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云南省 >>昭通 >> 威信县 >> 扎西镇

扎西镇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扎西纪念馆

  扎西纪念馆位于云南历史文化名城威信县的扎西镇,原为江西会馆和湖广会馆址,总占地面积4686平方米。江西会馆建于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为木结构建筑,面积514平方米。湖广会馆又称禹王宫,始建于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为四合院木棚,面积336平方米。  “遵义会议”后,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1935年2月,中央红军长征到云南的扎西,红军总部第四军驻湖广会馆,红军总部设在江西会馆的万寿宫,党中央在这里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缩编红军并确定了新的作战部署。会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总结粉碎五次“围剿”战争中经验教训的决议大纲》,-在此发布了《关于各军团缩编的命令》,为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实现北上抗日的战略目标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江西会馆在1962年被拆除,湖广会馆至今保存完好。为了保护革命遗址,1976年在江西会馆的旧址上按原样修复重建,并建立“扎西革命纪念馆”,陈列红军长征过云南及扎西会议的文物。1983年1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威信县距昆明690公里,昆明各大汽车客运站有班车前往。      扎西镇  扎西镇位于威信县中南部,是县人民政府驻地和全县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东连本县双河乡、高田乡,西与本县麟凤乡,镇雄的雨河镇连接,北面接壤三桃、罗布乡,南与本县水田乡,镇雄县的花朗、大湾、茶木接壤。全镇辖19个村委会395个村民小组,4个居民社区12个居民小组,2005年底实有24781户104128人,其中女50610人;有苗、彝、壮、回、白、布依等6种少数民…… 详细++

瓦石僰人悬棺

瓦石僰人悬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瓦石僰人悬棺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长安乡瓦石行政村棺木崖和白虎岩上,与四川省珙县僰人悬棺相同。棺前为林凤河瓦石段。由于大量朽坏脱落,现悬棺3具,复制4具后计7具,民间传说为何姓“白人子”墓。明代以前遗物,石上凿孔,插入厚木,棺凌空横置木上,任凭风吹雨打。 挂于数百米悬崖绝壁上,是神秘和求知的象征。   目前悬棺虽然经过部分整理,但原貌基本尚存。2000年,已由奥地利王妃出资进行保护。从山下仰望万仞绝壁上的悬棺,给人的绝非是神秘和震撼的感觉。    僰人的消亡    僰人——亦称都掌蛮。在历史上长期活跃于川滇黔三省的交会的“叙南六属”之地(即今宜宾兴文县、长宁县、高县、珙县、庆符县、筠连县、昭通威信县、盐津县),自古以来是“西南夷”中的一支强悍民族。经先秦、西汉、魏晋,历唐、宋、元、明诸代,凡典籍文献涉及西南民族问题时,多与川南僰人有密切关系。尤其在宋、元、明之际,推行土司土官制,使川南僰人在笼络与安抚中获得空前发展,其社会演进和势力强盛崛起。   在明王朝初期,僰人叛服无常,僭号称王,建立僰侯国,雄视川南和滇东北,僰人的动与静,已成为明王朝的心腹之患。明王朝为了在僰人聚集地区维护中央集权统治,对该地区强行实施改土归流。于是,其改土归流遭到了僰人的强烈反抗。置流和反归流,成为当地-激化的焦点,进而演化为镇压与反镇压的斗争。明史典籍有“明兴二百年间,王师西下讨罪,前后数百战”的历史记载,其中“万历之役”是明军对川南僰人进行的最后一次毁灭性剿杀。明神宗万历元年(1573年),明王朝会集四川、云南汉土官兵十四万之众,在四川巡抚曾省吾和总兵刘显的率领下,扑向叙州(今宜宾市),直抵戎县(今兴文县),农历9月初9日,明军乘僰人在九丝山上椎牛饮酒过传统“赛神节”之机,借川南山区淫雨瘴雾,雨夜攀岩偷寨,放火烧城,攻克九丝山,僰人全军覆没。    九丝山之战后,明军对逃遁云南深山林箐藏匿的僰人进行清剿搜杀,力图斩尽杀绝。阿大王被俘后在成都被公审杀害,迫使幸存的僰人或逃亡他乡(今邱北县),或瞒族隐姓。甚至,一些在战争中俘捉的难民已被明王朝地方官吏改姓换名,赐为他姓。这次亡族灭种的大-,是西南民族史上最为悲壮惨烈的一页,一支古老民族竟然在西南的崇山峻岭从此消失而不复见于记载。可是,就在437年前,明王朝对他们发动的一场血腥剿杀后,一场刀光剑影暗淡了,一阵鼓角争鸣远去了,僰人也从此在历史的长河中永久地消失了。为后世留下了太多的难解之谜,僰人到底从何而来?族属源头在哪里?他们的政治组织体系是怎样的?他们的军事战斗又是如何?生产力达到什么水平?为何要行悬棺葬?千斤棺木怎置高崖峭壁?最后又归何方?而今后裔安在……对于这些置疑,只有通过对僰人历史和悬挂在山崖上悬棺的诠释和解读,才能掀开僰人的神秘……

