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是浙江省的一个行政县,属于嘉兴五县市之一。位处杭州湾北侧,属嘉兴地区。北距上海118公里,南离省会杭州98公里。全县陆地面积507.3公里,人口36.7万。综合实力百强县。海盐县位于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地处北纬30°21′到30°28′,东经120°43到121°02′,东濒杭州湾,西南邻海宁市,北连平湖市和秀洲区。
海盐县地形似一个顶角朝南的等腰三角形,东西最宽处相距约31公里,南北相距约33公里。全县海拔平均在3~4米,整个地势从东南向西北倾斜,大致可分为三部分:南部为平原孤丘区,山丘高度大多在100米左右,与海宁市交界的高阳山为县境最高处,主峰高251.6米;东部为平原海涂区,地势稍高于西部平原;西部为平原水网区,总面积约占全县的三分之二。
海盐县陆地总面积534.73平方公里(其中河道、湖泊等水域面积96.26平方公里),海湾面积537.90平方公里,岛礁0.48平方公里。境内陆地海岸自澉浦起到海塘乡方家埭止,全长53.48公里,是浙北海岸最长的县(市)。
海盐县地理位置优越,县城武原镇北距上海118公里,南离杭州98公里.境内主要公路有01省道东西大道、盐湖公路、盐王公路等,四级以上公路总里程189.5公里。境内河道纵横,总长1860.7公里,骨干河流有盐平塘河、盐嘉塘河、长山河、白洋河等。公路、水路网络交织,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海盐地处北亚热带南缘,是典型的东亚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15.9°C,年平均高温累计日数明显低于长江中下游同纬度城市。年平均雨量1189.7毫米,全年无霜期约为240天,全年日照时数平均为1919.7小时。
古海盐县的变迁
海盐县是崧泽文化发祥地之一,距今5000多年前县境就有先民从事农牧渔猎活动。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置县。属会稽郡。因“海滨广斥,盐田相望”而得名。建县以来,海盐曾四徙县治,六析其境。辖境大致相当今奉贤西部,闵行、松江南部,金山,平湖,海盐全境以及海宁的东部并沿海岸线向杭州湾伸展。秦代县治在今金山县东南境(山阳,马棚,西护塘之间)。而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金山建置隶属考引用《海盐县图经》:“县始置在今华亭县柘林,于古为华亭乡地。”宋鲁应龙《间窗括异志》:“治城在华亭乡者,山名柘山,林名柘林,陷于湖,名柘湖。”则秦海盐县治在今奉贤柘林。
秦末或西汉初,县治陷为柘湖,移治武原乡地域(今平湖市当湖镇东湖一带)。
东汉永建二年(127)县治陷为当湖,迁治齐景乡故邑山(今乍浦附近)。永建四年(129年),分原会稽郡的浙江(钱塘江)以西部分设吴郡,海盐属吴郡。建安五至八年(200-203)析海盐西南境、由拳南境置海昌县(今海宁市)。东晋咸康七年(341),县治从故邑山移治马嗥城(今海盐县武原镇东南)。南朝梁天监六年(507),析县东北境置前京县。梁中大通六年(534)至大同元年(535),再析县东北境置胥浦县。唐开元五年(717),迁县治于今地。天宝十年(751),割海盐北境、嘉兴东境、昆山南境置华亭县。元元贞元年(1295)升为海盐州。明洪武二年 (1369)复降为县。宣德五年 (1430),析武原、齐景、华亭、大易4个乡置平湖县。
近代沿革
1949年5月7日,海盐解放。1950年5月,狮岭乡3个行政村划属海宁县,平湖县10个行政村划属海盐县。1958年11月21日,撤销海盐县建制,区域并入海宁县,其中西塘桥、海塘、元通3个乡划归平湖县。1961年12月15日,复置海盐县,辖2个镇16个公社,狮岭乡仍属海宁县。1983 年,撤销公社建乡。1985年8月,澉浦、通元、西塘桥撤乡建镇。随着经济发展,又有于城、百步、秦山撤乡建镇。1999年,调整乡镇行政区划,辖9个镇 3个乡。 2001年10月,乡镇行政区划再次调整优化,辖武原、沈荡、澉浦、秦山、通元、西塘桥、于城、百步8个镇。
区划人口
2007年末,全县辖武原、沈荡、澉浦、秦山、通元、西塘桥、于城、百步8个镇。共有行政村104个,居民委员会24个。年末全县户籍人口367628人,比上年增加1738人。其中,女性人口184999人,占总人口的50.32%。全年出生人口2425人,出生率为6.6‰;死亡人口2381人,死亡率为6.48‰;迁出人口2939人,迁入人口465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1‰。
经济发展
