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三明 >> 将乐县

将乐县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龙池砚

  龙池砚:龙池砚制作的历史悠久,迄今已有七八百年了。因砚石产地在理学名家杨时故里“龙池团”一带,故名“龙池砚”。龙池砚的制作工艺多系祖传,纯属手工生产,砚工很注重选料,因料构图,讲究整体布局、雕刻刀法等。因此,加工一方好的砚台非历时数日不能得以成,真可谓“精工细作”。其工艺砚雕刻精美、花样丰富。所以,到了将乐,怎么能不带回一方精美的龙池砚置于案上呢。   文房瑰宝“龙池砚”,素有“闽砚精品”之称,是我国著名古砚之一。其制作始于大唐,行于北宋。因宋代理学家杨时(号龟山先生)著书及为太师与太子习字喜用家乡这一名砚,故又名“龟山砚”它以其材质优良,制作精细,造型美观,坚固而拥而久享其名,深得书家画师、文人学士所钟爱。   制作龙池砚的龙池石产自将乐,其质地纹理缜密,松结适度,坚中带柔,成砚后光泽莹亮,温滑细腻,以物击之,铿镪悦耳。用其砚发墨,墨色莹亮,久不退色,被历代文人雅士视为砚中“珍品”,不仅国内走俏,还倍受海外客商青睐,畅销东南亚。龙池砚第三代传人张旺金师傅是将乐县唯一的制砚能手,他雕刻的龙池砚十分畅销,在参加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第二届天津民间艺术博览会展中获金奖。   龙池砚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福建省将乐县现辖行政区域。下一篇:将乐擂茶

将乐大球盖菇

  福建将乐县进一步做大大球盖菇产业    一是面积基地化。近年来,将乐县以发展绿色食品为目标,每年大球盖菇的生产面积稳定在3500亩以上,基地从传统的万全、南口、黄潭等地逐步向全县13个乡镇扩展。    二是技术先进化。目前,经过多年的研发和推广,全县大球盖的栽培原料从传统的采用杂木屑到目前基本采用稻草、竹屑、五节芒、谷壳等代用料栽培,既充分发挥出该县的资源优势,又实现了“绿色”生产。同时,实行菌(大球盖)—烟—稻立体栽培,不仅实现了土地集约化生产,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可有效抑制烟叶花叶病的发生。    三是生产订单化。截止2月底,该县大球盖已采收鲜菇6125吨,大部分由健乐食品公司进行收购,由于采取订单生产,市场售价一路扬高,平均每吨达到4400元,产值可达2695万元,农民增收明显。   下一篇:仙人堂茶叶

将乐竹荪

  将乐竹荪是福建三明将乐的特产。   将乐竹荪系棘托竹荪(Dictyophora echino-volvata Zane,Zheng et Hu)。将乐人民采食野生竹荪历史悠久,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规模化人工栽培。将乐县地理环境优越,森林覆盖率高达84%,境内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土壤钙含量高,水质洁净微酸,矿化度低;栽培区域分布于林间河谷盆地,日夜温差大;毛竹屑、芦苇、谷壳等栽培原料丰富,采用覆盖厚土、菌球帽顶破口采收等独特栽培方式,形成将乐竹荪特异品质。经测定,将乐竹荪菇体大,干品菌柄长度17~20厘米,直径(中部)2~3.3厘米,口感脆,香气浓郁,贮藏过程不易变色。1987年将乐县的退休医生郑则润在海拔四五百米的山涧竹林中18平方米栽培成功,当年将乐县把室外栽培竹荪列为小星火项目开发,并对资金、菌种、技术培训、山场、销售作了专题研讨,发动农民开发生产,形成生产能力。自郑医生引进竹荪栽培至今已28年的历史,以往竹荪栽培产量低,品种混杂,随着科技含量的提高和新品种的引进,以农林大的D89和三明真菌研究所的D1为当家品种,栽培模式也由搭荫棚栽培向槟榔芋套种竹荪立体模式发展,竹荪栽培获的了可喜的变化。目前,有制种户38户,种植面积8000多亩,鲜菇产量8000多吨,产值达1亿元以上,是食用菌主推品种。   所在地域:   福建   申请人:   将乐县食用菌协会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将乐产竹荪,是一种极其名贵的食用菌,其保护范围是北纬26°26′到27°04′,东经117°05′到117°40′之间;南北长71KM,东西宽59KM.保护地域是将乐县所管辖的万全乡、黄潭镇、南口乡、白莲镇,光明乡、高塘镇、古墉镇、水南镇,大源乡9个乡镇、96个行政村。将乐县竹荪种植面积8025亩、产量785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将乐竹荪产品品质特色:将乐竹荪菇体大,干品菌柄长度17~20厘米,直径(中部)2~3.3厘米,口感脆,香气浓郁,贮藏过程不易变色。 2、内在品质:碳水化合物10-22g/100g,脂肪0.5-1.5 g/100g,蛋白质0.1-0.8 g/100g,纤维素4.1-5.2 g/100g。 3、安全要求:将乐竹荪产品质量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NY/T836-2004竹荪的标准。下一篇:海棠砚

