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金华 >> 浦江县 >> 岩头镇

岩头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岩头镇谷歌卫星地图)


岩头镇简介

  [综合]岩头镇地处县城东北浦江盆地北侧,为浦江县东部最发达的城镇之一。镇域总面积47.73平方公里,其中镇区面积0.28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339亩,全镇上下41个行政村,总人口26413人,其中城区4669人,2005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5.1万元,其中工业产值4.6亿元,完成税收392万元,财政收入460万元,农民收人均收入320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5‰。  [工业]全镇现有工业124家,其中个体企业占118家,53家位于镇区,有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6家,入县工业园区企业2家,镇内工业经照明器具制业业,服装加工金属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以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为主,同时发展纺织、建材、食品等其它产业,产品远销国内外。2005年底,全镇工业销售收入4.51亿元,同比增长20%,出0货值2486万元,技改投入1100万元。  [农业]全镇共有耕地面积11359亩,山林2277.67公顷,有小(二)型水库3个,小(三)型水库43个,共有山塘水库40余处,总蓄水量为993立平米,浦江通济桥的北渠、中渠由西至东,洪公溪流域由北而南经全镇。现发展花卉、桃型李、酸梅、葡萄、翠冠梨、天草柑桔、苗木、生猪、獭兔、山羊等10条农业产业链,农业经济总量在浦江县东部六镇排名第三,其中棉花和蔬菜发展位列六镇同类产品种植面积之首,总产量占全县24%,镇内有浦江申芽绿化有限公司,浦江大自然园艺有限公司2家农业龙头企业,有王店、下杨生猪养基地,五一獭兔养殖基地,芳地蔬菜基地3个农业基地。  [科教卫生]岩头镇民风淳朴,科教意识强,是浙江省教育强镇和金华市卫生城镇,镇内有学校4所,建筑面积7211平方米的初级中学1所,省级农村示范小学1所,投资300万的中心幼儿园1所。市级东海文化明珠工程1处,全镇39个村已开通了有线电视,用户达3100户左右。.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2.64万人 47.73平方公里 330726105 321000 0579 查看 岩头镇谷歌卫星地图

岩头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仙水村 ·浦江旅游·浦江特产·浦江十大特产·浦江十景·浦江名人·浦江 0

----

查看 仙水村谷歌卫星地图
礼张村 ·浦江旅游·浦江特产·浦江十大特产·浦江十景·浦江名人·浦江 0

----

查看 礼张村谷歌卫星地图
夏泉村 ·浦江旅游·浦江特产·浦江十大特产·浦江十景·浦江名人·浦江 0

----

查看 夏泉村谷歌卫星地图
东山村 ·浦江旅游·浦江特产·浦江十大特产·浦江十景·浦江名人·浦江 0

----

查看 东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双溪村 ·浦江旅游·浦江特产·浦江十大特产·浦江十景·浦江名人·浦江 0

----

查看 双溪村谷歌卫星地图
黄源村 ·浦江旅游·浦江特产·浦江十大特产·浦江十景·浦江名人·浦江 0

----

查看 黄源村谷歌卫星地图
岩山村 ·浦江旅游·浦江特产·浦江十大特产·浦江十景·浦江名人·浦江 0

----

查看 岩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湾来村 ·浦江旅游·浦江特产·浦江十大特产·浦江十景·浦江名人·浦江 0