财政收入保持一定增长。全县财政总收入160326万元,增长23.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0657万元,增长30.7%。一般预算支出90368万元,比上年增长28.6%。
金融机构存贷款稳定。2007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57.39亿元,比年初增加9.37亿元,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为155.23亿元,比年初增加9.62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33.32亿元,比年初增加23.96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121.54亿元,比年初增加15.86亿元。年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91.99亿元,比年初增加3亿元,同比增长3%。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37万人 | 534.73平方公里 | 330424 | 314000 | 0573 | 查看 海盐县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武原街道 | 0 | 78.45平方公里 | 东门社区 小曲社区 城南社区 盐北社区 文昌社区 新光社区 宜家社区 蒋家桥社区 秀水社区 虹桥社区 海兴社区 建新社区 河滨社区 百可社区 枣园社区 城北社区 朝阳社区 南门社区 天宁寺社区 盐东村 红益村 明珠村 联丰村 首荡村 富亭村 建新村 大刘村 君原村 黄家埝村 城北村 城西村 金星村 双桥村 南洋村 南环村 华星村 | 查看 武原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 | 约6.2万人 | 91平方公里 | 新城社区 新海社区 王庄社区 永宁社区 曙光社区 西塘社区 刘庄村 海塘村 大宁村 东港村 八团村 | 查看 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元通街道 | 约2.08万人 | 34.42平方公里 | 永福社区 电庄社区 新兴社区 凤凰社区 兴隆村 青莲寺村 | 查看 元通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秦山街道 | 约3.2万人 | 56.9平方公里 | 庆丰社区 长川坝社区 秦兴社区 落塘社区 杨柳山社区 秦山社区 新联村 永兴村 北团村 许油车村 丰山村 | 查看 秦山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沈荡镇 | 约3.6万人 | 61.87平方公里 | 沈荡社区 新丰村 庄星村 中钱村 董司村 聚金村 横泾村 尤甪村 五圣村 万胜村 永庆村 白洋村 | 查看 沈荡镇谷歌卫星地图 |
百步经济开发区(百步镇) | 约3.51万人 | 64.71平方公里 | 逍恬社区 百步社区 横港村 五丰村 得胜村 超同村 百联村 桃北村 农丰村 新升村 胜利村 | 查看 百步经济开发区(百步镇)谷歌卫星地图 |
于城镇 | 约2.3万人 | 42.88平方公里 | 枫桥社区 构塍村 吕冢村 三联村 鸳鸯村 何家村 庄家村 江渭村 八字村 | 查看 于城镇谷歌卫星地图 |
南北湖风景区(澉浦镇) | 0 | 0 | 澉浦社区 保山村 南山村 镇中村 澉东村 澉南村 永新村 六忠村 茶院村 紫金山村 南北湖村 六里村 永乐村 | 查看 南北湖风景区(澉浦镇)谷歌卫星地图 |
通元镇 | 0 | 0 | 虎溪街社区 韩家桥社区 新拱村 张桥村 育才村 良贤村 雪水港村 联新村 三友村 长山河村 滕泾村 丰义村 镇北村 通北村 浦漾村 通元村 | 查看 通元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南湖区 |
