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泉州 >> 南安市

南安市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南安市谷歌卫星地图)


南安市简介

    处闽南金三角中心区域的南安市,与台湾、金门隔海相望,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乡。全市面积2036平方公里,人口147万人,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300多万人,是全国著名的侨乡,福建沿海经济开放区的新兴城市。
  邮编:362300 代码:350583 区号:0595 拼音:Nan"an Shi
  南安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晋江中游,地理坐标为北纬24°34′-25°18′,东经118°08′-118°36′。总面积2011平方千米。
  2003年末,全市总户数375768户,总人口148113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87339人。主要为汉族,少数民族有畲、满、回族等,通用闽南方言泉州话。
  南安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中山、低山渐次过渡到丘陵台地、平原、坡麓、海滩、明显阶状倾斜。晋江上源西溪由西向东横贯中部,东溪斜贯北东。于双溪口汇合为晋江干流。南部滨海,海岸线长30多千米。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温度20.9℃,七月平均温度28.6℃,一月平均温度12.1℃,年降雨量1600mm,无霜期330天。
  行政区划
  市人民0驻溪美街道。全市辖3个街道、21个镇、2个乡:官桥镇、溪美街道、柳城街道、美林街道、省新镇、仑仓镇、东田镇、英都镇、翔云镇、金淘镇、诗山镇、蓬华镇、码头镇、九都镇、乐峰镇、罗东镇、梅山镇、洪濑镇、洪梅镇、康美镇、丰州镇、霞美镇、水头镇、石井镇、眉山乡、向阳乡。共有32个社区、384个行政村。
  历史沿革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置东安县。晋太康三年(282)改晋安县,属晋安郡。南朝梁改为梁安县;天监(502—519)中析晋安郡南部置南安郡,以保持闽疆南部安定取称。隋开皇九年(589)改郡为县(五代曾改名晋平县、晋安县、梁安县),辖地包括今莆田、晋江、惠安、同安、安溪、永春。唐武德五年(622)置丰州,贞观元年(627)丰州并入泉州(州治今福州)。贞观九年(635),并丰州入泉州(今福州)。嗣圣初(684)分出南安、莆田、龙溪三县置武荣州,南安县城丰州为武荣州治(故南安又别称武荣)。久视元年(700)迁治今泉州,丰州仍为南安县治。五代后南安县历属清源军、平海军、泉州路、泉州府、厦门道。1937年7月县治迁今址(另有一说:1936年县治迁往溪美镇)。1949年8月14日解放,属泉州专区、晋江专区(地区)、泉州市。
  1993年撤县设省辖县级南安市,由泉州市代管。
  1988年,南安县辖15个镇、7个乡、7个国营农、林、茶场。
  南安县辖溪美、仑苍、英都、诗山、码头、梅山、洪濑、丰州、官桥、水头、石井、美林、金陶、罗东、康美、东田、翔云、蓬华、九都、洪梅20个镇及眉山、向阳二乡,381行政村,17个居委会,3511个自然村,5550个村民小组。面积2002平方千米,251583户,1320960人。
  2000年,南安市辖3个街道、21个镇、2个乡:溪美街道、柳城街道、美林街道、仑苍镇、英都镇、金淘镇、诗山镇、码头镇、罗东镇、梅山镇、洪濑镇、康美镇、丰州镇、官桥镇、水头镇、石井镇、东田镇、翔云镇、蓬华镇、九都镇、洪梅镇、省新镇、霞美镇、乐峰镇、眉山乡、向阳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385276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溪美街道 83588 柳城街道 68083 美林街道 69249 省新镇 46860 仑仓镇 37624 东田镇 38772 英都镇 42355 翔云镇 20937 金淘镇 64796 诗山镇 72340 蓬华镇 16844 码头镇 55737 九都镇 12972 乐峰镇 29953 罗东镇 48652 梅山镇 59030 洪濑镇 83130 洪梅镇 36569 康美镇 49482 丰州镇 47203 霞美镇 62918 官桥镇 100185 水头镇 121620 石井镇 86902 眉山乡 16483 向阳乡 12992 
  2001年,将向阳乡林坑村划归九都镇管辖。
  2003年末,南安市辖3个街道(溪美、柳城、美林)、21个镇(仑仓、英都、金陶、诗山、码头、罗东、梅山、洪濑、康美、丰州、官桥、水头、石井、东田、翔云、蓬华、九都、洪梅、省新、霞美、乐峰)、2个乡(眉山、向阳),32个社区、384个行政村。2003年末,各街镇乡人口(人):溪美 80178 柳城 62963 美林 70922 省新镇 49919 仑苍镇 49187 东田镇 49192 英都镇 58766 翔云镇 26664 金淘镇 78885 诗山镇 87217 蓬华镇 23470 码头镇 70994 九都镇 16655 乐峰镇 45935 罗东镇 58858 梅山镇 67477 洪濑镇 85927 洪梅镇 50120 康美镇 55243 丰州镇 48079 霞美镇 67019 官桥镇 115275 水头镇 139704 石井镇 86426 眉山乡 24791 向阳乡 13815
  2005年,南安市辖溪美、柳城、美林3个街道,仑苍、英都、金淘、诗山、码头、罗东、梅山、洪濑、康美、丰州、官桥、水头、石井、东田、翔云、蓬华、九都、洪梅、省新、霞美、乐峰21个镇,眉山、向阳2个乡,共有32个社区、384个行政村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151万人 1948平方公里 350583 362300 0595 查看 南安市谷歌卫星地图

