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三明 >> 沙县 >> 郑湖乡

郑湖乡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郑湖水柿

  郑湖水柿   郑湖无核柿对地形、气候、土质的要求较高。郑湖水柿无核柿果个大肉腴,具有抗病力强、产量高收益快,色泽亮丽、口感爽美,可生食,也可加工成柿饼、柿酱、柿茶、柿汁、柿蜜、柿脯、柿酒、柿醋等食用。同时,柿果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可降血压、治喉炎和胃益气、清肺镇咳等功效,还可防癌和抗癌,柿蒂可治腹泄,柿茶可制成美容产品,饮用柿茶可美容。   郑湖水柿是1987年由福建农业大学周良才教授从广西恭城县引进的无核柿优良品种,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闽西北最大的水柿生产基地。2005年5月份,郑湖乡政府注册“郑湖”牌水柿商标,同年9月份成立沙县郑湖水柿合作社。2006年全乡现有无核柿种植面积6500多亩,产量达600多吨。有水柿加工企业一家,年产柿饼2000公斤。   2008年6月,郑湖水柿通过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审核,被认定为绿色食品-产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是全省在水柿类中首家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论证的农产品。   沙阳柿饼选用品质优良的沙阳水柿加工而成。产品质地柔软,色泽金黄鲜艳,表面覆盖一层洁白的柿霜,是不加任何添加剂和防腐剂的绿色保健食品。其营养丰富,味道甘甜爽口,具有清肺、止咳、消食健胃之功效,老少皆宜,实为宴请宾客,馈赠亲友之佳品。福建华兴食品厂年加工柿饼30万公斤。   郑湖水柿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源   水柿(Diospyros kaki L.)。   二、立地条件   土壤为红壤、黄壤,有机质含量≥2.0%,土层厚度≥1m,土壤pH值为5.5至7.0,地下水位1m以下,阳光充足,排水良好,海拔在400m至600m之间且坡度≤30°以下的丘陵山地。   三、栽培管理   1.苗木繁育:以沙县本地山野柿为砧木,采用嫁接方法繁殖苗木。   2.栽植时间: 落叶后至翌年3月上旬进行栽植。   3.栽植密度:每667㎡(亩)26株至28株。   4.施肥管理:每年每667㎡(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kg。   5.整形修剪:以冬剪为主,夏剪为辅,确保树体通风透光。   6.产量控制:每667㎡(亩)产量≤2500kg。   7.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果实采收   9月中旬至11月下旬,果实成熟度达到80%后采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果实呈扁圆形,果形较端正,无纵沟,果顶广平,十字沟微显或不明显,色泽呈橙黄色至橙红色。   2.理化指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单果重≥170g;维生素C含量(mg/100g)≥25;总糖(以葡萄糖计) 含量(g/100g)≥12。   3.安全和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沙县红边茶

  沙县红边茶是福建三明沙县的特产。   红边茶从做工上属于半发酵的乌龙茶,但其口感有着明显的红茶的特点,这也是为什么写者个人会将其归类于红茶。   红边茶的主要特征   外形细长壮实(稍微的会比传统的红茶略粗壮),色泽乌润,带有明显的兰花香,冲泡后,汤色橙红透亮,香气浓郁持久,回甘明显。   红边茶的茶汤总体滋味又有点类似于水仙,而上红边茶则和水仙比较,一般茶人还真是难以分辨。   红边茶的冲泡   红边茶的红袍基本上有两种方式方法,一可以沿袭乌龙茶的传统泡法,选用功夫茶具冲泡,其二呢则可用红茶的冲泡方式冲泡均可。   红边茶的导购   因福建两大知名的茶声名在外的缘故,在福建大多数城市很少有听闻关于“红边茶”的介绍,这里写者不得不说这款茶虽好,但知名度不高,而且其也不是针对国内市场在做,主要是出口欧美。   购买红边茶基本上还是在沙县当地才有购买,不过现今网路也比较盛兴,而福建知名的茶企业-宏苑茶业也是当地比较认可,口碑较高的一家茶行,建议可以从这家选择购买。   沙县红边茶    沙县夏茂茶叶协会    13908849    茶   