南湖区位于嘉兴市中部偏北。总面积425.83平方千米。总人口46万人(2004年)。 区人民政府驻勤俭路611号,邮编:314001。代码:330402。区号:0573。拼音:Nanhu Qu。 行政区划 南湖区辖7个街道、5个镇:建设街道、南湖街道、新兴街道、新嘉街道、解放街道、东栅街道、城南街道;新丰镇、凤桥镇、余新镇、大桥镇、七星镇。 历史沿革 2000年5月25日,浙政发[2000]98号批复同意嘉兴市调整市本级行政区划:(1)秀洲区凤桥镇、新丰镇、新篁镇、余新镇、步云乡、七星乡、大桥乡划归秀城区。(2)秀城区嘉北乡、塘汇乡(不含张字圩村)、新城街道、解放街道的塘汇居民区划归秀洲区。(3)原塘汇乡的张字圩村并入七星乡,原解放街道的塘汇居民区并入新城街道。 2000年,秀城区(Xiucheng Qu)辖5个街道、4个镇、5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500298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建设街道 41998 南湖街道 47500 新兴街道 52054 新嘉街道 78633 解放街道 30486 新丰镇 46524 余新镇 52046 凤桥镇 26558 新篁镇 20546 南湖乡 33818 东栅乡 17489 七星乡 19755 大桥乡 16230 步云乡 16661 2001年10月25日,浙政函[2001]228号批复同意嘉兴市秀城区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大桥乡、步云乡建制,和余新镇部分(吕塘、八里2村)合并设立大桥镇。大桥镇辖17村、2居,驻十八里村(原大桥乡址)。余新镇辖16村、4居,驻余北大街70号(原址)。撤销新篁镇建制,与凤桥镇合并。凤桥镇辖21村、4居,驻新康路72号(原址)。撤销七星乡建制,设立七星镇。七星镇辖11村、1居,驻兴星路136号(原七星乡址)。撤销东栅乡、南湖乡建制,改由秀城区人民政府直辖并调整设立若干街道办事处。调整后,嘉兴市秀城区辖新丰、余新、凤桥、大桥、七星5镇,设若干街道办事处。 2001年10月25日,嘉政发[2001]157号通知:设立东栅街道办事处,管理原东栅乡13村和原属南湖街道的化东社区居委会,驻下塘路2号(原东栅乡址)。设立城南街道办事处,管理原南湖乡水产等8村,驻城南路4号桥堍(原南湖乡址)。原南湖乡西南湖村划入新兴街道。新兴街道办事处管理1村、9居。调整后,嘉兴市秀城区辖5镇,设建设、新兴、新嘉、解放、南湖、东栅、城南7街道。 2002年,秀城区辖7个街道、5个镇,52个社区、11个居民区、109个行政村:新嘉街道、解放街道、建设街道、新兴街道、南湖街道、东栅街道、城南街道;七星镇、大桥镇、凤桥镇、余新镇、新丰镇。 2005年5月17日,民政部批复同意嘉兴市秀城区更名为南湖区。5月20日浙江省民政厅下发了更名通知(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政发[2005]27号),5月28日南湖区正式挂牌。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南湖区辖7个街道、5个镇:建设街道、南湖街道、新兴街道、新嘉街道、解放街道、东栅街道、城南街道;新丰镇、凤桥镇、余新镇、大桥镇、七星镇。 2007年12月,南湖区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将余新镇的东洋浜村、新丰镇的由桥村划归大桥镇管辖(注:这两个村共有53个村民小组),其余镇、街道行政区划不变。区划调整后,大桥镇辖14个行政村、3个社区,余新镇辖15个行政村、4个社区,新丰镇辖10个行政村、2个社区。 |
秀洲区 |
秀洲区位于嘉兴市中部偏北。总面积542平方千米。总人口34万人(2005年底)。 区政府驻洪兴西路。邮编:314001。代码:330411。区号:0573。 行政区划 秀洲区辖4个街道、5个镇:新城街道、嘉北街道、塘汇街道、高照街道;王江泾镇、王店镇、新塍镇、洪合镇、油车港镇。 历史沿革 2000年5月25日,浙政发[2000]98号批复同意嘉兴市调整市本级行政区划:(1)秀洲区凤桥镇、新丰镇、新篁镇、余新镇、步云乡、七星乡、大桥乡划归秀城区。(2)秀城区嘉北乡、塘汇乡(不含张字圩村)、新城街道、解放街道的塘汇居民区划归秀洲区。(3)原塘汇乡的张字圩村并入七星乡,原解放街道的塘汇居民区并入新城街道。 2000年,秀洲区辖1个街道、6个镇、7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381625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新城街道 23784 王江泾镇 55279 南汇镇 14137 油车港镇 13322 新塍镇 57680 王店镇 50503 洪合镇 26193 田乐乡 13307 栖真乡 22113 洛东乡 17910 高照乡 19133 建设乡 25949 嘉北乡 18667 塘汇乡 23648 2001年4月26日,浙政函[2001]63号批复同意嘉兴市秀洲区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建设乡,其部分行政区域(7村1居)并入王店镇,辖23个村、13个居委会,驻地不变。