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连环砂仁 | 连环砂仁产于享有“中国砂仁之乡”美誉的贵州省贞丰县连环乡,目前种植规模已达4万余亩,年产量1万余吨,是全国最大的砂仁基地。 连环砂仁属多年生草本,高2至3米,根肥大。叶大,互生,长椭圆坡针形,长30至70厘米,宽7至15厘米,先端短渐尖,边缘有短而密的毛;圆锥花序顶生,常下弯,长15至30厘米;蒴果红色,球形,径约2厘米;内有3个种子团,含种子多米。花期春夏。连环砂仁喜阴喜肥喜湿,常种植于山谷或溪边。 连环砂仁主要成份:α-蒎烯,茨烯,β-蒎烯,对聚伞素,β-水芹烯,1.8-桉树脑,L-樟脑,L-冰片,β-石竹烯,石竹烯氧化物,紫穗槐烯。 成份分析表明,本产品成份类分布较广,与药砂相比,药砂中的成份本品中都含有。 连环砂仁的用途: 约用保健功效:“燥湿祛寒,除痰截疟,健脾暖胃。治心腹冷痛,胸腹胀满,痰湿积滞,消化不良,呕吐腹泻。” 食用;宾馆、家庭主要用于烹调、煲汤、蒸煮、红烧食物等。 开发保健药品、保健食品。 连环砂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贵州省贞丰县连环乡、白层镇、鲁贡镇、沙坪乡、鲁容乡等5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下一篇:顶坛花椒 |
顶坛花椒 | 贵州特产顶坛花椒,顶坛青花椒属芸香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以其颗粒硕大、麻味纯正、清香扑鼻、颜色青绿,含有人体必须的 VB1、VB2、VE等维生素类黄酮、镁、铁、锌、硒等微量元素及亚麻酸、亚油酸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人们生活中离不开的重要调味品、香料及木本油料树种。 贵州特产顶坛花椒基本信息 学名:Top Chinese prickly ash green food 英文名:Pricklyash Peel 科名:芸香科 Rutaceae 贵州特产顶坛生态习性 顶坛青花椒植株较小,根系分布浅,适应性强,可充分利用荒山、荒地、路旁、地边、房前屋后等空闲土地栽植。山地建椒园,一般光照充足,排水良好,产量高,品质好。在山坡地中下部的阳坡和半阳坡,平缓地、梯田坎边、土壤疏松、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石灰质土也是栽植花椒的好林地。 喜光,适宜温暖不太湿润及土层深厚肥沃壤土、沙壤土,萌蘖性强,耐寒,耐旱,抗病能力强,隐芽寿命长,故耐强修剪。抗干旱但不耐涝,长期积水地带可致死花椒树苗。 贵州提出顶坛花椒形态特征 顶坛青花椒的特征与识别顶坛花椒是竹叶椒的一个变种。常绿灌木,高2~2.5m,稀4~5(7)m;茎枝多锐刺,刺基部宽扁,红褐色,小枝上刺水平抽出,叶轴无刺,小叶背面均无小刺;小枝、叶及嫩枝均无毛或偶有柔毛;羽状复叶互生,有小叶3~11片,少数多至5~11片,翼叶明显,宽处约2—3mm;小叶在叶柄上对生,通常披针形或披针状椭圆形,长4—9em,1.5~2.5Cm,干后叶缘向背面明显反卷,顶端中央一片小叶最大最直,基部一对小叶最小;叶面稍粗糙,上面深绿色,背面青绿色,粗糙,边缘有不规则之疏离小钝齿,齿凹处常有一油腺;主脉在叶上面下凹,侧脉不明显,在叶背面中脉明显隆起,侧脉纤细;小叶叶柄短约lmill或无。聚伞状圆锥状花序腋生或同时生于侧枝之顶,长短差异较大,约2~7cm,多花,有小花20一40(60)余朵;花被片6~8片,卵状三角形,顶端钝尖,长约1—1.5mm;雄花的雄蕊4—6枚,花丝细长,明显超出退化雌蕊,花药圆点状,药隔顶端过1天后变为黑褐色的油点;不育雌蕊凸起,顶端微裂成弯曲的柱状;雌蕊有心皮2个,背部近顶侧各有1个油点,花柱斜向背面弯曲,不育雄蕊短线状,早落。果熟时果皮多为橄榄绿色,少有紫红色者,果皮上有明显凸起的圆点状油腺数个;单个直径约4—5mill,干后开裂,内果皮淡绿色;种子直径2—3mm,种皮黑色,角质,有光泽。花期3—4月,果期7—8月。 贵州特产顶坛外形与感官特征 一是花椒树冬天不落叶,四季常绿;二是顶坛青花椒经过长期自然淘汰和人为选择,形成了一个青叶椒的新变种。