南安市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溪美街道 0 0 崎峰社区 彭美社区 湖美社区 湖新社区 白沙崎社区 长兴社区 中山社区 民主社区 溪美社区 大埔村 宣化村 贵峰村 镇山村 长富村 莲塘村 查看 溪美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柳城街道 0 0 象山社区 柳东社区 帽山社区 新华社区 金街社区 施坪村 上都村 祥堂村 下都村 露江村 霞西村 霞东村 桑林村 杏莲村 三堡村 查看 柳城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美林街道 0 0 南美社区 美林社区 溪一村 李东村 李西村 西美村 洋美村 梅亭村 庄顶村 珠渊村 梧山村 溪二村 福溪村 松岭村 金枝村 坵洋村 白沙村 溪州村 英山村 玉叶村 查看 美林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省新镇 约4.5万人 61平方公里 园内村 省东村 西埔村 檀林村 油园村 垵后村 南金村 新厅村 丹清村 满山红村 省身村 查看 省新镇谷歌卫星地图
仑苍镇 约4.5万人 44.6平方公里 仑苍村 联盟村 蔡西村 大泳村 园美村 大宇村 丰富村 蕉坑村 黄甲村 辉煌村 后垵村 查看 仑苍镇谷歌卫星地图
东田镇 约5万人 176平方公里 湖山村 丰山村 盖凤村 山西村 美洋村 西坑村 东田村 汤井村 格头村 凤巢村 桃园村 雪峰村 兰溪村 南坑村 岐山村 彭溪村 查看 东田镇谷歌卫星地图
英都镇 约5.71万人 85.54平方公里 仕林村 紫山村 坂头村 石山村 龙江村 坪山村 杏塘村 良山村 西峰村 大新村 荣星村 英东村 民山村 霞溪村 芸林村 查看 英都镇谷歌卫星地图
翔云镇 约2.6万人 69平方公里 黄田村 椒岭村 翔山村 云山村 东山村 头梅村 圳林村 梅庄村 沙溪村 福庭村 金安村 翔云村 查看 翔云镇谷歌卫星地图
金陶镇 约8万人 116平方公里 莲坑村 艺林村 时潮村 南丰村 中心村 文山村 钱山村 杏山村 占石村 东门村 东溪村 盖溪村 水阁村 深辉村 深垵村 石林村 查看 金陶镇谷歌卫星地图
诗山镇 约8.6万人 96.2平方公里 诗山社区 红旗村 山二村 山一村 鹏峰村 西上村 声东村 坊前村 凤坡村 社一村 红星村 梧埔山村 前山村 联星村 吾峰村 钱塘村 民主村 联山村 社二村 查看 诗山镇谷歌卫星地图
蓬华镇 约2.37万人 43平方公里 黎明村 黎阳村 山城村 新村村 苏厝村 蓬岛村 华美村 蕗荇村 大演村 查看 蓬华镇谷歌卫星地图
码头镇 约6.9万人 ·南安旅游·南安特产·南安十大特产·南安十景·南安名人·南安 码头社区 美岭村 诗南村 金中村 内柯村 铺前村 南冬村 刘林村 高山村 新汤村 丰联村 坑内村 码头村 枫林村 康安村 码四村 大坝村 杏东村 宫占村 东大村 仙都村 仙美村 大庭村 高盖村 丰美村 查看 码头镇谷歌卫星地图
九都镇 约1.6万人 102平方公里 美星村 和安村 秋阳村 林坑村 金圭村 新民村 新峰村 新东村 彭林村 墩兜村 查看 九都镇谷歌卫星地图
乐峰镇 约3.7万人 64.4平方公里 厚阳村 炉中村 潭边村 飞云村 福山村 炉星村 湖内村 炉山村 查看 乐峰镇谷歌卫星地图
罗东镇 约5.6万人 60.6平方公里 蔡厝村 埔心村 荆坑村 高塘村 霞山村 潭溪村 山坂村 振兴村 罗溪村 新明村 维新村 罗东村 查看 罗东镇谷歌卫星地图
梅山镇 约6.05万人 59平方公里 梅山社区 灯埔村 鼎诚村 格内村 埔仔村 丰溪村 明新村 水口村 诗溪村 灯光村 演园村 竞丰村 林坂村 芸塘村 新蓝村 蓉中村 蓉溪村 梅峰村 东垵村 查看 梅山镇谷歌卫星地图
洪濑镇 0 0 洪东社区 洪西社区 洪北社区 洪南社区 福林村 西林村 坝田村 集新村 溪霞村 建洪村 前锋村 大洋村 东林村 葵星村 厝斗村 葵山村 扬美村 三林村 都心村 跃进村 前瑶村 谯琉村 查看 洪濑镇谷歌卫星地图
洪梅镇 约5万人 49平方公里 梅新社区 新联村 洪溪村 六都村 仁科村 山溪村 新林村 洪梅村 梅溪村 三梅村 霞峰村 查看 洪梅镇谷歌卫星地图
康美镇 0 0 兰田村 康美村 赤岭村 园内村 福铁村 梅魁村 梅元村 梅星村 集星村 团结村 东旭村 青山村 查看 康美镇谷歌卫星地图
丰州镇 约4.46万人 56平方公里 丰州社区 玉湖村 双溪村 燎原村 埔头村 溪丰村 素雅村 铺顶村 旭山村 后田村 桃源村 环山村 西华村 丰州村 查看 丰州镇谷歌卫星地图
霞美镇 0 56平方公里 张坑村 霞美村 温山村 四黄村 邱钟村 埔当村 山美村 沃柄村 仙河村 长福村 四甲村 西山村 玉田村 金山村 杏埔村 梧坑村 查看 霞美镇谷歌卫星地图
官桥镇 约10.1万人 120平方公里 立新社区 内厝村 泗溪村 成竹村 漳里村 山林村 周厝村 下洋村 岭兜村 东头村 新圩村 前梧村 东星村 席里村 竹口村 西庄村 和铺村 内都村 塘上村 查看 官桥镇谷歌卫星地图
水头镇 约10.8万人 127平方公里 世纪新城社区 水头社区 星辉村 水头村 江崎村 山前村 巷内村 朴一村 朴二村 朴三村 西锦村 埕边村 南侨村 新营村 后坑村 呈美村 曾岭村 龙风村 下店村 仁福村 劳光村 朴山村 大盈村 上林村 邦岑村 肖厝村 康店村 曾庄村 文斗村 查看 水头镇谷歌卫星地图
石井镇 约7.25万人 83平方公里 石井社区 田东村 营前村 林柄村 后店村 促进村 院下村 联丰村 下房村 苏内村 查看 石井镇谷歌卫星地图
眉山乡 约2.5万人 53.8平方公里 外寨村 观音村 南湖村 天山村 前进村 小眉村 太山村 大眉村 田内村 三凌村 观山村 高田村 山后村 查看 眉山乡谷歌卫星地图
向阳乡 约1.41万人 68.45平方公里 坑头村 马迹村 杏田村 郭田村 旗星村 卓厝村 向阳村 查看 向阳乡谷歌卫星地图

南安市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鲤城区

  邮编:362000 代码:350502 区号:0595 拼音:Licheng Qu   鲤城区位于晋江下游的泉州平原,地理坐标为北纬24°55′、东经118°29。总面积53.37平方千米   2003年末,总户数72152户,总人口267359人(全部为非农业人口)。汉族为主,有蒙古、回、苗、畲、高山等少数民族,通闽南方言。   区人民0驻打锡街,全区辖8个街道:海滨街道、临江街道、鲤中街道、开元街道、浮桥街道、江南街道、金龙街道、常泰街道   以平原为主,晋江越境而过,边境的紫帽山是泉州四大名山之一。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0.6℃,一月均温12℃,七月均温28.5℃,平均降雨量1252mm。   历史沿革      鲤城区史有“鲤城”、“温陵”、“刺桐”等雅称。泉州得名是因为城北的清源山有一虎乳泉,山称泉山,州称泉州。古城开似鲤鱼,遂称“鲤城”。又因“其地少寒”,四季常温,雅称“温陵”。五代时期,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拓建城垣,曾环城遍植刺桐,变称“刺桐城”。   自唐久视元年(700年)武荣州迁徒至今鲤城始,一直是历代州、郡、府、署、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信息中心和0所在地。1985年12月,泉州市升为地级市,原泉州市建制改为鲤城区。1997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原鲤城区行政区划调整为鲤城、丰泽、洛江三个市辖区。   2000年,鲤城区辖4个街道、2个镇:临江街道、海滨街道、鲤中街道、开元街道、浮桥镇、江南镇。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292157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海滨街道 40275 临江街道 23160 鲤中街道 51115 开元街道 61929 浮桥镇 50041 江南镇 65637    2001年11月30日,鲤城区人民0(泉鲤政文〔2001〕145号)批复同意开元街道办事处撤销红梅、红松居民委员会设立红梅社区居民委员会,其管辖范围:东至崇福路,南至东街,西至财贸干校围墙,北至梅石路。有住户1412户,人口约5062人。   2003年,撤销江南、浮桥2个镇,设立江南、浮桥2个街道办事处。2003年末,鲤城区辖6个街道(开元、鲤中、海滨、临江、江南、浮桥),77个社区。2003年末,总户数72152户,总人口267359人(全部为非农业人口);其中各街道人口(人):开元 64150 鲤中 65666 海滨 42935 临江 27859 江南 38767 浮桥 27982   2005年,鲤城区辖6个街道办事处(开元、鲤中、海滨、临江、浮桥、江南),77个社区   开元街道  办事处驻县后街,辖12个社区:东北社区、双塔社区、梅山社区、新春社区、开元社区、梅峰社区、刺桐社区、东升社区、华新社区、泉山社区、红梅社区、西湖社区   鲤中街道  办事处驻象峰巷,辖12个社区:新峰社区、西郊社区、和平社区、清正社区、清华社区、通政社区、东门社区、东华社区、升平社区、升文社区、百源社区、促进社区   海滨街道  办事处驻新门街,辖7个社区:水门社区、金山社区、笋浯社区、新门社区、海清社区、涂门社区、东鲁社区。  临江街道  办事处驻金洲街,辖7个社区:伍堡社区、隘南社区、溪亭社区、幸福社区、新桥社区、聚宝社区、跃进社区。  江南街道  办事处驻锦美,辖23个社区:锦美社区、锦田社区、仙塘社区、新塘社区、上村社区、树兜社区、下店社区、路边社区、五星社区、古店社区、坑头社区、赤土社区、玉霞社区、曾林社区、火炬社区、乌石社区、龙岭社区、亭店社区、登峰社区、金柄社区、华星社区、华塑社区、展城社区   浮桥街道  办事处驻兴贤路后,辖16个社区:浮桥社区、石崎社区、高山社区、金浦社区、黄石社区、东边社区、岐山社区、延陵社区、坂头社区、新步社区、后坑社区、仙景社区、霞洲社区、王宫社区、东浦社区、田中社区   (根据“泉州市地名网”等资料整理)   2006年9月3日,泉州市0发文同意鲤城区江南、浮桥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调整为江南、浮桥、金龙、常泰4个街道。本次行政区划调整前:鲤城区辖区面积53.4平方千米,人口32万人,共辖77个社区。其中,中心市区4个街道的面积8.5平方千米,辖38个社区;江南、浮桥2个街道辖区面积44.9平方千米(占全区总面积的84%),辖39个社区(占全区社区总数的50.6%),江南街道人口88052人、浮桥街道人口60854人(这两个街道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46.5%)。江南、浮桥原为乡镇建制,下设村民委员会,2003年上半年完成了镇改街道、村改居工作。   浮桥街道 管辖原浮桥街道的新步、浮桥、金浦、黄石、东边、田中、歧山、延陵、坂头、仙景共10个社区。街道沿用“浮桥街道办事处”的名称,驻地设在新步社区(原浮桥街道的办公大楼)。   江南街道 管辖原浮桥街道的东浦、王宫、霞洲社区以及原江南街道的锦美、火炬、展城、乌石、亭店、登峰共9个社区。街道沿用“江南街道办事处”的名称,驻地设在兴贤路王宫社区(原浮桥工业楼后、浮桥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大楼)。   金龙街道 管辖原浮桥街道的石崎、高山、后坑社区及原江南街道的金柄、古店、玉霞、赤土、坑头、曾林、龙岭共10个社区。从金柄、龙岭各取一字而命名为“金龙街道办事处”,驻地设在古店社区江南敬老院内(原江南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大楼)。   常泰街道 管辖原江南街道的仙塘、新塘、锦田、华星、华塑、上村、树兜、下店、路边、五星共10个社区。因辖区内有5个社区(下店、路边、树兜、五星、上村)在宋代时称为“常泰里”,故命名为“常泰街道办事处”,驻地设在五星社区(即南环路与常泰路交界处附近)。   行政区划(街道简介)   海滨街道  代码350502001   办事处驻新门街,辖7个社区:~001_金山社区、~002_笋浯社区、~003_水门社区、~004_东鲁社区、~005_新门社区、~006_海清社区、~007_涂门社区。   临江街道  代码350502002   办事处驻金洲街,辖7个社区:~001_伍堡社区、~002_隘南社区、~003_溪亭社区、~004_幸福社区、~005_新桥社区、~006_聚宝社区、~007_跃进社区。   鲤中街道  代码350502003   办事处驻象峰巷,辖12个社区:~001_新峰社区、~002_和平社区、~003_清正社区、~004_东门社区、~005_清华社区、~006_西郊社区、~007_东华社区、~008_通政社区、~009_升平社区、~010_升文社区、~011_百源社区、~012_促进社区。   开元街道  代码350502004   办事处驻县后街,辖12个社区:~001_梅山社区、~002_新春社区、~003_东北社区、~004_梅峰社区、~005_刺桐社区、~006_东升社区、~007_华新社区、~008_泉山社区、~009_双塔社区、~010_红梅社区、~011_开元社区、~012_西湖社区。   浮桥街道  代码350502005   2006年9月,辖区面积约10.7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1683人(其中户籍人口19136人,外来常住人口12547人)。办事处驻新步社区,辖10个社区:新步社区、浮桥社区、金浦社区、黄石社区、东边社区、田中社区、歧山社区、延陵社区、坂头社区、仙景社区。   原辖16个社区:~01_浮桥社区、~002_霞洲社区、~003_王宫社区、~004_东浦社区、~005_新步社区、~006_延陵社区、~007_坂头社区、~008_田中社区、~009_黄石社区、~010_金浦社区、~011_东边社区、~012_岐山社区、~013_仙景社区、~014_后坑社区、~015_石崎社区、~016_高山社区。   江南街道  代码350502006   2006年9月,辖区面积约10.6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1900人(其中户籍人口15657人,外来常住人口36243人)。办事处驻王宫社区兴贤路,辖9个社区:王宫社区、东浦社区、霞洲社区、锦美社区、火炬社区、展城社区、乌石社区、亭店社区、登峰社区。   原辖23个社区:~001_锦美社区、~002_火炬社区、~003_玉霞社区、~004_金炳社区、~005_华星社区、~006_新塘社区、~007_锦田社区、~008_仙塘社区、~009_上村社区、~010_树兜社区、~011_下店社区、~012_路边社区、~013_五星社区、~014_古店社区、~015_赤土社区、~016_坑头社区、~017_龙岭社区、~018_登峰社区、~019_亭店社区、~020_乌石社区、~021_曾林社区、~022_华塑社区、~023_展城社区;~500_*江南园区管委会。   金龙街道   2006年9月,辖区面积约10.5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5289人(其中户籍人口15242人,外来常住人口20047人)。办事处驻古店社区江南敬老院内,辖10个社区:金柄社区、石崎社区、高山社区、后坑社区、古店社区、玉霞社区、赤土社区、坑头社区、曾林社区、龙岭社区。   常泰街道   2006年9月,辖区面积约12.9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0034人(其中户籍人口18008人,外来常住人口12026人)。办事处驻五星社区,辖10个社区:五星社区、仙塘社区、新塘社区、锦田社区、华星社区、华塑社区、上村社区、树兜社区、下店社区、路边社区。   *泉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代码350502500。~500_清濛工业区。   

