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务川仡佬之源景区 | 务川仡佬之源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务川仡佬之源景区位于大坪镇洪渡河畔,距县城8公里左右,规划总面积30平方公里。主要由一园(洪渡河仡佬文化主题公园)三区(仡佬风情小镇开发区、文化产业集聚区、旅游产业发展区)五版块(龙潭古寨、九天母石、大坪古镇、石垭子湖、濮国遗都)所组成。 核心区九天母石,是世界仡佬之源和仡佬族胞祭天朝祖的圣地;龙潭千年仡佬古寨,是世界仡佬和丹砂文化中心;丹砂圣水(湖),是仡佬源头的高原平湖,涉水面积11.84平方公里;大坪汉代墓葬群2013年7月被列为全国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景区曾先后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民族传统特色古村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贵州省最具魅力民族村寨、贵州省20个重点保护民族村寨等名片;2015年3月12日被公布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3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列为全省100个重点旅游景区建设、50个特色旅游小镇开发及全市10大文化产业园区规划,是务川着力构建的“全国仡佬族胞寻根溯源、祭天朝祖圣地”和“国内新的休闲养生、文化旅游目的地”。 :遵义——务川——丹砂古寨 |
务川自治县龙潭村 | 务川自治县龙潭村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在仡佬族的母亲河——洪渡河畔,由前寨、中寨、后寨三个自然村寨组成的龙潭村,居住着的215户837人的仡佬族人,至今仍然保持着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龙潭村古名“火炭垭”,早在秦汉时期即已有人聚居于此开采朱砂,流风所布,千年积淀,造就了仡佬族独具特色的丹砂文化,龙潭也因之成为中国丹砂文化的中心。迄至明清时期,寨内修筑大量建筑,一度繁盛,申姓仡佬族在此繁衍生息七百余年,形成了具有显著特征的仡佬族聚落发展的文化脉络。龙潭村,已成为全国仡佬族同胞寻根问祖的圣地,游客体验仡佬文化和丹砂文化的中心,感受黔北渝南民族文化风情的旅游目的地。 龙潭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寨前一方水塘,四季不干,荷香满塘,龙潭村由此得名。寨内石板铺路,石巷相连,幽深古朴,景色迷人。道路、建筑、垣墙相互连通,构成了村寨军事防御的体系,遗留至今,成为了古寨富有特色的建筑。龙潭村自然风光优美,村寨布局有特色,建筑风格独特,集历史遗存和自然山水为一体,文化景观品位较高,在仡佬族村寨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民居特色: 寨内民居大多为传统木构建,建成年代在明清-民国年间,以三合头、石院墙、石寨墙、大朝门、小朝门、镂空雕刻、瓦堆屋脊为主要建筑特色,充分体现了仡佬族传统农耕文化的生活智慧和美好向往,院落多由石院墙、院门、房屋建筑构成,布局合理、紧凑。门窗饰以龙、凤、麒麟、桃、石榴、花草、万字格等吉祥图案,其构图精美,想象奇特,雕工细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所遗“猫眼”,匠心独具,兼具装饰和实用的功能,充分体现了仡佬族人高度的创造性。 