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贵州省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贵州茅台酒

    茅台酒产于遵义市西面的赤水河畔茅台镇。茅台镇酿酒历史悠久,早在明代酿酒的工艺就已经初步形成;到清乾隆年间,茅台镇成为川盐入黔的重要口岸,盐运兴盛,酒的需要量激增,酿酒生产迅速发展;道光年间,茅台镇的酿酒作坊不下20余家,产量已达170吨。     茅台酒选用优质高粱为原料,小麦制曲,采用我国传统的独特工艺精心酿造,经过8次下曲、7次蒸馏、9次发酵,并经过长期窖藏而成。整个生产周期需时9个月,一般要窖藏5年后才能成为出厂的成品。茅台酒酒体丰满醇白,晶莹剔透,酱香突出,幽雅细腻,低而不淡,浓而不艳,回味悠长。启开茅台酒的瓶盖,便有一股芬香扑鼻,沁人心脾;细辨又有似豆类发醇的酱香,还略带清甜气息,咽之有如细细清风沁入心田,又似涓涓溪流注入胸襟。   

威宁火腿

  威宁火腿是贵州的传统特产,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早就闻名海内外。威宁海拔2000多米,属高寒的乌蒙山区,漫山遍野生长着丰富的牧草,历史上畜牧业就十分发达,当地的彝族同胞又有赶山放牧的习俗,猪牛羊同群为伍,运动量大,猪腿非常发达,肌肉结实饱满,肥瘦肉交错;本地的可乐猪和法地猪等优良品种又有耐粗养耐寒的特点,瘦肉率高。从明洪武年间起,这里的彝族百姓就喜欢用火熏腌制腊肉,贮存食用,为制作威宁火腿创造了条件。威宁火腿,肉色棕红,色泽鲜艳,骨小皮薄,肉食细嫩,清香味美,多食不腻   威宁火腿完全用传统方法制作,杀猪后不吹即刮毛,然后用刀把鲜腿修整成美观好看的“琵琶腿”或“盘腿”,剔去杂骨,油皮,挑断雪筋,挤掉血水,不着水即把炒熟的盐用10:1的量,再加少许茴香、花椒等佐料擦在鲜腿上,放在大木桶或缸内腌泡5—7天,取出后再用石头压干盐血水,使之成扁形,再挂在通风处风干即成。另一种不风干,把腿挂在火坑上用湿松枝、湿柏枝、酥麻杆的烟熏烤,因为烟肉食有酸类、醛类和酚类物质,一则杀菌,二则味美,三则耐贮存。一般这种熏过的腿可存放五六年,不流油、不变味,而且腊味更加浓郁香美   威宁火腿分“陈腿”和“新腿”,头年腌制到次年秋前出售的叫“新腿”,秋后出售的叫“陈腿”或“老腿”。新腿肉层内部其味芬芳,层次鲜明,滋味可口,陈腿切开后肥肉呈粉红色,瘦肉呈殷红色,肉质紧密,水分少,油光滋润,味道鲜美    威宁的黑石、金钟、幺站等地产的火腿最多最好,与“宣威火腿”齐名。旧社会由于交通不便,威宁火腿多以云南宣威为集散地,当时的“宣威火腿”有相当一部分是威宁火腿。现在用威宁火腿加工的罐头已远销日本、东南亚各国及港澳地区,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凤冈富锌富硒茶

  凤冈锌硒绿茶产于我国仅有的富锌、硒地带--贵州省凤冈县。土壤中富含17种氨基酸和 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        凤冈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地处革命老区遵义市境内大娄山南麓。县境内土地肥沃且富含锌硒等微量元素,森林广布,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系统,特别适合茶树生长。在林深树密、云蒸霞蔚的高山或丘陵地带生产的富锌富硒有机茶,外形紧细、色泽绿润、香高味醇,能有效维持人体生理平衡,提高肌体免疫力,促进人体生长发育,调节内分泌,防癌变、抗早衰。饮之品之,令人心清目明,回味绵长。   凤冈锌硒绿茶产于我国仅有的富锌、硒地带--贵州省凤冈县。土壤中富含17种氨基酸和 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凤冈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地处革命老区遵义市境内大娄山南麓。县境内土地肥沃且富含锌硒等微量元素,森林广布,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系统,特别适合茶树生长。在林深树密、云蒸霞蔚的高山或丘陵地带生产的富锌富硒有机茶,外形紧细、色泽绿润、香高味醇,能有效维持人体生理平衡,提高肌体免疫力,促进人体生长发育,调节内分泌,防癌变、抗早衰。饮之品之,令人心清目明,回味绵长。   凤冈富锌富硒茶毛尖茶条索紧细、翠芽茶扁平直滑、色泽绿润、香气清高、汤色绿亮、滋味醇厚、叶底嫩绿鲜活。茶叶富含人体所需的17种氨基酸和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其中锌含量40mg/kg—100mg/kg,硒含量0.25mg/kg—3.5mg/kg。   2005年5月,“凤冈锌硒茶”被评为贵州十大名茶。2006年1月,“凤冈富锌富硒茶”获得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从2006年以来,凤冈锌硒茶已分别在“中茶杯”、“中绿杯”、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等茶赛(事)活动中胜出,累计获得了43个金奖。2010年凤冈锌硒茶被评为贵州省三大名茶,现已获得中国锌硒有机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特色产茶县、中国茶叶出口食品安全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旅游示范点等诸多殊荣。“锌、硒、有机”三合一的内在品质,受到了陈宗懋院士、于观亭会长、林治先生、王志远教授等茶学专家的一致好评。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了对凤冈富锌富硒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审查合格,批准自2006年1月24日起对凤冈富锌富硒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凤冈富锌富硒茶产品地理标志产地保护范围以贵州省凤冈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凤冈富锌富硒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凤府函[2005]366号)提出的地域范围为准,为贵州省凤冈县所辖行政区域。   

都匀毛尖茶

  都匀毛尖茶产于贵州南部的都匀市。它以优美的外形,独特的风格列为中国名茶珍品之一。都匀毛尖茶生产历史悠久,迄今已有500多年。据史料记载,早在明代,都匀毛尖茶已是向朝廷进贡的佳品,深受明崇祯皇帝的喜爱,因其形状像鱼钩,曾赐名为"鱼钩茶"。 贵州地处高原,都匀毛尖茶产区更是峰峰迭落,崖崖高矗,雾锁云,云缠雾。土壤深厚、疏松而潮湿,加上降雨量。常年温度以及日照等自然条件适宜茶树生长,所以都匀毛尖茶独树一帜。   地域范围   贵州省黔南境内以都匀为中心的-福泉独山贵定平塘长顺荔波惠水三都龙里相同气候带范围。   特定品质   都匀毛尖“三绿透黄色”的特色,即干茶色泽绿中带黄,汤色绿中透黄,叶底绿中显黄。成品都匀毛尖色泽翠绿、外形匀整、白毫显露、条索卷曲、香气清嫩、滋味鲜浓、回味甘甜、汤色清澈、叶底明亮、芽头肥壮。其品质优佳,形可与太湖碧螺春并提,质能同信阳毛尖媲美。   文化典故   民国《都匀县志稿》上记载:“茶,四乡多产之,产小菁者尤佳(即今都匀市的团山、黄河一带),以有密林防护之。”而且说都匀毛尖茶在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食品博览会上茶获优奖。 黔南《农业名特优资源》(黔南州农业区划办公室主编,1988年6月都匀毛尖)上说:“都匀毛尖茶有悠久的历史,成名也较早,据史料记载,早在明代,毛尖茶中的‘鱼钩茶’、‘雀舌茶’便是皇室贡品,到乾隆年间,已开始行销海外”,“1982年6月,在中国名绿茶评比会上,毛尖茶名列中国第二,仅次于南京雨花茶”。 《都匀市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4月):“都匀毛尖茶:原产境内团山黄河,时称黄河毛尖茶。该茶在明代已为贡品敬奉朝廷,深受崇祯皇帝喜爱,因形似鱼钩,被赐名‘鱼钩茶’。1915年,曾获巴拿马茶叶赛会优质奖。……1982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这一。” 《都匀县志稿》卷十一“祠庙寺观”中记载:“西岳庙,在长秀(今都匀团山一带),旧建,乾隆间毁,知府宋文型重建”。在重建西岳庙时,宋文型刻立有《重建西岳庙碑序》。宋文型在碑序中说:“庚子岁(即清乾隆45年,1780年)余守匀疆,兼理厂务茶园一局,中在间有西岳王之庙,奉为本厂之神”,“爰是捐俸五十两,命薛允忠督造重修”,希望“镇彼西方,维兹厂局”以求“上裕国课,下佐工商”。由此可知,早在二百多年前都匀就已经有了官办茶园,而且直接由知府兼理,规模已经不小了,以至关系到“上裕国课,下佐工商”之大事。都匀毛尖茶在清乾隆年间,生产规模颇大,行销各地是无争的事实。   都匀毛尖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福泉市、-县、龙里县、惠水县、长顺县、独山县、三都县、荔波县、平塘县、罗甸县、都匀经济开发区现辖行政区域。

石阡苔茶

  石阡苔茶是中国贵州省石阡县当地各族茶农长期栽培选育形成的一个地方品种,母树属古茶树系列。   石阡县位于贵州东北部,铜仁地区西南部.气候温润,境内与周边皆无大规模工业污染源,保留了少有的亚热带原生生态系统。石阡苔茶就是在这样一种得天独厚的环境里,在石阡悠久的饮茶文化中培育而成。   特性:石阡苔茶是中国屈指可数的茶树良种,抗逆性、适应性、产量、品质都比外地品种要胜几筹,而且栗香持久,滋味醇厚,色泽绿润,汤色黄绿明亮,叶底鲜活匀整。经农业部检验,该茶致病菌卫生指标、重金属及农残含量,均低于欧盟、日本的标准,芳香物质含量丰富,而且含锌、硒、钾等有益物质。   现状: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中国苔茶之乡”称号。国内省内金奖拿到手软,美舆度极高,成反比的是,市场知名度极低.目前石阡县茶园种植面积已达15.8万亩,计划于2011年扩大至30万亩   石阡苔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贵州省石阡县现辖行政区域。   所在地域: 贵州   申请人: 石阡县茶业协会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石阡苔茶地域保护范围为:龙塘镇、龙井乡、白沙镇、聚凤乡、本庄镇、河坝乡、大沙坝乡、坪地场乡、花桥镇、石固乡、青阳乡、五德镇、枫香乡、坪山乡、中坝镇、甘溪乡、国荣乡、汤山镇等18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7°44′55″-108°33′47″,北纬27°17′5″-27°42′50″,区域面积2173平方公里。石阡苔茶种植面积35万亩,年产量达8768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外在感观特征:扁形绿茶,外形自然芽状、稍扁、有毫,绿润,匀整,汤色黄绿、明亮,清香,滋味鲜爽,叶底完整、嫩匀。 内在品质指标:根据贵州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分析,石阡苔茶营养丰富,其中茶多酚20-26%,咖啡碱4.5-6.0%,茶氨酸2.0-2.5(g/100g),谷氨酸0.28-0.40(g/100g),酪氨酸0.05-0.10(g/100g),精氨酸0.18-0.3(g/100g)、天冬酰胺0.5-1.0(g/100g)等。 石阡苔茶生产严格按照贵州省茶叶标准技术规程及石阡县茶叶综合标准体系的规定进行生产。

