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云南省 >>玉溪 >> 红塔区

红塔区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玉溪烟叶

  主要在玉溪市八县一区,这里的烟叶在全省都是最优的,但大部分都被红塔集团收购了,只有很少的外调到省外。现在,红塔集团的原料基地在省内主要有玉溪、大理、楚雄、昭通,每年收购量在500万担左右,用于近500万箱名优烟的生产。来自云烟之乡玉溪的原料,是红塔山几十年不衰的根本原因。“玉溪”烟就是全部选用玉溪烟叶来做的,所以他们说,天下烟叶在云南,云烟之乡在玉溪。    云南    玉溪市人民0烟草产业办公室    玉溪市红塔区、江川县、澄江县、通海县、华宁县、易门县、峨山县、新平县、元江县等一区八县海拔1300~1900米之间的平坝、低中山地带和中山地带,共计68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1°16′~103°09′,北纬23°19′~24°53′。    AGI2010-07-00403   下一篇:玉溪油卤腐

水晶蜜饯

  水晶蜜饯   玉溪市的冬瓜蜜饯,形状和色泽与水晶无异,被誉为“水晶蜜饯”。吃起来清凉爽口、脆嫩无渣。甜而不腻,并有生津、润肺的功效。   相传玉溪制作蜜饯始于明代后期(公元1573年之后),到了民国初期(公元1921年以后),州城的糕点作坊凤香斋的唐家荣,在制作传统的“琥珀蜜饯”的基础上,增创了水晶蜜饯这一新品种。其制作方法是选用优质的冬瓜,切成片后用石灰水浸泡、漂洗多次,待呈现透明状态的时候,以上等白糖水浸泡、复煮制成。如今玉溪市百姓食品厂虽然生产量大,仍按精工细作的方法制作,特别坚持不以化学物品代替石灰的作用,以保持产品的优质和保证人体的健康。   享有美誉的玉溪水晶蜜饯,质量高于外地同类产品。售价只相当于中等糕点。真是价廉物美,是本地居民喜购,外地旅客爱买的著名土特产品。该产品在1   982年的全省食品工业会上,被评为优质产品。除销售省内各地,北京、福建等地也很畅销。   近年来,玉溪百姓食品厂还创制了水晶蜜饯罐头,蜜饯浸泡于蜜汁之中,食味比盒装块状水晶蜜饯更胜一筹,更受顾客欢迎。下一篇:洒琪玛

玉溪卤饵块

  “看上去油晶晶,吃起来香喷喷”的玉溪卤饵块,由于卤汁紧裹,油而不腻,绵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人们的欢迎。   玉溪卤饵块约有70多年的历史。相传在20年代,玉溪的名厨师翟永安在昆明端士街经营“永顺园”小食店,以出售饵块、小锅米线为主。翟师傅对各种米线、饵块的加工颇有研究,不断增加花色品种。一次,有位伙计提出,煮饵块吃腻了,能不能增加一个玉溪口味的卤饵块。翟师傅和大家合计,觉得肝有卤肝、鸭有卤鸭、肉有卤肉,饵块当然能卤。于是他博采了炒饵块、小锅煮饵块等的长处,用卤法加工成了吃味鲜美的玉溪卤饵块。由于他们加工考究、用料精细,这种独特风味的饵块制品,很快就受到了广大顾客的青睐。“永顺园”的生意越来越兴旺。   玉溪卤饵块以它独特的风味,一直相沿至今。其制作方法也不费事:将小锅放在火上,放进鸡汤,煮沸后依次将韭菜、酸菜、饵块丝、鲜肉末,酱油,油辣椒、味精放进去,待汤汁快干时放进猪油,用手勺滑锅底,使油包住饵块,在小锅内翻颠几下,便可以了。   今日,玉溪街头有不少食店能烹制卤饵块,南来北往的人们,常常停车下马,以一饱口福为快。    下一篇:兴中麻片

