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村镇地处县城南13公里,因镇驻地在孔村村而得名。2005年11月,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原孔村镇、李构乡合并为孔村镇,合并后面积126平方公里,耕地3923公顷,下辖46个行政村。14429户,41298人,人口出生率7.98‰,人口自然增长率2.37‰。
经济概况
国内生产总值82514万元,比上年增长15.4%,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为16366万元、55877万元和1027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8.5%、18.6%和10.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54.6万元,同比增长40.6%;农民人均纯收入3820元,同比增长13.8%。
区位优势
东靠肥城矿区和石横发电厂,毗邻泰聊公路,105国道、济菏高速公路和正在规划建设的青兰高速公路和泰聊铁路贯穿全境,交通便利。初步构筑了以炭素、机械铸造、食品加工、建筑建材为主的四大新型工业体系。炭素工业已经形成年产30万吨生产规模,完成工业销售收入14.5亿元,工业利税1.67亿元,对地方财政贡献率在90%以上。全年共引进项目12个,合同利用内资2.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65亿元,其中海平水产公司、金诚金食品有限公司、鸿益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等6个投资过千万的大项目。农业已经形成了食用菌、林果、畜牧三大特色产业,其中食用菌生产已成为全省食用菌生产先进乡镇之一,山鸡蛋在省内率先申报并获得了“国家级禽蛋类无公害产品”称号,新建畜牧小区8处。“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完成150公里,“村村通”自来水普及率达85%以上。2005年先后荣获市委、市政府授予的“济南市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乡镇”、“全市地方道路建设先进单位”、“平安济南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
".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4.13万人 | 126平方公里 | 370124104 | 250000 | 0531 | 查看 孔村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孔子山村 | - | - |
---- |
查看 孔子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
郭柳沟村 | - | - |
---- |
查看 郭柳沟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榆山街道 |
榆山街道在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北部、黄河东岸。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90平方千米。人口10万。镇人民政府驻黄河路南端,因县得名。自隋大业二年(606年)起为县治。1948年为平阴县一区,1956年为城关镇,1958年改城关公社,1984年改区,1985年改平阴镇。2010年改为榆山街道和锦水街道。产小麦、玉米、杂粮、棉花等。有农具、砖瓦、印刷、轧钢、电子仪表、彩印、铝制品等厂。220、105国道和泰临公路经此。下辖东南沟居委会、南门居委会、东关居委会、西关居委会、北门居委会、北山东居委会、北山西居委会、东三里居委会、白庄居委会、城区龙山社区、城区环秀社区、城区文笔山社区、城区翠屏街社区等13个社区居委会,以及西桥口村、中桥口村、东桥口村、分水岭村、三山峪村、孙官庄村、东蛮子村、西蛮子村、洪口村、胡庄村、毕庄村、胡山口村、老博士村、新博士村、刘官庄村、石庄村、东阮二村、丁山头村等18个村委会。 榆山街道地处东经116°23′至116°37′,北纬36°01′至36°23′。地处济南、泰安、聊城三地市的结合部,是华北与中原、山东半岛与内陆地区进行经济贸易的必经之地,历史上就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物资中转站,今天已成为济南向鲁西南辐射的重要窗口,105、220两条国道和014省道贯穿全境,济菏高速设有出入口,与京沪、京九两大动脉相连,县、乡道路全部实现柏油化。境内地势南高北低。北部有黄河流经。山脉为泰山西伸余脉,呈西南走向。从肥城县北部的陶山西入境,主峰天堂山;蜿蜒向南、北、中各地延伸,山峦起伏,纵横交错。自天堂山起分北、南两支。北支由毛铺村北 经兴隆村东向西北行经三皇殿村,至黄河岸边的望口山。南支从天堂山南行延至分水岭,向南延伸至九峪山,向北延伸至田山。自分水岭向西北经胡山口、堡子、陶庄、刁山坡向西至外山,长20公里。平阴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降水集中,秋长于春,夏季来的早。这样的气候很适于人类居住和各种生物的生长及繁衍生息。 |
锦水街道 |
