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省 >>广元 >> 朝天区 >> 蒲家乡

蒲家乡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剑门蜀道

剑门蜀道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绵阳地区。是在连绵不断的秦岭、巴山、岷山之间,以“蜀道”为纽带的风景名胜区。1982年被定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蜀道”是从陕西汉中、宁强入川,至广元、剑阁、梓潼的古栈道,绵亘150公里余。沿线地势险要,风光峻丽。“蜀道”中分布着众多的名胜古迹,有朝天关栈道、三国古战场遗迹、武则天庙皇泽寺、唐宋石刻青佛岩、剑门关、古驿道翠云廊、七曲山大庙、李白故居等。它是一条自然风景与人文历史胜迹并茂的“旅游热线”。  剑门关,72峰绵延起伏,形如利剑,直插霄汉,古称“梁山”、“剑山”,是蜀北屏障,西川咽喉,素获“天下雄关”之称,古为兵家争夺之地,有极高的军事价值。主峰大剑山,海拔1200米,山顶有建于宋代的古庙——梁山寺,沿途可饱览石门关、石笋峰、穿洞梁、仙女桥、舍生崖等景观。  皇泽寺在广元市西,原名“乌奴寺”,亦称“川主庙”,因唐代武则天出生广元,后改名“皇泽寺”。今寺为清代建筑,有大佛楼、则天殿、小南海、五佛亭、吕祖阁等。则天殿有武则天石刻坐像一尊。中层石窟,保存着南北朝、隋、唐、宋时期造像1203尊,飞天起舞,神态各异,堪称古代造像艺术精品。  朝天观栈道是古代川陕之间著名蜀道遗迹。朝天关山险水急,其北为清风峡,下行为明月峡,在两峡的峭壁上可见上、中、下三排石洞,在中排孔洞察以木枋作为梁架,上铺木板为路,下排石孔插以撑木,支撑中层梁架,上排石孔插以木枋,搭遮雨板。两处栈道保存完好,山景秀丽,大可饱览古代蜀道“飞梁架绝岭,栈道接危峦”的风光。  翠云廊在川陕公路两侧,古柏夹道,青仓一色,素有“蜀道奇观”支撑。这些古柏,大可合抱,形如苍烟,或背负悬岩,或耸立山头,或在路旁,形成一条绿荫覆盖的“翡翠长廊”。  地址:剑门古蜀道,以剑阁古城为中心,向北至朝天区朝天镇朝天峡(又名明月峡),南至绵阳市梓潼县演武镇,全程二百余公里。  类型:国家公园森林山古迹古道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开放时间:  8:00-18:00  门票信息:  门市价:100.0元

广元曾家山景区

广元曾家山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曾家山景区位于秦巴南麓、川陕结合部的广元市朝天区,平均海拔1200米,总面积51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74%,地质景观独特,享有“溶洞王国”、“石林洞乡”之美称。年均气温12℃,夏季平均气温23℃,冬季平均气温零下6℃,是夏避暑,冬赏雪的旅游休闲胜地。  景区由森林景观、农业观光、民俗风情、地质博览“四大园区”和川洞庵、石笋坪、汉王洞、吊滩河、麻柳峡“五大景点”构成。森林景观园总面积497平方公里,园内动植物种类繁多,有红豆杉等珍稀植物、林麝等野生动物数百种;云海、-、石海、草海、雪海五大景观独具特色。农业观光园总面积10万亩,园内建有新品种展示、果蔬采摘、农耕体验等8个特色园区。民俗风情园以曾家镇高山风情小镇为主体,是曾家山的旅游中心,“麻柳刺绣”、“李家狮舞”、“平溪傩戏”等充分展示出高山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地质博览园古生物化石丰富,典型的岩溶地貌景观囊括了温带—亚热带岩溶地带的全部类型。石笋坪的“巨型石芽”、川洞庵的“瓮形竖洞”举世罕见,深不可测的汉王洞、世界最短的河流吊滩河神秘莫测,以及鬼斧神工的麻柳峡成为曾家山独特的地质奇观。  热情欢迎各地朋友来曾家山旅游,听-松涛、观地质奇景、吃山乡土菜、住新村农舍、赏民俗风情。      地址:广元市朝天区曾家镇曾家山景区  类型:地质地貌山  等级:AAAA  电话:0839-8675129  官方网站:http://www.zjsly.com/  开放时间:  淡季(11月20日-次年3月31日)8:30-17:30;旺季(4月1日-11月19日)8:00-18:00。  门票:  门票50人民币  

明月峡景区(朝天峡)

