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舟山 >> 普陀区 >> 展茅街道

展茅街道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展茅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展茅街道简介

  展茅镇位于舟山本岛的东北端,与世界著名渔港沈家门相距仅8公里,与四大佛教名山普陀山隔海相望。境内陆域面积为33.45平方公里,下辖四个渔农村新型社区,16个行政村,总人口2.35万。全镇水陆交通方便,境内有两条高等级公路通往舟山岛各地,并联通大陆公路网。境内有深水良港——螺门港,水路运输可达我国南北沿海各港口。  展茅镇三面环山,北面临海,山水资源丰富。气候类型属北亚热带季风海洋型气候,冬夏季风交替显著,气温适中,四季 分明,光照较多,雨量充沛。境内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名胜古迹众多,柴家二十四间走马楼已有240年历史。有史记载,东汉史学家梁鸿曾携妻子避乱于境内一小岛,此岛因而得名为“梁鸿岛”。相传东晋时吕洞滨、葛仙翁曾在境内仙游,并寻有遗迹。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斗争时期,展茅舟山群岛革命武装力量主要活动基地,镇内建有革命烈士纪念碑和革命史迹陈列室,是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近几年,展茅镇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强工业、优渔农、促三产为主线,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扎实推进展茅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工业经济迅速发展,形成水产品精深加工、船舶修造、海洋医药化工等三大特色产业。渔农业经济稳步发展,渔区形成拖网、深水流网、帆涨网、钓船等多种高效生产作业格局。农区形成水果、苗木、蔬菜、畜禽、水产养殖、有机茶叶6大农副产品生产基地。2005年,全镇实现工农渔业总产值8.4亿元,其中工业产值达到6.6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130元,渔农民人均收入6070元。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获得“省东海明珠”、“省特色体育乡镇”、“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等称号,扎实推进平安展茅建设,积极探索渔农村新社区综合警务建设,确保了全镇社会政治的安定团结。  从今后的发展趋势来讲,随着临城新区的建设,临城至螺门公路于2006年年底开通,展茅的地理区域优势将进一步凸现。市两个重点工程:钓梁围垦工程将形成近20平方公里土地;展茅平地水库建成后除供应沈家门和邻近地区的工业、生活用水,还承担起大陆引水工程水量调度和调节的任务。应该说展茅将成为舟山北部的工业重镇和临城新区的城后花园。展茅镇素有“五匠之乡”和“鱿鱼干之乡”之美誉。全镇从事竹、木、铜、铁、泥匠等手工业者遍及四个社区,常年从事建筑为主的劳动力达4000余人。以浙江恒大建设集团公司、晶山房地产公司为龙头。.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2.35万人 33.45平方公里 330903005 316000 0580 查看 展茅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展茅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大展社区 ·普陀旅游·普陀特产·普陀十大特产·普陀十景·舟山品牌网·舟 0

----

查看 大展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黄杨尖社区 ·普陀旅游·普陀特产·普陀十大特产·普陀十景·舟山品牌网·舟 0

----

查看 黄杨尖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螺门社区 ·普陀旅游·普陀特产·普陀十大特产·普陀十景·舟山品牌网·舟 0

----

查看 螺门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横街社区 ·普陀旅游·普陀特产·普陀十大特产·普陀十景·舟山品牌网·舟 0

----

查看 横街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沙井社区 ·普陀旅游·普陀特产·普陀十大特产·普陀十景·舟山品牌网·舟 0

----

查看 沙井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茅洋社区 ·普陀旅游·普陀特产·普陀十大特产·普陀十景·舟山品牌网·舟 0

----

查看 茅洋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展茅街道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沈家门街道

