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泉州 >> 南安市 >> 美林街道 >> 李东村

李东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李东村谷歌卫星地图)


李东村简介

  李东村位于美林街道驻地西北2公里处,村委会设在李东。仅有李东一个自然村,聚落分布在西溪北畔河谷地上。有12个村民小组,1170户3805人。有耕地710亩,山地80亩,主种水稻、花生等农作物;山林有松木、杂木等。域内有电器设备厂、日用品厂、李东小学、卫生所有规模企业3家。乡村公路接南金公路,四通八达,十分便捷。李东村以驻地李东自然村为名,原属崇仁乡李东保,解放后为李东村,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李东大队,1984年为美林乡李东村委会,1988年为美林镇李东村委会,1999年改为美林街道李东村委会。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50583003 362000 -- 查看 李东村谷歌卫星地图

李东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李东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南美社区

  南美社区位于南安市市区北部,居委会设在南美开发区(毗邻美林街道办事处)。范围:东从南安糖厂边的路起,沿路折向通往西美村路再折向西美村水沟;西从现南金、南洪公路三叉处,沿现南金公路至现南金公路与中桥路(通经李东村部的路)交叉处;南从现南金、南洪公路三叉处,沿南洪公路至南安糖厂;北从现南金公路与中桥路交叉处起,沿中桥路至李东村水沟,沿水 沟至西美村水沟。有355户1075人。辖区有市中医院、市实验小学分校、市消防大队、美林街道办事处、美林地税分局、美林工商所、美林土地所、美林交管站、南安汽车北站、闽发上市铝业等企事业单位。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人杰地灵。   

美林社区

  美林社区位于南安市中部偏东北,美林街道驻地南0.2公里处。居委会设于家装商城三楼,由许厝、溪江、松脚、松源、下角5个自然村组成,有30个村民小组,2331户9085人。耕地面积1445亩,山地200亩,以水稻、小麦为主,经济作物有甘蔗、芝麻等,土特产甘薯远销省内各地。有工程队、银行、税务、中心小学等。水泥公路连接南洪、泉永、泉安公路。规模企业有:南安鑫源鞋厂、万路平鞋业有限公司。 “美林”地名来源于此地村民原由东埔头马林崎迁来,沿用旧马林地名,后因闽南方言雅化“美林”,民国年间置崇仁乡。1949年解放后,编为第三区,1958年与城关、仑苍等同属为卫生公社,后拆为若干小公社。1965年合美林、李西、玉叶、南金4个小公社为美林公社,1984年为美林乡美林村委会,1988年改为美林镇美林村委会。1999年改为美林街道美林社区居委会,2003年4月分设为美林、南美二个社区居委会   

溪一村

  溪一村位于美林街道驻地的西北5.5公里处,村委会设在溪口前。有溪口前、大厝、田头3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411户2332人。耕地面积498亩,山地200亩,主要种植水稻、花生、大豆等农作物。域内有溪口小学分校、卫生所,规模企业2家。乡村路连接泉永公路。   溪一村地处西溪北畔,有一条源自英仔山南麓的巷头小溪流经村境,注入西溪,故取“溪口”为村名。民国年间属崇仁乡珠溪保,解放后为溪口村,1958年改为溪口大队。1982年从溪口大队拆分自立为溪一大队,1985年更名为美林乡溪一村委会,1999年改为美林街道溪一村委会。   

李东村

  李东村位于美林街道驻地西北2公里处,村委会设在李东。仅有李东一个自然村,聚落分布在西溪北畔河谷地上。有12个村民小组,1170户3805人。有耕地710亩,山地80亩,主种水稻、花生等农作物;山林有松木、杂木等。域内有电器设备厂、日用品厂、李东小学、卫生所有规模企业3家。乡村公路接南金公路,四通八达,十分便捷。李东村以驻地李东自然村为名,原属崇仁乡李东保,解放后为李东村,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李东大队,1984年为美林乡李东村委会,1988年为美林镇李东村委会,1999年改为美林街道李东村委会。  