梵净山翠峰茶

  梵净山翠峰茶,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所产茶叶品种之一。因主产.于该县境内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而得名。产品原料采自梵净山800—1300米海拔高度的福鼎大白茶群体品系茶园,产品具有“色泽嫩绿鲜润、匀整、洁净;清香持久,栗香显露;鲜醇爽口;汤色嫩绿、清澈;芽叶完整细嫩、匀齐、嫩绿明亮”的特点,赢得业内专家一致好评和消费者喜爱。2005年获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梵净山翠峰茶产自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西麓的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辖区.。梵净山方圆百平方公里,是地球同纬度上生物资源最丰富和保存得最完好的绿色宝库,被联合国列入“人与生物圈保护网”之一,198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印江县位于梵净山西麓,全县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暖湿同季,雨热同期,县境内降雨丰沛,年降雨量在11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6.8℃,年日照时间长达1296小时,无霜期近300天,年日照率在35%以下,常出现多云间晴或阴天天气,云雾多,光照柔和,多漫射光,既无高温热害,也无冻害严寒,这使得喜荫的茶树更能有效地利用蓝紫光和紫外线,增强光合作用,促进茶叶新稍积累氨基酸、咖啡碱和芳香物质等有效成分,提高成品茶香气、滋味,增进茶叶内在质量。县境主要土壤种类为黄壤,黄棕壤,红壤和紫色土壤等,呈酸性,PH值均在4.5—6之间,具有熟化性快,肥力适中,保水、保肥、透气等特性,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独特的自然因素造就了梵净山翠峰茶特有的品质。     印江县种茶历史悠久,历来盛产名茶。据明朝《明实录》记载:“思州方物茶为上”。明代的印江县永义乡团龙村系朗西蛮夷长官司所辖,隶思州。深居梵净山间的永义乡团龙村所产生的团龙茶最早可追溯到11世纪,在1411年(明永乐九年)就进贡皇家,被赐封为贡茶。21世纪初,永义乡团龙村仍有15世纪种植的老茶树30多棵,其中最大的一棵据专家考证是中国最大的、生长较好的茶树,被誉为“中国茶树王”。    印江县茶叶大面积规范种植发展开始于1987年,该县将茶产业列入“支柱产业”大力发展,2003年,利用退耕还林掀起发展0,使全县茶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7年,全县再次掀起新一轮茶产业建设0,根据生态、气候、区域、茶叶品质和魅力、茶文化等优势因素决定实施名茶战略,全县茶产业得到了快速稳步发展,建成了印江梵净山优质绿茶基地,形成了集生产、加工、市场、品牌、茶文化为一体的茶叶产业化经营格局。到2010年,已经成为贵州省的茶叶主产县,有绿茶基地21万亩,其中投产茶园8.5万余亩,获有机认证茶园2000亩,无公害认证茶园44800亩。全县种茶农户3.8万余户,生产加工企业35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地级龙头企业4家,获食品安全生产许可QS认证4家,具有出口经营权2家,获ISO9000体系认证1家,GAP认证1家;建有茶叶交易市场1个,茶青交易市场17个;5万吨茶叶精制加工厂建设全面启动;2011年全县茶叶总产量2500余吨,产值达到3.3余亿元。并开发有“梵净山翠峰茶”、“梵净山翠芽”、“梵净山贡茶”、“梵净山雪峰”、“梵净山佛光茶”等系列名优茶。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组织了对梵净山翠峰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审查合格,批准自即日起对梵净山翠峰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公告2005年第175号。.   保护范围     梵净山翠峰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0《关于申请给予“梵净山翠峰茶”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函》(印府函[2004]25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洋溪镇、杨柳乡、缠溪镇、罗场乡、朗溪镇、合水镇、永义乡、木黄镇、新业乡、天堂镇、刀坝乡、杉树乡、板溪镇、沙子波镇、中坝乡、新寨乡、峨岭镇等17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绥阳金银花茶

  贵州特有的高含量野生金银花生长在极具魅力的中国诗乡、中国辣椒之乡——绥阳县境内,这里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平均海拔在1300米左右,是适宜金银花生长的最佳海拔。原生态,无污染,品质高,其绿原酸含量高达7.44%,远远高于国家标准1.5%,属全国优质品种,是药用、保健品之上佳选择。绥阳发展野生金银花移栽种植已有30余年历史,目前,全县种植面积近2万亩,年产量近200万斤。        金银花是国务院确定的70种名贵中药材之一,具有清热解毒、通经活络、抗菌及抗病毒等功效,70%以上的感冒药、消炎中草药中都含有金银花,具有“中药抗生素”、“绿色抗菌素”之称,属药食兼用型植物。金银花茶入口芳香、甘凉可口,倍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畅销国内外市场。功效:金银花茶具有解暑、醒酒、清脑、解渴、清降体内有毒物质、降脂、减肥、美容洁肤、防癌变,预防衰老、延年益寿的效用;降压、降低血清胆固醇,增加冠脉血流量,预防冠心病和心胶痛;抑制脑血栓的形成;改善微循环,清除过氧化脂肪沉积,提高人体耐缺氧目田基,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调节人体功能、提高免疫力等。    绥阳金银花具有花条长、骨茬硬、色泽佳、质地纯、无杂枝、味浓清香等特点,富含绿原酸、木樨草苷等20多种有效成份,药用价值很高,其绿原酸含量高达7.44%,居全国之最。截至目前,绥阳县金银花种植面积已突破11万亩,金银花年产量达2840吨,综合产值达6816万元。绥阳县现已开发推出吉帮金银花茶等40余个金银花茶叶品牌,郎笑笑、实心人罐装凉茶已上市销售。        较知名的品牌有“偲鄉”牌金银花茶,是由贵州银花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目前下辖2个金银花(本地称山银花)专业合作社,拥有金银花移栽种植基地1万余亩,年产量100余万斤。该茶选自绥阳县小关乡银花村海拔1300—1400米的优质金银花花蕾,经科学加工而成,原生态,无污染,实为养生保健和馈赠之佳品。   绥阳金银花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源   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600m至1800m的山原山地和丘陵地带,土壤类型为土质疏松、湿润的泥沙土、黄壤土,有机质含量≥1%,土壤pH值5.0至7.5。   三、栽培管理   1.繁殖方法:采用种子繁殖或硬枝扦插繁殖。   2.移植:11月至翌年2月进行。按株距1m,行距1.5m,穴深25 cm 至30cm,每穴定植1株,每667㎡(亩)基本苗数400株至450株。   3.施肥:每667㎡(亩)每年施腐熟有机肥≥450kg。   4. 整形修剪:分为冬剪和夏剪,夏剪在生长期修剪,冬剪在冬季至翌年3月进行。   5.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加工   1. 采收时间:6月中旬至7月中旬采收,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采收时间相应推迟。   2.采收方法:采收待开的青白色花蕾或刚开放的白色花,将整个花枝全部采下。   3.加工方法:   (1)生晒法:把采回的花蕾摊薄暴晒,边晒边翻动,晒至干透。   (2)晾干法:将采摘下的花蕾放在晒盘内,将晒盘置屋内于阴凉通风干燥处晾干。   (3)炒制法:将采摘下的花蕾放入干净的热烫锅内,随即均匀地轻翻轻炒,至鲜花蕾均匀萎蔫,取出晒干。   (4)蒸制干燥法:将采摘下的花蕾疏松地摊于蒸箕上,分多层置于蒸笼内,于沸水锅中,以蒸盖上气时计算时间,蒸3分钟至5分钟,取出晒干。   (5)烘烤法:将采回的花蕾摊放在烘炉内,先用35℃的温度烘烤24小时,然后升至40℃烘烤5小时至10小时,继续升温,控制在45℃至50℃再烘烤10小时,之后炉温升至55℃至60℃,使花迅速干透。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气清香,表面绿棕色至黄白色,质稍硬,手捏之稍有弹性,味淡、微苦。总花梗集结成簇, 开放者花冠裂片不及全长之半。花蕾长瘦,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   2.理化指标:水分含量≤12.0%,总灰分含量≤10.0%,酸不溶性灰分含量≤3.0%,绿原酸含量≥5.0%,木樨草苷含量≥0.1%。   3.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余庆苦丁茶

  余庆小叶苦丁茶属多年生常绿植物,主要生长在海拔400-800米地区,混交群落的中下层,具有较强的耐荫性,适宜生长的条件为:温度14-17℃,生长的环境较为潮湿,Ph值5-7微酸性石灰土壤。 余庆小叶苦丁茶,系采摘木樨科粗壮女贞的幼嫩芽叶经加工而成,与广西、广东、海南等地生产的“大叶苦丁茶”是完全不同的植物,属不含咖啡碱的代用茶饮品,它生长在贵州境内乌江河流域喀斯特地貌中。这里山清水秀,无任何环境污染,为小叶苦丁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使得余庆县生产的小叶苦丁茶品质优良。        余庆小叶苦丁茶的特色是色泽翠绿,香气嫩香持久,滋味微苦甘醇(微苦回甜),条索紧结,口感独特,具有“三绿”特征,即干茶绿、叶底绿、汤色绿。余庆小叶苦丁茶经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分析测试中心等部门检测,其含总糖2.7%、还原糖1.01%、蛋白质22.37%、茶多酚18.02%、水溶出物52.37%,同时含有多种氨基酸和人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黄酮、γ-氨基酸和植物多糖、钠、钾、硒等元素含量较高,咖啡碱含量极低,仅0.087%。黄酮能治疗心血管疾病;植物多糖是生理活性物质,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压、抗炎等作用,且无毒副作用;钠、钾是人体必须的常量元素,血压的高低与钠、钾有关,因此,余庆小叶苦丁茶是一种集保健、药用为一体的代茶饮品。        余庆小叶苦丁茶开发有系列产品5类,注册商标有“雨贞”、“狮达”、“山绿丹”、“春夏秋冬”和“阳春山叶”等,建有30个初加工点,5个精加工厂,年产小叶苦丁茶5000吨,其中上等级名优苦丁茶20吨。   

沿河沙子空心李

  沙子空心李因果肉与核分离而得名,产于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沙子镇,以南庄、永红两村为佳,是区域性特色水果。果色青灰鲜艳,果肉脆嫩,酸甜适度,营养丰富,芳香可口。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沙子空心李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据沿河县志记载,沙子空心李从1858年起在沙子镇沙坝村一带开始栽种。因产地群山环抱、溪水纵横、绿山碧水、低山、低中山、槽坝交错并存,森林覆盖率达36%,形成了雨热同期,光温同步,昼夜温差大和小气候明显的气候特点。产区内无任何工业企业,无化工污染,山青水秀,空气清新给沙子空心李的生长造就了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   营养价值   .沙子空心李果实呈扁圆形,一般在七月下旬成熟,成熟的空心李外表披上银灰色的白腊质保护层。.沙子空心李平均果重43.4克,最大在54.5克,成熟时果皮呈黄绿色,皮脆而芳香,特别是横竖的果实核仁分离,亦称“空心果”。空心李肉质紧脆,酸甜适度,品质上乘,营养丰富。据分析化验,每100克果肉含蛋白质0.2~0.5克,脂肪0.2~0.7克,碳水化合物6.6~14.9克,钙17~20毫克,磷20~30毫克,铁1.8毫克,胡萝卜素0.07~0.11毫克,核黄素0.02~0.08克,尼克酸0.3~0.4毫克,抗坏血酸1~24毫克,具有“清热解暑、健脾开胃、养颜益寿”等功效。   沙子空心李栽培历史悠久,具有生长快,发枝力强,结果早,盛产期长的特性,果品色泽鲜艳,营养丰富,酸甜适度,脆嫩香酥,为李果中之佳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地理志》载:“沙子空心李为蔷薇科李属,产于沙子镇,移栽异地而果品变劣,是区域性特色优质水果。属小乔木,3~4年始果,7~8年进入盛果期,盛果期25~30年,寿命50~55年。2月下旬至3月中旬花芽萌发,3月上旬至中下旬叶芽萌发,4月上中旬始花,5月上中旬结果,7月下旬至8月上旬果实成熟。果品感官特色:呈圆形,果实表面具有一层特有的银灰色腊质保护层;离核,果肉黄白色,硬度适中、脆嫩、汁多爽口、清香浓甜。果实有皮薄肉脆、酸甜适度的特点,且具有开脾健胃、滋润肌肤的保健效果,果品主要用于鲜食,品位独特,无论吃多少,都不会出现腹泻现象,为李果中之佳品, 被誉为“人间仙果,李中茅台”。   2006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对沙子空心李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6年第95号公告)。由于沙子空心李品质优良,产品大多数销往外地,县内市场少有踪影,市场营销空前活跃,供不应求。   沙子空心李品质优良,在周边地区及省内没有竟争对手;国内其他地区李子品种虽多,主要有美人李、红心李、金塘李、青宵李、南华李等,重点分布在浙江、广东、广西、四川等地,但口感没有沿河空心李好。国际上李树栽培主要是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美国等少数国家,产品主要是李干,李干在欧美国家十分风行。沙子空心李既能鲜食,又是果干、蜜饯、果汁、果酱、罐头的上等原料,适合各种人群消费。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了对沙子空心李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自2006年7月12日起对沙子空心李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范围   沙子空心李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0《关于界定沙子空心李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沿府函[2005]68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沙子镇、中界乡等2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赤水金钗石斛

