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龙岩 >> 连城县 >> 林坊镇

林坊镇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连城白鸭

  连城白鸭在清朝道光时期就列为贡品,不仅可作膳食,还具有清热解毒、法痰开窍、滋阴补肾、宁心安神、开胃健脾等药用价值,而被称为“国惟一的药用鸭”被收入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相传,它是莺与鸭杂交,经鸭农不断选育而成,在连城繁衍栖息百年以上,具有“羽、乌嘴、黑脚”外貌特征。连城白鸭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含脂率低,成为现代人食补食疗的首选佳品。   连城白鸭主产于福建省连城县,连城也被命名为“中国连城白鸭之乡”。连城县位于福建省的西部,海拔为1000米左右,属中亚热带农业气候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20℃,无霜期为275天,年平均降水量为1710毫米。武夷山脉纵贯全县,境内峰峦绵延,丘陵起伏,溪涧纵横交错。水田、山塘、小河中各种水草和螺、蚌、小鱼虾繁生,为养鸭提供了丰富的天然动植物饲料。农作物以水稻为主,当地群众向以稻谷作为鸭的主要补充饲料。   连城白鸭体型狭长,头小,颈细长,前胸浅,腹部不下垂,行动灵活,觅食力强,富于神经质。全身羽毛洁白紧密,公鸭有性羽2~4根。喙黑色。胫、蹼灰黑色或黑红色。   下一篇:连城地瓜干

连城地瓜干

  连城红心地瓜干,以当地所产红心地瓜制成,不加任何色素,保持天然品质,色泽鲜红,味道甜美,质地软韧,营养丰富 ,是老幼皆宣的食品,也是馈赠亲友的佳品和宴客的美食。以当地红心地瓜为原料,经过蒸熟、去皮、压制、烘烤制成,颜色黄中透红,味道清香甜美,质地松软耐嚼,富含葡萄糖和维生素A、B,产品畅销东南亚、北美洲等国家。