洒琪玛

  洒琪玛   “洒琪玛”是满语的译音,是一种油炸面筋和糖粘合而成的糕点。传入玉溪后在长期制作过程中经不断改进,现已因其选料讲究,制作细致而颇负盛名。   制作洒琪玛的主要原料是面筋、白糖和猪油。选用一级面粉经沉淀取出面筋,再将面筋擀成薄片切作细丝,用细箩筛筛去表面所沾的面粉,用上等纯白猪油炸成酥条,然后以白糖浆搅拌成形,洒上青红蜜饯丝,即可简装入袋、精装入盒。   玉溪洒琪玛外观红白相间,鲜艳瑰丽,口味香,甜、酥、软,食之即化。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保存时间长不易变质,是馈赠亲友的佳品,更适于老年、儿童食用。   自1982年以来,玉溪市食品厂生产的洒琪玛,连续保持省商业系统优质产品称号,大量销往昆明和各地,州、市。1985年虽已年产10万斤,仍供不应求,经常脱销。近年首批运往北京展销,获得好评。下一篇:玉溪卤饵块

周氏肥肉米线

  提起玉溪风味名特食品,在三四十年代生活过的澄江人,无不异口同声地盛赞可口的肥肉米线。特别是周沛、周灿俩兄弟经营的肥肉米线馆,更是老少皆知,誉满全县。 清光绪末年,澄江府新兴州(玉溪)童生周洪翔,赴府治河阳县参加庠生(秀才)应试不第,就在县城都市桥租一铺面开起茶室,生意还较为兴隆。后来就把家小从新兴迁来河阳居住,同时把新兴州的风味小吃膳鱼米线也带到河阳,在茶室前面增设一个鳝鱼米线摊。河阳人一开始都感到很新奇,来品尝的人比较多。但由于人们受佛教思想影响,一般认为黄鳝是“放生”之物,吃了有“罪过”,尤其是妇女,不仅不敢上口,连在家里煮黄鳝也在禁忌之列。因此,吃缮鱼米线的逐渐减少。周洪翔根据群众的习俗,改鳝鱼米线为肥肉米线,生意又恢复正常。 周氏榨制米线所用的大米,是高价专门购买一堡田所产的冬吊米来做,泡米由有经验的专人负责。米泡好后用石磨磨成米浆,压干水分做成粉砣放入锅内煮熟,取出用石雅冲匀搓成条状,又放入锅内再煮,由有技术的师傅掌握火候,煮到软硬合适时,再用石碓细冲。然后揉成筒状置于木榨内榨成米线,米线流入锅里煮沸即为成品。经过这么多工序处理而制作成的米线,吃在嘴里润滑爽口,不软不硬,使人们百吃不厌。 作为米线“帽子”的肥肉也十分考究。要选用上好的前夹猪肉,先用清水漂透,然后划成手掌大的方块,放入铁锅内煮。当煮到汤变成白色,且用筷子戳得穿时,取出装入土锅置于灶心内,以粗糠作为燃料,用哑火炖一夜,至次日方可使用。这样的肉,把而不腻,层次分明,即使不爱吃肥肉的人,一到嘴中就化了,感到舒适可口。煨pa肥肉的汤,即作为米线的配料——“老汤”,而使用的清汤也有其特色,是采用鲜肉和筒子骨混合熬成,吃起来既鲜又甜。 周氏把肉米线其他的配料也独具一格。辣椒是从宜良选购,炸油辣椒时,先是把香油高温炼透,然后适当降温到一定程度,再炸辣子面。这样的油辣椒,辣味正、色红,且有香味,为乡人喜好。使用的酱油,全是从通海、玉溪采购色味具佳的名特产品。花椒油也专门定购真椒炼制。酸菜常年有专人腌制,韭菜只用下半部,尖叶弃掉不用。 抗战爆发后,中山大学迁入澄江,周家兄弟根据沿海同胞的饮食习惯,独创了“冷热米线”。就是凉米线装碗后,不再用开水烫,只在凉米线上加入清汤、老汤和各种佐料,增放少许酸甜醋,人们吃了别有一番风味,赢得了较好的声誉而经久不衰。 下一篇:龙马黄梨

