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山社区位于建阳市潭城街道西南侧,总面积0.7平方公里。社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7个、驻军部队3个,常住居民1320户、4125人,退休人员398人。黄花山社区内现有小学、活动中心、老年公寓、医疗服务中心、药品日用品超市、银行、市场等配套服务设施,为社区居民的衣食住行、文化娱乐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
黄花山社区居委会本着“为政府分忧、为社区造福”的原则,以“紧贴民心、关注民利、心系民生”为社区目标,开展了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服务。建立社区党建、共建联席会议制度和社区“道德银行”,开展“评五星、树新风、争先进”活动和多种党员志愿活动,充分发挥社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社区党支部的主导作用。成立了“五站”(再就业服务站、劳动保障工作站、退管站、计生服务站、爱心捐助站),实施“送岗位、送温暖、送服务、送爱心”“四送”工程,把党和政府的政策落实到群众中去。社区成立社区治安调解委员会和义务-,建立起融治安、调解、防火、普法为一体的全方位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确保社区安全稳定。建立市民文明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公民思想道德、法律、计生等文明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居民的文化素养和品味。社区积极为下岗军嫂排忧解难,与驻军部队交流学习经验,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做好驻军部队“双拥”工作。与驻区单位共同开展“携手共美社区环境、携手共保社区平安、携手共办社区服务、携手共献一片爱心、携手共兴社区经济”的“五携手”活动,构筑社区与驻区单位“双赢”的共建机制。
几年来,黄花山社区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魂”的原则,以诚心换诚心,为建立一个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而努力。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784001 | 353000 | 0599 | 查看 黄花山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南阳社区 |
南阳社区位于建阳市的南入城口,于2003年12月正式挂牌成立。辖区范围:东起建溪西岸,南至民主南路,西起白茶埔,北至水南大桥,约1.9平方公里。社区内有常住户1435户,人口4336人,单位楼幢36幢,个人住宅楼幢230幢,驻区单位9个,园区企业11个,文明单位3个,划分为6个居民小组。区域内山清水秀,景色迷人。建溪西岸绿竹成荫,工业园区机声隆隆,塔山大桥像一道彩虹飞架东西,南入城口的绿地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是投资建业,娱乐休闲的理想选择。 南阳社区综合服务站位于南郡首府七号楼,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位于南郡首府六号楼 ,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参观指导。 |
中南社区 |
潭城街道中南社区地处市中心,辖区范围;东起崇阳溪;西到狮子街段;南沿麻阳溪;北至人民路水东桥段。主干道有5条:人民路、中山路、西街路、民主北路、狮子街路。有“友谊巷、永乐巷、糕条子巷、江滨巷、井巷”5个小巷,设5个小区,5个居民小组。辖区内有省级文明单位2个,地级文明单位5个,市级文明单位3个。社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区"的原则,以平安建设为契机,积极开展“创平安社区、建温馨家园”活动,全力打造社区稳定的社会环境,在各项建设取得突破的同时,社区治安持续稳定,为居民营造了一方平安的绿洲。 社区内有封闭式机关平安楼院1个、平安小区1个,食品公司平安小区,国税局住宿楼“平安楼院”。社区创建“平安家庭”,总户1469户,创建户1288户,示范户129户,待创户103户,创建户占90%,示范户占10%,待创户占8%。 中南社区在创建“平安社区、平安小区、平安楼院、平安家庭”的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我们将继续按照省委会议精神,综治工作,时时放在心上,紧紧抓在手上,以“防得住、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为目标,努力为社区居民打造“平安社区、温馨家园”。 |
永安社区 |
永安社区位于麻阳溪的中段,总面积0.5平方公里,在市区繁华地段,四至范围,东起民主北路连朱熹大道,南起人民路,西至西桥北路,北至潭山公园,主要干道有五路(人民路、中山路、西桥北路和民主北路),四巷(胜利巷、双井巷、狮子巷、盐仓巷)。社区内有事业单位21个,有三个小区:日潭庄苑、中山广场小区和铁井栏小区。有常住居民1463户,4856人;在职人员1565人;下岗失业人员508人,企业退休人员408人,五好文明家庭27户,有企事业单位32个,1所学校,3所幼儿园,社区医疗单位3个,青年志愿者队伍7支。还有众多商业服务网点和家政服务中心及社区再就业中心等。 |