明月峡景区(朝天峡)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明月峡景区位于广元城北23公里处的朝天镇南1公里嘉陵江畔明月峡中。这里扼川陕公路咽喉,两岸绝壁如削,江涛拍岸,东岸石壁上仍遗留着长约半公里的古栈道孔眼。栈道开凿于先秦,历代续有修葺。《史记》有“栈道千里通于蜀汉”的记载。  公元前316年秋,秦惠王纳司马错之策,命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率兵沿此道灭蜀。西汉刘邦屈居汉王,派萧何维修栈道,川北一带数十万石军粮和无数先民子弟经此出川,支援前线,故有“汉之兴自蜀汉”之说。三国葛亮北伐曹魏,对栈道曾进行修整扩建使其成为调遣兵马、运送粮秣的通途。唐代诗人李白写下千古绝唱《蜀道难》。如今该峡谷集水道、纤大道、栈道、驿道、公路、铁路古今六道于一峡,被誉为“中国交通史博物馆”。今日蜀道不再难。  朝天峡。明月峡钓来历:朝天因唐明皇“安史之乱”幸蜀,蜀中百官在此接驾朝拜天子而得名。明月峡,是明清以来,许多文人雅仕崇赏自然风光,遂取李白“清风清,秋月明”的诗句而得名。  古栈道开凿之谜:古栈道同长城、运河一样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创举,其结构之科学,修建之艰辛。古代“五丁开道”的神话传说一直流传了几千年,给古道的开凿蒙上了一道神秘的色彩。《蜀道难》中有“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道相钩连”的诗句。栈道的修建,究竟是半崖中悬绳吊筐?是河中搭架?还是横向凿孔、铺板、凿孔,依次而成?至今仍是一个谜。惟有东岸石壁上现存的数百个栈道孔眼,自身才能说个明白。  萧何异舟明月峡:  萧何碑遗址现存于明月峡老虎口下,碑文为“……沛公为汉中王,王巴蜀汉中四十一县,都南郑。……王留公于南郑,收巴蜀租给助军粮……”  。此段文字可佐证刘邦派萧何维修明月峡栈道的史实。诸葛亮伐魏局蜀(豆雄:诸葛亮北伐曹魏,常有“粮尽退”的困惑,曾派费棉对此道进行修整,使其成为调遣兵马、运用粮秣的通途。“木牛流马”这一交通工具也为适应蜀道运输而制。但终因蜀道太难,加之蜀国乏力,导致北伐最终失败。  陆游魂断明月峡:诗人陆游面对南宋政府不图进取放弃西北抗金大业的作法,心情极度悲痛,在从汉中南郑至成都任职途中,他象一个失魂落魄的危重病人,神情恍忽,乘一叶扁舟,过望云滩,不慎将在南郑时所作的《山南杂诗》百余篇坠入江中。查古望云滩,就在明月峡出口处不远。  张献忠威镇明月峡:公元1644年,广元、昭化是张献忠大西政权的地盘,其时成都生员颜天汉欲北至陕西请李自成入蜀,途经明月峡为张献忠所部巡逻兵逮捕,然后押往成都杀死。历史上著名的张献忠大西政权“杀士子”的事件由此而生。  千里蜀道,在汉唐时期是全国政治中心,长安与西南地区相联系的重要驿道,是秦蜀两地政治,经济,文化相联系的纽带,  是我国最古老的“国道”。  地址:广元市朝天区明月峡景区  类型:古迹古道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3小时  电话:0839-8623838  官方网站:http://www.gymyx.com/  开放时间:  8:30-18:00  门票:80元     

广元大安寺

广元大安寺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大安寺(朝天区)  大安寺在广元市朝天区小安乡内,地处偏僻的云雾山。大安寺为千年古寺,具有珍贵的文化艺术价值,于2007年成为四川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安寺始建于东汉末年,本名为“圆通观”,为雄踞汉中的军阀、五斗米道天师张鲁所建。唐初由尉迟敬德重修改名“圆通寺”。明崇祯年间,由于圆通寺住持率领弟子与张献忠军队抗争,保护了寺庙与周围地区的安宁和平,故改名为“大安寺”。大安寺的寺庙外围经过修复粉饰,恢复了往日的恢宏面貌,与苍木翠林,显得安详而肃穆。殿内有一座记载着捐献寺庙重修事宜的民国石碑。此外,还有一口铁碑,据说重达千斤,是大安寺的镇寺之宝。铁碑铸于明朝,碑上镌刻有铭文《建立观音寺记》,记载圆通寺维修事宜,虽通身铁锈但保存完好,铭文依旧清晰可见。  级别:省级  年代:明  地址:广元市朝天区小安乡内  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向东、西、南外延10米至堡坎,北至玉皇殿后20米处古柏树。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东、西、南外延10米,向北外延30米。  

水磨沟秦巴大草甸旅游区

  川北奇景水磨沟位于朝天区东北30公里的青林乡、马家乡境内,海拔1600米,原始森林面积27000亩,奇特的景观遍布其间,马尾瀑水流从数丈高的悬崖峭壁上奔涌而下,溅起层层水雾,激荡在胸;翡翠峡水流纷披,成一块翡翠,攀藤萝而进,险峻深邃天似穹窿,置身其间,如空调天作,清新自然;贵妃草原23个蒙古包点缀其间,或跳或卧,别有一番情调;石笋峰拔地而起,高千仞,雄奇伟岸,此外,溶洞、峰丛、石虎及珍稀植物以及青猴、老虎、野猪、大鲵等名贵动物遍布景区,积奇、险、秀、幽于一体实为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   地址: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东北部沟口距朝天镇50公里  类型:山  电话:18781250277   

明月峡栈道

明月峡栈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嘉陵江上游广元段的明月峡栈道,是古蜀道的著名遗址——古栈道遗址。位于朝天区境内,嘉陵水穿峡而过,上有纤夫乌道,先秦栈道,战国中期的金牛驿道等各个不同时期的道路交通遗迹,还有本世纪三十年开山凿路形成的川陕汽车道,夹江并行的宝成复线和国道108线高等级公路。上下五千年的中国道路交通尽收眼底,一览无余,是中国古今道路交通最集中,时间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地方,故被誉为“中国古今道路博物馆”,具有很高的考查研究价值。      保护范围:东至朝天关关口(含古今牛驿道、朝天关);南至常家沟;西至宝成线路基;北至明月峡地名碑北100米。  建设控制地带:东至朝天关关口东500米;南至常家沟以原108线为中心,向东延500米处,向西延至嘉陵江;西至火焰山山顶;北以明月峡地名碑往北200米,以原108线为中心,向东至朝天岭外延500米,向西延至嘉陵江。  