翟氏小锅煮品

  最先把玉溪小锅米线传人昆明的是翟永安,玉溪金官营人,幼年丧父,家境极贫困,母亲到昆明织布为生,改嫁一个四川卖饺担担的人,那四川人把一套做饺担担的谋生手艺传给他。继父死后,翟永安便沿街挑卖饺担担。20世纪20年代初,他把玉溪小锅煮品的制作方法用上,传到昆明,并不断加以改进。由于翟永安肯动脑筋,不断提高质量,他的煮品形成相当吸引顾客的独特风味,声誉日上。1938年,翟永安到端士街去经营。端士街共有三家小锅煮品店,口味俱佳,但总以翟永安为最突出,至今有些老昆明还念念不忘端士街的小锅线。 20世纪30年代,位于三市街北口的玉溪街兴起,本为卖玉溪小布的商贩市场,同时也出现了两家小锅煮品店。由于生意十分兴隆,数年间,小小一条玉溪街,竞开设起约20家煮品店来。一条玉溪街几乎全是食馆。除小锅煮品店几与翟家抗衡外,其卤菜、凉鸡等制作亦精致,多数亦为玉溪老乡经营。到40年代,玉溪小锅煮品已遍及昆明东南六城,总计不下百家。 也就在30年代,翟永安的小锅卤饵快创制出来了(也有卤米线、卤面,但都不及卤饵快驰名),色、香、味之精美,已臻极至,无与伦比,因而轰动一时。其他家亦竞相仿效,成为风靡一时的美食。接着又出现卤饵快加脆哨、加青豌豆等,罩帽除潺肉外,又有鳝鱼、焖鸡、焖肉、香酥等。 小锅煮品早、午、晚堂皆可售卖,亦可做正餐主食,价廉物美,老少贫富皆宜。劳动者花上几角钱,吃上两碗可以果腹,富有者也有乘坐小轿车来享用的。特别突出的是那时竟然经常有飞机驾驶员,受人之托用保温瓶到翟家买上几瓶,用飞机运往香港或重庆等地享用。抗战时期,来昆支援抗日的美军,也不乏闻风而来品尝的,他们吃得津津有味,食后还翘起拇指赞道:“顶好!顶好!”有的美国军官认为,他跑遍世界,还没有尝到过这么美的食品。 下一篇:周氏肥肉米线

玉溪酸汤米线

  风味独特的玉溪酸汤米线,以味美闻名全省,到过玉溪的人,不品一下酸汤米线的味道,的确会使你后悔莫及。 杨才科的酸汤米线,在解放前玉溪州城众多米线摊点中最负盛名,那时他在香鼓楼下边(今新兴路北门街口)摆摊,选用玉溪大白米(老品种)作原料,自榨自销,米线细白,柔软而不烂。 盛好一碗米线,先放入韭菜,盖上一片四指见方,约一厘米厚的豌豆凉粉,依次放入甜子(自制酸醋)、酱油、芝麻酱(自制)、香椿水、盐水等佐料,最后浇上一勺清亮、鲜红带有两三小点油渣的油辣椒。当米线送到你面前时,浓郁的香味扑鼻,使你胃口大开。碗里雪白的米线、金黄色的凉粉、翠绿的韭菜、乌黑的酱油和鲜红的油辣椒(当天制作当天使用,故而辣油香味浓郁),五色焕然,整碗米线艳丽悦目,吃起来凉爽、清香、味美、舒适可口。一到热天,食客络绎不绝,一些昆明老食客得便时,开着汽车前来品尝,吃后还要带上几碗,回昆赠送亲友。玉溪农村人民有一种说法:来赶州城街,不吃碗杨才科的酸汤米线,等于没上街。 下一篇:翟氏小锅煮品

龙马黄梨

  龙马腾霄,是玉溪市的胜景之一;龙马黄梨,是玉溪市的名果之一。黄梨产于胜地而名播四方;胜景则因黄梨万树而增添情趣。 龙马黄梨,云南名梨之一,与昭通黄梨相媲美。清末,从昭通移居玉溪龙马山的果农,精选了当地耐寒、抗旱力强的野生棠梨树作为砧木,以上好的昭通黄梨的枝蕊作接穗,育成别有风味的龙马黄梨。果实色泽金黄,肉质洁白脆嫩,汁多昧甜微酸,含有多种维生素。入口清凉,肠胃舒适。 龙马黄梨的特点之一,是易于贮藏。成熟的果实存放在地窖或置于清凉又干燥的瓮里,到第二年春季仍然完好,其酸味逐渐消失,更觉香甜可口。特点之二是可以作药治病。将梨肉削成小片,加入少量的蜂蜜蒸熟服用,有止咳化痰、润肺清嗓的功能。 龙马黄梨的最高年产量达350万斤。由于质优而量少,成了昆明,思茅、个旧等地的畅销货和玉溪市场的紧俏果品。前来玉溪旅游的客人,如错过了黄梨成熟季节,能尝到藏贮之梨,那也算是有口福的了。 下一篇:水晶蜜饯

