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芜湖市 >> 鸠江区 >> 官陡街道

官陡街道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官陡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官陡街道简介

  官陡街道现辖17个社区,面积54平方公里,人口5万。
  在这片燃烧过抗日烽火的热土上,勤劳务实的官陡人民在区委区0的坚强领导下,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局,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工业强街、三产富街”战略,全力支持市、区重点工程建设,着力实施民生工程,全街经济社会工作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1—10月,全街实现财政总收入1.67亿元,同比增长8%;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16亿元,同比增长61%;实现工业增加值6.23亿元,同比增长24%;到位内资11.16亿元,同比增长55.9%;到位外资2227万美元,同比增长20倍。
  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有利地推动了社会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高度重视下,文化体育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以正月十五官陡门民俗文化旅游集为平台,以腰鼓、舞龙、舞狮子等多支文体队伍为主体,以社区文体广场为基础,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形成了多层次、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望新征程,官陡人民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城东新区大建设大发展的机遇,乘势而上,锐意进取,沿着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奋勇前进!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5万人 54平方公里 340207003 241000 -- 查看 官陡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官陡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鲁李社区 ·鸠江区旅游·鸠江区特产·鸠江区十大特产·固镇县十大特产·鸠 0

----

查看 鲁李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神东社区 ·鸠江区旅游·鸠江区特产·鸠江区十大特产·固镇县十大特产·鸠 0

----

查看 神东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汀孟社区 ·鸠江区旅游·鸠江区特产·鸠江区十大特产·固镇县十大特产·鸠 0

----

查看 汀孟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十里社区 ·鸠江区旅游·鸠江区特产·鸠江区十大特产·固镇县十大特产·鸠 0

----

查看 十里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官飞社区 ·鸠江区旅游·鸠江区特产·鸠江区十大特产·固镇县十大特产·鸠 0

----

查看 官飞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星辰社区 ·鸠江区旅游·鸠江区特产·鸠江区十大特产·固镇县十大特产·鸠 0

----

查看 星辰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南阳社区 ·鸠江区旅游·鸠江区特产·鸠江区十大特产·固镇县十大特产·鸠 0

----

查看 南阳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中江社区 ·鸠江区旅游·鸠江区特产·鸠江区十大特产·固镇县十大特产·鸠 0

----

查看 中江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青锋社区 ·鸠江区旅游·鸠江区特产·鸠江区十大特产·固镇县十大特产·鸠 0

----

查看 青锋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光明社区 ·鸠江区旅游·鸠江区特产·鸠江区十大特产·固镇县十大特产·鸠 0

----

查看 光明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观岚社区 ·鸠江区旅游·鸠江区特产·鸠江区十大特产·固镇县十大特产·鸠 0

----

查看 观岚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蓝天社区 ·鸠江区旅游·鸠江区特产·鸠江区十大特产·固镇县十大特产·鸠 0

----

查看 蓝天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鸠兹社区 ·鸠江区旅游·鸠江区特产·鸠江区十大特产·固镇县十大特产·鸠 0

----

查看 鸠兹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城东社区 ·鸠江区旅游·鸠江区特产·鸠江区十大特产·固镇县十大特产·鸠 0

----

查看 城东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赤铸山社区 ·鸠江区旅游·鸠江区特产·鸠江区十大特产·固镇县十大特产·鸠 0

----

查看 赤铸山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弋江社区 ·鸠江区旅游·鸠江区特产·鸠江区十大特产·固镇县十大特产·鸠 0

----

查看 弋江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官陡街道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四褐山街道