文化传承: 寨内申祐祠,演绎了仡佬人“忠孝义”的人生追求,体现了仡佬人对中华文化核心价值的传承和弘扬;茶驿站,丹砂古道的历史遗留,见证了仡佬族人开放的情怀和先进的商品经济意识;九天水榭,聚合了仡佬人六和天地、自然和谐的人生哲学;九天逥廊,彰显了仡佬人对文化、历史的敬畏。 民族节日: 龙潭村民族民间文化多姿多彩,主要有“神秘古朴、祈福纳祥”的傩戏、“黔北民间杂技奇葩”的高台舞狮、“古音流韵、演奏独特”的吹打、“抛出欢乐、迎接祝福”的打篾鸡蛋、“接风洗尘、四方团圆、八方醉酒”的三幺台饮食文化、“礼数周全、古规古距”的仡佬族婚嫁等。每年清明的“祭天朝祖”大典,是寨子里最隆重的日子。这一天,全国各地的仡佬族同胞都会齐聚这里,吹起长长的牛角、跳起欢快的舞蹈,以最虔诚的心灵向仡佬族的祖先敬献,以感恩上苍的恩赐,缅怀祖先的功绩。仡佬人相信:根在,树的生命就在;而这里,就是他们的根。 所获荣誉: 2010年12月13日,住建部、国家文物局公布其为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贵州省二十个重点保护民族村寨。 景点位置 贵州省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龙潭村 |
务川洪渡河景区 | 务川洪渡河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 在贵州高原的崇山峻岭中,有一条悄然奔流的河,养育了全国近三分之一的仡佬族人口。就是这条普普通通的河流,见证了贵州高原上最古老民族生生不息、一往无前的辉煌历史。这条河流经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全境,她的名字叫——洪渡河。洪渡河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一级支流,务川县境内干流全长128公里,主要支流有洪渡河、岩门河、洋岗河、长溪河。 洪渡河在务川县境内河流两岸森林植被保持完好,生存着银杏、水杉、红豆杉、云南穗花杉、珙桐、黑叶猴、金钱豹等众多珍稀动植物。其峡谷风光旖旎,溪水清澈见底,两岸峭壁耸立,景色秀丽,峡谷幽深,青山滴翠。 洪渡河漂流景区位于务川自治县南大门丰乐镇境内,全程约九公里,共计22个滩口.总体落差大,惊险刺激河段达18于处,漂流游程约150分钟.河道内水质清澈、流量大、四面河山峰峦起伏、卵石河床、原生原太、青山飞流、风光无限。 漂流沿途十八美景万千景象景景相连 天路-天梯-象鼻岩-一线天-飞鹰崖-小华山-凌空飞布-双笋峰-鸳鸯滩-青蛙过河-碾房遗址-仙女瀑布群-飞来石-凤栖峡-岩山弯渡口-盘古开天-女娲望夫-情人滩-天路-回龙滩-300米长滩-风稥滩-二龙滩-龙门滩 景点位置 贵州省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
桃符石牌坊 | 桃符石牌坊为文化旅游景点。 桃符石牌坊 |
山羊岩(山营岩) | 山羊岩(山营岩) |
洋岗河 | 洋岗河 洋岗河位于务川自治县城东郊,距县城7公里,是涪洋河和洋溪河汇合之地,东流汇洪渡河而去。该河东临峡谷,崖门壁立,危峰对峙,云天一线,势欲闭合。河流崖脚出口人称观鱼洞,或如老龟或如假山的巨石横亘于前,乱而有致。 该河因“天鹅抱蛋”和“石-”的传说曾叫倒洋江。如今的洋岗河犹如一条碧绸,从山的深处飘来,刚刚展平,又被大桥(险峰桥)裁为两段,成了人们消暑击浪、戏水观鱼的必游之地。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银狮洞 | 银狮洞 |
栗园草场 | 栗园草场 |
