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省 >>乐山 >> 犍为县 >> 龙孔镇

龙孔镇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桫椤湖

桫椤湖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犍为县同兴乡境内的桫椤湖是马边河流域的一颗璀璨明珠。自犍为县坛罐窑水电站建成后,由于大坝的拦截,高峡出平湖,造就了这里二十五平方公里的独特景致。再加上景区内生长着许多与恐龙同时代的珍稀树木——桫椤树,桫椤湖因此而得名。  桫椤湖一百五十公顷的水面与宽广的陆地景区相连,常年山青水秀,湖光山色倒影如画,幽静而怡人。周末,笔者一行乘车到此一游,感受到了一种远离城市喧嚣的宁静和大自然的神奇美丽。  “干鱼腔锅盖锅,金子银子放船拖”,桫椤湖的第一个景点——干鱼腔,曾有着“怪字碑”的传说,使得这个近千米长的山沟,充满了许多传奇色彩:沟中的玉女梳妆、山涧溪流、人字峡风光,会使徒步进沟的人们感受到无穷的乐趣。  桫椤湖的清源场,是一个古老的乡村小镇,那里有着奇幻壁的梦境和响鼓石的神奇美妙。从青龙沟里轻轻吹来的山风,淙淙流淌的溪水,会让走进山沟的游人感受到世外桃源的悠闲。沿着山间小道,顺着潺潺的流水,路过有着将帅风度的“椅子石”,摸着蔓延到山顶的古藤,看到对面  巨石旁桫椤林立的“点将台”,走过身旁的天然浮雕,观赏路边栩栩如生的“百蝌图”……您会忘掉平日里繁忙的工作,舒展放松的心情。  青龙沟山顶的阳洪岩上有许多前人留下的古迹。您能看到形似手锣石钹、大锣石鼓的天然石头和一座形似神龙守护、龙口戏珠的大岩石。在山顶,有一条天然断裂而形成的“龙宫世界”,那龙须壁下的聚龙厅和只能容一人侧身而过的“龙宫一线天”,让您走进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地下龙宫,感受仿若与世隔绝一般。  走下阳洪岩山顶,我们便来到了青龙沟尽头双河口的龙潭谷入口。这龙潭谷清幽寂静,沟内四处遍布桫椤群,有许多双头桫椤、四头桫椤和马形桫椤,偶尔在路边还能看见恐龙蛋化石和悬壁上的古人遗址。  一注溪流从山顶倾泻而下,把瀑布下方的石头冲刷成了一个酷似倒放的观音莲台,在莲台的下面,有一个“乌龟脑袋”,溪水流下刚好落在“乌龟”的头上——这就是桫椤湖传说中的“神龟夺莲台”。据传,这只乌龟是桫椤湖源头的守护神龟,有一天观音外出,乌龟便想去坐一下观音的莲台,不想被出来找哮天犬的二郎神碰见,二郎神大怒,于是把莲台倒扣,压在了乌龟的身上,只露出乌0在外面,任凭桫椤湖源头溪水冲刷,目的就是要让小乌龟记住妄想的滋味。不想二郎神竟忘了此事,没有再回桫椤湖。于是直到今天,可怜的“乌龟”还被山上倾泻而下的瀑布一直冲刷着。   