鸭肠

  鸭肠   主   料:   鸭肠500克、榨菜25克、酱油30克、料酒15克、碱25克、菜油(或花生油)50克、精盐10克、香油5克、香醋15克、红辣椒、胡椒粉、味精、姜、葱、蒜各适量。   做   法:   将鸭肠用精盐抓揉均匀,加碱和500克清水拌匀,腌1-2小时,再用清水反复漂洗去碱味。另锅内注入2000克清水,放入葱(扎把)、老姜(拍破),料酒烧开,下鸭肠烫煮2-3分钟用竹筷搅拌均匀,熟后速起锅,待凉后,改刀长3-4厘米盛入盘内,加入葱、蒜、姜末、红辣椒末、榨菜丁、酱油、味精、香油、熟花生油(或红油)、胡椒粉、香醋等拌匀,即可食用。   特   点:   脆嫩爽口,酸辣鲜香,味道鲜美,佐酒下饭均宜。下一篇:大卷

将乐擂茶

  将乐擂茶:以普通茶叶为主,加入米、芝麻、黄豆、花生、盐及橘皮,有时也加些青草药,放在一个特殊的大钵中,用一根长尺许的木棍擂动,擂动时发出“隆隆”的声音。制作好的擂茶香味醇厚,在饭后喝上几口,顿感油腻尽退;炎炎酷暑喝擂茶,更是神清气爽。据验证,常喝擂茶还有防风祛寒、清肝明目、利尿、降血压、润肺健胃、润肤美容等功效。   请喝擂茶是将乐最普遍、最隆重的待客礼节。凡人们结婚、添丁、乔迁、参军、提干、升学、做寿,擂茶便成为必不可少的喜庆之品。将乐擂茶源远流长,据考证,它是唐末客家人第二次南迁时传入的。   擂茶用料讲究,制作独特。器具有:口径35厘米、内壁有辐射状纹理的陶制擂钵,一根70厘米长的茶树枝或白蛇藤作成的擂茶棍,捞滤碎渣的竹制笊篱等。擂茶的原料:以芝麻、茶叶、陈皮为主,并根据需要变换不同配料,如鱼腥草、川芎、藿香、凤尾草等。制作方法:将配制好的原料放进擂钵里,加些凉开水,两手握住擂茶棍,沿着钵壁有节奏地作惯性旋转,待钵内之物被擂成细浆,将滚烫的开水徐徐倒入搅泡,用笊篱滤去渣滓,反复研磨二、三次,一钵清爽可口的擂茶就制成了。   擂茶的药用功能颇多,酒足饭饱之后喝口擂茶,可感油腻尽退,满腹舒畅。据验证,常喝擂茶有防风祛寒、清肝明目、降血压、润肺健胃、润肤美容、延年益寿等功效,是极佳的保健饮品。   下一篇:将乐大球盖菇