烟礅烽火台遗址 | 烟礅烽火台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烟礅烽火台遗址 烟墩烽火台遗址,在砚山镇境内,至今保存相对完整。据明嘉靖《思南府志》记载:“古烟墩,在县治右,墩盖一土山,高而不甚广,四旁皆无倚着,酷类今烟墩之制。相传古曾举烽火于其上,俗因呼为烟墩也。”大清道光《思南府志》又载:“建于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究竟建于何时,没有相关专家考证过,众说纷纭,但有300年以上的历史是可靠的。而关于烟墩烽火台许多逸闻趣事至今在当地民间广为流传。 烟墩相隔务川县城40公里左右。烟墩地名的来历与烽火台大有相关。烽火台建在一墩大石山堡上,山堡向北,方向落脚处于悬崖陡壁,抬头看高山顶立、云雾多端。向东直上去往砚山、濯水。山堡的结构以青石为主,地表少许泥层,青石为石灰岩,相当坚硬,进入山堡顶必须经过一条险要的羊肠小道。古人将烽火台建在山堡顶上是因石头炸不烂、攻不垮、人难爬,有其万夫莫开的险要地势。 关于烟墩烽火台的建立,有许多凄婉的传说。有年冬天,大雪飘飘,寒风剌骨,一个从四川背盐巴的0经濯水、砚山到务川县城卖盐巴,当走到山堡时,天插黑,再也不能往前走,盐巴0心焦而不安,路边歇息又怕强盗抢盐巴,于是发现山堡岩边有一羊肠小径,背0顺路到山堡顶上栖息,到了晚上,风雪交加,背0冷得支持不住,黑夜中胡乱掰些草木点燃取暖,顿时风火盛旺,越烧越大,火势照亮了周边几十里,连务川县城的人都能看到城东天空一片红迹,人们认为是奇异的“火烧天”。此事惊动了县知县,县知县观天色到天亮。 天亮后,天空是一大片黑压压的狼烟,不知何故,知县率部查看,山堡几十里地方站满了人,在观其怪象。了解实情后,盐巴0被烧成黑骨,堡顶上盐巴一片,黑糊糊的。知县回府后,仔细思量着,如此山堡着火,竟能号集众多几十里外的人汇集。根据盐巴0经过的线路,四川彭水、务川濯水、砚山、务川,此山堡修建烽火台是个好地方,山堡是一墩巨大的石山,着烟于墩石上,知烟而知事,顾名思义举名为“烟墩烽火台”。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罗峰书院 | 罗峰书院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前身是敷文书院.清道光初年县城贡生唐士柬捐银建修,院址下学(时县署左,今老干局宿舍楼),木瓦房一栋五间。书院建成,随即推举山长(书院掌教人),开科讲课授生。县儒学学官教谕、训导每月亦到院讲课。道光十六年(公元1835年),江苏嘉定举人冯子龄(绍彭)任知县,捐钱五百千文(每一千文为一吊),迁敷文书院于城东门之右山麓(今县中心幼儿园),并购置学田.收取租谷给养师生,名“课读”费,包括教师薪金,学生的生活补贴、纸笔、灯油、炭火费等。凡在读生员(秀才)、童生均可享受。同时制订“励学规章”,设立奖学金,鼓励学生勤学上进。书院授课以生员自学研读为主,学官、山长定时开讲,月课、岁考一式遵朝廷制度。 同治九年(公元1871年)。广西象州人郑汉任知县,题楹联一副于书院礼堂,联曰: 池临香墨,山对菠萝,尽东抹西涂,肯学南能皆北秀; 地划三图,岩题万卷,采春华秋实,闲分夏课笑冬烘。 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钦加同知署务川县事遵义知县上杭罗庆春将敷文书院扩修,鼎建奎星阁,改名为罗峰书院。其礼堂、讲堂、会客室、过厅、宿舍、校门、厕室、活动场所及围墙皆一一构建,配套整齐。 戊戌变法后,废科举,兴学校。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知县陈葆恩奉令改罗峰书院为高等小学堂,光绪三十三年又改高等小学堂为高、初两等小学堂。 民国建立以后,1941年书院内设立务川初级中学,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8年,务川中学迁芭蕉湾新校为止。之后,复办务川实验学校于院内。 现在,罗峰书院虽然废置,但屋宇之主体部分仍保留着。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杨光杈墓碑 | 杨光杈墓碑为文化旅游景点。 