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泉州 >> 南安市 >> 向阳乡 >> 向阳村

向阳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向阳村谷歌卫星地图)


向阳村简介

  向阳村地名来源于境内的五台山,站在此山的中峰上,可观东海日出,故俗称“观日台”,又名向阳山,后以山名取地名向阳。宋隶属德教乡当庭里,元、明、清改称八都,民国年间属郭田保,1949年解放后为帽山乡,1956年称顶星农业社,1959年起称向阳大队,辖于梅山火箭公社,1965年归九都公社,1970年归向阳公社,1984年后为向阳乡向阳村委会。 向阳村在向阳乡政府驻地西北0.3公里处,聚落在帽山东部、高尖山北部山谷间。村委会设在巷仔。全村有巷仔、尾楼、坂美、新厝等4个自然村,有11个村民小组,村民237户1222人。有耕地553亩,山地4262亩。主种水稻、甘薯等。林果有松木、杉木、李、茶叶等。域内有向阳中学、向阳小学、向阳电站、向阳卫生所、粮站、向阳邮电所等企事业单位,有茶叶加工厂2家。乡村公路接向阳公路。
  *数据来源于“世纪之村”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50583201 362000 -- 查看 向阳村谷歌卫星地图

向阳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向阳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坑头村

  坑头村委会以驻地坑头自然村命名。民国为坑头保,解放后属帽山乡。1956年成立联星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坑头大队。1984年改称坑头村委会。坑头村在向阳乡政府驻地西南1.6公里,村委会设在坑头,有坑头、厅前、大岸、肥猪脚、尾厝等5个自然村。聚落在寨仔尖山北麓丘陵谷地,略呈圆形分布。全村有10个村民小组,村民197户1128人。有耕地544亩,山地2529亩,主种水稻、甘薯。林果有杉木、松木、柑桔、李、茶叶。土特产佛手果。有卫生所1所、小学1所、石材厂1家、林果专业队1个。乡村公路接梅仙公路。   *数据来源于“世纪之村”  

马迹村

  马迹村在向阳乡政府驻地西南3.1公里处,村委会设在瓦窑垄.有瓦窑垄、幕前、后头坑、窟内、大路尾、黄金石、后垄仔、吉洋、林口丘等9个自然村,聚落在和界尖山南面丘陵地带,呈长方形分布。全村有20个村民小组,村民420户2052人。有耕地1037亩,山地4759亩。主种水稻、甘薯。林果有松木、杂木、李、茶叶等。有粮食加工厂1个、茶叶专业场2个、林场1处、石板材厂1家、合作医疗所1所。公路接梅仙公路。 马迹村因境内石头上有马蹄足迹,以此奇观取名马迹。民国年间为马迹保,1949解放初属于乐山乡,1956年成立中星农业社,1958年为马迹大队,1967年改为建新大队,1980年恢复马迹大队,1984年为马迹村委会。   *数据来源于“世纪之村”  

杏田村

  杏田村位于向阳乡政府驻地西5.5公里处,聚落在观日台东面山脚下丘陵山谷地,呈梯形分布。村委会设在中站。由中站、下站、洋田崙、狮坯等4个自然村组成,全村有10个村民小组,村民328户1738人。有耕地570亩,山地4905亩。主种水稻、甘薯。林果有松木、柑桔、茶叶、杨梅。土特产有茶叶。有合作医疗所1所、小学1所、石材厂1家。乡村公路接九五公路。原名杏厝保,1958年与郭田合并大队,各取一字命名杏田。1961年拆出郭田大队,取原名为杏田大队,1984年改为杏田村委会。   *数据来源于“世纪之村”  

郭田村

  郭田村在向阳乡政府驻地北3.1公里处,聚落在寨仔山东北面丘陵山谷间,呈长方形分布。村委会设在上科。有上科、下科2个自然村,有9个村民小组,村民273户1396人。   郭田村因宋代时有郭氏在此开发辟成良田,后以姓取名郭田。民国属郭田保,1949年解放后属帽山乡。1958年公社化合杏厝为杏田大队,1970年自立郭田大队。1984年改称郭田村委会。解放前黄国璋、许集美、毛粟等人在这里搞地下游击工作,是革命老区基点村。   郭田村有耕地543亩,山地3196亩,主种水稻、甘薯。林果有杉木、杨梅、茶叶。土特产有茶叶。有小学1所、合作卫生所1所、水电站1座。乡村公路接梅仙公路。   *数据来源于“世纪之村”  

旗星村

  旗星村在向阳乡政府驻地北2.4公里处,村委会设在人形。有人形、山坪、斗仔崙、大墘头、华潭等5个自然村。聚落在西湖山西麓丘陵山谷间。全村有10个村民小组,村民259户1503人。有耕地635亩,山地4918亩。主种水稻、甘薯。林果有茶叶、柑桔、杉木、毛竹、李、茶叶等。特产为茶叶。有合作医疗所1所、、、茶场1个。乡村公路接梅仙公路。 旗星村原名大墘垄,因旗星村境内有铜石旗景观得名。1956年成立旗星农业社,1958年为旗星大队,1984年改为旗星村委会。   *数据来源于“世纪之村”  

卓厝村

  卓厝村以驻地村命名,民国属卓厝保,解放初属平湖乡。1956年成立东星农业社,1958年为卓厝大队,1984年改称向阳乡卓厝村委会。    卓厝村在向阳乡政府驻地东北2.5公里处,聚落在大林山东面丘陵山谷地,呈散点形分布。村委会设在卓厝。有卓厝、西垵、崎路、陈林、狮头坑、东堀坑、土地墘、洋坪、古井头、华溪、内董、外董、中董、后书房等15个自然村。全村有26个村民小组,村民985户4358人。有耕地2026亩,山地18000 亩。主种水稻、甘薯、大小麦。林果有杉木、松木、柑桔、李、茶叶等。有华溪电站,装机600千瓦,卫生所3所,小学2所。乡村公路接梅仙公路。   *数据来源于“世纪之村”  

向阳村

  向阳村地名来源于境内的五台山,站在此山的中峰上,可观东海日出,故俗称“观日台”,又名向阳山,后以山名取地名向阳。宋隶属德教乡当庭里,元、明、清改称八都,民国年间属郭田保,1949年解放后为帽山乡,1956年称顶星农业社,1959年起称向阳大队,辖于梅山火箭公社,1965年归九都公社,1970年归向阳公社,1984年后为向阳乡向阳村委会。 向阳村在向阳乡政府驻地西北0.3公里处,聚落在帽山东部、高尖山北部山谷间。村委会设在巷仔。全村有巷仔、尾楼、坂美、新厝等4个自然村,有11个村民小组,村民237户1222人。有耕地553亩,山地4262亩。主种水稻、甘薯等。林果有松木、杉木、李、茶叶等。域内有向阳中学、向阳小学、向阳电站、向阳卫生所、粮站、向阳邮电所等企事业单位,有茶叶加工厂2家。乡村公路接向阳公路。   *数据来源于“世纪之村”  


向阳村特产大全




向阳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