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东省 >>青岛 >> 胶州市 >> 九龙镇

九龙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九龙镇谷歌卫星地图)


九龙镇简介

  " 九龙镇位于胶州市区南部,胶州湾南畔,北靠新城区和国际社区,南接胶南市。全镇辖50个行政村,3万多人口,总面积72.6平方公里,年均气温13摄氏度左右,年均降水量800毫米,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气候。镇内交通发达,有同三高速、胶州湾高速和204国道通过。跃进河、洋河从镇驻地穿过,水源丰富,主要盛产小麦、花生、板栗和各类禽兽、蔬菜等,新建立的无公害蔬菜示范园被中国农学会评为全国农业科技示范园。建筑、铸造、防腐等传统工业发达,个体私营经济、第三产业活跃,招商引资工作突飞猛进,目前已有来自德国、韩国、挪威等国的20多家外资企业落户。全镇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社会治安稳定,连续五年被评为胶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近来,九龙以“立足胶州、面向青岛、服务胶州、融入青岛”的指导思想,重点发展“一城三区”,“一城”即小城镇建设,“三区”即胶州湾高新技术工业区、胶州市国际社区、九龙山庄休闲度假区,从而迅速形成胶州湾西海岸一个新的活力增长点。
   这里民风淳朴、人杰地灵,劳动人民热情好客,这里是一片吸引客商投资兴业的风水宝地,是一个充满商机与活力的开放热土 。目前,九龙镇正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良好的投资环境,优惠的招商政策,满腔的服务热情,牢牢把握青岛经济发展重心西移大好机遇,热忱欢迎海内外各界朋友前来洽谈项目,投资建设,共同开创九龙美好的明天!
  ".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2.97万人 72.6平方公里 370281112 266000 0532 查看 九龙镇谷歌卫星地图