丰泽区

  邮编:362000 代码:350503 区号:0595 拼音:Fengze Qu   丰泽区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总面积126.5平方千米。2003年末,总户数43133户,总人口174643人(全部为非农业人口)   区人民政府驻津淮街。全区辖8个街道:东湖街道、丰泽街道、泉秀街道、清源街道、华大街道、城东街道、东海街道、北峰街道。共有71个社区   历史沿革      1997年6月3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泉州市丰泽区。   2000年,丰泽区辖5个街道、3个镇:泉秀街道、丰泽街道、东湖街道、华大街道、清源街道、城东镇、东海镇、北峰镇。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397847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东湖街道 49108 丰泽街道 55042 泉秀街道 62221 清源街道 44465 华大街道 22025 城东镇 37287 东海镇 71279 北峰镇 56420    2003年,撤销东海、城东、北峰3个镇,设立东海、城东、北峰3个街道办事处。2003年末,丰泽区辖8个街道(丰泽、东湖、泉秀、华大、清源、城东、东海、北峰),71个社区。2003年末,总户数43133户,总人口174643人(全部为非农业人口)。各街道人口(人):泉秀 14208 丰泽 26303 东湖 17757 清源 10147 华大 4839 北峰 24283 城东 22515 东海 33314   地图      站外链接(点击可以进入各街道简介)   行政区划(街道简介) 最好的中文行政区划网站·   东湖街道  代码350503001   位于泉州市东片新城区,面积5.0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8678人,流动人口15476人。办事处驻东湖街,辖8个社区:~001_少林社区、~002_东湖社区、~003_铭湖社区、~004_东凤社区、~005_圣湖社区、~006_凤山社区、~007_仁风社区、~008_松林社区。   丰泽街道  代码350503002   位于泉州新城区的繁荣中心,辖区面积近3平方千米,总人口5.5万人。办事处驻津淮街,辖7个社区:~001_霞淮社区、~002_丰泽社区、~003_迎津社区、~004_东涂社区、~005_前坂社区、~006_东美社区、~007_源淮社区。   泉秀街道  代码350503003   位于泉州中心市区的东南地段,东至宝洲东路与东海街道相邻;西至南环城河与临江街道相邻;南至晋江下游北岸;北至泉秀街与丰泽街道相邻。辖区总面积近3平方千米。办事处驻田安南路,辖6个社区:~001_泉淮社区、~002_华丰社区、~003_灯洲社区、~004_灯星社区、~005_沉洲社区、~006_成洲社区。   原属鲤城区东海镇3个行政村(14个自然村),1992年12月2日泉秀街道办事处正式挂牌成立,隶属原鲤城区,1997年9月隶属丰泽区。2000年至2001年原有3个行政村先后改制为居委会,使街道共有居委会11个。2002年6月,11个居委会整合为6个社区,即:华丰、灯洲、灯星、泉淮、成洲、沉洲社区。截止2003年12月,街道共有常住人口26447人,流动人口22987人。   清源街道  代码350503004   清源街道设立于1999年8月。位于泉州市中心城区北部,辖区面积16平方千米,人口4.45万人。办事处驻普明,辖10个社区:~001_普明社区、~002_北门社区、~003_西门社区、~004_城口社区、~005_西宝社区、~006_环清社区、~007_环山社区、~008_田边社区、~009_后茂社区、~010_清源社区。境内还有1个国有农场。   华大街道  代码350503005   位于丰泽区东大门,东傍东海,西倚清源山,南接泉州市中心区域,北邻洛江区。华侨大学位于辖区内。总面积10.94平方千米,总人口36595人(其中常住人口23820人)。办事处驻城东,辖6个社区:~002_华大社区、~003_地质社区、~001_城东社区、~004_南埔社区、~005_新铺社区、~006_法花美社区。   城东街道  代码350503006   位于泉州中心城区东部,位于中心市区与洛江区之间,面积23平方千米,人口36680人。办事处驻新前,辖11个社区:~001_新前社区、~002_东星社区、~003_霞美社区、~004_埭头社区、~005_前头社区、~006_浔美社区、~007_西福社区、~008_庄任社区、~009_金屿社区、~010_凤屿社区、~011_泉州铁路社区。   东海街道  代码350503007   位于泉州中心市区东郊。面积26.8平方千米,总人口8万人。办事处驻石头街,辖12个社区:~001_法石社区、~002_云谷社区、~003_云山社区、~004_大坪社区、~005_宝山社区、~006_后厝社区、~007_后亭社区、~008_北星社区、~009_东梅社区、~010_后埔社区、~011_金崎社区、~012_浔埔社区。   北峰街道  代码350503008   位于泉州中心市区西北部,南临晋江,北依清源山,总面积19.3平方千米,总人口2.3万人。办事处驻送客亭,辖11个社区:~001_北峰社区、~002_拒洪社区、~003_招丰社区、~004_招贤社区、~005_招集社区、~006_招联社区、~007_霞美社区、~008_群峰社区、~009_群石社区、~010_群山社区、~011_肖厝社区。   

