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南平 >> 建阳区 >> 将口镇 >> 芹口村

芹口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芹口村谷歌卫星地图)


芹口村简介

  芹口村(Qinkou Cun)
  区划环境 1949年后属将口区东田乡芹口村,1958年为将口公社芹口大队,1992为将口镇芹口村。位于建阳市北部,距集镇和市区分别为2.5千米和19千米,辖芹口、傅屯2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有420户、1274人,其中有古田库区移民。
  基础设施 京福高铁、宁武高速公路贯穿境内,比邻京福高铁武夷东站,宁武高速公路在芹口设有落地互通口,60米宽的将口大道对接宁武高速落地互通口和303省道,将崇公路穿村而过,通村通组道路100%硬化,通信、电视、电网等覆盖全村。2010年8月启动占地63亩规划104户的芹口中心村一期建设,于2011年建成入住;2012年4月启动占地72亩规划133户的芹口中心村二期建设,打造优美乡村。属武夷新区中心城区的物流、工业、产业片区和公共服务中心。
  经济建设 全村耕地总面积2018亩,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1749亩,林地总面积14567亩。主要以种植水稻、食用菌、烟叶和养殖蛋鸭等生产为主。2011年村财收入4.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810元。
  社会事业 芹口小学于2003年撤点并入将口中心小学。新建幼儿园1所、新村级活动场所1座,设有医疗站、农家书屋、图书电子阅览室、老年人活动中心、广播室等,全村建有篮球场,2个,安装健身器材1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应保尽保,参合率达100%。被评为第五批省级生态村。
  风土人情 每年农历正月初二至初四举行绕村舞龙活动,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农历正月十五及八月十五村民们都会举办奶娘庙庙会,祈求一年的平安幸福。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50784102 353000 0599 查看 芹口村谷歌卫星地图

芹口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芹口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将口村

  将口村(Jiangkou Cun)   区划环境 将口村是革命老区村,古称榆溪,因纪念南宋时期一位抗击外寇而英勇献身的将领而得名。是将口集镇所在地,位于建阳市北部,距市区17千米,距武夷山风景区30千米,东与童游街道贵口、新岭村相邻,南和西岸、山尾村接壤,西邻松柏村,北与横塘、芹口村交界。全村面积24.6平方千米。有1029户、3980人。下辖3个自然村,29个村民小组。   基础设施 京福高铁、峰福铁路、浦南高速公路、宁武高速公路贯穿境内,其中,峰福铁路在将口设有货运站,宁武高速在距该村1.5千米的芹口设有落地互通口,303省道穿村而过,通村通组道路100%硬化。投入1000多万元建成南平首个采用最新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自来水厂,电信、通讯覆盖全村,有线电视普及率100%。是武夷新区中心城区所在地,属居住综合服务片区。   经济建设 耕地面积4410亩,山地面积26300亩,有将口沃野果蔬专业合作社翠冠梨种植基地60亩及桔柚种植基地140亩。主要以优质稻、蔬菜、烟叶生产为主,2011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600万元,村财收入58.9万元,人均收入8961元。黄瓜山工业园区有天福化工、瑞嘉竹胶板厂等6家规模以上企业。   社会事业 有幼儿园1所,入园幼儿260人,专任教师14人。有小学1所,现专任教师49人,学生数628人。将口中学1所,现专任教师51人,在校学生263人。将口卫生院设在村中,有文化广场、“三农”步行街广场、敬老院、文化活动中心和老人活动中心。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全村参保率达90%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了100%。被评为南平市级生态村。   名胜古迹 仙奶岗上的唐窑遗址于1991年3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将口旧街的王家祠堂于2004年6月年被建阳市人民政府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芹口村