筹笔驿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筹笔古驿,位于广元市朝天镇北5公里的筹笔乡,是金牛道上的主要驿站。有公路直通筹笔乡。宝成铁路从筹笔驿对岸通过。  嘉陵江从北向南,饮马溪从东至西,恰好在筹笔驿与嘉陵江主流构成了“丁”字形。由一江一溪划出三山鼎立。而饮马溪的出口较为严缓;积成100余亩地的平滩,不知何年何月沙滩升出江面,日渐增高,成为一片开阔的河床。那鼎立的三山,东山名汉王寨、西山叫安家山,北山称八庙山,这三山迎面是陡峭石壁,有相互顾盼之势。  汉王寨,相传刘备作汉中王前在这里屯过兵。山的顶端平坦,约两百余亩。刘备在此建过营盘,还有校场、旗杆坪地名流传于世。现在的村名叫军师村,汉王寨就在军师村三组。据说诸葛亮北伐来到筹笔,爬上汉王寨,看到这险峻的山势,也在汉王寨扎了兵。过去的汉王寨修建有宏大规模的汉王庙,庙中塑有汉王刘备和孔明、关羽、张飞等泥像。远近的老百姓逢年过节都来庙上朝拜,香火盛旺。  安家山在汉王寨对面,中间隔嘉陵江,两山相对等高。迎面一道峭壁,名曰“筹笔岩”。安家山的名字也来源于诸葛武侯,据说他的士兵打仗残废,便退下来在安家山安了家,故此而得名。  八庙山与汉王寨排齐,中间隔一条饮马溪。八庙山的坡度较为平缓,上山的道路是间断性石级,山的高度低于汉王寨和安家山,山顶曾修建过天贡堂,传说是诸葛亮商议军机大事的地方。  蜀汉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结束了南征后,又开始北定中原的战役,可是北伐的敌手是曹魏司马氏父子,凭他屡次交锋所得出的结论,可不敢有丝毫的疏忽,必须是他亲自出马才能对付,于是他率领十万大军,带上赵云、马岱、马谡、王平、杨仪等大将,浩浩荡荡来到筹笔驿。观察此处是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地方,与汉中前线阵地有一定距离,溯嘉陵江进阳平关达兴州可通陈仓,折东可去汉中,于是诸葛亮在筹笔这地方建立了一个后方军事基地。  蜀汉建兴六年,诸葛亮率军伐魏,战不得时,箕谷失利,街亭失守,挥泪斩马谡,向后主上了《自贬状》,心情非常沉重。但是,自白帝城托孤后,他不得不尽心竭力地为国事运筹,他又回到筹笔驿,向刘后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表奏。后世称诸葛亮的这章表奏为《后出师表》,就是在筹笔驿写成的。  筹笔也因诸葛亮写了《后出师表》而得名。历史典籍虽未明确记载,但裴松之在《三国志集解》中谈到,《后出师表》由张俨默记,诸葛亮去世20多年后西晋太康初(公元280年),晋寿郡太守高明,督工在嘉陵江东岸,饮马溪南畔,修起规模宏大的神笔院。  神笔院有瓦房70余间,分立了集贤堂、中军殿、天贡堂。神笔院里塑有诸葛亮凝神写书姿态的泥像,面前两书童、一书童捧砚,一书童牵纸,纸的前段,已写下《后出师表》前段文字。集贤堂里塑了赵云等20多位将领。  神笔院修缮竣工后,高明写出《神笔院碑记》,同时用石碑刻下《后出师表》全文。当地老百姓敬仰诸葛亮,称神笔院为“军师庙”,每年年关,朝奉者甚多,尤其在八月(诸葛亮死于八月)香火旺盛,来凭吊、祭奠者络绎不绝。  神笔院也由于战争原因,几经兴废。北周初,益州总管王谦攻利州捣毁了神笔院塑像。事后,老百姓又塑起诸葛亮像,到隋末,庙宇再遭兵毁,从此神笔院只留下一片废墟,但筹笔驿的集市却日益兴盛,筹笔驿的芳名遐迩皆闻。唐代大诗人李商隐、葭髀逢、武元衡、罗隐,宋代的石延年、陆游,明清时代的王士桢、张向陶等诗人,都在筹笔驿写下了篇。      景点位置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016县道  

曾家山石笋坪

  石笋坪在四川省广元朝天区曾家镇石鹰村,属于曾家山景区的一部分。石笋坪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一排山峰,巨大的石峰拔地而起,尤其是春天,近处的桃花,远处的油菜花与宁静的小村庄相得益彰,景色异常漂亮。  景点位置  四川省广元朝天区曾家镇石鹰村  

川陕蜀道遗址

川陕蜀道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川陕蜀道遗址道一又称阁道,栈阁。在广元市区北45公里朝天镇南北明月峡和清风峡中,濒嘉陵江东岸峭壁上。是古代川陕之间著名蜀道遗迹。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曾有不少描写,以唐李白的《蜀道难》最脍炙人口。栈道开凿始于先秦,《史记》有“栈道千里通于蜀汉”的记载。历代续有修葺。今阁道已废,岩壁上洞孔犹存。洞分上中下三层排列,中层孔洞用作插木桩,上铺木板以作行道,下层作支撑孔眼,上层用以搭篷蔽雨。每个洞孔约30厘米见方,深50厘米左右。远观栈道,宛若凌空廊阁,故又有云阁之称。