杨光杈墓碑 杨光杈墓碑在今城郊后山之大山顶(砦上)。墓左竖石碑一坊,题词为“天水遗爱”,碑高3米。宽1.5米,字大小约0.6米,柳体楷书。碑版上款:“敕授文林郎杨公子衡老父母灵鉴”,下款:“甘肃秦州三岔厅阁属士民恭挽;光绪十七年岁轮壬辰仲春月下浣吉立。” 杨光权,祖籍四川合川,随父经商来黔,定居务川县城。20岁考中秀才,“(同治)己巳八年(公元1870年)补行己未、辛酉、壬戌科乡试领荐”,(光绪)庚辰(公元1881年)大挑一等知县,签发甘肃大夏任职,旋补秦州(今天水)直隶分州三岔厅(掌一州之政)。三岔地瘠,州民喜种鸦片,官吏抽租肥私。光权到任后,力革旧弊,禁鸦片,减酒税,建义仓,兴学校,“民困以苏,九载未迁”,廉洁善政,积劳成疾,死于任所,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院子青史前文化遗址 | 院子青史前文化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院子青史前文化遗址 |
毛田天主教堂 | 毛田天主教堂为文化旅游景点。 毛田天主教堂 |
务川大坪汉墓群 | 务川大坪汉墓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务川大坪汉墓群位于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分布于该县大坪镇龙潭村洪渡河两岸的团堡、长坳、朱砂井、中寨、赶子元等村民组境内,占地总面积30万平方米,为黔东北一带已发现的大型汉墓群。大坪汉墓的年代从西汉早期一直延续至东汉晚期,持续近四百年,出土器物具有秦、巴、蜀等文化因素,呈多元化的特点。 20世纪60年代,当地村民常在这一带拾得铜矛、箭簇等小件铜器和残陶器、陶片等。1981年夏,经调查证实系一汉墓群。1982年2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至2008年,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4次在此发掘汉墓43座、窑址2座,出土文物400余件(套)。墓葬形制有土坑墓,长方形、凸字形、铲形券顶砖、石室墓、岩坑墓等。出土遗物有国家一级文物铜蒜头壶,国家二级文物提梁鼎、青铜甑、穿绳钱串,以及钱树佛像、鍪、扁壶、提梁壶、釜、瓶、盘、洗、钵、耳杯、印、钱币等铜器,罐、钵、釜、俑、房屋模型等陶器。40%以上墓葬出土粉末状或颗粒状朱砂,多者达百余粒,经硫同位素测定,其产自当地,这一发现改写了贵州矿产资源开发史。 早期历史 大坪汉墓的年代从西汉早期一直延续至东汉晚期,持续近四百年。出土器物具有秦、巴、蜀等文化因素,呈多元化的特点。务川大坪汉墓的形成与秦汉时期黔中地区朱砂采冶有着密切的关系,对研究黔中地区的行政建置、乌江流域的古代开发史等有着重要的价值。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总督坟 | 总督坟 |
灵崖 | 灵崖 |
务川灰豆腐 | 贵州特产—务川灰豆腐,是务川仡佬族人民世代相传的特色食品,是仡佬族人民饮食文化的结晶,精选当地优质黄豆及芙蓉江流域的天然矿泉水搅拌均匀用石磨磨制成豆腐,再将豆腐与当地的一种特殊植物烧成灰烬混合,经民间特有传统手工技术炒制而成,其营养丰富,口感鲜美。 特产制作:茅天灰豆腐以黄豆为原料,将磨制成的豆腐切成小块,形状正方、长条、三角、菱形不等。用草木灰沤制3—4小时,再放入桐壳灰(草木灰加适量白碱亦可)于锅中炒制,炒好后,筛去灰,即为豆腐果。由于草木灰、桐壳灰均含有碱性物质,经过沤、炒、兼之碱的化学作用,使豆腐外形凸胀,内心松泡,状若海绵。 灰豆腐以黄豆为原料,黄豆首先要选好黄豆,用水把黄豆淘洗干净,再放在清水浸泡。浸泡时间不能长。冬夏泡的时间不一样。泡过了,出不了好多豆腐。 泡好的豆子放在石磨里慢慢地、细细地磨,磨出又白又浓的豆浆,再将豆浆放在锅里涨,不要涨糊,不要涨出来了,这样细细的火。