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黔东南州 >> 三穗县 >> 瓦寨镇

瓦寨镇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三穗鸭

   三穗鸭为中国地方名鸭,是中国优良蛋系麻鸭品种之一,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三穗鸭系同野鸭杂交选育而来,抗病性强、瘦肉率高,肉质细嫩,产蛋多、蛋质佳,胆固醇低,富含氨基酸,个体小的三穗鸭具有野鸭特性和山禽的独特风味。    三穗鸭以放牧饲养为主,通过采食牧草,河流溪沟,稻田里的水生物与农家自产的玉米、稻谷等杂粮生长,形成了独特的生态三穗鸭及生态绿壳鸭蛋。三穗鸭蛋含有大量的卵磷脂、维生素A B E 和微量元素铁、锌、硒、钾、钙、镁、氨基酸含量比普通鸭蛋高出5—10倍。鸭蛋对头昏、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抗衰老、儿童缺锌等各种疾病有良好的预防和食疗作用,是婴幼儿、孕妇、病原和老年人极好的营养滋补品。    三穗鸭公鸭体躯稍长,胸部羽毛红褐色,颈中下部有白色颈圈,背部羽毛灰褐色,腹部羽毛浅褐色,颈部及腰尾部披有墨绿色发光的羽毛。母鸭颈细长,体躯近似船型,羽毛以深褐色麻雀羽居多。翅上有镜羽。成年体重公鸭为1690g 。母鸭为1680g。年产蛋约250枚,平均蛋重量为65.12g。    三穗鸭系列有:三穗麻鸭、三穗黄焖鸭、三穗血浆鸭、三穗老鸭汤、三穗板鸭等。   地域范围    三穗鸭原产于贵州省东部的低山丘陵河谷地带,以三穗县为中心,分布于镇远、岑巩、天柱、台江、剑河等县。   特定品质     三穗鸭公鸭体躯稍长,胸部羽毛红褐色,颈中下部有白色颈圈,背部羽毛灰褐色,腹部羽色浅褐色,颈部及腰尾部披有墨绿色发光的羽毛。母鸭颈细长,体躯近似船形,羽毛以深褐色麻雀羽居多。翅上有镜羽。三穗鸭虹彩褐色,胫、蹼橘红色,爪黑色。   文化典故     三穗县具有600年的养鸭历史,素有“鸭乡”之称。“三穗鸭”是我国四大名鸭之一,具有野鸭风味,以产蛋多、蛋质佳、肉质细嫩鲜香、回味绵长的特点,1982年被录入了《中国禽品种志》,2003年被收入《中国地方品种资源图谱》。2009年三穗县已落实30个鸭养殖小区建设,已有养鸭户4500户,其中500羽以上的重点养殖户350户。

三穗灰碱粑

  以上等糯米混以稻草灰(主要成分: 碱.) 主要做法暂不公布``    成品一黄褐色为宜.    食用方法:1.切成条状,放入沸水中煮3分钟左右    2.盛入碗中,加汤(如龙骨炖汤,番茄汤,紫菜汤等)然后放 入香料(如;葱花,蒜茸,芫茜,五香,胡椒粉等,凭各自喜好添加) 即可使用...    灰碱粑使用辅料绿色健康,不添加任何市场上的调料添加剂,适合各个年龄段朋友食用.    另外,在三穗县各个地方的黑白喜均在正餐前以 灰碱粑招待客人.也是所谓"油茶""之一.   灰碱粑对贵州三穗人来说,犹如火锅之于重庆、狗不理之于天津,已不仅仅只是一种当地特色小吃这么简单,还有着许多的“情结”甚至已超出了吃的范畴。”可见灰碱粑之于三穗人的重要性。灰碱粑顾名思义是用柴草灰和大米制作而成,工艺相当有意思。

三穗斗笠

  贵州特产—三穗斗笠,产于三穗县瓦寨镇,是传统名牌产品。三穗瓦寨斗笠以细篾、棕丝、光油为原料,编成网格,圆形、斜檐、尖顶,美观耐用、轻巧方便,能遮雨避日。    特产文化:三穗瓦寨斗笠不仅是遮日避雨生产生活工具,而且是竹编工艺收藏品。产品远销泰国、法国、美国等地。1984年,瓦寨斗笠被作为国礼赠送给访华美国总统里根。瓦寨镇也因此被誉为“斗笠之乡”。2009年成为贵州省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特产功能:三穗瓦寨斗笠晴能遮阳,雨能避雨。加上其材质和编造工艺,使其轻巧、美观大方而且实用,带在头上没有闷热之感。是居家生产劳动,民间工艺收藏的珍品。

瓦寨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文昌社区

----

冲前村

----

屯上村

----

街上村

----

观音阁村

----

白家村

----

晓隘村

----

调洞村

----

老寨村

----

店头村

----

上街村

----

斗街村

----

柑子院村

----

巴顺村

----

民星村

----

坪城村

----

新中村

----

瓦寨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