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城镇地处浙江东部沿海宁绍平原,位于宁波市江北区西北部,东与镇海区相连,西与余姚市接壤,北与慈溪市相临,南隔余姚江与鄞州区相望,可谓是“众星拱月”。其镇域面积102.57平方公里,下辖41个行政村,5个社区,5个居委会,人口5.8万,是宁波市14个中心城镇之一。辖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江,平均海拔3.3米,地形北高南低,山水相依,其自然环境优美秀丽,而其山色,城池更因“慈湖、云湖(英雄水库)、鄮湖(毛力水库)”三湖之交相辉映而尤显风姿。慈湖是慈城的点晴之笔,为慈城增添了水灵秀气,而狮子山、大宝山、清道山等却烘托了慈城的雄浑霸气。
慈城地域优势明显,交通便捷。其距宁波市中心约15公里,距离宁波栎社机场20余公里、距离北仑港约38公里;有市公交车331、333、337、339路直通慈城,行程15-20分钟;西侧的余姚江即是浙东运河的部分。境内有萧甬铁路(箫山—宁波)、甬余公路(宁波—余姚)、慈骆公路(慈城—骆驼)、庄浦公路(庄桥—慈城)。建设在即的杭州湾大通道将贯穿慈城、进入宁波,将使慈城成为宁波市北端的门户客厅上海远郊。
慈城土壤肥沃,物产丰富,且可开发利用率高。全镇现共有各类企业400余家,已形成了有色金属、服装、建筑、机械、化工、轻纺、医药等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以种植业、林特业、畜牧业为主要结构的都市农业已成为慈城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近年来,全镇的主要经济指标以每年20%的增幅增长。2004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12.6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63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64.5亿元。
慈城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历代名人辈出,且具有优越的、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近年来,相继被命名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和宁波市中心镇。经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慈城将逐渐显示古色、绿色、山色、水色和现代经济特色。.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5.8万人 | 102.57平方公里 | 330205103 | 315000 | 0574 | 查看 慈城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云鹭湾社区 | ·江北区旅游·江北区特产·江北区十大特产·江北区十景·江北区 | 0 |
---- |
查看 云鹭湾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慈湖人家社区 | ·江北区旅游·江北区特产·江北区十大特产·江北区十景·江北区 | 0 |
---- |
查看 慈湖人家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景明社区 | ·江北区旅游·江北区特产·江北区十大特产·江北区十景·江北区 | 0 |
---- |
查看 景明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宝峰社区 | ·江北区旅游·江北区特产·江北区十大特产·江北区十景·江北区 | 0 |
---- |
查看 宝峰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古巷社区 | ·江北区旅游·江北区特产·江北区十大特产·江北区十景·江北区 | 0 |
---- |
查看 古巷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浮碧社区 | ·江北区旅游·江北区特产·江北区十大特产·江北区十景·江北区 | 0 |
---- |