待快要涨开时,才将酸汤放下去,不能太急。就像小船的浆在水里慢慢地划。这时锅里就飘浮出许多白白地、嫩嫩的“雪花”来,这就是豆花啦!这些豆花如雾如雪,如棉如白云。一团一团的飘浮在清花绿的“窖水”中。再把这些一团一团的“白云”用水瓢舀在一个特别的木框里的搪帕里,包好搪帕,用石头压好,如此反复,待水榨得差不多的时候,打开搪帕,白嫩嫩的豆腐就成了。 再将磨制成的豆腐切成小块,形状正方、长条、三角、菱形不等。然后用碱灰(桐壳草木灰均可)包裹(由于草木灰、桐壳灰均含有碱性物质,经过沤、炒、兼之碱的化学作用,使豆腐外形凸胀,内心松泡,状若海绵),再用灶灰吸干水分,约 10 小时后,分批放人锅内用灰炒泡炒黄即成。其操作过程始终不离灰,故名灰豆腐。若烘干待用,久不变质。 食用方法:食前,用米汤或淘米水或30℃的温水浸泡1—2小时,换清水轻揉,洗净表面灰尘,食用方法较多,常用于煮食、火锅,炒食和凉拌,如炖鸡、炖猪蹄、炖排骨,放入豆腐果稍煮一会,饱含鲜汤,鲜嫩馥郁。豆腐果与蔬菜共煮,用油辣椒蘸食,另有风味。切成块、片、丝,杂以肉片丝配炒,更有鲜味。可切丝凉伴,是清凉可爽口的素食。 |
务川白山羊 | 务川白山羊是贵州遵义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特产。 务川白山羊 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现辖行政区域 《务川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务川白山羊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的请示》,务府呈〔2014〕27号 贵州省地方标准:《务川白山羊》(草案) |
黔北黑猪 | 黔北黑猪是贵州省遵义市的特产。黔北黑猪主要分布于贵州北部,遵义是其主要产区。黔北黑猪体型较大,生产性能较好,繁殖率高,具有耐粗饲、适应性强、易育肥、屠宰率高、肉品质好等特点。黔北黑猪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黔北黑猪分布于贵州省的北部和东北部,主产于遵义、绥阳、湄潭、桐梓、正安、务川、凤岗、余庆、道真、习水、汇川、红花岗等县区。产区居民以汉族为主,由于生产、生活的需要,群众除养猪积肥外,还有杀年猪-炼油和腌制腊肉的习惯,所以多选择“油多易肥”的猪作种用,对外形的要求是“头大、嘴长、岔口深,脚高、体长架子蹬,大耳下挂粗尾根,倒八卦头日增斤。境内以大娄山脉为主体,是贵州高原向四川盆地倾斜和向西湘丘陵过渡的地带,赤水河,芙蓉江、乌江流经其间。产区春暖较早,秋寒较晚,夏温较高,土壤肥沃,雨量充沛,农业较发达,以水稻、小麦、玉米、油菜为王,并盛产蕃薯、马铃薯、豆类、花生以及烤烟、茶叶等经济作物。由于山场广阔,野生饲料和农副产品丰富,为养猪提供了物质条件。 黔北黑猪体型较大,成年公猪体重79~92千克,母猪为66~86千克。黔北黑猪全身被毛黑色,少数个体蹄部、尾部末梢、鼻盘等有“白点”特征。嘴长而直,背腰微下凹,较长而窄,腹大下垂但不着地,怀孕母猪腹部可以着地。黔北黑猪性成熟较早,公猪在3~4月龄就开始用于配种,母猪初情期平均在108.5天,一般在133.8日龄时开始初配,经产母猪每窝产仔数为7.57头。黔北黑猪主要产区是遵义。 2013年,遵义市黔北黑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申报的“黔北黑猪”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黔北黑猪主要产区位于贵州省北部遵义市的桐梓县、遵义县、凤冈县、绥阳县、道真县、务川县、余庆县、湄潭县、正安县、赤水县、习水县、仁怀县等12个县。黔北黑猪的地域保护范围为:桐梓县、遵义县、凤冈县、绥阳县、道真县、务川县、余庆县、湄潭县、正安县、赤水县、习水县、仁怀县等12个县。地理坐标:东经105°36′—108°13′,北纬27°08′—29°12。 |