映月九溪菌子宴

  映月潭九溪菌子园座落于美丽的晓月湖畔,在那里您可以享受大自然特有的恩赐——菌子宴,各具特色的美食汇聚一桌,有生吃松茸、凉拌干巴菌、凉拌杨梅菌、干煸谷红菌、干椒杂菌、皮条菌、等云南特有的营养丰富的各类菌子,餐桌上的美食加上窗外晓月湖那迷人的景色,让您的味觉回原自然,体验自然的纯真美味。下一篇:玉溪烟叶

玉溪油卤腐

  玉溪油卤腐  玉溪油卤腐相传始制于明清之际,当时境内家家户户腌制,作为家用咸菜,或作馈赠外地亲友的礼品。后来发展为小商品生产。油卤腐的腌制,以黄豆制成的臭豆腐为主料,要求质地细腻,块状均匀,厚薄一致。臭豆腐经阳光照晒,排去外层水分,分别浓淡不同的口味,配以适量的粮食白酒浸裹,再以白糖、精盐、辣椒、优质八角、花椒粉等卷在皮层,并渗以炼熟的上好菜油,腌制而成。玉溪油卤腐以其色、香、味的佳美深受省内外群众的欢迎,远销北京。1982年获云南省商业系统优良产品称号

玉溪芝麻片

  玉溪市传统名特食品,1922年首创。采用上等白芝麻、优质白糖、葡萄糖、精炼油等为原料,以独特工艺精制而成。具有色泽光润、迎光透明、片薄均匀、酥脆爽口等特点。 下一篇:油卤腐

油卤腐

  玉溪油卤腐相传始制于明清之际,当时境内家家户户腌制,作为家用咸菜,或作馈赠外地亲友的礼品。后来发展为小商品生产。油卤腐的腌制,以黄豆制成的臭豆腐为主料,要求质地细腻,块状均匀,厚薄一致。臭豆腐经阳光照晒,排去外层水分,分别浓淡不同的口味,配以适量的粮食白酒浸裹,再以白糖、精盐、辣椒、优质八角、花椒粉等卷在皮层,并渗以炼熟的上好菜油,腌制而成。玉溪油卤腐以其色、香、味的佳美深受省内外群众的欢迎,远销北京。1982年获云南省商业系统优良产品称号。 下一篇:玉溪酸汤米线

兴中麻片

  “清清的泉水,巧巧的工艺,脆脆的麻片,美美的滋味”。人们这样称赞驰名全国的兴中麻片。   兴中麻片,是玉溪市的传统名特糕点之一,它是采用上等白芝麻、高级白糖、葡萄糖液、精油为原料,以独特的工艺制作而成的。麻片色泽光润,黄白鲜明,成型均匀,片薄剔透,吃起来甜脆爽口,香气四溢。   芝麻片原是杂于“什锦南糖”中的一个品种,尤受人们的喜爱。在待客的糕点群中,芝麻片被当作珍品,不可缺少。玉溪市大营街供销社为满足顾客的需要,开办了一个农商联营的兴中麻片厂,专项生产芝麻片供应市场,由于严格地按传统工艺制作,质量精良,信誉颇佳,1984年荣获云南优秀产品奖。   兴中麻片不仅在糕点当中居于上品,并在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成了喜庆节日宴会必备的佳品,也成了馈送亲友的上乘礼物。仅1985年产量就超过13万斤,畅销北京、石家庄、四川、贵州、昆明、个旧等地。昆明民航局每年特定4万斤,作为飞机乘客的专用食品。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下一篇:映月九溪菌子宴

