社区、藕塘居委会、苏庙村、华新村、舜柯村、溪南村、洋溪村、西漳村、胜丰村、晓星村、藕塘村、东风村、南水渠村、庙塘桥村、盛峰村、稍塘村、勤建村、恒源祥村。   阳山镇 辖2个居委会、16个村委会:陆区居委会、阳山居委会、鸿桥村、安阳山村、住基村、普照村、陆区村、尹城村、雕庄村、花园村、高潮村、杨木桥村、宣沟村、冬青村、姚家桥村、大路头村、新渎村、阳山村。   (根据《2005年无锡市县以下代码》整理)   2006年末,惠山区总人口388957人。辖2个街道、5个镇:堰桥街道、长安街道、前洲镇、玉祁镇、洛社镇、钱桥镇、阳山镇,共有19个居委会(社区)、119个村委会。   堰桥街道  辖2个社区、1个居委会、16个村委会:长安社区、陈家桥社区、堰桥居委会、王家庄村、城塘村、姑里村、塘头村、林陆巷村、新街村、天一村、横街村、尤旺村、牌楼村、寺头村、丁塔村、界泾村、刘巷村、仓桥村、横渔村。   长安街道  辖3个社区、5个村委会:长宁社区、新惠社区、金惠社区、新乐园村、古庄村、后村、张村、麻歧村。   前洲镇  辖1个居委会、17个村委会:前洲镇居委会、南圩村、中圩村、北圩村、石幢村、北七房村、友联村、浮舟村、塘村、黄石街村、邓巷村、柘塘浜村、前洲村、西塘村、蒋巷村、谢村、印桥村、张明桥村。   玉祁镇  辖1个居委会、17个村委会:玉祁镇居委会、五牧村、黄泥坝村、万里村、礼舍村、民主村、曙光村、玉东村、玉祁村、玉西村、蓉东村、蓉湖村、蓉南村、蓉联村、蓉中村、蓉新村、蓉丰村、蓉西村。   洛社镇  辖4个社区、1个居委会、32个村委会:六龙社区、徐贵桥社区、运河社区、石塘湾居委会、杨市社区、绿化村、双庙村、群胜村、华圻村、花苑村、正明村、红明村、张镇桥村、新开河村、盛巷村、雅西村、钱巷村、铁路桥村、马盘村、万新村、梅泾村、陡门村、天授村、秦巷村、五秦村、杨西园村、林庄村、石塘湾村、张皋庄村、桃园村、张华村、火炬村、保健村、勤余村、镇北村、润杨村、福山村。   钱桥镇  辖3个社区、1个居委会、16个村委会:桥北社区、桥南社区、新村社区、藕塘居委会、苏庙村、华新村、舜柯村、溪南村、洋溪村、西漳村、胜丰村、晓星村、藕塘村、东风村、南水渠村、庙塘桥村、盛峰村、稍塘村、勤建村、恒源祥村。   阳山镇  辖2个居委会、16个村委会:陆区居委会、阳山居委会、鸿桥村、安阳山村、住基村、普照村、陆区村、尹城村、雕庄村、花园村、高潮村、杨木桥村、宣沟村、冬青村、姚家桥村、大路头村、新渎村、阳山村。   无锡惠山经济开发区(代码320206400)   2007年11月13日,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撤销无锡市惠山区钱桥镇设立钱桥街道办事处的批复》(锡政发[2007]451号):根据《省镇府关于撤销无锡市惠山区钱桥镇设立钱桥街道办事处的批复》(苏政复[2007]64号)精神,同意撤销惠山区钱桥镇,以其原辖区域设立钱桥街道办事处。办事处管理4个社区居委会和16个村委会。办事处驻钱桥育才路(原钱桥镇政府驻地)。钱桥撤镇设街道后,与无锡(藕塘)职教园区实行"街园合一"的管理体制,管理桥北、桥南、新村、藕塘4个社区居委会,华新村、胜丰村、西漳村、苏庙村、晓星村、溪南村、洋溪村、舜柯村、藕塘村、东风村、恒源祥村、勤建村、稍塘村、盛峰村、庙塘桥村、南水渠村16个村委会。管理面具46.5平方公里,人口5.7万人。   参考资料:(1)“无锡地名网”;(2)江苏省2003年底村及村以上代码;(3)无锡市2005年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4)无锡市2006年县以下行政区划和城乡划分代码。   