九龙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洋河崖村 - -

----

查看 洋河崖村谷歌卫星地图
同心村 - -

----

查看 同心村谷歌卫星地图
皂户屯村 - -

----

查看 皂户屯村谷歌卫星地图
董家屯村 - -

----

查看 董家屯村谷歌卫星地图
永安屯村 - -

----

查看 永安屯村谷歌卫星地图
小闹埠村 - -

----

查看 小闹埠村谷歌卫星地图
大闹埠村 - -

----

查看 大闹埠村谷歌卫星地图
高家洼村 - -

----

查看 高家洼村谷歌卫星地图
朱家埠村 - -

----

查看 朱家埠村谷歌卫星地图
殷家洼村 - -

----

查看 殷家洼村谷歌卫星地图
斜庄村 - -

----

查看 斜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东王屯村 - -

----

查看 东王屯村谷歌卫星地图
柘沟村 - -

----

查看 柘沟村谷歌卫星地图
肖家岭村 - -

----

查看 肖家岭村谷歌卫星地图
十五里夼村 - -

----

查看 十五里夼村谷歌卫星地图
张家艾泊村 - -

----

查看 张家艾泊村谷歌卫星地图
孙家艾泊村 - -

----

查看 孙家艾泊村谷歌卫星地图
臧家屯村 - -

----

查看 臧家屯村谷歌卫星地图
小打连沟屯村 - -

----

查看 小打连沟屯村谷歌卫星地图
打连沟屯村 - -

----

查看 打连沟屯村谷歌卫星地图
柏果树村 - -

----

查看 柏果树村谷歌卫星地图
大宋家庄村 - -

----

查看 大宋家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匡家岭村 - -

----

查看 匡家岭村谷歌卫星地图
爱国村 - -

----

查看 爱国村谷歌卫星地图
柳沟村 - -

----

查看 柳沟村谷歌卫星地图
大王邑村 - -

----

查看 大王邑村谷歌卫星地图
中赵家村 - -

----

查看 中赵家村谷歌卫星地图
陈家庄村 - -

----

查看 陈家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李家庄村 - -

----

查看 李家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菩萨庙村 - -

----

查看 菩萨庙村谷歌卫星地图
东宋家莹村 - -

----

查看 东宋家莹村谷歌卫星地图
车家河村 - -

----

查看 车家河村谷歌卫星地图
车家河屯村 - -

----

查看 车家河屯村谷歌卫星地图
栾家坟村 - -

----

查看 栾家坟村谷歌卫星地图
南孙家庄村 - -

----

查看 南孙家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新民村 - -

----

查看 新民村谷歌卫星地图
迟家屯村 - -

----

查看 迟家屯村谷歌卫星地图
西宋家茔村 - -

----

查看 西宋家茔村谷歌卫星地图
双岭村 - -

----

查看 双岭村谷歌卫星地图
兰东村 - -

----

查看 兰东村谷歌卫星地图
人荣村 - -

----

查看 人荣村谷歌卫星地图
小宋家庄村 - -

----

查看 小宋家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瓦屋村 - -

----

查看 瓦屋村谷歌卫星地图
盛家村 - -

----

查看 盛家村谷歌卫星地图
高家艾泊村 - -

----

查看 高家艾泊村谷歌卫星地图
北匡家茔村 - -

----

查看 北匡家茔村谷歌卫星地图
南匡家茔村 - -

----

查看 南匡家茔村谷歌卫星地图
毛家岭村 - -

----

查看 毛家岭村谷歌卫星地图
挪庄村 - -

----

查看 挪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建新村 - -

----

查看 建新村谷歌卫星地图

九龙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阜安街道

阜安街道  胶州市阜安街道办事处位于胶州城市中心区,总面积12.9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18个居委会,人口15万。现有内、外、民资企业1200家,个体工商户8000户,小学6所,中学1所,教职员工870人,在校生8900人。    先后荣获“全国千强镇”、“山东省经济综合实力百强镇”、“山东省小康镇”、“山东省卫生先进单位”、“青岛市五个好先进党委”、“青岛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青岛市十强街道办事处”。  

中云街道

中云街道  中云街道办事处位于胶州市城区西部,东至广州路、西至朱诸路、南至扬州路、北至胶州西路,辖区面积19.6平方公里,现辖18个村庄(含4个村转居)、14个居委会,共有人口6.5万人。办事处连续多年被评为山东省“百强”乡镇、“齐鲁街道之星”、“青岛市模范街道办事处”、“青岛市发展民营经济十强镇”、“青岛地方财政收入十强镇”,党工委多次被评为“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近年来,中云街道办事处紧紧围绕又好又快发展主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两园一区”工作主阵地,围绕“富民强处”发展目标,突出招商引资、商贸区建设、城市管理、财政税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大工作重点,不断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处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按照“经济发展园区化、园区投入多元化”总体思路,规划建设了工业园,办事处共有“两园一区”(工业一园、工业二园、西部商贸区),5个村级工业小区,加强了园区道路、供电、供水、通讯、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园区达到了“五通一平三化”标准,承载项目能力不断提高,现建成面积达到4033亩,累计基础设施投入约2.6亿元,园区现已落户外资企业78家,内资企业118家,规模以上企业68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23家,企业总用工人数35000人;办事处累计实现利用外资1.2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29亿元。    按照全市发展“大商贸、大物流”的总体思路,我们对西部商贸区情况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根据存在的主要问题,着力抓好招商启动工作。一方面加快改造老商城,积极推进各类专业市场的引进、改造和整合,所引进的龙港灯具、胶电家居、海博家居、亿豪家具、龙港家居等五大市场已成功启动,总建筑面积达到15万平方米,已成为半岛地区最大的家居用品集散地,已形成三大钢材专业市场,经营规模和交易额已跃居全省第一位。目前,正在对铝型材市场和钢材市场进行规划改造,规范发展兰州西路和泰州路装饰材料商业街,打造十里建材长廊。另一方面以新商贸区的建设启动和改变形象为重点,加强协调,强化调度,促进各个单体市场的快速建设和繁荣,提升西部商贸区的商气和人气。目前,西客站商贸城、兴峰商贸城、南方家园商贸城已对外招商启动;投资2亿元、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大桓九商贸城即将完工;九九佳2万平方米的生态酒店项目已全面开工。整个城区西部已逐步形成了以胶州商城为中心、以兰州西路为轴线、以专业市场为载体的连接城乡、统一开放的大型商贸区。   