查看 浮碧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维拉小镇社区 | ·江北区旅游·江北区特产·江北区十大特产·江北区十景·江北区 | 0 |
---- |
查看 维拉小镇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上岙村 | ·江北区旅游·江北区特产·江北区十大特产·江北区十景·江北区 | 0 |
---- |
查看 上岙村谷歌卫星地图 |
新华村 | ·江北区旅游·江北区特产·江北区十大特产·江北区十景·江北区 | 0 |
---- |
查看 新华村谷歌卫星地图 |
南门村 | ·江北区旅游·江北区特产·江北区十大特产·江北区十景·江北区 | 0 |
---- |
查看 南门村谷歌卫星地图 |
国庆村 | ·江北区旅游·江北区特产·江北区十大特产·江北区十景·江北区 | 0 |
---- |
查看 国庆村谷歌卫星地图 |
湖心村 | ·江北区旅游·江北区特产·江北区十大特产·江北区十景·江北区 | 0 |
---- |
查看 湖心村谷歌卫星地图 |
勤丰村 | ·江北区旅游·江北区特产·江北区十大特产·江北区十景·江北区 | 0 |
---- |
查看 勤丰村谷歌卫星地图 |
观庄村 | ·江北区旅游·江北区特产·江北区十大特产·江北区十景·江北区 | 0 |
---- |
查看 观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
白米湾村 | ·江北区旅游·江北区特产·江北区十大特产·江北区十景·江北区 | 0 |
---- |
查看 白米湾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三联村 | ·江北区旅游·江北区特产·江北区十大特产·江北区十景·江北区 | 0 |
---- |
查看 三联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东山村 | ·江北区旅游·江北区特产·江北区十大特产·江北区十景·江北区 | 0 |
---- |
查看 东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
前洋村 | ·江北区旅游·江北区特产·江北区十大特产·江北区十景·江北区 | 0 |
---- |
查看 前洋村谷歌卫星地图 |
慈湖村 | ·江北区旅游·江北区特产·江北区十大特产·江北区十景·江北区 | 0 |
---- |
查看 慈湖村谷歌卫星地图 |
毛力村 | ·江北区旅游·江北区特产·江北区十大特产·江北区十景·江北区 | 0 |
---- |
查看 毛力村谷歌卫星地图 |
毛岙村 | ·江北区旅游·江北区特产·江北区十大特产·江北区十景·江北区 | 0 |
---- |
查看 毛岙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东门村 | ·江北区旅游·江北区特产·江北区十大特产·江北区十景·江北区 | 0 |
---- |
查看 东门村谷歌卫星地图 |
民丰村 | ·江北区旅游·江北区特产·江北区十大特产·江北区十景·江北区 | 0 |
---- |
查看 民丰村谷歌卫星地图 |
五联村 | ·江北区旅游·江北区特产·江北区十大特产·江北区十景·江北区 | 0 |
---- |
查看 五联村谷歌卫星地图 |
南联村 | ·江北区旅游·江北区特产·江北区十大特产·江北区十景·江北区 | 0 |
---- |
查看 南联村谷歌卫星地图 |
公有村 | ·江北区旅游·江北区特产·江北区十大特产·江北区十景·江北区 | 0 |
---- |
查看 公有村谷歌卫星地图 |
金沙村 | ·江北区旅游·江北区特产·江北区十大特产·江北区十景·江北区 | 0 |
---- |
查看 金沙村谷歌卫星地图 |
浦丰村 | ·江北区旅游·江北区特产·江北区十大特产·江北区十景·江北区 | 0 |
---- |
查看 浦丰村谷歌卫星地图 |
向上村 | ·江北区旅游·江北区特产·江北区十大特产·江北区十景·江北区 | 0 |
---- |
查看 向上村谷歌卫星地图 |
五星村 | ·江北区旅游·江北区特产·江北区十大特产·江北区十景·江北区 | 0 |
---- |
查看 五星村谷歌卫星地图 |
虹星村 | ·江北区旅游·江北区特产·江北区十大特产·江北区十景·江北区 | 0 |
---- |
查看 虹星村谷歌卫星地图 |
八字村 | ·江北区旅游·江北区特产·江北区十大特产·江北区十景·江北区 | 0 |
---- |
查看 八字村谷歌卫星地图 |
半浦村 | ·江北区旅游·江北区特产·江北区十大特产·江北区十景·江北区 | 0 |
---- |
查看 半浦村谷歌卫星地图 |
