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镇,因滨临淮河而得名。2001年2月撤乡建镇时,淮河乡改为淮河镇,该镇位于县城西部,有淮河大桥与县城相。镇域西与安徽省明光市交界,北与兴隆乡毗邻,总面积97.1平方公里,境内多滩多水,河汊遍布依托圩堤从事农业生产。全镇辖10个行政村,1个渔场,2个运输公司,74个村民小组12.78万人。2005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1.25亿元,财政收入395.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89元,该镇区位优势明显,宁宿徐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镇政府所在集镇列入县城区规划管理,古泗洲城遗址位于境内。.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7.33万人 | 185.98平方公里 | 320830111 | 223001 | 0517 | 查看 淮河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黄岗社区 | ·盱眙县旅游·盱眙县特产·盱眙县十大特产·盱眙县十景·盱眙县 | 0 |
---- |
查看 黄岗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龚庄社区 | ·盱眙县旅游·盱眙县特产·盱眙县十大特产·盱眙县十景·盱眙县 | 0 |
---- |
查看 龚庄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城根社区 | ·盱眙县旅游·盱眙县特产·盱眙县十大特产·盱眙县十景·盱眙县 | 0 |
---- |
查看 城根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仁集社区 | ·盱眙县旅游·盱眙县特产·盱眙县十大特产·盱眙县十景·盱眙县 | 0 |
---- |
查看 仁集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明祖陵村 | ·盱眙县旅游·盱眙县特产·盱眙县十大特产·盱眙县十景·盱眙县 | 0 |
---- |
查看 明祖陵村谷歌卫星地图 |
伏湖村 | ·盱眙县旅游·盱眙县特产·盱眙县十大特产·盱眙县十景·盱眙县 | 0 |
---- |
查看 伏湖村谷歌卫星地图 |
项魏村 | ·盱眙县旅游·盱眙县特产·盱眙县十大特产·盱眙县十景·盱眙县 | 0 |
---- |
查看 项魏村谷歌卫星地图 |
渡口村 | ·盱眙县旅游·盱眙县特产·盱眙县十大特产·盱眙县十景·盱眙县 | 0 |
---- |
查看 渡口村谷歌卫星地图 |
沿淮村 | ·盱眙县旅游·盱眙县特产·盱眙县十大特产·盱眙县十景·盱眙县 | 0 |
---- |
查看 沿淮村谷歌卫星地图 |
仁和村 | ·盱眙县旅游·盱眙县特产·盱眙县十大特产·盱眙县十景·盱眙县 | 0 |
---- |
查看 仁和村谷歌卫星地图 |
沙巷村 | ·盱眙县旅游·盱眙县特产·盱眙县十大特产·盱眙县十景·盱眙县 | 0 |
---- |
查看 沙巷村谷歌卫星地图 |
前进村 | ·盱眙县旅游·盱眙县特产·盱眙县十大特产·盱眙县十景·盱眙县 | 0 |
---- |
查看 前进村谷歌卫星地图 |
杨嘴村 | ·盱眙县旅游·盱眙县特产·盱眙县十大特产·盱眙县十景·盱眙县 | 0 |
---- |
查看 杨嘴村谷歌卫星地图 |
腰滩村 | ·盱眙县旅游·盱眙县特产·盱眙县十大特产·盱眙县十景·盱眙县 | 0 |
---- |
查看 腰滩村谷歌卫星地图 |
花园村 | ·盱眙县旅游·盱眙县特产·盱眙县十大特产·盱眙县十景·盱眙县 | 0 |
---- |
查看 花园村谷歌卫星地图 |
蛤滩村 | ·盱眙县旅游·盱眙县特产·盱眙县十大特产·盱眙县十景·盱眙县 | 0 |
---- |
查看 蛤滩村谷歌卫星地图 |
沿河村 | ·盱眙县旅游·盱眙县特产·盱眙县十大特产·盱眙县十景·盱眙县 | 0 |
---- |
查看 沿河村谷歌卫星地图 |
大洲滩村 | ·盱眙县旅游·盱眙县特产·盱眙县十大特产·盱眙县十景·盱眙县 | 0 |
---- |
查看 大洲滩村谷歌卫星地图 |
洪建村 | ·盱眙县旅游·盱眙县特产·盱眙县十大特产·盱眙县十景·盱眙县 | 0 |
---- |
查看 洪建村谷歌卫星地图 |
费庄村 | ·盱眙县旅游·盱眙县特产·盱眙县十大特产·盱眙县十景·盱眙县 | 0 |
---- |
查看 费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盱城街道 |
盱城街道,设立于2015年,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以盱眙县城命名,是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位于盱眙县境中部偏西北,东和维桥乡毗连,北与官滩镇接壤,南与古桑街道相连,西临淮河。 盱城街道行政区域面积74.58平方公里,人口14.02万人,管理14个居委会。境内群山逶迤,是一座依山傍水的古老山城。宁宿徐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盱城街道位于淮河下游东岸,是盱眙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015年5月18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销盱眙县盱城镇。以原盱城镇的新湾、赵岗、雨露、新华、严岗、城北、城中、城南、五墩、沙岗、宣化、石牛、果园、林柴场14个居委会区域设立盱眙县盱城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驻城中居委会淮河东路37号。[1] 将原盱城镇的太和、友法、毛营3个居委会区域,与周围3乡部分区域合并,设立太和街道,其街道办事处驻太和居委会铁山路。[2] 盱城街道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乡镇、江苏省环境优美乡镇、全国文明镇、全国司法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民政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乡镇、淮安市生态乡镇创建先进单位等称号并多次荣膺淮安市经济综合工作“十强乡镇”。 |