北关街道

  北关街道办事处位于胶州市老市区中心北半部。东与胶东镇、云溪街道办事处相接,北与马店镇相倚,西北与胶北镇相靠,南与阜安、中云街道办事处相连,总面积35平方公里。2005年,全处辖26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总人口30191人,非农业人口30191人。总面积3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02 公顷。    综合经济实力 地区生产总值16.9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0.72亿元,第二产业11.54亿元,第三产业4.6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9731万元,增长28.2%。固定资产投资13.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29元。    农业 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36亿元。全年粮食总产量8307吨;蔬菜总产量3807 吨;果品总产量220吨。大牲畜年末存栏0.05万头,猪年末存栏0.15万头,年内出栏1.26万头,羊年末存栏0.05万只,家禽年末存栏16.78万只,年内出栏16.08万只。农业机械23075千瓦。    工业 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8.69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32.11亿元,限额以下6.58亿元;产品销售收入34.92亿元,利税总额2.39亿元,利润总额1.25 亿元。   第三产业 新发展注册资本2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10家,新引进民资项目98个,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00万元。全处新增个体工商186户,私营企业85家。全年市场成交额8.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1亿元。    招商引资 全处引进内外资项目78个,其中在建项目32个,新投产项目28个,新签约项目18个。全年实际利用外资8851万美元,实际利用内资3.8亿元。引进过千万美元的欧美中东项目7个,利用欧美中东地区资金占全处利用外资总额的40%。其中投资1亿美元的以色列集装箱项目,一期投资5000万美元,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利税1.2亿元。精细化工公司与英国托马仕雯公司成功合作,投资2000万美元新上食用颜料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亿元;华泰电力设备有限公司与世界500强企业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合作,新上投资1200万美元的电力设备项目,将有力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先后引进中铁集装箱中心站、一汽汽车配件等投资过亿元的内资项目5个。其中总投资7亿元的中铁集装箱中心站项目,是铁道部规划的全国18个中心站之一,是山东省唯一的集装箱中心站,项目前期建设工作全面展开。    打造机械电子产业基地。依托信一机电配套产业园,引进一批以家电、工业电机、配件制造等为主的高科技电子企业,促进了全处机械电子产业的发展。全年机械电子产业产值达到18.7亿元,占全处工业总产值的75%。打造仓储物流基地。以胶州湾国际物流中心为载体,加大物流工业园的推介力度,与铁道部联合举办青岛胶州湾国际物流中心招商推介会,与星联集装箱、中国物流、中储物流、豪克集团等12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协议总投资额36亿元以上。    社会事业 21个村成立文艺演出队伍,人数达300余人,形成大庄八角鼓、东庸村腰鼓、小铺茂腔、郭家湾秧歌等8个特色演出队。投资60万元新建大庄文化广场。投资320万元建设容纳30个教学班中学教学楼1处。新建小学校舍24间,绿化校园1万平方米。    联系电话 86-0532-82290212 82290228    传 真:86-0532-82290528   

三里河街道

  三里河街道办事处位于胶州市新城区,辖3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3.6万人,总面积33.7平方公里,是胶州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三里河原始文化遗址”所在地,国内外著名“胶州大白菜”的原产地,清代大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高凤翰先生故乡位于辖区,建有“高凤翰纪念馆”,处处彰显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办事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距青岛国际机场40公里,青岛货运码头50公里,青岛前湾港40公里,同三高速公路、胶黄铁路穿越境内,环胶州湾高速公路、海尔大道、香港路、澳门路、北京路、扬州路、广州路、常州路等干道纵横交错,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通讯、邮政、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完善齐备。    三里河历史文化气息浓厚。辖区内集中了市委党校、海洋大学青岛分校、青岛电大胶州分校、胶州市职业教育中心、青岛第二卫生学校、胶州市实验初中、第十中学和多所标准化小学及幼儿园,高、中、初、幼完整的现代文化教育体系已基本形成。已建成的国家AA-景区--三里河文化公园、高凤翰纪念馆、胶州市文化市场和即将建设的三里河仿古文化街、莒国都旧址--介亭公园、占地万亩的休闲农业观光园,使这个现代化的新城区在活力中彰显厚重与大气。    三里河二三产业发达,已形成商贸物流、汽车制造、机械电子、服装鞋帽、电力钢构等几大特色产业集群,辖区内有胶州市第一家五星级酒店--时代锦江大酒店,华鲁国际商务中心、银座购物中心、利群购物广场等现代商贸机构设施项目正逐步建成。拥有全市最大的文化市场、蔬菜果品批发市场、生猪交易屠宰市场,专业木材批发市场等,粮食市场、粮油物流中心等大型市场也正在规划建设中,投资7亿元的现代农业物流港项目也已正式启动。    2009全处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1农民人均纯收入10499和办事处先后被评为青岛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青岛市平安建设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村务公开示范镇等。  

