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泉州 >> 南安市 >> 仑苍镇 >> 后垵村

后垵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后垵村谷歌卫星地图)


后垵村简介

  后垵村位于仑苍镇政府驻地东北5.8公里处,东与省新镇相邻,西与蕉坑村接壤,南与辉煌村相接,北邻眉山乡。后垵村村委会设在后安寨,聚落分布于南湖山东北麓河谷盆地,下设后垵、后畲、洋丘、三斗、桐只林等自然村。有11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1450多人。村落房屋分布错落有致,山清水秀,民风纯朴。后垵村委会因驻地得名。民国年间与赤田岭同属复兴保,1949年解放后属妙峰乡,1958年为工农大队,1984年为仑苍乡后垵村委会,1985年改称仑苍镇后垵村委会。辖区内有耕地508亩,山地2864亩。 山地较多,水土条件较好,因而种植业及林业在该村的经济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尤其是一些特色的农林产品,山地绿化较好,主要林业品种有松、杉、竹、龙眼等, 这些林木发挥着一定的经济效益,并在保持水土、含蓄水源及改善环境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目前该村正在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及具有特色的农业。正在规划中的至眉 山的公路将为后垵村村民的出行带来极大的方便,并为该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更为有利条件。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50583101 362000 -- 查看 后垵村谷歌卫星地图

后垵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后垵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仑苍村

  仑苍村是是仑苍镇人民政府的驻地村,位于南安市西部地区,晋江支流西溪从北面蜿蜒而过,东距南安市区约15千米,北与园美村隔河相望,南接英都镇,西与素有茶都之称的安溪县接壤。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省道308线从村中穿过,是南安与安溪往来的必经之地。仑苍村委会由仑尾乡和古苍乡合并,故取名“仑苍”。民国年间属仑苍保,解放后为仑苍乡,1958年成立仑苍大队,1984年改称为仑苍乡仑苍村委会,1985年改称为仑苍镇仑苍村委会。现全村人口达7300多人,是全镇最大的一个村落。下辖军塘、园美渡、古村、新村、油园、楼美寨、尾路边、衙内、尾井、前埔乾、新路、格仔尾、畲埔、埔边等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随着经济的发展,目前,仑苍村的村道水泥路面硬化率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交通设施逐步得到了完善,通讯网络日益健全,电信业务覆盖全村。仑苍镇以水暖洁具产业而著名,作为镇政府驻地的仑苍村更是起到龙头作用。改革开放之初,仑苍村即发挥本地优势,创办了一大批的水暖阀门企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乡镇企业不断的发展壮大,产业链不断的扩大,经济实力不断加强,水暖阀门及卫生洁具逐渐走向规模化经营。近年来,在上级部门的牵头下,沿省道308线建起了“中国水暖城”,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市场,成为展示仑苍阀门产业的一个窗口。目前,水暖城二期及美食城也正在建设规划中。 中国水暖城:集水暖卫浴洁具、工业阀门等产品展示、经贸于一体,已建成的一期工程占地面积182亩,建筑面积9.28万平方米,目前签约入驻企业211家,投资总额2.28亿元;正在建设的二期工程规划用地350亩,已完成土地征用和平整。主要工程项目为:技术研发中心、仓储物流和酒店服务业三大工程。二期工程完成后,中国水暖城功能基本完善,并将有力拉动南安水暖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   

联盟村

  联盟村位于仑苍镇的中部,晋江支流西溪之南侧,距仑苍镇政府驻地1公里。东邻大泳村,西与仑苍村毗邻,南接蔡西村,北与园美村隔河相望。省道308线从村的北部穿过,交通十分便利。联盟村面积大约2.5平方千米,人口约为2200多人。下辖湖西、坑口、后村等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由于毗邻镇区,通讯设施较为完善,移动及联通的手机信号没有盲点,电信设施遍布全村。联盟村1958年由乌西、坑口二村合为一个大队,取两村友好合作之意。命名联盟大队,1984为仑苍乡联盟村委会,1985年为仑苍镇联盟村委会。联盟村由于本村面积较小,经济以商业及工业为主,大量居民外出经商。与仑苍村交界处正在兴建的水暖城二期工程逐渐形成规模,并将带动村经济的腾飞,辖区内较有知名度的工业品牌有:瑜鼎机械、湖西水暖阀门厂等。   

蔡西村

  蔡西村位于南安市西部,在仑苍镇驻地东南2.5公里处。北与联盟村相邻,南接东田镇,经联盟村与省道308线相连,与镇区相距两千米左右。聚落分布在大寨山东南麓境内,有妙峰山,山高558米。蔡西村下辖蔡西、梧行、村边、新厝、草田、梧坑、庄园、白营、寮洋、坑南、庵山、坑边寮、小南山等13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约3400人。主要姓氏有陈、郑等姓氏。村道基本都已建成水泥路面,通讯设施日臻完善。蔡西村以驻地村得名。民国年间与乌西、坑口同属妙峰保,1949年解放后称妙峰乡,1956年改为高阳乡,1958年自立蔡西大队,1984年为仑苍乡蔡西村委会,1985年正式改称仑苍镇蔡西村委会。蔡西村土地富饶,森林覆盖率高,山清水秀,自古就是人类的聚居地,留传下了不少的文物古迹,如建于明朝的蔡西寮洋灵应堂,建于明朝的福建省最高的立佛——妙峰石佛岩等。蔡西村主要地形为丘陵及山间小盆地,辖区内经济以农业为主,该村利用地域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取得一定成效,尤其是龙眼产量较大。在服务业方面也有一定成就,大量外出从事商品流通业人员为该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大泳村

