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苏省 >>无锡 >> 滨湖区 >> 太湖度假区(马山街道)

太湖度假区(马山街道)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太湖度假区(马山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太湖度假区(马山街道)简介

  无锡市马山区辖镇。1956年建马山乡,1984年改马山镇。位于无锡市西南端太湖之滨,距市区20公里。面积31.4平方公里,人口1万。陆路与312国道相接,水路和苏(州)常(州)锡(无锡)杭(州)湖(州)相连。辖古竹、檀溪、桃坞、群丰、嶂青、西村、和平、万丰、耿湾9个村委会。工业以纺织、机械、轻工、建材、医药等行业为主,主要产品有锅炉、动力热交换器、绕线成形机、工民用线、建筑材料、药品。农业以种植稻麦为主,土特产有杨梅、柑橘、茶叶、香粳、芋艿。水产品太湖“三白”(银鱼、白鱼、白虾)和太湖大闸蟹驰名。服务业以旅游度假业为主。境内有龙头渚景点(秦始皇马迹印、-石、春秋吴王阖闾避暑宫遗址、战鼓墩),钮头渚景点(南宋梅梁小隐、清代文学家赵翼墓),祥符寺景点(唐朝祥符寺、88米高的释迦牟尼佛青铜立像),以及马山革命烈士陵园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1968年围湖造田,马山与陆地相连形成半岛。.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1万人 31.4平方公里 320211009 214000 0510 查看 太湖度假区(马山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太湖度假区(马山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阖闾社区 ·滨湖区旅游·滨湖区特产·滨湖区十景·滨湖区学校名录·无锡品 0

----

查看 阖闾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峰影社区 ·滨湖区旅游·滨湖区特产·滨湖区十景·滨湖区学校名录·无锡品 0

----

查看 峰影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迎晖社区 ·滨湖区旅游·滨湖区特产·滨湖区十景·滨湖区学校名录·无锡品 0

----

查看 迎晖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乐山社区 ·滨湖区旅游·滨湖区特产·滨湖区十景·滨湖区学校名录·无锡品 0

----

查看 乐山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万丰社区 ·滨湖区旅游·滨湖区特产·滨湖区十景·滨湖区学校名录·无锡品 0

----

查看 万丰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檀溪社区 ·滨湖区旅游·滨湖区特产·滨湖区十景·滨湖区学校名录·无锡品 0

----

查看 檀溪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耿湾社区 ·滨湖区旅游·滨湖区特产·滨湖区十景·滨湖区学校名录·无锡品 0

----

查看 耿湾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桃坞社区 ·滨湖区旅游·滨湖区特产·滨湖区十景·滨湖区学校名录·无锡品 0

----

查看 桃坞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和平社区 ·滨湖区旅游·滨湖区特产·滨湖区十景·滨湖区学校名录·无锡品 0

----

查看 和平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西村社区 ·滨湖区旅游·滨湖区特产·滨湖区十景·滨湖区学校名录·无锡品 0

----

查看 西村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嶂青社区 ·滨湖区旅游·滨湖区特产·滨湖区十景·滨湖区学校名录·无锡品 0

----

查看 嶂青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群丰社区 ·滨湖区旅游·滨湖区特产·滨湖区十景·滨湖区学校名录·无锡品 0

----

查看 群丰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古竹社区 ·滨湖区旅游·滨湖区特产·滨湖区十景·滨湖区学校名录·无锡品 0

----

查看 古竹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太湖度假区(马山街道)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河埒街道

  河埒街道于2004年2月经市、区统一的行政区划调整,由原河埒街道、溪南街道、青山湾街道和原河埒镇、蠡园镇部分村整合组建而成,地处无锡市城西滨湖区政治、经济、文化、商贸的中心地段,东接南长区,西连荣巷街道,南靠太湖大道,北与北塘区毗邻。总面积11.5平方公里,总人口15.3万人,下辖15个社区、8个家委。现有16个党总支、130个党支部,5699名党员。   河埒街道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山水景观资源丰富,人口密集、人气旺盛,餐饮业和文化娱乐业小成气候,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辖区内拥有30多个国家、部、省、市属企业,2000多个街道直属企业和2000多家个体工商户以及近10家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是无锡市专业教育科研区。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沿着“一年打基础、二年 街道夜景上台阶、三年求突破”的发展主线,立足于更高水平的优化环境,更大力度的培育亮点,更快速率的形成特色,在思想观念、工作思路、发展模式、布局结构、体制机制、管理方式、政策导向等各个方面作出了重大调整,带领街道上下团结一致,迎难而上,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持续发展。2006年全街道完成纳税营销109亿元,同比增长20%;完成财政收入3.82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13亿元,同比增长18%。   1980年前,该地区归河埒公社管辖。1980年析出河埒街道办事处。2004年2月由原河埒街道、溪南街道、青山湾街道和原河埒镇、蠡园镇部分村整合组建而成。   -   自然地理   河埒街道位于北纬31°7′至32°2′,东经119°33′至120°38′ ,属北亚热带湿润区,受季风环流影响,形成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气温,1月平均气温在2.8℃左右;7月平均气温在28℃左右。全年无霜期22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在1048毫米。雨季较长,主要集中在夏季。全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属湿润地区。常见的气 街道辖区美丽风景象灾害有台风、暴风、连阴雨、干旱、寒潮、冰雹和大风等。由于受太湖水体和宜南丘陵山区复杂地形等的影响,局部地区小气候条件多种多样,具有南北农业皆宜的特点,作物种类繁多。   河埒街道交通局地处风景秀丽的太湖之滨,东邻京杭大运河、沪宁(铁路)线和沪宁高速公路,西邻锡宜高速公路,区内水陆交通运输四通八达,地理环境优越。  