锦水街道地处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城青龙路以西。辖区内共有22个行政村,分别是中土楼村、北土楼村、南土楼村、堡子村、西三里村、大佛寺村、山头村、前阮二村、上盆王村、下盆王村、后寨村、前寨村、凌庄村、毕海洋村、大李子顺村、东子顺南村、东子顺北村、西子顺村、李山头村、宋子顺村、孙庄村和龙桥村。辖区人口31074人,总占地面积40平方公里。锦水街道下设25个部门,3个管理区。按照“建设西部宜业生态新城”高端定位,构绘出工业经济欣欣向荣,山水园林如画的人居环境。分析锦水,最为突出的有五大优势:“一园、一带、一山、一湖、一城”。“一园”,即平阴工业园区,为锦水赋于了相互融合发展的难得机遇;“一带”,即以220国道为新的经济轴,将形成新的经济隆起带;“一山”,即莲花山旅游观光长廊,为两型农业建设开辟了新空间;“一湖”,玫瑰湖湿地核心区位处锦水,将是城市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天地;“一城”,即西部宜居生态新城的全新定位。依托五大优势,锦水街道将以发展为主题,以服务城市建设和服务园区建设为中心任务,着力建设“三宜”新城,即活力宜业、生态宜居、休闲宜游,突出四项工作重点,以招商引资、财源建设和三产发展为重点,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发展;突出城市建设,不断推进城中村改造、新型社区建设、玫瑰湖湿地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突出现代农业,以农业重点项目建设为突破口,提升农业装备水平和产业化水平;突出社会事业发展,把民生工作落到实处,打造和谐新锦水。 -企业经济 锦水街道办事处对辖区内企业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即投资审批注册登记的一条龙服务,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全方位服务,以及企业开工投产后的经常0。街道仅用4个月招商引资项目已签约项目有新星彩印、光先数控、达义兄弟厨房设备、福迪木业、恒祥劳务、金通物流等9家,半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424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共完成5.34亿元,实际利用内资1.5亿元,合同利用资金4.3亿元。坚持与工业园区融合发展,积极打造工业经济发展的载体和平台。锦水街道做为平阴工业园区的核心区,区域内企业云集,规模以上企业有9家,分别是济南玛钢钢管制造有限公司、济南弘正科技有限公司、济南力宽机械配件有限公司、济南金硕仪表设备有限公司、济南热工仪表厂、山东驱动力电机有限公司、济南平发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济南龙祥包装印刷有限公司和平阴龙桥造纸厂。工业园区在区域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逐渐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增长点。因此锦水街道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依托新220国道沿线,重点打造子顺工业园区,使之成为锦水街道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隆起带。整个规划设计1200多亩,一期工程征用土地178亩,地上附属物的清理工作、土地整平工作,以及整个道路框架的施工已基本完成。通过载体建设,将紧紧围绕项目的落地,积极抓好跟踪服务。推动锦水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城乡建设 辖区内共有6个城中村,目前已有5个村实现-式开发,各工地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以北土、中土和大佛寺村为重点,拆迁房屋368户,腾空土地470亩,开工楼房18万平方米。目前北土村四栋安置楼已全部封顶,正在进行内外装修阶段,新启动的十栋安置楼,占地面积3.6万㎡,正在开挖地槽。中土村两栋安置楼去年已经实现90户村民回迁,今年又新启动8栋安置楼,总面积4.6万㎡;大佛寺村自今年3月份起,拆迁力度不断加大,目前已拆迁80户,新启动3栋安置楼,总面积1万㎡。西三里、山头村也与开发商签订了整个-式合作开发的协议,手续正在报批。农村新型社区建设,重点打造前阮二和东子顺社区,加快盆王社区规划。前阮二在全县率先启动农民新型社区建设,群众实际只需缴纳9万元购房款即可远离水患,住进建筑面积230多平方的两层欧式别墅,目前,已有243户村民搬迁,正在施工的三期工程9排81户也已进入内外装饰阶段,后寨村居民点一期10户两层楼已全部入住,新启动25户,已完成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8月12日,建设面积为1.2万平方米的东子顺社区正式破土动工,这标志着锦水街道社区建设进入一个热潮期,同时也打破了子顺管理区零社区工程的局面。城乡建设不仅能打破原来占用土地多,环境脏、乱、差,基础设施建设配套不全的现象,实现自来水管网、沼气池、太阳能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齐全,社区服务功能完善,更能提高农民群众幸福指数。 -农业发展 将农业作为民生工作的基础,立足长远和可持续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以项目为依托,全力搞好整个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装备水平和产业化水平。以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和依托专业合作社建设为抓手,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龙头企业建设渐成规模,申发牧业、顺兴奶牛、东岳奶牛成为引领农业农村致富的主要手段。以农业示范园建设为手段,着力发展两型农业,充分利用莲花山旅游观光长廊,开辟两型农业建设新空间。以莲花山流域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等农业重点项目建设为突破口,重点打造莲花山小流域生态治理,形成一条特色生态农业观光链。发展壮大以“紫云珠”葡萄为代表的特色林果业,让莲花山花果飘香,让群众从中得到实惠。把莲花山流域建设成为当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沃土,城区群众观光休闲的乐园。目前,山头村2000亩小麦玉米双增项目和莲花山流域土地整理项目进展顺利,毕海洋村无核葡萄示范园成功通过有机食品认证,莲花山流域林果基地现正积极申报省级经济林木示范园。 |
东阿镇 |