  四褐山街道位于芜湖市北端,系原芜湖市老工业区,座落在芜湖十景“褐山览胜”脚下,东北与大桥镇相连,南与经济开发区、湾里镇接壤,西临长江,南北长10公里,东西最宽处约1.5公里。辖区面积10平方公里,长江北路贯穿全境。街道现辖4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约3万人,流动人口约2万人。境内企业有100余家,其中街道规模企业8家、超亿元企业4家。2008年全年完成财政收入7800万元,同比增长6.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730万元,同比增长5%。 2008年,街道实际到位外资1234万美元,内资95435万元。其中省外资金93440万元,市外资金1995万元。招商项目当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为45585万元。芜湖市四褐山旧城改造概念性规划于2004年7月25日经芜湖市规划委员会批准通过,控制性规划于2005年11月16日芜湖市规划委员会专家评审通过,旧城改造安置地块一书一证已获得批准,目前四褐山旧城改造工作正在启动。   四褐山街道党工委下辖16个基层党组织,其中:3个社区党总支,12个党支部(8个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2个机关事业党支部、1个老干党支部、1个社区党支部),共有党员569名。   四褐山已被评为芜湖市的新十景——“褐山揽胜”。   四褐山高132米,是芜湖市的最高点,像一个巨人矗立在滚滚长江之边,高耸俊俏,林木葱茂,环境优美,尤其“四绝”让人赞叹。   一是“褐山烽火”:南宋时期(公元1132年,绍兴二年)主战派将领李纲为了以固守长江天险来抗御金兵继续南侵,在四褐山之巅建造了一座烽火台,以便昼夜监视敌情,随时报警。这座皖南唯一的烽火台已成为我市的名胜古迹,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的活教材;   二是“双杏迎江”:四褐山南麓有一古庙,相传是地藏王入皖修行的第一站,以后辗转赭山,成佛于九华山。庙前两棵百年的老银杏树高耸挺拨,分立两旁,像似敞开的山门,欢迎着滚滚江水从脚下流过,给人一种气吞山河的豪迈感觉。向南远眺,只见一桥飞架南北,浩浩大江迎面奔来,可以尽情领略不尽江水天际来的雄浑风光;   三是“曹姑滴翠”:从四褐山之巅俯瞰曹姑洲,滚滚长江之水绕洲而下,急流之中百舸争流,晨雾夕辉沐浴全洲,洲上一遍墨绿,银沙环绕,像一颗巨大的绿宝石,镶嵌在大江中心;   四是“天门北眺”:四褐山北边的东、西梁山,山势陡峭,如刀削斧砍,突兀江中,隔江对峙,真可谓“天门中断楚江开”,只见遥远的水天相接之处,各种船只从“天门”中穿梭往来,让游人赏不尽大自然这鬼斧神工的美景。 因此,四褐山历来是我市人民郊游、踏青、登高的好地方。   四褐山独特的地理环境,是开发旅游的一块宝地。 四褐山位于安徽芜湖长江西华水道,地处东经118.30’,北纬31.30’;历年平均气温16。C;历年平均日照时数2016.3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195.5mm;长年主导风向为东风,夏季多偏南风,冬季多偏北风。由于特有的地理位置和土壤条件,四褐山人依靠科学,勤劳耕作,培育生长出的各类蔬菜、瓜果、花生、大豆等,不仅量大,而且质优,素有“芜湖菜库”之美称。尤其是曹姑的西瓜青脆甜润,远近闻名。洲尾有五百多亩滩涂,芦苇成片,野草茂盛,养殖的鸡、鹅、鸭是毛亮体肥,肉质鲜美。江中鱼虾资源十分丰富,鲥鱼、刀鱼更是宴席上的上等佳肴。 四褐山四周有着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 东面,两千米处便是风景秀丽的龙头山、凤鸣湖。龙头山中苍松翠竹覆盖全山,山间林荫小道四通八达。子龙峰松涛竹浪,时起彼伏;凤凰峰桃红李白,鸟语花香。凤鸣湖水碧波荡漾,清澈透底,是天然浴场。湖内鱼类繁多,湖中可以泛舟,湖心岛是游人娱乐、休闲的最佳场所。 南面,可直达全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九华山、四大道教名山之一的齐云山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文化遗产之一的旅游胜地黄山。 西面,是裕溪口煤港码头,每当夜幕降临,码头、江面上灯火齐明,似碧空中群星闪烁,旷野里流萤飞舞;溯江而上10公里处便是旧时芜湖八景之一的“蛟矶烟浪”景点,蛟矶是芜湖北岸一座石滩山矶,明代建有灵泽夫人祠即三国汉昭烈帝刘备夫人孙尚香安葬之地——俗称蛟矶娘娘庙;再上可达风景秀丽的庐山。 北面,船过“天门”顺江而下便可游览诗仙李太白江中揽月、骑鲸升天的采石矶和青山太白墓;再往下不远处就是和县乌江镇,可游览生为人杰死为鬼雄,兵败陔下的西楚霸王项羽庙。   

