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墩村位于武夷山市东部,东与里洋村毗邻,南至市区鸭母洲,西靠吴屯乡,北与吴屯乡阳角村相连。全村总面积15300亩,山地面积14189亩,水稻面积1110亩,辖4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47户,人口602人。洋墩村祖先在元朝由河南入闽,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1962年设大队,1985年8月改为村,该村以翁、项两姓人口为主。该村因长期受地质灾害影响,2005年9月份村民代表会议作出“迁村并点兴建新村”决议,武夷山市人民政府批准整体规划。新村整体设计按照“环境优美、布局合理、设施齐全、生活便利”的原则。在省体育局及各级政府部门的关心扶持下,同年举行迁村开工奠基典礼,举村迁移市区鸭母洲。2005年9月15日新村建设开始启动,目前已建成别墅式小楼130幢,有90%村民入住新村;建起了村文化俱乐部、标准化篮球场、全套户外健身器材,已完成村中道路建设、主要道路硬化、用电、照明、有线电视、通讯、卫生所等基础设施建设。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782002 | 353000 | 0599 | 查看 洋墩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洋墩村 |
洋墩村位于武夷山市东部,东与里洋村毗邻,南至市区鸭母洲,西靠吴屯乡,北与吴屯乡阳角村相连。全村总面积15300亩,山地面积14189亩,水稻面积1110亩,辖4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47户,人口602人。洋墩村祖先在元朝由河南入闽,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1962年设大队,1985年8月改为村,该村以翁、项两姓人口为主。该村因长期受地质灾害影响,2005年9月份村民代表会议作出“迁村并点兴建新村”决议,武夷山市人民政府批准整体规划。新村整体设计按照“环境优美、布局合理、设施齐全、生活便利”的原则。在省体育局及各级政府部门的关心扶持下,同年举行迁村开工奠基典礼,举村迁移市区鸭母洲。2005年9月15日新村建设开始启动,目前已建成别墅式小楼130幢,有90%村民入住新村;建起了村文化俱乐部、标准化篮球场、全套户外健身器材,已完成村中道路建设、主要道路硬化、用电、照明、有线电视、通讯、卫生所等基础设施建设。 |
里洋村 |
里洋村位于市区东部6公里。东与上梅乡交界,南与综合农场交界,西与崇安街道交界,北与吴屯乡交界。土地总面积19639亩,其中林地面积1.9万亩,耕地面积2310亩。辖9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人口1065人,256户。2007年公路硬化10公里,从市区直达岭头与上梅乡交界,城郊区位优势明显。主导产业是烤烟和毛竹。全村烤烟206亩、毛竹4000亩。是新丰街道农林业重点村。 |
五里村 |
五里村系武夷山市新丰街道行政村,位于武夷山市市区南部,在秀丽的武夷山风景区北面崇阳溪畔,东与综合农场交界,西与樟树村交界,北连城南村,南邻武夷街道。村落面积2.5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1178人,269户,有5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五里村人均耕地不足0.3亩,主要以种植蔬菜为主,建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推广无公害优质蔬菜种植;推广无公害茶叶种植200亩、板栗每年产量60多吨、花卉盘景种植10亩、发展珍珠养植业50亩。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