五湖村 | ·江北区旅游·江北区特产·江北区十大特产·江北区十景·江北区 | 0 |
---- |
查看 五湖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三勤村 | ·江北区旅游·江北区特产·江北区十大特产·江北区十景·江北区 | 0 |
---- |
查看 三勤村谷歌卫星地图 |
王家坝村 | ·江北区旅游·江北区特产·江北区十大特产·江北区十景·江北区 | 0 |
---- |
查看 王家坝村谷歌卫星地图 |
杨陈村 | ·江北区旅游·江北区特产·江北区十大特产·江北区十景·江北区 | 0 |
---- |
查看 杨陈村谷歌卫星地图 |
双顶山村 | ·江北区旅游·江北区特产·江北区十大特产·江北区十景·江北区 | 0 |
---- |
查看 双顶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
龚冯村 | ·江北区旅游·江北区特产·江北区十大特产·江北区十景·江北区 | 0 |
---- |
查看 龚冯村谷歌卫星地图 |
洪陈村 | ·江北区旅游·江北区特产·江北区十大特产·江北区十景·江北区 | 0 |
---- |
查看 洪陈村谷歌卫星地图 |
黄山村 | ·江北区旅游·江北区特产·江北区十大特产·江北区十景·江北区 | 0 |
---- |
查看 黄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
妙山村 | ·江北区旅游·江北区特产·江北区十大特产·江北区十景·江北区 | 0 |
---- |
查看 妙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中马街道 |
中马街道,位于宁波市三江口的北岸,江北区的东南面,西南傍姚江,西与文教街道接壤,北与白沙街道毗邻,位于三江六岸滨水区的核心。中马街道区域面积1.6平方公里,约有家庭7692户,人口约19877人。地址在新马路178号。 中马街道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三江口的北岸,江北区的东南面,西南傍姚江,西与文教街道接壤,北与白沙街 道毗邻,是0宁波市江北区委、江北区人民政府所在地,85%以上的区级机关设在辖区内。辖区面积1.6平方公里,下辖浮石、新马、槐树、盐仓、外滩5个社区。辖区共有居民1万余户,人口约23300余人。中马辖区内人民路、大庆南路、桃渡路贯穿南北,甬江大桥、新江桥(便桥)、解放桥连接甬城三江六岸,宁波港客运码头、市汽车客运北站连接内外,水陆交通便捷。随着新一轮城市建设和大交通网络工程热潮的到来,“三江文化长廊”、“三江口滨水核心区”、槐树路休闲一条街、外滩国际商务区、凯德置地“宁动地块”等重大项目的建设实施,江北岸已逐渐成为宁波市的旅游文化中心。街道在江北区的门户地位正在凸现,一个集商务办公、金融贸易、餐饮旅游、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宁波新的中央商务区正在逐步形成,这是江北区重点培养的新商业圈。长期以来中马街道凭借人和的优势,为辖区落户的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 - 地理优势 中马辖区内人民路、大庆南路、桃渡路贯穿南北,甬江大桥、新江桥、解放桥连接甬城三江六岸,宁波港客运码 头、市汽车客运北站连接内外,水陆交通便捷。随着新一轮城市建设和大交通网络工程热潮的到来,“三江文化长廊”、“三江口滨水核心区”、槐树路休闲一条街、外滩国际商务区等重大项目的建设实施,江北岸已逐渐成为宁波市的旅游文化中心。中马街道在江北区的门户地位正在凸现,街道充分利用区位优势,通过主动联系,政策宣传、热情服务,成立了专门的招商队伍,除继续为企业提供代办工商注册、税务登记、有关政策咨询等一条龙服务外,进一步做好大时代、槐树公寓、黄金水岸等楼宇经济文章,配备专人实行定点招商服务。同时注重对企业的后续服务,建立了“重点企业回访”制度。使街道内外资招商工作有了新提高,三产项目的引进有了新突破。宁波老外滩,最老的外滩,是中国近代重要通商口岸,也是宁波商帮远航的起泊地、海上丝绸之路的源头。如今的老外滩作为宁波城市五张名片之一,已成为商业精英聚会、洽谈的场所;异域特色的酒吧、茶座、咖啡厅、餐厅纷纷进驻开业,高品位的消费定位,成为引领宁波与国际接轨的标志;同方杰座、外滩大厦、外滩花园集办公、商业、住宅于一体的建筑依江而建,成为当地的时尚地标。以宁波老外滩为龙头的休闲文化区域和现代服务业浪潮正在形成,老外滩正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海内外宾客的目光。 |