裕溪口街道

  裕溪口街道是芜湖市在江北地区唯一一块行政区域,东临长江,南濒裕溪河,周边与和县接壤,面积2.62平方公里,人口八千余,下辖新裕路、新三村两个社区。我国内河最大机械化煤港和芜湖市青少年劳动实践基地座落其间。裕溪口煤港与武汉汉口、南京浦口,并称“长江三口”。2009年引进的淮南矿业(芜湖)煤炭储配中心项目建成后,裕溪口将成为仅次于秦皇岛的全国第二、沿江最大的煤炭综合储备基地。    裕溪口,古称“濡须口”,自三国时期以来即是连接皖中、皖西的水冲要道,为兵家必争之地。裕溪口原属巢湖地区管辖,一九五八年划归芜湖市管辖,一九六三年因港设区,一九九0年撤区划归芜湖市鸠江区管辖,设街道办事处。    裕溪口滨江临河,水路、铁路运输条件十分优越,为发展物流、仓储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近年来,裕溪口街道以党建工作统揽全局,充分利用长江及内河岸线优势,依托煤港,着眼物流,大力引进物流、航运、现代服务业及商贸企业,着力培育、扶持、发展本埠企业,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和谐社区建设,街道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街道先后被授予芜湖市“优秀党工委”、“文明街道”、“平安街道”、“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    2009年,街道经济跃上新的台阶,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亿元,实现财政收入4000万元,实现重点项目投资2.33亿元。引进亿元企业2个。    目前,街道上下在鸠江区委、区0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树立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团结一致、攻坚克难,把裕溪口早日建设成为文明、富裕、繁荣的滨江新城。   

官陡街道

  官陡街道现辖17个社区,面积54平方公里,人口5万。   在这片燃烧过抗日烽火的热土上,勤劳务实的官陡人民在区委区0的坚强领导下,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局,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工业强街、三产富街”战略,全力支持市、区重点工程建设,着力实施民生工程,全街经济社会工作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1—10月,全街实现财政总收入1.67亿元,同比增长8%;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16亿元,同比增长61%;实现工业增加值6.23亿元,同比增长24%;到位内资11.16亿元,同比增长55.9%;到位外资2227万美元,同比增长20倍。   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有利地推动了社会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高度重视下,文化体育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以正月十五官陡门民俗文化旅游集为平台,以腰鼓、舞龙、舞狮子等多支文体队伍为主体,以社区文体广场为基础,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形成了多层次、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望新征程,官陡人民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城东新区大建设大发展的机遇,乘势而上,锐意进取,沿着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奋勇前进!   

湾里街道

  芜湖市鸠江区湾里街道位于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长江大桥经济园区境内,芜湖长江大桥、205国道贯穿而过,芜湖联航机场、国家级朱家桥外贸码头,皖赣铁路枢纽和华东第二通道--芜湖东铁路编组站均在境内。街境内公路呈网状,交通十分便捷。全街现有各类企业200余家坐落在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境内。目前已形成以电子电器、汽车零件部件、服装、三产服务为主体的新型产业格局。随着两个开发区的快速发展,湾里街道接受两个开发区的产业辐射优势日趋凸现。2006年全街实现社会总产值20亿元,财政收入1亿元,入库税收9000万元   湾里街道办事处本着“亲商、安商、富商”的服务理念,秉承一起为投资者着想,一切为纳税人服务的宗旨,以诚信原则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  