将乐纸

  将乐纸

西山纸

  西山纸:在唐、宋时代就颇负盛名,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以细腻柔韧、光润洁净、吸水性强、旧存不蛀、质地优异而走俏海内外,销往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当年,乾隆皇帝也为之动容,亲命钦差大臣到将乐调纸印刷《四库全书》。1974—1976年,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出版局几次到将乐调纸印刷《毛泽东诗词》线装本和重要历史文献。   我县是我国最早生产毛边纸的地方,其中又以龙西山的“西山纸”最负盛名,其选料考究,纸面少疵,吸水性强且久不变形不腐不蛀,有“纸寿百年,玉洁冰清”之誉,唐宋以来饮誉海外。   造西山纸的原料是嫩毛竹,采集的季节讲究,必须是立夏小毛竹快长出叶子的那个特定时节。乾隆皇帝编《四库全书》时,命钦差大臣到将乐调纸印刷。“西山纸”的辉煌期出现在民国时期,百余家作坊年产纸5万余担,为闽省之最。“西山纸”也曾作为《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诗词》线装本的专门用纸,广为人知。   然时事变迁,曾经辉煌的“御用纸”也难避萧条。20年前,远近的造纸作坊尚余60多家。而现在,龙西山造纸作坊是将乐仅存的一家。作坊位于龙西山自然保护区的竹海深处。一间大屋是工场,连通隔壁的烘焙房,外面则是浸塘和碾槽,看上去一切都那么原始,古朴。1998年,这个硕果仅存却难以维系生存的造纸作坊划归龙西山自然保护区管理,作为一个景点对外开放。2005年10月30日,西山纸制作工艺被省政府定为首批“非物质性文化遗产”。   现今,这个“中国现存最原始、最完整的手工造纸作坊”,日产10刀共计2000张“西山纸”。   湿纸在焙箱上烘干,要看好火候,恰到好处。还未烘焙的纸十分脆弱,需要小心侍弄。湿纸挑,不仅要用力均匀,更需要默契的配合。   下一篇:龙池砚

海棠砚

  海棠砚

大卷

  大卷

洋窠熟笋干

  洋窠熟笋干下一篇:将乐米煃发

仙人堂茶叶

  仙人堂茶叶下一篇:积善海棠石砚

积善海棠石砚

  积善海棠石砚下一篇:苦瓜茶

苦瓜茶

  苦瓜茶下一篇:洋窠熟笋干

将乐米煃发

  古代称猪为豕,将乐方言称其为“煃”。当地农家,养煃爱煃,以煃达意。婚嫁时,男女双方都要送“大煃脚”(猪腿)给媒人,表达浓浓谢意;逢年过节,孝顺的儿女们送去贴上红纸的上好腿肉,孝敬至亲长辈;初一十五,要煮块大大的熟肉,去祖厝或是神庙供奉,等等。一些巧手人家,还会在庙会时节用红纸剪个大大的“肥煃报喜”图案贴上门窗,期盼大富大贵。   猪血又称猪红、血花。将乐农家在乔迁宴席中,必上的一道菜就是猪血。其间缘由,与方言有关。原来,当地人把猪血叫作煃发,谐音“会发”,意欲发家发财。   将乐是客家县,民风淳朴,礼仪好客。乡下农家杀煃,有叫村里人吃煃发的习俗。一头猪的煃发是有限的,常常不够吃,怎么办?不必着急,勤俭持家的乡亲们自有办法。这里代代相传着“米煃发”的制作技艺。   要杀猪了,主人先用石磨磨好两到三斤的米浆。待屠夫把一盆生猪血取出,撒入少许盐,把米浆水倒入还冒着热气的猪血中,然后用瓢舀一瓢起来,举到米余高的位置下冲到盆中。一遍遍地舀,一遍遍地冲,待米浆和猪血完全融合,凝结成块。再把结块的米浆血,切成一大块一大块,放入沸水锅中煮熟,便成了“米煃发”。   这样煮熟成块的“米煃发”便于保存,但还是半成品,要吃时还得加工。依据来客的多少,取一块或几块“米煃发”切片,放韭菜、辣椒、姜丝,用旺火炒,即可做主食吃饱,也可以作为开胃小菜上桌。将乐人喜欢喝芝麻擂茶,自然,“米煃发”也成为当地人配擂茶的常见风味小碟。孩提时,每有人杀猪,听到“米煃发好了,烧烧吸(趁热吃)喽”这样的召唤,我们这些孩子就会不顾一切地蜂拥跑去。(李宣华)  信息来源:福建省人民政府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下一篇:将乐油炸豆腐  信息来源:福建省人民政府