滨湖区

  滨湖区位于东经120°17ˊ,北纬31°33ˊ,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江苏省东南部,无锡市西南部。南依太湖,北接北塘、惠山两区,东连南长区、新区,西临常州武进区。境内水陆交通便捷,环太湖公路、京杭大运河、锡宜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张家港、江阴港、无锡机场、上海虹桥机场、浦东机场、南京禄口机场近在咫尺,组成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立体的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气候条件   滨湖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冬季北风多,受北方大陆冷空气侵袭,干燥寒冷,夏季偏南风居多,受海洋季风影响,炎热湿润,春夏之交多“梅雨”,夏末秋初多台风。   滨湖区多年平均气温15.6℃(无锡站,下同),极端最低气温 -12.5℃(1969年),极端最高气温39.9℃(2003年);最冷出现在1月份,月平均气温2.9℃,月平均最低气温-0.3℃;最热出现在7月份,月平均气温28.0℃,月平均最高气温31.9℃。年平均无霜期约222天,最早初霜日为1955年10月19日,最晚终霜日为1961年和1987年4月16日。年平均相对湿度80%;年平均水面蒸发量935毫米,最大1223毫米(1967年),最小741毫米(1980年);陆地蒸发量756毫米。   滨湖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12.3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25天。降水年际变化较大,1954年降水量达1521.3毫米,1991年1630.7毫米,而1978年降水量仅552.9毫米;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 5~9月份的汛期雨量约占年平均降雨量的60~70%,汛期最大降雨量记录为1991年,达1216.1毫米。每年春夏之交,为典型的梅雨期,其特点为范围广、雨期长、雨量集中。平均梅雨日约27天,平均梅雨量246.1毫米;最长梅雨期56天(1954年,梅雨量410毫米),最大梅雨量792.2毫米(1991年,梅雨日55天)。   水文条件   滨湖区区域内河道纵横,水网密布,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除太湖外,全区共有大小河道534条,总长度425公里。境内拥有五里湖、梅梁湖、贡湖水域,全区沿太湖湖岸长达112.6公里。   水资源历年平均总量48500万立方米,地表水平均总量46000万立方米,地表水年用水总量3587万立方米。   汛期为每年的5~9月,非汛期为10月~翌年的4月。多年平均水位3.06米,历史最高水位4.88米(1991年7月2日),历史最低水位1.92米(1934年8月26日)。多年平均最高水位3.90m,多年平均最低水位2.69m。警戒水位为3.59米。   地质地貌   滨湖区地貌属太湖湖积平原,低山残丘环湖,山体由泥盆系石英砂岩、粉砂岩组成。土质以黄棕壤和黄红壤为主,质地粘重,颗粒甚粗。因受长期的剥蚀构造作用,山顶多呈尖浑及馒头状。一般沿湖岸一侧坡度较陡,坡角20~35°。受湖水长期侵蚀,致使港湾和浪蚀崖较为发达,东部是太湖冲积平原,地势低平,为粘土,粉质粘土、粉细砂、中粗砂堆积而成。   滨湖区地层隶属于扬子地层区江南地层分区。山、平、圩交错,以惠山三茅峰(海拔328米)为最高点,共分两支:一支以惠山(头茅峰海拔229米、二茅峰海拔301米、三茅峰海拔328米)、青龙山(海拔68.5米)、舜柯山(海拔133米)、桃花山(海拔80米)、华藏山(海拔157米)、杨湾山(海拔135米)入太湖遥接马迹山(冠嶂峰海拔263米、灵山秦履峰156米),另一支自横山(海拔84米)、独山(海拔40米)、充山(海拔69米)、太湖三山、宝界山、直至 嶂山(海拔230米)、雪浪山(海拔142米),两列山之间环抱着太湖一角。低洼圩区也大多临湖,主要圩区有马圩、大湾圩、梅圩、黄泥田港圩、农场圩、长广溪圩、新湖圩、沙滩联圩等。山丘高度大部分在100至320米。平原区高程在3.5~6.2米之间(吴淞高程,下同),圩区高程较低约1.0~3.5米左右。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滨湖全区总面积628.15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258.77 平方公里(耕地27.64平方公里、园地30.56 平方公里、林地44.53平方公里、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28.77 平方公里、交通运输用地26.43 平方公里、其他土地0.85 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69.38平方公里(其中太湖面积207.18 平方公里)。   人力资源:2015年末,全区常住人口69.85万人。据区公安部门统计,全区户籍总户数18.31万户,户籍人口47.94万人,其中男性人口23.58万人,女性人口25.3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4207人,人口出生率8.78‰;死亡人口2936人,人口死亡率6.12‰;人口自然增长率2.66‰。全年迁入总人口7195人,其中省内迁入3304人,省外迁入3891人;迁出总人口4496人,其中迁往省内2186人,迁往省外2310人。   水资源:全区水域面积约369.38 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8.8%。除太湖外共有大小河道534条,总长度425公里。区内现有河道434条,总长448.86公里,家塘229只。水资源历年平均总量48500万立方米,地表水平均总量46000万立方米,地表水年用水总量3587万立方米,其中:农牧业用水总量2787万立方米、工业用水总量661万立方米、生活用水总量139万立方米。   湿地资源:境内拥有蠡湖、梅梁湖、贡湖及太湖水域。湿地资源主要集中在太湖、蠡湖以及主要的入湖河道(小溪港、梁溪河、直湖港、长广溪、尚贤河等),包括:长广溪湿地、贡湖湾湿地、尚贤河湿地、马山湖滨湿地、十八湾湖滨湿地等,总面积约15000亩(不包含太湖、蠡湖水域)。湖泊湿地对滨湖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蓄洪水、防止自然灾害、降解污染物、提供水资源和观光与旅游具有重要作用,其中,长广溪湿地为连接蠡湖和太湖的生态廊道,总长十公里,占地约2.6 平方公里,其中水面约0.8 平方公里。以该湿地为依托的长广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于2005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名录,为全国十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之一。   生物资源:区内气候温和,山地、平原、河流兼备,动植物资源相当丰富,植被种类兼具温带和典型亚热带的特点。境内沿太湖丘陵山地植被种类丰富,有2000种左右,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且古树名木众多,野生动物主要是鸟类和鱼类,鸟类600多种,鱼类107种。  

