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福州 >> 台江区 >> 瀛洲街道

瀛洲街道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福州橄榄

  橄榄是-种味道特别的水果,初吃时只觉得又苦又涩,而回味后却觉得清香、甘甜。 橄榄别称为“青果”。这是因为-般水果初生时是青色的,熟时变了颜色;而橄榄从生到熟。始终保持青翠的颜色。 橄榄又称为“忠果”、“谏果”,这是因它先苦后甜的特别韵味有同于古代忠臣苦谏的性格而称名的。 橄榄还被称为“福果”。这是海外华侨起名的,既说明了福州历史上橄榄产量多,也表达了侨胞对乡土(福州)的眷恋之情。 “桃三李四橄榄七”,橄榄需栽培7年才挂果,成熟期一般在每年10月左右。新橄榄树开始结果很少,每棵仅生产几公斤,25年后才显著增加,多者可达500多公斤。每结-次果,次年-般要减产,休息期一至两年。故橄榄产量有大小年之分。   福州橄榄品种很多,主要有檀香、惠圆、长营、羊矢等10余种。其中檀香橄榄碰牙即碎,清香四溢,食用最佳,适合鲜运外销;惠圆橄榄义名猪母榄、果大肉厚,适合加工成较高级的蜜饯系列产品;长营、羊矢橄榄产量多,可加工成五香橄榄、咸橄榄等产品。近年来福州的饭店酒楼中,把生橄榄捶扁,用红糟腌后上桌,风味独特,很受欢迎。 福州橄榄产地主要分布在闽江下游两岸,以闽候、闽清两县的产量最多。   福州橄榄   地域范围   福州橄榄地域保护范围包括仓山区、马尾区、晋安区、福清市、长乐市、闽侯县、闽清县、罗源县、连江县、永泰县等10个县(市)区,即福建省中部偏东,闽江下游,界于东经118°08"~120°31",北纬25°15"~26°29"之间,海拔250米以下,土质属红壤、壤土、潮土。总保护面积2.5万公顷,总生产面积7000公顷,年总产量1.8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青、黄色,酥脆可口,初吃时微涩,细嚼后生津,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肉质鲜嫩、松脆,回甘明显、持久,风味浓。 2、内在品质特征:不溶性膳食纤维(IDF)和水溶性膳食纤维(SDF) 含量高,丹宁含量1.3%-1.5%,黄酮含量1.5%-1.7%。 3、质量安全要求:产品执行NY 5024-2005 《无公害食品常绿果树核果类果品》相关规定。 A、包装: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食品包装卫生要求,还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包装容器应用干燥、清洁、卫生、无异味的材料制成,包装应牢固、清洁、防潮,能保护橄榄品质,适于长途运输。 B、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福州橄榄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C、运输: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卫生、无异味、无污染。运输时应防雨、防潮、防暴晒。装卸时应轻放轻卸,不得甩掷。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 D、贮存:产品应贮存于清洁、防潮、通风、干燥、无异味的专用仓库内,仓库周围应无异味气污染。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贮。 备注:“橄榄制品”名称根据农业部农业行业标准(NY/T10-2003)界定为以青橄榄(即:橄榄鲜果)为原料,按不同工艺和配方加工而成,产品分为三类,这三类产品广义上都属于橄榄蜜饯产品。一类是甜橄榄类产品,属传统的蜜饯产品;第二类是咸橄榄类产品,属蜜饯产品加工过程的咸橄榄坯原料,在部颁行业标准中上升为产品;第三类是冰橄榄,属新开发的橄榄蜜饯类产品,但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蜜饯。 传统的橄榄蜜饯产品,是以青橄榄为原料,先加工成咸橄榄坯备用,再以糖、盐、香料等辅料经泡淹制加工而成。而冰橄榄产品加工不经加工咸橄榄坯原料工艺,而直接以糖、盐、香料等辅料经急冻加工而成。鉴于福州橄榄近2000年的栽培史和1000多年的加工史,为了更好传承福州橄榄文化,建议福州橄榄保护范围包含福州种植的橄榄鲜果以及以福州种植的橄榄鲜果,按照福州工艺制作的“橄榄制品”。