与竹叶椒原品种相比较,叶片的叶轴及小叶稀刺或光滑无刺,聚伞状圆锥花序腋生或同时生于侧枝之顶,长短差异较大,约2—7cm,小花数目较多,果熟时果皮常为橄榄绿色,果皮上有明显凸起的圆点状油腺,长有油苞,富含挥发油,香味浓烈,油多味麻,具有“吃在口里,麻在嘴上,热在身上但不上火却凉在心头”的特点, 贵州特产顶坛花椒分布和生长环境 顶坛青花椒是贵州、四川、重庆云南、广西、湖南地区特有的经济植物 , 受其独特地形、地貌、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具有独特的香味和口感 , 历来以“香味浓、麻味重、产量高“而著称 , 迄今已有数百年的栽培历史 。由于其具有喜钙、耐旱、水土保持效果好等特点 , 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 目前是该地区主要的水土保持经济树种 , 因此 , 科学、合理开发利用顶坛青的这些特色资源 , 将生态重建与花椒基地建设有机结合 , 将对缓解这些地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人口压力巨大的矛盾 ,... 培养和壮大花椒产业和产业竞争力 , 改善地区生态、发展社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贵州特产顶坛花椒原产地及发展史 顶坛花椒原产地:贵州省兴义市贞丰北盘江镇顶坛片区叫报功寨组29号人家姓冉名叫冉茂材的从1990年开始培育种子育苗逐渐改变花椒变种后来整个顶坛片区都种上了这个品种的花椒。 1991年称贵州贞丰县为“中国花椒之乡”,贞丰县北盘江镇顶坛片区属生态系统脆弱的喀斯特地貌区。1992年以来,贞丰县委、县政府决定以碱石漠化严重的顶坛片区为试点发展花椒产业,顶坛青花椒的原产地顶坛青花椒茂材苗圃基地里每年都销售三百多万株顶坛青花椒苗圃出去,从而引导了农民种植花椒致富,在石旮旯里求生存。2007年,贞丰县的花椒产量达11000吨,产值达1.2亿,花椒生产由原来老百姓房前屋后零星种植向基地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目前全县已种植花椒15.3万亩,已挂果6万多亩,花椒生产已成为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和石漠化治理的重要举措。 靠种花椒,顶坛片区4个村实现了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水土流失防治率达94%,土地石漠化治理率达92%。昔日岩石裸露的云洞湾村, 被授予“全国绿化千佳村”荣誉称号。为此,2007年12月31日,贞丰县被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中国花椒之乡”称号。 随着顶坛花椒知名度的提高,市场上冒充顶坛花椒、顶椒的产品越来越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顶坛花椒的声誉和当地农民的利益,给“顶坛花椒”品牌创建也带来不少威胁。为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培育知名品牌,做大做强顶坛花椒产业,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贞丰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在2001年成功注册“顶坛”商标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在掌握大量事实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和支持有关部门申请“顶坛花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通过多年努力,日前,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对顶坛花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这也是黔西南州首个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序列的名特优农产品。 