梁溪区

  梁溪区是无锡市的中心城区,2016年2月20日正式成立,由原崇安、南长、北塘三城区合并而成,面积7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5万,下辖16个街道、156个社区。“梁溪”自古为无锡的别称,文化底蕴深厚,是无锡十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原三城区合并后用“梁溪”来命名,体现了对古地名的传承和保护,也凸显了梁溪区作为无锡中心城区的地位。   梁溪区区位优势显著。梁溪区是无锡传统的城市中心,人流密集,交通便捷。距苏南硕放国际机场仅20分钟车程;集火车站、汽车站、公交客运中心于一体的无锡综合交通枢纽位于辖区内;已开通的无锡地铁1号线、2号线在辖区内交汇,现有地铁站点18个。   梁溪区产业基础雄厚。梁溪区是无锡传统的商贸中心和金融中心,是无锡工商业的重要发源地,历史上的“丝市”“米市”“布码头”“钱码头”都发源于此,重工恤商传统浓厚。2016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1071.3亿元,梁溪以占全市1.5%的土地面积,贡献了11.6%的GDP总量,每平方公里GDP产出达14.98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8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3.5亿元,位列全市第一。现代服务业、智能制造、以物联网为龙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梁溪区人文底蕴深厚。梁溪有3000年历史,吴文化、江南水文化、工商文化底蕴深厚,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区域内有各级文保单位133处,其中东林书院等国家级文保单位12处,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2个,4A级景区7个。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惠山老街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清名桥街区还是世界文化遗产体验式示范点。环城古运河穿城而过,呈现“千里运河独一环”的唯美奇观。“书圣”王羲之、“画圣”顾恺之、“乐圣”华彦钧(阿炳)曾在梁溪生活或定居,区域内涌现了薛福成、秦邦宪、张闻天、陆定一、钱钟书、顾毓琇、王选等一大批知名人物。   梁溪区功能配套完善。优质教育资源集聚,区属连元街小学、崇宁路小学、东林小学、南长街小学、五爱小学、东林中学、侨谊中学等名校师资雄厚、人才辈出,锡城百姓高度认可。优质医疗资源丰富,无锡市人民医院、二院、三院、五院、八院等综合性医院云集,市妇幼保健院、口腔医院、明慈心血管医院、康复医院等专科医院特色明显。文化体育活动场馆齐备,市级的体育公园、图书馆、博物馆、何振梁与奥林匹克陈列馆均在辖区内。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梁溪区将紧紧围绕“更好成为承载城市功能的重要载体、更好成为彰显城市文化的重要名片、更好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三大定位,立足新起点,着力新跨越,确保“十三五”期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梁溪。  