务川银杏 | 牋又名白果。1993年,务川银杏在泰国曼谷获博览会金奖。县境内有古银杏树6300余株,一般年产量140吨,最高年产量160吨,主要分布在都濡、丰乐、黄都、砚山、柏村等乡镇。银杏产品有银杏王酒、银杏茶。 银杏别名叫白果,公孙树、鸭脚树、蒲扇,属裸子植物。银杏为落叶乔木,5月开花,10月成熟,果实为橙黄色的种实核果。银杏是一种孑遗植物。和它同门的所有其他植物都已灭绝。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变种及品种有:黄叶银杏、塔状银杏、裂银杏、垂枝银杏、斑叶银杏。银杏生长较慢,寿命极长,从栽种到结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寿命达到千余岁. 银杏是营养丰富的高级滋补品,含有粗蛋白、粗脂肪、还原糖、核蛋白、矿物质、粗纤维及多种维生素等成份。据科学得出结论:每100g鲜白果中含蛋白质13.2g, 碳水化合物72.6g,脂肪1.3g,且含有维生素C、核黄素、胡萝卜素、及钙、磷、铁、硒、钾、镁等多中微量元素,8种氨基酸,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保健价值。 银杏果仁含有多种营养元素,除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类之外,还含有维生素 c ,核黄素、胡萝卜素、钙、磷、铁、钾、镁等微量元素,以及银杏酸、白果酚、五碳多糖、脂固醇等成分。具有益肺气、治咳喘、止带虫、缩小便、平皴皱、护血管、增加血流量等食疗作用和医用效果。根据现代医学研究,银杏还具有通畅血管、改善大脑功能、延缓老年人大脑衰老、增强记忆能力、治疗老年痴呆症和脑供血不足等功效,银杏抗衰老的本领。在德国和法国的科学影响很大。除此以外,银杏还可以保护肝脏、减少心律不齐、防止过敏反应中致命性的支气管收缩,还可以应用于对付哮喘、移植排异、心肌梗塞、中风、器官保护和透析。 经常食用银杏,可以滋阴养颜抗衰老,扩张微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使人肌肤、面部红润,精神焕发,延年益寿,是老幼皆宜的保健食品和款待国宾上客的特制佳肴。种仁中的黄酮甙、苦内脂对脑血栓、老年性痴呆、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硬化、脑功能减退等疾病还具有特殊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
务川百合粉 | 百合粉的功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补中益气,清热利尿,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健脾和胃。治肺痨久嗽,咳唾痰血,百合病,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烦燥不安,心痛,喉痹,胃阴不足之胃痛,二便不利,浮肿,痈肿疮毒,脚气,产后出血,腹胀,身痛。 |
土鸡炖牛宝 | 主 料 净土仔母鸡、黄牛1。 配 料 姜片、葱花、党参。 制作方法 1.仔母鸡洗净改刀成2厘米方块形,用姜、葱、料酒加清水下鸡块汆焯,用清水洗净滤干。 2.牛1同样方法处理(改刀成2厘米厚片),处理后的牛1连同鸡块放入高汤加调料调味,党参10克装入汤盅上笼蒸2小时。 美食特点 汤汁清香、味浓、有滋补功效。 |