华宁柑桔

  华宁的柑桔因早熟而远近闻名,一则是它高品质和极佳的口感,二则因为它万亩金桔飘香的壮观和美不胜收,所以早有游客迫不及待地离开喧闹的城市来到华宁,静享一份远离世俗的安静祥和。这个季节的华宁,金缀碧枝,入眼一片惊艳——华盘公路沿线漫山遍野的柑桔,金黄的颜色耀眼而夺目。绿色却一如既往,温和而持久,将整个秋天都带到你的面前,让你折服于万亩桔园的壮观和秋实的魅力。这样的季节适合带上三五好友或者全家老少到桔园去逛一逛,桔树下,大家可以全家齐上阵,也可三五成群,提着篮子,拿着剪刀,一边采摘桔子,一边饱览乡村景色,在一股特有的清香和一种沁人心脾的甘甜中,分享收获的喜悦。   华宁柑桔   地域范围   华宁柑桔产于华宁县境内盘溪镇、华溪镇、青龙镇、通红甸乡四个乡镇,华宁柑桔产地地理坐标为:东经102°81′~103°09′、北纬23°59′~24°34′之间。南北长64公里,东西宽约8公里,面积512平方公里。全县种植总面积6666.67公顷,年产量30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华宁柑桔果实呈高扁圆形或扁圆形,果实成熟时为橙色或橙黄色,果面鲜亮,气味清香,果皮油胞稍大而明显,易剥离,单果重120—180克。 (2)内在品质指标:华宁柑桔果皮厚度中等,无核,果肉橙红色,肉质细嫩、汁多化渣、酸甜适度、风味浓郁,营养丰富,有理气健脾,润肺止咳之功效。其中,维生素C≥30mg/100g,可溶性固形物≥9.8%,总糖≥7.3%,总酸≤1.50%。 (3)安全规定:华宁柑桔产品执行《NY 5014-2001 无公害食品 柑桔》质量安全标准。下一篇:华宁柿子

元江鲤

  元江鲤是我国多种杂交鲤鱼的重要父本材料,曾被全国许多地方引种,全国知名鱼类。   形态特征:体侧扁较高,略呈椭圆,头较小,略尖,口下位,上颌较下颌突出,须2对,鳞较大,在腹鳍基部有一较发达的腋鳞。鲜活时尾鳍下叶呈红色,偶鳍呈淡红色,故当地称红尾鲤鱼。   生活习性:杂食性偏动物食性鱼类,主要食物为底栖寡毛动物,也摄食昆虫的幼虫、螺蛳及小型的甲壳动物。   分布:元江水系、珠江水系下一篇:热带花卉

新平腌菜

  “吃尽鱼虾嫌油腻,馋涎新平酸腌菜。”说到新平的第一特产和美食,当属新平的酸腌菜了。   新平酸腌菜色泽金黄、块大体长,吃到口中嫩脆滋润、味道鲜美、酸甜适中,食之便唇齿生津,其酸辣之味直通五脏六腑,直觉遍体轻爽,胃口大开,可谓腌菜中的极品。新平酸腌菜凭着其独特的风味享有盛名,产品销往玉溪各县区和昆明、广州、深圳等地,仅昆明就有64个销售点。随着昆明机场销售点的设立和一架架航班的起飞,新平酸腌菜被带到了全国各地和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下一篇:笋丝