  赤水民间使用金钗石斛早在乾隆川盐入黔年间,入药熬汤就开始当地生长的石斛,因其茎杆两头细小,中间粗壮,色金黄,其茎状形如古代人们用来绾住头发的“黄金发簪”首饰,半月形,所以用“金钗”命名,冠以”赤水“地名,称为赤水金钗石斛。 金钗石斛生长环境要求苛刻,要在特殊的地理环境才能种植,喜温暖湿润气候,宜土质含钾量高,保肥保水能力强的地方才能生长。 赤水金钗石斛因有近200年历史,形成我国的石斛中药材原生地,是中国石斛开发最早的地区,加之独有的石斛碱含量,是石斛中精品,成为现在金钗石斛药源库,有“人间仙草”之美称。赤水金钗石斛对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生津止渴、健胃、清肝、明目、调节血脂、降血糖等。对心脑血管、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眼科等有特殊功效。   金钗石斛   滋阴清热,生津止渴。用于热病伤津、口渴舌燥、病后虚热、胃病、干呕、舌光少苔。石斛一名始见载于《神农本草经》。据马继兴《神农本草经辑注》记载:“石斛,一名林兰。味甘,平,无毒。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藏虚劳嬴瘦,强阴。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据以上记述,仅对石斛的性味、功能与主治范围等作了一定叙述,而对石斛的形态、特征等未有描述。因此,无法考证所述为何种植物。   《名医别录》(据《本草纲目》转载)谓:“石斛生六安山谷水旁石上……”.这里对石斛的产地及生境作了第一次的记载。又名耳环石斛、霍山石斛、金霍斛、仙斗、风斗、西枫斗,霍斛,石斛等;现在常指代各类石斛制品,包括:铁皮枫斗、铜皮枫斗、黄草等。其主要保健功能:滋阴润肺,益胃补肾,建脑明目,降火良药,并具生津止渴,补五脏虚劳,清肺止咳,防感冒,抗疲劳的功效。   《本草纲目》称它有“强阴益精、厚肠胃、补内孢不足、轻身延年”之功效。历史上医家称“霍山石斛”干之而不槁,嚼之且无渣渍,味浓厚而无脂膏,养胃益液,却无清凉碍脾之虑,确为无上妙品。以之代茶,生津润喉、嗓音不衰;取之提炼,抗菌防癌,延缓衰老。因此功效奇特,市场稀缺,素有“千金草,软黄金”之称,被誉为中华几大仙草之首。   石斛为常用中药之一,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并列为上品。有养胃生津、滋阴清热、明目的功能,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   赤水金钗石斛于2006年3月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质检机构依法对其实施保护,对产品的产地范围,产品名称,规范种植,质量特色,质量等级、数量、包装、标识,产品专用标志的印刷、发放、数量、使用情况,产品生产环境、生产设备,产品的标准符合性等方面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获得欧盟市场的绿色通行证,对打造赤水金钗石斛品牌、知名度和产品的附加值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促进赤水市种植业和中药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黎平香禾糯

  黎平香禾糯主要产于贵州黔东南州,尤以黎平县为主。“黎平香禾糯”是一种宝贵而独特的中国本土农作物品种遗传资源,保护范围为黎平县岩洞、双江、地坪等18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经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审查合格并公告批准,从2009年12月28日起,“黎平香禾糯”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黎平香禾糯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贵州省黎平县岩洞镇、双江乡、口江乡、水口镇、雷洞乡、龙额乡、地坪乡、肇兴乡、永从乡、九潮镇、茅贡乡、坝寨乡、尚重镇、大稼乡、德化乡、平寨乡、罗里乡、孟彦镇等18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从江椪柑

  椪柑被誉为“远东柑桔之王”。其味酸甜适中,食后味浓甜,花渣爽口,糖酸比值高达15-24:1,含维生素和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可食率高,一般单果重120-140G,果蒂具放射沟,果形高桩或扁圆,以高桩形为佳,其果形指数为0.8-1,皮橙红或橙黄色,果皮蜡质层厚,光泽明亮,皮松易剥,椪柑树形高大、紧凑,主枝直立,枝条削尖度小。    从江椪柑先后荣获农业部“部优”产品及“93曼谷中国优质农产品博览会”金奖。现已建成高标准果园4.865万亩,年产量2.1万吨。     据《黎平府志》记载:“柑桔黎郡(黎平、榕江、从江)皆有产,古州者佳”。府志诗云:“秋过橙树饱经霜,苍翠丛中点缀黄。向晓桔来舟满载,香风晴日渡满江。”     从江椪柑主要以1984年从湖南湘西等地引进的良种为主要品种,该品种以枳为砧,早结、丰产、稳产、耐旱、耐高温,抗病虫。平均单果重135.9克,果实纵经约5.9厘米,横经约7.1厘米;蒂周常有6—10个瘤状凸起;可食率63.9%,果汁率49.5%,每100毫升果汁含糖12.26克,酸0.73克,酸甜适度,鲜食可清心、提神,常食用不上火,对人体有益。     从江椪柑3年生果园亩产1065公斤,4年生树平均株产13.5公斤,亩产1707公斤,五年生树亩产2541公斤,8年生树平均株产65公斤,最高株产125公斤。果实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成熟。果实常温下可贮存4个月不变质。     从江椪柑对环境条件要求严格,最适宜温度在24—28度之间,最低温度不低于-5度,最高温度不超过45度,年日照时数1200—1800小时,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无霜期300天以上。从江县境内海拔600M以下,坡度小于25度的宜果面积达26.8万亩,供开发前景可观。     从江县大规模椪柑商品基地建设正式开始于1986年,从江县委、县政府提出了“长抓林,中抓果,近抓温饱”的经济发展战略,把椪柑等系列果品生产当作带领农民致富的路子,坚定不移地纳入全县经济发展规模计划中,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从江被列为贵州省椪柑生产基地县,从江椪柑商品基地建设项目先后获贵州省星火科技二等奖和全国星火四等奖。作为南方水果中的佼佼者,从江椪柑获得了一系列的殊荣:     1989年在江西省南昌召开的全国优质水果鉴定评比会上,被评为农业部部优水果产品;     1990年在浙江召开的名优柑桔会议上,从江椪柑入选(中国名特优桔子及栽培)一书。     1991年从江县椪柑商品基地建设项目获贵州省星火科技二等奖;     1992年,从江椪柑商品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星火科技四等奖;     1993年,“从江椪柑”被贵州省选送参加在泰国曼谷举办的“93中国优质农产品及科技成果展览会”,获金奖;     1999年,从江县被国家林业部评为“中国名特经济果林(椪柑)之乡” 。     2004年从江县被农业部认定为“农业部南亚热带作物(椪柑)名优基地” 。     2004年,“都柳江”牌从江椪柑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原产标记注册”认证;     2004年从江贯洞镇、下江镇、雍里乡的21个村15000亩椪柑基地通过贵州省农业厅无公害产地认证;     2006年,从江椪柑通过“绿色食品”认证。(梁全康)   

湄潭翠芽

  “湄潭翠芽”茶产于贵州高原东北部,素有“云贵小江南”之美称的贵州省湄潭县。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别适宜于茶树生长和生产优质茶叶,是典型的“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富锌硒”的贵州茶业第一县,现有优质生态茶园60万亩。 唐代茶圣陆羽所著《茶经》载:“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这古夷州就是湄潭;清《贵州通志》载:“湄潭云雾山茶有名,湄潭眉尖茶皆为贡品。”这“眉尖茶”即为“湄潭翠芽”前身。1939年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设立在湄潭,1940年浙江大学西迁湄潭办学七年,大批教育科学技术精英云集,浙江大学与民国中央实验茶场的汇合,使“湄潭翠芽”茶的物质、精神文化得到更进一步升华。   特定品质   外形扁平光滑,形似葵花籽,隐毫稀见,色泽绿翠,香气清芬悦鼻,粟香浓并伴有新鲜花香,滋味醇厚爽口,回味甘甜,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   文化典故   湄潭种茶历史悠久。唐朝陆羽在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就有湄潭不仅能产茶,而且茶味很美的论述。宋代则有以茶叶为上贡的记载。如今的湄潭,涌有全国闻名的大型茶场和星罗棋布的农村茶园。有创建于三十年代末的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湄潭种茶历史悠,唐朝陆羽在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就有湄潭不仅能产茶,而且茶味绝美的论述记载,湄潭茶叶品质佳并成为历代皇家贡品 。   湄潭翠芽产自云雾缭绕的高山之间,湄潭县位于贵州北部,气候温和,雨雾日多,土壤肥沃,结构疏松,含矿物质丰富,对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极为有利。   湄潭翠芽外形扁平光滑,形似葵花籽,隐毫稀见,色泽翠绿,香气清芬悦鼻,粟香浓并伴有清新花香,滋味醇厚爽口,回味甘甜,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里含稀有的抗衰老物质,常饮有益健康。   地域范围   湄潭翠芽地域保护范围为:湄江镇、永兴镇、复兴镇、天城镇、兴隆镇、抄乐镇、黄家坝镇、高台镇、茅坪镇、新南镇、石莲镇、鱼泉镇、洗马镇、马山镇、西河镇等15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7°15′36″-107°41′08″,北纬27°20′18″-28°12′32″,区域面积1864平方公里。湄潭翠芽种植面积40万亩,年产量达10975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外在感观特征:茶身扁、平、滑,形式葵花籽,隐毫稀见,色泽绿翠,香气清芬悦鼻,栗香浓,滋味醇厚爽口,回味甘甜,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该产品具备贵州高原扁形绿茶的典型品质特征。 内在品质指标:根据贵州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分析,湄潭翠芽营养丰富,其中茶多酚25-29%,咖啡碱5.0-7.0%,茶氨酸1.5-2.5(g/100g),谷氨酸0.2-0.3(g/100g),酪氨酸0.05-0.1(g/100g),精氨酸0.3-0.5(g/100g)、天冬酰胺2.0-3.0(g/100g)等。 湄潭翠芽生产严格按照贵州省茶叶标准技术规程及湄潭县茶叶综合标准体系的规定进行生产。