雪溪洞

  雪溪洞因此而得名。雪溪洞隐在潜溪河畔的森林之中,风光十分秀丽。参天的树林之中有一大石壁,雪溪洞口就在这石壁之下。洞口前是一间开阔的大厅,石桌石墩整齐排列,幽静森严。厅上两米多高的陆游石像,仪态庄严。厅侧,一条清澈的小溪,从一丈余高的洞门底淙淙地流向大石穴中去了。雪溪洞全长8000多米,是剑门蜀道的风光胜地,洞中石幔、石花、石笋、石柱,拟物状人,巧夺天工。洞中的每一根钟乳,每一片岩壁,都是一件精美绝伦的天然雕塑,地设天造了这座神奇了地下仙宫。一进洞门,便是“雪溪龙宫”在霓红灯的照射下,千万钟乳石像怒放的莲花从空中倒垂下来,悬挂的莲花潭上,碧潭金波粼粼,花瓣晶莹明亮,五光十色,万紫千红,胜似瑶池仙境。莲花潭北端是一座幽清的小山峡,峡壁似削,水清如镜,峡谷幽深,耐是人寻味。峡顶一缕斜阳飞来,照在莲花潭上岸畔的数墩似玉的石笋上,一幅“金秋晚照”的丰收景象,令人神往。弯腰从石门进去,人们叫它“矮檐”。石门侧有十多米长的一块金黄色巨石,像一只肥大的巨旬伏卧于清溪。顺溪前行百余步,有一块百余平方米的小坪,小坪后壁上一大壁石钟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俯视着,人们称此为“凤凰台”,这是洞内开辟的一座舞厅。游人可以在此跳舞欢歌。坪下流水潺潺,碧波荡漾,发出美妙的音乐声在洞中回旋,音韵和谐,游者可携着伴侣,踏着音韵的旋律,进入快乐的世界。走出舞池,穿行一段山峦行数十步就到了“南海仙慈”。20余平方米的大平台前,有5米多高的大石柱,它似一青春少女,潇洒温柔,慈祥可亲,人们叫它观世音。  平台顶部和后壁上,大小石笋,参差林立。水珠儿如细雨轻洒,似甘露琼浆,虔诚的游者,喝几滴以求吉祥。与观音石柱相对的另一石上,矗立着近两米高的石塔,名“灵山宝塔”,宝塔后是“神龙池”,池中有两条丈余长的青龙和黄龙,张牙舞爪,争抢珠宝。神龙池前,十围粗的大石柱,人称蟋桃树,支撑着数千平方米的石壁,壁上钟乳石林立,似繁茂的树枝,有的象虬髯美须,有的像下垂的珠帘。蟠桃树下是一座石桥,人称“天桥”,它将两岸连接起来。桥下流水轰鸣,似龙吟虎啸。桥北数块石头或卧或立,有的像雄狮翘首远望,有的像老虎扑食,有的像骆驼漫步,有的像唐僧师徒西取圣经。虎王石背后玉柱立地顶天,据有关专家考证,此柱的形成已有一亿三千年了,称为“盘古玉树”,已说明了它们古老。盘古玉树下,清溪碧潭,潭中一奇特而古老的怪石,酷似巨龟负着洁白的玉塔窥望来人,故史“金龟驮塔”。龟塔背后的深潭中伏着犀牛石,石黑油亮,憨望着前方,好像是怕游者扰乱它的安静。溪岸一座小山,奇峰峥嵘,小山后巨大的黑石上并着两根石笋,正看像双峰宝塔,塔脚两端有两块石头像两只大蟾对首高望,人称“双蟾拜塔”,侧看双塔又像并肩的情侣在切切私语。漫步溪岸,步级前行,溪岸石柱林立,有的洁白如雪,有的光亮似玉,有的呈粉红,有的黄如金。  回首大厅中,千佛山莲台高拱。似如来盘坐,连台下林立的石笋,像万千虔诚信徒,有的静听讲经,有的已心领神会,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佛山下一条小溪,涓涓长流,清明如镜的潭中映着明月的倒影,故史“天潭映月”,给佛山增添了幽静。天潭上流有一座石拱桥,横流而渡,桥头路分三处,使游者迷惘。顺溪而上,绝壁截断了溪流,碧溪从崖脚底冒了出来,翻波煮浪,奇景异常壮观。过桥至右,又进入了一山洞,洞路曲曲折折,洞中有洞,正是“曲径通幽”。过桥直走,经一座石圆门,前面是空旷的大坝,可容万余人。取名“牧野晴秋”,已说明坝的空旷。洞壁石钟乳较少。坝上卵石堆积,沙砾铺垫,不知多少年月,洞中溪水是从此流走的。时过境迁,今天水已从侧边的暗河里流出了,坝里只留下了水流磨损冲洗的痕迹,游者到此,只走了洞长的五分之一,洞中的胜景,已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享受。  雪溪洞真是一个神奇的世界。   地址:广元市朝天区朝天镇  类型:洞穴  电话:0839-6015008  开放时间:  8:30-18:00  雪溪洞门票:50元  