----

查看 湾来村谷歌卫星地图
青锋村 ·浦江旅游·浦江特产·浦江十大特产·浦江十景·浦江名人·浦江 0

----

查看 青锋村谷歌卫星地图
胜建村 ·浦江旅游·浦江特产·浦江十大特产·浦江十景·浦江名人·浦江 0

----

查看 胜建村谷歌卫星地图
后叶村 ·浦江旅游·浦江特产·浦江十大特产·浦江十景·浦江名人·浦江 0

----

查看 后叶村谷歌卫星地图
西黄村 ·浦江旅游·浦江特产·浦江十大特产·浦江十景·浦江名人·浦江 0

----

查看 西黄村谷歌卫星地图
新屋来村 ·浦江旅游·浦江特产·浦江十大特产·浦江十景·浦江名人·浦江 0

----

查看 新屋来村谷歌卫星地图
下宅口村 ·浦江旅游·浦江特产·浦江十大特产·浦江十景·浦江名人·浦江 0

----

查看 下宅口村谷歌卫星地图
广丰村 ·浦江旅游·浦江特产·浦江十大特产·浦江十景·浦江名人·浦江 0

----

查看 广丰村谷歌卫星地图
合丰村 ·浦江旅游·浦江特产·浦江十大特产·浦江十景·浦江名人·浦江 0

----

查看 合丰村谷歌卫星地图
姓应村 ·浦江旅游·浦江特产·浦江十大特产·浦江十景·浦江名人·浦江 0

----

查看 姓应村谷歌卫星地图
三雅店村 ·浦江旅游·浦江特产·浦江十大特产·浦江十景·浦江名人·浦江 0

----

查看 三雅店村谷歌卫星地图
三红村 ·浦江旅游·浦江特产·浦江十大特产·浦江十景·浦江名人·浦江 0

----

查看 三红村谷歌卫星地图
王店村 ·浦江旅游·浦江特产·浦江十大特产·浦江十景·浦江名人·浦江 0

----

查看 王店村谷歌卫星地图
洪家村 ·浦江旅游·浦江特产·浦江十大特产·浦江十景·浦江名人·浦江 0

----

查看 洪家村谷歌卫星地图

岩头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浦南街道

   浦南街道总面积66.52平方公里。辖3个社区居委会、27个村民委员会,109个自然村,56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万,其中农业人口3.67万。2005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3.36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2.12亿元,利税13219万元,出0货值3.33亿元,财政收入6157万元,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66‰,农民人均收入3725元。   -   工业   现有企业332家,其中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达35家,在职职工7031人。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有浙江三九邦而康药业有限公司,年销售收入超二千万元的有浦江天慧制衣有限公司、浙江黎士集团公司、浙江一点红有限公司、新世纪床上用品厂、浦江程友有限公司、浦江成利包装装潢有限公司等企业。税收超千万元的有三九邦而康药业,超百万元的有浦江天慧制衣有限公司、新世纪床上用品厂、浙江一点红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2003年,列入县"127"工程的企业有浙江三九邦药康药业有限公司、浦江天慧制衣有限公司、浙江黎士集团公司、浙江一点红有限公司、浦江县工艺总厂等18家企业。   -   农业   现有耕地面积26891亩,山林面积59755亩,土地肥沃,水利资源丰富,农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通济桥水库72线、80线渠道由西向东穿境而过,区域内共有小(二)型以上水库19座,其中蓄水100万立方米以上水库2座。三年来,浦南街道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了标准农田7580亩,建成轻型栽培优质米、蜜梨、蔬菜、花卉苗木等五个"千亩农业基地",徐地畈、毛阳岗的黄花梨、蜜梨质优价高,"毛阳岗"牌青香蜜梨被评为省名优水果。市农业龙头企业大自然绿化有限公司、杭州市政园林绿化有限公司纷纷进入农业示范园区,由杭州市政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投资建造的万亩色叶树基地第一期2000亩苗圃基地已建成。   -   科教文卫   设有第六中学(潘宅)、第八中学(平安)等2所初级中学,学生939人;小学12所,学生3127人,其中潘宅、平安、大溪各设有中心小学1所;幼儿园33所,入园幼儿130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设有潘宅、平安、大溪等3所卫生院,村级医疗站(室)23所。街道设有计生服务站1所。境内拥有有白石湾、神丽峡两个风景区  

仙华街道

   仙华街道位于浦江县城东隅,为市级教育强镇,省级平安街道。街道总面积56.95平方公里,辖3个社区、26个行政村,总人口5万,其中农业人口3.5万,开发区、外来人口1.5万。2005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23亿元,完成财政收入35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85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2‰。   -   工业   共有企业145家,其中县"127"工程企业7家,省级高深技术企业1家,集团公司1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1家,超5000万元企业1家,超500万元企业13家。主要行业:纺织(针织)服装、制锁、绗缝工艺、建村等五大类。"百炼"、"牧童"是省级名牌产品。2005年街道实现工业销售收入6.1亿元,工业增加值1.4亿元,出0货值1.98亿元,上交税金2500万元,利润3000万元。   -   农业   共有耕地19899亩,山林38747亩,有10万方以下小(三)型水库20座,10万方以下小(二)型水库3座,共有山塘水库580处。浦江金坑岭水库东干渠、通济桥水库北渠、中渠,受益农田达15000亩。现有粮食、花卉苗木、葡萄、蔬菜、甘蔗、桃形李等6条农业产业链,有"浦江宝掌桃形李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江山苗木花卉研究所"、"石宕源万羽生态养殖场"等3家农业示范企业。   -   科教文卫   街道建有科技文化教育中心,一年来举办各类科技培训26期,参训人数达5767人次。桃形李获省优名果金奖,亚盛磁电公司研制的FFC可绕性软排线、无触点分电器用粘结永磁环、高性能长园柱磁环、彩电用高性能粘性磁体四个产品列市科技计划项目;辖区内现有初级中学2所,中小2所,完小5所,村校1所。 现有乡级卫生院2所,村级卫生室32个,其中天仙骨科和后郎肝炎门诊为农村卫生室特色专科。  