冠豸山铁皮石斛

  铁皮石斛是一种名贵珍稀的中药材,具有利咽、明目、厚肠胃、强阴、增强免疫力等多种治疗、保健功效。野生“冠豸山铁皮石斛”历史悠久,早在清乾隆十六年的连城县志便有记载。近年来,由于野生“冠豸山铁皮石斛”资源逐渐枯竭,连城建立了以冠豸山为中心的250平方公里铁皮石斛种质资源保护核心区域禁止采摘野生铁皮石斛。连城与省农科院、省中医药大学等科研院校开展合作,突破了“冠豸山铁皮石斛”人工扩繁栽培关键技术,采用冠豸山野生铁皮石斛为种源,模拟野生铁皮石斛的自然生长环境,在冠豸山下的文亨、揭乐等乡镇建立全省最大的铁皮石斛生产基地。目前,全县共发展铁皮石斛种植面积2300多亩,鲜品年产量920吨,年产值达2亿元。   福建连城冠豸山位于北纬25度,它特有的丹霞地貌结构,及地理环境特别适合野生铁皮石斛生长,因此铁皮石斛原生态种群分布广泛。连城冠豸山铁皮石斛,是多糖型药用、食用、观赏兼具的珍稀草本植物,其茎秆粗壮,茎皮薄,叶片厚,粘汁多,脆而易折断,口感香甜细腻,有清热解毒、化瘀止血、提神解困、消除疲劳、清咽护嗓、提高人体免疫力、抗氧化、防癌、改善糖尿病症状、缓解风湿类风湿等功效。经上海中医药大学药物研究所权威检测,冠豸山野生铁皮石斛的液相图谱与野生铁皮石斛图谱高度吻合,富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其中植物多糖含量达54.3%,远超国家标准(国标为25%),品质十分优异。2013年11月,连城冠豸山铁皮石斛荣获国家农业部“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称号。连城人开发利用石斛已有200多年历史,清嘉庆、道光年间,连城民间已利用野生鲜石斛作凉茶退低烧、治喉痛、胃痛、止血排毒等。清朝末年,揭乐乡吕屋村的谢志濂到广西百色开药店行医,他精于用针灸和铁皮石斛悬壶济世,治病救人。更因为医德高尚,艺术高明,被誉为神医。其时,百色地区是全国石斛集散地,市场行情极好。其弟谢静江在他店里帮忙打理业务,他们看到铁皮石斛药用价值高,销路好,想起家乡冠豸山的悬崖峭壁上“吊兰”比比皆是,经过商量,谢志濂留守店中,谢静江与侄儿谢地生回连城雇请当地善于攀爬的药农上山采铁皮石斛,建起了连城首家家族式加工枫斗的作坊。产品除了运往广西百色,还销往杭州、上海、香港、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冠豸山铁皮石斛的生产发展以福建省连城冠江铁皮石斛有限公司、福建九益堂药业有限公司、福建连天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冠豸山铁皮石斛种源为冠豸山的野生石斛种源,是第一代原种经过组培与驯化后,进行种植,让铁皮石斛种苗回归到大自然继续生长,保证药材的道地性,从而大大的提高了铁皮石斛成品药村的品质,堪与纯天然野生石斛相媲美。如今,冠豸山铁皮石斛产品除了有传统的枫斗、石斛花、石斛粉还研创了铁皮石斛叶茶、茎节茶、铁皮石斛香酥条及铁皮石斛全枝干品饮料。特别是冠豸山铁皮石斛茎节茶采用福建九益堂药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创的加工技术、保证了铁皮石斛的营养成分的同时,可使石斛中的内溶物可迅速溶于水,相比传统的石斛枫斗具明显优势。作为目前全国唯一一款可直接冲泡便可饮用的石斛产品,深受消费者喜欢。 目前,冠豸山铁皮石斛产业迅速发展,加盟户6000多户,年产值5亿多元。   地域范围   冠豸山铁皮石斛地域保护范围包括:连城县辖区内的莲峰镇、北团镇、姑田镇、文亨镇、莒溪镇、朋口镇东部、新泉镇东部、庙前镇东部、林坊乡、曲溪乡、赖源乡、宣和乡东部、隔川乡、罗坊乡大部、四堡乡东南部、揭乐乡、塘前乡,8镇、9乡。介于东经116°32'14"~116°36'38",北纬25°20'23"~25°52′48"之间。东至赖源乡;西至宣和乡;南至莒溪镇;北至四堡乡。东西最宽57公里,南北最长66公里。总保护土地面积2100平方公里,人工种植面积2300亩,鲜品年总产量920 吨。其中,冠豸山铁皮石斛种质资源保护核心区域位于冠豸山周围,面积250平方公里。下一篇:捆板

连城红衣花生

  连城红衣花生是福建龙岩连城的特产。   福建省连城县的花生有名,红衣花生更有名。一首民谣这样写道:“红房子红帐子,里面还住着个红胖子”。连城红衣花生与众不同,饱满的果实,薄薄的皮,从里到外都是粉红色的,香香甜甜,脆脆嫩嫩,格外惹人喜爱。   连城红衣花生    连城县文亨镇红衣花生协会    13341781    新鲜花生   下一篇:芋子粄