洛江区

  邮编:362011 代码:350504 区号:0595 拼音:Luojiang Qu   洛江区位于泉州中心城区东北部的洛阳江畔。东北毗邻惠安、仙游两县,西连南安市,南接丰泽区。总面积382平方千米   2003年末,总户数41432户,总人口17094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1129人   区人民0驻万荣街。全区辖2个街道、3个镇、1个乡:万安街道、双阳街道、罗溪镇、马甲镇、河市镇、虹山乡。共有18个社区、67个行政村   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历史沿革      1997年6月3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泉州市洛江区。   2000年,洛江区辖1个街道、4个镇、1个乡:万安街道、河市镇、马甲镇、罗溪镇、双阳镇、虹山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60071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万安街道 26100 罗溪镇 28450 马甲镇 49771 河市镇 32617 双阳镇 15009 虹山乡 8124    2003年末,洛江区辖1个街道(万安)、4个镇(罗溪、马甲、河市、双阳)、1个乡(虹山),11个社区、74个村委会。2003年末,总户数41432户,总人口170940人,各街镇人口(人):万安街道 8912 罗溪镇 42350 马甲镇 60975 河市镇 35044 双阳镇 19177 虹山乡 12130   万安街道 办事处驻凤冠街,辖7个社区:万福社区、桥南社区、杏宅社区、琯头社区、后埭社区、塘西社区、院前社区   双阳镇 镇0驻吕埔,辖4个居委会、7个行政村:阳山居委会、坪山居委会、南山居委会、阳江居委会,新峰、新岭、新南、前埭、前洋、朝阳、新阳。   河市镇 镇0驻河市街,辖21个行政村:河市、厝斗、新告、市田、南塘、鸟关、白洋、溪井、山边、溪山、官洋、蛟南、下炉田、庄田、岭客、浮桥、霞溪、坛顶、溪头、下堡、梧宅   马甲镇 辖24个行政村:马甲、二甲、后坂、就南、蔡内、义山、溪林、溪北、西头、梧峰、炉田、新建、新民、前垵、新生、潘内、杏川、永安、祈山、洋坑、梅岭、新庵、彭殊、仰思。   罗溪镇 镇0驻西头埔,辖17个行政村:双溪、双合、广桥、钟山、大路脚、洪四、三村、后溪、柏山、前溪、三合、东方、翁山、垵内、建兴、新东、永生   虹山乡 乡0驻小宗边,辖5个行政村:松角山、白凤、虹山、苏山、前坂。   2005年6月10日,福建省人民0《关于泉州市洛江区撤销双阳镇设立双阳街道办事处的批复》(闽政文[2005]220号):同意洛江区撤销双阳镇,设立双阳街道办事处,以原双阳镇的行政区域为双阳街道办事处的行政区域,双阳街道办事处驻吕埔(原双阳镇0所在地)。 7月11日,洛江区人民0批复,同意撤销双阳镇,设立双阳街道办事处。双阳街道办事处的行政区域及驻地与原双阳镇的行政区域及驻地相同。   2005年,全区辖2个街道(万安、双阳)、3个镇(罗溪、马甲、河市)、1个乡(虹山),共有18个社区、67个行政村   乡镇简介   万安街道  代码350504001   辖7个社区:~001_万福社区、~002_桥南社区、~003_后埭社区、~1004_杏宅社区、~005_官头社区、~006_塘西社区、~007_院前社区。   双阳街道   2005年,撤销双阳镇,设立双阳街道,办事处驻吕埔。2005年10月19日,《泉州市洛江区人民0关于同意撤销双阳街道前洋等7个村委会设立社区居委会的批复》:同意撤销前洋、新峰、新岭、新南、前埭、朝阳、新阳7个村委会,设立前洋、新峰、新岭、新南、前埭、朝阳、新阳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新设立的各社区居民委员会管辖范围、人口、办公场所与原村委会保持不变。   原 双阳镇  代码350504103。辖4个社区、7个村委会:~001_阳山社区、~002_坪山社区、~003_南山社区、~004_阳江社区、~201_朝阳村、~202_新阳村、~203_新峰村、~204_新岭村、~205_新南村、~206_前埭村、~207_前洋村。   罗溪镇  代码350504100   辖17个村委会:~201_双溪村、~202_后溪村、~203_三村村、~204_前溪村、~205_新东村、~206_柏山村、~207_三合村、~208_建兴村、~209_安内村、~210_翁山村、~211_永生村、~212_东方村、~213_大路脚村、~214_钟山村、~215_广桥村、~216_双合村、~217_洪四村。   马甲镇  代码350504101   辖24个村委会:~201_炉田村、~202_梧峰村、~203_二甲村、~204_后坂村、~205_就南村、~206_溪北村、~207_溪林村、~208_潘内村、~209_马甲村、~210_杏川村、~211_永安村、~212_仰恩村、~213_洋坑村、~214_新庵村、~215_彭殊村、~216_梅岭村、~217_祈山村、~218_新生村、~219_新建村、~220_新民村、~221_前安村、~222_蔡内村、~223_义山村、~224_西头村。   河市镇  代码350504102   辖21个村委会:~201_厝斗村、~202_新告村、~203_鸟关村、~204_市田村、~205_白洋村、~206_山边村、~207_官洋村、~208_炉田村、~209_庄田村、~210_河市村、~211_南塘村、~212_溪井村、~213_溪山村、~214_蛟南村、~215_岭客村、~216_坛顶村、~217_浮桥村、~218_霞溪村、~219_梧宅村、~220_下堡村、~221_溪头村。   虹山乡  代码350504200   辖5个村委会:~201_白凤村、~202_苏山村、~203_虹山村、~204_松角山村、~05_前坂村。   

泉港区

  泉港区引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的湄洲湾南岸,地理坐标为东经118°41′-119°01′、北纬 25°03′-25°15′。东临湄洲湾,南与惠安县毗邻,西南与洛江区相连,西北及北面同仙游县接壤。总面积306.03平方千米。人口37万人(2006年)。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回族、畲族、蒙古族等。 全区辖1个街道、6个镇:山腰街道、南埔镇、界山镇、后龙镇、蜂尾镇、前黄镇、涂岭镇;国有山腰盐场。共有4个社区、96个行政村。区0驻山腰街道港二街。   邮编:362801 代码:350505 区号:0595 拼音:Quangang  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中部,湄洲湾南岸,与台湾省隔海相望,介于东经118゜41ˊ~119゜01ˊ ,北纬25゜03ˊ~25゜15ˊ之间。东南濒临湄洲湾,南与惠安县毗邻,西南与洛江区相连,西北及北面同仙游县接壤。全区陆域面积306.0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20平方公里。全区总人口36.5万人,大部分是汉族,有回、蒙古等少数民族。通闽南方言泉州话。该区是国家规划建设中的现代化石化港口城市,是福建省实施闽东南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区和福建省石化工业的龙头地区,也是泉州市经济总体发展战略中的“四大经济区域”之首。其辖区内的天然良港--肖厝港系泉州新港,故取区名为“泉港区”。  区人民0驻山腰街道港二街。全区辖1个街道、6个镇:山腰街道、南埔镇、界山镇、后龙镇、峰尾镇、前黄镇、涂岭镇;国有山腰盐场。共有4个社区、96个行政村。  泉港在1996年之前属于惠安惠北一带,有4个乡,分别是南埔,后龙,山腰和前黄,属于惠安经济最落后的地方,1996年这四个乡与惠安脱离,另外成立肖厝管委会,2000年12月,肖厝管委会又更名为泉港区。之所以要另外成立一个区,是福建省为了发展石化产业和港口物流的需要,泉港的石化产业是做大做强福建经济的重要支柱,而港口在孙中山时期就被誉为中国三大天然良港,港口与石化相辅相承,相互促进。这几年的发展事实证明,成立泉港是正确的。   -人文历史   泉港区原隶属惠安县(惠北片4镇、1山腰盐场)。1985年4月11日,省人民0批准设立肖厝镇,南埔、后龙、山腰3个乡及涂岭乡部分行政区域为肖厝镇的行政区域,下辖86个村委会。1991年7月14日,泉州市人民0根据福建省人民0闽政[1985]综183号文精神,设立肖厝镇,并于1992年9月29日(另一为28日)成立镇人民0。1996年3月1日, 省民政厅批准撤销肖厝镇,设立后龙、山腰、南埔、涂岭、埭港5个镇。1996年4月21日,福建省人民0批准成立泉州市肖厝经济开发管理委员会(简称肖厝管委会),为泉州市人民0派出的正县级行政机构,统一管理协调区域内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事务,下辖南埔、后龙、山腰、涂岭、埭港5个镇和国有山腰盐场。1996年7月11日,肖厝管委会正式挂牌办公。1999年8月经福建省民政厅批准,镇级行政区划调整为南埔、界山、后龙、峰尾、山腰、前黄、涂岭等7个镇和国有山腰盐场。2000年4月12日,国务院批准:同意设立泉州市泉港区。泉港区辖原惠安县的山腰镇、后龙镇、南埔镇、涂岭镇、埭港镇5个镇。区人民0驻山腰镇。12月28日,泉港区正式挂牌成立。  2000年,泉港区辖7镇:山腰镇、后龙镇、南埔镇、涂岭镇、前黄镇、峰尾镇、界山镇。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342211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南埔镇 69677 界山镇 44882 后龙镇 38202 峰尾镇 46039 山腰镇 57094 前黄镇 35735 涂岭镇 45668 福建炼油化工虚拟镇 4914   2001年,泉港区驻山腰街道,辖1街道6镇,99个村委会。  