浦阳街道

   [综合]浦阳街道,县治所在,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是省级卫生城镇。辖14个行政村,13个社区,人口6.4万,流动人口5万余人,面积47.04平方公里。2005年财政总收入1.22亿元,农业产值317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328元。完成工业销售收入19.36亿元,外贸出0货值8.46亿元,利税1.4亿元,企业数达447家。   [工业]以水晶工艺、服装、绗缝、针织、制锁、塑料化工为主。建有大小工业区6个,开发面积1000余亩。月泉工业功能分区为省级水晶专业区,六园区形成一区一品的区域特色经济。现有工业专业村3个,集团企业5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4家,5000万元以上企业4家,1000万元以上企业21家;年产值 500万元以上企业50家, 自营进出口权企业16家;县127工程企业32家,年税收50万元以上的企业27家。拥有"力霸皇"自行车省级名牌产品1只;"永在牌"树脂、"力霸皇"自行车省级著名商标2只;"晨辉牌"水晶、 "小叮当"牌童鞋、"美之郎"牌服饰、"仙华"牌葡萄等省级著名商标5只;市级名牌产品2只。   [农业]现有农业人口28523人,耕地面积8119.7亩,林地面积36752亩,一、二、三、型水库13座。蔬菜、果品、畜禽品、水产品、花卉苗木为街道农业五大主导产业。建有名特优新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0个,面积5500余亩。培育发展街道、县、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2家,农贸市场8个,农技推广组织和社会化服务实体13家, 农村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5家,果蔗、翠冠蜜梨、柑桔3个专业村,发展种养大户400余户。   [科教文卫]浦阳街道民风淳朴,重教尚学。明代赵氏望族之后赵彦方,任香山县令,为开发澳门第一人。文物古迹有东山龙德寺古塔,建于北宋天圣三年(1025),1963年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宅镇

  [综合]黄宅镇毗邻义乌, 20、47省道穿镇而过,杭金衢高速公路在此设有互通口,系浦江第一大镇,是浙江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金华市中心镇、市卫生镇、市教育强镇。占地面积 68 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 8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3.4 万亩。全镇辖67个行政村总人口 6.8 万,其中镇区人口 1.5 万人。2005年全镇实现县工农业总产值19.3亿元,财政收入3524万元。   [工业]黄宅镇是工业重镇,共有企业 491家,县"127"工程企业12家,集团公司3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3家,超500万元企业2家,超500万元企业 23家。工业功能园区建设初具集聚效应,开发面积3.1平方公里,引进企业84家,其中中外合资企业11家,县外企业 25家,县内企业48家,年底投产企业 51家,檀溪轻纺园和百汇创业园建成标准厂房32万平方米。全镇已形成为五金、轻纺、灯具、建材四个主导产业。服装产品主要有"情侣鸟"、"东方红"、"松格"等,其中"情侣鸟"、"东方红"被评为市级名牌产品。制锁产品主要有"吴氏"、"威力","吴氏"牌挂锁被评为高级名牌产品,吴氏锁业有限公司被评为"中国优秀制锁企业"。"红松"牌0被评为省级名牌产品,年出口创汇超过1000万美元。2005年全镇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8.13亿元,工业增加值3.69亿元,出0货值3.01亿元,实现利税1.26亿元。   [农业]有耕地面积 3.4万亩,山林面积3.5万亩。水利设施完善,有354 万方水库(一)型水库 1 座,10 万元以上小(二)型水库 2 座,共有山塘水库 49 处,通济桥的南渠、72线渠、中渠、北渠受益农田 3 万亩,现有粮油、花卉800亩、葡萄5000亩,蜜梨600亩,山羊、蔬菜、鸭场、鸡场、养猪场九条农业生产产业链,中东木业有限公司被评为金华市农业龙头企业。建有浦江县紫莹葡萄专业合作社、江南第一家葡萄专业合作社各一家。葡萄基地采用大棚设施栽培技术,推行果穗套袋技术,"江南第一家"、"紫莹"两只葡萄品牌被评为2003年省级优质农产品,蒋才文葡萄基地已通过省级无公害水果基地的认定。.  