李西村

  李西村位于美林街道驻地西北2公里处,村委会设在江滨路。有洽水头、巷仔口等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722户3768人。耕地610亩,山地560亩。主种水稻、花生等农作物。辖内规模企业有:晶联化工厂、日兴福利铝业、亚美鞋厂等。乡村公路接泉永、南洪公路,交通十分便捷。   李西村原境内有李树绕宅,故称“李宅”,后来以公路为界,分为李东、李西二村,李西村位于公路西侧,遂取名为“李西”。民国年间属崇仁乡李西保,解放后为李西村,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李西大队,1985年解放后为李西村委会,1988年为美林镇李西村委会,1999年改为美林街道李西村委会。   

西美村

  西美村委会位于美林街道驻地西北1.5公里处,村委会设在顶江。有顶江、中角、下江、美林后、西宅、大石等自然村。有17个村民小组,1925户6262人。有耕地2500亩,山地1050亩。主要种植水稻、花生等农作物;林果有松木、龙眼、茶叶、桂圆等。域内有南安六中、西美小学、卫生所等有规模企业3家。乡村公路与柳美北路、南金路连接。西美村是西宅、美林后两村合并,各取一字为村名。民国年间属崇仁乡西美保,解放后为西美村,1958年公社化时命名为西美大队,1985年为美林乡西美村委会,1988年为美林镇西美村委会,1999年改为美林街道西美村委会。  

洋美村

  洋美村位于美林街道驻地东北1.5公里处,村委会设在加洋。有加洋、吕仔山、霞美、池头、下山头、内茂、后塘等自然村。有21个村民小组,1052户5977人,耕地1966亩,山地1545亩。主要种植水稻、甘蔗、甘薯、小麦、芝麻、花生等农作物。域内有阳美小学、木器厂、卫生所、磨内水库。有规模企业4家。乡村公路接南洪公路。   洋美村是以加洋自然村和下尾自然村各取一字来命名为“洋尾” ,后因方言谐音雅化为“洋美” 。元、明、清属二十三都,民国年间属崇仁乡洋美保,解放后为洋美村,1958年成立洋美大队,1985年为美林乡洋美村委会,1988年改为美林镇洋美村委会,1999年改为美林街道洋美村委会。   

梅亭村

  梅亭村位于美林街道驻地东北1.5公里处,村委会设在梅亭。有梅亭、后山2个自然村,聚落分布在丘陵河谷间。有17个村民小组,532户2891人;有耕地641亩。山地75亩,主种水稻、花生等农作物。乡村公路接南洪、柳美南路。辖区内有4家规模企业。   梅亭村以驻地命名,原属崇仁乡梅亭里。元、明、清属南安二十三都,解放后为梅亭村,1958年公社化时期成立梅亭大队,1985年为美林乡梅亭村委会,1988年改称美林镇梅亭村委会,1999年改为美林街道梅亭村委会。   

庄顶村

  庄顶村位于美林街道驻地东2.8公里处,村委会设在旧村。有旧村、新村2个自然村,有10个村民小组,530户2045人。有耕地650亩,山地150亩,主要种植水稻、花生等农作物。域内有庄顶小学、卫生所、美登针织服装等企事业单位。乡村路与南洪、泉永公路接轨。   庄顶村以前常遭洪水毁坏,后来村民为了避免家园不再遭洪水的破坏,就逐渐往旧庄的高处迁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新的村庄,因新的村庄在旧村庄的顶方,遂取名“庄顶”。庄顶村在民国年间属崇仁乡庄顶保,解放后为庄顶村,1958年成立庄顶大队,1984年为美林乡庄顶村委会,1988年为美林镇庄顶村委会,1999年改为美林街道庄顶村委会。  