惠安县

  ● 汉语拼音:Hùi‘ān Xìan   ● 邮政编码:362100    ● 代码:350521   ● 区号:0595   ● 地理位置:   惠安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中部,泉州市东北部,介于泉州湾和湄洲湾之间,东临台湾海峡,西接洛江区,北邻泉港区,南隔泉州湾与晋江市、石狮市相望。北纬24°49′-25°15′,东经118°38′-119°05′,土地面积755平方公里。   ● 方言:通用闽南语。   ● 人口与民族:   全县总人口921794人(2003年末),其中非农业人口129396人。以汉族为主,还有回族、畲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897381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螺城镇 90319、螺阳镇 77007、黄塘镇 33630、紫山镇 30888、洛阳镇 64291、东园镇56509、张坂镇 68153、崇武镇 82826、山霞镇 45402、涂寨镇 74330、东岭镇 51181、东桥镇 54107、净峰镇 57196、小岞镇 27741、辋川镇 66938、百崎回族乡 16863。   2003年末,总户数242052户,总人口92179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9396人。各乡镇人口(人):螺城镇 84840、螺阳镇 78854、黄塘镇 39898、紫山镇 35038、洛阳镇 71640、东园镇 62526、张坂镇 74971、崇武镇 81093、山霞镇 50635、涂寨镇 87090、东岭镇 61569、东桥镇 64057、净峰镇 66399、小岞镇 31297、辋川镇 72547、百崎回族乡 18853。   ● 地势与气候:   惠安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层状倾斜,以丘陵台地为主。最高山峰为大雾山,主峰海拔789米。溪河短浅,多独流放海。山地面积48万亩,耕地30万亩,10米等深线浅海面积40万亩,滩涂面积11万亩,海岸线长141公里。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9.7℃,2月份平均气温11.2℃,8月平均气温27.7℃,年均降水量1022mm。   ● 天然港湾:   沿海港湾密布,自北向南拥有湄洲湾、大港湾、泉州湾,有条件优越的崇武港、斗尾港、秀涂港和辋川港。斗尾港地处惠安东海岸,是大陆至台湾西海岸的最近点,水深港阔,可供30万吨级巨轮目田出入,腹地又有大片土地可供建设用地,天然条件十分优越,是全国四大中转港口之一。崇武港是国家中心渔港,秀涂港则是泉州中心港区之一。还有“南方北戴河”、“八闽第一金滩”的半月湾、青山湾竞秀争艳,崇武海岸则被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八大海岸”。   ● 交通主干道:   324国道惠安路段及复线、泉州沿海大通道惠安路段即省道201线、沿海通港公路、惠崇、惠黄、涂斗、杏秀、玉辋线、洛阳至白沙公路、洛秀组团东西干道、崇武环岛路、城西大道及通乡镇高等级公路、县际过境公路。   ● 著名侨乡:   惠安是福建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全县旅居海外侨胞90多万人,台湾汉族同胞中约有90多万人祖籍惠安。他们爱国爱乡,前来寻根谒祖、探亲访友、旅游观光、投资经商,踊跃参与家乡建设事业,为惠安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作出可贵的贡献。   【历史沿革】   汉属会稽。唐属武荣州,开元八年(720)属晋江县。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析晋江县东乡十六里置惠安县,取“以惠安民”之义称惠安。首任知县崔知节。相传初置县时,陈震卜地在螺山之南建县治,迁五代时灵安王张悃之坟于县东南的青山,螺山负邑,又城形如“螺狮吐肉”,故县城称螺城,简称“螺”。   置县时,设崇武、崇善、城山3个乡,下辖太康、守节、礼兴、民安、平康、归化、祥符、尊贤、崇德、民苏等16个里,共66个铺 。庆历八年(1048年)改为18个里,仍以3个乡管辖。   元代元贞(1295—1297年)年间,改为文质、行满、忠恕、信义4个乡,仍辖18个里(其中文质乡4个里、行满乡5个里、忠恕乡4个里、信义乡5个里);下辖35都,合城区在坊共36都。   明沿元制。至嘉靖(1522—1566年)年间因倭寇劫掠和兵、疫连年,户口减耗,有些都随宜合并,缩减为30个都(含在坊),下辖80图;每图10甲。   清初“迁界”,濒海居民移入内地,东南地区的图、甲十减六七。康熙二年(1663年)改里为铺,全县设68铺(其中县治内8铺)。   民国初废“府”设“道”,惠安县隶属厦门道。民国16年(1927年)废“道”,实行省、县二级地方政制,各县公署改为县0,惠安县直隶福建省0。民国22年(1933年),十九路军在福建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0”,将福建划为4省,惠安县隶属“兴泉省”;同年 “闽变”失败后,南安县仍直属福建省0,属第五行政督察区(区署在同安)。民国23年( 1935年)改属第四行政督察区(区署在同安,1938 年移永春,1943年移泉州)。   1949年8月23日惠安县解放,9月5日惠安县人民0成立,隶属于福建省人民0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0年9月改属晋江区专员公署。1955年隶属晋江专区(1971年改称晋江地区; 1985年“地改市”,改称泉州市)。   1997年,惠安县面积972.9平方公里,人口119万,辖17镇2乡:螺城镇、崇武镇、东岭镇、东园镇、黄塘镇、净峰镇、螺阳镇、洛阳镇、山霞镇、涂寨镇、辋川镇、张坂镇、南埔镇、后龙镇、山腰镇、涂岭镇、埭港镇、百崎回族乡、小岞乡,县0驻螺城镇。   2000年,惠安县析置泉港区(县级)。将惠安县的山腰镇、后龙镇、南埔镇、涂岭镇、埭港镇划归泉州市泉港区管辖。   2000年,撤销小岞乡,设立小岞镇。行政区划调整后,惠安县辖15个镇、1个民族乡。   现今,惠安县辖螺城、洛阳、崇武、东园、张坂、东岭、辋川、涂寨、螺阳、黄塘、山霞、净峰、东桥、紫山、小岞15个镇和百崎回族乡,共有11个社区,284个行政村。  