桥南社区 |
建阳市潭城街道桥南社区位于麻阳溪的南岸,总面积0.21平方公里。四至范围:东起民主南路西侧,西至水西桥头上水南路,南至西桥南路北侧,北至麻阳溪南岸。区域内主干道有五路(上水南路、民主南路、西桥南路、黄花山路、黄溪路),三巷(官人巷、河边巷、潭子巷)。社区内有企事业单位20个,常住户有655户,人口1943人,流动人口213人,下岗失业人员110人;划分为5个居民小组。区域内有文明单位9个、文明学校1所、平安家庭、五好家庭户231户,文明楼院16幢。社区有学校、幼儿园、医疗服务站、科技楼、体育馆、文化馆、青少年宫、图书馆、博物馆、新华书店、老人活动中心等,还有众多的便民服务网点。 |
西桥社区 |
西桥社区位于建阳市区的西南部、麻阳溪畔,东邻潭城桥南社区,南与兴建社区连接,北与西门社区毗邻。辖区面积0.3平方公里,常住户有1632户,人口7489人,下辖6个居民小组。 基础设施 辖区内有一座建阳市体育场,场内有塑胶跑道以及乒乓球馆、羽毛球馆等。西桥麻阳溪畔还有一条西桥麻阳溪休闲步道。 经济建设 ,辖区内服务网点以餐饮、零售业为主,有餐饮服务网点二十六家,零售店三十二家。2011年社区经济总收入1.5万元. 社会事业 有中学一所,校园面积8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学生总数3000多人,教职工205人;幼儿园一所,校园面积有300多平方米,教师6人,学生120多人;教师培训基地一所,南平进修学院面积4000平方米,教职工32人;有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面积150平方米,有医生3名,护士4名。 |
兴建社区 |
兴建社区位于建阳市西南隅,东起西桥南路,西至市田径场,南起黄花山路,北至建阳一中,方园1平方公里。常住居民1328户,总人口4058人,工作人员4人。现有南平市人民政府驻建阳办事处、人民银行、闽北卫校、南平市第二医院、南平市教师进修学院等11个单位。辖区内社区功能完善,公共事业配套、商业网点众多、布局合理、交通方便、通讯便捷、环境优美、属地缘型社区。 社区自2003年7月成立以来,按照加强社区管理,强化社区功能,扩展社区服务,发展社区事业的工作思路,遵循“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以“三个贴近”(贴近民心、贴近民情、贴近民意)的管理服务理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寓服务于管理之中。建立了社区党支部,召开了社区成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社区居委会和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制定了社区自治章程和管理制度;成立了“五站“(再就业服务站、劳动保障工作站、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站、计生服务站、爱心捐助站)和“七会”(社区治保会、社区调委会、社区残疾人协会、社区工会委员会、社区计生协会、社区老年人协会、社区老年人体育协会)等种类服务机构和中介组织;基本形成了“二个体系”一是为民服务体系,二是建立起融治安、调解、安全、防范、普法教育为一体全方位的社区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实施了“四送”(送岗位、送温暖、送服务、送爱心)工程;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了居民群众的心坎上,确保了社区的安定和稳定,为社区居民营造了一方安居乐业的生产生活环境。 与此同时,社区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挥社区内的资源优势,形成了“共驻共建、资源共享、共创文明”的创建氛围。紧紧围绕创建“文明社区”和“绿色社区”这两个活动载体,开展了“六进社区”、“评明星、树新风”等一系列创建活动。组建了党员、青年、巾帼自愿者队伍,为居民、-和残疾人,提供无偿和有偿的服务。组建了业余文体骨干队伍,开展了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创建活动中,我们的供电公司小区和人民银行小区被评为“平安小区”,社区获得“文明社区”荣誉称号,2005年被命名授予建阳市第一个“绿色社区”,2008授予南平市“绿色社区”。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为建立一个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而共同努力。 |
黄花山社区 |
黄花山社区位于建阳市潭城街道西南侧,总面积0.7平方公里。社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7个、驻军部队3个,常住居民1320户、4125人,退休人员398人。黄花山社区内现有小学、活动中心、老年公寓、医疗服务中心、药品日用品超市、银行、市场等配套服务设施,为社区居民的衣食住行、文化娱乐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 黄花山社区居委会本着“为政府分忧、为社区造福”的原则,以“紧贴民心、关注民利、心系民生”为社区目标,开展了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服务。