平坝灰鹅

  地域范围   产于贵州省平坝县,毗邻的清镇、安顺、长顺和贵阳花溪也有分布   特定品质   平坝灰鹅体型紧凑。头清秀。颈长,呈弓形。眼睑淡黄。喙和额瘤黑色,额顶有一宽窄不等的灰白色毛圈。颈背毛色灰褐。全身羽毛呈不同程度的灰色,腹羽两端灰白,中段银灰。背羽、尾羽和主翼羽、副翼羽灰色,边缘色浅,形似镶边。公鹅体长,喙长且宽,颈粗壮,胸宽大,胫粗长。母鹅清秀,体长而深,骨盆稍宽大。胫、蹼橘红色。   文化典故   平坝灰鹅于明朝洪武年间引入饲养,当时称为雁鹅,县志里作为六畜之一。经过500多年繁衍进化,形成了现在这个品种。1981年该县做调查报告,定名为平坝灰鹅,平坝县地势平坦,水田大坝多,河流多,平坝灰鹅一直是全省产量最多的地方。   地域范围   平坝灰鹅地域保护范围为:白云镇、羊昌乡、夏云镇、安平办、鼓楼办、十字乡、齐伯乡、乐平镇、天龙镇9个乡(镇、街道办),地理坐标为:东经106°34′06″至106°59′24″,北纬26°15′18″至26°37′45″,总面积999平方公里。平坝灰鹅养殖规模为4.5万羽,产量225吨。

青岩豆腐

  青岩古镇位于贵阳市的南郊,距市区约29公里。特产:青岩豆腐、米豆腐、青岩卤猪脚、玫瑰糖、农家饭。   古镇青岩的小吃,别有风味的,要数豆腐果了。摊桌上放个炭火盆,盆上的铁折上烤着满满的豆腐果,摊主一手执扇,扇旺炭火,另一只手则用筷子翻动铁折上的豆腐果。你只顾取下烤好的豆腐果,将其撕开,往蘸水中一放,待它浸透,上边沾满葱花辣椒,然后便是尽情的享受了。倘若君好杜康,边烤边吃边喝,这豆腐果下酒真可谓千杯犹嫌少了。   豆腐果在青岩是一种独特的小吃,百余年来经久不衰。倘若你到青岩小镇旅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一家人围着炉子在津津有味地吃烤豆腐果,炉上的豆腐果供不应求,会吃得“抢”起来!   吃豆腐果要讲究两个条件     一是豆腐果质量好味正;二是蘸水好。   豆腐果的质量如何,主要在于渥制。先将豆腐块切成约三分厚,一寸见方的小块,晾至稍干后上碱,然后放置容器中使期“渥臭”。渥制时间要掌握适当,短了则豆腐臭味不够,吃起来乏味;长了则发酵过度,豆腐朽坏,也不好吃。一般来说,热天二至三天即可,冷天需时稍长。渥制得好的豆腐果,烤起来发泡,用手撕开则呈鸡肉丝状,绵软滋润,且耐咀嚼,香味满口。这样的豆腐果才算得上是上乘货色。   蘸水用料有葱花、盐、醋、糊辣椒。这醋过去用的是青岩曾氏三省斋生产的“双花漆醋”。这种醋酸味纯正,酸度适中,独具清香。是做蘸水的佳品。这种醋一般分为三等,上等即双花醋,中等叫头醋,下等叫二醋。小吃摊上用的多是二醋。蘸水中的辣椒,炮制亦须讲究。先将干辣椒置微火上慢加烘焙,到表皮略焦而里面仍保持红色时,就置冷处回脆,再舂成细碎状,但切不可舂成绒面。糊辣椒若是现做现吃,其香味更更佳。   有了好的豆腐果和好的蘸水,但如果食之不得其法,仍不能领略到其味之美。在吃法上要能做到“咸、辣、烫”。咸,就是盐味要足;辣,就是所用辣椒既辣且香;烫,就是要趁热吃,边烤边吃。当你拿到一块刚烤好的豆腐果,趁热撕开,立即放进蘸水里,此时会淬发出一股香气,大有食未入口而香先扑鼻。   制作方法     原料:青岩豆腐250克。   调料:烹调油、盐、五香粉、干辣椒、味精、花椒粉等适量。   刀工成型:干辣椒洗净入锅内,用小火焙脆香,然后舂成辣椒面,加盐、五香粉、味精粉、花椒粉拌匀成五香辣椒面备用。   烹调方法:炸。豆腐洗净入7成热油锅内炸至金黄起锅装盘,配上五香辣椒碟,上桌即成。   色泽金黄,酥脆香辣

赫章核桃

  赫章核桃个头不大,外表不美,它却具有壳薄、仁饱满、仁饱白、易取仁、味香纯等特点,是中国贵州省出口的农特产品之一。赫章核桃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有这么一种核桃,个头不大,外表不美,但平均售价达到22元一斤,这就是赫章核桃。赫章核桃因产自贵州省赫章县而得名,只所以用地名来命名,是因为赫章县海拔高,光照长,温差大。最高海拔2900.6米(为贵州最高点),独特的小气候特别适宜核桃生长,所以,尽管赫章核桃个头不大,但其貌不扬的它却具有壳薄、仁饱满、仁饱白、易取仁、味香纯等特点,是出口的农特产品之一。2007年在1推荐果品综合评选中成功入选。现在在赫章,核桃种植遍布全县27个乡镇,总面积达16万亩。2006年获评为“全国核桃林业标准化建设示范区”,并在此基础上又开发出核桃糖、核桃露、核桃菜肴等,提升了核桃的附加值。为当地种植户带来了丰厚的效益。   赫章核桃栽培历史悠久,是我国南方铁核桃的分布中心。其境内分布着许多原生核桃种质资源,经过多年的筛选和培育,形成了富有野生特色的山野珍品。目前,该县有优质核桃种植面积14万亩,核桃乳、核桃糖等加工产品产量达1000吨,核桃产业年产值超亿元,核桃已成为赫章农村农民致富的一个新兴支柱产业。   2006年,赫章县被国家林业局选定为“全国核桃林业标准化建设示范区”,示范区内生产的无公害、绿色核桃坚果,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氨基酸含量均超过一般核桃含量。2007年,赫章县林业局选送的核桃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等8家单位评选为“奥运推荐果品”,今年,赫章县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等单位评定为“中国核桃之乡”。

大方漆器

   大方漆器源始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大方漆器开始只会利用牛马皮脱胎,经 过二十九道生产工序,制成烟叶盒,专供少数民族需用。到清朝初年,逐渐生产皇宫中用的凤冠霞帔、顶子盒、朝珠和妇女用的花箱、蝴蝶针筒、针红盒以及文具盒、茶叶瓶等。清道光年间,大方漆器生产从业艺人达500多人。     将皮纸脱胎技术改为用棉麻布脱胎,颜色上也由过去的黑红两色改进为以部分颜料作色。由过去的明花、影花、明光、退光逐步扩大到印漆、银刻、金花、台花、薄科花、五彩霞花等,产品增至9大类400多个品种。 特点:大方漆器技艺精湛,表面绘有金花、影花、龙凤、人物、山水、花卉等图案,并书有古代名人诗词歌赋,古雅庄重。它具有能保色、保味、防潮、防蛀、不传热、经久耐用的特点。   大方漆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贵州省大方县现辖行政区域。      大方县素有“国漆之乡”的美称,栽培漆树的历史,距今已1000多年。大方生漆以产量较多、品质优良而名扬海内外。由于境内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适宜于漆树生长,县内各地均有漆树分布,尤以海拔1500~1800米地段所产生漆质量最佳。百纳、长石、沙厂、瓢井是主要产区。其品种有肤姻皮、白杨皮、青冈皮、粉皮大木、灯台大木、黄豆、椒叶、厚叶、柿花叶等。     大方漆器,是贵州富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美术作品。明、清朝代,大方漆器就被选作“贡品”上京供奉皇帝。作为家庭陈设品装饰书斋、客厅,更增添了古色古香的雅致。民间也作为日常生活中的用具,盛装干鲜果品、蜜饯乃至菜肴均可。大方漆器在清道光年间盛极一时。当时古老的大定府城内几乎家家都会制作漆器,故享有“漆城”之誉称。     大方漆器的特点是,图案幽雅逼真,造型朴实,漆色光亮可照人影,色泽艳丽,经久耐用,并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用作食具,不导热,不串味,不漏水,不生虫,耐酸、碱,不易腐朽,不褪色等。     大方漆器具有质地坚实、造型古朴雅致、涂漆光亮、漆色润泽生辉的特色。装饰多以写实与大胆夸张相结合,形成鲜明地方色彩。现产品除保留隐花、明花、退光等传统手法外,还发展了明光、印漆、台花、金花、银刻、五彩嵌花等品种。大方漆器选料精良,采用牛、马皮脱胎和布胎,以上等漆作涂料,一般一件制品需经过四十多道工序才得以完成。漆器制作工艺,可分为制坯、漆地、装饰等几个重要环节。比较复杂的是装饰。装饰的技法有100多种,总起来可分为浮花、平花、暗花三个类型。这些工艺都极为精湛,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     大方漆器的另一个特色是:采用牛、马、羊等家禽的皮革,以棉、麻、绸、缎、木等做胎,以当地的优质生漆作原料,漆中的漆酶、漆酚含量较高,具有燥性好、色泽鲜,耐潮、耐酸、耐碱和抗高温等特点。     隐花是大方漆器的独特技艺。艺人巧妙地把各种花纹隐衬在漆质与胎胚之间,若隐基现,其状,如深巷基虚静影沉壁;其态,线条装饰自然,挥洒自如,似行云流水,独树一帜。在颜色上现在也由原来的隐石红木色改为珊瑚色等,更加丰富了彩面。     大方漆器的嵌花,细腻纤巧,清幽雅致。它不刻意雕凿,也不饰以金银,只设淡淡润色,所嵌景物生动盎然。图案有青山、秀水、古木、瑞雪、春花秋实、飞禽走兽、风土人情等,再现了贵州的自然景物,可谓“初写黄庭,恰到好处”。五彩,是大方漆器又一特色,色彩调配趋于鲜艳夺目,更富民族气息,突破了沿袭已久的单一黑红相衬的传统手法,以协调地运用嫣红、翠绿、天蓝、浅灰、乳白、深黄、姹紫为一体,形成了色彩缤纷的工艺品。     据史料记载,大方漆器的生产始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彝族女政治家奢香夫人袭贵州宣慰使期间,在向朱元璋进贡的“方物”中,就有许多漆器珍品。     清朝民间的大方漆器工艺技术比明代更为完美。道光年间的大方皮胎描金等漆器独具特色,与北京雕漆、山西云雕等齐名并载入史册。     民国时期,大方专门从事漆器工艺的有“万寿宫”、“义森公”等漆器作坊10多家。其艺人手艺娴熟,尤以造型、整型技艺为高,质量以型准、缝口密合、做工细致而驰名。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巴拿马运河开通的万国博览会上,贵州大方漆器与江苏扬州漆器双双获得银质奖,随后与茅台酒、玉屏箫笛并称“贵州三宝”。     大方生漆产量很高。民国28年(公元1939年)生漆产量就达25吨,解放以后,政府一直重视生漆生产的发展,特别是80年代,政府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扶持,发展较快。1987年,全县有成熟产漆树2600万株,生漆产量超过80吨,占全省生漆总产量的20%,居全省各县产漆量的首位,在全国生漆主产县中列居第六位。   