安溪县

   安溪县(拼音:an xi xian),英文简称Ann Kway,An Xi。   安溪县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晋江西溪上游,厦(门)漳(州)泉(州)金三角西北部,隶属泉州市。北纬24°50′-25°26′,东经117°36′-118°17′。总面积3057.28平方千米,全县总人口108万(2008年3月),其中非农业人口137838人。除官桥、湖上、剑斗、白濑等少数畲族居民外,其余均为汉族,通闽南方言。   安溪是福建省泉州市辖县,中国茶叶基地之一。县府驻凤城镇。五代南唐置清溪县,宋改为安溪县。县境位于戴云山脉东南坡。地形以湖头—石坪为界,可分为:西部(内安溪)为戴云山脉的主体部分,地势高峻;东部(外安溪)以低山、丘陵为主,并镶嵌有若干向东南开口的马蹄形盆地。西溪自西北流向东南,在盆地内的沿溪两岸,发育了一片冲积平原,为主要农耕地区。西部气候属中亚热带,东部属南亚热带。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安溪茶园面积约0.67万公顷,居全省各县市首位。盛产乌龙茶,其珍品“铁观音”远销30多国家和地区。矿产资源较丰富,有煤、铁、锰、铅、锌、石灰岩和石墨等。潘田铁矿是全国重要的富矿。轻工业以制茶为主。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新建的漳(平)—泉(州)铁路已通车到县境剑斗。   县人民0驻凤城镇。全县辖24个乡镇460个村居:凤城镇、蓬莱镇、湖头镇、官桥镇、剑斗镇、城厢镇、金谷镇、龙门镇、虎邱镇、芦田镇、感德镇、魁斗镇、西坪镇、尚卿乡、参内乡、白濑乡、湖上乡、大坪乡、龙涓乡、长坑乡、蓝田乡、祥华乡、桃舟乡、福田乡。共有19个社区、3个居委会、435个行政村。   安溪地处戴云山脉东南坡,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多山,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140座,大多分布在西北部,最高山峰太华尖海拔1600米。以五阆山、跌死虎山为界,西部称内安溪,东部称外安溪。外安溪地势较低,平均海拔300—400米,以低山、丘陵串珠状河谷盆地为主;内安溪地势较为高峻,以山地为主。河流以晋江上游西溪(又名蓝溪)为主,发源于桃舟、棠棣和永春一都,由此流向东南,经南安汇入晋江,境内流程105千米,西部的福前、白荇溪和举溪等,流程较短,自西北向西南注入九龙江。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外安溪夏季长且炎热,冬季短而无严寒,年均气温19-20℃,年降雨量1600mm左右;内安溪年均气温16-18℃,年降雨量1800mm以上,无霜期约260天,秋冷较早,春来较迟。   历史沿革   唐咸通五年(864)析南安县西北部2乡置小溪场。后周显德二年(955)升场为县,设清溪县,取溪小清澈意。宋宣和三年(1121)改名安溪县:因睦州清溪洞“盗”起,吏恶其名,故改称安溪,反其意为“溪水安流”。历属清源军、平海军、泉州、泉州路、泉州府,厦门道(兴泉永道)。1949年9月3日解放,属泉州专区、晋江专区(地区)、泉州市。   2000年,安溪县辖13个镇、11个乡:凤城镇、湖头镇、蓬莱镇、官桥镇、剑斗镇、城厢镇、魁斗镇、金谷镇、龙门镇、西坪镇、虎邱镇、感德镇、芦田镇、湖上乡、尚卿乡、大坪乡、龙涓乡、长坑乡、蓝田乡、祥华乡、桃舟乡、参内乡、白濑乡、福田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011437人,其中:凤城镇 68232人、蓬莱镇 68315人、湖头镇 75917人、官桥镇 73997人、剑斗镇 40870人、城厢镇 65233人、金谷镇 43552人、龙门镇 61328人、虎邱镇 44089人、芦田镇 14945人、感德镇 51068人、魁斗镇 25734人、西坪镇 54323人、参内乡 24511人、白濑乡 8229人、湖上乡 23066人、尚卿乡 37142人、大坪乡 16077人、龙涓乡 62207人、长坑乡 77700人、蓝田乡 24330人、祥华乡 30927人、桃舟乡 11210人、福田乡 8435人。   2003年末,安溪县辖13个镇(凤城、蓬莱、湖头、官桥、剑斗、城厢、金谷、龙门、虎邱、芦田、感德、魁斗、西坪)、11个乡(参内、白濑,湖上、尚卿、大坪、龙涓、长坑、兰田、祥华、桃舟、丰田),25个居委会、435个村委会。2003年末,总户数260796户,总人口106372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7838人。各乡镇人口:凤城镇 66949人、蓬莱镇 76784人、湖头镇 79718人、官桥镇 85066人、剑斗镇 45474人、城厢镇 72903人、金谷镇 50556人、龙门镇 68997人、虎邱镇 49884人、芦田镇 15868人、感德镇 54519人、魁斗镇 26759人、西坪镇 55634人、参内乡 27445人、白濑乡 9743人、福田乡 8812人、湖上乡 25511人、尚卿乡 39950人、大坪乡 17918人、龙涓乡 68423人、长坑乡 82453人、蓝田乡 25808人、祥华乡 31283人、桃舟乡 11804人。   2005年,安溪县辖凤城、湖头、蓬莱、官桥、剑斗、城厢、魁斗、金谷、龙门、西坪、虎邱、感德、芦田13个镇,湖上、尚卿、大坪、龙涓、长坑、蓝田、祥华、桃舟、参内、白濑、福田11个乡,共有19个社区、3个居委会、435个行政村。  

永春县

   永春,古称“桃源”,地处福建省东南部,位于东经117°41’-118°31’,北纬25°13’-25°33’之间,东与仙游县相连,西和漳平市交界,南同南安市、安溪县接壤,北和大田县、德化县毗邻。全县总面积1468平方公里,全境呈带状,东西长84.7公里,南北宽37.2公里。总人口54万人。现设18个镇、4个乡、9个国营农林茶果场。   所获荣誉   永春县是国务院首批开放县之一,是“国家卫生县城”、“中国芦柑之乡”、“中国纸织画之乡”、福建省乌龙茶生产出口基地县、全国最大的陶瓷灯饰生产县、全国最大的神香生产出口基地和全国重点地方产煤县。   行政区划   县人民政府驻桃城镇,距泉州市中心54千米。全县辖18个镇、4个乡:桃城镇、五里街镇、一都镇、下洋镇、蓬壶镇、达埔镇、吾峰镇、石鼓镇、岵山镇、东平镇、湖洋镇、坑仔口镇、玉斗镇、锦斗镇、东关镇、桂洋镇、苏坑镇、仙夹镇、横口乡、呈祥乡、介福乡、外山乡。共有27个社区、209个行政村。   气候条件   永春气候条件优越,在14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同时兼有三种不同的气候类型,西半县属中亚热带,东半县属南亚热带,而千米以上山地则属北亚热带 。全县无霜期320天 ,平均气温20.4℃,降水量1600~2100毫米,气候温和,湿润多雨,夏长不酷热,冬短无严寒,素有“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序春”之称。   地形地貌   永春境内山多地少,地势趋西北高东南低,著名的戴云山脉绵延全境。境内以蓬壶马跳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溪流瀑布西部多山,有1000米以上山峰58座,地貌资源丰富,分布有火山岩地貌、石灰岩地貌、花岗岩地貌以及丹霞地貌等,山体俊美,自然风光迷人 ,是永春县旅游业发展的主要优势。东部属闽东南沿海隆起地区,呈阶梯状,以丘陵和河谷为主,沿桃溪散布着串珠状的山间小盆地,是永春县重要的经济文化带。   自然资源   境内资源丰富,溪流纵横,水系发达,水能蕴藏量17.12万千瓦,其中可装机开发量11.7万千瓦。山地面积152万亩,森林覆盖率66.8%,木材蓄积量270万立方米,是全省用材林基地之一。地下矿藏主要有煤、铁、锰、石灰石、高岭土、明矾、花岗岩、辉绿岩、矿泉水、地热水等。永春无烟煤储量达1.3亿吨,煤质好,是全国地方重点产煤县之一,闽东南地区的煤炭主要供应地。高岭土储量丰富,分布甚广。坑仔口盘龙山矿泉水是全国第四家由国家矿产储量委员会命名的优质天然矿泉水,其水质可以与比利时士巴矿泉水、法国埃维昂矿泉水、美国山谷矿泉水等世界名牌相媲美。   工业发展   永春工业正在崛起,涉及采掘、电力、化工、造纸、陶瓷、建材、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美术工艺、制药等20多个行业,向社会提供1000多种产品,形成了以煤炭、食品、化工、建材、陶瓷为支柱的工业体系,开发、创造了一批名、特、优产品。永春老醋、养脾散、天然芦柑果汁、金桔糖、神香、漆篮等产品一直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有较高的声誉。具有永春特色的生物制药产业也正在快速发展。   历史文化   永春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福建省第二大山脉——戴云山脉自德化南伸本县,绵延全境。境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以蓬壶马跳为界,大致可分为两部份。西北群山叠嶂,幽壑高岩,泉清树绿;东南丘陵起伏,盆地相间,犹如珠串散布。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曾经数游永春,不禁赞道“千浔瀑布如飞练,一簇人烟似画图”。 东关桥   永春民风淳朴,劳动力充足,素质良好。全县劳动力20.6万人,占总人口的39.2%。每十万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者达586人,其比例居泉州市第二位。全县有普通师范学校、技工学校、成人中专学校各1所、职业中学4所、普通中学36所。1995年开始全县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永春县是福建省著名侨乡和港澳台胞的主要祖籍地,华侨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明德宣五年(公元1430年)就有人旅居南洋群岛。在东南亚至今仍有“无永不开市”之说。目前旅居海外的华侨、华裔以及港澳台同胞达103万人,足迹遍布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在侨居地与当地人民一道披荆斩棘,艰苦创业,创造了辉煌的成就;他们热爱祖国,关心家乡建设,为永春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1993年11月成立的“世界永春社团联谊会”(简称“世永联”),不仅对加强海外乡亲的横向联系,敦睦乡谊,合作交流,而且对该县开展海外侨务工作,加快永春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等方面,都起了很大作用。近年来,永春发挥侨乡优势,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项目规模日趋扩大,投资领域不断拓宽。   历史名人   永春出现的名人有:余光中、卢琦、郭忠福、林阿绵、陈英、弘一法师、留从效、颜域、留正、周自超、陈晋接、庄际昌、林一心、陈秀东、赵学敏、白粬、梁灵光、林连通、林国雄、许寒冰、苏晋中,朱子、吴作栋。   永春特产   永春芦柑   永春岵山的荔枝、达浦的甘蔗、下洋的煤矿、玉斗坑子口的香茶、湖洋的芦柑、县城的纸织画、农家的榜舍龟;下洋的牛姆林、蓬壶的百丈岩、一都的岱山岩、石鼓的魁星岩、五里街的万春寨、岵山的北溪村、锦斗的乌髻岩等都是永春人民的骄傲。   “永春佛手,清香可口!”   “永春佛手香又甜,畅销全国赚大钱!”   永春的佛手三次去全国参加比赛,次次都得了一个冠军,所以又有了一句话 :“永春佛手,全国第一!”   永春县五里街镇的逢源饮料厂、下洋镇的红狮水泥都畅销全国,价格便宜,质量上等。   永春老醋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闻名全国。  