  芹口村(Qinkou Cun)   区划环境 1949年后属将口区东田乡芹口村,1958年为将口公社芹口大队,1992为将口镇芹口村。位于建阳市北部,距集镇和市区分别为2.5千米和19千米,辖芹口、傅屯2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有420户、1274人,其中有古田库区移民。   基础设施 京福高铁、宁武高速公路贯穿境内,比邻京福高铁武夷东站,宁武高速公路在芹口设有落地互通口,60米宽的将口大道对接宁武高速落地互通口和303省道,将崇公路穿村而过,通村通组道路100%硬化,通信、电视、电网等覆盖全村。2010年8月启动占地63亩规划104户的芹口中心村一期建设,于2011年建成入住;2012年4月启动占地72亩规划133户的芹口中心村二期建设,打造优美乡村。属武夷新区中心城区的物流、工业、产业片区和公共服务中心。   经济建设 全村耕地总面积2018亩,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1749亩,林地总面积14567亩。主要以种植水稻、食用菌、烟叶和养殖蛋鸭等生产为主。2011年村财收入4.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810元。   社会事业 芹口小学于2003年撤点并入将口中心小学。新建幼儿园1所、新村级活动场所1座,设有医疗站、农家书屋、图书电子阅览室、老年人活动中心、广播室等,全村建有篮球场,2个,安装健身器材1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应保尽保,参合率达100%。被评为第五批省级生态村。   风土人情 每年农历正月初二至初四举行绕村舞龙活动,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农历正月十五及八月十五村民们都会举办奶娘庙庙会,祈求一年的平安幸福。   

山尾村

  山尾村(Shanwei Cun)   区划环境 山尾村是革命老区村,位于建阳市西北部,离市区17千米,距将口集镇所在地5.5千米。东与将口村接壤,西和西岸村相邻,南与莒口镇大际村交界,北和松柏村连接。全村面积11.5平方千米,有165户、576人,下设5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   基础设施 浦南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通村通组道路100%硬化。通讯、电信覆盖全村,有线电视普及率100%。属武夷新区中心城区的货运仓储区。   经济建设 村域经济以农业和林业为主,现有耕地1195亩,林地13000亩,其中毛竹林4600亩。主要以种植水稻、烟叶和食用菌为主。 2011年村财收入51.9万元,农民人均济收入8925元。    社会事业 2003年山尾小学由原来的完小改为初小,有学生2人,专人教师2人。村级卫生所1所,乡村医生1人。设专职卫生保洁员1名。老年活动中心1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全村参保率达90%以上。   

西岸村

  西岸村(Xian Cun)   区划环境 位于建阳市北部,崇阳溪河畔,距建阳市区13千米,距离将口集镇4千米,南距建阳市区12千米,北距武夷山景区36千米。东临崇阳溪与将口村交界,南与童游街道南林村交界,西和山尾村接壤,北和将口村连接。全村面积2.9平方千米。有95户、人口415人,下辖西岸、钟山、肖厝、良种场4个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   基础设施 浦南高速公路、303省道穿境而过,通村通组道路100%硬化。电信、通讯覆盖全村,有线电视普及率100%。投资14万元改造农村安全饮用水。2010年,启动投资3000多万元,采用统一规划村民自建的方式,建设占地56亩规划113户的中心村。占地2500亩的西岸国际旅游度假村项目已启动建设,是武夷新区旅游城市综合体和文体综合区所在地。   经济建设 农业耕地面积610余亩,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同时发展烤烟、太空莲、食用菌、蔬菜、水果等产业,其中水果、玉米是该村两大优势产业。村民大力发展养殖业,全村常年养殖生猪500多头,鸭子200000多只,养殖户年均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将口镇沃野果蔬专业合作社在西岸建立生产基地,种植翠冠梨、葡萄、建阳桔柚等,形成远近闻名的“沃野绿色果蔬长廊”,2011年,“沃野果蔬”被评为福建省著名品牌。引进各类木材加工企业11家,年产值达1000多万。2011年农业总产值335.5万元,村财收入22.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957元。   社会事业 2007年西岸小学撤点并入将口中心小学。建有村文化俱乐部,内设篮球场、健身路径、农家书屋、棋牌活动室、多媒体播放室、科普培训室、成年人活动中心、建阳市潭山市民讲坛西岸分坛等文化娱乐活动设施。村卫生所1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应保尽保,参保率100%。被评为第五批省级生态村。   