务川油蚕儿 | 制作:将打好的米浆放入特制的圆形勺子中分两次油炸而成。第一次油炸前候容器里盛一半的米浆,连勺子放油锅中油炸至米浆基本定型,放入由葱肉末红豆米等拌好的馅,再覆盖以米浆继续油炸至成熟即可。 特色:成品色泽金黄,外面香脆而肉酥软,酸甜中带点辣味。可单独食用,更是务川豆浆粉的绝配。 要点:一定得用土灶柴火油炸才更具风味。 |
务川银杏王酒 | 务川银杏王酒是贵州省遵义市务川县的特产。银杏王酒可以与雪碧、红茶、绿茶等勾兑饮用,另有一番清爽滋味。夏天可冰镇或添加冰块饮用,冬季温饮,口感效果更佳。 |
务川豆腐 | 牋如果你到农村,到寨子,你可能听到“叽嘎、叽嘎”的推磨声,而且这种声音又不大,不像推包谷那种“轰轰轰”的声音,显得十分清脆,悦耳,那就是推豆腐啦。 牋牋农村,推豆腐,推酸汤豆腐是常有的,而且是待客的方式。你一听到“叽嘎、叽嘎”的声音,那一定是哪家来客人了。 牋牋革命先贤、现代文学大师瞿秋白在他《多余的话》中写道:“中国豆腐,世界第一”。 牋牋我不知道秋白先生讲的中国豆腐,是不是我家乡的豆腐、务川豆腐--酸汤豆腐。 牋牋秋白先生走南闯北,走过欧洲,到过苏俄,在中国已走过许多地方,最后得出“中国豆腐,世界第一”的赞叹。 牋牋我们务川的酸汤豆腐是正宗的酸汤豆腐,是用自家制作的酸汤点的。首先要选好黄豆,用水把黄豆淘洗干净,再放在清水浸泡。浸泡时间不能长。冬夏泡的时间不一样。泡过了,出不了好多豆腐。泡好的豆子放在石磨里慢慢地、细细地磨,磨出又白又浓的豆浆,再将豆浆放在锅里涨,不要涨糊,不要涨出来了,这样细细的火。待快要涨开时,才将酸汤放下去,不能太急。就像小船的浆在水里慢慢地划。这时锅里就飘浮出许多白白地、嫩嫩的“雪花”来,这就是豆花啦!这些豆花如雾如雪,如棉如白云。一团一团的飘浮在清花绿的“窖水”中。再把这些一团一团的“白云”用水瓢舀在一个特别的木框里的搪帕里,包好搪帕,用石头压好,如此反复,待水榨得差不多的时候,打开搪帕,白嫩嫩的豆腐就成功了。 牋牋豆腐是一道好菜。雅俗共尝。无论是皇宫贵族,还是平头百姓都喜欢它。可以蒸,可以炒,可以炖,可以烤。可以说什么样的烹调技术都可以用在它的身上,使你发挥得淋漓尽致。但豆腐却有讲究。它必须是酸汤豆腐。有些是作不出来的。例如胆巴豆腐,石膏豆腐,就做不出油榨豆腐、麻婆豆腐、干焖豆腐、霉豆腐等。即或做出来,也是大相庭径、口味、形状,全然不同。因此,市场上常有鱼目混珠的,你买回来之后,做不出菜来,或吃在口里又说:“又不是酸汤豆腐!” 牋牋为什么有人要做这种石膏、胆巴豆腐呢?这主要是个利益问题。因为胆巴、石膏点的豆腐涨份大,做出来的豆腐多。同时使用方便,又不易变质,卖的时间也长。 牋牋1987年务川成立少数民族自治县,为了很好地接待来宾,在民招(当时最好的招待所)专门请了砚山的师傅来推酸汤豆腐。石磨从砚山运来,黄豆从砚山运来,连烧火的柴,豆稿子也从砚山运来。滚末子灰(燃出的柴灰)炮出火炮海椒,配上嫩绿的蒜苗、香菜、芫荽,紫苏叶、花椒,再美不过了。当然,客人吃了赞不绝口。 牋牋今年贵阳几个朋友要来,我知道他们是冲我务川的酸汤豆腐来的,他们知道,在贵阳那几年,险些吃豆腐吃呕的。我常发出:“还是我们务川的酸汤豆腐好吃”。每到此时,他们总是用狐疑的眼睛看着我。 牋牋这次,他们来了。我一阵豆腐汤,闷豆腐,羊肉炖豆腐,令他们大开眼界,而且还吃出品味来了。他们说:“这个灰豆腐,灰又跑在哪里去了呢?”而且说:“完全可以进入超市,做出品牌。 牋牋我们这里有许多是靠做豆腐发了家的,有几家做酸汤豆腐还做出了名,他的豆腐根本不用推到市场上去卖。去迟了,还买不到,当然了,正因为他做酸汤豆腐做得正宗,做得品位,还受到那些不是酸汤豆腐的白眼的。 牋牋我想,我们也该申报什么吉尼斯了,我们的豆腐,世界第一。要不,像泡菜那样被别人抢注了,岂不后悔? |
地区 | 特产 |
---|---|
复兴村 |
---- |
长江村 |
---- |
河坝村 |
---- |
沧浪村 |
---- |
青茶村 |
---- |
鹿池村 |
---- |
乐园村 |
---- |
石笋村 |
---- |
双联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