太和街道 |
太和街道,设立于2015年,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位于盱眙县境中部西北。 太和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面积44.8平方公里,人口7.9万人,下辖5个社区居委会,分别为太和社区、毛营社区、友法社区、三塘社区、漫岗社区,共有居民小组48个,户籍人口约2.5万人。 2015年5月18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销盱眙县盱城镇。将原盱城镇的太和、友法、毛营3个居委会区域,与维桥乡漫岗村委会以及桃园村委会的6个村民小组、穆店乡团结村委会的6个村民小组、原古桑乡三塘村委会区域合并,设立盱眙县太和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驻盱眙县企业服务大厦7楼、8楼办公。[1]太和街道面积44.8平方公里,人口7.9万人,管理3个居委会、2个村委会。2016年3月,经盱眙县民政局批准,同意撤销三塘村委会、漫岗村委会,变更设立三塘社区居委会、漫岗社区居委会。 |
古桑街道 |
古桑街道2015年5月18日设立,[1] 属于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位于盱眙县城南郊,依山傍水,风景宜人,盱明、盱半两条省道穿境而过。办事处所在地距县城3公里,是盱城的南大门。这里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迅速。 古桑街道东接穆店乡,南邻桂五镇,西连河桥镇,北临淮河镇,行政区域面积79.36平方公里,人口2.22万人,管理1个居委会、7个村委会; |
马坝镇 |
马坝镇,以镇东涧边的马家坝命名,1985年11月撤乡建镇。该镇位于县城东部,相距31公里。镇域东与安徽省天长市接壤,南跟黄花塘镇、穆店乡相连,西与维桥乡毗连,北与观音寺镇为邻。境内西南高,东北低,属丘陵地区。马坝镇位于宁连、宁徐一级公路,宁淮高速公路和徐扬公路交汇处,洪泽湖南岸,是苏北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全镇总面积197.5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21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万余人。2005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59亿元,财政收入3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63元。2004年以来,马坝镇先后被授予全国重点镇、省文明镇称号,被评为省新型示范小城镇,连续四年跻身淮安市“十强乡镇”行列。. |
官滩镇 |
官滩镇,原名渔沟乡,1982年更名官滩乡,1986年7月撤乡建镇。官滩,百年前是一片荒滩,民众随意放牧,故称“官滩”,后兴集,称“官滩集”,镇亦因此命名。该镇位于县城东北部,相距12公里。镇域东南接壤三河农场,东北临洪泽湖,南接盱城镇,西滨淮河,北毗连洪泽县老子山镇。官滩镇沿淮近湖,依山傍水,集山、水、圩、滩于一体,资源十分丰富。境内蕴藏着大量的石灰石,极有开采价值;环绕镇区的近湖水面芦菱莲藕丰茂,鱼虾蟹鳖鲜肥。全镇总面积134.25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个场圃,11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万人。2005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3亿元,财政收入100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10元。该镇距宁宿徐高速公路10公里,淮河主航道穿境而过,可停泊300吨-500吨货船码头7座,能直达上海、苏州、南京大城市。. |
桂五镇 |
桂五镇,原名西高庙乡,1956年为纪念革命烈士李桂五而更名,1986年7月撤乡建镇。该镇位于县城南部,相距17公路。镇域东与穆店乡接壤,南与王店乡相连,西与仇集镇相邻,北和古桑乡毗连,总面积158平方公里,属丘陵低山地区。盱滁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捷。全镇辖13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2个场圃、20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65万人。2005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1.7亿元,财政收入354.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10元。境内蕴藏着大量的玄武岩石和凹凸棒石粘土,板栗、草鸡、麻油、有机米是该镇的农业特产,其中“桂花”牌小磨麻油为部优产品。该镇水资源丰富,有桂五等大、小水库7座,龙王山水库、天泉湖(化农水库)延伸于境域。. |
管仲镇 |
管镇,原名管公店,后改为管镇,相传为纪念春秋时期齐国上卿管仲而得名。1994年6月撤乡建镇时,管镇乡改为管镇镇。该镇位于县城西北部,相距18公里。镇域北临洪泽湖,东交明祖陵镇,南连兴隆乡,西邻鲍集镇,总面积67.5平方公里。境内中部丘陵起伏,北部为圩田洼地。管镇镇为江苏省重点中心镇之一,盱眙县淮河西片乡镇商贸流通中心,宁徐一级公路和宁宿徐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全镇辖11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7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2万人。2005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1.76亿元,财政收入295.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80元。该镇全民创业形成特色,共有私营个体工商户1100户,从业人员1.2万人,形成米面加工、生猪屠宰、花生脱壳、豆制品加工、水产养殖五大特色行业。. |