南台村

  南台村(Nantai cun)   区划环境 革命老区村,位于建阳市北部,距建阳市区60千米,东与胡巷村毗邻,南与东田村相邻,西与横塘村连接,北与武夷山兴田镇南树、南岸村交界。全村面积2.3平方千米。有416户,1577人,下设6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   基础设施 浦南高速贯穿境内,“X608”县道穿村而过,通村通组道路80%硬化。投入35万元改造农村安全饮用水。电信、通讯、有线电视光缆覆盖全村。   经济建设 全村耕地面积3420亩,林地面积1.8万亩,有将口沃野果蔬专业合作社的葡萄种植基地300多亩。主要以水稻、烟叶、茶叶生产为主,常年种植吊瓜200多亩。201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168万元,村财收入25.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960元。   社会事业 2004年南台小学由原来的完小改为初小,有学生26人,专任教师4人。村卫生所1所,乡村医生2人。有农家书屋一所藏书3000余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应保尽保,参合率100%。   名胜古迹 境内有天华寺,始建于清朝,供奉观音菩萨。   

横塘村

  横塘村(Hengtang Cun)   区划环境 横塘是革命老区村,距建阳市区18千米,离武夷山景区30公里。东与南台村、东田村接壤,南接将口村,西邻松柏村,北接武夷山市兴田镇,有横塘、固县、白地园、洋墩、毛厂5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850人。   基础设施 峰福铁路和浦南高速公路贯穿境内,303省道穿村而过,通村通组道路100%硬化,横塘、固县及白地园的烟基路、生产道路实现硬化。投入49.2万元改造农村安全饮用水。电信、通讯覆盖全村。2010年,在白地园建设占地40亩规划60户的中心村;在固县建设占地80亩规划92户的中心村。京福高铁武夷山东站建于辖区内的洋墩自然村,设有公交总站,属武夷新区中心城区的站前交通服务片区,是集交通集散、商贸服务、生活配套于一体的生态新城所在地。   经济建设辖区内有钻石木业、隆圣工艺、夷山物产、百成食品、隆圣食品等5家企业。有林地面积23400亩,耕地面积4610亩,以烤烟、水稻为主导产业,2011年村财收入46.9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810元。   社会事业 2003年横塘小学由原来的完小改为初小,有学生17人,专任教师6人。村卫生所1所。设有农家书屋、图书室,共藏书3500余册。2011年,村民参加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达100%,新农保参保率达95%。被评为南平市级生态村。   

松柏村

  松柏村(Songbai Cun)   区划环境 革命老区村,位于建阳市西北部,距市区21千米,东与将口村连接,南与莒口镇长埂村及山尾村交界,西和武夷山市黄土镇枫坡村、兴田镇西焦村交界,北和横塘村接壤。全村面积27.8平方千米,有410户、1378人,下辖5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   基础设施 通村通组道路100%硬化。电信、通讯覆盖全村,有线电视普及率达到100%。有小(二)型水库一座,投入7.8万元改造农村安全饮用水。2011年,启动建设占地48亩规划103户的中心村。   经济建设 全村共有山地面积34084亩,耕地面积3723亩,以烤烟、茶叶、苗木为主导产业。建有现代烟叶育苗、烘烤基地,是全国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基地,41户农民成立松柏烟叶专业合作社,总资产780万元。引进武夷丘苑茶叶有限公司,建成1000亩有机茶生产基地。成立绿源苗木专业合作社,有社员150人,种植绿化苗木面积1000多亩,总资产2265万元,建设绿色家园开发生态旅游,2011年,全村实现农业总产值2117万元,村财收入58.7万余元,农民人均收入8945元。   社会事业 2003年松柏小学由原来的完小改为初小,,现有专任教师6人,学生数12人。2010年投资106万元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有村卫生所1所,老年活动中心1个,农家书屋1个,有藏书1735册。松柏村党支部被南平市组织部授予“基层党建示范点”荣誉称号。松柏村被评为第六批省级生态村。   名胜古迹 古云寺,始建于清朝,供奉观音菩萨。   