沙县竹凉席

  沙县竹凉席   沙县是“中国竹席之乡”。沙县生产竹席有较悠久的历史,很早以前民间艺人生产蔑编的多种竹凉席,使用面较广,很受欢迎。80年代后从日本、台湾引进机织背复凉席,成立了沙县第一家竹凉席生产厂家——明丰竹制品有限公司,产品主要出口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年销量10万床左右。从此,沙县竹凉席生产开始从分散走向集中,品种由单一走向多样化,经营从小规模向大产业发展。   天河牌高级保健竹凉席,系精选当地天湖山区优质毛竹,用当代最新技术和工艺趁鲜加工,并选用晶莹透明尼龙条(丝)穿结而成的新型竹制用品,它保留竹青,细腻光滑,通风透气,凉爽舒适,睡眠时,可辗转按摩人体部位,有利于消除疲劳、提神保健。造型美观高雅,色泽柔美,经科学蒸焙处理,防腐防蛀,经久耐用,不翘不折。尤宜在豪华席梦思床上使用。夏日用之,居室增辉。   天河牌竹制系列产品还有不同规格的汽车、火车、轮船、飞机和居家沙发竹坐垫,卧室竹枕席等。   在产品加工上,沙县竹凉席也经历了由粗到细,由单一到多样的变化。从最初的传统型、普通型竹凉席到后来的麻将型、梅花型、仿古工艺型、工艺编花型、水晶玻璃边精品型、电脑刻花型、梅花夹珠型、磁疗保健型、袖珍精品型等10个系列百余个品种,形成了低、中、高档齐全,优、新、廉兼备的特色,产品不断推陈出新,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了产品结构,取得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提高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据统计,“天河”牌竹凉席在全国同类产品市场占有26.3%的份额,居全国同行之首。   1996年“天河”牌竹凉席产品获“中国消费者信得过名优产品”;1997年获“四川市场质量信得过品牌”和“四川市场畅销品牌”;1998年获福建省乡镇企业百项名牌产品和福建省地产最畅销商品等荣誉;1999年获世博会闽特展金奖、“99年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中国竹文化节国际竹业博览会金奖”等殊荣;2000年获福建省农业精品展销会金奖。2001年沙县还被授予“中国竹席之乡”称号。2001年6月8日—10日,中国(三明)竹藤产品交易会在沙县举行。

卤鸭掌

  卤鸭掌   卤菜是沙县小吃店的常备品种。一般的沙县小吃店都有卤蛋、卤鸡翅、卤鸭掌、卤内脏等物。卤菜的制作方法简单,就是将清洗后去掉外皮、爪尖等不可食用部分,处理好的原料放入卤汁中煮熟,使卤汁的香鲜滋味充分渗透入原料,并使其色泽美观、口味醇厚。对于谁都会操作的加工过程,却能生产出可口美味,难题也就是在调味的配料上了。卤菜真正讲究的是香料,所以投放香料的比例是最重要的,每个沙县小吃店对此都是秘而不宣。   当地人平时最爱吃的卤味是鸭掌,尤其是那种带点微辣的,很喜欢嚼着那香嫩的皮、脆爽的筋和蹼。每次在沙县小吃店用餐,都少不了要几个鸭掌。去的时间多了,就涎着脸向老板讨了方子,自己做着试试,味道也还不错;只是与店铺出售的相比,还是稍欠一分滋味。只因为店家的卤水是老卤,店开着多久就用多久,每天循环使用的,味道浓郁醇厚是无法比拟。   做卤菜是先要做卤水。就是把八角、桂皮、陈皮、香叶、生抽、老抽、料酒、盐适量放入锅中(喜欢吃辣的可加入适量的辣椒),再加入适量的水同煮。把水烧开后用小火,煮到汤水中有香味,再放入氽过水的鸭掌(或是蛋、鸡翅等其他的原料),卤煮二十分钟即可。