嘉阳小火车

嘉阳小火车·芭石窄轨铁路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嘉阳小火车,一辆运行在四川南部的小县城--犍为县城北15公里远的一条只有19.84千米的窄轨铁路上的“老爷火车”。有“工业革命的活化石”,“工业革命的绝版景观”,比大熊猫还要珍贵的国宝之美誉嘉阳小火车特色这辆蒸汽火车的轨道距离仅762毫米,比国家标准列车的轨距少了近一半,铁路全线仅19284米,往返一次需2个小时,由于铁路沿线的几个乡镇所处地势陡峭的山区,加上一直没有通往山外的公路,所以,自铁路1959年建成通车至今45年来,就一直是这里村-送生产生活物资的主要交通工具。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小火车的客运量累计已超过1100万人次。这条依山而修的铁路,全线共有大小弯处109个,最高与最低处相差238.1米,其坡度和弯曲度在全国乃至世界铁路史上都属罕见。由于小火车沿用了18世纪英国发明家瓦特的蒸汽发明技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来自英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的蒸汽机爱好者频繁光顾这里,有的人甚至前后来了6次。  嘉阳小火车温馨提醒  1.嘉阳小火车旅游观光车厢及专列已搬迁至跃进站(三井站)发车,观光专列车次均以跃进站发车时间为准,请游客到跃进站游客中心购买旅游观光车票。  2.嘉阳小火车每天均固定发10:30观光专列(车厢分普通观光车厢和空调豪华车厢),观光专列只在景点停留观光和机车喷蒸汽表演,不在普通站点停留,全程约两个半小时。  3.普通客车周一至周五从石溪站发车,在跃进站加挂旅游专用观光车厢(请游客到跃进站购买观光车票上车,时间以跃进站发车时间为标准),共发三趟:07:00、13:00、17:00,全程约两小时。  4.周六周日13:00普通客车改为观光专列(车厢分为普通观光车厢和空调豪华车厢),观光专列只在景点停留观光和机车蒸汽表演,不在普通站点停留,全程约两个半小时。  5.国家法定节假日和三四月份小火车的“花季之旅”期间,小火车观光专列的发车时间请查看嘉阳国家矿山公园官网或百度嘉阳小火车贴吧的最新公告。嘉阳小火车

犍为文庙

犍为文庙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科普教育基地。  建于北宋真宗祥符年间(公元1008至1016年)的犍为文庙,原址位于清溪镇沉犀村,至今已近900年历史。其间经历了南宋迁址城南、元末毁于战乱、明初重建、明万历39年迁址罗盘坝、万历46年迁还旧址、明末焚毁、清代康熙年间重建等“三迁三建”,中间12次大型维修,直到清咸丰年间最后一次维修,才形成今日之文庙。  犍为文庙在建筑结构和艺术风格上,有很大特色:大成门屋面“天七文运”下泊飞角三重檐在国内独一无二,曾为意大利古建筑师卡卡拉拍手叫绝;大成殿全龙木雕撑弓在四川绝无仅有;九台上160只形态各异的蝙蝠护栏雕饰为石雕一绝;圣域、贤关旁各加一便门与礼门、义路相通,把祭祀大典与平时瞻仰分开,构思巧妙;照壁书“万仞宫墙”区别于其它文庙的“数仞宫墙”,相传该文字由一在押犯所书后由此获释,一时传为佳话。      保护范围:东至文庙焕文街边缘外延15米,西至文庙西裙房边缘外延15米,南至文庙万仞宫墙边缘外延15米,北至文庙启圣宫边缘外延15米。奎阁四周外延15米,节孝总坊四周外延15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5米。奎阁保护范围外延15米,节孝总坊保护范围外延15米。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详细++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详细++

罗城古镇

  导游  古镇主街凉厅街俗称“船形街”,始建于明代崇桢元年(1628年)。时至今日,这条幸存下来的老街仍保留着部分明清时代老四川文化的人文风貌。 介绍  犍为罗城的建筑布局极为独特,全镇坐落于山顶,街道房舍即如一艘航船。修筑这座小城的起因十分有趣,相传明代崇祯年间,一位外地秀才到此,看到当地民众苦于缺水,生活极不方便的情形,不禁口念几句“罗城旱码头,衣冠不长久。要得水成河,罗城修成舟。舟在水中行,有舟必有水。”当地人居然也认定改造建筑是解决缺水难题的好办法,于是纷纷捐资修建,其结果就是这座举世罕见的小镇。  这座船形古镇全长2000多米,宽约650米。主街道为南北走向,两端较窄,中间宽敞。街面起伏,恰如波涛中的甲板;街中戏楼高耸,如高扬的风帆。而街尾的灵官庙又如同航船的船舱。街道两侧各有一排长约200米,宽约6米的荫廊,仿佛船篷一般,又称“船厅街”。罗城的建筑布局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重视,1983年,澳大利亚有关方面就在墨尔本依罗城的风格建成一座“中国旅游卫星城”。至于修成船形之后,罗城是否就解决了缺水的困难,就只有请游客自己去观察了。 交通  位于犍为县东北部,距乐山市60公里,从乐山汽车站搭乘班车前往罗城只需1小时左右。