将乐卷筋团

  芋子,在有着“清新满邑”之称的客家古邑将乐,无论城里,还是乡村,都深受欢迎。在当地,它可是寓意多子多福的吉祥食材。   “香饭青菰米,嘉蔬紫芋羹”,唐代诗人王维对芋子的喜爱之情,也是将乐乡亲们对芋子感情之深的真实写照。平日里,酸菜芋子羹是很多乡亲们餐桌上的家常菜。春笋生长时节煮闽笋芋子汤、夏日里做海带芋子汤,等等;均是农家厨房的一道司空见惯的风景。逢年过节,或是婚丧喜庆,上碗用芋泥制作的卷筋团,更是将乐乡间由来已久的习俗。   卷筋团,又叫卷筋。为何这么叫?乡亲们众说不一。其实,它就是芋泥,撒上地瓜粉或木薯粉,制作成的芋子团。说起来容易,制作起来呢却颇有些讲究。首先选材很关键,芋必须是好芋。乡亲们评判芋子好不好,不看外表,而看入水煮熟后,皮好不好剥。在芋子尖头处撕个口,一挤便可让整个芋子去皮的为上乘。这样的芋子既粉又松,容易拍打成泥,吃起来也细腻可口。其次煮卷筋必须用猪油,越新鲜口感越好。用植物油,口感的滑腻香润方面是会大打折扣的。   把去皮的一个个淡紫色的芋子,放到木桌上拍打成软绵绵的一片芋泥后,摊开均匀地撒上地瓜粉或木薯粉,用双手发力,反复揉团摔打,直至软硬适中。然后,从中抓出一团泥,轻揉成一根根与擀面杖长短旗鼓相当,比擀面杖稍细的芋泥圆条。把这圆条切成五厘米长短的一截截,便是卷筋团的最初风貌。   把卷筋团放入沸水锅,待下沉的一节节卷筋浮起,再煮个三两分钟便可出锅。趁着锅中卷筋尚未出锅间隙,赶紧另起一锅,用比平日里煮菜多出四五倍量的新鲜猪油炒好香料。所谓的香料便是蒜、香菇细丁和虾米。待卷筋团起锅正冒着腾腾热气之时,立即浇入溢出大量猪油的香料伴匀,一碗真正意义上的卷筋团才算大功告成。看到这油滋滋的卷筋团,你可千万不要因为它的其貌不扬先入为主,觉得不咋地。不妨先尝再说,那口感真是地道香糯,是一道非常有地方味的美食。(李宣华)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下一篇:将乐食闹音乐

将乐油炸豆腐

  在我的老家将乐乡下,一年之中的很多事情仿佛都围绕着“过年”这个主题在转。说得再烟火味浓些就是:围着厨房,围着过年的“吃”转。譬如,年初抓猪仔,是为了年底杀“年猪”;开春种糯谷、粳谷,是为了春节吃上香喷喷的糍粑、馒头。   “油炸豆腐”是乡下置备春节年货里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任务。别看一块小小的豆腐,在母亲眼里可算得上是大事。我家是村里的人口“大户”,父亲和叔叔没有分家,家里共有11张嘴巴吃饭。每年春节,家里做豆腐就要花费一整天,七锅到九锅豆浆的量。为了这一天的到来,精打细算的母亲必须做足准备功课,譬如要利用多少种植水稻的田埂种植黄豆;得用多少茶油,等等。   万事俱备。腊月廿三“灶王爷上天”前后,是村里人集中做油炸豆腐的日子。做豆腐可是个体力活,得从用石磨磨豆浆开始。磨盘不能推得的太快,但是也不能太慢。太快了,磨出的豆浆颗粒较粗;太慢了,又无法在一天之内把七八锅豆腐做好,晚上就来不及油炸豆腐。   白天磨好了豆腐,吃完晚饭后便到了油炸豆腐的时候。下锅的茶油,是冬至前后出榨的山茶油,黄灿灿的,香味飘鼻。平日里,不宜吃刚出锅的炸麻花、炸糯米丸之类的油炸食物,但油炸豆腐例外。村里人的说法是,刚出锅的油炸豆腐不上火。吃油炸豆腐时,可将一整块豆腐放入一个大碗,撒上细盐,浇上家酿酒酿和酱油,再拍几块生姜放入,拌上几个来回,不用筷子不用汤匙,洗好手,就那么拿着滴着料汁的豆腐吃,味道妙不可言,非常香。   一块块黄灿灿的油炸豆腐,放到竹匾里晾凉晾干,待次日凌晨放入一个陶罐里,用石头压紧压实,放到木屋里的阴凉一隅,从年尾吃到次年正月元宵。尽管,到末尾几天,炸豆腐会冒出丝丝酸味,但这依然是正月里待客的一道必上菜。(李宣华)  信息来源:福建省人民政府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下一篇:将乐卷筋团  信息来源:福建省人民政府