" 东阿镇地处平阴县西南部,春秋时期称谷邑,明洪武八年(1375年)东阿县城迁于此始称东阿。1946年底,东阿一区划归平阴县。1952年设东阿镇。面积95平方公里,耕地3282公顷,下辖55个行政村。11946户,38839人,人口出生率8.07‰,人口自然增长率3.57‰。 经济概况 国内生产总值67963万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为17318万元、33344万元和1730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7.5%、14.4%和12.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59.9万元,同比增长28.0%;农民人均纯收入4220元,同比增长14.1%。 区位优势 东阿镇地处济南、泰安、聊城三市交界处,是济南的西南大门,新老两条220国道贯穿全境,济菏高速毗邻而过,交通便利。该镇是“中国阿胶之乡”,与茅台镇、景德镇同为受国家原产地保护的中国三大传统特产名镇之一。全年共引进项目8个,其中五星压缩机厂、与香港合资的信华服装股份有限公司、怀德堂阿胶制品有限公司等5个项目已建成投产,与美国合资的乐喜施肥料有限公司等3个项目在建。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形成了畜牧、蔬菜两大主导产业。以西城为中心,建起了3000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畜牧良种率达到100%,优质牲畜存栏达到7万头(只),建起了5个养殖小区,投资593万元实施了城西洼5000亩土地整理项目,新增耕地500余亩。城镇建设开工总面积1.5万平方米,总投资500余万元,新修道路19.3公里,投资100万元新建白塔小学1处,投资140万元建起了社区服务中心。2005年被济南市评为 “平安济南建设先进单位”、“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市劳动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 ". |
孝直镇 |
" 孝直镇地处平阴、肥城、东平三县(市)交界处,因恪守孝道,忠厚信直而得名。2005年11月,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原孝直镇、店子乡合并为孝直镇,合并后面积143平方公里,耕地6828公顷,下辖64个行政村。19660户,62162人,人口出生率8.85‰,人口自然增长率4.99‰。 经济概况 国内生产总值101784万元,比上年增长13.9%,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为30432万元、49619万元和2173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9.3%、17.7%和12.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84.6万元,同比增长20.5%;农民人均纯收入3974元,同比增长14.7%。 区位优势 105国道、济菏高速公路纵贯全境(并留有出入口),交通便利,是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商贸中心。2005年,孝直镇被规划为济西工业园南区,全年引进项目15个,其中明昱秸秆饲料有限公司、鲁信科技有限公司、汇九泵业有限公司、汇源齿轮有限公司、大同机械有限公司等投资均在千万元以上,利用镇外资金1.8亿元。全镇机械加工类企业达到30家,形成了摩托车、汽车轴瓦、缸体、衬套、水泵等产品生产链,机械加工群体初步形成。农业产业发展迅速,30000亩蔬菜成为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蔬菜生产专业村达20个,新发展畜牧小区11处。尤寨山庄集休闲娱乐、种植养殖、观光旅游为一体,成为省、市山区开发的亮点。实现了道路村村通,并投资100万元修建了10公里的“学生专用路”,被作为全市村村通道路现场会的观摩现场。2005年被授予“平安济南”建设先进单位、市绿化造林先进单位、“省级文明镇”等荣誉称号。镇驻地孝直村被授予“全国文明村”称号。 ". |
孔村镇 |
" 孔村镇地处县城南13公里,因镇驻地在孔村村而得名。2005年11月,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原孔村镇、李构乡合并为孔村镇,合并后面积126平方公里,耕地3923公顷,下辖46个行政村。14429户,41298人,人口出生率7.98‰,人口自然增长率2.37‰。 经济概况 国内生产总值82514万元,比上年增长15.4%,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为16366万元、55877万元和1027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8.5%、18.6%和10.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54.6万元,同比增长40.6%;农民人均纯收入3820元,同比增长13.8%。 区位优势 东靠肥城矿区和石横发电厂,毗邻泰聊公路,105国道、济菏高速公路和正在规划建设的青兰高速公路和泰聊铁路贯穿全境,交通便利。初步构筑了以炭素、机械铸造、食品加工、建筑建材为主的四大新型工业体系。炭素工业已经形成年产30万吨生产规模,完成工业销售收入14.5亿元,工业利税1.67亿元,对地方财政贡献率在90%以上。全年共引进项目12个,合同利用内资2.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65亿元,其中海平水产公司、金诚金食品有限公司、鸿益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等6个投资过千万的大项目。农业已经形成了食用菌、林果、畜牧三大特色产业,其中食用菌生产已成为全省食用菌生产先进乡镇之一,山鸡蛋在省内率先申报并获得了“国家级禽蛋类无公害产品”称号,新建畜牧小区8处。“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完成150公里,“村村通”自来水普及率达85%以上。2005年先后荣获市委、市政府授予的“济南市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乡镇”、“全市地方道路建设先进单位”、“平安济南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 ". |