荣巷街道

  无锡市滨湖区荣巷街道位于名闻遐尔的江南名城无锡市西部风光带,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辖区东至蠡溪路、上里东路,南接梁溪河,西靠青龙山脊,北与北塘区、惠山区相邻,现有总面积22.3平方公里,为滨湖区所属各街道之首,人口5.68万;辖属太康、桃源、龙山、荣巷、青龙山、梅园、勤新、梁溪、新峰9个社区,以及华东、华荣、江大、煤探、一一八5个家委,是中心城区人口导入区之一。街道办事处驻梁溪路888号。   

蠡园开发区(蠡园街道)

  蠡园街道,地处无锡市滨湖区中部。东邻蠡溪路与河埒街道相连,南至太湖、蠡湖和太湖大道并与蠡湖街道、滨湖街道毗邻,西临太湖和胡埭镇交界,北濒梁溪河和荣巷街道、惠山区钱桥镇相邻。面积11.6平方公里。代码:320211003;区号:0510。办事处驻太湖西大道1890号,在滨湖区0驻地西北4.4公里处。   蠡园街道位于无锡中心城区,地处太湖之滨,山环水绕,汇青山灵气,享太湖风光,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被誉为无锡市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依托中心城区,开发区具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已达到“七通一平”,水电均实现了双路供应,无锡市东西向迎宾干道——太湖大道贯穿开发区,直通沪宁高速公路和312国道。四周居民新村、医院、学校、宾馆、银行、体育中心、大型超市等社会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工作生活舒适便捷。“十五”期间,以北的高科技园将充分利用紧邻无锡市科教区的独特科技人文优势,积极接受中国微电子基地——华晶集团、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江南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院校的辐射,围绕国家集成电路设计孵化区的建设,建成以电子信息产业为特色的一流高科技园区。   -行政区划   辖:环湖社区、湖滨村社区、大箕山社区、湖景社区、渔港社区、西园社区、隐秀苑社区7个社区。   -历史沿革   1992年6月成立蠡园开发区。1993年12月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2003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内第一家以工业设计为主题的专业化园区。1994年渔港乡并入合署办公,1999年原城郊蔬菜管理区并入。2001年原蠡园镇的西园弄、鸿桥、环湖、湖滨四个村并入。2004年原河埒镇的大箕山、湖景2个村并入,同时原西园街道撤并入蠡园开发区。2004年2月撤销渔港乡和西园街道,整合组建蠡园街道。附:原渔港乡面积1.9I平方公里,1961年吴县3个捕捞大队划入无锡市,建太湖人民公社。1983年改置渔港乡。   -基础设施   主干道——金匮路是无锡市区最宽的东西向主干道,直通沪宁高速公路、锡澄高速公路和312国道。双回路供电,现有110KV变电站2座和220KV变电站1座,从10KV到110KV各供电电压等级齐全。双水厂供水,主供水厂日供水60万吨,供水压力达2.2公斤/平方厘米。区内排水雨、污分流,污水厂日处理能力20万吨。两个电信分局各拥有12万门程控电话,提供IDD、DDN、ISDN、Internet等各类通信信息服务。开发区邮政代办所办理各类信件、进出口邮件、速递等用邮服务。无锡市两所大学——无锡轻工业大学、江南学院及大部分科研单位如614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华晶集团等俱分布在这一地区,为开发区提供了一个优越的科教文化发展和人才支撑环境。开发区就近利用城市的各项服务设施,具有完备的社会服务体系。1座体育场—无锡市体育中心,为沪宁线上最大的体育中心,内有网球场、高尔夫练习场等。2所国际学校—光华私立学校、南洋国际学校,可提供外籍子女入学服务。4所高级沿湖别墅——百合花园、蓝宝苑、大富豪别墅、世纪湖滨位于开发区沿太湖地带,区内设有购物中心、健身房、网球场、游泳池、票务中心、餐饮等全套设施及完善的物业管理服务。7个大规模的住宅群,分布开发区内及四周,建筑面积逾50万平方米,周围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一应俱全。附近有三星级以上的饭店6家,众多医院、银行网点、超市、餐饮娱乐场所、商业中心等构成了开发区便利完备的社会配套环境。   -经济建设   蠡园经济开发区于1992年6月成立,1993年12月经省0批准为省级开发区,2003年5月,无锡工业设计园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内首家也是唯一的工业设计专业化园区,与开发区管委会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合署办公。区域面积2.5平方公里,人口3万。优越的自然环境、人文资源使蠡园开发区成为发展电子信息、精密制造等高新产业及现代服务业的理想区域。