顶坛花椒产于被誉为“中国花椒之乡” 贞丰县北盘江河谷地带。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发展,小小花椒不仅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带来了显著的生态效益。据统计,至2008年,全县花椒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产量1.1万吨。产值1.5亿元。核心产地顶坛片区单花椒一项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000多元,云洞湾村年人均收入则高达30000多元。 贵州特产顶坛花椒栽培管理 花椒树栽植方法花椒树栽植方法应因地制宜:一般建园要坐北朝南。行距3米,株距2米,每公顷可栽850多株。考虑到花椒园产量和花椒采收期早晚搭配,花椒各品种成熟期的早晚要配置好。栽前要预先挖好定植坑。坑挖60厘米见方,上面表土放左边,下面生土放右边。表土加肥料,回填到坑底。生土填到上头,便于土壤熟化。栽植深度要照苗木原土痕栽。太浅了不抗旱,太深了不发苗。栽植方法要推广“三埋二踩一提苗”栽植法。这些细小环节,对花椒树以后生长影响很大,栽植时要特别引起注意。顶坛花椒园株行距图,顶坛花椒园株行距花椒栽培,建园行向株行距。栽植密度要合理,株距要小行距大。每公顷可栽九百四(株),行向坐北朝南行。行距四米至五米,株距二米或三米。平地要多栽,山地椒园适当稀。 栽培花椒先挖坑—坑深30十(厘米)分两层,上层表土放左边下层生土放右边,/:层表土加肥料,肥料拌土拌均匀,肥土回填到坑底;生土填上好熟化,坟好灌水要沉实;栽树从上挖小坑.裁后填封细土栽植深度图,栽植深度正好2.太深3.太浅花椒栽培例,栽得浅了不抗旱,栽得深了不发苗,土埋深浅原土痕,冬季防寒埋土堆,栽植深浅要注意。栽后天旱树易死。小树埋深不透气。浇水过后培细土。翌春解冻刨土堆。栽植方法础出尝当之图“三埋二踩一提苗”栽植法花椒栽培例,树坑刨好作丘状,位置放好埋上土,再埋土来再踩实,最后埋满作树盘,栽植方法有讲究,再把树苗放丘上:埋土提苗用脚踩:三埋二踩一提苗:浇水渗后细土封。 顶坛花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贵州省贞丰县北盘江镇、平街乡、者相镇、白层镇等4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下一篇:贞丰糯米饭 |
鲍赛葵花鸡 | 主料 小鲍鱼、鸡茸。 配料 火腿、香菇、小南瓜。 制作方法 1.小鲍鱼涨发回软,用高汤加姜、葱汁调味上笼蒸回软入味,小南瓜取皮改刀成葵花叶片焯水。 2.将鸡茸放入大圆盘(刷油)整形成圆形,熟火腿改刀成丝,香菇改刀成粒装饰成葵花形,上笼旺火蒸10分钟取出,装入玻璃盘中,用鲍鱼、小南瓜叶片围边点缀定型,再上笼蒸约3分钟取出。 3.鲍鱼汁调味浇入鲍鱼之上,鸡茸部分调咸鲜汁浇入即可。 美食特点 选料制作精细,形、色、味俱佳。 下一篇:香椿炒鸡蛋 |
香椿炒鸡蛋 | 原料: 香椿一小把(约2两)、鸡蛋2枚、少许盐(可酌情增加鸡蛋) 做法: 1、香椿洗净,开水中略焯后捞出切碎; 2、鸡蛋打散成蛋液,与刚才的香椿碎混合后,加少许盐搅拌均匀; 3、锅中倒油,热后倒入混合蛋液,翻炒1-2分钟,炒散后出锅即可。 特别提示: 1、可以吃香椿蛋饼,在炒的时候不用炒散; 2、在做菜前,将洗净的香椿用开水略焯一下,香椿就会浓香四溢,又脆又嫩; 3、香椿芽以谷雨前为佳,应吃早、吃鲜、谷雨后,其膳食纤维老化,口感乏味,营养价值也会大大降低。 下一篇:地串鸡丁 |
地串鸡丁 | 主 料 去骨鸡肉。 配 料 葱、姜丝、糍粑辣椒。 制作方法 1.将鸡肉刀切1cm方形鸡丁,用料酒、盐、味精拌匀加水芡码味五分钟。 2.手锅上火加入烹调油烧至八成热,鸡丁下油爆至八成熟,并将地串炸至金黄酥脆去油。 3.手锅上糍粑辣椒,下姜丝、葱节、面酱、翻炒出香味,下鸡丁、地串翻炒一分钟,酱油、糖、水芡勾成汁,炒至收汁,亮油起锅装盘。 美食特点 地串金黄酥脆,宫保鸡红辣油亮。 下一篇:玉米蛋角 |