   沈家门街道位于舟山本岛东南部,并由鲁家峙、马峙、小干等岛屿组成。   -   行政区划   18个社区、17个村(社)。沈家门街道总面积26.67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近18.7平方公里,总人口11.3余万人,为舟山市普陀区治。   -   历史沿革   民国21年1932年)始建镇,2001年6月27日撤镇建立街道。   -   经济发展   沈家门地处我国南北海岸线中点,长江、钱塘江、甬江入海交汇处,面临浩瀚东海大洋,具有良好的区域位置和独特的经济优势。大渔港,是我国最大近海渔场,水产资源丰富,沈家门又处舟山渔场中心,海洋捕捞业发达,为国家重要海洋渔业基地。   依靠得天独厚的渔港优势和海洋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水产品加工业、临港型工业等拳头产业,建立工业园区,经济迅速发展,于1996年跨入省综合实力百强,2004年工业产值突破31亿大关。   近年来,沈家门街道紧紧抓住工业经济发展不放松,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以人为本,注重科学协调发展,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不断提高。现已形成以水产加工业、临港型工业为主体,机械、纸箱、塑料、化工、印刷等业综合发展的地方工业体系,现有企业453家,其中水产品加工企业108家,是全国最大的水产加工基地。对外贸易呈现一派生机,生产十二大类、近八十个品种的海水产品,远销欧美、日韩、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个私经济发展迅猛,投资环境日臻完善,建成了不阳工业园区和海洋生物工业园区,开发了小干--马峙岛区块,成立了企业服务中心和合力担保公司,为企业经济发展提供全程服务。2004年1-12月全街道实现工农渔业总产值34.55亿元,同比增长36.08%。其中工农业总产值31.42亿元,同比增长30.31%;渔业总产值29345万元、渔业产量45560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咯有下降,其中远洋渔业产量34520吨;农业总产值2000万元,与去年持平。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6697.4万元,同时增长30.81%。渔农民均收入达7776元,同比增长7.5%。  

东港街道

   东港街道办事处是普陀区人民政府派出机构,于2001年6月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域时,在东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的基础上,划入葫芦乡和沈家门镇塘头片区域而新设立的。街道辖区面积18.28平方公里,下辖7个行政村,4个城市社区,2个渔农村社区。现有耕地555.3亩,宅基地整理430亩,山林面积15500亩,其中:生态保护林面积9050;国债造林450亩;果园247亩;茶园230亩。截止2005年底,现入住10358户,常住人口27690人(其中:渔农村3076户,8218人;城市社区7282户,19372人)。在册户数7329户,人口20189人。暂住人口4180人。   -   地理位置   东港位于舟山本岛东南隅,北纬30度,东经122度附近,东邻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普陀山和朱家尖,相距分别为2.2公里和1.2公里,西与著名渔港沈家门接壤,处于舟山海上旅游金三角中心位置。属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八月份,为27.2℃,绝对气温达到或超过35℃的天数为平均每年三天;年平均气温16.4℃,最冷一月份平均气温5.6℃;极端最低气温为-6.5℃,海岛夏季长达八十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为1213.3毫米,年相对湿度80%。   -   经济发展   街道所在东港经济开发区规划总面积12平方公里,南北长约7.2公里,东西宽约1.2公里,其中围海造地8平方公里;一期4平方公里已完成,其中围海造地2.68平方公里,二期开发工程已全面实施。开发区累计总投资30多亿元,各类建筑总开发面积近150万平方米。目前,全街道共有各类企事业单位213 个,其中工业企业88家,规模以上企业3家。形成了以海之格水产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水产品加工企业和科技含量高的经济鱼类优质苗种培育基地,以方兴投资有限公司、台贸商城有限公司为主体的贸易基地。已有二十多家区行政机关迁入东港办公,普陀区行政中心建设已实质性启动,东港新城正逐步成为普陀区的政治、文化中心。到2005年12月止,全街道共有党工委2个,党总支2个,党支部21个,其中社区党支部4个,渔农村党支部9个,企事业党支部7个,机关党支部1个。全街道有党员507名,其中渔农村220名,城市社区185名,企事业73名,机关29名。  

朱家尖街道

  朱家尖镇位于浙江省东北部的东海海域,舟山群岛的东南部,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陆域面积72平方公里,是舟山第五大岛,属北亚热带缘季风海洋性气候,全年四季分明,温和湿润。 朱家尖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位于朱家尖西北部的舟山民航机场已开通北京、上海、南京、厦门、晋江、济南、汕头等10多条航线;北与普陀山相距1.35海里,从普陀山乘快艇五分钟就可抵达朱家尖;西与世界著名四大渔港之一沈家门渔港间隔只有1公里,一座跨海大桥把朱家尖与沈家门(以及整个舟山本岛)连接在一起,从杭州、上海、宁波等陆路来的游客可以直接驱车进入朱家尖。朱家尖是舟山群岛核心旅游区域“普陀旅游金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茅街道