宣和雪薯

  宣和乡前进淮山种植专业合作社申请的“宣和雪薯”获农业部第三批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这是继“文亨红衣花生”后又一个获得该项殊荣的连城特有农产品。   宣和乡发动前进,紫林、升星等村农民利用稻田连片种植雪薯2000亩,通过“精选薯种、技术培训、田头指导、统一营销”措施和建立300亩标准化高产优质栽培科技示范基地,使雪薯种植成为新兴农业产业。国庆节前后开始采挖上市,每公斤3元以上。广东、浙江、上海等省内外50多个城市的客商纷纷前往订购,调运。经省、市、县农业专家多点现场测产,平均亩产达2500~3000公斤,亩产值在4500到6000元,是单纯种水稻的4倍多。全乡雪薯总产突破3500吨,产值近1000万元。种植户人均净增收入500元。   食品专家指出,雪薯具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等食疗功能。建议宣和乡提升雪薯的区域优势经济效益。因此,前不久宣和乡政府、闽西大学、市农业开发办三家决定从2001年开始联合开发“雪薯冻干片”、“雪薯脱水片”、“真空保鲜薯”等系列产品。利用培田古民居新旅游区开发“雪薯宴”、“雪薯食疗”佑餐接待游客。入冬以来,500多农户纷纷积肥整地,为新年扩大种植到5000亩雪薯作准备。   宣和雪薯   地域范围   宣和雪薯主要分布于连城县宣和乡辖区内的中田、黄沙、洋背、科南、城溪、下曹、新曹、中曹、上曹、前进、升星、培田、子林13个行政村所属的68个自然村。东与本县文亨乡、林坊乡接壤,西靠长汀县,南接本县朋口镇,北与本县罗坊乡毗邻;范围介于东经116°21’~116°39’,北纬25°16'~25°41′之间。总保护土地面积100.42平方公里,生产地种植面积5000亩,年总产量9000吨。目前生产种植面积1853亩,年总产量3243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宣和雪薯”食用品质佳,典型特征如下:外观呈长圆柱形,薯长30~60厘米。表皮呈淡黄色至土褐色,表面长有细须,长且密,约为3~7厘米,须根部表皮呈无光泽深褐色斑点。横切面雪白,不易褐变,肉质细腻,水分适中。蒸煮熟制后具有清香、鲜美、微甜风味及细滑口感。 2、内在品质:淀粉含量40%以上,蛋白质含量3.5%-4.2%,粗纤维1%以上。 3、安全要求:产品质量应符合《NY5221-2005无公害食品薯芋类蔬菜》的卫生指标。下一篇:龙岩白斩鸡

文亨红衣花生

  文亨红衣花生是连城县传统农家品种,具有较长的种植历史,长期的栽培选择和优良的土壤、生态等自然生态环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形态和品质特征,成为我县重要的传统特色农产品。文亨红衣花生属珍珠豆型小粒品种,果壳薄,网纹清晰,外形美观,以双粒果荚为主,种皮紫红色有光泽,鲜果嚼感脆嫩润滑、细腻无渣,熟食香甜可口、食味好;不仅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及钙、铁、锌、硒等矿物元素,能较好的满足人们的膳食营养需求。 亨红衣花生2011年9月13日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文亨红衣花生协会已向国家工商局注册文亨红衣花生集体商标;文亨红衣花生协会积极组织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社参加农产品博览会、展销会、产品推介会等,扩大文亨红衣花生的知名度,文亨红衣花生的品牌效应逐渐显现,享誉八方,深受消费者欢迎。文亨红衣花生融合了连城县源远流长的人文历史,文亨红衣花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喜庆家宴、接待客人、走亲访友的佳品。 文亨红衣花生2014种植面积1.4万亩,总产3200吨,产值7800万元;随着我县旅游产业的发展和红衣花生市场的开拓,预计到2018年种植面积2.5万亩,总产6250吨,产值2亿元,产业发展广阔。   地域范围   文亨红衣花生地域保护范围包括:连城县辖区内的莲峰镇、北团镇、莒溪镇、姑田镇、朋口镇、文亨乡、新泉乡、林坊乡、曲溪乡、宣和乡、隔川乡、罗坊乡、四堡乡、揭乐乡、塘前乡,5个镇、10个乡。介于东经116°32'~116°58',北纬25°21'~25°55′之间。东至姑田镇下堡村;西至宣和乡前进村;南至新泉镇北村村;北至四堡乡中南村。东西最宽37.5公里,南北最长63.6公里。总保护土地面积1860平方公里,生产面积5万亩,年总产量1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文亨红衣花生属珍珠豆型小粒品种,植株直立紧凑,叶形偏椭圆形,出叶角度较小,株高50cm左右,单株分枝5-7条,有效分枝4-5条,结荚集中,单株荚果数15-17个,饱果率75-80%,双仁果率85-90%,荚果普通型,带鼻勾,果壳较薄,网纹清晰,外形美观,均匀一致。果型小,百果重120-130g,百仁重50-52g。种仁呈桃型,种皮有光泽,紫红色。新鲜花生嚼感脆嫩润滑,细腻无渣;煮熟花生香甜可口,吃味好。 2、内在品质指标:粗蛋白(系数为5.46计)含量为25-30%,含油量≥40%,亚油酸≥41%。 3、安全要求:产品质量应符合无公害食品花生(NY5303—2005)的要求。下一篇:宣和雪薯