原建设乡其余行政区域(2个村)并入洪合镇,辖10个村、1个居委会,驻地不变。撤销洛东乡、高照乡,原洛东乡和高照乡部分行政区域(5个村)并入新塍镇;新塍镇1个村和原高照乡其余行政区域(5村1居)改由秀洲区政府直辖;新塍镇辖30个村、5个居委会,驻地不变。撤销栖真乡、塘汇乡,原栖真乡(不含1个村)和塘汇乡部分行政区域(8个村)并入油车港镇;原塘汇乡其余行政区域(7个村)改由秀洲区政府直辖;油车港镇辖25个村、2个居委会,驻地迁至步云路12号(原栖真乡政府驻地)。撤销南汇镇、田乐乡、嘉北乡,原南汇镇、田乐乡和嘉北乡部分行政区域(4个村)、栖真乡1个村并入王江泾镇;原嘉北乡其余行政区域改由秀洲区政府直辖;王江泾镇辖44个村、6个居委会,驻地不变。在上述改由秀洲区政府直辖区域和原新城街道范围内调整设立若干街道办事处事宜,由嘉兴市政府按有关规定办理。 2001年,秀洲区对所属乡镇、街道的行政区划进行调整,调整后的秀洲区设立5个建制镇、3个街道办事处。此次行政区划调整,撤销了高照、洛东、塘汇、嘉北、田乐、栖真、建设7个乡和南汇镇建制,新组建王店、洪合、新塍、王江泾、油车港5个建制镇和新城、嘉北、塘汇3个街道。 2002年,秀洲区辖3个街道、5个镇,7个社区、25个居民区、154个行政村:新城街道、嘉北街道、塘汇街道;王店镇、洪合镇、新塍镇、王江泾镇、油车港镇。 截至2005年12月31日,秀洲区辖3个街道、5个镇:新城街道、嘉北街道、塘汇街道;王江泾镇、王店镇、新塍镇、洪合镇、油车港镇。 2007年4月30日,高照街道挂牌成立,管辖荫家桥、高家桥、陶泾、新义、象贤5个村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
嘉善县 |
|
海盐县 |
海盐是浙江省的一个行政县,属于嘉兴五县市之一。位处杭州湾北侧,属嘉兴地区。北距上海118公里,南离省会杭州98公里。全县陆地面积507.3公里,人口36.7万。综合实力百强县。海盐县位于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地处北纬30°21′到30°28′,东经120°43到121°02′,东濒杭州湾,西南邻海宁市,北连平湖市和秀洲区。 海盐县地形似一个顶角朝南的等腰三角形,东西最宽处相距约31公里,南北相距约33公里。全县海拔平均在3~4米,整个地势从东南向西北倾斜,大致可分为三部分:南部为平原孤丘区,山丘高度大多在100米左右,与海宁市交界的高阳山为县境最高处,主峰高251.6米;东部为平原海涂区,地势稍高于西部平原;西部为平原水网区,总面积约占全县的三分之二。 海盐县陆地总面积534.73平方公里(其中河道、湖泊等水域面积96.26平方公里),海湾面积537.90平方公里,岛礁0.48平方公里。境内陆地海岸自澉浦起到海塘乡方家埭止,全长53.48公里,是浙北海岸最长的县(市)。 海盐县地理位置优越,县城武原镇北距上海118公里,南离杭州98公里.境内主要公路有01省道东西大道、盐湖公路、盐王公路等,四级以上公路总里程189.5公里。境内河道纵横,总长1860.7公里,骨干河流有盐平塘河、盐嘉塘河、长山河、白洋河等。公路、水路网络交织,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海盐地处北亚热带南缘,是典型的东亚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15.9°C,年平均高温累计日数明显低于长江中下游同纬度城市。年平均雨量1189.7毫米,全年无霜期约为240天,全年日照时数平均为1919.7小时。 古海盐县的变迁 海盐县是崧泽文化发祥地之一,距今5000多年前县境就有先民从事农牧渔猎活动。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置县。属会稽郡。因“海滨广斥,盐田相望”而得名。建县以来,海盐曾四徙县治,六析其境。辖境大致相当今奉贤西部,闵行、松江南部,金山,平湖,海盐全境以及海宁的东部并沿海岸线向杭州湾伸展。秦代县治在今金山县东南境(山阳,马棚,西护塘之间)。而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金山建置隶属考引用《海盐县图经》:“县始置在今华亭县柘林,于古为华亭乡地。”宋鲁应龙《间窗括异志》:“治城在华亭乡者,山名柘山,林名柘林,陷于湖,名柘湖。”则秦海盐县治在今奉贤柘林。 秦末或西汉初,县治陷为柘湖,移治武原乡地域(今平湖市当湖镇东湖一带)。 东汉永建二年(127)县治陷为当湖,迁治齐景乡故邑山(今乍浦附近)。永建四年(129年),分原会稽郡的浙江(钱塘江)以西部分设吴郡,海盐属吴郡。建安五至八年(200-203)析海盐西南境、由拳南境置海昌县(今海宁市)。东晋咸康七年(341),县治从故邑山移治马嗥城(今海盐县武原镇东南)。