芭沟风情小镇

  芭沟风情小镇位于犍为县芭沟镇,坐落于群山环抱的“芭蕉沟”,距县城30公里,面积120公顷,具有独特的建筑风貌和人文历史,是嘉阳·桫椤湖国家AAAA级景区的核心景点之一,规划打造集观光、休闲、度假、影视拍摄于一体的特色风情小镇。

茉莉花基地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她……”初秋时节,踏进蜀南茉莉花基地——犍为县清溪镇胭脂村,阵阵优美歌声伴随茉莉花香扑面而来;茉莉花丛中座座小洋楼拔地而起,现代新农村画卷逐一展开。  茉莉花是犍为县县花。据《犍为县志》记载:犍为县种植茉莉花历史悠久,据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因其独特的气候、土壤条件,所产茉莉鲜花朵大、瓣厚、洁白,香气浓,品质优。为把茉莉花产业做大做强、做深做精,该县在寻找农民增收致富途径中,注重发掘传统产业的现代内涵,在清溪、玉津等4个乡镇建起了西南最大的3万亩茉莉花基地,并向周边乡镇辐射,形成了年产茉莉花4000吨的能力。为建好蜀南茉莉花基地,该县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茉莉花生产重点镇清溪镇建成民用3000户规模供气能力的气厂;投入8000万元,改善电力、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为种植加工茉莉花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鼓励农民大力种植茉莉花,今年协调解决茉莉花发展资金360多万元。为加大茉莉花生产、加工的科技含量,成立了工业花卉研究所,建立科技生态园中心示范区1000亩,进行茉莉花深加工开发研究。开展无公害栽培、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全面实施“茉莉花密植育苗技改”,亩产由250公斤提高到400公斤左右。犍为茉莉花及其茉莉花茶被农业部认证为无公害产品,茉莉花农业标准化工作被列为全国示范基地。   

犍为泉水溶洞群

  泉水溶洞群分布在泉水镇三块田村和陈家土旁村境内的黑儿凼山上,最大的溶洞径深数公里,宽约20米,洞内的石钟乳千奇百怪、形态各异。当专家走进山洞,立即被眼前美丽的自然景观吸引住了,都连连称奇,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专家们对溶洞群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但是在前些年,村民的环境意识不够,溶洞群曾遭受过人为的破坏,现在仅有通天洞、毛狗洞、羊儿洞、杀牛洞等溶洞内的石钟乳保存较为完整。

芭沟奇石猴子石

  在犍为县芭沟镇工农村与沐川县黄丹镇交界处,有一山名叫猴子坡。猴子坡山高坡陡,有上山10里、下山10里之说。猴子坡因山下一奇石———“猴子石”而得名。  从背面看,整块大石头前窄后宽,还真像一只石猴爬在那里,静静地望着对面一片山野(见上图)。从正面看,猴头面部更逼真,凸出的眼珠生动形象,嘴唇、鼻梁尽管饱受风吹雨打,显得有些模糊,但仔细观察,仍有几分相似。刚开始,不人站看还以为石猴眼珠是人工雕琢的,但仔细察看后,发现猴眼虽生得有些偏,但的确是天然形成的。  关于猴子石,还有一个美妙的传说。这猴子石望着的对面山野,原是一片肥沃的土地,当地山民每年都要种上玉米。有一年,在玉米即将成熟时节,不知从哪里跑来一只猴子,专门偷吃玉米,山民们想打打不着,想守守不住,拿它没办法,眼看辛劳化成泡影。一天,山村里来了一位云游四方的道长,见山民们愁眉苦脸,问明原委,道长下决心为山民除害,收拾这狡猾的猴子。月黑风高的晚上,猴子再来偷吃玉米时,道长作法将猴子打下山野,坐在沟底河岸上再也爬不起来,只得眼睁睁地望着对面的山野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犍为贞节牌坊