通过开发建设,已建成为无锡市的高科技产业、特色品牌园区的重要窗口和亮点区域,2006年全年财政收入5.3亿,工商两业纳税营销168亿,产业特色主要是设计研发及IC产业,经济形态主要是标房楼宇都市型经济。蠡园开发区正按照“十一五”规划要求,加大力度、加快速度推进开发建设,江苏省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子平台2006年内投入使用,“国家工业设计知识产权园”建设06年全面启动。通过3-5年的努力,建成总规划建筑面积80万M2的六大园区、80万M2的22幢高层楼宇,80万M2的园区配套安置房。把蠡园开发区建设成为以科技研发为核心、以工业设计为特色、以都市经济为形态,集绿色高附加值产业、商务办公、高档住宅、现代服务为一体的创新型湖滨新城区,成为无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色亮点区域。2007年无锡市滨湖区蠡园街道项目规划简介一、西园社区老新村环境整治1、项目地点:西园社区。2、项目目标:为创建新型和谐社区,提高居住环境质量,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拟对西园社区老新村进行环境整治。3、项目内容:对老新村的主、次干道砌筑混凝土侧石,修补增设下水道,污水管道,铺设草坪砖,新增草坪及树木。4、项目资金预算:砌筑混凝土侧石,修补增设下水道45万元,铺设草坪砖10万元,新增草坪及树木15万元,费用总计70万元。5、项目实施期限3个月。已竣工验收,审计核定金额58.81万元。   -特色产业   2007年工业设计园被省外经贸厅认定为江苏省首批“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区”,被省发改委认定为“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外包服务主要涉及工业设计、软件研发及服务、信息技术研发服务、信息系统操作服务、业务运作数据库服务、动漫设计等行业。园区从事服务外包的企业共有15家,其中有二家获得江苏省重点服务外包企业的认证,三家企业获得CMMI3认定,三家正在申请认定。企业主要承接信息技术外包业务和业务流程外包业务,已从原来以日本为主的市场格局,打开了欧美市场,并已开始承接高端的BPO业务,普遍具有潜在的成长性。企业中有从事物流业务流程外包的日本独资公司无锡德望科荣科技系统有限公司、无锡福源自动系统有限公司;从事动漫制作的韩国独资公司无锡九久动漫制作有限公司、无锡韧的动漫科技有限公司;从事信息技术外包的江苏创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无锡(光洋)电子有限公司;从事集成电路设计的无锡友利微电子有限公司、无锡颐鼎微电子有限公司、无锡日松微电子有限公司等一批专业服务外包公司。  

蠡湖街道

  无锡市滨湖区蠡湖街道前身为蠡园镇,2004年因行政区域调整而撤镇组建街道,同年2月蠡湖街道办事处正式挂牌成立。   自然地理:蠡湖街道位于蠡湖新城的核心区域,东临骂蠡港、北依太湖大道、西南与蠡湖相连,宛如一颗被蠡湖环抱的明珠。   行政区域:街道占地面积10.1平方公里,下辖10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6万人。   历史文化:相传24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助越灭吴,功成身退后,携西施泛舟湖上,帮助百姓养鱼种植,蠡湖由此得名。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底蕴造就了蠡湖人民勤劳朴实、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近代,蠡湖之滨崛起了一批工商业巨子,他们以实业救国为己任,振兴民族工商业;他们造桥铺路,兴办学校,造福桑梓,蠡湖的远名就此传扬。新中国建立后,蠡湖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托城市工业,兴办乡镇企业,走出了一条农村工业化、乡村城市化、率先奔小康的幸福之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如今的蠡湖街道又乘着新城建设的春风,开始谱写崭新的篇章。   社会经济发展:近年来,蠡湖街道积极抢抓蠡湖新城建设的历史性机遇,不断加快经济社会调整步伐,实现农村向城市的转变,地区发展得到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已基本形成了集约高效的生态农业、不断优化的都市工业、蓬勃发展的现代服务业等新的发展格局。2010年1-6月,全街道完成工业纳税销售18.4亿元,三产纳税营销54亿元,国地两税总收入2.2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8亿元,到位注册外资678.46万美元。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街道的社会事业建设、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也年年上新台阶,连续被评为全国、省、市、区先进单位。一个经济发达、环境优美、和谐发展的蠡湖正在崛起。   