南朝梁天监六年(507),析县东北境置前京县。梁中大通六年(534)至大同元年(535),再析县东北境置胥浦县。唐开元五年(717),迁县治于今地。天宝十年(751),割海盐北境、嘉兴东境、昆山南境置华亭县。元元贞元年(1295)升为海盐州。明洪武二年 (1369)复降为县。宣德五年 (1430),析武原、齐景、华亭、大易4个乡置平湖县。 近代沿革 1949年5月7日,海盐解放。1950年5月,狮岭乡3个行政村划属海宁县,平湖县10个行政村划属海盐县。1958年11月21日,撤销海盐县建制,区域并入海宁县,其中西塘桥、海塘、元通3个乡划归平湖县。1961年12月15日,复置海盐县,辖2个镇16个公社,狮岭乡仍属海宁县。1983 年,撤销公社建乡。1985年8月,澉浦、通元、西塘桥撤乡建镇。随着经济发展,又有于城、百步、秦山撤乡建镇。1999年,调整乡镇行政区划,辖9个镇 3个乡。 2001年10月,乡镇行政区划再次调整优化,辖武原、沈荡、澉浦、秦山、通元、西塘桥、于城、百步8个镇。 区划人口 2007年末,全县辖武原、沈荡、澉浦、秦山、通元、西塘桥、于城、百步8个镇。共有行政村104个,居民委员会24个。年末全县户籍人口367628人,比上年增加1738人。其中,女性人口184999人,占总人口的50.32%。全年出生人口2425人,出生率为6.6‰;死亡人口2381人,死亡率为6.48‰;迁出人口2939人,迁入人口465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1‰。 经济发展 财政收入保持一定增长。全县财政总收入160326万元,增长23.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0657万元,增长30.7%。一般预算支出90368万元,比上年增长28.6%。 金融机构存贷款稳定。2007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57.39亿元,比年初增加9.37亿元,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为155.23亿元,比年初增加9.62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33.32亿元,比年初增加23.96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121.54亿元,比年初增加15.86亿元。年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91.99亿元,比年初增加3亿元,同比增长3%。 |
海宁市 |
占鳌塔 ■摄影 王飞庆嘉兴海神庙 ■摄影 王飞庆丁桥潮碰头潮 ■摄影 王飞庆海宁一线潮 ■摄影 王飞庆盐官古城 ■摄影 王飞庆 海宁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嘉兴市南部,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南缘,钱塘江北岸,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百强县,2008年位列21名。地理坐标为北纬30°15’-30°35’,东经120°18’-120°52’。东邻海盐县,南濒钱塘江,与绍兴市上虞市、杭州市萧山区隔江相望,西接杭州市余杭区,北连桐乡市、嘉兴市秀洲区。市治海州街道。东距上海125公里。沪杭铁路、01省道杭沪复线东西横贯市域,沪杭高速公路、杭浦高速公路、320国道越过北境,杭州绕城公路东线穿行西部。以“两横六纵”为主框架,市、镇、村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定级内河航道有46条,主干航道与京杭大运河相连。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海宁市全市总面积699.92平方公里,总人口64万,辖4个街道、8个镇:硖石街道、海洲街道、海昌街道、马桥街道;许村镇、长安镇、盐官镇、斜桥镇、袁花镇、丁桥镇、黄湾镇、周王庙镇。 2000年,海宁市辖14个镇、4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666080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硖石镇 166901 许村镇 36831 沈士镇 25468 长安镇 71561 盐仓镇 9187 周王庙镇 24916 钱塘江镇 23571 斜桥镇 27191 庆云镇 34656 郭店镇 31377 盐官镇 21590 马桥镇 27379 袁花镇 36162 丁桥镇 24713 许巷乡 42327 新仓乡 19735 谈桥乡 18464 黄湾乡 24051 自然环境 市域地处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内陆面积699.92平方公里,其中平原占87.94%,山丘占1.81%,水域占10.25%。