云溪街道

  位于胶州市城区东部,驻兰州东路。东与胶东镇相邻,西段及北段与阜安街道办事处接壤,南与胶州湾工业园相连。总控制面积30平方公里。2005年末,辖7个村民委员会和3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17210人,其中男性8438人,女性8772人,男女性比例为96:100。农业人口11590人,非农业人口5620人,暂住人口3031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59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2.5‰;人口以汉族为主,有朝鲜族等少数民族15个。    1992年4月,经山东省人民0批准成立胶州市胶东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局级单位),11月被山东省人民0批准为省级开发区,12月更名为胶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1993年11月,经山东省人民0批准,胶州市云溪街道办事处正式组建,与胶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区处合一的新型管理体制。2001年经青岛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胶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副县(处)级机构。    经济状况 该处地处平原地带,东北部高,高处海拔18米,西南部低,地形呈北高南低走势。低洼处海拔4米。    土壤有黑土、盐碱土二类,黑土土层较厚,养分含量较高,肥力中等,属中产土壤,适宜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粮油作物。盐碱土占1/3,分布在东南部,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域内人工营造植被占土地植被的绝大部分,多为人工栽种花草形成的绿地、花园及人工种植的经济林木。自然植被多分部在田野、路旁、沟岸,主要有槐树、杨树等。树木属华北落叶阔叶林带,主要有白杨、刺槐。    建处以来以农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等都有了很大发展。2005年种植业完成粮食播种面积7200亩,完成农产品订单面积2000亩,推广农作物良种4个,推广应用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1项。畜牧业完成肉类总产量1238.15吨,发展规模化养殖小区2个,推广畜禽优良品种4个,推广应用奶牛人工冷冻授精新技术1项。水产业完成水产总量1400吨。推广水产优良品种2个。    工业、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2005年,全处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21780万元,截至到2005年底,全处共有三产企业 家,建有贸易市场4处,有胶州湾水产品批发市场、郑家小庄农贸市场、东郊农贸市场、安泰汽车交易中心,2005年,全处完成市场交易额30800万元。    招商引资 全处合同利用外资892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235万美元,实际利用内资163500万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650万元,完成出口创汇43354万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603元,有四项经济指标进入青岛市2005年郊区经济发展“七十强”,分别是外贸出口十强镇(处)第1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十强镇(处)第2位,利用外资十强镇(处)第3位,地方财政收入十强镇(处)第10位。    工业园建设成效显著,园区发展齐头并进,构筑对外开放大格局全力打造云溪精品园、扶持民营工业园、发展村级招商园、提升昌新工业园和海尔工业园,实施五园联动,形成了大项目有精品园、中项目有民营园、小项目有村级园、集群项目有专业园、园园都有新形象的对外开放大格局。    建处时开发区为一片荒滩碱地,目前辖区内沿主干道全部铺设DN500供水管道和DN600排水管道。建有35千伏双回路变电站一座,110千伏安变电站一座。开通了数字程控电话交换机6.4万门,国际、国内通讯网络畅通。辖区内道路纵横,四通八达,204国道、兰州东路、扬州路横贯东西。大力实施东部城市化开发,完成了7个村庄的总体概念性规划。   坚持“科教兴处”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形成了国际水平的艾默生研发中心、国家级的海尔新材料研发中心、海尔(青岛)科大纳米技术试验室、海尔(青岛)科大纳米技术中试基地、海永利博士后培训站。2005年获国家专利12项,申报7家高新技术企业,建有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    社会事业 截止到2005年,全处共有小学2所,在校生1257名,中学1所,在校生326名。全区学前儿童入学率、小学适龄入学率、初中适龄入学率、中小学巩固率均为100%。青岛昌新耐克职工学校目前有在读学生200多名,为企业培养人才600多名。全区卫生事业快速发展。有卫生防保所1处,门诊38家,合格卫生技术人员余57人。全处7个村、3个居委会全部达卫生合格标准,创青岛市卫生先进村庄2个,市级卫生示范村居6个。    联系电话 86-0532-87211045    传 真:86-0532-87211339   

营海街道

  青岛胶州市营海镇位于黄海之滨,胶州湾西北岸,与青岛市区、黄岛经济开发区隔海相望。全镇辖47个行政村,3.4万人口,总面积12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8万亩,浅海滩5.5万亩,海岸线长25.4公里,是胶州市唯一的沿海乡镇。营海镇历史悠久,远在明代,营海码头就是北方最大的港口之一,只是到了近代才逐步被青岛港所取代。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营海镇成为进出青岛的重要交通枢纽,它东南距青岛市区和青岛港38KM,南距 黄岛开发区和前湾港20KM,北与胶州市区相接,距青岛流亭国际空港20KM,环胶州湾高速公路、胶黄铁路从镇域通过,青岛至济南高速公路、同江至三亚高速公路,在镇域附近设有出口,并通过一级公路与环胶州湾高速公路营海出口相接,四通八达的交通纲络,使营海镇具备了一般公路、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海运等多种交通运输条件。     近几年来,营海镇充分发挥"依城、靠路、临海"的优势,划分了三大发展区域,即北部的工业发展区,南部的海洋产业发展区和西部的高效农业观光区。通过三大区域的划分和实施,使营海镇经济走上了稳步发展的轨道,软环境和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获国务院批准的《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将营海镇纳入其中,并成为环胶州湾重点发展组团,营海镇又将面临一个新的发展机遇,热情开放的营海人欢迎五洲四海的朋友前来投资建业,共同发展。.  

胶东街道

  胶东镇位于山东半岛西南部,胶州湾西海岸,西接胶州市区,东临青岛。现有53个行政村,6万人口,其中镇驻地2万多人,总面积90平方公里,为胶州湾经济发展重点乡镇、青岛市卫星城镇、山东省经济百强镇。    伴随着青岛经济发展重心向西推进和胶州市规划整合东部工业区的开发,业已建成青岛台湾工业园、青岛纺织染整工业园、店口工业园、青岛胶州大椒加工贸易区四大版块,机电、轻纺、食品加工、精细化工和房地产开发五大主导产业。已有韩国、日本、俄罗斯、香港、台淳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家客商落户,在胶州市名列前矛。    胶东镇发展优势明显,商机无限,热情恭迎各方客商前来投资兴业!.  