犍为贞节牌坊为文化旅游景点。  犍为贞节牌坊,位犍为文庙旁边,是由基础、立柱、额枋、字牌和檐顶等五个部分构成。旧时,牌坊的形制和规格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一般是以立柱多少来划分,如两柱一间坊为最小,四柱三间坊为中等,六柱五间坊为最大,即柱成偶数,间成奇数增减,牌坊大体可分为“冲天式”和“屋宇式”两种。下渡萧氏节烈坊,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61年)十一月,为四柱三门庑殿式红砂岩石质牌坊。整体通高三尺宽二丈,至今完好。两柱之间为门洞,称作一间,中门称“当心间”或称“明间”,两侧的为“次间”。  节烈坊脊顶中部立一宝葫芦,左右飞檐斗拱饰火焰牌。明间之上共有三层额枋,正楼贴檐小额枋字牌上竖刻“圣旨”二字,因多数字牌边饰刻有龙凤图案,故民间又称“龙凤版”。两旁花雕护板有高浮雕,双向对称的持笏天官石像。中层大额枋题版,深镌“节烈”二字,飞檐翘角有如鸱吻走兽。下层平板枋题版刻勒铭记,自右向左竖读为:“乾隆二十一年九月、礼部题奉、旌表、故儒士陈大德妻、圣旨、男陈应蛟、乾隆二十六年十一月建”。两边的花雕拦板,各有一只相向然而而狮子戏球图。牌坊构图丰满,雕刻精细,极富立体感,地方风情跃出。四根方柱稳立于石构基础上,柱根上以抱鼓石加固,数百年的岁月中风蚀雨侵,不倾不圯,巍然耸立。奉圣旨修建的贞节牌坊。记载了1400多名孝女节妇之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新民温泉

    新民温泉位于即将建设的乐宜高速公路旁,紧靠岷江河,自然风景优美。新民温泉具有水温高(95℃)、水量大(3500m3/天)、水质好(深层地热水,净化度高)、矿物质含量丰富(富含K+、Ca+、Mg+、Cl-、SO42-等多种矿物质)。该温泉的开发利用潜力十分巨大。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泉水溶洞群景区

  泉水溶洞群分布在泉水镇三块田村和陈家土旁村境内的黑儿凼山上,最大的溶洞径深数公里,宽约20米,洞内的石钟乳千奇百怪、形态各异。当专家走进山洞,立即被眼前美丽的自然景观吸引住了,都连连称奇,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专家们对溶洞群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但是在前些年,村民的环境意识不够,溶洞群曾遭受过人为的破坏,现在仅有通天洞、毛狗洞、羊儿洞、杀牛洞等溶洞内的石钟乳保存较为完整。

犍为麻柳姜

  乐山犍为种姜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乐山犍为白姜品质独特,个大饱满、淀粉足、纤维少、辣味浓,所制干姜品质优良。作药性稳。自古即是药用干姜地道产区。《本草经集注》载;“蜀汉姜旧美,荆州有好姜,而并不能作干者”,唐《新修本草》载;“干姜……生犍为川谷……九月采",清《本草纲目拾遗》记载干姜,指出:出川中,屈曲如枯枝,味最辣"。解放前日本、德国就在犍为设庄收购干姜,解放后先后出口欧、亚十余个国家和地区。解放初期,前苏联在与我国的贸易交往中,指名要犍为麻柳场(现新民镇)的干姜。   犍为白姜,俗称“麻柳”姜,其生产基地始建于犍为县榨鼓乡麻柳村,因地名而得名,其产品的注册商标为“麻柳”。犍为县种植生姜历史悠久,据《本草纲目》载:“生姜、干姜生犍为川谷及荆州、扬州。九月采之,处处有之”。犍为白姜属药食兼用的四川省地方优良品种,并列入四川省中药材GAP示范基地。   协会经多年生产实践探索总结,形成了《犍为白(干)姜丰产栽培技术规范》、《蜂窝式栽培软化姜丰产技术规范》。运用该技术种植的菜姜柳条细长、分枝多、形似“手指”(一般茎粗1.5厘米以上,长15—20厘米),其茎表皮洁白,茎尖紫红、纤维少,口感脆嫩,可食率高,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其商标“麻柳”连续两次获得“乐山市知名商标”,产品先后获得省和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四川·中国西部农业博览会“名优农产品”、四川省农产品知名品牌、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称号。   犍为县榨鼓乡生姜协会成立于1998年,经过近十余年的发展,会员人数已有3350户,带动农户数达8500户,今年预计实现产值7930万元。协会于2003年荣获“四川省百强农技协称号”,2004年被评为“乐山市30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2004年开展的“蜂窝式软化姜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乐山市人民0“乐山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其注册品牌“麻柳姜”2002年被评为四川·中国西部农业博览会“名优农产品”,2005年获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双认证”,2006年获得“乐山市知名商标”称号,2007年获四川省农产品知名品牌、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2009年获四川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百强协会,2010年获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犍为麻柳姜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辖区内的榨鼓乡、铁炉乡、九井乡、新民镇、孝姑镇、龙孔镇、大兴乡等7个乡镇,共90个行政村。犍为县与乐山市沐川县接壤,与自贡市、宜宾市相邻。犍为麻柳姜主产区位于县境东南部,幅员面积450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03°59′-104°07′,北纬29°03′-29°11′。犍为麻柳姜保护面积3500公顷,年产鲜姜11万吨。