白马镇

  白马镇是省首批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和中心镇,省、市教育强镇。占地59.4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万亩。辖30个行政村,总人口3万人。2003年全镇实现工业农业总产值12.2亿元,财政收入66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382元,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    工业]全镇现有企业337家,属县""127""工程企业8家。集团公司1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2家,超5000万元企业3家,超500万元企业15家,主导产业为锁具、服装、造纸、建材、纺织等。""浦峰""牌水泥是浙江省名牌产品。挂锁产品主要有""神环""、""张氏""、""顺氏""等,产品远销新加坡、泰国、越南、俄罗斯、捷克、罗马尼亚、中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实施了永昌钢业、兰天造纸、兰塘纸业、浦峰集团、神环锁业、乐门阀业等6个大的技改项目,同时新增盛世工艺品有限公司、德力仕五金工艺制造有限公司、麦顿工艺品公司和盛源服装公司等4家外贸经营权企业。2003年全镇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1.6亿元,工业增加值2.42亿元, 技改投入1.12亿元,实现利税8678万元。    [农业]全镇共有耕地11364亩,山林59890亩;有10万方以下小(二)型水库33座,10万方以上小(二)型水库4座,100万方以上小(一)型水库1座,共有山塘水库700余座,水利受益农田达1万余亩。现发展有粮油、名优茶、花卉、葡萄、山羊、蔬菜、种猪、苗木等七条农业产业链。.  

郑家坞镇

  【综合】郑家坞镇位于浦江县东部,素有"金华北大门"之称,曾荣获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是省级星火示范乡镇、金华市科技进步先进单位、小康乡镇。浙赣铁路浦江站设在镇内,03省道穿镇而过,杭金衢高速公路在郑家坞开设互通口。1992年,成立浙江省浦江经济开发区,2005年,改设为开发分区。全镇占地面积2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155亩,下辖18个行政村,总人口1.2万,流动人口6000余人。2005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 27.86亿元,入库税收2117.3万元,人均收入3455元。  【工业】全镇现有企业181家,其中县"127"工程企业10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1家,超5000万元企业2家,超500万元企业30家。主导产业为纺织服装、五金制锁、水晶饰品、木制品加工、磁性材料、饮料食品等,支柱产业为毛纺、锁具、皮具、建材等。其中浦发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星碧"牌水晶工艺品为"浙江名牌产品",其"星碧"牌商标为浙江著名商标。浙江绿芽服饰有限公司是中国十大名牌"绿叶"衬衫的唯一生产基地,拥有12条国内一流的衬衫、西裤流水线,产品畅销国内外。2005年全镇完成工业总产值13.69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3.66亿元,出0货值1.65亿元,完成技改投入8377.9万元。  【农业】全镇共有耕地5155亩,山林19000亩。水利设施完善,有10万方以下小(二)型水库45座,10万方以上小(二)型水库3座,共有山塘水库225处,受益农田3450亩。现发展有粮油、名优茶、花卉、林果苗木、葡萄、蜜梨、蔬菜、奶牛等产业。有"万方腐乳"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有"乐福园"奶制品厂,有"惠农"食品加工厂等镇农业示范企业。  【科教文卫】郑家坞镇有中学、中心小学各1所,完小3所,共42个班,幼儿园7所,在校中小学生1600余人,教职工105名。溪东被评为市级文明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卫生保健从业人员达50余名;全镇有篮球场33个。.  

