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泉州 >> 安溪县 >> 蓝田乡 >> 内春村

内春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内春村谷歌卫星地图)


内春村简介

  明、清属金田乡还一里,民国三十五年属蓝进乡华岭保,1952年属第十一区岭头乡,1958年属长坑公社岭头大队,1981年从长坑公社拆出蓝田公社岭头大队,因地名重复,改称为益岭大队,1984年属蓝田乡益岭村委会,1987年从益岭村委会拆出建为蓝田乡内春村委会。内春村位于蓝田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处,东与尚卿相邻,北与蓝田水电站相邻,到县城有60公里的距离,海拔668米。内春村面积3700亩,由詹、洪、徐、黄等姓氏组成,本村现有总人口988人,8个村民小组。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50524207 362000 -- 查看 内春村谷歌卫星地图

内春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内春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蓝田村

  蓝田古称“林田”,最早开发于唐朝,有曾、朱、罗、魏等姓氏。当时,森林茂密,水源充裕,先民们伐木垦荒,垦田,故称“林田”,因闽南方言“林”与“篮”谐音,又叫“篮田”,到南宋年间,徐氏先祖锦初公从泉州后城迁徙安溪蓝田开基发,后改为“蓝田”,古有“蓝田种玉”之称。蓝田村区域面积14084亩,其中耕地面积1097亩,茶园1167亩,辖3个自然村落,行富奇氏角落、华章章氏角落、尾角徐氏角落,总人口3396人,930户。   

内春村

  明、清属金田乡还一里,民国三十五年属蓝进乡华岭保,1952年属第十一区岭头乡,1958年属长坑公社岭头大队,1981年从长坑公社拆出蓝田公社岭头大队,因地名重复,改称为益岭大队,1984年属蓝田乡益岭村委会,1987年从益岭村委会拆出建为蓝田乡内春村委会。内春村位于蓝田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处,东与尚卿相邻,北与蓝田水电站相邻,到县城有60公里的距离,海拔668米。内春村面积3700亩,由詹、洪、徐、黄等姓氏组成,本村现有总人口988人,8个村民小组。   

益溪村

  益溪村是安溪革命老区重点村之一,全村分为5个村民小组,158户。总人口658人。全村分布3个自然角落,东与尚卿乡尤俊村毗邻,西与益岭村为界,南与湖坂村连接。距朝天山森另公园12公里,距安溪县城52公里。   益溪自早称溪溢,解放后称溪东。1987年成立行政府,上级政府命名为益溪村。全村经20多年的努力奋斗,全村面貌焕然一新。干部以身作则,带领村民勤劳致富,勇敢开拓,靠自己的骨头生肉和勤劳的双手开辟了通往尚卿徐州村的公路5公里,投工投劳,不求回报。    2000年在上级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村民踊跃捐资以及海外侨亲的捐资,投入从本村至徐州村5公里的水泥硬化路,摆脱了从祖辈传下来的往尚卿赶集步伐2个多小时的困境。尔后该村的经济不断发展,2008年确定为市级政府重点扶持经济欠发达村,争取扶贫扶资,主要用于公路再拓宽硬化以及新农村建设(架设路灯,村址修缮等)创办村办企业一家,增强村财发展后劲。   

湖坂村

  湖坂村乃安溪县唯一的江姓自然村,自元朝初期由同安县江佛智裔孙江怡则移入安溪县蓝田乡湖坂村,始建桥仔头祖祠居住,清代以前属还一里,民国时期属蓝进乡、华岭保,解放后划归长坑区蓝田公社,后曾一度隶属于长坑公社蓝田点,于1992年后编为蓝田乡湖坂村,属村级建制。湖坂村位于安溪县中部,蓝田乡南部与尚卿乡毗连,隶属于安溪县蓝田乡。湖坂村面积3600亩,现人口有500多人,100多户。  

尚忠村

  明洪武元年(1368年),张资仁徙居此地时称尚中,后雅化为尚忠。设立于明朝宪宗成三年(1467年),尚忠乡帘始祖——抗元英雄张日中后裔,全村一字姓张氏,1958年属尚忠公社,1967年属尚忠大队,1985年改为尚忠村委会。尚忠村位于蓝田乡中心位置,东临蓝一村,西邻乌殊村,北至长坑乡祥泉村,南至蓝田最高山峰朝天山。尚忠村区域面积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600亩,有18个村民小组,全村人口2149人,556户,旅居海外侨亲有3000多人。  

黄柏村

  原名紫柏,因其地土壤为黄色,故名。黄柏村位于蓝田乡西南部,座落在雄伟壮观的朝天山西侧,距乡政府所在地8公里。东与九磜村接壤,西与芦田镇交界,南邻乌土至芦田17公里,北连尚忠村。海拔高度在800-1100米之间,四面群山怀抱,森林茂密,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终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黄柏村村落面积约7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达2000多人,拥有10个自然角落,16个村民小组。  黄柏村与蓝田村、内春村、益溪村、湖坂村、尚忠村、蓝二村、益岭村、山内寨村、九磜村、乌殊村、进德村、后清村、乌土村、蓝一村相邻。  