老情人豆干

  老情人豆干   沙县富口豆干是当地农家传统的豆制食品,是当地百姓在传统节日里为喜庆而制作享用的美味,流传至今,已有百佘年的历史。   富口豆干精选优质的农家黄豆,经认真筛选、浸泡研磨后,用大锅烹煮,保持了黄豆的原有营养成分,后期制作更是精工细作。   “老情人”豆腐干系列食品(富口鸿光食品厂生产):   鸿光食品厂采用家传独特工艺辅以现代科技精制而成的“老情人”品牌豆干,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味谱广等特点,食之,生津开胃,欲罢不能;食后,醇香透嘴,久久回味。同时“老情人”牌豆干采用最新真空包装和保鲜技术进行保鲜,保鲜时间长达6个月。本产品易保存,耐贮运,包装精美,携带方便,即开即食,是居家旅行之必备佳品;也是宴请宾朋的好茶点,既可做家宴冷盘,也可热炒作菜,更是极品佐菜,同时也是寺庙贡品、素斋菜的最佳选择。   “老情人”豆干因其原料的考究、工艺精细、独特的风味而受到顾客的欢迎,特别是老人小孩的喜爱。投放市场以来,倍受好评,被冠以“素之王”的美称。   在生产豆干的基础上,鸿光食品厂还开发了猪肉干、素牛肉、卤花生、豆豉、笋片等“老情人”系列产品,现已投放市场。   沙县特产---老情人豆干之麻辣味。味道麻辣,适合喜吃辣的人。   这个是沙县特产-老情人豆干的礼盒装,10包,包含了5种口味哦,是您居家食用、宴宾待客、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

烙粑

  烙粑   农历四月初一是沙县特有的烙粑节,沙县是小吃之乡,沙县人过节当然离不开吃的,烙粑节光听到名字也是和吃相关。据说,沙县烙粑还有不少典故:其一,烙粑是女娲用来补天用的;其二,是百姓对付恶鬼下蛊毒。不论它出自何故,反正是一道简单易做又美味的小吃。   每年四月初一,沙县城乡的家家户户都要做烙粑。烙粑有甜和咸两种,沙县烙粑看着和北方的煎饼相似,可能与沙县始祖从中原南迁,随同而来的饮食习惯有关。   甜烙粑是把面粉和着白糖水调成稠浆,烧热锅后把浆舀起倒在锅底,稍等片刻闻到香味就翻一面,等两面皆熟时撒上芝麻出锅,即成又香又甜的甜烙粑,其味道甜美而不腻。   咸烙粑的做法与甜烙粑相似,就是原料大有不同。将大米浸泡后磨成米浆,加入韭菜或蝴蝶菜(一种香草)、食盐等调料,用上述方法烙成又鲜又香的咸烙粑,其色泽青绿、味道清香,口感绵软却不粘牙。

沙阳柑桔

  沙县地处福建省中部偏北,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各种果树生长,水果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沙阳”芦柑品优味美,曾荣获96年福建省第二届优质水果评选会优质奖,无核雪柑获福建省首届水果评优展示会金奖和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银奖。   果实扁圆或长圆,果皮橙黄色,有光泽,易剥离,油胞小而密,汁胞大,汁多味浓,脆嫩爽口,品质极优,全县种植面积6万亩,年产5万吨。

“茂溪”冬酒

  “茂溪”冬酒   夏茂冬酒原是夏茂农家用本地自产糯米经过本地特有工艺酿制而成的,本地人常用于宴席上,现已形成规模化生产。夏茂冬酒味道醇厚,入口微甜,酿造时间长的酒色泽和味道尤佳。   沙县茂溪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茂溪”牌系列酒(糯米冬酒,其中糯米青酒,脱糖、凉性),是精选优质糯米、无污染纯净山泉、百草曲等精制而成,历史悠久,其酿造结合传统工艺采用先进酿酒设备及其技术。该酒色泽清澈透明,酒味微甜、可口、香醇绵长、营养丰富,实属米酒类系列中的佼佼者。