清水街道

  清水街道位于芜湖市东部,区域面积42.4平方公里,人口4.5万,其中乡村人口3.25万人,居民1.25万人,现有耕地24526亩。全街共有基层党组织44个,党员1486人。街道辖12个村,2个社区,共有村两委干部64人,社区干部11人。    07年,我街道完成财政总收入0.551亿元,其中实现地方财政收入0.28亿元。全街59个投资项目,总投资达5.0486亿元,其中工业投资达2.5705亿元,工业投资比重达51%。招商引资形成固定资产4.04亿元,其中外商及省外投资为3.3585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6.5%。全街22家规模工业产值达5.10588亿元,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327亿元, 全年水稻播种面积21043亩,小麦播种面积1360亩,油菜播种面积20262亩,粮食产量达1.2962万吨,油菜籽产量3342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647元。   实施市、区民生工程。   1、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实施分类保障,达到应保尽保,城镇低保覆盖率为4.12%,农村低保531户,城镇低保155户;农村低保人均补差达68元/月,城市低保达110.8元/月;   2、街道有五保户220户月享受230元五保金,年供养标准达2760元;   3、全年医疗救助20人达6万元;   4、08年我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97.1%;   5、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依托清水卫生院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6、建立了重大传染病病人医疗救治和生活救助保障机制;   7、07年,我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净增加1230、420、470、864人;   8、我街积极拓展就业渠道,举办了大型用工招聘会,全年新增就业岗位0.248万个;举办了SYB创业培训和阳光工程培训,完成1300人阳光工程培训;建立了街道、社区、村劳动保障机构;   9、完善城乡养老保障服务机制   10、全街10280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   11、街道两家高危企业职工全部参加了工伤保险;   12、举办了“迎新春文艺联欢会”、送电影下乡等文化惠民工程;   13、完成了农村安全饮用水工作,全街农村安全饮用水覆盖率达到88%;   14、完成背街道路改造及路灯安装建设任务;完成18.2公里“村村通”道路建设,12座港湾式候车亭建成投入使用;   15、发放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资金10.536万元;   认真抓好违建和市容管理工作。07年,我街共拆除违法建筑430户,共26250平方米,全面完成境内的违建拆除工作。通过“门前三包”制度的落实,加大了环境卫生的整治力度,清理牛皮癣2300余处,清理垃圾1200吨,有效改善城区环境。   大力支持市、区重点工程建设。全力完成市新福利儿童福利院、永安桥泵站、市商务文化中心高压走廊、神山南路、赤铸山东路、东四大道延伸段、鸠江开发区二期、万春花园等市区重点项目的征地拆迁任务,一年来,共完成2671亩征地任务,拆迁532户农户,10户企业,共拆迁60395平方米。   

龙山街道

   龙山街道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距市中心仅15公里,西临长江黄金水道,沪铜铁路、205国道纵贯南北,华东铁路枢纽小杨村编组站位居境内,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70公里,形成陆水空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   龙山街道总面积61.6平方公里,总户数12048户,总人口32721人,辖14个社区居委会。1997年龙山街道(原大桥镇)被列入第二批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1998年被财政部列为20个财政改革试点镇之一;1999年被国土资源部确定为农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流转试点镇;2002年和2005年分别被中央精神文明指导委员会评为“全国创建文明城镇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国创建文明城镇工作先进村镇”;2004年被国家统计局评为全国千强镇。   -   区位概况   历史上曾是太平府(今当涂县)八大古镇之一,处于长江经济协作区南京-合肥-芜湖三角地带,是芜湖市的北大门。2006年3月区划调整,大桥镇划归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辖。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距市中心仅15公里,西临长江黄金水道,沪铜铁路、205国道纵贯南北,华东铁路枢纽小杨村编组站位居境内,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70公里,形成陆水空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   -   社会经济   几年来,龙山街道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可持续发展。截止2007年底,全街道内共有企业160家,其中工业企业142家,解决劳动力就业1.27万人。2007年实现企业营业收入99亿元;企业总产值79.9亿元;工业总产值71.8亿元;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60亿元;企业增加值21亿元;工业增加值20亿元;工商税收3.04亿元。   区划调整后,街道办事处在做好为开发区经济建设发展的同时,加快自身建设发展,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7年发放失地农民养老补贴5709人,575万元,城市低保应保尽保,1066人享受,发放低保金183.2万元,新型合作医疗投保率99.4%。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依法管理。社区建设、市容创建工作进一步加强,社会和谐稳定。   2008年是开发区“二次创业,扩区升位”的攻坚年,龙山街道党委、办事处将紧紧围绕开发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积极投身到“二次创业”中去,为开发区“二次创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万春街道

沈巷镇

  沈巷镇位于苏皖交界的和县南部。东临长江,毗邻天门山,南与芜湖市一桥相连,座落芜湖长江大桥北桥头堡,地处三市三县交界处,即巢湖市、芜湖市、马鞍山市及和县、无为、含山县。全镇辖18个村委会,6个社区居委会,镇域面积21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7万亩,可养水面2.7万亩;镇域人口12万人,其中镇区人口近3万人,流动人口2.5万人。    沈巷镇因沈家巷而得名。1700多年前,三国时代始有人定居。1984年沈巷建镇,1992年沈巷镇被原巢湖地区行署作为“呼应浦东、开发皖江”的“窗口”,并被列为市级重点经济开发区,1999年沈巷镇被安徽省确定为中心建制镇,2000年被省批准为综合改革试点镇,2001年被巢湖市确定为经济开发试验区,2002年被省确定为27个重点示范镇之一,2004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示范镇之一。  