德化县

金门县

   金门位于福建省东南海上,屹立台湾海峡西侧,东距基隆198海里,东南距潮湖82海里,距高雄160海里,西距厦门约18海里,与大陆最近处为自马山至角屿,仅2310公尺。于1915年自中国福建省思明县独立设县。   金门岛原来一直归福建管辖,自古与厦门属于同一地区范畴,合称“金厦”,现在由台湾当局“金门县”管辖。   金门县,包括金门岛,小金门岛,大胆岛等几个岛屿。在金门岛上,有个金门市。所以金门有时候可以指不同的含义。   金门历史悠久,古称“仙洲”或“浯洲”,自古有“海上仙洲”、“桃源胜景”之美称。岛上古有珠江夜月、丰莲积翠、啸卧云楼和仙阴瀑布等八景;今有太武雄峰、玉柱擎天、汉影云根和金汤剑气、榕园绿阴、龙山瑞霭等24景。而登临太武山颠或伫立于马山之顶。又可远眺对岸的厦门。   金门通行闽南语,腔调近于同安腔,也是一种漳、泉混合口音(偏泉腔)。   1958年8月23日,17时30分起,解放军3万多发炮弹炮击金门,震惊了全世界。似乎拉开解放台湾的序幕。   金门岛面积150多平方公里。金门岛形如锭,东西长约20公里,南北最长处约15.5公里,中部狭窄处仅3公里,太武山雄踞东部,海拔253公尺。金门西面环海,环岛多港湾口岸,可停泊船艇者计30余处,潮高水深。   金门与厦门、同安遥遥相对,纬度相同,均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雨多集中于四至八月,台风多生于七、八月,全年风向东风占8个月,每年五至八月为东南风及南风。   由于花岗片麻岩是构成金门岛的基岩,岛上土壤概以砂土及 裸露红壤土为代表。前者沙层厚、保水保肥力均差;后者表土薄、酸性重,腐植质少,皆不宜耕作,故岛上农作仅宜价值较低之耐旱性杂粮:如高粱、玉米、花生、蕃薯.   金门,旧名浯洲,又名仙洲,是台湾与大陆之间文化、贸易、移民的中继站;金门以秀致的风光美景获得“海上公园”的美誉。如今,金门已经退去昔日烟硝烽火的战地戎装,成为观光胜地,同时也是台湾第一座人文及战役纪念公园的所在地。   金门其实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远自五胡乱华的时后就有人到岛上开垦,唐朝以后更有人在此牧马、晒盐。宋朝的一代大儒家朱熹更曾经在此讲学,有些文风鼎盛的村庄,更被称为‘人丁不满百、京官三十六’。很多唐山过台湾的祖先们,更是以金门为中途的转接站。这当然也包括了以金门为据地,赶走荷兰人的郑成功。   金门的面积有150平方公里,主要分为大金门和小金门,形状像一只花蝴蝶。相当于二分之一的台北市大,现在的人口有4万8千人,因为-缓和,“驻军”的人数大概只剩下不到3万人,与当初外岛十万大军的盛况已无法比拟。也因此留下许多废弃的军事基地,现在反倒成为大家竞相参观的据点。   金门公园在1995年正式于金门成立管理处,目前总共有五个区,这些分区里保留著较为丰富的人文史迹和自然生态,也成为观光客到金门旅游必定造访的景点。   金门地理   金门地处东经118度24分,北纬24度27分,位于九龙江口外,与厦门湾口遥望。包括金门本岛(大金门)、烈屿(小金门)、大胆、二胆等十二个大小岛屿,总面积150.3397平方千米(不包括代管乌丘乡面积)(乌丘原隶属福建莆田)。(大担岛,在台湾被叫做“大胆”。原来。1958年为了激励在炮战中被解放军打得焦头烂额、恐惧万分的大担岛官兵,当时在台湾任“总政治作战部主任”的蒋经国题写了十个字:“大胆挑大担,岛孤人不孤”。从此以后,大担岛在台湾改称为“大胆岛” )   金门的行政区划分   金城镇   金湖镇   金沙镇   金宁乡   烈屿乡   乌丘乡(代管)   金门交通   岛内联系多倚靠公路交通,全岛公路密度为台澎金马地区各县市之冠。大小金门间仰赖水头商港(金城镇)与九宫码头(烈屿乡)间的航运,联络两岛的金烈大桥已讨论多年,但至今仍未动工。乌丘乡原属莆田县,与金门本岛间并无直接航班,须经由台中港中转。对外交通以空运为主,目前有往台北、台中、嘉义、台南、高雄各航线。海运方面则有料罗与水头两商港,水头商港同时为小三通指定港口,与厦门和-头间有定期航线。   金门和台湾之间的交通非常方便,台北、高雄、台中、嘉义、台南都有直飞金门的班机,一般的航程大概只要40 -50分钟便可抵达。基隆、高雄还不时有快轮往返。   金门的地理位置   金门地处福建省东南方之厦门湾,位于九龙江出口,全县面积150.145平方公里(本岛为134.25平方公里,尚辖、烈屿、大胆、 二胆、乌丘、东引、东碇、北碇、等十二座岛屿)   岛形中狭,东西端较宽。东西向约二十公里;南北向最长处在东,约十五公里;中部最狭处仅三公里,诚如金锭状(或是一根骨 头)。西距厦门外港约10公里,东距台湾约277公里。其纬度约与 台中地区相当(约在北纬24度)。在 气候上 金门,地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因金门为在海峡中之岛屿,四面无高山屏障,中间则丘陵起伏,故风力较强,夏有西南海风的吹拂,每到清明时候常带来浓雾,台金交通常受影响;东有强烈的东北季风。   全年降雨量多在四月至八月,台风则发于七月,风势以七月至十二 月较强。年均温为摄氏20.9度,最高月均温是八月28.2度;最低月均温是元月12.8度;年平均降雨量不足一千公厘; 四至九月是雨季,占全年降雨量80%。因受地形影响(花岗岩丘陵,为金门主要地形,金门无良好的蓄水地物(金门无巨川长流,最长者为西半岛之浯江溪,惟已呈干涸状态,旧河床隐约可辨。其他如金沙溪、后水溪、前埔溪、小径溪、西堡溪、山外溪等大多是涓涓细流,源短量少,平时多已涸渴;如遇风雨,又复一泻入海,雨不能得 其利,旱则患其灾)。 虽近年来,大兴水利,拦河筑坝,新辟湖塘,如太湖、兰湖 、慈湖、双鲤湖、荣湖、陵水湖、田浦水库、金沙水库等等;但 蓄量不多,如遇旱年,常有缺水之苦。再加上近年的开放观光,用 水量大增,更使得供水更加的吃紧。   金门地形   金门的主要地形为起伏的花岗岩地形,岛上最高峰为太武山(其高为253公尺,其上有毋忘在莒蒋公之手铭),雄势雄伟,独冠屿上,近观之若兜鍪状,故名太武 。其石纷纠萦纡若印章篆刻,又称“海印”,隔海远望,如仙人偃卧(仙人倒 地卧不起之形),海上人因别呼之为“仙山”。   太武山之外,东有鹊山、凤山、塔山;南有双山、长安山、丰莲山、太文山(古燕南山)、献台山、南磐山;西有矛山;西它雪鄐、虎 山、天摩山、金山等等。   而古宁头区、古岗区、马山区与烈屿区除有部分丘陵地形外,多为地势平坦,红土广泛覆盖之台地,各区海岸则有花岗片麻被海水侵蚀而形成之崖面或平台,以及发育良好之沙滩,岩岸沙岸交错构成了金门多变的海岸景观?   金门选民结构   金门地区选民结构以-(国民党、亲民党、新党)支持者居绝大多数,历届选举-候选人均囊括九成以上选票。民进党则在近年来积极在金门投入行政资源加强耕耘,未来政治版图变化仍待观察。   现在金门岛上著名的“-统一中国”标语,与厦门对岸的“一国两制统一中国”标语遥遥相望。   金门历史   金门有居民始自东晋元帝建武。当时因五胡乱华,有苏、陈、吴、蔡、吕、颜等六姓迁住金门。唐德宗贞元十九年,福建观察使柳冕奏设“万安牧马监”于泉州,牧马监陈渊率十二姓氏:陈、蔡、许、翁、李、张、黄、王、吕、刘、洪、林姓屯居金门。在金门庵前村丰莲山一带牧马,广兴水利,人口因之日渐繁盛,后代金门子民遂尊称陈渊为「开浯恩主」。   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宋代大儒朱熹任同安县主簿,在燕南山设燕南书院,金门乡里之间一时争相向学。于是金门文风鼎盛,而雅称为“海滨邹鲁”。   南明隆武元年,郑成功自烈屿湖井头登陆,奉明太祖灵位,大会明朝文武群臣于巡检司城(城址旧名吴山,今称城仔顶),自此以金门为后勤基地,展开北伐南京,东征台湾的事业。明郑永历十五年,郑军由金门料罗湾码头出发,从台南鹿耳门登陆,仅十一个月就将据台的荷兰人驱逐回国了。 金门话属于闽南语系,还保有汉晋时期的古韵和唐宋时代的古语。金门县志中记载,金门现有居民的组成,概分为五种,一是乱世遗民、二是泉州的世家大族、三是邻近都邑的商贾渔民、四是历代戍守金门的军人、五是赘婿谪配而来到金门的。金门现住居民的社会型态,大都是聚落型式,且多是举族前来垦拓的单一姓氏聚落,家族观念十分浓厚。   金门人的住屋四周多有避邪物,像八卦镜、屋墙有风狮爷等等,不一而足。风狮爷有肩负着捍卫村境平安的神圣任务。在小金门的辟邪物中,则是以专治白蚁的风鸡来挡风。 金门缺乏深湾港澳,土地贫瘠乾旱,因生活不易,居民多从事小规模的农耕渔捞,或从戎征戍。因此当地居民,除了官宦门第外,绝大多数是农、工群众及少数交易买卖的商贩。在这种的社会背景下,所衍生的文化特质,有高尚尊贵和粗俗简略两个极端。但真正的金门人的生活文化,应该还是以平民大众为主的民生百态。   金门的民俗风情,既保持闽南特征,又独特迷人。民间传统节日与大陆的习俗特别和漳州、泉州完全一样。每年例行的祭祀赛会,以“迎城隍”的规模最大。岛上乡民视石狮为保护神,各村落路口,随处可见身穿盔甲或外围披风的立姿石狮,狮前常见香火,为金门独有的景观。位于金沙北端的山后中堡18栋闽南式古屋,燕尾高扬,既代表着金门民俗,也是中华绚丽多姿的体现,已被辟为“民俗文化村”。  