威宁党参

  主治气血不足的党参是专门出口东南亚的“贵州枝党”。威宁党参含糖量和含蛋白质较高,年产量在15万公斤左右。   威宁党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草海镇、么站镇、金钟镇、新发乡、黑石镇、麻乍乡、哲觉镇、海拉乡、岔河乡、观风海镇、哈喇河乡、秀水乡、牛棚镇、迤那镇、斗古乡、龙街镇、雪山镇、石门乡、羊街镇、小海镇、盐仓镇、双龙乡、板底乡23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册亨茶油

  册亨茶油是贵州黔西南州册亨县的特产。   册亨茶油产地范围为贵州省册亨县者楼镇、坡妹镇、冗渡镇、丫他镇、巧马镇、秧坝镇、双江镇、岩架镇、八渡镇、庆坪乡、达央乡、威旁乡、弼佑乡、百口乡共14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江口萝卜猪

  江口萝卜猪是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的特产。“江口萝卜猪”的发展历经数百年,所产萝卜猪皮薄、肉嫩、味美而远近闻名,因其形状像萝卜,长不大,称为萝卜猪。江口萝卜猪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江口萝卜猪又叫“钻子头”。该品种是江口县人民在长期的放牧饲养过程中,通过人工选育选配和自然选择形成的特有品种。具有体型矮小、耐粗饲、抗逆性强等特点。萝卜猪肉因皮薄骨细,肉质细嫩,肉味鲜美,无论从体型还是肉质或口感上均与白萝卜十分相似而得名。萝卜猪主产于梵净山下的江口县桃映乡、坝盘乡等乡镇,所以又叫梵净山萝卜猪。   江口县萝卜猪的发展历经数百年,文字记录最早见于1959年。1983年列入《贵州省品种志》、《贵州省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2003年列入《中国家畜禽地方品种资源图谱》。堪称全省地方优质肉猪,深受消费者青睐。   江口县萝卜猪体型较小,头大小适中,嘴较长而尖,当地群众称为“钻子头”,额部有2~3条横行皱纹,耳大小适中下垂,背腰平直而稍窄,臀部倾斜,大腿瘦削,腹部容积大但不过于下垂,四肢短而纤细、结实,肢势良好,后肢略高于前肢。成年公猪体重为81.5千克,母猪体重为44.1千克。经产母猪窝产仔为6~7头,肥育期日增重为240千克,屠宰率为65.2%,膘厚3.4厘米,眼肌面积12.7平方厘米,瘦肉率为35.3%。   目前,江口县萝卜猪存、出栏量均突破10万头大关。   2013年,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江口萝卜猪”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江口萝卜猪   江口县畜牧技术推广站   11000224   猪肉

大方皱椒

  大方种植辣椒历史悠久,线椒、皱椒已有400多年的种植历史,大方县志就有海椒(辣椒)的记载。据传,明朝贵州宣慰使、大方彝族女政治家奢香夫人拜见明太祖朱元璋,带去大方干辣椒,朱元璋吃后感觉又辣又香,见大方辣椒浑身发皱,故称其为“皱椒”,从此年年索贡。因此大方辣椒又称“贡椒”为中国七大名椒之一。在盐缺乏的贵州,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以苗用以代盐”,辣椒起了代盐的作用,可见与生活之密切。从乾隆年间(1736-1795年)以后,贵州大量食用辣椒了,乾隆年间与贵州相邻的云南镇雄和贵州东部的湖南辰州府也开始食辣子。嘉庆(1796年-1820年)以后,黔、湘、川几省辣椒种植普片起来,嘉庆时有记载说,江西、湖南、贵州、四川等地已经开始“种以为蔬”了,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贵州北部(大方)已经是“顿顿之食每物必蕃椒”,同治时盛行的包谷饭,其菜多用豆花,便是用水泡盐块加海椒用作蘸水。   皱椒又名鸡爪辣、线辣,是贵州大方县内传统特产,其中又以大方鸡场乡的鸡爪辣最为出名。鸡场乡大部分的土壤、土质均非常适合皱椒生产,而且农户有种植习惯和长期积累的经验,本店大方鸡爪辣就是店主的老公专门开车到大方鸡场乡选购的。鸡爪辣维生素C含量高,颜色鲜红,体长多皱,肉质厚实,具有香味浓、辣味适度的优点,是佐餐调味的佳品,国内比较著名的贵阳老干妈品牌辣椒系列就是用大方鸡爪辣为原料的.历来深受东南亚各国欢迎,在国际市场上颇具竞争力。   地域范围   大方皱椒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大方镇、双山镇、猫场镇、马场镇、羊场镇、黄泥塘镇、六龙镇、达溪镇、瓢井镇、长石镇、东关乡、竹园乡、响水乡、文阁乡、绿塘乡、鼎新乡、牛场乡、高店乡、小屯乡、理化乡、鸡场乡、凤山乡、安乐乡、核桃乡、八堡乡、兴隆乡、果瓦乡、大山乡、雨冲乡、黄泥乡、大水乡、沙厂乡、普底乡、百纳乡、三元乡、星宿乡36个乡镇。东与黔西县毗邻,东北抵金沙县,南靠六仲河同织金县接壤,西南以瓜仲河与纳雍县为界,西部和西北部同毕节市七星关区相连,大纳、贵毕高等级公路贯穿县境,方沙、方纳公路东西延伸。东经105°15’47”—106°08’04”,北纬26°50’02”—27°36’04”,区域生长面积3502平方公里。大方皱椒种植面积13万亩,年产量达3416万公斤。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外在感观特征:大方皱椒呈长线型,一级辣椒平均长度21cm,最长28.3cm,外观整齐、美观,弯曲程度不大,皱折均匀,颜色鲜红,外表光洁。 内在品质指标:大方皱椒入口后辣味适中,香味浓厚,根据贵州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分析,大方皱椒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有益矿物元素,脂肪含量低,粗纤维含量较高。其中,粗脂肪3.2-4.8%,粗纤维21.48-31.2%,磷2700-3400mg/kg,镁1594-1950mg/kg,钙673.3-900mg/kg,铜9.0-11.3mg/kg,铁73.35-78.00mg/kg,锌18.00-28.93mg/kg。 红色素的含量在2.5%-3.0%之间,优于其它产地的辣椒。 (4)大方皱椒生产严格按照NY5229-2004《无公害食品辣椒干》、DB52/T462-2004《贵州省优质辣椒干》的规定进行生产。

长顺绿壳鸡蛋

  长顺绿壳鸡蛋   长顺绿壳蛋鸡原产于长顺县鼓扬镇,该地偏僻落后,交通闭塞,地势险峻,地理位置复杂,海拔660~l 597.5 m,年最高气温32℃ ,最低一l℃ ,无霜区288 d,日照时数1 202 h,年降雨量1 250~1 400 mm,相对湿度81% 。境内有珠江流域红水河水系鼓扬河,全长12.8 km。   早在20世纪60年代,在鼓扬镇马场村、岩腊村、纪堵村一带,人们就发现有产绿壳蛋鸡的鸡群,世袭流传利用这种鸡蛋能治伤风感冒,因此绿壳蛋鸡倍受保护,长期得以繁衍。按照农村习俗走亲送礼、移民搬迁,绿壳蛋、绿壳蛋鸡也当成礼品随之在异地扎根发展。20世纪80年代,由于瘟疫严重侵袭,农户饲养的鸡几乎灭绝,只有在偏僻闭塞依山而居的村庄饲养的绿壳蛋鸡幸免于难而得以保留。20世纪90年代,绿壳蛋鸡发展虽然缓慢,但在防疫部门的防控和宣传下,人们对瘟病有所认识,饲养量也有所提高。9o年代后期由于畜牧部门高度重视,对绿壳蛋鸡进行了保种选育的申报工作,2000年开始得以实施,总计投入10万余元,采用提纯复壮选育的扩繁方式培育了麻羽、灰羽、黑羽乌骨绿壳蛋鸡2万多只。由于资金有限,该品种未形成规模,但在一定程度上,其质量和数量得到了提高和增加,品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   地域范围   长顺绿壳鸡地域保护范围为:长寨镇、广顺镇、代化镇、敦操乡、鼓扬镇、中坝乡等17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6°11′-106°39′,北纬25°38′-26°18′,总面积1543平方公里。长顺绿壳蛋鸡养殖规模200万羽,绿壳鸡蛋年产量达8000万枚,产值达1.6亿元。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外部感观特征:蛋壳呈青绿色,蛋形呈椭圆形,蛋重47—52克,哈氏单位80-85,蛋白浓厚,蛋黄比率为30-35%、颜色桔黄。 内在品质指标:长顺绿壳鸡蛋蛋味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其中蛋白质11-13(g/100g)、谷氨酸1.5-2.0(g/100g)、牛磺酸0.08-0.1(g/100g)、蛋氨酸(g/100g)、丝氨酸0.9-1.1(g/100g)、丙氨酸0.7-0.82(g/100g)、钙620-650(mg/100g)、铁30-35(mg/100g)等。

罗甸玉

  “罗甸玉”产于贵州省罗甸县,其化学成分与产品的玉质特性与我国新疆和田地区和青海昆仑山脉一带所产软玉相近,属于优质的软玉矿。“罗甸玉”以山料为主,根据玉色分类可分为纯白、灰白和青白三类。玉质为半透明,白度好、质地细腻,光泽度好,抛光后呈脂状光泽,具有极高的收藏和经济价值,是罗甸不可多得的一种兼有经济、文化、艺术的品牌产品。为打造这一品牌,罗甸县克服了资料不全,主体不明,部门不解等诸多困难,先后与北京、武汉的专家联系,向其争集资料,从而确保了“罗甸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成功,使该县获得了一个知名的品牌。   和田玉(软玉)家族新成员,产于贵州省罗甸县,近两年开始慢慢被广大和田玉爱好者所熟知,市场上开始涌现。   贵州省地质矿产中心实验室2009年在进行岩矿鉴定研究工作中,多次发现产自贵州黔南罗甸的部分样品中,存在以透闪石为主要成分的软玉矿,引起研究人员高度重视。该软玉矿经该实验室研究证实,是碳酸盐矿物接触变质的产物,在宏观上呈条带状,与大理岩互层产出。组成软玉的透闪石结晶粒度细小,呈纤维状和片状,结晶体呈放射状、束状、毡状交织,结构致密,其围岩主要为大理岩。初步的研究表明,该矿化学成分与产品的玉质特性,与我国新疆和田地区和青海昆仑山脉一带所产软玉相近,属于优质的软玉矿。   罗甸玉石常见到的都为石料(山料产出),颜色白中带灰,部分纯白色,少量淡绿色,极少的黄色。市场也有带皮的一款约100多斤重籽料,但其内部颜色,结构,润度无法看到。对于山料感观为光度好,油润度不够,表面干涩。经加工后雕件成品事看,白度尚可,有骨瓷感。透明度稍差由透光度弥补,抛光后有油润感。   新疆和田玉和贵州软玉区别:   相同:化学成分 90%以上都是透闪石   区别:物理感官   罗甸玉结构虽然细腻,但多数料发闷,有点僵,缺少油质光泽,略显呆滞,缺乏灵气,类似瓷器。   新疆和田玉从感官上看,质地温润,呈油质光泽。         