太湖城(华庄街道)

  无锡市滨湖区华庄街道2007年1月由原华庄镇撤镇建街道而成。位于无锡市南郊,东依京杭大运河,南临万顷太湖,西接无锡大学城和蠡湖新城,北靠梁塘河湿地公园和无锡市区,紧邻硕放机场、沪宁高速公路、京沪铁路和312国道,具有得天独厚的投资环境和顺畅便捷的交通条件,是无锡太湖新城的核心板块。街道占地面积38平方公里,共有人口10万人,其中本地人口5万人,外来人口5万人,下辖15个社区。街道先后被评为全国百强乡镇、江苏省名镇、江苏省卫生镇、江苏省文明镇,1986年被国家科委等23个部委确定为“全国农村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党和国家领导人-、-等以及英国前首相希思、国际友人-等先后亲临华庄。    2009年,全街道完成工业纳税销售149.16亿元,同比增长0.7%。完成服务业纳税销售69.3亿元,同比增长20.4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20.7亿元,同比增长5.9%。完成财政收入7.69亿元,同比增长7.25%。完成一般预算收入3.28亿元,同比增长9.18%。完成外资到2116万美元,为全年指标100%,完成外贸出口15927万美元,为全年指标的64% ,新增服务外包企业20家,引进各类企业120家。   

太湖街道

山水城(雪浪街道)

  无锡山水城(雪浪街道)由原江苏省无锡太湖山水城旅游度假区和原无锡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于2009年9月整合组建而成,东临无锡市新行政中心、南靠太湖、西至梅梁湖、北接五里湖,行政管辖面积72平方公里,下辖科教产业园(K-Park)、山水城旅游度假区、以及18个行政村和社区,现常住人口6.2万人,经济总量300亿元,为太湖新城西翼,是无锡加快建设生态城、旅游和现代服务城、高科技产业城和宜居城的核心区,将努力建成著名观光旅游区、一流生态休闲区、高端科教产业区、优美江南古镇区、富裕和谐宜居区。  

太湖度假区(马山街道)

  无锡市马山区辖镇。1956年建马山乡,1984年改马山镇。位于无锡市西南端太湖之滨,距市区20公里。面积31.4平方公里,人口1万。陆路与312国道相接,水路和苏(州)常(州)锡(无锡)杭(州)湖(州)相连。辖古竹、檀溪、桃坞、群丰、嶂青、西村、和平、万丰、耿湾9个村委会。工业以纺织、机械、轻工、建材、医药等行业为主,主要产品有锅炉、动力热交换器、绕线成形机、工民用线、建筑材料、药品。农业以种植稻麦为主,土特产有杨梅、柑橘、茶叶、香粳、芋艿。水产品太湖“三白”(银鱼、白鱼、白虾)和太湖大闸蟹驰名。服务业以旅游度假业为主。境内有龙头渚景点(秦始皇马迹印、-石、春秋吴王阖闾避暑宫遗址、战鼓墩),钮头渚景点(南宋梅梁小隐、清代文学家赵翼墓),祥符寺景点(唐朝祥符寺、88米高的释迦牟尼佛青铜立像),以及马山革命烈士陵园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1968年围湖造田,马山与陆地相连形成半岛。.  

胡埭镇

  无锡市郊区辖镇。郊区粮食、蔬菜基地。1927年设胡埭镇,1950年改胡埭乡,1958年改胡埭公社,1983年复置胡埭乡,1989年复建胡埭镇。位于市境西南部,距城区中心18公里。面积48平方公里,人口3.5万。紧靠312国道,锡宜公路从镇内穿过,南濒太湖,京杭大运河纵贯境内,地下水质优良,太湖十八湾环境优美。辖刘塘、归山、张舍、莲杆、孟村、胡埭、鸿翔、西溪、淀溪、沙滩、闾江、马鞍、河西、上山、湖山15个村委会和胡埭居委会。工业发展较快,种养业历史悠久,有“鱼米之乡”和“桃乡”美誉。春秋时期“阖闾城”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雷嘴观鱼”等闾江十景、“南堤深柳”等西溪八景、伍相祠、华藏寺等名胜景点。无锡第一状元蒋重珍、明朝“两京五部尚书”秦金出生于此。.  


太湖度假区(马山街道)特产大全




太湖度假区(马山街道)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