新吴区

  新吴区,位于无锡市东南部,地处长三角中部,太湖之滨、古运河畔,北临锡山区,西接梁溪区、滨湖区,南依太湖。介于北纬31°7′至32°2′,东经119°33′至120°38,东距上海125公里,西距南京183公里。[1]   新吴区总面积220平方公里,2015年末,常住人口约55万人,下辖6个街道;2015年末,新吴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2.86亿元。[2]   新吴区原为无锡新区,是吴文化发源地之一,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以泰伯陵、泰伯庙、伯渎河、鸿山遗址博物馆等组成的泰伯及吴文化景点为代表。   新吴区(无锡新区)是江苏唯一国家火炬计划实施20周年先进开发区,江苏首批入选中央“千人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的开发区,连续八年在全省开发区科学发展综合评价中名列第二。   

江阴市

   江阴古称暨阳,见诸文字记载的历史有2500多年。晋太康二年(281年)置暨阳县。南朝·梁绍泰元年(555年)废县置郡,建治君山之麓,因地处长江之南,遂称江阴郡,为"江阴"名称之开始,下辖江阴、利城、梁丰3县。此后江阴先后为郡、为国、为军、为路、为州,建置几经变化。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恢复江阴县建置。1949年4月22日江阴解放,后属苏南行署常州专区。1953年改属苏州地区。1983年3月实行市管县体制,改属无锡市。1987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   江阴——忠义之邦 江阴全市总面积987.5平方公里,陆地面积811.7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75.8平方公里,其中长江水面56.7平方公里。沿江深水岸线长达35公里。城市建成区为49.23平方公里。   全市有16个镇。334个行政村,7102个村民小组;6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4个居民委员会。江阴市0所在地在澄江镇。   至2004年末,江阴市户籍总人口117.77万人,增长0.92%。全市人口出生率8.20‰,比2003年上升1.32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6.71‰,下降0.28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1.49‰,提高1.60个千分点。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全市户籍人口计划生育率达99.7%,节育措施落实率达99.66%。   江阴是长江下游集水、公、铁于一体,江、河、湖、海联运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从江阴到上海、南京两大城市各148公里,到无锡、常州仅38公里。以江阴为圆心、半径160公里范围内有六个飞机场,其中南京、上海可直飞境外。改革开放以来,江阴大手笔发展交通事业,形成了干支线连通、内外沟通、城乡贯通、主要干道“六横八纵”的格局。中国第一、世界第四的特大跨径钢悬索桥江阴长江公路大桥,是沟通同三(黑龙江同江一海南三亚)和京沪两大国道主干线的过江“咽喉”。连接沪宁高速公路、宁通一级公路的锡澄高速公路穿越江阴境内。在建的新长(江苏新沂一浙江长兴)铁路取道江阴,连结陇海、渐赣两大铁路大动脉。江阴境内的锡澄运河沟通长江、太湖。1992年正式对外开放的江阴港可以直通海外。   江阴地处江尾海头,境内35公里长江深水岸线被专家称为黄金水道的黄金地段。盛唐起,江阴就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埠。宋代政治家王安石当年巡视江阴黄田港曾赋诗赞曰:“黄田港口水如天,万里风樯看贾船。海外珠犀常入市,人间鱼蟹不论钱。”南宋绍兴年间,江阴港设立"市舶司",是当时我国沿海设置市舶司的广州、杭州、上海等11个口岸之一。1992年5月,江阴港被国务院批准为一类对外开放口岸。经过多年建设,江阴口岸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等独立查验机构以及长江引航中心、外轮代理、外轮供应等服务机构配套齐全,各类码头泊位已建成45个,其中万吨级的19个,形成了由石化产品、集装箱、件杂货、煤炭、粮食五大支柱货源构成的港口群,建成了长江中下游最大的石化储运基地和国家粮食储备库。2000年,全市港口吞吐量超过1000万吨,其中外贸运量206万吨,集装箱运量超1.5万标箱,正在成为长江下游重要的物资集散中心。   还有中山公园、鹅鼻嘴公园、黄山湖公园等风景优美的公园,是江阴人民的理想好公园!   省份   江苏省(Jiangsu Province)   自然地理   江阴位于北纬31°40′34″至31°57′36″,东经119°59′至120°34′30″。北枕长江,有长江公路大桥与靖江市相连,南近太湖,有锡澄高速公路与无锡市相接,沿江高速东接常熟、张家港至太仓,西连常州直至南京溧水,地处苏锡常“金三角”几何形中心,江阴和市区的山丘总体上呈北东、北东东走向,其高度由西南往东北逐级下降。江阴交通便捷,历来是大江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和江海联运、江河换装的重要中枢型港口。   江阴地处江尾海头,境内35公里长江深水岸线被专家称为黄金水道的黄金地段。   长江江阴段是一条“黄金水道”,江轮可从上海市直达重庆市,是中国最重要的水上交通大动脉之一。   长江江阴断江面狭窄,故江阴自古就为扼守长江咽喉的第一要塞,明清两代都在江阴筑有大量炮台等重要的防御工事。   江阴市气候特点:全年温度条件较好,年平均气温16.7℃,四季分明,冬季阴冷潮湿,夏季较炎热,春秋季节气候宜人,是长江下游小麦、水稻等梁作物的重要产地之一。江阴境内主要用材林有竹、松、杉,优良用材的树种有杉木、檫树、樟树、紫楠、红楠、麻栎、锥栗、榆树等。药用植物400多种。鸟类有170多种;鱼类为90多种,太湖中的银鱼,长江中的刀鱼、鲥鱼、河豚是名贵鱼类;兽类有30多种,主要有华南兔、穿山甲、豹猫、黄鼬等。长江江阴断段水质处于Ⅱ~Ⅲ类水。  