  大泳村在仑苍镇政府驻地北0.9公里处,位于晋江支流西溪南侧。大泳村是南安至安溪的省道308线必经之地,北与园美村、大宇村隔河相望,南与蔡西村接壤,西与仑苍村和联盟村相邻,东与溪美镇交界,交通位置十分重要,距市区仅不到10千米,地势较为平坦,具有难得的农业与工业的发展条件。大泳村因西溪在园美、园头至大泳渡处,绕了S弯,洪水至此掀起大浪,而得名“大泳”。1949年解放后与赤田岭等属妙峰乡,1958年公社化后与仑苍村并为仑苍大队,1961年自立大泳大队,1984年为仑苍大泳村委会,1985年改为仓苍镇大泳村委会。大泳村面积约5平方公里,现有人口约4100人,辖3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交通发达,通讯设施完善,路灯普及全村。大泳村地势低平,对经济的发展十分有利,近年来,沿公路两边建起了一些颇具规模的水暖企业,如胜利阀门厂等。辖区内正在建设的省级科技工业园区已初具规模,已有多家企业进驻,拥有多个各级各类品牌。该村在西溪上有一座兴华水电站,目前已并网发电。  

园美村

  园美村位于仑苍镇政府驻地西北1.7公里处,座落于晋江支流西溪北侧,东与大宇村接壤,西与素有茶都美称的安溪县相邻,北与眉山乡相连,南与仑苍村隔河相望。正在建设中的308复线从园美村经过,交通十分方便。园美村是仑苍镇较大的一个行政村,总人口约为6900人,分布着李、苏、郑等多个姓氏的居民,下辖顶苏、土地宫、邦坪、凤过、下尾、顶堡、溪割、土楼等自然村,25个村民小组。园美村北面紧靠龙头山,西南东三面濒临西溪,为西溪冲积地。因村落集中于一大片园地末端,古称园尾,后雅化为园美。1975年定名为园美大队,1984年为仑苍乡园美村委会,1985年改称仑苍镇园美村委会。园美村地势低平,水源充足,经济发展条件十分优越,同时,交通建设进展迅速,漳泉铁路及正在建设中的省道308复线从园美村经过,一旦建成,将更进一步地改善投资环境。位于园美村北面的美宇工业园区已基本完成了三通一平,并有部分企业进驻。园美村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对村容村貌的改造和建设,主要路面全部实现水泥硬化,路灯遍及全村。在教育方面,学校的建设有着较大成就,目前园美村拥有一所中心小学,龙泉完全中学也位于园美村的辖区之内,为园美村的教育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大宇村

  大宇村地处南安市与安溪县交界的仑苍镇西北部,东与黄甲村、丰富村相邻,西北与安溪县接壤,南与园美村毗邻,东南隔晋江支流西溪与大泳村相望;面积552.28公顷,耕地面积千余亩,林地面积近五千亩;有18个村民小组,人口近八千人,是仑苍镇最大的行政村。辖区内驻有供销社、邮电局、银行、火车站等单位。主要经济来源以水暖产业为主,人均纯收入八千余元。是仑苍镇溪北片区的交通、文化、经济中心。大宇村以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加快建设“五个工程”,致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建设下洋新村小区,2007年列入泉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大宇村三面环山、一面滨溪,风光秀丽,是祀奉民间信仰女神“漳州姑”的漳州姑亭所在地。  

丰富村

  丰富村委会位于仑苍镇政府驻地北4公里处,东与辉煌村相连,西与有茶都之称的安溪县接壤,南与大宇村相接,北邻蕉坑村。村委会设在大乾,聚落在芳山西南麓,设有大乾、段头、苦爽、前埔尾、雷顶、土楼、厝地、水对、蓬岛等9个自然村,有11个村民小组,人口2500多人,并有大量外来务工人员。仑苍至眉山的公路从丰富村经过。丰富村山清水秀,有一座小型水库,为大片耕田提供灌溉水源。现有小学、医疗所各1所,水暧厂2家,纸箱厂1家。 取名丰富,有丰收富裕之意。1958年公社化时,丰富村与蕉坑合为工农大队,1965年自立丰富大队,1984年为仑苍乡丰富村委会,1985年改为仑苍镇丰富村委会。 丰富村人口不多,但经济较为发达,辖区内拥有多家企业,著名的九牧集团总部就位于丰富村,其九牧洁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并已获得中国名牌产品及中国驰名商标称号。丰富村拥有大量的特色果树,主要林作物有松木、相思树、油茶、龙眼、杨梅等。特别是龙眼产量较大,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蕉坑村

