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省 >>自贡 >> 沿滩区 >> 永安镇

永安镇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仙市陈家祠

仙市陈家祠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陈家祠坐东北朝西南,坐落在釜溪河之滨,大门面向下码头,是仙市古镇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由岭南学士富顺知县陈长镛率族人于清同治元年(1862)修建,供族人从事祭祀活动和商议族中大事。整体建筑呈四合院布局,系硬山穿斗式建筑,南北进深40.2米,东西面阔五间19.2米。  宗祠制度产生于周代,上古时代,士大夫不敢建宗庙,宗庙为天子专有。宋代朱熹提倡家族祠堂:每个家族建立一个奉祀高、曾、祖、祢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龛。祠堂是族权与神权交织中心。宗祠体现宗法制家国一体的特征,是凝聚民族团结的场所,它往往是城乡中规模最宏伟、装饰最华丽的建筑群体,不但巍峨壮观,而且注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古塔、古桥、古庙宇相映,成为地方上的一大独特的人文景观,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中华儒教文化的代表,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大门上方悬挂一木质黑漆匾额,鎏金的“陈家祠”三个大字由于没有落款,不知何人所书;左右石柱上刻有“花发盐城驿道,春归古镇宗祠”对联一幅,自贡市书法家郭光岚撰书,字迹古朴苍劲,颇见功力。

自贡仙市古镇

  自贡仙市古镇简介自贡具有1400多年历史的千年古镇,是釜溪河当年重要码头之一,建筑保留着原有风貌,寺庙祠堂众多。仙市镇依偎在釜溪河畔,这千年古镇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仍然风韵犹存。曾是自贡井盐出川的必经之地,被誉为古盐道上的明珠,又因“四街、四栈、五庙三码头、一鲤三牌坊、九碑、十土地”,以及精美的古典建筑群和佛教文化的兴盛而闻名遐迩。因此,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并相继确定为省级小城镇试点镇。

閤乐祠

閤乐祠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永安镇是自贡盐业陆路运输驿站,建有“七塘八庙”(禹皇宫、万寿宫、川主庙等),至今仍保留有古客栈、青石板路等遗迹。位于王贡路的“阁乐祠”,是“两源”(湖南、湖北)籍客商于清咸丰元年建成的古建筑,总占地面积1128m2,环境幽雅,原貌保存完好,1997年被评为自贡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祠内现存水池上建有石龙过江小桥一座,桥上有亭阁,各类建筑结构精致,人物、兽类、图像刀法福情气韵兼备,栩栩如生,历史文化气息极为厚重,是研究我市盐业发展和古建筑、艺术欣赏的又一环境实物。  閤乐祠,坐落在永安老街下场口,是湖南、湖北移民于清咸丰元年建成的古建筑,总占地面积为1128平方米,原属于禹皇宫的一部分,现为四川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了解,閤乐祠的石栏板从左至右分别刻有6幅石雕,这些石雕造像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生动活泼,有人物、动物,有柴门、石阶,还有浮云、流水、小桥、人家,看上去非常精致,具有鬼斧神工之妙。石雕左面原来刻有配画诗词,只是经过岁月的浸染,这些诗词已被雨打风吹去。经过考证,这6幅配画诗的作者属于唐宋时代。

茶马古道-仙市古镇盐码头

  先市古镇盐码头位于合江县先市镇之溪路、解放路社区,坐落在赤水河边。隔河相望为贵州赤水市。始建于唐代,历经唐宋明清多次叛乱,现存的街道分为两段,一是解放路路段,二是新华路路段。解放路路段是从解放路1号到解放路30号。长92米,街宽5.20米,为石板路,街道两边还有部分穿斗式悬山顶建筑。二是新华路路段,西北东南走向,从新华路36号民居到67号民居。东南街口为新华路与和平路交叉口,长92米,街宽5.2米,为石板路,街道两边有少数穿斗式悬山顶建筑,保存完好。该址当时是通往贵州的交通要道之一。