胶莱镇

  " 胶莱镇地处山东半岛,位于胶州市东北部,系青岛市卫星城镇,位于胶州、平度、即墨、高密四市交界处,总面积85平方公里,辖69个行政村,人口4.3万。交通便捷,距青岛港、黄岛前湾港35公里,距青岛国际机场40公里,距济青、同三高速公路入口处仅4公里,空连五洲,水系四海,地理位置非常优越。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年平均降水量755.6毫米,年均无霜期210天。资源丰富,辖区85平方公里,4.3万人,土壤肥沃,土层厚达8-10米,属沙壤土 ,土质舒松。有充足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水蕴藏量丰富。地表河流多,大沽河、胶莱河穿流而过,是青岛市、胶州市的水源供应地。电力充足,建有 10万千伏安变电站,11万千伏安变电站正在建设中,保证企业生产、居民生活需要。    蔬菜种植规模庞大。是青岛市高效农业区,青岛市""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沙梁蔬菜批发市场是江北地区最大的土豆积散基地。周边地区形成10万亩土豆,4万亩大葱,3万亩大姜,6万亩花生种植规模,土豆、大葱、大姜等绿色蔬菜原销日本、韩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在欧洲和美洲地区也享有较高的美誉。    工业基础雄厚。形成以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业、纺织业、工艺品加工业等五大工业体系,并开辟出4平方公里的新型工业园-青岛胶莱工业园,园区内交通、通讯、电力、水源等设施完备,是理想的投资之地。   ".  

马店镇

  " 马店镇位于胶州市境北部,面积83.55平方公里,人口3.7万。辖49个村民委员会。镇人民政府驻马店。1949年分属北都、丰隆、联屯区。1955年分属联屯、胶莱、沽河区。1958年成立马店人民公社,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设立马店镇。    马店镇地处平原,墨水河流经北部,南有碧沟河东入胶莱河。官路滞洪区位于马店、北王珠两镇边区。土地肥沃,有""胶州粮仓""之称。济青高速公路、朱诸公路等纵横穿境,距青岛流亭机场、青岛港码头咫尺之遥。镇内工农业基础雄厚,资源丰富。    马店工业园区创办于1992年1月,在青岛新一轮城市规划中被重点发展为工业加工仓储和货物集散地。    工业园位于山东半岛西南隅,胶州湾西北岸,距青岛市66KM,距青岛前湾港38KM,距青岛机场28KM,距胶州市区9KM,济青高速公路设有马店入口处。2002年开通的同江至三亚高速公路纵贯南北,交通十分便利。    工业团地整体规划分为“一线两区一园”,即以胶平路沿线为主,连接陆家村工业小区、民营经济小区和马店镇工业园。工业团地总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5平方公里。自开园以来,累计投入基础设施投资6000万元,已签约项目140多家,其中外资企业78家,内资企业67家,投资过千万美元以上的项目4个,在谈项目16个。2004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6.96亿元,合同利用外资988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736万美元,合同利用内资7.8亿元,实际利用内资3.97亿元,地方税收总额2478万元。   ".  

李哥庄镇

   李哥庄镇位于胶州市东北部,是全国重点镇,是全国百强镇、全国创建文明小城镇示范点、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出口创汇十强镇、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中心镇建设示范镇,青岛市品牌镇。总面积75平方公里,8.26万人口,辖41个村(3个居委会),城镇建成区面积7.4平方公里,城镇人口4.3万,城市化率达到52%。200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8.9亿元,财政收入63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64元。    鲜明特色    李哥庄镇城镇性质为环胶州湾重要的节点城市,以发展外向型加工工业为主导的现代化小城市,多年来的城市化建设形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工业兴镇。全镇共有三资企业500多家,年完成工业厂房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目前引进的30多家企业正在进行建设,形成了以拉法基公司、大洋集团、联谊公司、大昌公司为龙头的建材、食品、发制品、人首(手)、木制品四大主导产业,产品遍布世界各地的外向型城镇格局。94%以上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上来,真正实现了“农民变市民”。   2、商贸促镇。全镇共有个体工商业户3200多家, 其中90%在镇驻地,建设了香港商业街、上海华联超市、青岛利客来超市等大型商贸设施,商品交易额年达到5.1亿元,新建商业网点每年以4万平方米的速度增加,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3、人气活镇。通过户籍制度改革。使镇区人口增长速度每年以5000多人的速度增长。陈家埠子等3个村庄整体搬迁到了镇驻地,镇区内各村和镇房地产公司等相继建设了楼房住宅小区,到目前已建成广场小区、李新小区、雍翠花园、北王小区、南张小区、聚福苑小区、李哥庄小区、联宜小区、世纪苑等十四个居住小区,镇内外人口均涌入李哥庄镇驻地,入住率达到90%以上,整个李哥庄镇高楼林立,人气兴旺。    这里是您创业投资的一方热土,是您事业成功的一个阶梯,热情好客的李哥庄人民愿与您携手并进、共创辉煌!   