宜兴市

  历史沿革   宜兴简称宜。古称荆邑,春秋时属吴。秦置阳羡县,属会稽郡。东汉顺帝四年(公元129年)改属吴郡。晋惠帝永兴元年(公元304年),以表周玘(周处之子)三兴义兵之功,设义兴郡,辖阳羡,国山,临津,永世,平陵,义乡六县。隋废郡,改为义兴县,属常州。   宋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避讳,取“义者宜也”之义改名宜兴县,仍属常州。元初升宜兴府,元贞元年(1295年)立宜兴州,属常州路。明复称宜兴县,属常州府。清雍正三年(1725年),分置宜兴、荆溪二县,1912年省荆溪县入宜兴县。1914—1927年属苏常道。   1949年属苏南行署区常州专区,1953年1月26日属江苏省苏州专区,1956年2月17日属镇江专区,1967年3月改称镇江地区,1983年3月起属无锡市,1988年1月撤销宜兴县,设宜兴市(县级市)。   至2007年10月,全市辖1个国家级环保科技工业园、2个省级开发区、14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有246个行政村、87个社区居委。总面积203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41万公顷,山林4万公顷,总人口1062363人。宜兴文臣武将代不绝书。现全市有高级知识分子1369人,宜兴籍两院院士23人,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高级知识分子逾万,“教授之乡”美誉驰名中外。   自然地理   宜兴市位于北纬31°07’--31°37’-,东经119°31--120°03’。地处江苏省南端,苏、宁、杭三角中心。东濒太湖,东南邻浙江长兴,西南界安徽广德,西接溧阳,西北毗连金坛,北面与武进相傍,滆湖镶嵌其间。全市总面积2038.7平方公里。年末耕地99.14万亩。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丘陵山区,北部为平原区;东部为太湖渎区,西部为低洼圩区。   龙池山位于宜兴城西南35公里的茗岭乡境内,为江苏省森林自然保护区。山海拔488米,年平均气温15.7℃,森林覆盖率达95%,总面积1800多亩。因属中亚热带北缘,常绿宽叶带生长茂盛,珍稀濒铖植物众多,故有“天然植物王国”和“绿色氧吧”之称。   以“稀、奇、古、怪”著称的龙池山自然风景区是苏南地区独一无二的风水宝地。“稀”指的是区内众多的珍稀树种和植物;“奇”指的是山顶有池,池中有学名蝾螈的小龙;“古”指的是山上有曾闻名于世的-八大寺之一的澄光寺;“怪”指的是摄人魂魄、横空壁光的“白云寺”和可预报天气构成荆溪古十景之一的“龙池晓云”等其他鬼斧神工的神秘巨石。   宜兴市境内河流密布、纵横交叉,灌溉、运输方便。有河道215条,总长1058公里,总面积19.49万亩。其中主干河14条,5公里以上的68条。荡20多个,水域面积73.43亩。有水库20座,总库容1.26亿立方米。天然水质较好,矿化度为100-200毫克/升,属很低矿化度水;总矿化度小于1.5毫克当量/升,属很软水;酸碱度值为6.5-7,属中性水。   宜兴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温暖湿润。热量条件好,年平均气温15.7oC夏季最热月平均气温28.3oC。年平均无霜期2401多天,生长期可达250天左右,积温5418oC,日照较足,7-8月日照时数最多。农作物一年可2-3熟。降水丰沛,全年有雨,年平均雨日136.6天,年平均降水量1177毫米,春夏雨水集中。地面水、地下水丰富。   经济概况   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初步测算,200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跃上600亿元新台阶,按可比价计算蛟桥河步行街比上年增长1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5亿元,比上年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350.5亿元,比上年增长12.7%;第三产业增加值228亿元,比上年增长15.4%。