珠渊村

  珠渊村位于美林街道驻地西北8.7公里处,村委会设在山脚,聚落分布在石门山南麓,西溪北畔河谷平地上。有山脚、顶街、中角、科瓦等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503户2543人。耕地面积450亩,山地4000亩,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甘蔗、芝麻、花生等农作物;盛产茶叶和芒果。域内有珠渊小学、卫生所、茶厂、五金厂、珠溪水库规模企业2家。乡村路与泉永公路连接。 相传宋人朱文公曾路过此地,沿西溪北岸观望说“溪弯水深,必聚大鱼”。后有渔船集此溪捕捉,果真捕了不少大鱼。后来人们以“鱼跃于渊,出言如珠”来赞颂他。并将此地取名为“珠渊”。珠渊村在民国年间属崇仁乡珠渊保,解放后为珠渊村,1958年改为珠渊大队,1985年为美林乡珠渊村委会,1988年为美林镇珠渊村委会,1999年改为美林街道珠渊村委会。   

梧山村

  梧山村委会位于美林街道驻地东北6公里处,村委会设在梧山。有梧山、光坑、后邓、下光、石鼓5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770户4390人。有耕地1338亩,山地1185亩,主要种植水稻、甘蔗、小麦、芝麻、花生等农作物。域内有梧山小学、卫生所。村道纵横全境,并与南洪公路连接,十分便利。梧山村是以驻地自然村来命名。元、明、清属二十二都,民国属福川乡梧山保,解放后为梧山乡,1958年公社化成立梧山大队,1985年为美林乡梧山村委会,1988年为美林镇梧山村委会,1999年改为美林街道梧山村委会。  

溪二村

  溪二村位于美林街道驻地西北4.7公里处,村委会设在松仔脚,聚落散布在西溪岸丘陵河谷间。由松仔脚、祖厝边、万胜、畲厝等自然村组成。有7个村民小组,312户1890耕地576亩,山地500亩,主要种植水稻、花生等农作物。域内有溪口小学,卫生所等规模企业2家。乡村路与泉永公路连接。 溪二村地处西溪北畔,有一条源自英仔山南麓的巷头小溪流经村境,注入西溪,故取“溪口”为村名。民国年间属崇仁乡珠溪保,解放后为溪口村,1958年改为溪口大队,1982年从溪口大队拆分自立为溪二大队,1985年改为美林乡溪二村委会,1999年改为美林街道溪二村委会。   

福溪村

  美林街道福溪村位于:东经118度25分,北纬24度57分,在美林街道办事处驻地东2.8公里。村委会设有新山、外茂、仙游、龙峰、中甲5个自然村,5个自然村聚落在西溪北畔河谷间,呈条状分布。有10个村民小组,933户3005人。   地名含义:境内北有座凤凰山,山中有座观音佛宫“广福堂”,南有西溪,取名“广福堂”的“福”字和村前西溪的“溪”字为大队名,称“福溪”。   历史沿革:原属富川乡福溪保,解放后为福溪村,1958年成立福溪大队,1984年为美林乡福溪村委会,1988年改成美林镇福溪村委会。  

松岭村

  松岭村在美林街道驻地东6.5公里,村委会设在顶角。有顶角、中部、书房3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423户2018人。有耕地374亩,山地2002亩。主种水稻、甘蔗、小麦、芝麻、花生等农作物。乡村路与南洪公路接轨,交通便捷。   松岭村位于东溪之滨,之前进入村庄要经过一个小岭,岭上有几棵大松树,遂取“松岭”为村名。1965年与英岭合并为松英大队,1988年从松英村委会拆出自立为松岭村委会,1999年改为美林街道松岭村委会。   

金枝村

  金枝村在美林街道驻地东6公里处,村委会设在沟边,有沟边、西头、下五、油园、中角、下寮等6个自然村。有6个村民小组,680户2874人。有耕地382亩,主种水稻、甘蔗、小麦、花生等农作物。林果有龙眼、茶叶等。域内有金枝小学、卫生所、茶果综合场。规模企业有金赛特鞋业等。乡村路与南洪公路连接,交通便捷。   金枝村以驻地沟边自然村取名,元、明、清属二十二都,民国年间属福川乡金圳保,解放后因方言谐音并雅化为“金枝”,1958年成立金枝大队,1984年为美林乡金枝村委会,1988年改称为美林镇金枝村委会,1999年改为美林街道金枝村委会。   