甜八宝饭

  甜八宝饭是由糯米、核桃、葡萄干、红枣、桂圆、薏米、白糖、猪油、红绿丝等富有营养的八味原料搭配后精心烹制的。选择这些原料也是大有讲究的:糯米补中益气;核桃有健胃、补血、润肺、养神等功效;葡萄干有补血、强智、利筋骨,健胃、生津、除烦渴的功效;红枣有“日食三枣,容颜不老”之说法;桂圆则是人所周知的滋补佳品;薏米有增强免疫力的功效。由这些原料组成的八宝饭,当然是甘甜绵长,风味独特,营养齐全。   制作八宝饭工序十分讲究。首先把莲子、薏米等不易煮熟之物先浸泡1小时左右,然后用少量清水加白糖煮熟捞起备用。煮时要注意火候,切莫过熟影响形状美观。   糯米淘洗干净后上屉蒸,严格控制水分,以便做好的糯米饭软硬适中好摆造型。蒸熟的糯米饭趁热拌上猪油、白糖,再把核桃、红枣、桂圆、薏米等配料取出一半一起拌匀。   取一个大碗,在碗内先抹上一层猪油,把剩下的红枣,葡萄干、核桃、红绿丝摆在碗底及碗边上,然后往碗里装拌好的糯米饭。   最后,把碗倒扣在更大的盘子里,把碗拿开,在盘子里的甜八宝饭就像一座圆顶山一样,峰顶上是漂亮的红绿丝。八宝饭不但香甜可口,而且还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是沙县人十分喜爱的点心。   

沙县鱼丸

  沙县鱼丸,福建沙县小吃之一。沙县鱼丸在当地独具特色,自成一家。鱼丸,又称“鱼圆”、“鱼腐”、“鱼脯”,是用鱼肉斩茸,加蛋清、淀粉搅拌上劲,挤成小丸子,入微沸水中煮熟而成。传为北宋名相王安石家厨江西赣州人曹春仔所创。有的还包上猪肉馅或虾肉馅,十分鲜美。   沙县鱼丸虽然名不见经传,但品尝过的人无不赞不绝口,认为独具特色,自成一家。一是沙县鱼丸用草鱼做原料,来源较广,草鱼出肉率较高,可降低成本;二是鱼茸搅拌过程只加盐水,不加蛋清、淀粉,成品洁白如玉,软嫩如腐,极易消化;三是不包馅,口味清爽不油腻,有鱼味而不见鱼,做汤菜只见碗中如繁星点点;做盘菜,鱼丸堆在中间如珍珠颗颗,配上菜心围边,青白分明,使人精神为之一爽,不禁食指大动。厨师们还将做鱼丸剩下来的鱼皮   包上肉馅蒸熟,做成鱼皮卷、鱼卷蛋羹、红菇鱼卷汤、鱼皮卷冷盘等佳肴,很受食客欢迎。   选料:选择重1.25~2.5千克,肉质厚实、鲜度较高的草鱼、鲢、鳙鱼   做法:   1、刮肉:鱼剖杀洗净,从尾到颈,去内脏,去脊骨,取下背部两块肉,先冷藏一下再刮取鱼肉。操作时,要顺纤维纹路刮,刀的倾斜角以45度为宜,将鱼肉刮成薄片。将刮下的鱼肉漂浮于清水中,以去除血筋和混浊杂质,使鱼肉早白色,然后用洁净新纱布滤去水。   2、排斩:将鱼肉平放在砧板上,用双刀有节奏地按顺序排斩,至鱼肉稍有转白,手感有粘性时为好,注意要斩透,使鱼肉全部成泥。此工序也可用绞肉机操作,但加工的鱼丸口味较差。   3、搅拌:将鱼肉泥放于容器内,先加7成左右的清水,水的总量为鱼肉的1.7倍,用竹筷将鱼肉泥划散,成粘糊状后,放入辅料,用力搅打以后,鱼糜蛋白质疑胶,呈透明状。   4、挤丸:洁净铁锅—口,盛以清水,另备边缘光滑的羹匙一个,左手攥鱼糜,从虎口处挤出成圆形颗粒,右手用羹匙接住,放入清水锅中,动作要干净利落,鱼丸的形状要圆,光泽度要高。挤出的鱼丸在清水中漂浸半小时左右,防止煮制时粘连。   5、煮鱼丸:用旺火,火不旺鱼丸只热不熟,时间—长会变味。煮制时,也要防止水过沸腾,以免将鱼丸冲撞破碎。鱼丸煮至熟透后捞起出锅,即为成品。   