郑宅镇

  [综合] 郑宅镇以郑姓命名,是中国挂锁之乡、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省级文明镇、省级教育强镇,市级中心镇。全镇总面积41.09平方公里,其中镇区面积155公顷,耕地1.38万亩,山林3.532万亩,下辖34个行政村,总人口2.8万,其中镇区1.065万。2005年全镇实现工农业产值11.56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0.78亿元,税收2880万元,出0货值2.02亿元,财政收入55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75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3.99‰。[工业] 全镇共有企业294家,属县"127"工程企业4家,制锁企业171家,集团公司2家,年销售额收入超亿元企业一家,超5000万元企业2家,超500万元企业13家。工业园区2个:上郑江南工业小区、浦江锁具专业园区、主导产业为锁具、服装、衬板、建材等,制锁企业产品主要有"梅花"、"三菱"、"荷花"、"神汉"、"红白"、"亚光"、"伯虎"、"仙桃"等二十几个系列,其中"梅花"牌铜挂锁是浙江著名产品,其系列产品,在新加坡、泰国、越南、等东南 亚6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了商标权,在市场竞争中优势凸显。制锁业已形成铸造、锁体、锁芯、锁匙、电镀、商标、装配等工序一条龙专业化生产、销售、服务格局。服装产品有"谁不想"、"福莱喜"等品牌,衬板业产品占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的70%以上,恒昌集团染整厂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漂染企业之一,年加工量超过20000吨。2005年全镇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0.52亿元,工业增加值2.29亿元,技改投入3500万元。[农业]全镇共有耕地1.38万亩,山林3.532万亩,土地肥沃,林茂粮丰。水利设施完善,100万方以上小(一)型水库1座,有10万方以上小(二)型水库2座,1万方以上小(三)型水库35座,共有山塘水库343处。浦江金坑岭的东干渠、通济桥的北渠、中渠,受益农田达5630亩。现发展有粮油、名优茶、花卉、葡萄、山羊、蔬菜、种猪、苗木等农业产业,有"浦江春毫茶业有限公司","兴镛养猪场"2家县级农业龙头企业,有"浦东调味品厂","浦江正大花卉园艺场","山头木制品加工厂","陈山波尔山羊养殖场","星期天苗木公司"等5家镇级农业示范企业,新发展芦溪网纹甜瓜基地70亩。[科教文卫]全镇共有2所初级中学,2所镇中心小学,5所完全小学,其中堂头中学是省特色示范中学。.  

岩头镇

  [综合]岩头镇地处县城东北浦江盆地北侧,为浦江县东部最发达的城镇之一。镇域总面积47.73平方公里,其中镇区面积0.28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339亩,全镇上下41个行政村,总人口26413人,其中城区4669人,2005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5.1万元,其中工业产值4.6亿元,完成税收392万元,财政收入460万元,农民收人均收入320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5‰。  [工业]全镇现有工业124家,其中个体企业占118家,53家位于镇区,有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6家,入县工业园区企业2家,镇内工业经照明器具制业业,服装加工金属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以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为主,同时发展纺织、建材、食品等其它产业,产品远销国内外。2005年底,全镇工业销售收入4.51亿元,同比增长20%,出0货值2486万元,技改投入1100万元。  [农业]全镇共有耕地面积11359亩,山林2277.67公顷,有小(二)型水库3个,小(三)型水库43个,共有山塘水库40余处,总蓄水量为993立平米,浦江通济桥的北渠、中渠由西至东,洪公溪流域由北而南经全镇。现发展花卉、桃型李、酸梅、葡萄、翠冠梨、天草柑桔、苗木、生猪、獭兔、山羊等10条农业产业链,农业经济总量在浦江县东部六镇排名第三,其中棉花和蔬菜发展位列六镇同类产品种植面积之首,总产量占全县24%,镇内有浦江申芽绿化有限公司,浦江大自然园艺有限公司2家农业龙头企业,有王店、下杨生猪养基地,五一獭兔养殖基地,芳地蔬菜基地3个农业基地。  [科教卫生]岩头镇民风淳朴,科教意识强,是浙江省教育强镇和金华市卫生城镇,镇内有学校4所,建筑面积7211平方米的初级中学1所,省级农村示范小学1所,投资300万的中心幼儿园1所。市级东海文化明珠工程1处,全镇39个村已开通了有线电视,用户达3100户左右。.  

