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村是革命老区基点村,位于黄坑镇北部,距集镇所在地4公里,有10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2007年村民人均收入5536元。
作为建阳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桂林村牢牢把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在带领村民发展好毛竹主导产业,全面完成林改工作,并被南平市人民政府授予先进集体。同时,大力发展木材、药材、食用菌产业,既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又稳定了村财收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了全面发展,完成通村公路的硬化、新建了候车厅、安装了路灯、改造了饮水工程、改建了水冲式厕所、新建了垃圾池、建立卫生保洁制度、发展户用沼气池、建立村小康俱乐部和新农村中心户。通过开展创建文明村和评选“十星级农户”等载体活动,对村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桂林村自2001年6月成立村医疗保险基金会以来,村民一直享受看病住院有报销的待遇,村民看病住院在享受市合作医疗中心最高报销3万元的同时,还可以在村医疗保险基金会报销2万元,合计报销金额达5万元,使村民真正享受到发展的成果。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784106 | 353000 | 0599 | 查看 桂林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坳头村 |
坳头村座落在黄坑镇北部,距黄坑17公里,全村处在福建省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总面积29420亩。2007年村民人均纯收入5549元。 这里山高林密,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98%,生态环境优美,享有森林“氧吧”的美称,辖区内大竹岚、洪水坑风景秀丽,全镇最好的毛竹产于这里,2006年选送了胸径达20.4厘米的毛竹参加第五届中国竹文化节博览会,平了极尼斯世界记录。更有瞭望台,可一览竹海绿涛。这里民风淳朴,是个避暑休闲的好地方,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坳头村有9千余亩的毛竹林和600余亩的茶山,由于该村山高雾多,茶叶的品质非常好,2007年坳头村与保护区管理局共同创建“武夷山国家级然”牌正山小种红茶在“人文中国茶香世界”评选活动中自然保护区天然正山小种红茶研究所”,该所生产的“天荣获凯捷杯第二届中华名茶红茶类金奖。 |
大坡村 |
大坡村座落在光泽、邵武、武夷山三县市交界处,距镇政府所在地12公里,属革命老区基点村。这里山清水秀,素有鸟的天堂、蛇的王国之称。林地面积23418亩,其中毛竹混交林1万多亩,耕地面积677亩,村民人均纯收入4800元。 大坡村属黄坑镇和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双重领导。这里民风淳朴,社会稳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通过近年的努力,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大大改变了村容村貌。目前水、电、光缆电视、宽带网等已进村入户,完成通村公路硬化,并开通了移动基站。全村共有各类竹制品加工企业9家,解决劳力200多人。 |
长见村 |
长见村地处黄坑镇北角,总面积27.69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63亩,林地面积1.97万亩,毛竹山1.4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3.5%。2007年农业产值达268万元,企业产值达53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5400元。 作为南平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去年以来,长见村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20个字的总要求,突出农民增收这条主线,提出:“高山竹木混交林,中部杉木经济林,两边梯田竹子绿,沿线公路吨粮田,贯穿全村水泥路,夜间灯火照天明”的工作思路,立足村情,大力加强竹山管护、毛竹示范片建设,从2005年开始,每年3月举办育竹节。近年来,该村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加强自来水、电、路、光缆电视、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全村建有沼气池 37口,占地10亩的“红桥新村”正在建设中。长见村坚持按时、及时公开党务、村务、财务,坚持民主理财、民主听证,扎实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有力营造出全体村民凝心聚力抓发展、上下一心促和谐的良好局面。 |
桂林村 |
桂林村是革命老区基点村,位于黄坑镇北部,距集镇所在地4公里,有10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2007年村民人均收入5536元。 作为建阳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桂林村牢牢把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在带领村民发展好毛竹主导产业,全面完成林改工作,并被南平市人民政府授予先进集体。同时,大力发展木材、药材、食用菌产业,既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又稳定了村财收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了全面发展,完成通村公路的硬化、新建了候车厅、安装了路灯、改造了饮水工程、改建了水冲式厕所、新建了垃圾池、建立卫生保洁制度、发展户用沼气池、建立村小康俱乐部和新农村中心户。通过开展创建文明村和评选“十星级农户”等载体活动,对村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桂林村自2001年6月成立村医疗保险基金会以来,村民一直享受看病住院有报销的待遇,村民看病住院在享受市合作医疗中心最高报销3万元的同时,还可以在村医疗保险基金会报销2万元,合计报销金额达5万元,使村民真正享受到发展的成果。 |