玉米蛋角 | 原 料 鲜玉米粒、鸡蛋。 配 料 青椒、红椒、葱花、姜汁、盐、味精、花生油。 制作方法 1.将鲜玉米粒下油锅翻炒断生,再加入适量精盐、味精炒熟出锅,青椒、红椒切成碎粒,鸡蛋加精盐、葱花、姜汁、精盐打成蛋液待用。 2.炒锅下油烧至五成热倒入蛋液加入炒好的玉米、辣椒粒改小火煎成蛋饼,出锅冷却后切成蛋角装于盘中即成。 美食特色 鲜香细嫩,蛋香浓郁。 下一篇:布依族绣花鞋 |
布依族绣花鞋 | 布依族绝大部分聚居在贵州省,也有少部分分布在云南,贵州罗甸、望漠地区。贵州地区的绣花鞋鞋尖细小,向上翘起。云南地区的绣花鞋一般鞋鼻上翘,鞋帮绣满花卉图案,俗称“猫鼻子花鞋”,布依语称“海兰高”。现在,这种满花绣鞋逐渐变成半形或鞋尖处绣小花。 贵州省布依族女童穿用的软底绣花鞋。鞋底为布制软底,且绣有红色花纹。鞋帮为红色,左鞋帮为缎面,右鞋帮为布面,两鞋帮上都绣有风火轮,前部绣有鲜花图案,色彩艳丽,花纹细致,活灵活现,显示出布依族妇女手工之精巧。整双鞋在颜色和刺绣上都满足了女孩们的爱美之心,因此大受欢迎。 下一篇:苗家腌食 |
苗家腌食 | 腌 鱼 是苗家待客的传统佳肴。它色鲜味浓,吃起来爽口畅心。苗族人民习惯在稻田里放养鲤鱼,将捕捞得的鲜鱼洗净,剖开取其内脏,然后撒上适量的盐和辣椒粉,再和上花椒 面等佐料浸渍,置于烟火上烘至半干,再把备好的甜酒抹上,或糯米粉放在鱼上面,一层鱼一层甜酒糟,装进坛内盖好,封严。等到半月以后,就可取出来用油煎吃,也可生吃。隔年腌鱼,鱼刺已软柔,鱼内甜辣、咸各味兼有,食之别有风味。 腌 肉 是将鲜肉肥瘦切成片,用糯米粉与适量的盐和辣椒粉,再和上花椒面等佐料放在肉的上面,一层肉一层米粉,放入坛内封好,半月后便可取出来炒吃,清香可口。 下一篇:连环砂仁 |
贞丰糯米饭 | 贞丰糯米饭,早在清嘉庆年间已是颇有名气的风味小吃。主要原料系上等糯米,制作时,先将糯米用冷水泡透,经两次焖蒸,熟猪油炒好装铁锅内,文火保温待用。精选瘦肉,放入特制的香料腌上数日后,用油炸至半干。上碗时,切肉成薄片盖糯米饭上食用。贞丰糯米饭,米香肉酥,油而不腻,色彩美观,味浓爽口,堪称独特的传统美食。( 兴义) 原料及配料: 上等糯米,猪瘦肉,猪油、菜油、酸萝卜、绿豆芽、海带、葱、油辣椒、酱油、味精适量。 具体制作方法: 1、糯米淘洗干净用清水泡5个小时,滤去水分入屉大火蒸3个小时,中间要经常把糯米用筷子扒散,使其蒸得软硬均匀,出屉下在炒锅加猪油翻炒均匀,锅中留油改文火保持一定的温度备用。 2、瘦肉切成长条约250克一块大小,用八角、回香、花椒、桂皮、盐、酱油、腌渍四至五天,拿出去掉香料,锅下菜油烧至6成热下肉块炸至半干。滤油晾冷后切成薄片备用。 3、酸萝卜切成小丁、绿豆芽用开水烫熟捞出滤干水、海带切成细丝、葱切成葱花。 4、食用时将糯米饭盛在碗内,放上肉片、酸萝卜、绿豆芽、海带、葱、油辣椒、酱油、味精拌均匀即可。 风味特色: 米香肉酥,油而不腻,味浓爽口。 制作要点: 糯米饭不能蒸得太软,以稍稍硬一点为好。 下一篇:窑上制陶 |
册亨茶油 | 册亨茶油是贵州黔西南州册亨县的特产。 |
晴隆绿茶 | 晴隆县做优做强做大“晴隆绿茶”茶产业,大力发展高档名优茶,提高茶叶加工的标准化、机械化水平,大力扶持科技含量较高的茶叶特色产品,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全面提升茶叶产业综合效益。 从3月初开始,晴隆春茶就陆续开始采摘。种茶大户小黎介绍,今年小叶茶茶青价格每斤平均在60元左右,大叶茶茶青价格每斤20元到30元之间,与去年相比翻了一番,来自江、浙、闽、沪的茶商们云集晴隆产茶基地收购新鲜茶叶。 截止2011年底,晴隆县新建茶园1.6万亩,改造老茶园1万亩,跨年度实施0.4万亩,新建无性系茶树良种苗圃100亩。全县茶叶面积达到8.4万多亩,同比增长22%;全年茶叶总产量达到1803.6吨,产值6526.2万元;实现农民收入6037.3万元,涉茶经济总量达到9000万元;茶叶企业增加值增长28%,实现利润增长21%;种茶收入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目前,茶叶专业合作社有12家,各种茶叶加工企业有60多家,带动了3.6万户农户10万余人脱贫致富。 下一篇:贵州小腊肉 |