白沙街道 |
江北区白沙街道办事处位于宁波市江北区城区中心,东与甬江相伴,南北西方向分别与新马路、环城北路、清河路相隔,区域总面积3.2平方公里,人口2.5万人。下辖5个社区居委会:白沙社区、北站社区、大庆社区、正大社区、桃源社区,共有居民8000余户。 江北区白沙街道 - 驻街单位 辖区内部队分布多,级别高,有军级单位1家,团以上单位4家。另有海事局、港埠公司、亨润塑机有限公司、海达汽车公司等一大批企事业单位及江北成校、三江中学、实验小学等5所学校。 - 社区建设 近年来,街道按照“以人为本,创建特色”的要求,积极推进学习型、自治型、服务型的“温馨社区”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区。各社区在创建文明社区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北站的双拥社区、正大的残疾人康复服务社区、白沙的关爱社区、大庆的爱心社区、桃源的党建示范点社区。街道、社区创新思路,扎实推进社区建设,设立公民道德建设漫画宣传一条街、在楼道党小组中推出“楼情卡、睦邻卡、救助卡、温馨传递箱”等,开创“一街、一楼、一台、一栏、一沙龙”的教育新形式,拓展德育建设的内涵和领域等等。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创建,现今止桃源社区被命名为省级文明社区,白沙、北站、大庆、正大社区被命名为市级文明社区,其中桃源、正大社区已被命名为区级温馨社区。街道不断完善服务体系,通过实施“宣传定位、指导到位、就业有位”三位一体工程,推动再就业工作向前发展;实施“民心工程”,全面推进社会服务;建立“义工俱乐部”互助模式,在“爱心流动超市”的基础上,在全区建立首家大型“爱心助残”超市,又在正大社区建立爱心超市,使帮扶工作力度更大。同时,街道转变社区工作重心,做到事务减负和服务增效同步进行。为每个社区干部发放社情民意记录本,开展“进百家门,知百家情,帮百家难”活动,在具体工作中做到“四贴近”即:“贴近社区居民办实事,贴近-抓帮扶,贴近群众需求解难题,贴近失业人员强服务”。服务上做到“四延伸”即:“服务范围在群众需求上延伸,服务作风在效率优先上延伸,服务效率在奖勤罚惰上延伸,服务监督在加强群众监督上延伸。”以人民群众和服务对象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作为工作标准,切实把节省的时间转到为民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上。 - 经济状况 白沙街道地处江北核心商业圈,辖区内商贸发达、市场众多,有第一汽车市场、南方电动车市场、白沙菜市场、生宝路小商品市场等,其中第一汽车市场为宁波市规模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50多家专卖店驻场经营近百个品牌,年销售汽车达2万辆。街道2004年实现增加值8001万元;商业营业额99419.02万元;税收收入3286.77万元。目前,拟建日湖休闲步行街成为我市一条特色商业街。随着辖区旧城改造项目启动,城区面貌即将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我们将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由“市场”经济向“楼宇”经济转变。 |
孔浦街道 |
孔浦街道地处浙江省宁波市老城区的东北角,东邻镇海区,西接白沙街道,南濒甬江,北镶甬江街道,整个 孔浦街道 街道呈带状分布。街道区域面积8.4平方公里,下属有绿梅、怡江、红梅、百合、白杨、孔浦一村、孔浦二村、文竹8个社区居委会,共有居民住户2万多户,常住人口5.2万,流动人口1.8万人。现有省级文明社区2个,市级文明示范社区1个。在创建示范城区工作中,街道从实际出发,搞楼群特色文化,并规范社区管理,加强社区服务,加大建设力度,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多年来,街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结合实际,扬长避短,发挥辖区独特的区位优势,积极拓展经济发展之路,形成了多行业规模化的工业企业、实力雄厚的海运业队伍、网络状的商贸业以及特色纷呈的三产服务业的产业布局。包括宁波大学、宁波东海海运、浙江陆龙兄弟食品有限公司等100多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街道服务中心采用了信息智能化的网络管理,并设立了综合服务、就业登记、政策咨询、社会救助、民政优抚、招商服务、企业服务等11个开放式的服务窗口。 - 历史沿革 孔浦街道位于宁波市区北部,东到宁波大学、南临甬江、西至大通桥、北接庄桥机场。面积5.9平方千米,人口3.1万人(2004年)。辖文竹、孔浦一村、孔浦二村、紫竹、红梅、绿梅6个社区,路林、联成、双桥3个行政 村。办事处驻文汇路118号。有环城北路、大庆北路、文汇路、宁渔路、孔浦东路等街路。1984年设立。1997年,面积1.9平方千米,人口2.0万,辖孔浦一村、孔浦二村、西管、下白沙、压赛、双桥、里夏、文汇、绿梅、紫竹、文翠、红梅12个居委会。办事处环城北路东段699号,有居委会13个:孔浦一村(宁渔路20-10)、孔浦二村(大庆北路12号)、绿梅(绿梅新村29号)、文汇(文汇路宁大宿舍门口)、下白沙(大庆北路52号)、压赛(压赛堰67-2号)、文萃(宁大文萃小区内)、里夏(里夏新村)、紫竹(怡北街19号)、红梅(环北东段378弄65号)、春梅(环北东段348弄44号)、西管(倪家堰路37号)、白杨(华业街58弄)。(2004年行政区划调整之前) 孔浦街道地处宁波市老城区的东北角,东邻镇海区,西接白沙街道,南濒甬江,北镶甬江街道,整个街道呈带状分布。街道面积8.4平方千米,下属有绿梅、怡江、红梅、百合、白杨、孔浦一村、孔浦二村、文竹8个社区,共有居民住户2万多户,常住人口5.2万,流动人口1.8万人。2004年,孔浦街道在原基础上划入原甬江镇的路林、联成、双桥3个建制村,将原所辖的百合、白杨2个社区划归甬江街道管辖,组建新的孔浦街道。 |
文教街道 |
文教街道地跨姚江两岸,环城北路横贯中部,总面积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7万,外来暂住人口0.9 宁波市江北区文教街道 万;共设7个社区居委会,内有繁景花园、莱茵堡花园、国际村、康桥经典等4个涉外小区。辖区内有大中专院校11所,企事业单位150余家。近年来,街道注重内拓外引,发挥自身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财政收入逐年增长,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同时加快基础建设,改善人文、服务等方面的投资软环境,大力发展三产,目前已拥有了向阳渔港、三江名府、莱茵堡大酒店、迪圣酒吧等一大批声蛮市内外的餐饮服务业,姚江公园、宁波大剧院等公共休闲场所,构筑起集商贸娱乐服务为一体的商业圈。街道依托院校资源优势,紧紧围绕文明城市创建,开展校居共驻共建,实现双向服务,成立“校居之光”艺术团,积极探索“街道牵头、学校参与、社区配合、双方受益”的校居文艺新模式。积极打造党建新亮点,抓示范点建设,拓宽了党建工作新领域。近年来,街道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有省级文明社区3个,市级文明社区6个,省级示范社区4家,文明社区创建率达100%。同时获得党建、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科普、学校周边环境整治等国家级、省级先进十余项,市、区级先进数十项。 |
甬江街道 |
甬江街道原称甬江镇,1992年5月,由原北郊乡和湾头乡合并建镇,因南临甬江,故称甬江镇。 2004年7月正式更名为甬江街道。 甬江街道 全街道辖15个行政村和2个居民会,总面积20.28平方公里,耕田5632亩,人口4万余人。(包括外来流动人口) 1995年起连续两届荣获浙江省经济实力“百强乡镇”; 1994年起连续七年获宁波市“廿强镇”; 1995年被市评为首批“小康镇”; 1996年获市先进科技乡镇; 1997年荣获浙江省计划生育“八五”红旗单位。 2001年荣获人民满意政法单位称号。 2002年荣获宁波市综合经济实力二十强镇称号。 2004年荣获共青团强镇称号。 甬江街道辖区下属企业800余家,年产值7.6亿元,完成财政收入1.43亿元。 甬江街道经济发达,人民生活水平高,2004年全镇人均收入达7440 元。 - 经济建设 近年来,甬江街道工业紧紧围绕江北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工业强区”的目标,以发展为第一要务,通过树强扶优、招商引资、技术改造、经济结构调整,积极引导企业走品牌带动战略,基本形成了金属制品业、塑料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空调及制冷设备制造业、塑料制品业等为主导产业的工业体系,目前有工业企业800余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5家。