金银湖风景区

  金银湖风景区,距自贡市区10公里。市郊车、出租车川流不息,内宜高速设金银湖站。金银山高水植被天成,已列为地方政府重点生态旅游开发工程。

升平场

  沿滩是一个曾以“沿五里”闻名于世的自贡小镇。又名“升平场”,是自贡市釜溪河当年盐业三大码头之一(自井、沿滩、邓关)。  据史书记载此处“沿河滩多”,在原来河道没有整治时地势非常险峻,所以当时运盐之船行进釜溪河沿滩段时都倍加小心,以防不测。  由此引出的放滩故事却是可以载入中国地方民俗风情画卷的了。 “放滩”这种称谓,可能是镇上独有的发明语汇吧。过去没有修建河闸时,船只要从上游到下游去便要通过放滩这种途径。每每码头上集结了要去下游的船后,便由当时的乡民拴上绳子拖引船只,当船从上游放到下游时,乡民们必须十余人为一组,并分成好几组从不同方向牵引以保持船体的平稳,而船上的人也必须努力配合好。由于当时滩高浪急、人头攒动,再加上众人围观、人声鼎沸,一时竟蔚为壮观成为镇上一大盛事矣。故而有人感叹曰:放眼天下,在乎一滩。后来因为发展之故,在国民政府时期由日本河运专家主持在此筑建了河闸,并以宋子文之名号命名为“庸公闸”,只是可叹从此放滩之奇观就不复存在矣   镇子不大,但也明显有着现代与传统兼容的特点。  小镇明显的分为两半,下面的地势崎岖不平主要以老街为主最为兴盛,同时还有那条釜溪河蜿蜒流过。上面的地势却显得十分平稳主要以新街为主最为气派,而那条四川到云南的川云公路便横穿其间。所以小镇水陆交通发达、货源充足,由此也集结了许多富商大家,并在镇上修建了不少会馆寺庙。时竟有10余座于此,尤以河对门的大庙和镇上的南华宫最为有名,香火一直十分旺盛。同时当时的乡民们还在镇上广载黄桷树,时竟有百余棵存活下来,一时使小镇变得古色古香,且更是青山绿水。有诗云“青山横北郭,绿水绕东城”正可谓描绘出了当时的美景。  四方慕名前来的文人墨客良多,清代康熙皇帝的十七子果亲王经由此时,不禁为这一方民风所服,欣然题书“升平场”而成为一段佳话,这也使小镇的名气更加增大。可叹的是一切都让文革给毁了!寺院被烧、僧人被驱、大树被砍、文物被弃……从此小镇似乎就失去了过去的那种独特的美丽与灵气了。  镇上的名人于世流传的无几,只是据传在香火旺盛的时候,有一个大庙僧人叫智悟的十分了得,精通-六艺,曾有经书留存下来,并博得一方僧家美名。   

釜溪河观光带

  蜿蜒流过市区的釜溪河,是自贡人民的母亲河。经过自贡人民的不懈努力,尤其是2004年优良人居工程建设以来,釜溪河展现出了美丽的身姿,青山倒映在宽阔的水面上,岸边是葱绿的草坪。形成了长达8公里的釜溪河观光带,有“自流古井”“河府人家”“盐道遗风”“名城华彩”“古庙沧桑”“龙池唤鱼”“水涯晓渡”“釜溪牧歌”八大景致。沿岸的休闲酒吧、茶楼、步行街,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被自贡人亲切地称为“自贡的外滩”。