  展茅镇位于舟山本岛的东北端,与世界著名渔港沈家门相距仅8公里,与四大佛教名山普陀山隔海相望。境内陆域面积为33.45平方公里,下辖四个渔农村新型社区,16个行政村,总人口2.35万。全镇水陆交通方便,境内有两条高等级公路通往舟山岛各地,并联通大陆公路网。境内有深水良港——螺门港,水路运输可达我国南北沿海各港口。  展茅镇三面环山,北面临海,山水资源丰富。气候类型属北亚热带季风海洋型气候,冬夏季风交替显著,气温适中,四季 分明,光照较多,雨量充沛。境内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名胜古迹众多,柴家二十四间走马楼已有240年历史。有史记载,东汉史学家梁鸿曾携妻子避乱于境内一小岛,此岛因而得名为“梁鸿岛”。相传东晋时吕洞滨、葛仙翁曾在境内仙游,并寻有遗迹。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斗争时期,展茅舟山群岛革命武装力量主要活动基地,镇内建有革命烈士纪念碑和革命史迹陈列室,是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近几年,展茅镇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强工业、优渔农、促三产为主线,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扎实推进展茅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工业经济迅速发展,形成水产品精深加工、船舶修造、海洋医药化工等三大特色产业。渔农业经济稳步发展,渔区形成拖网、深水流网、帆涨网、钓船等多种高效生产作业格局。农区形成水果、苗木、蔬菜、畜禽、水产养殖、有机茶叶6大农副产品生产基地。2005年,全镇实现工农渔业总产值8.4亿元,其中工业产值达到6.6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130元,渔农民人均收入6070元。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获得“省东海明珠”、“省特色体育乡镇”、“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等称号,扎实推进平安展茅建设,积极探索渔农村新社区综合警务建设,确保了全镇社会政治的安定团结。  从今后的发展趋势来讲,随着临城新区的建设,临城至螺门公路于2006年年底开通,展茅的地理区域优势将进一步凸现。市两个重点工程:钓梁围垦工程将形成近20平方公里土地;展茅平地水库建成后除供应沈家门和邻近地区的工业、生活用水,还承担起大陆引水工程水量调度和调节的任务。应该说展茅将成为舟山北部的工业重镇和临城新区的城后花园。展茅镇素有“五匠之乡”和“鱿鱼干之乡”之美誉。全镇从事竹、木、铜、铁、泥匠等手工业者遍及四个社区,常年从事建筑为主的劳动力达4000余人。以浙江恒大建设集团公司、晶山房地产公司为龙头。.  

六横镇

  六横岛以岛设镇,位于长江口南端,舟山群岛南部海域。东濒东海,西距宁波北仑港 7.5 公里,北距全国著名渔港沈家门 25 公里,南与象山海域相连。境内气候宜人、交通便利,早在十六世纪中叶就成为我国最早最繁华的海上国际自由贸易市场。全镇陆地面积 122.32平方公里,人口 6.5 万,辖8个社区、 38 个村和 2 个居委会。1993被国家科委列为全国 6 个“海岛资源综合开发试验区”之一, 1996 年列为浙江省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是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  

虾峙镇

  虾峙镇,位于舟山群岛南部(北纬29°44′36″,东经122°15′53″),北距区治沈家门约21.5公里。东北隔虾峙门国际航道与桃花岛相邻。西南隔小北港、条帚门水道与六横岛、元山岛相邻。西距宁波穿山半岛仅13公里。东南海域为洋鞍渔场,西北为崎头洋。虾峙岛岛形狭长,岛岸曲折,岙口环列,形似浮于海上的大虾。全镇由83个岛屿组成,又称“百岛渔镇”,其中住人岛屿7个,分别为虾峙本岛、湖泥岛、西白莲岛、东白莲岛、双山岛、走马塘岛、金钵盂岛。 虾峙是一个以渔为主,渔、工、贸并进的综合性新兴渔业重镇,全镇陆域面积22.9平方公里,下辖17个行政村,总人口约2.4万人。虾峙镇政府所在地大岙,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虾峙岛早在元大德《昌国州图志》中就有文字记载。清光绪二十六年在岛上设置虾峙区,宣统年间改称灵和乡,至抗战胜利后复称虾峙乡。1950年5月解放,成立虾峙乡人民政府,隶属定海县。1953年普陀建县后划归普陀县管辖。1987年普陀撤县设区,当年8月虾峙岛建镇,2001年原湖泥乡并入虾峙镇。 虾峙港湾优良,海岸线曲折,总长约57.02公里,港口水深浪平,挡护条件好,拥有良好的避风港口锚地。岛东北端的虾峙门国际深水航道,为本市内最优良的深水航道,是大型船舶进出宁波港、舟山港的必经之地。随着宁波、舟山港和六横岛的进一步开发,虾峙门航道将更趋繁忙,虾峙岛的战略地位必将更趋重要。 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依托和支持。虾峙镇始终把稳定发展渔业基础产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集中力量兴建了一批重要的基础设施,改善了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全镇公路总长22.3899公里,分别为:栅河线12.72公里,栅礁线6.7699公里,黄石接线2.89公里。供电方面,虾峙岛和湖泥岛电力供应由双回路组成,一条由宁波北仑经六横变电所输配,一条由舟山电厂经桃花岛输配,可满足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需要。 在新的形势下,镇委、镇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由渔业大镇发展成为海洋经济强镇的战略目标,掀起了渔区“二次创业”的新0。通过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虾峙渔业的传统优势,海岛的现实优势,远洋渔业的群众性优势等将得到进一步发挥。虾峙这颗东海明珠,必将焕发更加灿烂的光芒。.  