兴仁薏米仁 | 小薏米产于云贵高原,由于受当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影响,农民为了生活,不得不大面具种植小薏米,所以薏米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广,产量高,其果实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 1.薏米因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促进新陈代谢和减少胃肠负担的作用,可作为病中或病后体弱患者的补益食品; 2. 经常食用薏米食品对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症也有效果。薏米能增强肾功能,并有清热利尿作用,因此对浮肿病人也有疗效; 3. 经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薏米有防癌的作用,其抗癌的有效成分中包括硒元素,能有效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可用于胃癌、子宫颈癌的辅助治疗; 4. 健康人常吃薏米,能使身体轻捷,减少肿瘤发病几率; 5. 薏米中含有一定的维生素E,是一种美容食品,常食可以保持人体皮肤光泽细腻,消除粉刺、色斑,改善肤色,并且它对于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赘疣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6. 薏米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对防治脚气病十分有益。 兴仁薏仁米(兴仁苡仁米)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源 薏(苡)仁米(Coix lacryma-jobi L. Var. ma-yuen (Roman) Stapf)。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800m至2100m的山地,土壤类型为黄棕壤、黄壤,土壤pH值5.0至8.0;土层厚度≥50cm;有机质含量≥1.0%。 三、栽培管理 1.选种:选用饱满粒大且有光泽的种子。 2.种子处理:用5%石灰水或1:100的波尔多液浸种24小时至48小时后用清水冲洗,再以60℃温水浸种30分钟。 3.播种:每年4月上旬至4月中旬,采用穴播,行距50cm,窝距50cm,穴中心深度5cm。将种子均匀播入穴内,每穴8粒至12粒。 4.中耕除草:分两次进行,第一次苗高5cm至10cm,第二次苗高30cm。 5.施肥追肥:每667㎡(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kg至5000kg和45%复合肥40kg。 6.辅助授粉:开花盛期上午以绳索等工具振动植株进行辅助授粉。 7.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贮藏 1.采收:9月至10月,植株中下部叶片转黄,籽粒80%以上变色成熟时收割。 2.贮藏:种子脱粒后晴天晾晒至含水量≤12%后贮藏。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外观饱满,颗粒匀称,表面光滑,色灰白,腹沟适中。 2.理化指标:颗粒长6mm至7mm,宽4mm至5mm,蛋白质含量≥14.5%,脂肪含量≥5.5%。 3.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下一篇:一棒雪 |