自贡火边子牛肉

   “民以食为天”,随着自贡盐业的开发,这里聚集了大量人口,这其中有商贾、有劳工;有本地居民、也有外地绅商,他们带着各自不同的餐饮方式和习惯口味汇合在自贡这个“银窝窝”。由于这里消费量大,为适应各阶层人士和不同地方口味的需求,各地名厨也都带着各自的绝技来到这里。使得自贡各地风味饭馆林立,各种美食荟萃,其饮食文化因此显得丰富多采,美不胜收。自贡最具特色的食品是牛肉。在过去,自贡盐场盐业生产的主要动力是役牛,据记载盐业鼎盛时期的役牛有近10万多之头,牛多牛肉就多且便宜,因此,自贡以牛肉为原料的食物就花样繁多,成为脍炙人口的美味佳肴。   “水煮牛肉”过去是盐工们的“大众菜”,由于便宜,盐工们往往将牛肉切成薄片,放在锅中一煮,然后蘸麻辣碟子吃,既经济又可口。本世纪三十年代后,自贡名厨范吉安在川菜“渗汤牛肉”的过程中,改为将各种佐料和牛肉片一锅同煮,进行烹调,这样作出的菜,肉片滑嫩,辣烫鲜香,色泽明亮,口感极好。此菜一出,即大受欢迎,不久各餐馆纷纷效尤,逐步成为一道自贡地方风味浓郁的川菜精品。自贡还有一道享誉全川乃至全国的名产,即“火边子牛肉”。它选料作工十分考究,先是选牛后退上的“股二,股四牛”,这样的肉一头牛只有10到15公斤。然后由熟练工人切成寸许厚的肉片,再将肉钉在斜倚墙壁的木板上,以奇绝的刀功片出极薄的肉片,并要求肉片上不得有漏眼漏缝。然后在上面抹上少许的盐和酱油,悬于通风处晾干,再摊在通气的篾巴上,用牛屎巴或干木灰徽火慢炕,据说牛屎巴炕的牛肉更有一种独特的清香。做成后的火边子牛肉,红亮透明,文字图案隔肉可见,最后涮上辣椒红油即成。   火边子牛肉吃起来酥而不绵,干香化渣,味醇可口,回味悠长且便于携带,成为自贡独有的名产。   自贡火边子牛肉产地范围为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现辖行政区域。   火鞭子牛肉起源于清代乾隆年代,清末民初已成为四川名特产。与张飞牛肉和太和牛肉一起称为“川中牛肉三杰”。以质优味美、片薄如纸、酥香绵长而闻名遐尔。火鞭子是旧时四川自贡地区的照明火把,这里用“灯”的明亮,来表示牛肉的薄而透亮。现在很多商品写作“火边子”,属误字。

太源井晒醋

   太源井晒醋是古老的名土特产品,该产品面市已有150年的历史。据同治十一年编撰的《富顺县志》记载:太源井晒醋列为富顺县的名优土特产品。中草药制曲,传统工艺,天然发酵,是太源井晒醋区别于其它食醋之根本所在。     太源井晒醋沿用清朝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的传统秘方,采用108味中草药制曲,选用优质大米、产品呈棕红褐色、酸味醇厚,微甜爽口,回味悠长,裨益人体。既是上乘的调味品,又是防治多种病患的保健用品。   太湖井晒醋是自贡市富顺县历史悠久的名土特产品,该产品面市已有150年的历史。据同治十一年编撰的《富顺县志》记载:太源井晒醋列为富顺县的名优土特产品。中草药制曲,传统工艺,天然发酵,是太源井晒醋区别于其它食醋之根本所在。   太湖井晒醋沿用清朝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的传统秘方,采用108味中草药制曲,选用优质大米、产品呈棕红褐色、酸味醇厚,微甜爽口,回味悠长,裨益人体。既是上乘的调味品,又是防治多种病患的保健用品。   太湖井晒醋以麸皮、大米为主要原料,辅以红梅、安桂、木瓜、甘草等108种中草药制成药曲,经蒸煮、发酵、日晒陈酿而成,产品呈棕红褐色,具有酸味醇厚、微甜爽口、回味悠长久存不腐的特点。1992年7月,经成都中医学院鉴定表明,“太源井牌”晒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的人体所必需的18种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具有增强消化功能、增强体力、增强机能免疫力和抗衰老、降血压、生血等独特功能,是一种不可多得的防病保健调味食品。“太源井牌”特级、一级、二级、大众晒醋多次获国家及省、市名、特、优产品评比奖励,还荣获全国星火计划成果银奖。   太源井晒醋    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王井镇、邓关镇、沿滩镇、仙市镇、瓦市镇、黄市镇、永安镇、联络镇、富全镇、兴隆镇、卫坪镇、九洪乡、刘山乡共13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自贡市沿滩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太源井晒醋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范围的函》,自沿府函〔2013〕26号    沿滩区太源井晒醋协会标准:Q/74690522-8.1~8.2《太源井晒醋》   