铺集镇

  " 铺集镇位于胶州市西南部,地处胶州、高密、诸城三市交界中心,距三市各70华里,素有""三七""铺之称。历史悠久,商贸繁荣发达,秦汉时为黔陬郡。铺集也因店铺林立、商贾云集而得名。建国初期曾是胶河县驻地。省道朱诸路、董张路横穿镇中,距离青岛国际机场70公里、青岛海港80公里、黄岛港口60公里、济青高速公路40公里、胶济铁路35公里。全镇共辖69个行政村,1.9万户,6.6万人,总面积1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7万亩。小城镇建设发展迅猛,建城区面积达3.5平方公里,常驻人口3万人,被列为山东省中心镇和青岛市小城镇建设重点镇。规划到2010年建城区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常驻人口8万人。    铺集镇位于北纬36°,东经119°,属北温带东亚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2°С,降雨量700mm、日照2573小时、地表温度14.8°С、无霜期200天以上。土地肥沃,地质平坦,土壤多呈沙壤和棕壤性土质,适宜各类农作物生长。镇内水资源丰富,胶河流经全镇25公里21个村庄,近年来先后投资1200多万元,建起总蓄水量260余万方的澄月湖及胶河拦河工程,为镇内工农业发展蓄积了宝贵的水资源。全镇建有速生丰产林4.5万亩,其中沿胶河两岸2.4万亩,全镇森林覆盖率达到36%以上。农业生产发达,已实现规模化、特色化。建起了万亩名优果园、万亩银杏园、万亩黄烟园、1000亩高效农业示范园,以及万只种兔、千头肉牛、千头奶牛、千头山羊等大型养殖场。   镇村工业已有近50年的发展历史,基础力量雄厚,已形成化工、机械、铸造、服装、鞋帽、木制工艺品等多个工业体系。其中,鞋帽及工艺品远销国际市场,机械制造以多种型号减速机为最,在国内市场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  

张应镇

  " 张应镇位于胶州市西南部,全镇总面积8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8万亩,辖48个自然村,共3.2万人口。    张应镇借全市园区整合,青黄复线开工等新的契机,重新调整规划全镇经济发展布局,整体划分为东西两大经济板块。西部以大朱郭为中心向南延伸,大力发展工业企业;东部以无公害蔬菜基地和山丘区植树造林综合开发为重点向周围辐射,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和生态旅游业。工业初步形成制鞋业、皮革制衣、纺织业、木器加工、玩具制造、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矿泉水八大优势产业。农业建成三大基地,以臧家庄、洋河崖为中心,着力建设全市最大最优的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成以辛屯、白庙子为中心的万亩速生林示范基地;以前芦、后芦为中心的1500亩山丘区开发示范基地。第三产业发展迅猛,餐饮、超市、运输、娱乐等服务业达300余家,旅游业有了突破性发展,利用山洲水库区及白庙子山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了集观光、休闲、娱乐一体的综合观光旅游区。    社会文明和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中小学教育、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尊老爱幼扶危济困等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不断创新发展。建成全国第二家、山东省首家家庭寄养养护基地--东张应孤残儿童养护教育活动中心。    2006年8月,我镇被国家民政部评为首批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乡镇”。在2005年召开的全国司法行政基层建设工作会议上,我镇司法所是青岛市基层司法所中唯一获“全国先进司法所”这一殊荣的先进单位。我镇还先后荣获“山东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青岛市五个好先进党委”、“青岛市文明示范镇”、“青岛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青岛市老年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青岛市级以上荣誉称号。".  

里岔镇

   里岔镇位于青岛市西南部,距青岛国际机场60公里,距青岛前湾港35公里,距青岛同三高速公路出口8公里,正在建设中的济青高速公路复线在该镇设有出口,交通极为便利。    镇内各项资源丰富。境内有占地1200亩,蓄水800万立方米的大型水库两座,水质清澈无污染;建有供水站及35万伏变电站各一处,可满足镇工业和生活需求;劳动力资源充足,有大批熟练的缝纫工和机械车床工,可满足企业所需技工要求。目前,全镇已构筑起以农副产品加工、服装制做、机械制造为支柱产业的工业体系。    镇内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已达到“六通一平三化”的标准,具备了承载大、中、小各类项目的能力。截止目前,已落户该镇的中外企业达30余家。同时,镇招商部门对前来落户的内外资企业实行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对镇经济发展带动大的项目,采取“政策随项目”的办法,一事一议,特事特办。    里岔镇工业基础雄厚,镇村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89家,形成以机械、化工、食品、医药、建材、轻工等为主的工业体系。该镇是一个农业生产大镇,盛产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等农作物和大椒、黄烟、蔬菜、果品等经济作物。以苹果为主的经济林1万亩。农业园区两处,其中蔬菜种植园区占地2万亩,台湾农业园区占地1200亩,由台湾客商投资兴建。该镇是全国奶山羊生产基地,是被誉为国宝的""里岔黑""瘦肉型猪的发源地。""里岔黑""被列为全国重点推广品种。近几年,镇政府全力于镇驻地中心街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目前,已有8家外资企业落户本镇,年出口创汇4亿元。  