连城白鹜鸭

  连城白鹜鸭   被农林部列为全国禽畜优良品种之一的"连城白骛鸭",又名:"连城白鸭",是"全国唯一药用鸭"。光绪年间上海锦章书局石印《十药神书》记载能治咯血、虚痨等病症。清朝道光年间列为"珍品、贡品"。建国后被编入《中国家禽品种志》。经厦门大学生物系和省农科院中心实验室、福建省分析测试中心测定,富含17种氨基酸和10种微量元素,胆固醇特低。具有清热解毒、滋阴降火、祛痰开窍、宁心安神、开胃健脾功效。民间常用于麻疹、肝炎、肺结核、不明原因的低热、高烧、烦燥失眠等病的辅助食物疗法,去年被中国家禽业协会认定为"鸭类中的国粹"。该鸭不油腻、汤味独特、肉质鲜美。饲养期越长、药效越高。   连城白鹜鸭主要分布在城关、北团、塘前等地。相传它是骛与鸭杂交,经鸭农不断选育而成,平均体重1.25~1.5公斤,年产蛋22O~240枚。其外貌特征:嘴、蹼均为青绿色,眼球黑色,全身羽毛洁白,故称连城白鸭。连城是中国白鹜鸭之乡。下一篇:连城根艺

漾豆腐

  漾豆腐   “漾豆腐“是连城一带地方传统风味菜肴,已有数百年历史。四堡群众家家户户善于加工豆腐,由于使用山泉水,制出的豆腐特别鲜嫩。以此加工的“漾豆腐“,风味独特,远近闻名,是当地群众逢年过节、婚丧喜庆、款待亲朋不可缺少的佳肴。   “漾豆腐“的制作方法是,准备好白豆腐、鲜瘦猪肉、香菇、葱等原料和味精、香油等调味品。将白豆腐切成一寸见方的小块,将猪肉、香菇、葱等剁烂成酱作馅。以手指在豆腐块上戳出小窟,填入馅料。烹时将豆腐块排于油锅中,加入骨头汤焖熟即起锅装盘,撒上葱花、胡椒粉上席。   “漾豆腐“的特点是浓香软嫩,清爽可口,趁热品尝,味道特佳。下一篇:文亨红衣花生