石狮市

晋江市

    晋江市位于福建东南沿海,泉州市东南部,晋江下游南岸。北纬24°30′-24°54′,东经118°24′-118°43′。东北连泉州湾,东与石狮市接壤,东南濒临台湾海峡,南与金门岛隔海相望,西与南安市交界,北和鲤城区相邻。海岸线长121公里,陆域面积69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345平方公里。集闽南金三角经济开放区、全国著名侨乡、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于一体。   晋江市是福建省省辖市(县级市),由泉州市代管。晋江市0驻地原在青阳镇(街道),2007年迁至罗山街道。   2007年末,常住人口158.70万,其中城镇人口73.95,乡村人口84.75,城镇化率46.6 %。2007年末,户籍人口104.45 万,其中农业人口67.40万,非农业人口37.06万。汉族占97%,少数民族有回族、畲族、满族等35个,以回族居多。通闽南方言。旅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210多万人,分布在世界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东南亚为最多。   东潘海堤   晋江山川毓秀,人文荟萃,素有“声华文物、雄称海内”、“泉南佛国”、“海滨邹鲁”之美誉。先后荣获“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体育先进市”等荣誉称号。改革开放以来,晋江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年均增长率达26.16%。从综合实力看,1991年首次评选“全国百强县”时, 晋江名列第55位;1994年,跃居第15位;2000年,又跃升第10位,进入“全国十强县(市)”行列;2002年又被评为“第二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第6名;2005年更是名列全国百强县(市)第5名。   晋江是中国的品牌之都,拥有的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福建省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数量名列全国县级市前列、福建省县(市)首位。晋江先后被授予“中国鞋都”、“中国食品工业强县(市)”、“中国陶瓷重镇”、 “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县(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等称誉。科技综合实力进入全国百强行列,被定为全国4个科技进步示范区之一。200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92.5亿元,财政总收入48.6亿元(其中本级财政收入2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068元。  

南安市

    处闽南金三角中心区域的南安市,与台湾、金门隔海相望,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乡。全市面积2036平方公里,人口147万人,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300多万人,是全国著名的侨乡,福建沿海经济开放区的新兴城市。   邮编:362300 代码:350583 区号:0595 拼音:Nan"an Shi   南安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晋江中游,地理坐标为北纬24°34′-25°18′,东经118°08′-118°36′。总面积2011平方千米。   2003年末,全市总户数375768户,总人口148113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87339人。主要为汉族,少数民族有畲、满、回族等,通用闽南方言泉州话。   南安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中山、低山渐次过渡到丘陵台地、平原、坡麓、海滩、明显阶状倾斜。晋江上源西溪由西向东横贯中部,东溪斜贯北东。于双溪口汇合为晋江干流。南部滨海,海岸线长30多千米。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温度20.9℃,七月平均温度28.6℃,一月平均温度12.1℃,年降雨量1600mm,无霜期330天。   行政区划   市人民0驻溪美街道。全市辖3个街道、21个镇、2个乡:官桥镇、溪美街道、柳城街道、美林街道、省新镇、仑仓镇、东田镇、英都镇、翔云镇、金淘镇、诗山镇、蓬华镇、码头镇、九都镇、乐峰镇、罗东镇、梅山镇、洪濑镇、洪梅镇、康美镇、丰州镇、霞美镇、水头镇、石井镇、眉山乡、向阳乡。共有32个社区、384个行政村。   历史沿革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置东安县。晋太康三年(282)改晋安县,属晋安郡。南朝梁改为梁安县;天监(502—519)中析晋安郡南部置南安郡,以保持闽疆南部安定取称。隋开皇九年(589)改郡为县(五代曾改名晋平县、晋安县、梁安县),辖地包括今莆田、晋江、惠安、同安、安溪、永春。唐武德五年(622)置丰州,贞观元年(627)丰州并入泉州(州治今福州)。贞观九年(635),并丰州入泉州(今福州)。嗣圣初(684)分出南安、莆田、龙溪三县置武荣州,南安县城丰州为武荣州治(故南安又别称武荣)。久视元年(700)迁治今泉州,丰州仍为南安县治。五代后南安县历属清源军、平海军、泉州路、泉州府、厦门道。1937年7月县治迁今址(另有一说:1936年县治迁往溪美镇)。1949年8月14日解放,属泉州专区、晋江专区(地区)、泉州市。   1993年撤县设省辖县级南安市,由泉州市代管。   1988年,南安县辖15个镇、7个乡、7个国营农、林、茶场。   南安县辖溪美、仑苍、英都、诗山、码头、梅山、洪濑、丰州、官桥、水头、石井、美林、金陶、罗东、康美、东田、翔云、蓬华、九都、洪梅20个镇及眉山、向阳二乡,381行政村,17个居委会,3511个自然村,5550个村民小组。面积2002平方千米,251583户,1320960人。   2000年,南安市辖3个街道、21个镇、2个乡:溪美街道、柳城街道、美林街道、仑苍镇、英都镇、金淘镇、诗山镇、码头镇、罗东镇、梅山镇、洪濑镇、康美镇、丰州镇、官桥镇、水头镇、石井镇、东田镇、翔云镇、蓬华镇、九都镇、洪梅镇、省新镇、霞美镇、乐峰镇、眉山乡、向阳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385276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溪美街道 83588 柳城街道 68083 美林街道 69249 省新镇 46860 仑仓镇 37624 东田镇 38772 英都镇 42355 翔云镇 20937 金淘镇 64796 诗山镇 72340 蓬华镇 16844 码头镇 55737 九都镇 12972 乐峰镇 29953 罗东镇 48652 梅山镇 59030 洪濑镇 83130 洪梅镇 36569 康美镇 49482 丰州镇 47203 霞美镇 62918 官桥镇 100185 水头镇 121620 石井镇 86902 眉山乡 16483 向阳乡 12992    2001年,将向阳乡林坑村划归九都镇管辖。   2003年末,南安市辖3个街道(溪美、柳城、美林)、21个镇(仑仓、英都、金陶、诗山、码头、罗东、梅山、洪濑、康美、丰州、官桥、水头、石井、东田、翔云、蓬华、九都、洪梅、省新、霞美、乐峰)、2个乡(眉山、向阳),32个社区、384个行政村。2003年末,各街镇乡人口(人):溪美 80178 柳城 62963 美林 70922 省新镇 49919 仑苍镇 49187 东田镇 49192 英都镇 58766 翔云镇 26664 金淘镇 78885 诗山镇 87217 蓬华镇 23470 码头镇 70994 九都镇 16655 乐峰镇 45935 罗东镇 58858 梅山镇 67477 洪濑镇 85927 洪梅镇 50120 康美镇 55243 丰州镇 48079 霞美镇 67019 官桥镇 115275 水头镇 139704 石井镇 86426 眉山乡 24791 向阳乡 13815   2005年,南安市辖溪美、柳城、美林3个街道,仑苍、英都、金淘、诗山、码头、罗东、梅山、洪濑、康美、丰州、官桥、水头、石井、东田、翔云、蓬华、九都、洪梅、省新、霞美、乐峰21个镇,眉山、向阳2个乡,共有32个社区、384个行政村  


南安市特产大全




南安市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