胶西镇

  " 胶州市胶西镇位于胶州市西郊“金三角”地带,地处“胶高”、“胶王”和“朱诸”路交汇点,并有“同三”高速公路出口和“兰新”铁路火车站编组站;距离青岛港45公里,距黄岛前湾港35公里,距青岛国际机场35公里。全镇共辖73个行政村,6.2万人口,行政区域面积112平方公里。200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1880万元,财政收入365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77元。    该镇围绕经济、财税、农村和稳定四条工作线,提出了“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即加快一园(工业园)、两区(民营经济区、小城镇区)三基地(蔬菜生产基地、花卉苗木生产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建设好四支队伍(机关干部队伍、招商队伍、民营企业主队伍、农村党员干部队伍)。    农业重抓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科技推广和农业协会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以此促进农民增收。目前已建成配套齐全的农业协会,发展以大白菜和土豆为主的无公害蔬菜4万亩,粮经比达到1:2。全镇发展中介组织30多家,有力地促进了蔬菜产业化的发展。工业园区一、二期工程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综合配套,达到了“六通一平三化”的标准,具备了承载大项目的能力。招商引资工作突出招商方式的创新,树立亲商、安商观念和外商发财我发展的双赢意识,从项目的引进、洽谈到土地审批、开工投产等各方面,实行全方位跟踪服务,解除外商的后顾之忧。2005年1—11月份,引进内外资项目58项,其中外资项目19个,内资项目39个;到位外资2100万美元,到位内资1.7亿元。全镇形成了以机械、化工、食品、木材、纺织为主的8个行业,以钢塔、轮胎、皮革、粮油等近百种产品的工业体系。    个体私营经济和第三产业方面,逐步完善了苑戈庄民营经济区,主动接受南方家园、KK加等综合批发市场的辐射,形成了集加工、商贸、存贮、餐饮、运输等于一体的经济群体,是生产、加工、交易的理想场地。    胶西镇正以崭新的姿态蓬勃发展,全镇人民真诚欢迎社会各界到胶西投资置业,共图发展大计。   ".  

洋河镇

  " 洋河镇位于胶州市西部,人口5.8万,总面积128.7平方公里。    交通发达,区位优越。东邻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接胶州湾高新技术加工区,是进入青岛的咽喉要地。204国道、诸黄公路、同三高速横穿境内,同三高速公路在境内南北有两个出入口。距胶州火车站24公里、青岛流亭国际机场40公里、青岛前湾港24公里、环胶州湾高速公路出口2公里。    基础设施完备,工业发展迅速。镇驻地集中供水站已投入运营,占地9.6平方公里的项目聚集区和占地1平方公里的洋河民营经济园 实现了“六通一平三化”,具备承载各种大中型项目的能力。    农业基础雄厚,畜牧业发达。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主要有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无公害鸡蛋生产基地、无公害花生生产基地、无公害特色地瓜生产基地。成为山东省最大的良种羊繁育基地。    资源丰富,物产富饶。是胶州市有名的“粮囤子”,各种农作物面积大,产量高。境内主要有萤石、膨润土、珍珠岩、料石等矿产资源。久负盛名的大相家粉条、董城牛羊肉、山鸡蛋、山鸡等“艾山”牌农牧产品在当地畅销不衰。   环境优美,风景如画。境内山水相连,林茂草丰,风景秀丽,森林覆盖率达31.5%,胶州古八景之一的“石耳争奇”,就位于著名的国家-风景区——艾山风景区内。    项目聚集区内电力供应充足,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供排水系统完备,通讯设施优良,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安全文明乡、青岛和胶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   ".  