2004年街道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6亿元,完成财政收入1.43亿元。2004年甬微集团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甬江集团、信远工业等四家市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共23只。街道通过ISO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达47家。第三产业发展后劲明显增强。环城北路汽车销售特色一条街已成为全区的特色产业。目前街道有6家星级宾馆和一批中小餐饮娱乐服务业,有丰华、海洲、渚扬、太阳升等海运企业,有华东物资城、华康家具、家世界等专业市场和超市。第三产业的税收总量占全街道的50%以上。 - 农业生产 农业以经营蔬菜为主,种植蔬菜已有300多年历史,是宁波市市级一线蔬菜生产基地之一,蔬菜基地面积3020多亩,农区蔬菜基地2200余亩,常年种植蔬菜200多种,除大众蔬菜外还有反季节蔬菜和名优特稀蔬菜。年产花色蔬菜2万余吨,占市区花色蔬菜上市量的40%,蔬菜产值占农业总产值60%左右。街道已建成蔬菜园艺中心和蔬菜农场等2个农业示范基地为基础的农业示范园区,甬江街道园艺中心是江北区青少年科普教育示范基地。 |
庄桥街道 |
庄桥街道,全称:宁波市江北区庄桥街道,位于宁波新三江口姚江北岸,2004年7月撤镇建街,辖区面积35平方公里,7万余人口,下辖河东、河西、天水、天合、广厦、费市、 广庭7个社区,26个行政村、1个牧场、2个渔业队。庄桥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优势明显,自然风光秀美。近年来,庄桥街道在新的起点上,全力打造“实力庄桥、魅力庄桥、活力庄桥、和谐庄桥”,取得了明显成效。 庄桥 宁波市江北区庄桥街道 镇是宁波市江北区的建制镇(现改为庄桥街道),地处市区城乡结合部,东紧靠329国道,南临姚江,西与洪塘街道相接,北与镇海一山相隔。全镇面积35.15平方公里,常驻人口3万余人。现有26个行政村,1个牧场,2个渔业队、7个社区。其中19个行政村已属于宁波市规划区之列。 - 历史沿革 庄桥解放前属慈溪县,设庄桥区公所,辖邻近乡村。1964年7月成立庄桥街道,划归宁波市管辖,是全市建镇较早的23个镇之一。1983年12月归宁波市江北区所辖。1984年9月相邻庄桥乡并入庄桥街道。1990年10月洋市乡撤消,其中4个村并入庄桥街道。1992年5月扩镇并乡中,费市乡全部并入庄桥街道。 庄桥街道属革命老区,解放前,慈溪县第一个0支部成立在该镇集成小学内。著名革命烈士蒋子瑛出生在庄桥街道葛家村,曾任0慈溪县庄桥支部-、0慈镇县慈东区委-兼区常备队指导员、县特派员。1945年10月在庄桥街道大袁陈战斗中英勇牺牲。1991年7月江北区人民政府在庄桥街道建立烈士陵园,悼念蒋子瑛、陈爱中等革命烈士。 - 交通 镇区交通发达,离宁波机场15公里,离市中心7公里。姚江上新建起的江北大桥、华辰大桥使庄桥与市区唇齿相连。镇内三条公路与329国道相连接。规划中建设的北外环、西外环、杭州弯通道穿镇而过。市区公共汽车4路、806路和332路分别在庄桥变压器厂、庄桥童家村和灵山保国寺设终点站;至慈城镇的331路公交车及至余姚三七市的337路公交车均途经庄桥街道区。市区至上邵村即将开辟新的公交线路。 连接宁波与沪杭的萧甬铁路在境内设站,洪(塘)镇(海)铁路横穿镇境,直通杭州。洪塘编组站设在本镇上邵村,目前正在兴建中。 |
洪塘街道 |
洪塘街道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区西北部,南临姚江,北靠马鞍山。2004年7月1日撤镇建街道。街道辖区面积39.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3万,共有洪塘、裘市、洋市、振兴4社区,28个村。洪塘区位优势明显。江北大道横贯 宁波市洪塘街道 ,辖区,宁慈公路穿城而过,交通大动脉——杭州湾大通道建成后,洪塘将成为“上海2小时经济圈”融入宁波中心城区的落脚点。随着江北西区规划的出台,以西外环机场路、北外环连接线、绕城高速公路、北旅游线、江北大道拓宽工程等为主体的大交通格局正在快速形成。洪塘街道区位优势明显。江北大道横贯辖区,宁慈公路穿城而过,交通大动脉——杭州湾大通道建成后,洪塘将成为“上海2小时经济圈”融入宁波中心城区的落脚点。