福州福桔

  福桔是福州市市果,年产量近10万吨,约占全市水果产量的-半。福桔上市期在农历春节前后,由于色泽艳红、果美汁甜,又与“福、吉”谐音,备受群众喜爱。福桔产地多分布闽江下游两岸。深秋初冬时节,闽江两岸层层绿树,枝头缀满红果,色彩斑斓绚丽,人们誉之为“闽江枯子红”。   福桔大部分销往东北、华北一带。通过保鲜,上市期可达半年。   由于盛产桔子,福州古时常制桔灯,寓以吉利、高升之意。桔灯的制法是,在大颗福桔近蒂处平切,取出瓣肉,留下桔壳,用红丝线穿过桔壳堤挂,再用小钢丝扎成烛托放人灯中,插上小蜡烛,点燃后即成新颖别致、小巧玲珑的桔灯。古人有不少咏桔灯诗,如“阿侬巧制赤球轻,到眼圆光分外明。记得看灯时节近,红丝高揭照人行。”著名女作家冰心曾作-篇散文《小桔灯》,寄托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地域范围   福州福桔地域保护范围包括仓山区、马尾区、晋安区、福清市、长乐市、闽侯县、闽清县、罗源县、连江县、永泰县、平潭县等11个县(市)区,即福建省中部偏东,闽江下游,界于东经118°08"~120°31",北纬25°15"~26°29"之间。总保护面积25万公顷,总生产面积1000公顷,年总产量25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果实扁圆形,果顶微凹;果皮朱红,有光泽;皮薄,易剥离;果心小而空,果肉多汁;风味浓郁,酸甜适口,有香味,种子8-15粒。 2、内在品质特征:可溶性固形物11%-13%,总糖8.5%-10%,总酸0.8-0.95%。 3、质量安全要求:执行NY 5014-2001《无公害食品柑桔》相关规定。 4、包装、运输、贮存。 4.1、包装: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食品包装卫生要求,还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包装箱应用轻便坚固,能抗压,不易破碎变形,无毒,无异味,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的材料制成。福桔的销售标签应符合GB 7718的有关规定,包装的容器应符合GB8868、GB6543或相关食品用包装材料卫生标准规定的包装材料。包装应使果实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机械损伤,保新鲜,并避免散落和损失。减弱果实的呼吸强度,减少果实之间的病菌传播机会和果实与果实间、果实与果箱间因摩擦而造成的损伤。 4.2、运输:果实含有大量的水分,运输途中易损伤而造成腐烂。运输时应做到以下各点:一是果实运输前应经过预冷处理,除去田间热。二是装运的果实必须包装整齐,便于运输。不同的包装箱,应分开装运,轻装轻放,排列整齐。三是要及时运输,做到“快装、快运、快卸”,严禁果实在露地日晒雨淋。四是运输途中应尽量减中转次数,缩短运输时间。五是运输工具必须清洁,干燥,无异味。五是根据柑橘的果实的生理特性,在运输途中对温、湿度进行及时的管理。最适的运输温度为5~8℃,相对湿度为90%~95%。 4.3、贮存:产品贮藏于通风库或普通仓库中,应适当的通风换气以调节库内温度和湿度,排出库内的不良气体。并在一定时间内要进行抽查,密切注意果实质量的变化。产品贮藏于冷库中,冷藏的温度以3~4℃为宜,冷藏库要注意通风换气,排除过多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冷库制冷的蒸发器要注意经常除霜,以免影响制冷效果。仓库周围应无异味气污染。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贮。

福州鱼丸

  福州著名的风味小吃。一般用鳗鱼、马鲛等鱼肉捣成泥糊状,调拌优质薯粉为皮,用精肉、虾仁等作馅,捏成丸子。煮熟后泡以美味高汤,加上葱花,浮于汤面,称“七星鱼丸”。它具有色泽洁白、质有弹性、肉馅香松、口味清爽等特点,素负盛名。据说这七星鱼丸是海上渔妇所创,被一出洋经商的商人学到手,返回福州后如法炮制,开了家“七星小食店”,独家经营“鱼丸汤”。后有一位进京赴考的举人进店就餐,食鱼丸后啧啧称奇,口占一诗曰:“点点星斗布夜空,玉露甘香游客迷;南疆虽有千秋饮,难得七星沁诗脾。”店主将诗裱于店堂上,从此食客盈门,生意日隆。“七星鱼丸”因此诗而得名。如今福州街巷到处都有鱼丸摊店。郊县的长乐、福清等地也有食鱼丸之俗。除店卖外,还有走街串巷肩挑叫卖者,他们以调羹敲打小碗招徕顾客。做为地方风味特产,外地人到榕也多以品尝鱼丸为乐。   