檀溪镇

  [综合]檀溪镇位于浦江北部山区的中心镇,是金华市教育强镇、市卫生镇。面积108平方公里,全镇辖29个行政村,57个自然村,125个村民小组,有4254户居民,总人口15470人。完成工业产值1.15亿元,税收1049万元。出0货值8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4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2‰。   [农业]檀溪镇是北部山区农业强镇,其中农田6917亩、旱地1591亩、山林114948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并发展了茶叶、蚕茧、板栗、吊瓜、西瓜、食用笋、生态养殖等产品,全镇现有茶园8000余亩,为全县首位,年产春茶160余吨,其中精品"仙华毛尖"产于莽潭顶、天姻山一带,2003年被评为浙江省名茶、2004年申报国家名茶。全镇现有农产品注册商标7只,特别是"潘周家"手工面,加工工艺传统,风味独特。全镇有10万方以上水库3座,1方以上水库4座,电灌15座。目前规划生态公益林6万亩左右,县属三角潭林场坐落于罗家村西北部,是省级森林公园。  [工业]我镇工业主要以制锁、衍缝、电力、茶叶等产业为主。全镇现有企业48家,其中骨干企业1家。      [科教文卫]全镇现有初中1所,中心小学1所,有中心医院1所,卫生所2所。寺前龙灯始于清乾隆年间,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规模宏大。现有8个龙灯队,连同仪仗队、着装统一。1999年12月晋京参加中华舞龙大赛暨庆祝澳门回归活动,获中国民间艺术表演最高奖-山花奖。境内潘家古村历史悠久,明清古建筑连片成幢,镂空雕花,美仑美奂,保存完好,中央电视台、浙江电视台曾专门前来拍摄专题片。.  

杭坪镇

  [综合]杭坪镇位于浦江县西部的壶源江上游。镇政府距县城7.5公里,20省道及浦江至中余等公路穿境而过,是金华市卫生镇,连接桐庐、建德的中心镇。全镇面积93平方公里,辖31个行政村,总人口18481人,山林110413亩,耕地10973亩。2005年实现农业产值88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85元。  [工业]全镇现有工业企业51家,县"127"工程企业2家,年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企业2家。主要生产工艺木雕、水晶玻璃工艺品、花边衍缝制品、挂锁、精制茶等产品。浦江县华泰工艺有限公司和中日合资浦江县星荣工艺有限公司生产的工艺木雕产品,全部出口,为全县主要的木雕产品加工生产基地。七彩饰品有限公司为县内最大的玻璃棒原材料生产企业。华泰工艺、星荣、飞达室内饰品、保尔制锁、七彩饰品、东南水晶、合和铜业等7家企业获自荣进出口权。2005年实现工业产值17560万元,工业增加值3450万元,出0货值3460万元,实现利税1200万元。  [农业]杭坪镇共有山林110413亩,耕地10973亩。现有小(Ⅲ)型以上水库37座,其中10万立方米以上小(Ⅱ)型水库7座,100万立方米以上小(Ⅰ)型水库2座,总蓄水量571万立方米,受益农田8600余亩。全镇已建立各类农业综合开发基地24600余亩,其中茶叶基地7500余亩,竹笋二用林3500余亩,高山蔬菜基地4100余亩,香榧1200余亩,杨梅700余亩,面积分别列全县各乡镇首位。该镇是全国名茶――"浦江春毫"的发源地和主产区。高山蔬菜畅销上海、杭州、常熟等地市场,占全县外销总量的90%以上。2003年壶江源高山蔬菜基地被评为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壶江源牌高山蔬菜被评为省级绿色农产品和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并获省农业博览会金奖。金华市首批示范性合作社――壶江源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成为全县高山蔬菜生产的龙头企业。全镇已开成高山蔬菜、茶叶、香榧、竹笋二用林、家禽养殖五大农业主导产业,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科教文卫]杭坪镇注重抓好"农函大"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2003年举办蔬菜、水果、茶叶等技术培训班12期,建立了高山蔬菜、土鸡放养科技示范基地2个。镇内现有初级中学2所,中心小学2所。农村有线电视有23个村通了有线电视,用户达2400余户。.  