川洞庵

  川洞庵位于四川广元市朝天城东42公里的曾家镇响水村山脚,因主山顶旧有川主庙而得名。川洞庵属白垩纪地层,它由两级漏斗组成,长径约650米,中径约400米,短径约50米,深约670米,容积约2.22亿立方米。  川洞庵“世界第一大天坑”,川洞庵天坑内,有大大小小漏斗11个,这个漏斗群几乎囊括了各种类型的漏斗,堪称“漏斗博物馆”。在这个漏斗群中,最大的漏斗约占整个漏斗群的90%以上。四周岩石如斧劈刀削,围成了一个直立的山洞,似对天张开的大嘴。由于天坑内风寒不易入侵,因而天坑内外的气温差别较大。初春时节,山上白雪皑皑,坑内野花已悄然绽放。  川洞庵雨量充沛,长年云遮雾绕,流水潺潺。远观如巨幅白练悬于九天,走近则冷气浸人,水雾弥漫山谷,颇为壮观。景区空气清新,纤尘不染。   景点位置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曾家镇  

中子铺遗址

中子铺遗址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中子铺细石器遗址位于四川省位于广元市 朝天区 东北部中子镇 营盘梁,是108国道和金牛古道的必经之地,距陕西宁强县界10公里,距朝天城区25公里。中子镇是历朝军兵从秦国入蜀的必经之地。兵家的军营多驻扎在此山包上,故称为营盘梁。  营盘梁地处嘉陵江支流潜溪河中游,是一条不甚宽阔的河谷台阶地带,海拔660米,营盘梁是一座独立的石山包,高约60米,表面积约13000余平方米,潜溪河绕过此山包向南流入嘉陵江。河谷四周均是高山,海拔1100米至1600米。潜溪河谷是古代金牛道的一条辅道。从中子铺上山,过南垭口,从大安河翻过梅子垭至新店子,接金牛正道至广元。因此中子镇是历朝军兵从秦国入蜀的必经之地。兵家的军营多驻扎在此山包上,故称为营盘梁。  遗址发掘  1990年4月、1991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四川工作队在中子铺营盘梁进行大面积发掘,共发掘出土石核、石叶、石锛、石片、石柱、刮削器等文物共2万余件,其中有细石器标本1400余件、可供观察的细石器标本500余件,经14C测定该遗址年代距今4000—7000年之间。发掘者认为中子铺遗址包括了早、晚两期文化遗存,其中以细石器为代表的是遗址的主要内涵,大致年代为距今6千年至7千年左右,并建议将其命名为“中子铺文化”。  中子铺细石器遗址出土或采集的细石器多以黑色燧石为原料,另有少量的石英岩;石叶和石片的产生主要采用间接法,同时也采用直接法打片;细石核类型包括楔形石核和锥形、漏斗形、柱状石核等,后者在数量上略多于前者,其中楔形石核比较显著的特点是核底多呈刃缘状,与我国北方地区细石器中楔形石核多为侧边刃的特点不同。中子铺遗址的细石叶十分典型,基本上是用间接法产生,两侧平行,远端多向内弯,背面有一至三条纵脊,形态有尖尾和平尾之分。细石器工具类型以弧刃刮削器、条形尖刮器、直刃长刮削器以及石核式刮削器为主,也有少量尖状器,此外带刃的小石片也较多。该遗址与细石器共存的还有绳纹夹砂红褐陶片。这些陶片火候很低,陶质疏松,器形大致有罐、碗、小三足器等类型,具有新石器时代早期阶段文化的某些特征。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朝天铁龙桥

朝天铁龙桥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朝天铁龙桥位于广元市朝天区朝天镇潜溪河上,建于清光绪5年(1879),是清中叶至民国时期蜀道上的重要桥梁。桥身长83.5米,宽4.7米,高5.4米。计16墩、15拱,墩距4.7米,拱高4.8米。桥面由7行砂石板铺成。  桥体每层条石用生铁铸件栓扣,故名“铁龙桥”。中间桥面下东雕龙头,龙头高出桥面0.8米,镂空,口含宝珠;西雕龙尾。桥旁存清碑二通,一刻“铁龙桥”名,一刻《修建朝天桥记》。  1991年10月,朝天区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含羞泉

  四川省广元县龙门山上的陈家乡山中,有一股受振动就蜷缩的含羞泉:当地群众称为“缩水泉”;只要把一块小石头往泉水里一扔,泉水受到回声与波震的影响,泉水就缓慢地缩回去,水面降低,就像一位见了生人就脸红的姑娘一样,立即羞羞答答躲起来。过一会儿后,泉水又慢慢涌出,由细变粗。

寺包山崖墓

寺包山崖墓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寺包山崖墓(朝天区)  保护范围:分布范围向东、西、北外延2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0米。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朝天核桃

  广元是四川省核桃的重要产区和最佳适生区。广元核桃因个大,皮薄,籽粒饱满,色泽深浅适度,香味浓郁可口,容易取仁,出仁率高而闻名全国。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朝天核桃的品牌价值日益显现。   2005年,朝天核桃荣获第二届西部国际博览会金奖,2006年,朝天区被评为“全国核桃建设示范基地县”,2007年7月,“朝天核桃”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8年 “栈道”牌核桃进入北京、上海市场,并出口到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全市核桃种植面积50万亩,年产量2.8万吨,居全国前列。到2012年全市建成核桃基地70万亩,年产核桃5.5万吨。   朝天核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 《关于确定朝天核桃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范围的请示》(广朝府[2006]155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现辖行政区域。