将乐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古镛镇 龙池砚 将乐竹荪 鸭肠 将乐纸 将乐擂茶 海棠砚 西山纸 大卷 仙人堂茶叶 苦瓜茶 洋窠熟笋干 将乐米煃发 将乐油炸豆腐 将乐卷筋团
万安镇 龙池砚 将乐竹荪 鸭肠 将乐纸 将乐擂茶 海棠砚 西山纸 大卷 仙人堂茶叶 苦瓜茶 洋窠熟笋干 将乐米煃发 将乐油炸豆腐 将乐卷筋团
高唐镇 龙池砚 将乐竹荪 鸭肠 将乐纸 将乐擂茶 海棠砚 西山纸 大卷 仙人堂茶叶 苦瓜茶 洋窠熟笋干 将乐米煃发 将乐油炸豆腐 将乐卷筋团
白莲镇 龙池砚 将乐竹荪 鸭肠 将乐纸 将乐擂茶 海棠砚 西山纸 大卷 仙人堂茶叶 苦瓜茶 洋窠熟笋干 将乐米煃发 将乐油炸豆腐 将乐卷筋团
黄潭镇 龙池砚 将乐竹荪 鸭肠 将乐纸 将乐擂茶 海棠砚 西山纸 大卷 仙人堂茶叶 苦瓜茶 洋窠熟笋干 将乐米煃发 将乐油炸豆腐 将乐卷筋团
水南镇 龙池砚 将乐竹荪 鸭肠 将乐纸 将乐擂茶 海棠砚 西山纸 大卷 仙人堂茶叶 苦瓜茶 洋窠熟笋干 将乐米煃发 将乐油炸豆腐 将乐卷筋团
光明乡 龙池砚 将乐竹荪 鸭肠 将乐纸 将乐擂茶 海棠砚 西山纸 大卷 仙人堂茶叶 苦瓜茶 洋窠熟笋干 将乐米煃发 将乐油炸豆腐 将乐卷筋团
漠源乡 龙池砚 将乐竹荪 鸭肠 将乐纸 将乐擂茶 海棠砚 西山纸 大卷 仙人堂茶叶 苦瓜茶 洋窠熟笋干 将乐米煃发 将乐油炸豆腐 将乐卷筋团
南口乡 龙池砚 将乐竹荪 鸭肠 将乐纸 将乐擂茶 海棠砚 西山纸 大卷 仙人堂茶叶 苦瓜茶 洋窠熟笋干 将乐米煃发 将乐油炸豆腐 将乐卷筋团
万全乡 龙池砚 将乐竹荪 鸭肠 将乐纸 将乐擂茶 海棠砚 西山纸 大卷 仙人堂茶叶 苦瓜茶 洋窠熟笋干 将乐米煃发 将乐油炸豆腐 将乐卷筋团
安仁乡 龙池砚 将乐竹荪 鸭肠 将乐纸 将乐擂茶 海棠砚 西山纸 大卷 仙人堂茶叶 苦瓜茶 洋窠熟笋干 将乐米煃发 将乐油炸豆腐 将乐卷筋团
大源乡 龙池砚 将乐竹荪 鸭肠 将乐纸 将乐擂茶 海棠砚 西山纸 大卷 仙人堂茶叶 苦瓜茶 洋窠熟笋干 将乐米煃发 将乐油炸豆腐 将乐卷筋团
余坊乡 龙池砚 将乐竹荪 鸭肠 将乐纸 将乐擂茶 海棠砚 西山纸 大卷 仙人堂茶叶 苦瓜茶 洋窠熟笋干 将乐米煃发 将乐油炸豆腐 将乐卷筋团

将乐县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