地形狭长,东西长 51.65公里,南北宽28.94公里。地势平坦,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面高程4米—8米(吴淞高程。下同)。古陆残屿与低丘集中分布在境东北和东南部,高阳山最高,海拔253.3米,其他在200米以下。 海宁属北亚热带海洋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较丰,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常年平均气温15.9° C,年均降雨量1187毫米,日照2002.9小时,无霜期233.5天。因地处中纬度,冷暖空气经常在此交会,有旱、涝、风等灾害性天气出现。耕地土质南砂北粘,结构良好,水气协调,酸碱度适中,适宜多种作物生长。 海宁属太湖流域水网地带,境内有上塘河和运河两个水系,河道总长1865.4公里,河网率为5.1%。水资源以河网径流量为主,外来水利用率高,地下水控制开采,水资源总量6.62亿立方米,能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要。海宁地居钱塘江河口北岸,境内岸线长55.92公里,水域21730公顷;海塘长53.6公里,占北岸海塘总长的33.5%。“海宁潮”是世界著名的自然景观,黄湾镇大尖山附近江面是涌现“海宁潮”的起点。 |
平湖市 |
平湖市 ■行政区划图 平湖属于嘉兴市五县市之一,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西瓜之乡 ,瓜灯之城, 服装名城 ,叔同故里 , 国家火炬计划平湖光机电产业基地。 平湖,地处长江三角洲,位于浙江省杭嘉湖平原东北部,南濒杭州湾,东临上海市,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0度35分—52分和东经120度57分—121度16分(不包括海域),市树:银杏 ,市花:桂花。陆域面积537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086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7公里;耕地面积47万亩。总人口51.73万。 平湖属江南古陆外缘杭州湾凹陷,为一冲积平原。境内地势平坦,平均海拔2.8米,除东南沿海有呈带状分布的20座低丘和11座岛礁共4.89平方公里外,余为大片平原. [平湖历史] 平湖历史悠久,据大坟塘遗址出土文物证实,早在六千年前已有先民在此劳动生息。春秋时为越国武原乡地。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置海盐县,今平湖市境为海盐县一部分。秦末或西汉初,县治陷为柘湖,移治武原乡地域(今平湖市当湖镇东湖一带)。东汉永建二年(127)县治陷为当湖,迁治齐景乡故邑山(今乍浦附近)。东晋咸康七年(341),县治从故邑山移治马嗥城(今海盐县武原镇东南)。明宣德五年(1430)从海盐县分出大易、武原、齐景、华亭四乡,建为平湖县,县治设当湖镇,属嘉兴府,隶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因其地汉时陷为当湖,“其后土脉坟起,陷者渐平,故名平湖”。以后,建置长期不变,境域基本稳定。 199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平湖县,设立平湖市。2000年,进行了行政村区划调整,将原来的286个行政村调整为138个。2004年,进行撤镇乡建街道和部分行政区划的调整,将原来和10个乡镇调整为3个街道、7个镇,即当湖街道、钟埭街道、曹桥街道,乍浦镇、新埭镇、新仓镇、黄姑镇、全塘镇、广陈镇和林埭镇。 |
桐乡市 |