麻柳刺绣

  麻柳刺绣是朝天区柳乡的民间挑花刺绣。麻柳刺绣女用各色土线在各种土布上挑绣,所绣图案,或爱情幸福,或耕种收割,或娱乐舞蹈,或花鸟虫鱼,无一不是川北风情,乡土气息极浓。由于是手工挑绣,麻柳刺绣个性强,极富收藏价值,国内外众多游客和收藏家视为珍宝,以收藏为乐。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麻柳乡,以其古朴的麻柳风情和民间刺绣,享誉中外。相传,麻柳人是由羌族汉化而来。麻柳人喜欢穿绣有精美图案的服装,住“正房配转阁”的吊脚楼;喜欢唱山歌、打锣(鼓)、舞龙狮……淳朴的民风,都与羌族相似。麻柳刺绣,是从祖先开始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手工艺品。麻柳一带,普遍流传着“谁家女儿巧,要看针线好”的说法。麻柳姑娘四五岁开始学习刺绣,到十七八岁便能绣出成套的精美嫁妆。麻柳刺绣不用底稿,通过“数底布的丝线”来确定图案的大小和位置。所绣的帐帘、枕套、围腰、袖套、手帕、花鞋、笔袋等生活用品,色调鲜明,对比强烈,组合巧妙,装饰味浓,给人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可赞麻柳绣花女,装点秦岭巴山秀”,是专家学者对麻柳刺绣的由衷的评价。2008年6月,麻柳刺绣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特定品质     “麻柳刺绣”就地取材,所用材料仅用简单的针、线、布,通过黑、白、红、蓝等土布和彩色棉线,配置以不同明暗的冷暖色块。所绣制品,针线详密,色彩鲜艳,组合巧妙,令人赏心悦目。所绣图案,或耕种收割,或婚嫁礼仪、或爱情婚恋、或人物鸟兽,花色多样,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典型的川北风情。   文化典故     “麻柳刺绣”是流传于广元市朝天区境内的麻柳、鱼洞、临溪、小安等一带的刺绣总称,是一代一代亲族传承而继承发扬的民间美术,是麻柳先民在自给自足的悠闲生活中创造发明的纯朴精美的民间艺术珍品。   麻柳刺绣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现辖行政区域    《广元市天朝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麻柳刺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广朝府函〔2012〕114号    四川省广元市(区域性)地方标准:DB510812/T09-2012《麻柳刺绣》   

曾家山土鸡

  曾家山土鸡   广元市朝天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曾家山土鸡,产自平均海拔1400米的曾家山,该地区具有3000多年饲养土鸡历史,养殖方式为野外自由采食和粗粮补饲相结合的模式,土鸡羽毛光泽靓丽,鸡肉鲜嫰细腻,风味独特,具有“三高一低”的特点(即蛋白、氨基酸和矿物质含量高及脂肪含量低),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供不应求,已远销成都、西安、重庆等20多个大中城市,年出栏曾家山土鸡100余万羽。   近年来,朝天区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重视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和创建,注重发挥品牌产品带动作用,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截至目前,该区成功注册“曾家山甘蓝”、“曾家山马铃薯”、“朝天核桃”、“曾家山土鸡”等4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曾家山土鸡”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成功注册,有利于形成地域主导品牌和产业集群,实现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保护,提高特色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对朝天区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后,朝天区将充分利用“曾家山土鸡”这块“金字招牌”,引进土鸡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直销配送、农超对接等新型营销模式,打响“曾家山土鸡”品牌。

朝天扯篼子花生

  朝天扯兜子花生生是广元市朝天区重点保护和大力发展的名优特产之一。椐史料记载,朝天区种植扯篼子花生起源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近400年历史。朝天区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和土壤等因素的影响,所产朝天扯兜子花生生其植株矮小直立,果形小,籽粒饱满,纯仁率达75%以上,一般环境下生芽率低于20%。籽粒分红白二色,口感润泽、质地细腻、香味醇厚浓郁,蛋白质、脂肪含量高,维生素E、C及微量元素硒的含量丰富。生食具有健脾和胃、滋养调气等药用和保健功效。深受消费者喜爱,是珍贵的地方花生品种。近年来,朝天区政府先后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加大了品牌建设力度。截止2014年,该区种植面积近5万亩,亩产150公斤,年产值八千余万元。小小花生,已成为朝天区农村经济又一新的增长点。   扯蔸子花生产地范围为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朝天镇、转斗乡、中子镇、宣河乡、羊木镇、沙河镇、鱼洞乡、东溪河乡、陈家乡、蒲家乡现辖行政辖区域。   《广元市朝天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朝天扯篼子花生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广朝府函〔2014〕42号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DB510812/T10—2014《朝天扯篼子花生生产技术规程》   

广元纯黄茶

  广元纯黄茶是四川广元朝天区的特产。   广元纯黄茶具有“三黄透三绿”特色:外形金黄透绿,光润匀净;汤色鹅黄隐绿,清澈明亮;叶底玉黄含绿,鲜亮舒展。“广元纯黄茶”获国家地标证明商标。   广元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和中国茶叶的发祥地之一,茶文化底蕴深厚。南北兼具的气候资源,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富硒富锌的土壤条件,铸就了广元地区不可复制的特殊自然优势,是发展名优、高香、有机纯黄茶生长的最佳区域。   广元纯黄茶是中国农科院茶研所从当地群体品种的自然叶色黄化突变株中选育出的中黄一号、中黄二号茶树新品种。该茶芽黄、叶黄,色彩燿目,茶叶四季均现葵黄色,萌芽期早,生长性强,产量高,氨基酸、胡萝卜素及叶黄素含量明显高于绿茶,是国内罕见的优质耐泡的富硒富锌高香茶和有机茶,已被国家工商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广元纯黄茶是茶产品中的新贵,完全不同于传统上的黄茶,是绿茶风味及传统黄茶风格相融合的新一代黄茶。且具有“三黄透三绿”特色:外形金黄透绿,光润匀净;汤色鹅黄隐绿,清澈明亮;叶底玉黄含绿,鲜亮舒展。目前,栽培面积不到2000亩,总产量1000多斤,由于品种和品质具有不可复制性,单斤售价过万元,被誉为“黄金茶”。   广元纯黄茶    广元市经济作物管理站    14056996    茶   