水城猕猴桃

  水城猕猴桃有着悠久的历史,贵州是中国猕猴桃的几大产区之一,六盘水市于2014年1月14日被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野生猕猴桃之乡”的称号,在水城县很多高海拔乡镇还能看到大面积的野生猕猴桃。根据《中国猕猴桃》(1993年崔致学主编)记载,水城县也是贵州野生猕猴桃的主要产区。据考证,在水城县玉舍公园、米箩乡磨盘山、猴场乡、鸡场乡等地分布的野生猕猴桃种类达贵州猕猴桃的三分之二以上。水城猕猴桃是在本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培育出来的,具有独具特色的风味和品质。   2013年贵州省113个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绩效考评结果尘埃落定,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区获全省综合排名第一,并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农业示范园区。这是水城县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区继2013年4月获省级重点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奖励资金公开竞争陈述会一等奖后的又一佳绩。   水城猕猴桃产业园的“黔宏牌”红心猕猴桃为2008年1指定果品、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指定有机果品,基地于2010年被省农委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012年获国家地理标识农产品产地知识产权,位于水城县重点打造的玉(舍)马(场)经济带,由米箩核心区和猴场特色示范区组成,为“一园两区”布局。分为猕猴桃产业核心区、猕猴桃产业示范区、猕猴桃产学研基地、猕猴桃产业深加工区、布依风情生态园5个功能区,总规划面积65760亩。预计到2015年,水城县的红心猕猴桃产量将达到5000吨,可以奠定猕猴桃的产业基础,形成区域性的品牌竞争优势。 挂满树枝的果实 挂满树枝的果实   水城县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区以规划引领,突出园区产业发展优势。按照水城县委、县政府建设全省一流、全国知名农业园区的要求,园区始终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标准建设,以“建一个园区、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为目标,园区规划建设确立了“三个结合、六个有”定位,与优势主导产业结合,与地域文化、“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和乡村旅游结合,与小城镇建设结合,做到有产业、有规模、有市场、有品牌、有企业、有效益。   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区核心区所在地米箩乡作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乡,从县直农口部门抽选人员组成了4个“园区服务队”,协助乡搞好土地流转服务。全县50余名中级以上农艺师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优势,融入、支持、服务农业园区建设。   水城猕猴桃产地范围为贵州省水城县米箩乡、鸡场镇、都格镇、龙场乡、蟠龙镇、野钟乡、猴场乡、顺场乡、营盘乡、勺米镇、红岩乡、阿戛镇、发耳镇、坪寨乡、果布戛乡共15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水城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水城猕猴桃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的请示》,水府请字〔2013〕48号   六盘水市地方标准:《水城猕猴桃》(草案)   地域范围   水城猕猴桃农产品地理标志涉及水城县米箩乡、鸡场乡、都格乡、龙场乡、蟠龙乡、野钟乡、猴场乡、顺场乡、营盘乡、勺米乡、红岩乡、阿戛乡、杨梅乡、花戛乡、发耳乡、坪寨乡、果布戛乡等17个乡镇,经纬度为北纬26°03′—26°31′,东经104°33′—105°15′,南北长54公里,东西宽69公里。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感官质量指标:水城猕猴桃果形一致,果蒂新鲜,无畸形果;果面洁净,无病斑、无虫体或其它附着物;果皮色泽均匀;果肉淡黄色、果心乳白色,横切面有似太阳光的红色放射线;单果重量≥60克。 (2)水城猕猴桃的理化指标。见下表(略) (3)包装:水城猕猴桃包装分箱装与盒装,箱装用于大批量(5kg~10kg)果实包装,盒装用于小批量(1.5kg~3kg)果实包装。箱装用瓦楞纸箱,内衬垫箱纸,垫箱纸质地应细致柔软。果实应排列整齐,分层排放,每层用垫箱纸分隔。盒装的盒子用厚皮纸制作,内有一种塑料环保内托,内托内平铺果实一层,盛入纸盒中。 (4)储存:水城猕猴桃果实在气调库条件下贮存,可贮存3个月~6个月。常温下仅可存放3至7天,最长不超过15天。 (5)运输:水城猕猴桃易碰伤、糜烂,故应冷藏运输,做到快装、快运、快卸。严禁日晒雨淋,装卸、搬运时要轻拿轻放,严禁乱丢乱掷。运输工具的装运舱应清洁、无异味,水运时应防止水油入舱中。防止虫蛀、鼠咬。

花江狗肉

  花江狗肉,贵州美食特产之一。出于贵州花江镇。俗话有“十月有个-春,花江狗肉胜人参”。   原产于关岭县 花江镇的花江狗肉,制法本来就讲究,再加上狗肉本身所具有的滋补功效,使得人们趋之若骛,一尝为快。吃花江狗肉要加一碗佐料丰富的辣椒水,边蘸边吃,又烫又辣,又香又麻。可去花江“狗肉一条街”品尝。 吃狗肉先讲究喝汤润胃,这样吃起来的口感会更加的新鲜。汤是狗肉、狗骨制成的原汤,它是以清凉见底而著称的。   主要特点   花江狗肉是用健壮家狗,采用 东暖夏凉,汤鲜味美,皮滑肉嫩,油光烂酥而不腻,久食而不厌之特点,狗肉本身具有和]血脉、补肾、健脾、润肺之特效, 是强身健体,驱内出寒、滋补上品,现代医学证明, 对消化不良、高血压、降血脂及肥胖有疗效。《本草纲目》列举, 常吃狗肉对腰酸、肾虚,阳痿 ,气冰膨胀有益。真是“闻着狗肉香,神仙也跳墙”“ 狗肉滚三滚 , 神仙坐不稳 ”。 花江狗肉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据说有三种理由:其一是狗肉可以治病,尤其是对高血压患者有降压之功能,对年迈体弱,小儿尿床症效果最好。一般人冬天吃了狗肉可增加热量,夏天吃了狗肉可降热。体壮者浮渣,再用小火炖至 软时取出滤干水分,抹上熟菜油,使狗肉表面发光发亮,根据食用量切成3厘米见方的薄片。   主要操作   刀工成型   狗去毛刮洗干净(水的温度在60--70之间),破腹去内脏、大骨,用沸水连氽几次,除去血迹至无臭味为止。然后砍成两节放入砂罐加水和姜数块,置旺火上炖至汤沸,滴入少许苦胆汁,除去泡沫、浮渣,再用小火炖至软时取出滤干水分,抹上熟菜油,使狗肉表面发光发亮,根据食用量切成3厘米见方的薄片。   烹调方法   煮。将锅洗净置火上。原汁狗肉汤烧开,放入切好的肉片,加入少许姜片、蒜片、鱼香菜、芫荽、葱节、胡椒粉、花椒粉、砂仁、味精使其入味。吃时取小碗(每人1个)放放适量煳辣椒面,用狗油烧烫浇在辣椒上,加入盐、姜米、蒜泥、鱼香菜、芫荽、葱花、胡椒粉、花椒粉、原汤、味精等调味品。   相关益处   狗肉可以是治病,尤其是对高血压患者有降压之功能,对年迈体弱,小儿尿床症效果最好。一般人冬天吃了狗肉可增加热量,夏天吃了狗肉可降热。体壮者强身,体弱者补气,男女老幼皆宜。花江狗肉店店主杀狗不剥皮,像杀猪似的用开水把毛烫掉,去其内脏,小火沙锅慢炖。水一次性放足,中间不添加水,保持原汤,让肉香都炖出来。炖时要放花椒、生姜、陈皮、八角、山奈等佐料。吃法有讲究,把炖好的狗肉切成片或块,用碗装好,用滚烫的原狗肉汤冲进碗内,加入姜、葱花、胡椒粉、芜荽、味精等。再给一盘胡辣椒水,边蘸边吃,又烫又辣又麻又香,清爽可口,味道鲜美。再添一杯美酒,更是其乐无穷。   制作概要   花江狗肉是一种闻名全国的风味小吃。它的烹饪方法很独特,原料、加工过程、配料也非常讲究。据“贵州花江狗肉馆”的黎族大师傅介绍,做花江狗肉时,要选择30斤左右的成年公狗做原料,以保证肉肥瘦均匀、嫩而不老。然后像杀猪一样的宰杀狗,把狗血全部放出来,不剥狗皮,再用开水把毛烫掉。狗皮香、薄、有咬劲、可美容,因此从来都不去狗皮。而其他地方在做狗肉时,一般是将活狗直接打死、吊死甚至毒死,再将皮一剥就了了事,狗血全瘀在肉里,烧出来肉不好吃。同时毒死、病死或是死了很久的狗的狗皮剥不下来,毛也去不干净,因此花江狗肉上有皮无毛,也是他们质量可靠的一个标志。将狗毛、狗骨、狗内脏完全除去后,就可以把肉放到特制的砂锅鼎罐中,加上从贵州当地运来的花椒、生姜、陈皮、八角、山奈、砂仁、薄荷草等作料,和一些用来去掉狗的土腥味的药草,用文火慢慢来炖了。炖时用小火,是为了防止汤汁稠浓。水要一次性放足,中间不加水、保持原汤,让肉香都炖出来。一般炖到狗肉八九分熟就差不多了,出来后汤清爽而鲜美,肉细嫩而纯香。 花江狗肉的吃法也颇为独特。炖好的狗肉被切成薄片或块状,整齐地排在盘子里,盘子边上是加了姜、胡椒粉、葱花、芫荽、味精的狗肉汤,以及用几十种调料做成的蘸料。吃的时候,将狗肉放到滚烫的狗肉汤中,原本八九分熟的狗肉立刻被烫熟了,再舀点狗肉汤到蘸料中,蘸料立刻就化开了。大伙边蘸边吃,真是又烫又辣、又麻又香。 贵州(花江狗肉)操作全部过程:1退毛(水的温度在60--70之间)退好冲洗干净。去骨:(破腹开始去骨。。不要外面去。。这样就损坏外面的皮。保持狗皮完整》去骨以冲洗。再过下水。这样去掉狗骨头的狗肉就收缩。再用喷火枪把余下的毛喷好。再冲洗干净。。2煮狗肉的过程。。水烧开以后放狗骨头。。狗肉(去掉骨头的狗肉)里面再放砂仁。.(15来个)姜4两。对叶连1两。。煮过程中用中火。。皮软就可以。3锅底过程::用猪油和菜油(豆油也可)放姜和蒜苗和狗肉一起抄上1--2分钟。。放煮好狗肉的原汤;再放砂仁。(汤料粉.)盐/狗肉香/木姜花粉/胡椒/味精。鸡精/转转香/鸡肉精粉/起锅。里面再放葱花/香菜/大枣/////4粘料过程:香菜和葱花放在碟下面/再放糊辣椒面/ 花椒粉。味精。(沾料粉)鸡精。转转香.木姜花粉。盐/狗肉香粉/再放蒜末在上面。。用高温油淋下。。(关键地方淋油过程))—(高温油的里面有1/3是小磨香油。再放少量的胡椒粉在高温油里面/。但是要控制油的温度。淋好高温油后。再放豆腐乳。。(花生。芝麻。抄香的)即可   技术要领   炖狗肉时用小火,汤要加足以保汤清,狗肉不可炖得太过,筷子可插入狗肉即可。食用不可缺少鱼香菜。

关岭火龙果

  关岭火龙果:安顺关岭红心火龙果营养丰富、功能独特,它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及花青素,丰富的维生素C和水溶性膳纤维,它集“水果”、“花卉”、“蔬菜”、“保健”、“医药”为一体,称之为无价之宝。   关岭火龙果产地范围为贵州省关岭自治县板贵乡、上关镇、花江镇、八德乡、断桥镇、新铺镇、岗乌镇、普利乡等8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地域范围   关岭火龙果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关岭自治县行政区域的6个乡镇,即花江镇、上关镇、岗乌镇、断桥镇、新铺镇、板贵乡。地理坐标为:北纬 25°33′38″—25°55′32″,东经 105°22′50″—105°45′22″,东西长43km,南北宽57km。面积28000亩,产量45000吨,产值45000万元。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关岭火龙果果实呈圆形;果皮色泽均匀,呈鲜红色或浅紫红色;果皮斜生鳞片;重量中等;果肉紫红色,有香气,汁多味浓,甜而不腻。2、内在品质指标:关岭火龙果(“紫红龙”品种)含花青素2.50~4.60mg/g,粗纤维1.42~2.60%,还原糖6.01~7.10%。3、关岭火龙果生产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规范和标准生产。产品安全质量符合DB52/T 611—2010《贵州喀斯特山区火龙果生产技术规范》。