沙县豆香糍粑

  沙县豆香糍粑被称为古代汉族传统饮食的“活化石”的沙县小吃,属源远流长的中原汉族饮食文化传统的一个分支,它既有福州、闽南一带的饮食特点,又有汀州一带山区客家饮食文化风格。因此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沙县小吃又分为两大流派,即口味清鲜淡甜、制作精细的城关小吃流派,代表品种有扁肉(面食)、烧麦、肉包等,独具特色;口味咸辣酸、制作粗放的夏茂小吃流派,以夏茂镇为代表,原料以米、薯、芋为主,如米冻、喜粿、米冻皮(粳籼面)、牛系列等。   历史上,夏茂人基本属于客家,喜外出。因此外出经营小吃最早最多的是夏茂流派小吃,几乎大江南北都有夏茂人的踪迹,这种流动性也使夏茂流派小吃的原料加工与经营服务分离,即加工的不经营,经营的不加工,形成低工艺的简单重复劳动。而沙县城关人则是山区文化,喜欢自己加工自己经营,即“前店后坊”的家庭式经营格局,城关流派沙县小吃制作精细,品种多样,成为沙县小吃的主角。因此,到过沙县的人必尝沙县小吃,吃了“沙县小吃”都有“沙阳归来无小吃”之感叹。   原料:糯米、黄豆、豆沙、白砂糖   作法:   1.糯米浸泡好后磨浆压干水份成糯米湿粉,黄豆炒香磨成黄豆粉;   2.将糯米湿粉分成小团后包入豆沙馅;   3.上蒸笼蒸熟,沾上黄豆粉即成。   

沙县甜烧麦

  沙县美食烧麦皮薄个小,而且在面粉中掺了部分木薯粉,蒸熟后晶莹剔透、小巧玲珑,一眼望去便令人食欲大动,且使用时佐以天然调味品豆豉油,咸淡酸辣可由食用者自行掌握。高档的烧麦对馅极为讲究,虾仁、瘦肉、冬笋、香菇、粉丝是少不了的,旧时沙县着名的"烧卖锦"所做的烧麦只卖给西门至南门之间的富户,以至旧时民间有句讥笑人身份低下的的话"你不是吃烧麦的人"。2000年9月5号,由中国烹饪协会在宁夏银川举办的"中华名小吃第二届认定会"上,由沙县小吃业发展服务中心制作的"沙县烧卖"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烧麦不妨说是沙县小吃中一大特色点心,因其形如一颗大麦而刚出锅的烧麦能烫嘴暖心而得名。烧麦分成咸和甜两种:咸烧麦,透明如雪的面皮,包进上等龙口粉丝、瘦肉等馅,吃过来爽口润滑,食多不腻,健胃易消化。而沙县夏茂的甜烧麦更是独具风味,且身价高贵。甜烧麦自然比咸烧麦制作的工艺要复杂些。沙县美食甜烧麦的外皮和咸的是一样的,但馅是甜的,除了白糖,还有饼丁、紫菜、桔饼丁和研碎的花生等,饼丁要地产的“三元饼”才好。   