广元黄茶

  广元黄茶是四川广元的特产。   广元黄茶    广元市经济作物管理站    14056995    茶   

曾家山甘蓝

  曾家山甘蓝是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的特产。曾家山甘蓝色泽蓝绿,叶球紧实,叶片肉厚,口感清脆,略带甜味。曾家山甘蓝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曾家山地处平均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寒山区,辖六乡一镇,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湿润,蔬菜品质优良,绿色无公害。追溯蔬菜产业的发展,始于2001年,十年磨一剑,如今成功地走出了一条高寒山区蔬菜产业发展之路。据农业部门统计,2011年曾家山蔬菜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实现总产量45万吨,人均蔬菜收入达5500元,占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曾家山已成为川陕甘渝地区最大的绿色蔬菜基地,成为川北最大的“菜篮子”,朝天曾家山甘蓝成为曾家山蔬菜主要产品。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曾家山甘蓝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曾家镇、两河口乡、李家乡、汪家乡、麻柳乡、平溪乡、临溪乡、中子镇尧坪村、小安乡余垭村、白泉村、全胜村现辖行政区域 《广元市朝天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曾家山甘蓝”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广朝府函〔2012〕95号 四川省广元市(区域性)地方标准:DB510812/T06-2012《曾家山甘蓝》

曾家山马铃薯

  朝天曾家山土豆种植历史悠久,品种优良。朝天曾家山土豆主产区位于国家AAAA级风景区曾家山,平均海拔在1600以上,和一般产地土豆相比,朝天曾家山土豆生产周期长,含淀粉多,生长环境十分“绿色”,各种对人体有益微量元素远远高于一般马铃薯,另含人体所必须的8种氨基酸,作为精深加工的农产品项目市场潜力巨大。2011年,朝天曾家山土豆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对发挥朝天区域资源优势,形成以标准规范生产、以标志保证产品质量、以品牌促进销售的良性机制,提高农业增收有着积极作用。目前,朝天曾家山土豆总生产面积达40万亩,年产量达50万吨以上,主要销往,成都、重庆等30多个大中城市,经济效益显著。   曾家山马铃薯含淀粉多,各种对人体有益微量元素远远高于一般马铃薯。曾家山马铃薯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曾家山平均海拔在1600以上,和一般产地马铃薯相比,曾家山马铃薯的生产周期长,含淀粉多,生长环境十分“绿色”,各种对人体有益微量元素远远高于一般马铃薯,另含人体所必须的8种氨基酸,作为精深加工的农产品项目市场潜力巨大。目前,曾家山马铃薯总生产面积达40万亩,年产量达50万吨以上,主要销往,成都、绵阳、阆中、西安、南充、重庆等30多个大中城市。   2011年,广元市朝天区农技推广中心申报的“曾家山马铃薯”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曾家山马铃薯”成为“地标”产品后,“曾家山马铃薯”将作为一项知识产权,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有助于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形成以标准规范生产、以标志保证产品质量、以品牌促进销售的良性机制,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曾家山平均海拔在1600以上,和一般产地马铃薯相比,曾家山马铃薯的生产周期长,含淀粉多,生长环境十分“绿色”,各种对人体有益微量元素远远高于一般马铃薯,另含人体所必须的8种氨基酸,作为精深加工的农产品项目市场潜力巨大。目前,曾家山马铃薯总生产面积达40万亩,年产量达50万吨以上,主要销往,成都、绵阳、阆中、西安、南充、重庆等30多个大中城市。      地域范围   广元市朝天区地处四川北部边缘,南与广元市中区接壤,北与陕西宁强县相依,东与旺苍县相邻,西与青川县交界。曾家山马铃薯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范围为朝天区曾家镇、中子镇、平溪乡、两河口乡、李家乡、麻柳乡、汪家乡和临溪乡8个乡镇,地理坐标东经105°37′19″-106°17′44″,北纬32°29′11″-32°52′26″。保护面积2万公顷,年总产量60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品质:曾家山马铃薯薯型圆形或椭圆形,表皮光滑、光泽度好,芽眼较浅,适宜鲜食菜用和种薯。口感甜香,不易断裂。 (2)内在品质指标:曾家山马铃薯淀粉含量≥10%,总糖≥1.5%,含有微量硒元素。 (3)安全要求: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 薯芋类蔬菜》NY5221-2005标准。