连城白鸭汤

  连城白鸭汤是老幼童叟皆喜爱的一道佳肴,它风靡全县,遍及城乡。连城地处福建西部山区,这里千山竞秀,重峦叠翠,风景幽美,是连城白鸭的原产地。连城白鸭又称白鹜鸭,白羽、乌嘴、黑脚,大多放养于山溪河畔。它的肉质鲜美,不腥不腻,汤味清醇,营养丰富。    当地人偏好连城白鸭汤由来已久,它具有滋阴降火、祛痰止咳等作用,民间一直用来治疗小儿麻疹、肝炎、肺结核等症,也是喜宴不可缺少的一道汤品。你随便走到那一条小吃街,都有一家甚至几家专营白鸭的酒店饭馆临街而立。即便有些酒店饭馆不主营白鸭,这道菜也是备上的,只要客人需要,随时可煮可炖。鸭肉的供应地通统来自当地土生土长的纯种连城白鸭,经过厨师的高超厨艺和精心制作,他们会适时给你捧出一大盆热气腾腾的连城白鸭汤。那鸭肉香滑细嫩,肥而不腻,那鸭汤清鲜甜润,香浓味远。    连城白鸭在连城已繁衍栖息700多年的历史,连城白鸭通体羽色洁白,体态优美,既有天鹅修长美丽的弧线,又有白鹭戏水时迷人的轻盈。连城民间流传着一种传说,从前,有一群南飞的美丽白鹭途经连城冠豸山时就被这里奇山秀水所吸引,就经常飞到山清水秀、水生动植物极为丰富的冠豸山下的田野溪洲自由觅食。它们晚上于山野里出没,白天在溪水中嬉戏,日久生情,便与当地的野鸭共步齐舞,之后便有了乌嘴黑脚、全身羽毛洁白、又模样美丽的连城白鸭。    一直被当地人视为珍馐的连城白鸭,清道光年间即成“贡品”,连城白鸭汤上了清廷御膳房的菜谱,深受皇家人喜爱。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1在连城时,曾多次食用过连城白鸭,并赞不绝口。一方水土育养一方人士,一方美食菜肴滋润一方食客,现在连城白鸭在连城已形成了一种饮食文化,连城人的那种白鸭情结已是永驻心田,根深蒂固。有外地客人来,好客的连城人必定要让客人品尝一下这道特色菜肴。    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连城人在福州,厦门、南昌、深圳等地都开起了酒店,他们利用每天来往的班车,把连城白鸭,红心地瓜干及其他的土特产都带过去。连城白鸭的知名度也与日俱增,它已走出了偏僻的山区,走向了全国各地,其良好的口碑也在越来越多的人口中传颂。不过,你要想吃到与连城的山泉溪风雨露和淳厚民风一起“烹调”的原生态连城白鸭汤,你还是亲自到连城去细细品味吧!   下一篇:冠豸山铁皮石斛

连城根艺

  连城根艺

雪花鱼糕

  也称鱼板。上杭、连城的一道名菜。选用鲜净鱼肉,剥除皮骨配以肥猪肉、地瓜粉、蛋清及调味品制成,装盘后观之如银似雪,食之鲜香滑嫩,又称雪花银片、佯鱼。上杭、连城人常以此菜为判断喜庆宴席之标准,有“不出佯鱼不成席”之说。   连城群众喜爱吃鱼,不仅因为鱼肉鲜嫩可口,营养丰富,且“有鱼”象征“富足有余”的好兆头。连城菜中有多种多样的淡水鱼菜肴,其中尤以“雪花鱼糕”制作精细、造型新颖、鲜嫩可口,成为宴席中的上等菜肴。“雪花鱼糕”选用鲜净鱼肉,剥除皮、骨,配以肥猪肉、地瓜粉、蛋清及调味品制成,将鱼肉捣成鱼泥,肥猪肉剁成肉泥,投人地瓜粉、味精、胡椒粉、盐、姜汁、葱汁等搅拌均匀,装人圆盘中,放锅中蒸熟后出锅划成菱形片,再把蛋清抹在蒸后划成片的鱼糕上,回锅蒸3分钟即可上席。   “雪花鱼糕”又称雪花银片、烊鱼,装盘后观之如银似雪,食之鲜香滑嫩。喜庆宴席中,人们常以出不出这道名菜作为宴席是否丰盛的标准,以至有“不出烊鱼不成席”之说,在闽西首届“山茶花节”评比中,此菜获风味小吃第一名。   下一篇:簸箕饭