沙县拌面

  沙县拌面是沙县小吃的一种,一般与沙县扁肉搭配成餐,具有香味浓,色泽鲜,原料简单,烹饪方式易掌握的特点。口味咸甜,油而不腻。在普通的沙县小吃店中,其基本原料包括:面条500克左右,花生酱50克,时鲜青菜若干,酸菜,盐,味精(鸡精),香油,醋,蒜泥适量。   沙县小吃两大当家名角:扁肉和拌面。就像是鸳鸯配一样,被人戏称为情侣套餐。拌面用的面条最讲究原料,一定要选择高筋面粉或者优质中筋面粉,加适量的水和少量碱与盐发酵而成的。沙县小吃的花生酱是沙县人秘而不宣的偏方,首先是用中火烧热锅,然后下适量油和花生仁,翻炒至大部分花生仁变金黄色时即可起锅,摊凉花生仁,把花生仁和糖、芝麻放入搅拌机搅碎至细滑膏状即成。有了面条和花生酱,其余的原料厨房皆有,制手拌面也就手到擒来了。   做法   1、把面条下入开水锅内,煮熟,冷开水过凉,捞到碗里。   2、将青菜放在面条上。调好的花生酱放精盐,味精,香油,蒜泥,加入面条中搅拌,配上一碗清汤就可以享用了。   在沙县小吃店面中,经常可以听见:“师傅,扁肉拌面!”的声音。扁肉、拌面低廉的价格、清香不腻、凉爽可口、烹饪简易的特点特别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烫嘴豆腐

  烫嘴豆腐是沙县的著名小吃。   沙县“烫嘴豆腐”主要材料是新鲜豆腐、干黄花菜、花蛤干,配料是独特的、秘而不宣的,各店家都有自己的保留调味品。但是,“烫嘴豆腐”的制作过程却简单,只是把各种主配料一起投放在汤锅里,技艺要点就是小火慢炖出老汤;也只有这样,煮好的豆腐才能保持口感有嚼劲的同时又不粗糙干涩。   做法   原料猪筒骨、海鲜干货、豆腐、蛤蜊   配料鸡精、胡椒粉、盐步骤   1.筒骨事先焯水洗净,干海鲜洗净,蛤蜊事先用盐水浸泡   2.将筒骨,海鲜干货一起入电炖锅煮开,转小火慢熬一小时   3.加入豆腐继续熬煮一小时   4.加入蛤蜊煮开,点入鸡精,胡椒粉即可   

沙县豆腐丸

  关于豆腐丸的发明,有一则有趣的传说:从前有位大户人家宴客,厨子不慎,将一条做菜用的鲢鱼让猫叼走了。厨子急中生智,用豆腐做了一道假鱼丸--豆腐丸。没想到上席后,吃的人个个叫好,从此,豆腐丸便传开了。   豆腐丸制作简便,做法是:先取若干鲜豆腐投于盆中,加蛋、姜汁、葱头、味精、胡椒粉及少量的木薯粉,搅成糊状,然后用汤匙舀起,包入肉馅,投于水中文火慢煮,丸子浮出水面时,捞起备用。   接下来,将锅烧热,倒入鲜猪油,加姜丝、葱头使其有香味,再倒入适量清水,然后将煨好的豆腐丸倾入锅内,用文火煮至10-15分钟,加味精、麻油、黄酒、辣酱等佐料,起锅后即可食用。   

沙县扁肉

  沙县琳琅满目的小吃中,扁肉是最有人气的小吃之一。扁肉成品皮薄如纸,馅心脆嫩,汤清味醇,口味鲜香。据说,南北宋民族英雄李纲曾写诗称赞沙县扁肉:“浑沌乾坤一包中,常存正气唱大风。七峰叠翠足娱晚,十里平流任西东。”至今传为佳话。   沙县扁肉赞誉甚多。1997年12月被中国烹饪协会认定为“中华名小吃”;2006年10月被中国烹饪协会选为“北京奥运会”推荐食谱“金奖”。2007年,沙县小吃制作工艺被福建省政府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沙县扁肉制作工艺包含其中。

郑湖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大炉村

----

杜坑村

----

郑湖村

----

岭头村

----

庆洋村

----

高地村

----

郑墩村

----

徐墩村

----

上洋村

----

长村村

----

箭坑村

----

郑湖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