  蕉坑村位于仑苍镇政府驻地北5.5公里处,东与辉煌村及后垵村交界,西与素有茶都之称的安溪县相邻,南接丰富村,北与眉山乡相连。聚落分布在北长山南麓,呈长方形分布,村委会设在下厝尾,下辖下厝尾、草头山、大埕尾、新门口、东甲边、青洋、官后、加刀坑、谷仓等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有人口2100多人。蕉坑村村落房屋分布错落有致,山清水秀,环境优美,仑苍至眉山的公路经过蕉坑村,为蕉坑村居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因先民从漳州石鼓山移民来此地时,带有蕉苗植于坑边,故取名“蕉坑”。民国年间为芳山保,1949年解放后为半山乡,1955年成立丰塔、蕉坑两个高级社,1958年与丰富、黄甲、后垵合为工农大队,1959年属大宇大队,1960年为丰塔大队,1965年改为蕉坑大队,1984年为仑苍乡蕉坑村委会,1985年改为仑苍镇蕉坑村委会。 蕉坑村山地较多,因而辖区内经济主要以种植业和林业为主,拥有山坡地3600多亩,耕地420多亩,山坡地大多种植一些具有特色的油茶树,山地绿化较好,主要林业品种有桉树、相思树、松树、竹、龙眼等,这些林木发挥着一定的经济效益,并在保持水土、含蓄水源等改善环境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油茶的种植面积较大,生产绿色的茶油,现正在打造千亩绿色油茶基地示范片。   

黄甲村

  黄甲村位于南安市西部,座落于晋江支流西溪北侧,东与辉煌村接壤,西与大宇村相邻,南与大泳村隔河相望,北与蕉坑村相接,漳泉铁路经过黄甲村,东距南安市区仅有10公里,西距大宇火站不到2公里。村落面积约为5平方公里,村落主要分布于西溪中游北岸的山谷丘陵地,村委会设在岭头,下辖岭头、新茂、花园、畲内、大泳头、东紫尾、西紫尾、圳下等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4500多人。黄甲村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漳泉铁路及规划中的省道308复线经过黄甲村,交通及通讯设施完善。因村中有一庙,内奉一武神,身着黄色盔甲,以此得名黄甲村。元、明、清属于二十四、二十五都,民国年间为黄甲保,1958年与辉煌、后垵等同属工农大队,1959年属大宇大队,1984年为仑苍村黄甲村委会,1985年改称仑苍镇黄甲村委会。黄甲村辖区内的黄甲项目区已初具规模,并有部分企业入驻。黄甲村山清水秀,水资源丰富,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现有耕地638亩,主种水稻、花生、甘薯等,山地2185亩,种有大量的龙眼树。  

辉煌村

  辉煌村位于仑苍镇政府驻地东北2.5公里处,座落于晋江支流西溪北畔,东与美林街道办事处珠渊村接壤,距市区11公里,西与黄甲村交界,南至风光秀丽的西溪,北边为眉山乡。辉煌村是为反映社会主义农村建设成就而取名为辉煌。1958年合丰富、黄甲、后安、蕉坑合为工农大队,1959年属大宇大队,1960年自立为辉煌大队,1984年为仑苍乡辉煌村委会,1985年改为仑苍镇辉煌村委会。辉煌村村落面积5.8平方千米,聚落在深坑寨南部,略呈圆形分布,下设顶林边、后店、后塘湖、瓦窑口、内田等自然村,有7个村民小组,436户,2500多人。辉煌村率先在全市铺设水泥路面6公里,通讯覆盖全村,域内有移动基站1个,联通基站2个,电信基站16个,电信接入网1个,路灯亮化环及全村。位于辉煌村的宝寿观音院是一座千年古刹,近年来经村民及海外侨胞集资重建,使古刹重展雄姿。辉煌村辖区现拥有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和福建高新企业多个,如辉煌水暖集团。   

后垵村

  后垵村位于仑苍镇政府驻地东北5.8公里处,东与省新镇相邻,西与蕉坑村接壤,南与辉煌村相接,北邻眉山乡。后垵村村委会设在后安寨,聚落分布于南湖山东北麓河谷盆地,下设后垵、后畲、洋丘、三斗、桐只林等自然村。有11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1450多人。村落房屋分布错落有致,山清水秀,民风纯朴。后垵村委会因驻地得名。民国年间与赤田岭同属复兴保,1949年解放后属妙峰乡,1958年为工农大队,1984年为仑苍乡后垵村委会,1985年改称仑苍镇后垵村委会。辖区内有耕地508亩,山地2864亩。 山地较多,水土条件较好,因而种植业及林业在该村的经济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尤其是一些特色的农林产品,山地绿化较好,主要林业品种有松、杉、竹、龙眼等, 这些林木发挥着一定的经济效益,并在保持水土、含蓄水源及改善环境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目前该村正在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及具有特色的农业。正在规划中的至眉 山的公路将为后垵村村民的出行带来极大的方便,并为该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更为有利条件。  


后垵村特产大全




后垵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