九龙镇

  " 九龙镇位于胶州市区南部,胶州湾南畔,北靠新城区和国际社区,南接胶南市。全镇辖50个行政村,3万多人口,总面积72.6平方公里,年均气温13摄氏度左右,年均降水量800毫米,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气候。镇内交通发达,有同三高速、胶州湾高速和204国道通过。跃进河、洋河从镇驻地穿过,水源丰富,主要盛产小麦、花生、板栗和各类禽兽、蔬菜等,新建立的无公害蔬菜示范园被中国农学会评为全国农业科技示范园。建筑、铸造、防腐等传统工业发达,个体私营经济、第三产业活跃,招商引资工作突飞猛进,目前已有来自德国、韩国、挪威等国的20多家外资企业落户。全镇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社会治安稳定,连续五年被评为胶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近来,九龙以“立足胶州、面向青岛、服务胶州、融入青岛”的指导思想,重点发展“一城三区”,“一城”即小城镇建设,“三区”即胶州湾高新技术工业区、胶州市国际社区、九龙山庄休闲度假区,从而迅速形成胶州湾西海岸一个新的活力增长点。    这里民风淳朴、人杰地灵,劳动人民热情好客,这里是一片吸引客商投资兴业的风水宝地,是一个充满商机与活力的开放热土 。目前,九龙镇正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良好的投资环境,优惠的招商政策,满腔的服务热情,牢牢把握青岛经济发展重心西移大好机遇,热忱欢迎海内外各界朋友前来洽谈项目,投资建设,共同开创九龙美好的明天!   ".  

杜村镇

  " 杜村工业区位于胶州西南12公里,距青岛市区50公里、青岛前湾港40公里、距青岛流亭机场40公里、至同三高速公路胶州出口3公里,省道朱诸公路横贯全区,区位优势明显。    杜村工业区所在镇面积67平方公里,人口3.6 万人。建有青岛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国家级花卉示范园区和省级农业开发项目----明山岭生态农业观光度假区。属暖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平均气温13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724.8mm,年平均相对温度71℃,无霜期220天。    杜村工业区成立于2001年6月,规划建设面积8平方公里,其中西部工业区规划建设面积5平方公里,已开发建设面积3平方公里;东部工业区规划建设面积3平方公里。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    硬化道路12条,16万平方米;铺设供排水管道20000米;架设通讯光缆8000米; 整改电线线路10条,12000米,完全实现了路、供排水、电、通讯、有线电视和土地平整的“六通一平”以及绿化、美化、亮化的“三化”目标。目前工业区硬件建设全面,配套设施优良,已具备了承载大、中、小项目的能力,搭建起良好的招商引资平台。工业区管委会为企业从前期立项、审批、规划、建设到后期生产经营管理提供“全方位、一条龙”跟踪服务。    截止到现在,园区一、二期已基本占满。共引进项目62个,外资17个,内资项目30个,民资项目15个,初步形成了木器家具、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玻璃制品四大工业组团。今年1—8月份,园区共引进项目30个,其中,外资项目9个,合同利用外资42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005万美元;内资项目 14个,合同利用内资4.5亿元,实际利用内资2.4亿元;实际利用民资9900万元。    我们将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提高服务质量,使工业区建设和引资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   ".  

胶北镇

  " 胶州市胶北镇地处胶州湾畔,山东半岛南部,东临青岛市区,面积73平方公里,人口3.2万。年平均气温13°C,年平均降水733毫米,无霜期210天。境内均为平原,地域开阔,是“海尔”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有北梁蜜桃11000亩,美国红提葡萄3000亩,反季番茄3000亩。林地覆盖率达40%以上。胶济、胶黄、新沂铁路,济青、环胶州湾、同三高速公路在此交汇,距青岛港40公里,距黄岛前湾港35公里,距青岛国际机场35公里。 胶北镇位于胶州市西北部,全镇总面积73平方公里,耕地6.8万亩,辖46个行政村,3.2万人口。距市中心10公里,道路交通四通八达,全市“一环四线”道路建设工程把该镇纳入全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之中,胶州市北二环路在此交汇。胶济高速铁路、京青高速电气化铁路和济青、同三高速公路从镇内经过。    自2000年10月以来,胶北镇按照“农业稳镇,工业强镇”的发展思路,规划建设了工业区,积极招商引资。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工业区实现了“六通一平三化”。截至2005年6月,园区规模已达到6平方公里,日供水量2万立方米,日供电192000KWH,具有程控交换、数字传输、移动通讯、ADSL宽带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电信系统,形成了五纵五横的团地布局,同时通过多种方式融资,全面绿化、美化、亮化,提高了园区的项目承载能力。    目前,全区共引进内、外、民资项目177个,其中,内资项目62个,外资项目33个,民资项目82个,实际利用内资6.9亿元、外资3786万美元、民资1.2亿元;所引项目中,3个外资项目投资额超过1000万美元,2个超过500万美元,8个内资项目过1000万元,青岛地恩地集团一、二期投资2.6亿元,而且呈现出在建一批、筹建一批、投产一批的良好发展势头,形成了食品加工、制造装备、橡胶皮革、针织纺织、家具制造几大产业带动的多元化发展格局。    在突出发展工业经济的同时,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果品种植的传统优势,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目前,全镇已发展优质无公害蜜桃生产基地15000亩,无公害反季节蔬菜大棚3000个,无公害和睦屯西瓜生产基地3000亩,无公害红提葡萄生产基地3000亩。2004年,新成立“和睦屯西瓜协会”等3个农业协会组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54.1元,加快了小康社会建设进程。.  


九龙镇特产大全




九龙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