大畈乡

  [综合]大畈乡总面积88.15平方公里,山林面积11.43万亩,占88.4%,多条水源水系总里程达52公里。境内有浦江第一高峰-朝天门(海拨1050米)。全乡下辖17个行政村,总人口9071人。2005年全乡实现工业总产值1.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3042元。  [工业]大畈乡现共有工业企业68家,个体加工户400余户,其中年销售额收入超500万元企业2家,进入浦江县月泉工业园区的企业4家,位于浦江经济开发区企业1家。主导产业为水晶工艺品、矿用防爆电器等。恒泰电器有限公司新产品BKD-500/630列入国家星火计划,QJE-200/300/400列入省新产品科技计划,智能系列产品采用中文显示,通讯接口为全国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2005年,全乡实现工业总产值1.23亿元,出0货值607万元。  [农业]大畈乡共有耕地面积4638亩,境内分布有大姑源、小姑源、清溪源、黄坛源四条水源,主要有陈竹坞、郭村源两座水库。现发展有茶叶、吊瓜、高山蔬菜、蜜梨、畜牧养殖为主的五大农产品基地。"九龙"牌茶叶获第五届中国茶叶协会"中茶杯"评比一等奖,"沁香牌"蜜梨连续三届获全国优质早熟梨称号。境内有森源菜业制品厂农业龙头企业一家。  [科教文卫]大畈乡拥有大畈中学一座中学,金融希望小学、清溪完小两座小学,是金华市教育强乡。设有大畈卫生院一座。.  

中余乡

  [综合]中余乡是浦江最西北的山区乡镇,全乡面积43.66平方公里,下辖22个行政村,总人口1.3万人。2005年全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85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   [工业]中余乡是浦江县第二大铁挂锁生产基地。现共有企业147家,其中制锁业142家,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4家。乡锁具工业园区1个,已落实安排进区企业17家。作为支柱产业的制锁企业,已形成铸造、锁体、锁芯、锁匙、电镀、商标、装配等工序一条龙专业化生产格局,产品远销新加坡、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2005年全乡实现工业销售收入2.53亿元,工业增加值0.57亿元,出0货值0.15亿元,技改投入0.12亿元,实现利税0.26亿元。  [农业]全乡共有耕地面积4840亩,山林面积5.4万亩。有10万方以下小(二)型水库26座,10万方以上小(二)型水库2座,共有山塘水库117处。龙王水库受益村有蒲阳、方家、周宅、中余等延线13个行政村,受益农田达1100余亩。种植业有水稻、蚕桑、茶叶、花卉苗木、果树、毛竹、金丝草;养殖业主要为放山鸡、放山鸭、山羊。   [科教文卫]中余乡是革命老区,普丰村养元坑革命遗址为红色教育基地。现在中学1所,小学3所,中小学教师79名。全乡建有3个文体活动中心,27个体育活动室,26个标准化水泥球场(灯光球场13个),少年门球队等各类运动队100余支和27个晨(晚)练点,配有3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1999年被评为"浙江省体育先进乡镇",2004年申报。.  

前吴乡

  [综合]前吴乡地处西部山区,为金华市教育强镇,全乡总面积63.97平方公里,18行政村,70个自然村,4731农户,人口14156,纯农村人口为13608,占96.13%,耕地面积为5973亩,山林面积为6万亩。200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08亿,其中工业产值1.94亿,完成税收30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974元。  [工业]全乡拥有工业企业200余家,初步形成了地毯、花边、锡箔、塑料制品等加工行业中心。其中浙江中爱实业有限公司是全省最大的平针羊毛地毯手工加工基地,拥有自营出口权,公司生产的"中爱"牌地毯,被评为市级名牌产品,浙江浦江锡箔实业有限公司是全省最大的手工加工锡箔基地;浦江万祥工艺品有限公司,年产衍缝被20万家,全乡2005年共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工业增加值5000万元,自营出口60万美元,入库税收200万元。  [农业]前吴乡共有耕地6452亩,山林65338亩。水利设施完善,有10万方以下小(二)型水库48座,10万方以上小(一)型水库5座,近年来,形成了林果、蔬菜、畜禽养殖三大农业主导产业,其中果园面积3612亩,规模养猪场10座。"浦江县土鸡生态养殖基地"、"浦江县波尔山羊良种场"和"浦江县明芽獭兔良种场"养殖规模全县最大。朱桥章山村养蜂业的知名度不断提升,罗塘水果专业村、袅溪竹笋两用林基地效益很好。全乡共有农业专业大户219户。  [科教文卫]乡内建有前吴中学、福和希望小学、朱桥中心小学、寿溪小学4所学校,卫生院一所。通济湖座落于我乡境内。乡内现存凌云寺、东岩寺2座寺庙。宋代建有两个青瓷古窑址,现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旧浦阳十景之一的"深袅江源"为县内名山胜水。马桥的迎会始于明末清初,有会桌10桌,由于造型奇险,名闻金婺,故有华夏一绝之称,寿溪村的《蟠桃盛会》大型会桌堪称中国第一会桌。宋末元初有吴渭倡《月泉呤社》,元末著名学者吴莱,有《吴渊颖集》传世。现代著名画家吴茀之、吴山明也是本乡前吴村人。.  