新建村

  新建村简介   新建村属于古田库区移民村,位于建阳市北部,武夷山南麓的南武旅游线旁。距建阳市18公里,离武夷山景区仅30公里,距离浦南高速武夷山兴田镇出口仅3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下辖4个村民小组,共173户,508人。   新建村现有耕地面积510亩,山地面积2567亩,主要以食用菌为主,2011年村财收入461200元,农民人均收入7819元。   新建村实施道路硬化工程,完善配套设施建设。配套建设库区移民文化娱乐活动中心、为民办事代理点、老年活动中心、农家书屋、健身室等。村党支部结合科学发展学习活动,大力开展文明户、信用户、十星级农户和婚育新风进万家、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村活动。结合乡村实际发展特色食用菌等,倾力打造一个具有产业支撑、基础配套设施完善的新农村。   作为武夷新区开发建设将口组团的一部分,新建村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实施征地政策并引导农民转型发展,组织劳动技能培训,推荐就业。   新建村2010年获“平安故居创建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获2009-2011年度“文明村”荣誉称号,2009-2011年获镇党委、政府创业竞赛、绩效考评三等奖。   

胡巷村

  胡巷村位于建阳市将口镇北部,属福建省闽北革命老区村之一,全村共有3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456户,总人口1586人,其中党员50名,共有山地面积21313亩,耕地面积3256亩。近年来,主要以烤烟、茶叶为主导产业,使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增加。   自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村党支部以“立足岗位比作为、创先争优当先锋”为载体,有效地将为民办事全程代理制、党员服务承诺制、村两委履职承诺等融入“168”党建工作模式,着力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立足村情抓建设,大力推进烟叶生产,投资186万元建成现代烟叶集中制烤房群基地,投资70万元完成烟基道路至烤房群路段水泥硬化,投资32万元改善村老街水泥硬化及排水工程。2013年计划完成种植烤烟将突破一千亩以上,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改善村居环境,落实“造福工程”,全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基地50栋,首批38栋全部落实到户。在不久的将来,胡巷村将向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大步迈进。   

石维村

  石维村(Shiwei cun)   区划环境 石维村是革命老区村,建国后属建阳县将口公社石维大队,1961年为胡回公社石维大队,1992年以后为将口镇石维村。位于建阳市东北部,距建阳市区49千米,距将口集镇所在地32千米。东与武夷山市五夫镇的典村、五一村交界,南和回潭村接壤,西与武夷山市兴田镇的南树村及上梅乡的荷墩村连接,北与武夷山市五夫镇翁墩村毗邻。全村面积11.5平方千米,有106户、410人,下设石维、程元、上畲3个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   属典型的江南丘陵地带,地势北高南低,平均海拔420米左右,最高处蜡烛山海拔大约900米。   1929年1月建阳县第一个特别支部在石维村苦竹洋成立,陈顺昌同志任支部书记,1929年全村有50多户,参加闽北第一支革命武装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十五团,在团长陈耿同志领导下,参加攻打五夫和著名的“上梅-”。   基础设施 县道至村部的通村公路实现水泥硬化,同往自然村的道路为简易公路。有线电视普及率为75%,电信、通讯覆盖全村。投入17.8万元改造农村安全饮用水。   经济建设 全村山地面积15088亩,其中耕地面积1223亩,年产粮食32.5万公斤。山地开发以毛竹、果树、茶为主,重点发展高产优质、生态安全的高山有机茶。,有毛竹3000多亩,茶叶2000多亩,果山300多亩。2011年村财收入29.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886元。   社会事业 2005年,石维小学撤并至回潭小学。村级综合服务场所1座。现有村级卫生所1个,有老年人活动室、多媒体播放室、党员远程教育、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科普培训室等。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应保尽保,参合率、参保率100%。被评为南平市级生态村。   


芹口村特产大全




芹口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