朝天曾家山莴笋

     朝天曾家山莴笋具有肉质色泽翠绿、脆嫩、汁多、纤维少,茎粗、皮薄、不空心、可食用率高,香气味浓郁,亚硝酸盐含量低的特点,独特风味、品质优良。朝天曾家山莴笋种植可追溯到明末清初。据清代广元县志记载,当时蔬菜种植品种已有40余种。由于朝天曾家山自然环境气候非常适合于莴笋的生长,当地人多有种植。到解放时,朝天曾家山的莴笋种植规模和栽培技术取得很大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的需求日益增加,莴笋作为春淡季节供应上市主要蔬菜的特点日益显现出来,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广元市蔬菜办为了进一步发展蔬菜生产,保护和利用当地的蔬菜品种资源,组织农业部门对当地蔬菜品种资源进行调查,把朝天曾家山莴笋作为地方蔬菜优良品种收入《广元市蔬菜资源品种志》。20世纪90年代初,为了进一步发展朝天曾家山莴笋生产,政府和有关部门开展朝天曾家山莴笋的系统选育和提纯复壮工作,在曾家山发现变异优良单株,经多年系统选育,培育出了“曾家山1号”优良品种。到21世纪初,朝天曾家山莴笋种植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种植面积超7万亩,实现产值超亿元。   

朝天曾家山玉米

     朝天曾家山玉米是广元市朝天区传统支柱产业,朝天区曾家山得天独厚的气候、地理环境非常适合玉米的生长发育,所产玉米果穗完整、籽粒饱满、色泽艳丽、穗形美观,籽粒柔嫩、支链淀粉含量高、营养品质好。朝天区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加速转变,大大解放了生产力,激发了农民不断更新生产种植玉米技术的积极性,朝天曾家山玉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也逐渐提高。历年来,朝天区各届政府对发展朝天曾家山玉米产业高度重视,经过多年的发展,朝天曾家山玉米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知名度不断提高,现今,朝天曾家山玉米已经成为当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高效产业,带动了全区5000余户农民实现增效致富。   

朝天曾家山萝卜

     朝天曾家山萝卜主产区位于秦巴南麓的曾家山地区,平均海拔1300米,森林覆盖率74%,土质肥沃,水分充足,生长时间长,可溶性固行物高,营养价值高,口感香脆,是真正的高山森林绿色蔬菜。朝天曾家山萝卜大面积种植已有10余年,年播种面积约12万亩,所有种植、采摘标准均按照绿色蔬菜标准实施,全程无农药,生长所需肥料全为有机绿色的农家肥。近年来朝天区委、区政府紧随市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以提高高山蔬菜生产综合效益为目标,坚持走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之路,朝天曾家山萝卜现已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朝天曾家山萝卜为实现蔬菜周年均衡供应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朝天曾家山辣椒

     朝天曾家山辣椒是朝天区特色传统产业。朝天区历来有种植辣椒的习惯,朝天曾家山地处平均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寒山区,土壤肥沃,气候湿润,绿色无公害。出产的“朝天曾家山辣椒”具有特定品质,以色红,肉厚,香辣,味淳而闻名。近年来,朝天区镇政府积极引导和鼓励村民,立足本地实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将发展特色高山蔬菜产业作为群众增收致富之路,向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发展,借生态旅游,建绿色蔬菜基地,带动全区经济持续发展,为提速农产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朝天区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特色传统种植业,朝天曾家山辣椒等蔬菜产业发展步入正轨,生态蔬菜基地建设已见雏形,助农增收效果明显。   

广元灰鸡

     广元灰鸡适应性强,耐粗饲,适合舍饲或放牧散养,具有肉质鲜美、细嫩,脂肪沉积少等特点,是优良的地方鸡种遗传资源和育种素材。“广元灰鸡”主要分布在秦巴山脉及周边地区,中心产区为朝天区,已在朝天区建有广元灰鸡保种场1个,划定保护区1个,核心保种群1.1万余只,现有饲养量10万余只。广元灰鸡主要作为优质肉蛋兼用家禽遗传资源开发利用,适合农村规模化舍饲和山林、草地、茶园、果园等放牧饲养的生产优质特色鸡。其产品和系列产品现已在周边省市的各大超市上架,市场前景十分宽广。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鉴定通过,农业部公告第2437号将广元灰鸡列入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   

羊木香菇

     羊木香菇是朝天区羊木镇特色产业。羊木香菇是90年代引进浙江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型特色产业,主要分布在朝天区羊木镇瓦字、白云、源溪、文笔等村。羊木香菇主要采用天然有机质无农药栽培,全程质量监控,菇体丰满,菇质密实,具有特殊的香味和质感,堪称“菇中珍品”朝天区羊木镇生态环境优越,适宜多种类农作物生长,是香菇生产的黄金地带。目前,朝天区羊木镇已建成食用菌产业出口基地1个,产销一条龙格局初具规模。正着力打造川北地区香菇出口基地,2012年,年产羊木香菇5800万袋。羊木香菇品质优,味道好,花菇率高,深受消费者欢迎,远销全国各地。   

朝天天麻

  朝天天麻是朝天区传统特色产品之一,以其野生量大、价值昂贵、品质优良而闻名。朝天区山多地广,森利资源丰富,朝天野生天麻驯化种植由来已久,最早从事天麻野生变家栽科学研究就在朝天曾家山区,曾获科技进步三等奖。朝天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为天麻种植带来了优越的地理环境,全区高达85%的农户都有种植天麻的习惯,种植规模庞大,目前全区天麻种植规模60万窝,产量达500万斤。历年来,朝天区依托现有自然优势资源,以群众共同致富为目标,立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强化政策扶持,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产业链发展有机结合,稳步推进朝天天麻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朝天天麻产业已成为引领朝天区高山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蒲家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蒲家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