荔波蜜柚

  荔波蜜柚是贵州省黔南州荔波县的特产。荔波县蜜柚种植达到4.68万亩,覆盖玉屏、朝阳、瑶山等乡镇。   荔波县积极实施科技兴果战略,在发展精品水果生产中,已先后完成低产果园改造2.16万亩、优质果树推广6.33万亩、引进培育优质新品种6个,形成了以荔波蜜柚为龙头产品的产业基地。截至目前,荔波蜜柚总面积达4.68万亩、年产量2400万公斤。果品除销往省内各地州市外,主要远销广东、广西、湖北、湖南、甘肃等地。   贵州省荔波县玉屏街道、朝阳镇、佳荣镇、茂兰镇、瑶山乡5个乡(镇、街道)现辖行政区域。   

务川灰豆腐

  贵州特产—务川灰豆腐,是务川仡佬族人民世代相传的特色食品,是仡佬族人民饮食文化的结晶,精选当地优质黄豆及芙蓉江流域的天然矿泉水搅拌均匀用石磨磨制成豆腐,再将豆腐与当地的一种特殊植物烧成灰烬混合,经民间特有传统手工技术炒制而成,其营养丰富,口感鲜美。    特产制作:茅天灰豆腐以黄豆为原料,将磨制成的豆腐切成小块,形状正方、长条、三角、菱形不等。用草木灰沤制3—4小时,再放入桐壳灰(草木灰加适量白碱亦可)于锅中炒制,炒好后,筛去灰,即为豆腐果。由于草木灰、桐壳灰均含有碱性物质,经过沤、炒、兼之碱的化学作用,使豆腐外形凸胀,内心松泡,状若海绵。    灰豆腐以黄豆为原料,黄豆首先要选好黄豆,用水把黄豆淘洗干净,再放在清水浸泡。浸泡时间不能长。冬夏泡的时间不一样。泡过了,出不了好多豆腐。 泡好的豆子放在石磨里慢慢地、细细地磨,磨出又白又浓的豆浆,再将豆浆放在锅里涨,不要涨糊,不要涨出来了,这样细细的火。待快要涨开时,才将酸汤放下去,不能太急。就像小船的浆在水里慢慢地划。这时锅里就飘浮出许多白白地、嫩嫩的“雪花”来,这就是豆花啦!这些豆花如雾如雪,如棉如白云。一团一团的飘浮在清花绿的“窖水”中。再把这些一团一团的“白云”用水瓢舀在一个特别的木框里的搪帕里,包好搪帕,用石头压好,如此反复,待水榨得差不多的时候,打开搪帕,白嫩嫩的豆腐就成了。    再将磨制成的豆腐切成小块,形状正方、长条、三角、菱形不等。然后用碱灰(桐壳草木灰均可)包裹(由于草木灰、桐壳灰均含有碱性物质,经过沤、炒、兼之碱的化学作用,使豆腐外形凸胀,内心松泡,状若海绵),再用灶灰吸干水分,约 10 小时后,分批放人锅内用灰炒泡炒黄即成。其操作过程始终不离灰,故名灰豆腐。若烘干待用,久不变质。    食用方法:食前,用米汤或淘米水或30℃的温水浸泡1—2小时,换清水轻揉,洗净表面灰尘,食用方法较多,常用于煮食、火锅,炒食和凉拌,如炖鸡、炖猪蹄、炖排骨,放入豆腐果稍煮一会,饱含鲜汤,鲜嫩馥郁。豆腐果与蔬菜共煮,用油辣椒蘸食,另有风味。切成块、片、丝,杂以肉片丝配炒,更有鲜味。可切丝凉伴,是清凉可爽口的素食。

晴隆绿茶

  晴隆县做优做强做大“晴隆绿茶”茶产业,大力发展高档名优茶,提高茶叶加工的标准化、机械化水平,大力扶持科技含量较高的茶叶特色产品,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全面提升茶叶产业综合效益。   从3月初开始,晴隆春茶就陆续开始采摘。种茶大户小黎介绍,今年小叶茶茶青价格每斤平均在60元左右,大叶茶茶青价格每斤20元到30元之间,与去年相比翻了一番,来自江、浙、闽、沪的茶商们云集晴隆产茶基地收购新鲜茶叶。   截止2011年底,晴隆县新建茶园1.6万亩,改造老茶园1万亩,跨年度实施0.4万亩,新建无性系茶树良种苗圃100亩。全县茶叶面积达到8.4万多亩,同比增长22%;全年茶叶总产量达到1803.6吨,产值6526.2万元;实现农民收入6037.3万元,涉茶经济总量达到9000万元;茶叶企业增加值增长28%,实现利润增长21%;种茶收入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目前,茶叶专业合作社有12家,各种茶叶加工企业有60多家,带动了3.6万户农户10万余人脱贫致富。   

遵义红

  贵州,是中国革命的转折之地、胜地和福地。贵州有太多中国革命史上最鲜亮的记忆。四渡赤水、乌蒙山千里回旋,红军以一连串的雄奇手笔,奇迹般跳出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而贵州遵义,不仅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更是中国红色旅游城市。1935年,在这里召开的“遵义会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并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地位,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打开的新的局面。   任重道远的遵义市秉承党的先进思想,在政府与茶企的共同努力下,现如今已发展成为西南茶海的中心点。地处银柜高原向湖南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的遵义,海拔高度约为1000~1500米,在中国地势的第二阶梯上,受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影响,茶叶资源极为丰富。   “遵义红”是湄潭2008年以来充分开发黔湄系列国家级无性系良种,恢复于19世纪40年代在湄潭成功试制的“黔红”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工艺形成的名优工夫红茶产品,受到了张天福、陈宗懋等茶届泰斗和消费者的青睐,并首次参加名优茶评比即获广州茶博会和上海茶博会金奖。市场前景看好。如果将长征比喻为地球上的红飘带,这条飘带最诱人的皱褶在哪里?答案显而易见:贵州遵义。如果将红茶比喻为地球上的红飘带,这条飘带最诱人的皱褶在哪里?答案显而易见:遵义湄潭。   湄潭是中国古老的茶区之一,是遵义市重点茶叶生产基地,湄潭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清《贵州通志》载:“黔省所属皆产茶,湄潭眉尖茶皆为贡品”。   抗战期间,国力浙江大学迁入湄潭办学,农林部中央农业试验所和中国茶叶公司在湄潭筹建实验茶厂,提供茶树栽培、育种、制茶、防病等研究,直接推动了湄潭茶业的发展。   浙大迁来之后,带来了先进的茶叶栽培技术和炒茶工艺,才有了绿茶、红茶、眉尖茶等,尤其是浙大农学院将杭州龙井茶的制作工艺引入湄潭,试制出优质龙井茶,还培育出新品种“湄红”,化学系主任王jin曾在《试新茶》一诗里写下了“许分清品胜龙井”的诗句。可以说,浙大西迁,不仅仅是改变了某个人的一生,更大的范围内来看,还改变了贵州茶叶的发展。   遵义红茶(2张)如今,到了茶乡湄潭,处处是可消除视力疲劳的绿色。其绿,依据地方不同,各有特色。在核桃坝,那4000多亩茶树仿佛在春天吃饱了喝足了,全身着绿,绿得像一幅幅铺在大地上的油画,画中,采茶女不时送来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登上县城背后的打鼓坡茶山,放眼四周,群山被一道绿色丝帕从头到脚一圈一圈裹了起来,那丝帕恰似工笔画,不管山有多高坡有多陡,那一垄垄茶树总是那么工整匀称,让人不得不赞叹这些农民画家真是巧夺天工。来到永兴茶海,还会看到另一番景色,绿色的茶垄一望无垠,随着丘陵地形的起伏跌宕,绿色变成了大海的波涛,采茶人变成了波涛中的点点帆影。   在湄潭,茶叶是一项春天的产业、阳光的产业,而遵义红正是这阳光产业中最绚烂的一束。   红茶是世界上最普及的茶类,从英国皇宫兴起的下午茶,直到现在都市里到处可见的红茶馆,红茶被赋予了高雅、时尚、恬淡的韵味。1662年,当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皇查理二世时,她用几箱来自中国的红茶作为嫁妆。在婚礼的宴会上,宾客们惊奇地得知,凯瑟琳频频举起的高脚杯中盛的不是葡萄酒,而是一种从未听说过的来自古老中国的神秘饮料,它的名字叫做红茶。   “遵义红”红茶是湄潭盛兴茶业有限公司新开发产品,公司根据湄潭黔湄系列茶树品种的特性,将“湄红”加工工艺与福建政和工夫红茶、坦洋工夫红茶、祁门红茶的加工工艺相结合,并用以“红色遵义”独特的地域特性作为商品名称的一款高品质红茶。遵义红茶在2009“贵州十大名茶”评比中,以优良的茶叶品质、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地理属性等强劲优势荣获“评审委员会特别奖”。   红茶是世界产量最大的茶类,占70%以上。要说它的特点,红茶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茶类,可以煮着喝,可以放奶、柠檬,也可以融入西方人的文化。另外,红茶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它有暖胃,抗感冒,抑菌的功效,同时茶汤色亮丽,呈琥珀色或橙色,视觉效果佳;红茶还很柔和,适应不同的环境,很浪漫和温馨。红茶与铁观音的区别,就是红茶是全发酵的茶,储藏时间比较久。有一种说法是红茶越陈越香,其实是相对陈比较好。红茶制好后通过氧化,储藏期还会发酵,使茶汤更具滑感。而遵义红在秉承了传统红茶优良品质的同时,以湄潭原生态茶种为基础,采用先进的制茶工艺让大自然的精华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2003年,在湄潭县招商引资政策的感召下,盛兴茶业在湄江之滨湄江镇,建立了贵州湄潭盛兴茶业有限公司。公司占地13500平方米,拥有无公害有机茶园基地7000亩以上,是一家集茶叶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茶叶专营公司,是遵义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和优秀茶叶企业,公司以“公司+合作社+基地”的发展模式,率先在安徽峨峤茶叶市场建设“湄潭翠芽批发部”,同时在贵州贵阳“贵阳盛兴茶叶销售公司”和在广东东莞设立“遵义红总代理”等多个专卖店、直销点和批发站东莞作为全国最大的茶叶消费城市,东莞作为一个对外窗口,是全国茶友爱好者的文化之地,因此获得湄潭县政府大力支持与肯定。   通过不懈的努力,遵义红茶在品牌提升、文化运营、体系规范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公司精研茶叶、追求品质、注重创新:早在60年代初期,遵义红茶就已远播到世界各地,享誉中外。公司传承祖辈传统制作工艺,糅各中精髓,研其制法,在公司团队的不断努力与研发下,“遵义红红茶”延续自身独有的茗韵,集合了祁门红茶的香韵与政和工夫的灵秀,开创了遵义红茶产品的祖先,并在国内权威茶行业获得广泛好评;同时,公司还研发了独具特色的绿茶产品,在保持了原产茶品清新口感基础上,吸纳了绿茶醇香精髓,突破了当地茶叶传播局限,为贵州茶产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遵义红茶的崛起,不仅彰显了地域文化的特色,更是对中国奋战胜利的缅怀,其深蕴多重文化内涵,从而保持湄潭盛兴茶叶强劲的品牌凝聚力和创新力,实现品牌扩张,得以向国际化现代企业迈进。   遵义红茶(遵义红)产地范围为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凤冈县、余庆县、道真自治县、正安县、务川自治县和习水县现辖行政区域。