蓝二村

  古代蓝田中古井是徐氏家族祖祠,徐氏宗族分长房、下房,长房有漆兜、虎形、福源等,分为蓝二。明清属金田乡还一里,民国三十五年树蓝进乡长美保,建国后,为安溪县蓝二乡,1958年属长坑公社蓝田点蓝二大队,1979年为蓝田公社蓝二大队,1984年改为安溪县蓝田乡政府蓝二村委会。蓝二村区域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50亩,茶园面积1300多亩,山林面积10890亩,辖有4个自然村落,21个村民小组,595户,全村总人口2320人。  

益岭村

  益岭村旧时称溪溢,岑头,是通往尚卿徐州的一座大岭,岭项即称岭头。后因与官桥岭头村同名,1981年命改为益岭。明、清属金田乡还一里,民国三十五年属蓝进乡华岭保,1952年为第十一区岭头乡,1958年为长坑公社岭头大队,1981年从长坑拆出,成立蓝田公社为益岭大队,1984年改建为蓝田乡益岭村委会。益岭村面积3.65平方公里,现全村分为三个角落,17个村民小组,358户,总人口1408人。  

山内寨村

  原称仙来寨。宋代属金田乡还集里,明、清时期为还一里,民国时属长坑区管辖,文革时期属长坑公社九寨大队,1981年随蓝田公社从长坑公社拆出称九寨大队,后改为行政村,建乡制谓为蓝田乡山内寨村民委员会。山内寨村地处蓝田乡与西坪镇、芦田镇三个乡镇交界,距离县城47公里,离乡政府所在地14.3公里。山内寨村全村分为3个自然角落,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23人。面积2000亩,山地面积5000多亩,耕地面积550亩,经济收入主要以茶叶生产和竹木加工为主。山内寨村居住着颜姓、林姓、魏姓、杨姓、王姓等族人,其中颜姓为第一大姓,另有少部分人往马来西亚、泰国、台湾等地侨居。   

九磜村

  九磜村位于蓝田乡南部,朝天山的东麓,四面群山环抱,树林茂密,村头的南部有一条小溪,因有九丈之高的瀑布,“九磜”由此而得名。明、清属金田乡还一里,民国三十五年属蓝进乡华岭保,1952年后属第十一区九磜乡,1958年成立长坑公社九磜大队,1981年随蓝田公社从长坑公社拆出,仍称九磜大队,1984年改为蓝田乡九磜村委会。九磜村区域面积3.5平方公里,下设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26人,126户的自然村落。   

乌殊村

  原称乌畲,早期为陈姓开发,明嘉靖初期,长坑玉湖王氏迁居该地,陈姓移居外乡,该地遂改为乌殊。明、清属金田乡还一里,民国三十五年属蓝进乡进德保,1952年后属第十一区蓝一乡,1958年属长坑公社尚忠大队,1981年随蓝田公社从长坑拆出,仍属尚忠大队,1984年属蓝田乡尚忠村委会,1987年从尚忠村委会拆出,称蓝田乡乌殊村委会。乌殊村委会设在原乌殊小学,区域面积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68亩,下有6个村民小组,有130户,全村总人口700多人。村民主要为王姓。   

进德村

  进德古称“箭竹”,进德村四面环山,原山里种毛竹多,株株毛竹象箭头那样立着,故称“箭竹”。“箭竹”村的水尾有一个“天竺亭”,一进入“天竺亭”就是“箭竹”的村落,竺与竹普通话同音,德与竹闽南语同音,后人将“箭”改为进,“竹”改为德,“箭竹”从此改名进德,意思是人人都要进入有德的品行。进德村位于蓝田乡的西部,距离乡政府所在地6公里,进德村四面环山,中间有一条小溪,南北隔开,村的水尾有一座古桥,名叫瑞云桥,是安溪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蓝田乡西部旅游景点之一。   