涮九门头

  连城传统火锅名菜,俗称“涮九门头”,源于连南朋口溪流域一带。据传,昔日朋口溪流域船工很多,他们常年累月泡在水里劳作,为驱除湿气,时常煎煮香藤根、鸭香草等中草药饮服。后来,一位船工偶然发现以这些草药加牛肉炖酒服食,妙不可言,可是,米酒炖“九门头”逐渐传开。   涮九门头,系选用牛身上最精华的九个部位的肉,即牛舌峰、百叶肚、牛心冠、牛肚尖、牛里瘠肉、牛峰肚、牛心血管、牛腰、牛肚壁,经过严格选料,精细刀功,辅以佐料、米酒和数味中草药制成。此菜鲜嫩脆爽,汤味馨香,有健胃补肾、祛寒去湿的功效,是药膳兼济的佳肴。由于食用的是牛身上九个部位的肉,几乎包括了牛身上主要精华,故又有“一餐吃了一头牛”之说。   “涮九品”制作方法,是将牛肚尖等九样肉洗净切好,分别装盘;将姜汁、芝麻酱、花椒、沙菜酱、香醋等佐料分别装碟;以米酒炖香藤根等中草药熬出的汤汁倒入火锅。食用时,火锅烧旺,边涮边吃,独具风味。涮九品已列入全国名菜谱。下一篇:龙岩洋鱼

连城芋子饺

  它是连城的名牌风味小吃。芋子饺皮呈白玉色,形如半月,食之皮嫩馅香,润滑适口,是城乡群众逢年过节必制的传统名食,在连城已有数百年历史。因芋饺上席后须趁热食用,放凉后则香味流散,故有别名“赶烧”(趁热之意)。   客家人多居住山区,芋子是主要杂粮。所以,不断变换口味,芋子包、芋子饺等食品便应运而生。它是连城的名牌风味小吃。芋子饺皮呈白玉色,形如半月,食之皮嫩馅   香,润滑适口,是城乡群众逢年过节必制的传统名食,在连城已有数百年历史。因芋饺上席后须趁热食用,放凉后则香味流散,故有别名“赶烧”(趁热之意)。芋子饺的制作是将煮熟的芋子去皮捣烂,和以地瓜粉反复搓揉,擀成圆形薄皮,将瘦肉、香菇、虾米、大葱等配料剁碎炒至半熟,挤去汤汁做成馅心,以皮裹馅捏成半月形状,置蒸笼上蒸熟后装盘,淋上麻油、猪油,撒上芝麻,趁热食用,有鲜、香、嫩的特点,来连城的游客在街头小吃摊上即能品尝这种别具风味的小吃。   下一篇:鱼饺

慈菇猪蹄

  连城美食之:慈菇猪蹄    原料为大慈菇(越大越白越好)、猪蹄、水发鱿鱼干、红糖、米酒、葱姜末、骨汤等。制作时先把慈菇去皮切块,下锅煮至八成熟捞出,在清水中冲去苦味,沥于备用。猪蹄切块,鱿鱼切丝,加骨汤煮至八成熟。然后以炒锅将调料、猪蹄、葱菇轻炒,下骨汤焖熟即成。食之猪蹄酥烂,慈菇绵糯,鲜美醇厚!   “慈菇”俗称“蔬卵”,闽西一带惟有连城种植,连城人喜食慈菇,“慈菇焖猪蹄”是春节期间城关宴席必备的菜肴   下一篇:鳝鱼苦笋

龙岩洋鱼

  洋鱼是龙岩婚寿喜庆筵宴的传统名菜,有"不出洋鱼什锦,不成宴席"之说。洋鱼龙岩话叫YāngHī,洋代表喜气洋洋 ,鱼是代表年年有余。洋鱼名称有鱼,但实际上并没有鱼肉的成分。

林坊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庐屋村

----

横坑村

----

林塘村

----

李丰村

----

大梨村

----

有福村

----

魏坊村

----

林坵村

----

塘坵村

----

上寨村

----

林联村

----

岗尾村

----

张坊村

----

陂桥村

----

林坊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