桃花镇

  舟山市普陀区辖镇。1950年为桃花乡,经三次分并,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87年置镇。位于区境西南部,距区政府13.5公里。面积41.7平方公里,人口2.1万。以岛建镇,陆上公路纵横,客轮通沈家门等地。辖公前、茅山、沙岙、稻蓬、客浦、大石头、盐厂、连治山、后沙头、鹁鸪门、悬鹁鸪、庵跟、龙头坑、米鱼洋、鸟石子、龙洞、水坑、磨盘、下长坑19个村委会。经济以渔业为主,年产水产品2.9万吨。特产有“普陀佛茶”、“普陀水仙”。海星牌鱼片获全国博览会金质奖。桃花岛1993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分5片32景点,其中安期峰顶海拔539.7米,是舟山群岛最高峰,誉为“千岛第一峰”,峰南侧有圣岩寺,风景秀丽,气势宏伟,千步金沙全长1370米,宽400余米,是舟山群岛第二金沙滩,滩平沙净;外缘塔湾,底平流缓,为海浴、划船、帆板、滑水等活动佳处。.  

东极镇

  东极镇地处舟山群岛最东端,距沈家门渔港约45.5公里,就是在东径122.4°,北纬30.1°之间。东至两兄弟(外甩)接东海(12海里外为公海),南至黄大洋接洋鞍渔场,西至岱巨洋,北至嵊山渔场。陆域面积为11.7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为500平方公里,共有28个大小岛屿和108块礁组成。其中庙子湖、青浜、黄兴、东福山为四个住人岛,镇政府设在庙子湖南岙。全镇在册人口6412人,常住人口不足3000人,曾经有一万多人,可以算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密集的地方。 东极镇驻守着庙子湖海防营、海军东福山观通站及武警边防派出所,军民共建“平安东极”,军帮民,民拥军,推动着东极社会的和谐发展。06年庙子湖海防营还被市委、市府、舟山警备区联合评为“模范营”。 东极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浓厚古朴的渔家风气、美不胜收的极地风光、依山而立的“布达拉宫”石屋奇景、赋予“世纪第一曙光”的海疆住人岛,正所谓“南极北极太遥远,不如先到东极逛一圈”;东极海域是舟山渔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中街山列岛,特定的地理位置,使东极的鱼类、贝类资源非常丰富,海水清澈见底,每年的夏季,这里成了游泳天堂与海钓基地,来过东极的游客都说“不到东极不知海鲜鲜”;独特的资源构成与人文环境使东极具有军营文化、民间文化、里历史文化、艺术文化和海鲜文化。.  

普陀山镇

  舟山市直辖镇。清宣统二年(1910)属洛陀乡,1934年建普陀山乡,1935年建普陀乡,1956年复建普陀山乡,1958年建东海公社,1961年更名普陀山公社,1984年复乡,1989年建镇。位于区境中部海域,距区府9公里。辖24个岛、10个礁,陆域面积12.5平方公里,人口0.5万。普陀山(岛)建有500吨级客运码头,有至普陀区沈家门镇、舟山市区和宁波市、上海市、福建马尾的客运航线。辖前山、中山、合兴、龙湾4个村委会和街道居委会。纯旅游服务型镇。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风景优美,寺宇林立,有普济、法雨、慧济3大禅寺,30多禅院和紫竹林、潮音洞、磐陀山、百步沙、千步沙等数十个景点,1982年首批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设有舟山市辖街道——普陀山管理局,建有近百家宾馆、饭店和海滨浴场等游乐设施。居民多从事个体工商、饮食、旅馆业。.  


展茅街道特产大全




展茅街道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