后清村

  后清村概况   【地名含义】后清村明清以前称进德福昌保,并记载黄观音山土名为后清,故称。   【历史沿革】设立于南宋时期,宋代属金田乡还集里,明清时代为隶安溪县还一里进德福昌保,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置蓝进乡福昌保,1979年以前,与进德村合村称为进德大队,1979年 11月撤大队成立后清大队,1981年11月成立后清村民委员会。   【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后清村地处安溪县中部偏西,距安溪县城72公里。地处北纬25 °08′,东经117°52′,在蓝田乡政府驻地西7.8公里处,太湖山、凤山尖(梅板山)东南麓。东接进德村,西邻祥华乡东坑村,南邻芦田镇铜锣山,北与长坑乡田中村、玉湖村相邻。   【村落与居民】区域面积3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9000多亩,耕地面积920多亩,村里有提仔溪、割坑溪和村后溪三条小溪。村委会设在后清中点,现辖4个自然村,有后清、坑园、东山、游厝,下有12个村民小组。全村人口1826人,425户,村民有黄、王、游姓。旅居海外侨亲(黄氏)有5000多人。   【村容村貌】后清村山清水秀,物博地广,人杰地灵,2009年3月被蓝田乡党委政府指定为创建文明卫生村建设单位。。。。。。   【气候与物产经济】 后清村属中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8℃—20℃,年均降雨量2000毫米以上,无霜期290天,,四季分明,夏不酷热,秋冷得较早,春来得较迟。这些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气候要素,为名茶铁观音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村现有生态产园2000多亩,一个绿色食品茶叶生产基地,茶叶加工户300多户。2000年以来,村委会精心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新战略,一是鼓励和支持广大青少年走出去看看外面的大千世界,学习和借鉴别人成功经验,开创自己的事业天地,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目前,据不完全统计,我村在外自主创业成立公司、企业有80多家,主要分布在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及本省福州、厦门、泉州等地,主要是承包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食堂。二是引进来,即招商引资,引进有技术、有资金、有经验有信心的企业进村落户,建立生态茶叶生产基地,生产绿色无公害铁观音。2006年10月,安溪年年香茶业有限公司在我村对2000多亩旧茶园进行改造,成为该公司生态茶园绿色食品的生产基地用地,走上了“农户+基地+公司”发展之路,进一步壮大了全村的茶叶生产,使农民增收致富。 几年来我村在保持茶叶绿色生态优势的基础上,致力于生态茶园建设、改植换种以及茶叶制作工艺培训、销售市场开拓,来提升后清村的茶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活跃着一支队伍庞大的茶叶营销大军,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福州、厦门等全国各大中城市,而且经营业绩不俗,创出了福州“祥华龙”中华老字号等著名品牌。   【交通运输】 后清村现有交通尚欠发达,只有一条进村的水泥路,但全村环村路网及通往祥华乡东坑村、长坑乡田中村、玉湖村的公路已纳入安溪县公路网建设项目,村内公路正在整修,有待进一步完善。   【域内设施、文化生活、企业事业单位】 域内有泉州名祠——安溪兰田乡后清黄氏宗祠(福昌祖祠)、后清村小学、后清村老年协会、老年活动中心、后清村文化广场(正在筹建)。   【企业名单】 入住的企业:福建安溪年年香茶叶有限公司生态茶园绿色食品的生产基地;安溪县蓝田乡后清村茶叶加工厂。 村级产业活动单位有:村委会、卫生所、老人会。   后清村民委员会 13959738353 黄东坚 QQ:738401532香村阁 mail:lthqcwh@qq.com   安溪县蓝田乡后清村茶叶加工厂 13609555602 黄新礼   福建安溪年年香茶叶有限公司生态茶园绿色食品的生产基地 李天德   兰田乡后清村卫生所 059523133800 黄长水 黄东坚    名祠采集表安溪兰田乡后清黄氏宗祠(福昌祖祠)——位于蓝田乡后清村中部,肇基祖伯七公,系绍老公之后。绍老为纲公十二世孙,安溪水患,随祖孟礼公外徙,遂基拓还集里太湖山,宋末献地建寺,复徙蓝田福昌保。建于明初,敷衍二十余世,已七百多年,燕尾脊,二进十开间,占地面积2500㎡,县文物保护单位,泉州名祠。祖籍地人口1400多人。小天竺亭(上桥亭)——与进德天竺亭(瑞云桥)同时始建于明朝洪武之年,规模略小。横跨后清村的水口源头,是全县少有建于宋代的古桥梁,它具有研究古代桥梁建筑的重要价值。该桥梁系九根硕大的杉木铺成,桥上建有“天竺亭”。古桥岸边苍柏翠竹互衬,红枫绿柳相拥,是一处访古探幽、赏心悦目的风景圣地。    作者: 香村阁   

乌土村

  元末,当地颜氏始祖颜荣由漳州西桥紫泥山前迁入,为纪念原居地,取名紫泥。解放初与黄柏合乡称紫柏,1961年拆村时,因该地辖有乌土自然村,故名。乌土村系安溪县蓝田乡行政村,距乡所在地12公里。乌土村位于蓝田与芦田镇交接点,座落于朝天山南侧,东与山内寨、西坪接壤,西与黄柏、进德交界,北至朝天山,南连云山、芹山三洋村,距县城69公里。2004年实现道路硬化,2005年村主干道架设路灯,成为全乡首个拥有路灯的村落。乌土村全村人口1936人,465户,13个村民小组。全村总面积8.6平方公里。   

蓝一村

  该地徐姓排行为三,故称下房,雅化霞房,其地从蓝田拆出,排列为一,故称为蓝一。明、清属金田乡还一里,民国三十五年属蓝进乡尚霞保,1952年属第十一区蓝一乡,1958年成立长坑公社属蓝一大队,1981年随蓝田公社从长坑公社拆出,仍称蓝一大队,1984年改为蓝田乡蓝一村委会。全村面积2平方公里,山地面积约6000余亩,茶园1300多亩,耕地660多亩。分为东山尾、大坪祖、前埔、南后、寨仔脚、笔仔尾六个自然角落,1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800人。主要有徐、林两个姓氏,其中徐姓2400多人。   


内春村特产大全




内春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