自贡鲜锅兔

     自贡鲜锅兔是四川省自贡市的特色美食。鲜锅兔,要诀在嫩而不遢、滑而不粘,且肉型挺括、肉质饱满,富有弹性,体现了生命的鲜活张力。于麻辣厚重、鲜香浓郁之中让兔肉本味得以彰显,后味纯正悠长,完全没有一丝草腥感。   自贡人爱吃兔子,而自贡人管兔子叫“兔儿”,兔儿在自贡人的厨房里可以变化出各种各样的做法,比如,陈皮兔儿、鲜锅兔儿、烧烤兔儿、手撕兔儿、凉拌兔儿……外地人来自贡一定会品尝自贡的兔儿,自贡人去外地也会带上成品兔儿,似乎三天不吃兔儿就会产生想念。   鲜锅兔,源于自贡最具特色的菜品之一。其特点是“鲜、香、嫩、滑、辣”,肉质饱满,汁水丰富,入口爽滑,细嫩化渣,作为自贡盐帮饮食文化的代表,味美鲜香至极!自贡菜生来的生猛之辣萦绕口腹,让你提筷猛吃,唏嘘不止,却又欲罢不能。兔肉的烹制有当大的难度。自贡鲜锅兔,真的做出了兔子肉的麻、辣、鲜、香、嫩、滑,堪称一绝!   2005年,鲜锅兔以其“鲜、香、嫩、滑、辣”的鲜明特色杀入市场,力压曾经流行的壁山兔、手撕兔等兔肉做法,将自贡人爱吃兔、好辣的要求完美结合,经过近10年的发展,从汇兴路到汇东路东段,从学苑街到大缺口,可谓遍地开花,成为目前自贡餐饮市场经营兔肉特色菜品门店最多、范围最广的一种美食。仅在汇东路东段不足两百米的范围内,就有四五家专门经营鲜锅兔的门店,每到晚餐高峰时段,家家爆满。

牛肚火锅

  牛肚火锅,四川传统名菜。以牛毛肚为主料,配以牛肝、牛腰、黄牛背柳肉等其他各类菜品,由食者自涮自食。特点是味重麻辣,汤浓而鲜,四季皆宜。火锅在中国历史悠久,四川重庆毛肚火锅起源较早,至清代中期,已盛行于市。   原料:牛毛肚250克、牛肝100克、牛腰100克、黄牛背柳肉150克、牛脊髓100克、鲜菜、牛油300克、豆瓣、姜末、辣椒、花椒、料酒、豆豉、醪糟汁、精盐。   制法:取牛毛肚,抖尽杂物,摊于案上,将肚叶层层理顺,再用清水反复洗至无黑膜和草味,切去肚门的边沿,撕去底部(无肚叶的一面)的油皮,以一张大叶和小叶为一连,顺纹路切断,再将每连叶子理顺摊平,切的片,用凉水漂起。牛肝、牛腰、黄牛背柳肉均切成大薄片。葱、青蒜苗均切成大薄片。葱、青蒜苗均切成6厘米长的段。鲜菜(选用莲花白、芹菜、卷心白、豌豆苗均可)用清水洗净,撕成长片。炒锅置中火上,下牛油烧至6成热,放入剁碎的豆瓣炒酥,加入姜末、辣椒、花椒炒香,加入牛肉汤1.25千克烧沸,盛入砂锅内、置旺火上、放入料酒,豆豉(剁碎)、醪糟汁,烧沸出味,撇尽浮沫(勿将浮油撇去),成为火锅卤汁。   吃时,将火锅卤汁烧沸上桌。上桌时,牛脊髓可先下入火锅,其他荤素生菜片分别盛入小盘中,与精盐、牛油同时上桌。荤素原料随吃随烫,并根据汤味浓淡适量加入精盐和牛油,上桌时给每一食者备一碟芝麻油,供蘸食用。   

水晶燕菜饼

  水晶燕菜饼,蒸点,特点:色白泡嫩,油香甜而化渣,营养丰富。烹制法:蒸。此品又名水晶燕窝饼,是高级筵席点心,可与湘莲羹等配食。   川味水晶燕菜饼的做法:kuw   1、鲜猪板油去皮、筋,切成小方丁,用白糖蜜好。kuw   2、燕窝去尽杂质,上笼蒸耙后捞出。kuw   3、蜜桂花、水晶、油丁、白糖和燕窝拌成馅。kuw   4、特级面粉经发酵后,加少许猪油、白糖、苏打揉匀,做成每个重13克的面剂,按扁包入馅心,封好口。kuw   5、另用一些面团擀成薄皮,刷上猪油,用刀切成细丝。kuw   6、每个包好馅的剂子缠上丝按扁,上笼蒸熟,中间嵌一颗红樱桃即成。kuw   操作要领:馅心要包好,封口要紧;缠丝要均匀;掌握好蒸制的火候。kuw   