鹅峰村 |
鹅峰村地处黄坑镇西南部,与邵武市相连,距集镇所在地10公里,总面积23704亩,其中耕地面积2330亩,。以竹木、粮食、畜牧产业、烟叶为主。2007年村民人均纯收入4510元。 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化农村改革,念好“山”字经,做好“竹”文章。经过林权制度改革,壮大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提高村民生活的质量水准。近年来在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的带领下,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黄坑----鹅峰的公路硬化,与市级电视联网,开通移动手机信号,解决全村村民的自来水等重点工程建设,狠抓竹业竞赛活动,开通竹山机耕道100余公里。全村社会治安安定稳定,群众生活安居乐业。 |
新历村 |
新历村位于黄坑镇西部,与镇区仅一桥之隔,是革命老区基点村。有山地面积2.36万亩,耕地面积2816亩,2007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4500元。 全村有毛竹林7155亩,用材林1.4万亩,竹制品加工企业两家,解决劳力上百人。发展厚朴1000亩,是黄坑镇的药材基地之一。2008年发展烟叶种植200亩,使烟叶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之一。 |
苦竹坪村 |
苦竹坪村位于黄坑镇南部,距离集镇所在地15公里,是革命老区基点村。全村有4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全村土地面积18947亩,其中林地面积13029亩、耕地面积1599亩。 近年来,村里各项公益设施得到较大改善,新建了候车亭,安装路灯20盏,硬化通村公路4.5公里。目前闭路电视、程控电话、宽带网、自来水均已进村入户。苦竹坪村是南平市有名的侨村,全村出国人数153人,占全村人数的1/3,年创收入上千万元。 |
三峡村 |
三峡村系黄坑镇门户,距镇政府所在地约9公里,是以畲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基点村。总面积72843亩,其中林业用地27349亩,水田面积2496亩。三峡村四面环山,中间一条黄麻溪穿村而过。 三峡村民风纯朴,社会稳定,生产发展,村民生活幸福安康。这里有完小1座,在校学生130多人。发电站2座,大小企业17家,其中规模企业3家,解决劳动力500余人。三峡村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全村现有竹木加工企业16家,产品享誉国内外。2007年村民人均纯收入5576元。 |
塘头村 |
塘头村位于黄坑镇的南部,距黄坑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土地总面积32674亩,其中耕地3232亩,林地面积19847亩(商品林16320亩,公益林3527亩)。商品林中竹林占有4392亩。目前闭路电视、程控电话、宽带网、自来水均已进村入户。近年来,村里各项公益设施得到较大改善,新建了农贸市场、候车亭,安装路灯38盏,硬化通村公路6公里。 境内有完小1座,在校学生120多人。拟态蛇园1座,发电站2座,大小企业9家。其中造纸企业1家,细木加工企业2家,竹加工企业3家,活性炭加工厂2家,机砖厂1家,解决劳动力200余人。全村出国务工人员达37人(意大利22人,新加坡15人),年创收入150万元。全村人均收入4430元。 |
新峰村 |
新峰村位于黄坑镇西部,与镇区仅一桥之隔,是革命老区基点村。有山地面积2.36万亩,耕地面积2816亩,2007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4500元。 全村有毛竹林7155亩,用材林1.4万亩,竹制品加工企业两家,解决劳力上百人。发展厚朴1000亩,是黄坑镇的药材基地之一。2008年发展烟叶种植200亩,使烟叶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之一。 新峰村共投资60余万元,建成3.5米宽的毛竹山机耕路8条26公里,大大降低了村民毛竹生产经营的成本。投资8万元,实现了户户通电视、电话,丰富了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促进了信息交流和共享。充分利用文化俱乐部这一阵地,组织村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组建了锣鼓队、篮球队等业余队伍。 经过几年的努力,建成陈家坪造福工程新区,将全村20多户住在偏远、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村民全部迁移到造福工程新区。投资150万元,硬化村部通向榨树湾、梅仔坑、小黄坑、杨梅岭自然村的水泥路面,实现全村通水泥路。通过完善“一事一议”、财务管理制度和村务公开等制度,发扬基层民主,在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上进行把关,增强了党支部、村委会工作的透明度,增强了群众对干部的信任,全村社会风气焕然一新。 |
九峰村 |
九峰村位于黄坑镇集镇所在地,辖16个村民小组。总面积41054亩,其中耕地4090亩,林地23191亩。境内物产丰富,林木蓄积量6.3153万立方米,毛竹106万根。 近几年来,村党支部、村委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狠抓农业结构调整,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村办、私营企业,三个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社会事业全面进步。2007年工农业总产值3438万元,人均纯收入5132元,连续几年受到镇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