桐乡市位于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腹地,属于嘉兴五县市之一,东距上海131公里,北离苏州74公里,西邻杭州65公里,居沪、杭、苏金三角之中;境内地势平坦,河网密布,气候四季分明,自然环境优美,一派江南水乡景象,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百花地面、文化之邦”之美誉。 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桐乡列入全国首批开放县(市),实行全方位的改革开放,极大地推动了桐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成为浙江省十个经济发达县(市)和首批小康县(市)之一,连续三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市),并于1993年4月撤县设市。 桐乡地处水网平原,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宜种性广,农业资源十分丰富,有众多的名优特产。蚕茧为全国主要产区,年产2万多吨;桐乡又是中国著名特产杭白菊的原产地,1999年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杭白菊之乡”;誉为国际裘皮市场上“四大羔皮”之一的小湖羊皮,年产量近30万张;中国名晒烟之一的桐乡晒红烟,是传统出口产品;果中珍品桐乡携李,栽培历史悠久,相传有“西施醉李”之美说,其品质风味在中国李中独占鳌头;桐乡榨菜为蔬菜中之佳品,年产鲜榨菜10万吨左右采用排卤成形新工艺,铝箔小包装榨菜上了航空旅行佳品。 桐乡工业经济发展较快,已形成了丝绸及服装、毛纺针织、建筑材料、机械电子、化工医药、食品加工、皮革及制品、化学纤维等八大支柱产业。1999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237.30亿元,产品销售率为98.63%。1999年与加拿大韦兰市结为友好城市。市内获国家对外经贸部批准有自营出口权的企业49家。全市外贸出口商品品种已达到12大类200多个系列品种,1999年出口商品总值1.51亿美元。199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1.03亿元。全市拥有各类交易市场61个,其中专业市场24个,年成交额58.57亿元,濮院羊毛衫市场成为全国最大的羊毛衫集散中心。 对外开放优化了桐乡的投资环境,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全市四级以上公路总里程297.83公里,其中国道和高速公路50.94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邮电通信,基本建成了以传输光缆化、交换程控化、有线无线相结合的通信网络,89年,桐乡建成了全国大电网供电的第一个农村电气化县,1999年,全年供电量达到12.89亿千瓦时。桐乡市区拥有星级以上宾馆、酒店9家,其中四星级2家。 桐乡市素以“文化之邦”著称,源远流长,名人辈出。中国现代文学巨匠茅盾、著名漫画家丰子恺、新闻界著名人士金仲华、篆刻书法家钱君陶,以及著名摄影家徐肖冰等等一批文人的故乡。茅盾故居、丰子恺缘缘堂、君陶艺术院被誉为桐乡的三只“金凤凰”。如今,古老的桐乡大地灵气依旧,璀璨胜昔,桐乡儿女正创造着光辉的明天。1995年,桐乡获得全国文化模范县(市)称号。以乌镇水乡古镇风情和福严寺宗教文化为特色的桐乡旅游业,得到开发和利用,1999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2.1万人次。 自然地理 境内地势平坦,河网密布,地壳较为稳定,土地承载力每平方米为20吨,无地震、地裂带,黄海标高3.43米。水文条件简单,地下水位在5.5米左右,随河道水位升降,常年平均水位3米左右,无侵蚀性。 桐乡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8摄氏度,平均相对温度76%,平均降雨量1193cm,无霜期280天,全年主导风向为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 桐乡境内有杭白菊、晒红烟、小湖羊皮等传统特色农产品,已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尤其是杭白菊,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国之首;桐乡又是全国蚕茧的主要产区,年产蚕茧2万多吨;被誉为国际裘皮市场“四大羔皮”之一的小湖羊皮,年产量近30万张;中国名晒烟之一的桐乡晒红烟,是传统出口产品;果中珍品桐乡檇李,栽培历史悠久,相传有“西施醉李”之美说,其品质风味在中国李中独占鳌头,古代被列为贡品;桐乡榨菜为蔬菜中之佳品,年产鲜榨菜10万吨左右,采用排卤成形新工艺,铝箔小包装榨菜成了航空旅行佳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