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北岙村位于元觉乡最北端,是温州状元岙深水港区所在地.由13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人口2131人,总户数643户,总劳力1116人口,共有党员30名,其中妇女党员3名,35岁以下党员3,60岁以上党员4名,党员平均年龄54.8岁,大学学历党员1名,初中学历党员15名,高中学历党员5名,入党积极分子3名,考察对象1名,42位村民代表,群团组织较为齐全。山林面积4155亩,其中耕地近100亩(实际登记在册61亩)。目前主要劳力从事外出经商为主。据初步统计:外出经商有600余人;海运业10个单位、50余人。近海作业25个单位48人,羊栖菜230亩11个人;还有一部分人外出从事渔业雇人、在家打杂等等。几年来,村两委利用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在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与指导下,以状元深水港码头工程建设和村庄整治为载体,大力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建设了270米通村公路,建有卫生公厕3个,目前正在建设篮球场1个,文化活动广场1个,五级停车站1个。对村内道路两旁进行绿化美化,对排洪沟等卫生死角进行整治并安排专职清洁人员,投入巨资建造村民钦水工程,村内家家户户通电、通电话、通闭路电视、通广播,移动通讯实现全村覆盖。由村两委牵头,在乡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与帮助下,开展了多次转产转业技能的培训,到目前为止已解决渔农民就业75%,提高了村民生活水平。村内现设有会议室、阅览室,配备了电教设备,制定了可行的规章制度,使党员和村民有了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另外,村内有电脑室,设有现代远程教育,以便村民查找资料与学习。 小北岙村配套组织健全,设有共青团、妇联、老人协会等,村两委工作得力,各项事业都有所进步,卫生、计生、禁毒、综治、绿化美化等工作全面推进。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322003 | 325000 | -- | 查看 小北岙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元觉社区 |
元觉社区东濒大海,北隔黄大峡航道与大门岛隔海相望,西南经深门大桥连接霓屿岛,东南凭洞头大桥与三盘岛濒海相连。根据区政府社区建设的规划布局,把整个元觉街道设置为一个社区,即元觉社区,于2012年4月正式成立运行。元觉社区现有户籍总人口11086人,下辖花岗、沙角、活水潭、沙岗、深门、状元、小北岙7个行政村,陆域面积7.8平方公里。社区成立以来,以建设“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为基本目标,全面承接了区级部门调整到社区的87项办理事项,以“以人为本”和“便民服务最大化”的理念,不断深化社区管理服务,全力打造“港城便民服务圈”的便民服务体系。 |
小北岙村 |
小北岙村位于元觉乡最北端,是温州状元岙深水港区所在地.由13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人口2131人,总户数643户,总劳力1116人口,共有党员30名,其中妇女党员3名,35岁以下党员3,60岁以上党员4名,党员平均年龄54.8岁,大学学历党员1名,初中学历党员15名,高中学历党员5名,入党积极分子3名,考察对象1名,42位村民代表,群团组织较为齐全。山林面积4155亩,其中耕地近100亩(实际登记在册61亩)。目前主要劳力从事外出经商为主。据初步统计:外出经商有600余人;海运业10个单位、50余人。近海作业25个单位48人,羊栖菜230亩11个人;还有一部分人外出从事渔业雇人、在家打杂等等。几年来,村两委利用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在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与指导下,以状元深水港码头工程建设和村庄整治为载体,大力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建设了270米通村公路,建有卫生公厕3个,目前正在建设篮球场1个,文化活动广场1个,五级停车站1个。对村内道路两旁进行绿化美化,对排洪沟等卫生死角进行整治并安排专职清洁人员,投入巨资建造村民钦水工程,村内家家户户通电、通电话、通闭路电视、通广播,移动通讯实现全村覆盖。由村两委牵头,在乡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与帮助下,开展了多次转产转业技能的培训,到目前为止已解决渔农民就业75%,提高了村民生活水平。村内现设有会议室、阅览室,配备了电教设备,制定了可行的规章制度,使党员和村民有了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另外,村内有电脑室,设有现代远程教育,以便村民查找资料与学习。 小北岙村配套组织健全,设有共青团、妇联、老人协会等,村两委工作得力,各项事业都有所进步,卫生、计生、禁毒、综治、绿化美化等工作全面推进。 |
状元村 |
状元村下辖状北、状中、状南三个自然村,拥有老鼠尾、笔架山、深水港区等一批丰富的旅游资源。全村总面积1737亩,总人口3210人,958户。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畏困难的工作思路,自加压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创造环境,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村内主干道全部硬化,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100%,两处健身点一处篮球场和一个休闲小广场环境优美、设施齐全,为村民的健身、休闲提供了必要条件。村治保、调解、联防等群众性组织健全。村民每年定期自发开展文体活动,人际关系和谐,农村家庭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2008年温州状元岙深水港的建成开港必将进一步带动状元村的运输、旅游、住宿、餐饮等产业的飞速发展,并将进一步提升状元村民的文明素质,为状元村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
沙角村 |
沙角村位于元觉乡东部,全村总面积1849亩,1个自然村,605户,总人口2015人,劳动力1029人,拥有相思岙、灵官洞、中屿岛等一批丰富的旅游资源,以石奇、礁美、洞幽而著称。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613.5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6.42万元,人均收入5389元。进入沙角,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沙角新村整齐的楼房,村内的文化广场是村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一座高3米的“开拓”塑雕象征着沙角人民敢于创新、敢于奋斗的精神面貌。 随着海洋资源的进一步衰竭,全村大部分劳力需要转产转业,温州半岛通车给沙角人民带来了希望,他们抓住机遇,在全县率先建立了来料加工点,并在元觉乡形成辐射效益,带动其他几个村的来料加工业发展,实现了渔农民增产增收。百姓餐饮、百姓旅游业也进一步发展,新增中小型餐馆3家,2006年接待旅客5000余人。沙角村群众文化、民间艺术繁荣,现建有腰鼓队、健身队等多支文艺队伍,民间艺人叶元龙等热衷于船模雕刻,各式各样的渔船船模在他们的手下惟妙惟肖。“海蜇舞”更是该村的一大亮点,上世纪50年代曾代表我县赴杭城演出,轰动一时。在我县民族民间艺术普查中,“海蜇舞”重现,并被我县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沙角村先后荣获县级生态村、村庄整治合格村、文明村、卫生村等荣誉称号。 |
花岗村 |
花岗村位于洞头县中部,元觉街道南部,行政村以岛命名,南接洞头大桥,北连彩虹桥,地理位置优越,四周依山傍水,整村建筑以石头房结构为主,古朴大方,环境优美,别具风格,具有浓厚海岛渔村村落的气息。全村陆域面积0.74平方公里,共有三个自然村,总人口765人,人均收入0.7万元,主要劳动力外出经商务工,在家村民以从事渔业生产为主。花岗村2007年开展生态村创建活动并通过验收,2008年获得“市级生态村”。自开展生态村创建活动起,我村的公共生态环境大大改善,村民的环境环保意识也得到逐步提高,村容村貌焕新颜。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