安龙石斛 | 安龙石斛是贵州黔西南州安龙县的特产。安龙县积极培育新医药大健康产业,引资建成全国最大野生铁皮石斛种植基地,时下,基地石斛长势喜人,如期开花,经济效益逐步显现。 2013年,借助坡脚乡丰富的山地林木资源优势,安龙引进安龙西城秀树龙林有限公司,投资4000万元在者贵村四组九头山建设仿野生铁皮石斛种植基地。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按照3000亩野生种植的发展目标,将铁皮石斛附生在野外树干上进行种植,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石斛生长对树木造成伤害。目前,“上树”铁皮石斛已达1100多亩,经过精心的培育,从今年4月底开始,顺利进入开花季节,干花到市场上卖6800(每斤)。 随着效益的逐渐显现,贵州西城秀树农林有限责任公司抢抓机遇,共流转了4000多亩林地,正在着手进一步扩大规模,届时,野生种植铁皮石斛年产值可达3亿元,辐射带动农户可达700户以上,此外,还可带动相关观光旅游的发展。 贵州省安龙县龙山镇、笃山镇、海子镇、洒雨镇、普坪镇、栖凤街道、招堤街道和钱相街道等五镇、三街道现辖行政区域。 下一篇:安龙白及 |
品甸生姜 | 品甸生姜是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清水河镇的特产。品甸生姜的姜肉质饱满,质细纤少,色鲜味美,含油量高,淀粉多,含硫低。品甸生姜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清水河镇气候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热量丰富,雨水充沛,多云,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在15.3℃,7月份平均气温为26℃,年降雨量为1300毫米,海拔在1000米至1400米之间,相对高差为400米。全镇气候湿润,热量丰富,土壤呈微酸性,特别适合于姜的生长。因此,这里生产的姜肉质饱满,质细纤少,色鲜味美,含油量高,淀粉多,含硫低。一九八三年曾获国家外贸部出口免检优质产品证书。经加工而成的干姜块,又是系列产品姜粉、姜糖、姜汁、姜膏、保健姜汁冲剂等的优质原料,已畅销日本、中东等国家,产品供不应求。贵州品甸(清水河镇原名品甸镇)生姜在国内外市场已经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已形成一定品牌。 品甸生姜久负盛名,1983年,品甸干姜块被国家外经贸部评为优质干姜块。2003年,基地获国家财政部补助建设配套设施;2005年6月起,省农业厅认定兴义市品甸生姜基地为无公害生姜产地,品甸生姜被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同年7月申请注册了“清水河品甸”生姜品牌,2009年7月注册了“品甸生姜”地理标识商标。 在合作社的组织下,建有兴义市品甸生姜30000亩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生姜种植农户6000余户,年产量6万吨,原产品销售4万吨,2万吨加工成干姜块、姜片、泡姜,生姜制品加工增值率达30%,年销售收入1.2亿元以上。生姜基地对当地种植业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带动农户6000余户发家致富,是群众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占农民经济收入的50%以上。 2013年,兴义市清水河镇生姜专业合作经济协会申报的“品甸生姜”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为:7827971。 品甸生姜 兴义市清水河镇生姜专业合作经济协会 7827971 生姜下一篇:仓更板栗 |