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是福建省福州市的特产。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福州三坊七巷里的肉松被称为肉制品中的一绝。色泽鲜艳,入口自溶,味道清醇鲜美,酥香可口,有油香味,却不生油腻感,风味独特,食后满口留香。肉松创制人林振光(小名鼎鼎)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闽侯上街人。因家贫,来福州当兵,后学厨,最后进入刘府当家厨。一次,在烹煮方块肉时,因煮得太烂,不得已就试着将肉的筋膜、油等剔去,加上特别调料,焙成条状肉绒,勉强端上桌去。不料刘府人食后非常满意。于是林鼎鼎不断加以改进,使之成为人人喜尝的名牌产品而流传下来,就是现在的鼎鼎肉松和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的做法:   材料:   主料:猪腿肉(5000克)   调料:白酱油(500克)白砂糖(400克)赤砂糖(250克)   制作工艺:   1.原料整修:选用猪后腿精肉,去皮拆骨,修尽肥膘和油膜,切成方形小块。   2.煮烧:先将肉块煮烂,撇尽浮油,至肉纤维能松散为度。加入白酱油、白糖和红糟混匀。   3.炒松:锅内倒入配料后,不断地翻动肉块,将肉块挤碎挤松,一直至锅内肉汤烧干为止,然后分小锅炒,有铁瓤翻动挤压,使水分逐渐烤干,待肉松纤维疏松不成团时,改用小火烘烤,即成“肉松坯”。   4.油酥:将“肉松坯”再放到小锅内用小火加热,用铲刀翻动,待到80%的“肉松坯”成为酥脆的粉状时,用铲刀铲起,用铁丝筛子筛分,去除颗粒后,再将粉状“肉松坯”置于锅内,倒入已经加热溶化成液体的猪油,用铲刀拌和,结成圆球形的圆粒,即为福建肉松。   

福州碗糕

  每年立夏日,是福州以风味小吃为主的美食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磨麦粉、米浆,做煎饼,炊碗糕。碗糕以小碗为模具,抹净油,倒米浆,上面撒些芝麻,将碗上屉,旺火蒸15分钟,出锅将糕从碗中倒出即可。碗糕松、绵、软、营养丰富,易于消化。   

半岩茶

  半岩茶产于鼓山。因产量不多,过去或作贡品,或为高官显贵享用。此茶生在鼓山岩层或丛荫之中,少有阳光直接照射,纯为天然雨露滋润长成,故味清色淡而芳香。用鼓山龙头泉之水冲沏此茶,气味芬芳,久留齿颊,效果尤佳。

福州茉莉花茶

  福州是茉莉花茶的主产地。清咸丰年间,茉莉花茶就成为皇家贡茶,后大量出口海外,居全国之首,被誉为“中国茶”。2009年,福州茉莉花茶获地理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茉莉花茶清香馥郁,滋味甘醇,清新爽口,经常饮用可以清肝明目,延年益寿。   追溯历史   茉莉花几乎与古城福州相伴而生。   有史可考,在西汉时,八闽之地的山光良景里就可追溯出茉莉花存在的蛛丝马迹,那时花为花,并不与其他物质掺合配搭。然而深受土地滋养的人们,在精耕细作的劳动中领会了自然无私的馈赠,到了宋朝,聪慧灵敏的福州人开始将茉莉花与茶相融,制作出茉莉花茶。   曾经福州北郊的新店、战坂,南郊的盖山、城门,西郊的洪山、洪塘,以及闽侯的上街、侯官,都是著名的“花乡”。

瀛洲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两街社区

----

瀛东社区

----

滨江社区

----

瀛福社区

----

红星社区

----

光明社区

----

建海社区

----

瀛洲街道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