汤沟镇

  汤沟镇位于无为县东部,滨临长江,无为通江大道、军二路(无为大堤)穿镇而过,总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万亩,水域面积6400亩,辖11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总人口2.9万人,是农业乡镇。 2001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5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7300万元,乡镇企业总收入7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00元。    镇域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完备。以新街为中心,水陆交通四通八达。境内陆路主干线有汤东路,汤马路,窑后路、汤三路等公路,县级公路通江大道穿镇而过;水路外有长江,内有农发河。通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完备,已实现村村通电话,户户通电、部分农户家里通了自来水。新街汇集了镇政府机关、公安、司法、税务、邮电、银行、工商、学校、新华书店等单位。群众来镇办事非常方便。新街还建有一座大型农贸市场,两条绿化带。文化娱乐设备也很完善,群众学习科技文化的氛围浓重。老街则主要用于从事商品交易,被当地老百姓誉为“百货一条街”。    汤沟镇主导产业为农业,近年来,该镇积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快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发展特色农业和订单产业,全镇发展优质棉花2万亩,蔬菜9300亩,培植了在全县首屈一指的特色葡萄基地。并加大对畜牧、水产业的投入力度,“波尔山羊”、“四川白鹅”年均产量均在数万只以上,年产螃蟹、河蚌、青虾等特种水产品1500吨,产品远销省内外。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镇党委、政府认为好的环境就是经济建设的资本,只有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经济建设才会得到更加成功的发展。几年来该镇不断加强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投入力度,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公民道德建设、社会法制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得到了投资商及社会各界朋友的肯定,促进了该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为该镇在新世纪、新形势及我国加入WTO后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汤沟镇将是无为县东乡一颗璀璨的明珠..  

二坝镇

  二坝镇是巢湖市的东大门,拥有22公里长的江岸线与芜湖市隔江相望,凭籍长江大桥和三条客 (车)运轮渡以及二条公交线路与一衣带水的商贸旅游重镇芜湖市紧密相连。    全镇面积69平方公里,人口逾5万,其中镇区常住人口近2万人,境内道路纵横贯通,内外交通十分便捷,建有自来水供水主站8座,开通程控电话达3000门,市委、市政府设立的12.5平方公里的“巢湖市二坝经济技术开发区”座落在其中,众多企业纷纷入住,累计引进资金达2.4亿元,蔬菜种植为二坝的特色产业,全镇蔬菜种植面积1.8万亩,品种达50多个,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尤其是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无公害蔬菜的常年供应,使得二坝镇成为芜湖、马鞍山、乃至南京等周边城市人民群众真正意义上的菜蓝子。二坝镇境内河塘密布,大量时新的水产品养殖为二坝镇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以巢湖科越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银州巾被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座落在镇区的三十余家企业,形成了集汽车配件、纺织、化工、铸造、船舶制造和修理等于一体的工业生产格局,全镇2001年度财政收入 1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00元,工业产值达 1.8亿元。.  

白茆镇

  白茆镇位于无为县东南,与芜湖市隔江相望。辖区面积98平方公里,耕地6.53万亩,总人口77896人,系长江冲积洲,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主产蔬、棉、油。国内生产总值5.05亿元,人均收入1808元。    全镇有完中1所,初中3所,完小23所,一等甲级医院1所,村医疗室26个,8800KVA供电所一座,程控电话9000门,有线电视5000户。北依无为通江大道,南濒长江黄金水道,有2000吨位级深水港一座。境内公路村村相通,交通便捷,物产丰富,是巢湖市居首的农业大镇。从1992年起,先后被部、省授予“村镇建设先进镇”、“全省先进集体”、“省科教先进单位”,被巢湖地委行署、县委、县政府授予“明星乡镇”、“红旗乡镇党委”称号。    该镇企业总数1267个,其中镇办企业22个.跻身安徽省乡镇企业20强的“江星集团”,年产值超亿元,被评为省“明星企业”:“露仙公司”,生产的“露仙”牌系列酱菜,荣获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产品远销到东南亚、西欧等地的16个国家。    几年来,镇党委、政府一直坚持“农工贸,一体化”的方针,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富民强镇”为目的,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努力组织实施流通、品牌、农业产业化三项工程,带领全镇人民业已把白茆镇建设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新城镇。.  


官陡街道特产大全




官陡街道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