龙孔大头菜

  龙孔大头菜是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龙孔镇的特产。犍为龙孔大头菜是纯天然绿色食品,具有皮薄肉厚、香脆可口、减脂降压、美容瘦身、增进食欲的特点。   犍为大头菜为巴蜀四大名酱菜之一,以优质大头菜为原精,精心选料,精良加工,精制而成,产品色泽自然,香脆爽口,而且针对不同地区的顾客口味也不同,每种规格的口味分麻辣味、鲜香味。   大头菜作为一种腌菜,在四川乐山犍为地区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了。大头菜含丰富的食物纤,促进结肠蠕动防止便秘,并通过稀释毒素降低致癌因子浓度,从而发挥解毒防癌的作用。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清热解毒、抗菌消肿,能抗感染和预防疾病的发生。大头菜也能利尿除湿,因其性热,故还可温脾暖胃。犍为龙孔大头菜是纯天然绿色食品,具有皮薄肉厚、香脆可口、减脂降压、美容瘦身、增进食欲的特点。犍为特产大头菜,开袋即食,即可下饭,吃面!!开胃、麻辣回甜。   

犍为茉莉花茶

  “犍为茉莉花茶”系指中国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所产之茉莉花茶。该产品选用.生态、无公害茶园生产的名优茶叶,具有绿茶的特质和茉莉花的浓郁芬芳,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犍为茉莉花及其茉莉花茶被中国国家农业部认证为无公害产品,茉莉花农业标准化工作被列为中国“全国示范基地”。.    犍为县十分重视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广泛建立和推广“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把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抓手,促进了茉莉花茶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2010年,犍为县有茉莉花面积约1333公顷,优质早茶2000公顷,年产茉莉鲜花7000余吨,茶叶加工能力5000余吨,年综合产值3亿元以上。.   产地范围     犍为茉莉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四川省犍为县所辖行政区域。.   专用标志使用     犍为茉莉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四川省犍为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犍为茉莉花茶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罗城牛肉

  罗城牛肉是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罗城镇的特产。罗城牛肉精选罗城食品养殖基地秸秆养殖西门塔尔牛的后腿肉精制而成,肉质优良,纤维细长,有韧性。   罗城古镇——这座藏于深山的船形古镇在上世纪80年代被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旅游商看中,于是 “漂洋过海”,它的形状和模样被搬到异国他乡,成了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中国城”的标志建筑。   清朝康熙年间(1708年),一支回族移民移居到罗城,回族信仰伊斯兰教,菜肴中牛羊肉菜比重很大。喜食牛羊肉和伊斯兰教的饮食思想有关。伊斯兰教倡导食用牛羊鸡鸭鱼等肉,禁戒猪驴骡及凶禽猛兽之肉。《天方典礼》中说“饮食,所以养性情也”,“凡禽之食谷者,兽之食刍者,性皆良,可食”,又说“惟驼、牛、羊独具纯德,补益诚多,可以供食”。伊斯兰教所倡导的食物,都是佳美的食物。所谓“佳美食物”,就是纯洁的、可口的、富于营养的食物,更具体地说就是要有良好的外观形象、鲜香的嗅觉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以牛为例,性情温顺,自身洁净,其肉美味可口,同时还对身体有滋补食疗作用。牛肉成份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于修复组织等方面物别适宜。中医认为,牛肉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的功效。   因回族喜食牛羊,需解决每年牛肉食用问题,于是在每年岁末宰牛时,选择部位上乘的牛肉,切成大块状,去筋后配以各类珍贵香料腌制而成,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尤其以古镇苏氏回民家族的牛肉极负盛名。并于1942年,由其苏氏祖辈苏德能利用祖传的牛肉腌制方法在犍为罗城铁山铁龙庄一带专业制作销售卤牛肉、干巴牛肉、羊杂汤,并取名罗城牛肉馆。1951年因政府需要改为集体经营,1988年交由苏尊跃承包经营,更名为犍为县罗城牛肉回民加工厂,后由其子苏荣聪接管,于2006年更名为四川罗城牛肉食品有限公司。   如今,“罗诚食品”已成为罗城牛肉的代表形企业。通过不断深入研究,已发展成为集礼盒、袋装、散装的多种包装形式,多种口味细分,10余种产品系列、数十种包装规格的牛肉多元化产品,持以“打造健康美味新生活”的产品理念,不断将产品更加完善,使罗城牛肉更健康、更美味、更多选择。   如今的罗城牛肉越做越强,发展到现在的20多个品种。干巴牛肉、灯影牛肉、灯影牛肉丝、金丝牛肉、麻辣牛肉、五香牛肉、火鞭牛肉,手撕牛肉、牛0、牛肉粒等系列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成为乐山人馈赠外地亲友的佳品。“罗诚牛肉”品牌被授予为“四川老字号”、“乐山市知名商标”、 “乐山名特食品”。目前,正积极争创“四川省著名商标”和“第九届四川名牌”。   