安龙金银花 | 2008年,安龙县已种植金银花14万亩, 2万亩进入花期,产干花460吨,创产值1840万元。预计到2010年,安龙将有6万余亩金银花进入盛花期,按现行价格计算,年可创产值6000万元。仅此一项,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可增加150元。 按一亩喀斯特山地可以种植70棵金银花植株、每棵金银花植株可涵养水分约200公斤计算,一亩金银花可涵养水分14万吨,20万亩金银花可以涵养水分280万吨。安龙县石漠化地区森林植被由原来的41%提高到70%,净增了29个百分点,水土流失比过去下降45%,80%以上的土地石漠化得到进一步治理,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彻底改变了过去的贫困面貌。大水井,这个曾经乱石横生的石旮旯,如今满山尽是绿色,焕发出勃勃生机。 2009年7月7日,省委副书记王富玉到德卧镇大水井村调研石漠化治理工作,当了解到该村村民通过在深石山区种植金银花户均收入达到了2.4万元后,王富玉高兴的说,大水井村因地制宜,在深石山区种植金银花,不但找到了一条增收致富路,还为喀斯特地区治理石漠化工作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和做法,这种模式在全省都值得推广。 “家有千笼金银花,不愁手中没钱花。金花银花吐鲜苔,五月花开幸福来。姑娘不愿往外嫁,外省媳妇跑进来”。如今,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的大水井村民,口中传唱的歌谣已经发生了嬗变,石旮旯里种下的希望之花,已盛开成了朵朵致富之花、生态之花、幸福之花。 “靠山吃山,谁说这一方水土养不了我们这一方人?我们还要把金银花种得更好,让环境变得更好,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能在这儿好好生活,好好享福!”这是大水井村人的心声,也是安龙43万干部群众的心声。 下一篇:通草 |
仓更板栗 | 仓更板栗主产区位于贵州省兴义市南部以仓更镇为中心的沿江(南盘江)七个乡镇(仓更、沧江、洛万、巴结、泥凼、三江口、捧乍),素有“板栗之乡”的赞誉,年平均气温20℃,年降雨量1350毫米,森林覆盖率达70%左右,区域内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贵州省板栗主产区之一。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仓更板栗不施化肥、不打农药、无污染,是纯天然食品。2007年7月,经贵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检测,符合“无公害农产品”标准(之后历年送检均达标)。仓更板栗高含糖量、低水分且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清香可口,受到省内外消费者的青睐。产品远销广州、深圳及浙江一带。目前仓更及周边板栗种植面积达18万余亩,挂果8万余亩,年产板栗3000万斤,产值5000多万元,是沿江(南盘江)区域支柱性产业。目前,该区域有气调保鲜库3个,库容1300吨,能够保证板栗长年供应。 发展简史 自光绪二十三年以来,仓更人民就有在庭院种植板栗的习惯,自20世纪60年初就开始发动群众种植板栗,那时的板栗除庭院的,大都归集体所有,自1979年开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1980年板栗年产55吨,1990年年产291吨,2000年板栗年产1200吨,大规模种植是在2000年至2005年,仓更通过退耕还林,育林荒山,天保工程项目资金及对部分困难群众采取无赏供应苗木,发放无息贷款扶持,发动群众大量种植板栗。与此同时,沿江其他六个乡镇也大规模发动群众种植,板栗基地逐步形成并逐渐壮大,2011年6月,沿江七乡镇联合组建“兴义市仓更板栗协会”及联合党总支部,整合区域种植资源和技术优势,积极申报注册地理标志,参加各种展销会,推进板栗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同时,为广大栗农提供种植、管护、销售、贮藏、加工等全方位服务,在保证仓更板栗特色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质量。下一篇:贵州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