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宁德 >> 屏南县 >> 双溪镇 >> 前洋村

前洋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前洋村谷歌卫星地图)


前洋村简介

  前洋村东至郑山、南至上七房、西至水竹洋、全村原有183户,人口730人,劳动力490人,山地面积11238亩,耕地面积1116。 着重发展反季节蔬菜、食用菌和养殖业。我村现有村部综合楼,现已通电、通路、通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村容干净整洁、乡风朴实、文明。
   前洋村与前溪村、高安村、山头村、北村村、章岭村、岩后村、宜洋村、后峭村、郑山村、下七房村、上七房村、峭顶村、双溪社区、乾源村相邻。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50923101 352000 0593 查看 前洋村谷歌卫星地图

前洋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前洋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双溪社区

  双溪社区地处屏南县东北部, 202省道穿境而过,宁武高速公路屏南连接线从我镇经过并在双溪社区设有互通口。平均海拔860米,最高海拔1453米,平均气温13-19°C,属典型的中亚热带山地气候,冬暖夏凉,气候宜人。2007年被福建省旅游局、东南电视台评为“福建最美的乡村。”   【文化历史背景】早在五代十国时期该地就有人居住,至今已历1095年,且在1735年(清雍正十二年)-1950年间,该地为屏南县旧县城。现保存完好的文化古迹有文庙、城隍庙、瑞光塔、旧县衙、紫山书院、百年老字号店铺、朱子祠、北岩寺、贞节古坊、南安桥、五里亭、通往周边县市的古道遗址等。此外还保留着大片的明清时期居民古建筑,是闽东独树一帜的明清杠梁式建筑物。历史遗留下的精髓文化有铁技表演、元宵灯会、古亭音乐、舞香龙、踩高跷、提线木偶等。   【村落与居民】社区总人口为共计人口8千人,其中常住人口4004人.共计1123户。60岁以上老人有600多人社区的村   

前溪村

  前溪村与棠口、岭下乡接邻,全村385户,人口1200人,全村有耕地1459亩,山地37491亩。全村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主种反季节蔬菜、袖珍西红柿。村内现有小学教学楼、村部综合楼,现已通电、通路、通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村容干净整洁、乡风朴实、文明。   

高安村

  高安村地处千年古镇——双溪镇西北部,位于屏岭公路边,距镇政府所在地7公里,距屏南县城21公里。海拔880米,年平均降雨量1626-2301毫米,年均气温13-19度,属典型的中亚热带山地气候。全村共有78户,345人,3个村民小组,其中劳动力192人,水田350亩,旱地36亩,林地5200亩,竹林400亩,人均纯收入7500元。   高安村以农业种植业为主产业,外出务工人口少,村民多种植反季节蔬菜、袖珍西红柿、生姜、锥栗等,并发展部分零星养殖业,如养兔、猪、鱼等,农民生活水平中等。近年来,高安村充分发挥村民种植技术成熟、交通便利等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市场营销产业,并成立了丰盈果林专业合作社,在进一步拓宽农民致富渠道的同时,有效带动了农产品种植产业发展。2012年高安村反季节蔬菜复种面积400亩,亩产值3000多元,人均增收1700多元;袖珍西红柿70亩,亩产值1万多元,人均增收2000多元;锥栗400亩,亩产值近700元,人均增收800多元;竹业完成垦复140多亩,亩产值860多元,人均增收1000多元。   经过多年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安村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该村现有小学教学楼、村部综合楼,已通自来水、村道、闭路电视、电话等基础设施,其中沼气池建设43户,占55%,农村改厕27户,占34.6%;前期投入22万元,新增一处农民公园,完成草坪绿化、活动器材建设、坂岸建设、湖池整理等,今后还将继续投入完成后期工程建设,今年预计投入10万元;小学现有教师3名,学生近20名,开设5个班级。   

山头村

  屏南县双溪镇山头村位于双溪镇西北、与岭下乡相邻,全村266户,总人口1265人,海拔960米。全村有耕地563亩,山地15433亩。全村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主种反季节蔬菜、袖珍西红柿。村内现有小学教学楼、村部综合楼,现已通电、通路、通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村容干净整洁、乡风朴实、文明。    山头村与前溪村、高安村、北村村、章岭村、岩后村、宜洋村、后峭村、郑山村、前洋村、下七房村、上七房村、峭顶村、双溪社区、乾源村相邻。  

北村村

  双溪镇北村位于双溪镇西北部,与政和县毗邻。全村共有420户,1830人,地理条件优越,年均气温13-19?C,平均降雨量1626-2301毫米,海拔880米,属典型的中亚热带山地气候,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全村有耕地3075亩,山地17004亩。种植有反季节蔬菜种植面积达700多亩,种植袖珍西红柿90多亩,种植茄子200多亩,垦复毛竹林500多亩。还有部分养兔、养猪、养鱼等零星散落的养殖业,大大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农民生活较为富裕。全村现有小学教学楼、村部综合楼,现已通电、通路、通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村容干净整洁、乡风朴实、文明。   