花桥乡

  [综合]花桥乡是金华市"市级生态示范乡",占地面积4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0.42万亩。全乡下辖18个行政村,总人口0.98万。2005年全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4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996万元,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   [工业]花桥乡现有企业75家,其中:乡镇集体企业2家,锡箔加工企业46家,绗缝加工企业16家,年销售额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2家,超过500万元的企业6家。主导产业为电器、锡箔、花边、竹编、金丝草加工等产业。一是竹编产业,现有技艺娴熟加工户50余户,为外贸公司承接出口业务。二是金丝草产业,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生产线。三是电磁线产品,"申花"牌系列产品,曾获金华市名、特、优、新产品"金龙"奖,2005年全乡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2亿元,工业增加值2400万元,出0货值1650万元,技改投入742万元,实现利税总额860万元。  [农业]花桥乡现有耕地0.42万亩,山林面积5.9万亩,森林覆盖率为80.3%。浦阳江发源于境内,主要支流有童坞溪和大渡溪等。有小(二)型水库2座,1-4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6座。传统农业以种植水稻、玉米、蕃薯为主,经济特产主要有茶叶、板栗、金丝枣、金丝草、粗榧、杨梅等。近几年发展了一批蜜梨、俊果、糯高梁、青虾、花卉、吊瓜、波尔山羊等种养殖业基地。其中俊果在2004年度金华市精品水果展示展销会中被评为金奖。建立了以竹笋两用林、金丝草和高山蔬菜为主的三大特色主导产业。有"浦江金司宝日用工艺厂"县级农业龙头企业一家,有"浦江县花桥金丝草专业合作社"、"浦江县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浦江县波尔山羊配种场"、"浦江县玲珑工艺品厂"等4家乡级农业示范性企业。   [科教文卫]花桥乡是革命老区,原江东县政府的所在地。全乡建有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完小1所,可容纳1400人读书。全乡建有乡卫生院1所,分院1所,村级卫生室5家。全乡组建了什锦班10个,文化教育阵地18个,村建水泥篮球场6个,充分活跃了农村的文化生活。目前创建文明村2个,卫生村2个,文明单位3家。.  

虞宅乡

  [综合]虞宅乡位于浦江西部山区,占地面积58.8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876亩,山林面积66680亩,境内有著名的马岭风景区。全乡下辖19个行政村,总人口9173人。2005年全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4456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86亿元,完成税收137万元,财政收入5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135元,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081‰ 。  [工业]虞宅乡是我县水晶加工的发祥地,水晶玻璃珠的重要生产基地,工业以水晶磨珠和肝素肠衣加工业为主。现共有企业143家,县"127"工程企业1家,其中水晶业131家,肝素肠衣加工业3家,年销售收入超5000万元企业1家,超500万元企业4家。浦江亚太生化有限公司生产肝素肠衣产品,占市场份额的60%,产品远销欧美。水晶加工业已形成研发、生产、销售一条龙生产。2005年全乡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86亿元,出0货值0.96亿元。  [农业]虞宅乡共有耕地5876亩,山林66680亩。有10万方以下小(二)型水库和10万方以上小(二)型水库各一座,山塘水库152处,壶源江及支流朱宅溪贯穿全乡,建有较大堰坝14处。现发展有粮油、有机茶、花卉苗木、水产养殖、畜禽养殖、水果、高山蔬菜等七条农业产业链,有"浦江亚太生化有限公司"一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和"浦江县肝素肠衣有限公司"、"虞宅乡乌龙山有机茶厂"、"虞宅乡桥头珠茶厂"、"虞宅清虾养殖场"四家乡级农业龙头企业。规划面积达5000亩的十里花木绿色长廊已完成一期工程2000余亩。  [科教文卫]虞宅乡是浦江县科技工作先进乡镇,有乌龙山有机茶园、万田畈清虾养殖场等一批科普示范基地。新光村旧民居和虞宅村席场桥等旅游资源待开发。乡内有虞宅初中、虞宅中小和朱宅完小等三所学校,虞宅村、新光村、马岭脚村等三个村为县级卫生村,利民村为省级卫生村。.  


岩头镇特产大全




岩头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