红塔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玉兴路街道 玉溪黑龙潭观象楼和得月亭 玉溪汇龙生态园 映月潭 玉溪九龙池公园 龙马溶洞 玉溪师范学院 玉泉湖公园 白龙泉 高古楼 玉溪古窑遗址 聂耳故居 聂耳公园 杞麓湖 红塔山 映月潭水体中心 玉溪溶洞 玉溪烟叶 水晶蜜饯 玉溪卤饵块 洒琪玛 映月九溪菌子宴 兴中麻片
凤凰路街道 玉溪黑龙潭观象楼和得月亭 玉溪汇龙生态园 映月潭 玉溪九龙池公园 龙马溶洞 玉溪师范学院 玉泉湖公园 白龙泉 高古楼 玉溪古窑遗址 聂耳故居 聂耳公园 杞麓湖 红塔山 映月潭水体中心 玉溪溶洞 玉溪烟叶 水晶蜜饯 玉溪卤饵块 洒琪玛 映月九溪菌子宴 兴中麻片
玉带路街道 玉溪黑龙潭观象楼和得月亭 玉溪汇龙生态园 映月潭 玉溪九龙池公园 龙马溶洞 玉溪师范学院 玉泉湖公园 白龙泉 高古楼 玉溪古窑遗址 聂耳故居 聂耳公园 杞麓湖 红塔山 映月潭水体中心 玉溪溶洞 玉溪烟叶 水晶蜜饯 玉溪卤饵块 洒琪玛 映月九溪菌子宴 兴中麻片
北城镇 玉溪黑龙潭观象楼和得月亭 玉溪汇龙生态园 映月潭 玉溪九龙池公园 龙马溶洞 玉溪师范学院 玉泉湖公园 白龙泉 高古楼 玉溪古窑遗址 聂耳故居 聂耳公园 杞麓湖 红塔山 映月潭水体中心 玉溪溶洞 玉溪烟叶 水晶蜜饯 玉溪卤饵块 洒琪玛 映月九溪菌子宴 兴中麻片
春和镇 玉溪黑龙潭观象楼和得月亭 玉溪汇龙生态园 映月潭 玉溪九龙池公园 龙马溶洞 玉溪师范学院 玉泉湖公园 白龙泉 高古楼 玉溪古窑遗址 聂耳故居 聂耳公园 杞麓湖 红塔山 映月潭水体中心 玉溪溶洞 玉溪烟叶 水晶蜜饯 玉溪卤饵块 洒琪玛 映月九溪菌子宴 兴中麻片
李棋镇 玉溪黑龙潭观象楼和得月亭 玉溪汇龙生态园 映月潭 玉溪九龙池公园 龙马溶洞 玉溪师范学院 玉泉湖公园 白龙泉 高古楼 玉溪古窑遗址 聂耳故居 聂耳公园 杞麓湖 红塔山 映月潭水体中心 玉溪溶洞 玉溪烟叶 水晶蜜饯 玉溪卤饵块 洒琪玛 映月九溪菌子宴 兴中麻片
大营街镇 玉溪烟叶 水晶蜜饯 玉溪卤饵块 洒琪玛 映月九溪菌子宴 兴中麻片
研和镇 玉溪黑龙潭观象楼和得月亭 玉溪汇龙生态园 映月潭 玉溪九龙池公园 龙马溶洞 玉溪师范学院 玉泉湖公园 白龙泉 高古楼 玉溪古窑遗址 聂耳故居 聂耳公园 杞麓湖 红塔山 映月潭水体中心 玉溪溶洞 玉溪烟叶 水晶蜜饯 玉溪卤饵块 洒琪玛 映月九溪菌子宴 兴中麻片
高仓镇 玉溪黑龙潭观象楼和得月亭 玉溪汇龙生态园 映月潭 玉溪九龙池公园 龙马溶洞 玉溪师范学院 玉泉湖公园 白龙泉 高古楼 玉溪古窑遗址 聂耳故居 聂耳公园 杞麓湖 红塔山 映月潭水体中心 玉溪溶洞 玉溪烟叶 水晶蜜饯 玉溪卤饵块 洒琪玛 映月九溪菌子宴 兴中麻片
小石桥彝族乡 玉溪黑龙潭观象楼和得月亭 玉溪汇龙生态园 映月潭 玉溪九龙池公园 龙马溶洞 玉溪师范学院 玉泉湖公园 白龙泉 高古楼 玉溪古窑遗址 聂耳故居 聂耳公园 杞麓湖 红塔山 映月潭水体中心 玉溪溶洞 玉溪烟叶 水晶蜜饯 玉溪卤饵块 洒琪玛 映月九溪菌子宴 兴中麻片
洛河彝族乡 玉溪黑龙潭观象楼和得月亭 玉溪汇龙生态园 映月潭 玉溪九龙池公园 龙马溶洞 玉溪师范学院 玉泉湖公园 白龙泉 高古楼 玉溪古窑遗址 聂耳故居 聂耳公园 杞麓湖 红塔山 映月潭水体中心 玉溪溶洞 玉溪烟叶 水晶蜜饯 玉溪卤饵块 洒琪玛 映月九溪菌子宴 兴中麻片

红塔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