建立社区党建、共建联席会议制度和社区“道德银行”,开展“评五星、树新风、争先进”活动和多种党员志愿活动,充分发挥社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社区党支部的主导作用。成立了“五站”(再就业服务站、劳动保障工作站、退管站、计生服务站、爱心捐助站),实施“送岗位、送温暖、送服务、送爱心”“四送”工程,把党和政府的政策落实到群众中去。社区成立社区治安调解委员会和义务-,建立起融治安、调解、防火、普法为一体的全方位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确保社区安全稳定。建立市民文明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公民思想道德、法律、计生等文明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居民的文化素养和品味。社区积极为下岗军嫂排忧解难,与驻军部队交流学习经验,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做好驻军部队“双拥”工作。与驻区单位共同开展“携手共美社区环境、携手共保社区平安、携手共办社区服务、携手共献一片爱心、携手共兴社区经济”的“五携手”活动,构筑社区与驻区单位“双赢”的共建机制。 几年来,黄花山社区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魂”的原则,以诚心换诚心,为建立一个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而努力。 |
西市社区 |
潭城街道西市社区地处市区中心,东起中山路中段怀狮子街南段,西到西桥北路南段,南沿麻阳溪北岸,北至人民路段。有4个小区,是集商贸居住为一体人口密集的社区。社区内有常住人口3408人,1136户,机关企事业单位20个。 为了提高社区办公条件,改善服务水平,2003年12月在上级和有关单位的支持下,建成了占地面积599平方米,建筑面积1120平方米的社区综合服务大楼。内设有再就业服务中心、警务室、棋牌室、阅览室、健身房等功能比较齐全的多功能服务设施,为社区开展各项工作奠定了基础。 社区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整合资源,努力营造出文明、安全、舒适、便利、祥和的生活环境,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在创建“全省示范社区”过程中,组织开展各项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与辖区单位联手共建、共助、共创,抓好“六进社区”、“爱心捐助”活动,通过评选“公德星、美德心、创业星、文化星、育才星”,树立文明新风,推进文明社区建设。 在市委、市政府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指导下,积极探索社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新路子,在辖区党员中广泛开展“公开身份、挂牌承诺”活动,发挥在职党员“六带头”作用。在社区中成立了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站,吸收辖区内流动党员,“口袋”党员主动到社区参加活动,让流动党员重新回到组织怀抱,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社区的各项活动中来。在创建“平安社区”中。通过开展宣传栏、义务咨询解析、帮教对象联系、举办辅导讲座等有关法律、法规宣教活动,让广大社区群众参与到平安创建中来,并开展了各项平安创建活动,建立了宣传栏等,有效提高了社区平安创建“三率”。 近年平,在潭城街道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单位的指导帮助下,在广大居民的广泛参与下,社区实力不断增强,各项群众性活动深入开展,居民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环境不断得到改善,西市社区已成为一个文明、安全、方便、温馨的家园。 |
宝山社区 |
宝山社区居委会于2003年12月19日正式挂牌成立。社区总面积1.2平方公里。社区范围:东起民主南路,西至宝山路;南起纳泰财富广场;北到黄花山路南侧。社区内设有居民小组10个,住宅楼68幢,住户1645户,总人口约5500人。辖区内事业单位有:建阳市第一初级中学、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建阳工作站、建阳市教师进修学校。一个民营企业:福建三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一个留守处:建阳油脂化工厂。一处佛教旅游圣地:建阳宝山清莲寺。社区主要由三条路和三个巷组成:宝山路(单号)、黄花山路(单号前段)、民主南路(双号中段);宝山巷、幸福巷、民主巷。 根据省综治委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23510”的具体要求开展工作。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是将社区所有区域范围划分一级网格1个,由社区党支部书记任格长,负总责。二级网格5个,以块管理、属地管理为主,5名社区工作者作为二级网格格长,每人包干1个网格。三级网格15个,每个小网格选聘一名群众信任的居民为格长,并将热心公益事业的居民群众发展为五大员。依托和对接“智慧社区”等通信信息技术网络资源,配备智能手机,方便与群众联系,更好地为居民服务。 |
北门社区 |