随着江北西区规划的出台,以西外环机场路、北外环连接线、绕城高速公路、北旅游线、江北大道拓宽工程等为主体的大交通格局正在快速形成。街道党工委下设82个党组织,其中党委1个,党总支2个,党支部79个,共有党员1600余名。近年来,洪塘街道以区域化党建为抓手,依托大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以企业党组织为龙头,用“1+n”的党建模式,整合企业与周边村、企业的发展资源,按属地管理、区域辐射、行业引导的原则,推进“小区域,大党建”工作,实现以企带村、优势互补、共建双赢,以及区域党建的全覆盖。同时,形成了领导干部联系重点企业、重大项目、重点工作机制,机关干部联村、联企、联项目机制,行政村(社区)-的激励约束机制,党员发展培训“积分”制度,“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推进月”活动,廉政风险内控机制等党建特色工作,为街道各项中心工作的推进提供了有力的组织、制度和人才支撑。 - 经济发展 洪塘切实按照“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的目标要求,积极实施以开放型经济为主的发展战略,强化招商引资。目前街道有各类企业500余家,其中年产值亿元以上的企业7家,规模以上企业85家,形成了刀片、扬声器、医疗器械、轻纺、电机和电器等特色块状经济,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200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0亿 蜜梨元,财政收入达到4.9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0055元。街道在持续传统优势三产的基础上,一直致力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着力引进以房地产、汽车销售、餐饮旅游、现代物流、专业市场、楼宇经济等为主的第三产业,提升街道的产业层次。洪塘经济发展迅速。目前已建成洪塘工业A区、工业B区。江北投资创业园区也坐落于辖区内。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刀片、扬声器、医疗器械、印刷包装、纺织以及工艺品等特色的块状经济,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洪塘第三产业快速崛起。凭借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洪塘街道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目前,宁波市经济适用房、姚江花园、洪都花园、亲亲家园等一大批房地产项目的建设为洪塘聚集了人气。占地20亩、楼高18层的姚江新都已经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成为一个集办公、商贸、餐饮、休闲于一体的商务中心。同时,市场、建筑、运输、钢管租赁等三产项目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优化了洪塘的税收结构,确保了洪塘经济的发展。现有早熟蜜梨生产基地5000亩,代表品种有翠冠等。宁波市洪大农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洪塘牌”蜜梨,由于受特定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影响,以及广泛施用有机肥料,并采用搭架、疏果套袋等先进栽培技术,避免了农药污染,使果实品质更好,风味更佳,其果肉洁白,质地细腻、脆嫩,汁多,风味好;果心小,可食率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约为12°Brix左右,且果形优美,深受广大消费者倩睐。“洪塘牌”蜜梨畅销上海、北京、广州及本省邻近县市。 - 旅游资源 辖区内有绕城高速、杭州湾跨海大桥进出口、江北大道、机场路、北外环连接线和洪塘中路等公路,距宁波 保国寺市区6公里,距宁波栎社机场15公里,距宁波铁路南站10公里,距北仑港深水码头30公里,交通便捷,是宁波市北部交通枢纽组中心,杭州湾跨海大桥开通后,洪塘作为接轨上海门户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现。旅游资源丰富。