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市人均GDP达56386元,比上年增长13.5%,按年末人民币汇率折算,人均GDP突破8000美元,达到8250美元。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GDP达48100元,比上年增长13.6%,按年末人民币汇率折算,人均GDP突破7000美元,达到7038美元。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蝉联全国第七名。   产业基础   目前,宜兴已形成了以环保设备、电线电缆、精细化工、陶瓷、冶金、化纤织造、服装服饰为主的产业集群,以及包括机电、宜兴环科园CBD轻工、新材料、新能源等行业门类齐全、布局合理、协作配套能力较强的工业体系,培育了鹏鹞环保、远东线缆、灵谷尿素、虎皇油漆、银鱼餐具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2005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904亿元,产品销售收入850亿元,工业增加值208亿元,利税总额70亿元,宜兴工业正在向新型化、集约化、国际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   环保机械产业:宜兴是驰名全国的“环保之乡”,全市拥有环保企业1000多家(全国百强环保企业14家,江苏省百强环保企业40家), 2005年实现工业销售收入83亿元,已成为以水处理设备为主,包括声、气、固、仪、配件六大类200多个系列2000多个环保产品的生产基地,已形成集研发、设计、制造、工程、服务于一体的环保工业体系。   电线电缆产业:宜兴的电线电缆产业呈蓬勃发展的态势,现有企业418家,官林的(产量占全国的15%,拥有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业,9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国家免检企业, ”家省级名牌企业,6个中国驰名商标,3个国家免检产品,1个中国名牌产品,15个省级名牌产品,25个无锡市名牌产品)。2005年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32亿元。产品主要有电力电缆、通信电缆和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等,并有与之相配套的一大批铜材、电缆料加工企业,已构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精细化工产业:宜兴有精细化工企业650多家,2005年实现工业销售收入达145亿元。产品涉及化工领域11大类上千个品种,一批特色产品已具一定规模和知名度,如印染助剂、橡塑助剂、表面活性剂、纺织助剂、皮面助剂、水处理药剂等特色助剂成为全国知名产品。其中橡塑发泡剂、塑料抗氧剂、纺丝油剂、醇胺系列、环氧树脂等属于国内技术领先产品,产品供不应求;醇酸树脂、丙乙烯树脂、-树脂、脲醛树脂等合成树脂的产量和质量在全国均名列第一;民用油漆涂料的年产量超过10万吨,占全国8%,是全国闻名的“油漆之乡”。   陶瓷产业:宜兴已有7000多年的制陶历史,现有陶瓷企业近千家,2005年实现工业销售收入达60亿元。产品主要有日用陶瓷、建筑陶瓷、艺术陶瓷、工业陶瓷及紫砂陶瓷五大类2000多种产品,其中无铅釉下彩餐具、耐磨耐腐的工业陶瓷、美术陶瓷、纳米陶瓷材料、陶瓷机械、紫砂工艺品等在国内外市场占有较高份额。   纺织服装产业:纺织服装是宜兴的传统产业,现有纺织企业932家,经过近几年的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正焕发蓬勃生机,2005年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01亿元,已形成了化纤、棉纺织、毛纺织、亚麻纺织、丝绸、色织、针织、印染、后整理、服装、非织造织物、纺机等门类比较齐全的产业体系。   冶金产业:宜兴冶金行业已进入高速发展期,已有冶金企业980余家,2005年完成销售收入175亿元,形成了由钢铁、有色、耐火、稀土四大板块组成的冶金工业体系。  


滨湖区特产大全




滨湖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