潭城街道北门社区位于市区北部,于2003年12月正式成立,辖区总面积2.5平方公里,四至范围:南起潭山公园,北至童游新村交界处,东至崇阳溪,西至螃蜞路坡顶。社区现有常住人口1600户,4262人;流动人口473户,1197人,楼院82幢,潭厦花城平安小区1个,胜德平安企业1个,辖区划分为18个居民小组,有朱熹大道、中山北路、螃蜞路等三条主要交通干道。辖区内有市法院、交通局、公路、城建、技术监督局等执法和企事业共建单位11个,有潭山公园、北门亲水平台等活动休闲场所,园林面积达9万平方米。 社区自成立以来,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和指导下,以“-”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福建省城市社区建设工作纲要》和南平市《试行办法》,以社区党建为核心,以实施“六民工程”为主线,以社区服务为龙头,创新社区全程代理服务和网格化管理模式,把社会公共事务、司法调解、社会治安、劳动保障、企业退管、扶贫济困、计划生育、环境卫生等导入社区,积极开展“创建文明社区,营造温馨家园”活动,让社区居民拥有一个居住安定放心、环境优美舒心、重新就业安心、服务方便称心、文化娱乐欢心、团结互助热心的新型城市社区。 |
西门社区 |
建阳市潭城街道西门社区位于建阳城西,东起西桥北路,西至六公里(含水泥厂、考亭片区),南起麻阳溪,北至螃蜞路坡顶及林业局。于2003年7月正式成立,辖区面积2平方公里,区域内主要路线为西桥北路、分布为西门村、小井垅、白云垅、大坡垅、大井垅,常住1378户,人口4492人,暂住435户,633人。社区党支部 党员28人,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4人。 辖区内共建单位15个;拥有社区警务室、多媒体学习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老年活动中心。设有家政服务、家电维修、装潢广告、美容美发、中介服务、就业服务等社区服务项目。 几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共建单位和社区居民群众的关心下,西门社区深入探索适应社区建设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子。本着“团结务实、改革创新、奋发有为、服务至上”的机关凝神,以社区党建为龙头、以管理为核心、以教育为基础、以服务为保证、以健康教育为载体。紧紧围绕社区建设、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积极开展工作,促进了社区文明建设的健康稳步发展,形成了一个管理规范有序、服务优质完善、治安秩序良好、环境整洁优美、生活便利舒适、文体活动丰富、道德风尚良好、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城市社区。 |
回瑶村 |
回瑶村地处建阳城南7公里,东临建溪,西靠浦南高速公路,南武公路贯穿其中,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内有回瑶工业平台4000亩,上市企业青松亦在其中。辖5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978户,总人口3666人(其中外出人口541人)。拥有林地15000亩;农田470亩,均为机械化耕种,年稻谷250万斤以上;食用菌为特色农产品。利民合作社享誉全市 |
城关村 |
地处建阳市区西北的城乡结合部,是通往武夷、邵武和南平的交通要道,交通便利周边有铁路、高速公路,距离武夷行政中心3公里,总户数397户,人口1595人,其中党员73人,设有9个村民小组。 基础设施 村规划建设了北门新村,90%的村民集中居住,村的道路硬化达到了100%,数字电视、网络宽带覆盖全村,村为了了改善村民居住环境,聘请了3名保洁员,对村的垃圾进行收集统一处理。 经济建设 我村大力支持市西区生态城的建设,土地都已被作为我市建设用地,为建阳的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原有山林5000多亩,田地800多亩,2011年西区生态城征用我村林地4000多亩,田地700多亩,现有林地1000多亩,田地100左右。投资建设了北门商贸市场(现拥有店面50间,总面积为2945平方米)。闽北香菇批发市场和建溪花苑仓库(店面面积为1800平方米)。闽北农副产品批发中心和副食品批发市场现已成为闽北的商贸中心,为村增加收入100多万元。成立了经济联合社村财年收入 170多万元。溪口228亩田地,投资200多万元,种植葡萄等经济作物,开发休闲观光业。 2013年9月成立了福建武夷潭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并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公司+农户”的形式为失地农民投资兴办的规模企业,公司注册资金一亿元,现有固定资产2.59亿元,项目预计总投资7.6亿元。公司坚持以村民利益为重,在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实现村财增收、村民得利的目标,将产生的经济效益用以提高村民福利待遇,让村民的幸福指数得以不断提升。 社会事业 为了提高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和待遇于2006年成立老年协会,并划拨资金到协会运作产生效益作为老年人的福利,现60周岁的老年人每月按时得到老人福利待遇,成立了老年人活动中心使我村能成为安定和谐、幸福村,有村级卫生室一个医生一名,护士一名。 |