河桥镇 |
河桥镇,原名河梢桥,简称河桥,镇以桥名。1999年8月撤乡建镇时,河桥乡改为河桥镇。该镇位于县城西南部,相距23公里。镇域东与古桑乡毗邻,南跟仇集镇直连,西与安徽省明光市接壤,北与淮河镇隔水相望,总面积177.07平方公里,省际公路盱明线穿境而过。该镇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西北部低洼多圩田,境内猫耳湖、七里湖适宜水产养殖。全镇辖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个场圃,11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8万人。2005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2.49亿元,财政收入48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71元。该镇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水泥和奶牛业。为推动奶牛养殖业发展,镇政府推动成立了奶牛养殖专业协会。全镇奶牛饲总量达1500头,养牛户发展到230多户。. |
鲍集镇 |
鲍集,原名鲍家集,相传为纪念春秋时期齐国大夫鲍叔牙而得名,2000年2月全县部分区划调整撤乡建镇时,鲍集乡改为鲍集镇。该镇位于县城西北部,东阳管镇镇相连,南与铁佛镇交界,西与安徽省明光市为邻,西北隔下草湾引河与泗洪县相望。北临洪泽湖,总面积132平方公里。境域三分之一属丘陵岗地,其余为湖洼。鲍集镇交通方便,宁徐一级公路和宁宿徐高速公路贯穿境内。全镇辖17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168个村民小组4.9万人。2005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3.1亿,财政收入103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84元。鲍集镇充分利用水网优势发展养殖业,其出产的大闸蟹被注册为“鲍贡蟹”和“梦螺”牌商标。近年来,鲍集镇招商引资成绩突出,其招商经验在淮安扩大会议上交流,被称之为“鲍集效应”。. |
黄花塘镇 |
黄花塘,原名岗村,境内黄花塘在1943年1月至1945年9月为新四军军部驻地,因此更名。2000年2月全县部分区划调整时,黄花塘乡与新街乡合并设置为黄花塘镇,镇政府驻地为新街。该镇位于县城东南,相距39公里。镇域东部及东南部与安徽省天长市接壤,南部与旧铺镇相连,西部与穆店乡为邻,北部与马坝镇相接,总面积128.8平方公里,属丘陵地区。宁连一级公路,在建的宁淮高速公路、宁徐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区位优势明显。全镇辖16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22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3万人。2005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财政收入448.7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78元。镇域内矿产资源丰富,其中优质矿泉水极具开采价值。著名的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在境内。. |
淮河镇 |
淮河镇,因滨临淮河而得名。2001年2月撤乡建镇时,淮河乡改为淮河镇,该镇位于县城西部,有淮河大桥与县城相。镇域西与安徽省明光市交界,北与兴隆乡毗邻,总面积97.1平方公里,境内多滩多水,河汊遍布依托圩堤从事农业生产。全镇辖10个行政村,1个渔场,2个运输公司,74个村民小组12.78万人。2005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1.25亿元,财政收入395.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89元,该镇区位优势明显,宁宿徐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镇政府所在集镇列入县城区规划管理,古泗洲城遗址位于境内。. |
天泉湖镇 |
天泉湖镇,设立于2015年5月。地处江苏省盱眙县西南部,苏皖两省交界处,毗邻国家级森林公园——铁山寺,境内有紫金山天文台观测站、古代跑马场、天泉湖度假村和杜梁山农业科技示范园。248省道从境内穿过,一小时即可到达南京。行政区域面积174.42平方公里,人口3.94万人,辖2个居委会,14个村委会。 2015年5月18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销盱眙县王店乡。以原王店乡行政区域设立天泉湖镇,并将桂五镇宝塔村划归天泉湖镇管辖。天泉湖镇人民政府驻王店街50号。 |
穆店镇 |
穆店的来历,一说是因为北宋女将穆桂英在此安营扎寨而得名;另一说是因周朝穆王途径此地而得名。该乡位于县城东南,相距13公里。乡域东与旧铺镇相接,南邻王店乡,西与桂五镇和古桑乡相连,北毗邻维桥乡,总面积97.02平方公里,全镇辖10个行政村,1个场圃,84个村民小组,2.57万人。2005年,全乡国内生产总值1.2亿元,财政收入224.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00元。该多北就连接县经济开发区,境内有国家A-——八仙台旅游风景区,辖区内有全县最大的水库——龙王山水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