辖区内有全国AA-文物保护单位保国寺;有被评为2002年宁波市区十大新景点之一的宁波都市农业园区,其规划面积1万多亩,是省级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也是全市国内外农业名特优珍稀品种和高新技术的试验、推广基地。洪塘教育体系完善。拥有幼儿园、小学、中学、成人学校及两所民办学校(至诚学校、求知学校),投资3000万元的姚江小学正在建设之中。青少年教育基地——宁波市绿色学校坐落于此。洪塘建设新型社区。街道现有洪塘社区居委会和姚江花园社区居委会。在社区成立了老年腰鼓队、秧歌队、门球队、太极拳队和扇子队等队伍,丰富了社区文化活动;同时利用老年活动室、健身房、文化活动室、电化教育室等设施开展各类活动。 - 历史人文 洪塘位于沪、杭、甬经济三角洲的中心地带,地理位置优越,水、陆、空交通发达,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文体活动1980年4月,建立洪塘公社管理委员会,1983年10月,改为洪塘乡人民政府。1984年3月,宁波市郊区与江北区合并,洪塘乡归江北区管理。1985年3月,经省民政厅批准,为洪塘镇人民政府。1991年,洋市乡的四个村并入洪塘镇,时有20个行政村、一个农牧场和二个居委会。1992年5月,把裘市镇与洪塘镇合并,建立新的洪塘镇人民政府。合并后有28个行政村,一个农牧场,三个居委会。2004年6月30日,批准撤消洪塘镇建制,新建洪塘街道办事处,区域面积不变。洪塘人杰地灵,风景秀丽。“宁波汤显祖”之称的清代著名剧作家裘琏,“鬼才作家”之称的现代著名作家徐訏,当代书画家洪丕谟、经济学家方恭温、历史学家洪廷彦、电力专家洪廷盈等均是洪塘人。坐落于洪塘境内的无梁木构建筑——保国寺是我国长江以南保存最完好的北宋木结构建筑。藏身于洪塘北部丘陵地带的荪湖风光秀美,自然环境优越,是闲暇放松心情的好去处。 |
慈城镇 |
慈城镇地处浙江东部沿海宁绍平原,位于宁波市江北区西北部,东与镇海区相连,西与余姚市接壤,北与慈溪市相临,南隔余姚江与鄞州区相望,可谓是“众星拱月”。其镇域面积102.57平方公里,下辖41个行政村,5个社区,5个居委会,人口5.8万,是宁波市14个中心城镇之一。辖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江,平均海拔3.3米,地形北高南低,山水相依,其自然环境优美秀丽,而其山色,城池更因“慈湖、云湖(英雄水库)、鄮湖(毛力水库)”三湖之交相辉映而尤显风姿。慈湖是慈城的点晴之笔,为慈城增添了水灵秀气,而狮子山、大宝山、清道山等却烘托了慈城的雄浑霸气。 慈城地域优势明显,交通便捷。其距宁波市中心约15公里,距离宁波栎社机场20余公里、距离北仑港约38公里;有市公交车331、333、337、339路直通慈城,行程15-20分钟;西侧的余姚江即是浙东运河的部分。境内有萧甬铁路(箫山—宁波)、甬余公路(宁波—余姚)、慈骆公路(慈城—骆驼)、庄浦公路(庄桥—慈城)。建设在即的杭州湾大通道将贯穿慈城、进入宁波,将使慈城成为宁波市北端的门户客厅上海远郊。 慈城土壤肥沃,物产丰富,且可开发利用率高。全镇现共有各类企业400余家,已形成了有色金属、服装、建筑、机械、化工、轻纺、医药等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以种植业、林特业、畜牧业为主要结构的都市农业已成为慈城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近年来,全镇的主要经济指标以每年20%的增幅增长。2004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12.6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63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64.5亿元。 慈城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历代名人辈出,且具有优越的、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近年来,相继被命名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和宁波市中心镇。经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慈城将逐渐显示古色、绿色、山色、水色和现代经济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