章岭村

  章岭村系宁德市屏南县双溪镇行政村。位于屏南县北部,东与白水洋接壤,南邻双溪地距镇所在地9公里,西与山头村交界至岭下乡13公里,北连深洋至屏南政和交界5公里。   【村落与居民】村落面积1.4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达116户,510多人。辖1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 全村有耕地645亩,山地9957亩。   【历史人文】章岭旧属古田县管辖,旧称福建古田县双溪二十八都章岭村(今双溪镇章岭村)。   【建筑景观】章岭村现留下明代古庙一座,建于明朝天顺五年(1461年)至今已540年。此外,还有屏南至政和古步行道,行道边公鸡岩、母鸡岩等古迹。   【物产经济】本村大力发展山上特色经济:毛竹丰产开发、茶叶、板粟等作物,四周边山有能做碗白土等矿土。   

岩后村

  岩后村位于双溪镇西部,距双溪镇16公里,全村现有145户,人口481人,7个村民小组。双溪镇岩后村是省定老区基点村,叶飞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此开展过游击战,村民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全村现有人口93户,423人,其中劳动力95人,五老7人,党员21人,村民大部分外出。全村有耕地1367亩,山地4106亩。该村距双溪仅10公里,辖5个自然村(上、下潭头,罗岗、天坑垅、道班),土地总面积15617亩,其中耕地面积960亩,旱地200亩。经济收入主要靠种粮、油柰、板栗、香菇,养猪等。 景点:白水洋   

宜洋村

  宜洋村位于屏南县东北部,距县城30公里,处屏南、周宁、政和三县交界。我国目前唯一的鸳鸯鸟保护区,鸳鸯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所在地。 全村178户,人口655人,全村有耕地1275亩,山地17713亩。村内现有村部综合楼,现已通电、通路、通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村容干净整洁、乡风朴实、文明。   

后峭村

  后峭村位于双溪镇东北方,距镇所在地9.5公里,全村海拔高1140米,平均气温13~19°C,年平均降雨量1626~2301㎜。全村人口738人,山地面积20324亩,毛竹林2354亩,耕地面积929.7亩。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是种植蔬菜和竹业生产。我村现有村部综合楼,现已通电、通路、通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村容干净整洁、乡风朴实、文明。  

郑山村

  郑山村位于双溪镇东北部,地处屏南、周宁、政和三县交界处,距镇政府所在地14公里,全村共有162户,728人,其中劳动力340人,山地面积11498亩,水田580亩,旱地254亩。着重发展毛竹、花菇、毛木耳和养殖业。我村现有村部综合楼,现已通电、通路、通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村容干净整洁、乡风朴实、文明。   

前洋村

  前洋村东至郑山、南至上七房、西至水竹洋、全村原有183户,人口730人,劳动力490人,山地面积11238亩,耕地面积1116。 着重发展反季节蔬菜、食用菌和养殖业。我村现有村部综合楼,现已通电、通路、通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村容干净整洁、乡风朴实、文明。    前洋村与前溪村、高安村、山头村、北村村、章岭村、岩后村、宜洋村、后峭村、郑山村、下七房村、上七房村、峭顶村、双溪社区、乾源村相邻。  

下七房村

  双溪镇下七房村,距离双溪13公里,海拔850米,辖1个自然村(吴家山),12个村民小组,200户,950人,其中男性501人,女性449人,劳动力320人。土地总面积13721亩,其中山地面积12665.3亩,耕地面积1055.7亩,(其中水田657亩,旱地398.7亩)。全村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发展壮大袖珍西红柿、反季节蔬菜、茄子等种植业。 共种植锥栗150亩,毛竹垦复300亩,反季节蔬菜60亩。养殖业:共养兔1000只,养羊100只,养猪300只。食用菌业:已发展毛木耳60万袋,花菇20万袋。   

上七房村

  双溪镇上七房村,距离双溪12公里,海拔850米,共255户,人口1079人,劳动力695人。山地面积23362亩,耕地面积1413亩全村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 着重发展反季节蔬菜、食用菌和养殖业。我村现有村部综合楼,现已通电、通路、通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村容干净整洁、乡风朴实、文明。   

峭顶村

  峭顶村位于双溪镇东部,东与郑山村交界,南与棠口乡接壤西与双溪社区毗邻,北与后峭村靠背,眦、距双溪镇6公里。全村现有181户,人口695人,耕地面积3公顷,林地用地21496亩,人均年收入1680元。年均气温13—19篊年均降雨量1626—2301毫米,海拔1058米,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属典型的亚热带针阔叶混合林湿润气候。 着重发展反季节蔬菜和养殖业。我村现有村部综合楼,现已通电、通路、通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村容干净整洁、乡风朴实、文明。  

乾源村

  乾源村位于双溪北部,与双溪社区毗邻。全村共有231户,983人,7个村民小组,4个自然村,辖兴福村、黄潭里、乾源、喷洋里, 其中劳动力611人,耕地面积1083亩,人均纯收入6100元。   该村交通便利,外出人口少,农民的经济收入主要依赖于农业种植业,如:种植反季节蔬菜、袖珍西红柿、茄子、锥栗等;还有部分零星散落的养殖业,如村民养兔、猪、鱼等。该村现有村部综合楼,主村乾源村已通自来水、村道、闭路电视、电话等。   乾源村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鸳鸯溪·白水洋的必经之路,距离中心景点5公里,是景区旅游接待功能区的中心位置村。以建设旅游配套功能区为依托,实施劳动力转移工程,开辟农家乐休闲宾馆等旅游配套项目,以此改变传统的产业格局。   


前洋村特产大全




前洋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