坵洋村

  美林街道坵洋村地处南安市北部,南安火车站北侧,柳美北路边与省新镇相邻地界,原属崇仁乡南川保,解放后,为南金乡胜利社,后并成五星大队,1958年成立坵洋村委会,后来为美林公社坵洋大队,1984年为美林乡坵洋村委会,1999年拆镇改成美林街道坵洋村委会,总面积约3.5平方公里。全村划分为13个组,5个自然片落,即官田片、坵洋片、坝兜片、茶林片和小溪桥片,截止2007年12月底总人口数为3738人,998户。耕地面积为1040亩,山地面积为760亩。全村共有党员54名!   坵洋村地处西溪的支流----省新檀林坵洋溪。山林果树茂密,天然树木丛生,曾被市政府林业部指点为生态资源保护区。坵洋村也是美林街道唯一的农田保护区----坵洋村农业综合开发基地。而南安市火车站前的开发区、观音山开发区及2008年市区迎宾大道施工等均在本行政村管辖区内!   全村干部群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兴办企业有茶叶加工、石材加工、密胺餐具、机砖厂、收旧利废、再生资源加工、日用品及家庭式手工等40多家,农林牧稳步发展。   

白沙村

  白沙村在美林街道驻地西北4公里处,村委会设在江厝。有江厝、庄厝、柑园、王厝4个自然村。有8个村民小组,390户1769人。有耕地513亩,山地500亩,主种水稻、花生等农作物;林果有龙眼、芒果、桃李等。域内有白沙小学、卫生所,规模企业有百沙消防工贸等。乡村公路连接泉永德公路,交通便捷。白沙村境内土壤多数含有白沙粒,故以土壤色称,取名“白沙”。元、明、清属二十四、五都,民国时期属崇仁乡碧沙保,1949年解放后为白沙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白沙大队。1984改为美林乡白沙村委会。1988年为美林镇白沙村委会,1999年改为美林街道白沙村委会。  

溪州村

  溪州村位于美林街道驻地西北6.1公里处,村委会设在溪州。有溪州、路下、五行、福寿、美埔、开元、宫后、武坪、山仔尾、林桂洋、四房、五房、东仔底、东岭底、中塘角等自然村,聚落散布在西溪北畔河谷间。有22个村民小组,1196户6645人。耕地面积1966亩,山地3023亩,主要种植水稻、花生等农作物。域内有溪州小学,水暖器材厂。规模企业2家。乡村路与308省道接轨,交通十分便捷。溪州村以驻地命名。民国年间属崇仁乡溪州保,解放后为溪州村,1958年成立溪州大队,1984年为美林乡溪州村委会,1988年改为美林镇溪州村委会,1999年改为美林街道溪州村委会。  

英山村

  英山村位于美林街道驻地东6公里处,村委会设在下乡。有顶乡、下乡2个自然村,聚落分布在九峰山西麓,东溪东畔丘陵河谷间。有8个村民小组,236户1223人,耕地272亩,山地1000多亩;主要种植水稻、甘薯、小麦、甘蔗等农作物。乡村路与南洪公路连接。   英山村境内有一座小山叫英山,遂以此山名作为村名。1965年与松岭合并为松英大队,1988年自松英村委会拆分自立美林镇英山村委会,1999年改为美林街道英山村委会。   

玉叶村

  玉叶村位于美林街道驻地东北4.3公里处,村委会设在白叶。有白叶、杏塘、东坑、大乡、后庵、后井、后田、横山、圳后等9个自然村,44个村民小组,1318户6831人。有耕地2054亩,山地6374亩,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甘蔗、花生等农作物。域内有玉叶小学、粮店、卫生所、玉叶农场。境内有规模企业6家,乡村公路与南洪、泉永公路衔接,交通便捷。   玉叶是以驻地白叶自然村雅化命名。民国年间属福州乡金圳保,解放后为玉叶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玉叶大队,1984年为美林乡玉叶村委会,1988年改称美林镇玉叶村委会,1999年改为美林街道玉叶村委会。   


李东村特产大全




李东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