洪范池镇 |
" 洪范池镇地处平阴县西南端,因镇驻地有一历史名泉洪范池而得名。面积115平方公里,耕地2096公顷,下辖34个行政村。8263户,28016人,人口出生率8.29‰,人口自然增长率5.43‰。 经济概况 国内生产总值25590万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为9822万元、10413万元和535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8.9%、12.5%和10.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43.6万元,同比增长21.7%;农民人均纯收入3830元,同比增长13.8%。 区位优势 洪范池镇境内群山连绵,水库密布,众泉喷涌,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山石资源、旅游资源和铁矿资源。有水库20座,泉水34处,最为出名的有9处,被誉为“齐鲁泉乡”。全年引进了肥城建安、济南天地源、济南宏达、力源轴瓦有限公司等14个项目,实际到位内资4900万元。接待游客5万人次。农业着眼于林果、畜牧两大特色产业,建设万亩无公害苹果标准化基地,品种以玫瑰红、富士、嘎啦等优系苹果为主,同时完善了1200亩葡萄基地、3000亩核桃基地,建设600亩大樱桃精品示范园。有畜牧小区10处,饲养大户286户。修水泥公路12条,27公里。对杜庄水库、纸坊水库、白雁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并对中小学危房进行了改造。 ". |
玫瑰镇 |
" 玫瑰镇地处县城西南部,因盛产玫瑰花而得名。2005年11月,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原玫瑰镇、刁山坡镇合并为玫瑰镇。合并后面积136平方公里,耕地4158公顷,下辖48个行政村。14722户,47464人。人口出生率6.43‰,人口自然增长率0.91‰。 经济概况 国内生产总值79854万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为18355万元、45146万元和1635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8.7%、16.1%和11.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13万元,同比增长20.2%;农民人均纯收入4214元,同比增长13.9%。 区位优势 玫瑰镇交通便利,105和220国道穿境而过,西有平阴黄河大桥、东大黄河浮桥与聊城市相接,县道陶李路纵贯全境,柏油路通达各村、各乡镇。是国家林业局和中国花卉协会命名的“中国玫瑰之乡”。2005年,该镇坚持“工业兴镇、工业立镇”战略,共引进项目26个,其中山东金葵生物工程、华鑫纺织厂等项目投资均在千万元以上,到位资金1.2亿元。同时金达橡塑厂、济南华耐公司、玫耐水口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实施了技改项目。农业围绕玫瑰花、畜牧养殖、特色蔬菜、特色林果等主导产业培植大户,建立了平阴玫瑰开发公司、济南惠农玫瑰精油有限公司、肉羊合作社、郭套仙桃协会等农业龙头企业,申报了“平玫”牌干花蕾、“玉河”牌无公害番茄和芹菜、青龙山牌大棚果、郭套鲜桃4个无公害农产品牌。被国家命名为一类玫瑰花标准化示范区,全镇2.5万亩农田被认定为山东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先后荣获济南市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五好乡镇党委、平安济南建设先进单位和山东省中小学危房改造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 |
安城镇 |
安城乡地处县境东北部,曾是《汉书》记载的济北国都——北安故城所在地,安城乡因此而得名。2005年11月,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原安城乡、栾湾乡合并为安城乡,合并后面积122平方公里,耕地4136公顷,下辖44个行政村(居)。11663户,39490人,人口出生率10.31‰,人口自然增长率2.06‰。 经济概况 国内生产总值69199万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为13903万元、43249万元和1204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9.8%、13.4%和13.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12.4万元,同比增长33.3%;农民人均纯收入3761元,同比增长14.3%。 区位优势 东与济南市长清区接壤,东南与泰安市肥城市接壤, 西临黄河与东阿县相望,220国道和正在建设的济菏高速公路横穿中部,交通便利,西与县城紧紧相连,区位优势明显,被县委、县政府列为济西工业园东区。2005年新引进项目26个,累计达到85家,到位内资2.7亿元,外资10万美元,其中济南千禧塑钢、川蜜食品、鑫安轴瓦等千万元以上的项目12个,平阴山水水泥有限公司新上项目5个。围绕农民增收,重点发展了设施西瓜和鲜食地瓜两个特色产业,完成了“沙蜜”牌西瓜和“安玉”牌地瓜的商标注册,新发展冬暖式西瓜大棚430个,引进优质鲜食地瓜新品种5个,推广优质品种12个。全乡以养鸡、养牛、养猪为主的畜牧专业村达到12个,44个村全部进行了道路硬化。被省政府授予“安全生产‘双基’工作先进单位”,被市政府授予“就业再就业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八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全方位目标考核先进乡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