双麻酥

  双麻酥,烤点,特点:饼圆形,色淡黄,壳酥瓤空,酥香化渣。烹制法:烤。此品是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塘坝地区的风味小吃。   特粉制成半烫面,冷却后加发面纯碱适量揉匀成皮;特粉制成酥面,下盐、花椒粉适量。取皮包酥,制成酥皮,分件包酥成圆饼形,沾上白芝麻,入炉烤熟,饼沿用刀开一小口,掏去内包酥面,装盘即成。   操作要领:烤制时间不宜过长,防冒顶炸裂。   

犍为酥芙蓉

   酥芙蓉是四川省犍为县糖果厂的传统特产。为犍为县清溪镇一品香糕点铺于1924年创制。   原料配方:糯米坯(实际投入糯米19.5千克)12千克白砂糖14.4千克饴糖12.2千克熟猪油18千克   工艺流程:泡米→磨浆→煮饼→舂茸→晾干→成坯→油炸→淋糖→装盒成型→包装   制作方法:   1.泡米、磨浆、煮熟:选颗粒均匀的大白糯米,淘洗干净,放入清水中浸泡半个月左右(二三天换水一次)捞起沥干,伴上少量清水,用磨子磨成细米浆。米浆装入布袋吊干或压干,并用人工揉制成米饼,然后放在开水锅内煮熟、煮泡,至米饼能浮在水面即可。   2.舂茸、晒干、成坯:将煮熟的米饼按500克米饼75克白糖的比例加入白糖,倒入碓窝内舂打,直到舂茸舂泡时取出。然后晒干收汗,撒上米粉,用滚筒在案板上碾薄,切成均匀的片子。晒干即为糯米坯。   3.油炸、拌合、成型:将熟猪油烧沸至油温168~170℃时,放进糯米坯子,火势不宜过大,炸泡即可。然后与白糖、饴糖和少量水熬制的糖浆拌合均匀,取出装盒成型,冷却后包装。   质量标准:   形态:长方形,厚薄均匀,整齐饱满。   色泽:白色,有光泽。   组织:细嫩酥松,松紧适度,无斑点,无杂质。   口味:香甜可口,酥泡化渣,不粘牙,无异味。   

干姜

  干姜   乐山犍为种姜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乐山犍为白姜品质独特,个大饱满、淀粉足、纤维少、辣味浓,所制干姜品质优良。作药性稳。自古即是药用干姜地道产区

清溪叶儿粑

  清溪叶儿粑是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清溪镇的特色小吃。清溪叶儿粑的特色是清香滋润,味道鲜美,皮薄馅足不沾叶,滋润爽口不粘牙,是清溪传统名小吃之一 。   清溪叶儿粑的制作方法:选料考究,工艺精细,甜的是用糯米细粉做包皮,内用白糖、花生、核桃、豆沙、芝麻等合制成的馅,咸的则以鲜肉、芽菜等为原料,经过制皮、做馅、成型、上笼等工序蒸制成独具风味的叶儿粑。   

龙孔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龙孔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