兴仁薏米仁

  小薏米产于云贵高原,由于受当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影响,农民为了生活,不得不大面具种植小薏米,所以薏米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广,产量高,其果实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   1.薏米因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促进新陈代谢和减少胃肠负担的作用,可作为病中或病后体弱患者的补益食品;   2. 经常食用薏米食品对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症也有效果。薏米能增强肾功能,并有清热利尿作用,因此对浮肿病人也有疗效;   3. 经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薏米有防癌的作用,其抗癌的有效成分中包括硒元素,能有效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可用于胃癌、子宫颈癌的辅助治疗;   4. 健康人常吃薏米,能使身体轻捷,减少肿瘤发病几率;   5. 薏米中含有一定的维生素E,是一种美容食品,常食可以保持人体皮肤光泽细腻,消除粉刺、色斑,改善肤色,并且它对于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赘疣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6. 薏米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对防治脚气病十分有益。   兴仁薏仁米(兴仁苡仁米)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源   薏(苡)仁米(Coix lacryma-jobi L. Var. ma-yuen (Roman) Stapf)。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800m至2100m的山地,土壤类型为黄棕壤、黄壤,土壤pH值5.0至8.0;土层厚度≥50cm;有机质含量≥1.0%。   三、栽培管理   1.选种:选用饱满粒大且有光泽的种子。   2.种子处理:用5%石灰水或1:100的波尔多液浸种24小时至48小时后用清水冲洗,再以60℃温水浸种30分钟。   3.播种:每年4月上旬至4月中旬,采用穴播,行距50cm,窝距50cm,穴中心深度5cm。将种子均匀播入穴内,每穴8粒至12粒。   4.中耕除草:分两次进行,第一次苗高5cm至10cm,第二次苗高30cm。   5.施肥追肥:每667㎡(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kg至5000kg和45%复合肥40kg。   6.辅助授粉:开花盛期上午以绳索等工具振动植株进行辅助授粉。   7.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贮藏   1.采收:9月至10月,植株中下部叶片转黄,籽粒80%以上变色成熟时收割。   2.贮藏:种子脱粒后晴天晾晒至含水量≤12%后贮藏。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外观饱满,颗粒匀称,表面光滑,色灰白,腹沟适中。   2.理化指标:颗粒长6mm至7mm,宽4mm至5mm,蛋白质含量≥14.5%,脂肪含量≥5.5%。   3.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赤水乌骨鸡

     赤水乌骨鸡(又名赤水竹乡乌骨鸡)是在该贵州省赤水市特殊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条件下,经过人民群众长期培育繁衍而成的一个遗传基础丰富、性状较为稳定的地方特色家禽品种。 据测定,赤水乌骨鸡含谷氨酸3.60%、丙氨酸1.49%、缬氨酸1.10%、蛋氨酸0.68%、亮氨酸1.93%、异亮氨酸1.07%,均高于其他家禽品种。其体型较大,生活力强,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具有明显的抗疲劳、提高耐缺氧、抗衰老和提高免疫力的功能。 2010年3月8日,赤水乌骨鸡正式获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牋牋1、品种介绍:赤水竹乡发展历史鸡悠久,因形成于山川旖旎、地貌奇特、山峰挺秀、雨量充沛、森林葱郁、物种繁多的“楠竹之乡”赤水而得名。据《仁怀直隶厅志· 物产志· 卷十五》和《赤水县志· 养殖业篇》记载:“…本地良种鸡取名竹乡鸡,为肉蛋兼用型,是饲养的主要品种,单冠、平头、胸宽、体深、腹部大而丰满、脚长短适中,羽毛疏松均匀,黑色为主,耳垂紫黑色,喙、腿、爪以黑色较多……,其中乌骨鸡的皮肤、骨骼皆为黑色…”。原产主要分布于复兴、天台和旺隆等乡镇;随着近年来的大力推广,全市各乡镇得到均衡发展,市外部分地方如重庆、成都、贵阳等地经我市原种禽场引进种苗也有所发展。   牋牋主要特征为:体形较大,单冠平头,胸宽体深,背腰平长,腿脚较高,身体结构匀称。羽色以黑色和黑红色为主,杂色次之,白色较少。黑羽母鸡多为纯黑色,黑羽公鸡的颈部、背部和镰羽多带红色羽丝,尾部羽毛油黑带墨绿色光泽。喙、冠、肉垂、耳叶、胫、爪均为乌黑色,皮乌、骨乌。部分鸡的肌肉、内脏膜和腹脂膜也为乌黑色。出壳雏鸡平均体重35g、成年公鸡平均体重2450g、成年母鸡平均体重2200g;屠宰率高达66.5%—70.5%;初产日龄170—195天,蛋重52—58g;蛋壳颜色、浅褐色或白色,少有绿色。   牋牋2、营养成分:据贵州科学院《贵州省赤水乌骨鸡资源调查及营养成分研究》(黔科鉴字014号鉴定书)报告称,赤水竹乡鸡含有18种氨基酸,总量为36673.38牋mg/100g,为普通鸡20153mg/100g的1.7倍以上,其中人体必须氨基酸含量为14253.98mg/100g,为普通鸡9380g的1.5倍以上;还含有人体必须的Zn、Mn、Ni、Cu、Cr、Fe等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同时对赤水乌骨鸡的药效作用进行动物试验,结果表明,它具有明显的抗疲劳、提高耐缺氧和抗衰老、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牋牋3、养殖模式:采用已经成熟的分段式林下生态养殖技术,即通过原种场2—3周的封闭式雏鸡培育、完成初期免疫接种的健康鸡苗出场,进入养殖场(户)饲养,并通过3—5周的适应性培育过渡到林下生态放养阶段,以达到保持赤水竹乡鸡固有品质、又缩短饲养周期的目的。同时推行“四个统一”养殖方式,即“统一使用饲料原料和严格按照无公害产品生产要求使用兽药、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统一采用林下生态养殖模式和相关的饲养管理技术,统一疫病防治,统一组织销售”措施,整个养殖周期约15—18周,成鸡体重可达2.0—3.0Kg,养殖经济效益为10元/羽左右。   牋牋4、生产状况:在近几年的发展进程中,我们依托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资源优势,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和结合争取到的多个项目建设,使赤水竹乡鸡养殖得到了迅猛发展,初步形成了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格局。到2007年,全市以竹乡鸡为主的家禽存栏量达171.5万羽,出栏量达251.2万羽;建立起年出栏100羽以上养禽大户3700多户、年出栏5000羽以上家禽养殖小区67个、年出栏5万羽以上养殖基地村38个,建成了生产竹乡鸡种苗的原种场2个,建立起以竹乡鸡生产、销售为主的专业合作社4个。   牋牋5、成果展示:2006年12月赤水竹乡鸡通过省农业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2005年6月《赤水市竹乡黑羽乌骨鸡生产技术推广与应用》获赤水市人民0科技成果一等奖;2004年3月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竹乡乌骨鸡》地方标准(DB52/451—2004);1993年3月贵州科学院完成《贵州省赤水乌骨鸡资源调查及营养成分研究》;2008年申报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登记。   牋牋6、推广应用前景:研究开发赤水竹乡鸡系列营养保健食品,如乌鸡营养面、乌鸡肉松、乌鸡骨泥面、乌鸡脑口服液、特色卤乌鸡翅、鸡腿等产品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已经试制成功的赤水乌骨鸡营养面各项指标符合企业标准,质量优于国家标准,随着投放市场和拓展国内外市场,将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为贵州省保健食品的开发作出贡献。牋牋牋牋   地域范围   赤水乌骨鸡分布于赤水市所辖行政区内的十七个乡镇(办事处),包括:天台镇、复兴镇、大同镇、旺隆镇、葫市镇、元厚镇、官渡镇、长期镇、长沙镇、宝源乡、丙安乡、两河口乡、石堡乡、白云乡、市中街道办事处、金华街道办事处和文华街道办事处。赤水市位于贵州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斜坡地带,紧靠四川省和重庆市。地处东经105°36′26″-106°14′56″,北纬28°15′02″-28°45′58″。东南与习水相连,西南部、北部、西北部与四川叙永、古蔺、合江县接壤,总面积1801.2平方公里。海拔221-1703.1m,高差1509.1m。赤水市是中国著名的十大竹子之乡,有竹林面积达114万亩,果园面积9万亩;森林总面积200万亩,覆盖率达71.36%。2009年规模达402.7万羽,年产6510吨。

贵州省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贵阳 青岩豆腐 修文猕猴桃 开阳富硒枇杷 永乐艳红桃 花溪辣椒 红岩葡萄 息烽西山贡米 开阳富硒茶 清镇酥李 梵净山紫袍玉带石雕 贵阳折耳根 雷家豆腐圆子 花溪白鹅 羊艾毛峰 黄粑 羊艾碧绿春
六盘水 水城猕猴桃 六枝月亮河鸭蛋 妥乐白果 盘县刺梨果脯 岩脚面 水城小黄姜 六盘水苦荞茶 六盘水苦荞米 落别樱桃 六枝龙胆草 水城黑山羊 保基茶叶 四格乌洋芋 盘县火腿 钟山葡萄
遵义 贵州茅台酒 凤冈富锌富硒茶 务川灰豆腐 遵义红 赤水金钗石斛 余庆苦丁茶 湄潭翠芽 绥阳金银花茶 黔北麻羊 道真玄参 习酒 正安白及 正安娃娃鱼 茅台酒 绥阳土鸡
安顺 关岭火龙果 花江狗肉 平坝灰鹅 坡贡小黄姜 安顺山药 白旗韭黄 紫云红心红薯 安顺金刺梨 上关六月李 黄果树窖酒 紫云花猪 梭筛桃 关岭桔梗 安顺蜡染 镇宁-糖
毕节市 威宁火腿 大方皱椒 威宁党参 大方天麻 大方漆器 赫章核桃 赫章半夏 金沙回沙酒 毕节可乐猪 金沙贡茶 威宁荞麦 织金续断 威宁洋芋 织金竹荪 威宁白萝卜 大方圆珠半夏
铜仁市 石阡苔茶 沿河沙子空心李 梵净山翠峰茶 玉屏萧笛 江口萝卜猪 梵净山茶 思南黄牛 德江天麻 铜仁红薯粉丝 沿河山羊 铜仁珍珠花生 玉屏茶油 石阡豆腐乳 思南花甜粑 草凳 思南土家香肠
黔西南州 晴隆绿茶 兴仁薏米仁 册亨茶油 普安红茶 安龙金银花 仓更板栗 普安四球茶 品甸生姜 贵州醇 晴隆糯薏仁 安龙白及 望谟黑山羊 顶坛花椒 七舍茶 兴义耳块粑 安龙石斛
黔东南州 从江椪柑 从江香猪 黎平香禾糯 丹寨蜡染 锡利贡米 雷山银球茶 麻江蓝莓 雷山乌杆天麻 施秉头花蓼 榕江葛根 三穗鸭 思州柚 苗家鸡稀饭 丹寨硒锌米 剑河钩藤 从江香禾糯
黔南州 都匀毛尖茶 罗甸玉 贵定云雾茶 长顺绿壳鸡蛋 荔波蜜柚 三都水族马尾绣 罗甸荷叶粑 龙里刺梨 罗甸艾纳香 福泉梨 惠水大米 龙里刺梨干 罗甸火龙果 贵定益肝草凉茶 惠水黑糯米酒 贵定盘江酥李

贵州省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