桥南村 |
建阳市潭城街道桥南村位于麻阳溪的南岸,总面积0.21平方公里。范围:东起民主南路西侧,西至水西桥头上水南路,南至西桥南路被侧,北至麻阳溪南岸。区域内主干道有五路(上水南路、民主南路、西桥南路、黄花山路、黄溪路),三巷(官人巷、河边巷、潭子巷)。社区内有企事业单位21个,常住户有1167户,人口3947人,划分为3个居民小组。区域内有省地级文明单位4个、建阳市级文明单位16个、文明学校1所、五好家庭户820户,文明楼院16幢。社区有学校、幼儿园、医疗服务站、科技楼、体育馆、文化馆、青少年宫、图书馆、博物馆、新华书店、老人活动中心等,还有众多的便民服务网点。 社区组织:桥南村建立了党支部,设立社区居委会,行使行政管理只能,设立议事监督理事会,对社区内的自治事务实行决策和监督。 社区党建:适时开展各种党建活动,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社区中的作用。 社区卫生:建立社区医疗服务站以残疾人康复室,开展疾病预防、医疗、保健、健康教育的宣传活动。 社区环境:社区配备专职的收集员和保洁员,实行卫生保洁经常化,门前三包制化,垃圾袋状普及化、绿化养护专人化。 社区服务:广泛开展科教、文体、法律、卫生、教育、环保“六进社区”活动,建立为民服务志愿者队伍,再就业服务站,设立各种便民服务网点十余项,开展各种便民、利民服务。 社区治安:成立治保会,设立警务室,报警店,实行24小时值班巡逻制度。 社区文化:建立市民学校和文化娱乐场所,开展宣传教育和丰富社区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社区荣誉:桥南社区被确定为全省文明安全片示范点,桥南小区被列为全省高标准小区100个之一,桥南居委会96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 |
考亭村 |
考亭村简介 考亭地处建阳城西南面,距建阳城关约4公里。考亭村背负青山,三面临水,风景清幽,民风淳朴,自古就为文人墨客所好。现拥有考亭书院、生态果园、麻阳溪浮桥、古寺庙等诸多旅游景点,特别是破石自然村古樟抱佛更为百年奇观。这里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并于2006年参选了“福建最美的乡村”。 全村有农户278户1159人,其中党员57人。拥有农田1314亩、池塘150亩,葡萄是本村的主要特色产业,该村百分之九十的农户都种植葡萄,被誉为“福建葡萄第一村”。目前,目前,该村种植葡萄面积达1300多亩,年产约500万斤,产值约13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786元。 近年来,该村做大做强葡萄产业,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围绕开发考亭文化旅游资源,开展“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活动,加强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办起了文化俱乐部,新建了健身场所,弘扬了朱熹古文化,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今天的考亭正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快步迈进。 |
严墩村 |
严墩村地处建阳市区西部,距建阳市区5公里,南与考亭、西与周墩、北与童游街道南林村、东与城关村交界,全村面积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345亩,林地面积6688亩,全村共有262户1213人,其中党员60人,下设7个自然村。主要作物以荸荠、蔬菜为主,现已现成一支技术成熟稳定的种植队伍。 严墩村与南阳社区、中南社区、永安社区、桥南社区、西桥社区、兴建社区、黄花山社区、西市社区、宝山社区、回瑶村、北门社区、城关村、桥南村、考亭村、周墩村、黄墩村、西门社区相邻。 |
周墩村 |
周墩村简介 潭城街道周墩村地处建阳西郊,距市区12公里,与徐市镇、莒口镇接壤,总面积为11.6万多亩,约占潭城街道的45%,是潭城街道面积最大的行政村, 有17个自然村,23个村民小组,现有864户3400多人,其中党员78人。 周墩村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拥有林地52200多亩,山势低缓,三面环山, 气候宜人, 没有任何污染,生态环境极佳。2009年村里成立周墩众望林业专业合作社,将村集体的林地资源管理和盘活起来,引导群众大力发展林业生产。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盘活现有耕地资源,引进武夷茶商新种植茶叶200多亩和绿盛林场油茶基地种植油茶200多亩。我村还结合自身实际,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重点发展烤烟、葡萄、淮山等农作物,优化农业经济发展,带动农民走科技致富之路。今后我村将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早日把周墩村建设成为山川秀美,富裕和谐的新周墩。 |
黄墩村 |
黄墩村地处潭城街道西部,依山伴水,环境优美。辖三个自然村、四个村民小组,辖区总面积为8151亩,其中耕地1561亩、林地5165亩,全村共有915人、201户,黄墩村是一个以传统粮食种植结合烟草与水果种植综合发展的宜居宜业的优美乡村。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