自贡毛牛肉

  自贡毛牛肉俗称“牛肉粑儿”,明清以来均有制作,历来为民间所爱,可并瓜子糖果果碟,又可置酒菜菜盘-。 自贡毛牛肉   1990年,在首届四川省名特风味小吃评审会上获名特小吃奖。   制作        自贡毛牛肉选用上等牛肉切条,生条寸多长,先将血水漂净,经煮、卤、炒而成。制作时火候颇为讲究,煮至条肉断血即可,卤至条肉表面纤维收缩为度,炒作时至条肉表层疏松发毛,并作最后一次调味,然后起锅晾冷即可食用。煮卤火候不到则不发毛,过火则烂碎。   特点        此品以色泽棕黄,松软化渣 ,咸淡适度,醇香味长而闻名。即可佐酒,又可零食,携带方便,保质期长,实为旅游佳品。

白果糕

  白果糕,米食,特点:松软甜香。烹制法:蒸。   白果经炒制,去壳去心去衣,煮肥。桃仁、瓜片切细粒,入白糖、糯米粉、化猪油、清水揉匀,装盘按平令成正方形,上笼蒸熟即可。HuR   操作要领:白果用急火炒制;掌握下糖量,勿伤糖。HuR   

三鲜子耳面

  三鲜子耳面,煮面点,特点:色泽淡雅,软硬适度,汤臊味鲜,入口爽滑。烹制法:煮、烩。   川味三鲜子耳面的做法:9Ay   1、将伙好的面用大姆指按成形如猫耳的若干小面块。9Ay   2、将面块放入锅中煮至过心打起,漂于冷水盆中。9Ay   3、砂锅内先打葱油,掺奶汤烧开,打去姜、葱,加盐、胡椒及三鲜料,起锅盛面碗内。9Ay   4、可以根据情况,酌量加一点番茄或绿叶菜心即成。9Ay   操作要领:面块不要煮得过耙;汤要适量。此品可作中点。9Ay   

佛手酥

  佛手酥,酥点,特点:色微黄,形如佛手果,皮酥馅香甜。烹制法:炸。   川味佛手酥的做法:QKP   1、瓜条、橘饼切成小丁,加白糖、猪板化油、炒面粉少许,揉制成馅。QKP   2、油水面加食用柠檬黄少许揉匀,做成每个重15克的剂子,包入油酥面擀叠成圆皮,包入馅心封口。QKP   3、用手微搓成长条,按扁,用刀在一端划条口,将一头微卷,一头略高成佛手形,入猪油锅炸制。QKP   4、或将点心坯刷上蛋汁,入炉烤至呈金黄色即成。QKP   操作要领:用刀划口不宜深,以免漏馅;炸制时,要注意保持形状完好。也可用豆沙做馅。QKP   

九洪西瓜

  四川自贡市沿滩区九洪乡是自贡城边的一个小镇,这里出产的西瓜因为皮薄、汁多、味甜等特殊的味道而名扬“食界”。这里的西瓜因地称为——九洪西瓜!九洪这里还有特殊的几块地产出的西瓜可以称为“贡瓜”。九洪西瓜2004年获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称号,2005年又以“九台山”为品牌正式申请国家商标注册。现今,该乡种植西瓜1.8万亩,西瓜总产量可达20000吨。   九洪乡属浅丘地貌,海拔在280-350米之间,土地肥沃,土壤为红棕紫泥,多为砂土,富含磷钾和多种微量元素,非常适合西瓜生长。九洪乡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雨量充沛,阳光充足,热量丰富,能满足喜温作物西瓜生长期内的温度需要。种出来的西瓜含糖量高、品质佳、口感好,以甜、脆赢得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   沿滩区九洪乡党委、政府坚持特色农业强乡战略,大力发展瓜椒产业,充分发挥西瓜种植优势,引导瓜农规模种植、生态种植,西瓜种植取得明显成效,莲花、九洪、齐岩、共和、张湾、照石塔、石塔山等村的"人"字形精品西瓜示范长廊初具规模,全乡西瓜种植面积达1.5万亩(其中:大棚西瓜种植面积达2400亩),预计产年量达2.8万吨,年产值达1亿元以上。九洪西瓜参加第八届西博会获得"最受欢迎展品奖",同时,九洪是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四川省"西瓜标准化生产基地"、"出口农产品基地"。   

永安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永安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