大雪山原始森林

  大雪山原始森林  大雪山原始森林,位于威信县、彝良县及四川省珙县、筠连县4县交界处。威信县境内有16906.5亩,其中林凤乡15302亩,长安乡1604.5库存。海拔1600米左右,最高海拔1777.2米。是滇川边界上一颗绿色明珠,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氧吧,是森林植物、野生动物、珍禽、奇花异草的王国。内有大量的国家保护一、二、三类珍稀动植物,原始生态保持较为完好,并以其苍松翠岭、奇石小溪、飞瀑流泉、名贵花树、野兽出没、博大神秘而具有较高的观赏品位。曾为红军川滇游击队主要活动基地。  树种极为丰富,以丝栗、山板栗、罗汉竹为主,特产珙桐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树高20--30米,腰围为2--3米。有1棵山板栗,于2米处分为3棵,在3米处并为1棵,树高25米,枝中覆盖1.5亩。弥猴桃、丝栗子、羊0、酸枣子、斑鸠果、何首乌、五倍子等药材俯拾皆是,群众有“哪个(站长注:哪个——不管是谁)得到淫羊霍,十个吃了十个活;六含草、兔儿风、十个吃了十个松(站长注:松——大病痊愈)”顺口溜。碎蛇、-蛇是治疗风湿麻木良药。罗汉笋、水竹笋是威信主要出口特产之一。香菌、天麻、木耳出产丰富。溪中石蚌(俗称木槐,一种类似青蛙的动物),肥大鲜美,有“肥壮石蚌遍地跑,想吃石蚌顺手抓”之说,林中有野猪、豺狼、腹锦鸡、刺猬、九节狸等野生动物,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钱豹、二级保护动物红腹锦鸡、三级保护动物黑熊。兰花、山茶花、玉兰花、喇叭花、百合花、鸭儿花、映山红、荔枝花、珙桐等众多花卉,令人如痴如醉,四季泉水淙淙,清冽甘甜,饮食不佳游客入林中饭量大增。  大雪山范围内景点极多。如:滥泥坝山水有“九狮十八象”、“金鸡抱蛋”、“乌龙吐水”,安稳坝行政村有仙鹤池,柚木坪海子(水塘)有“仙鹅抱蛋”,韭菜坝常年水深3——7米的5个石窝“龙眼睛”旁有流水石板“万卷书”,晴天显木柑塘附近有飞钱塘,猪背河坝有喷泉草海,尖角坝有10米外丢石求子的石水塘:“打儿窝”。

扎西红军烈士陵园

扎西红军烈士陵园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扎西红军烈士陵园  威信县扎西红军烈士陵园始建于1984年,总占地面积4.67公顷,共计投入建设资金220余万元,建园之初是县级陵园,1988年被省政府批准为“全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之一,1995年被国家民政部批准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199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之一。  扎西红军烈士陵园建有高10米、碑体边长2米、占地1189平方米的柱形“红军烈士纪念碑”一座,纪念碑南北两面分别刻有毛泽东书体的“红军烈士纪念碑”和“英勇奋斗的红军万岁”碑文,从东、南、西、北四面台阶皆可步上纪念碑。四周种有塔柏、雪松、白玉兰、万年青等花草树木,绿树成荫,花香四溢;建有红军烈士个人生平事迹碑83块,成排树立在“红军烈士纪念碑”周围,隐现于花草丛中,整洁优雅,庄严肃穆。看烈士生平,联想到红军为中国革命铸就的辉煌,红军长征精神令人叹服,敬仰之情油然而生。陵园还建有仿古亭、台、楼、阁、廊等六坐建筑1500余平方米,公共活动场所12000余平方米,陵园绿化达37000平方米,兴游其间,绿荫敝日,曲径通幽,但闻人语,无分远近。  扎西红军烈士陵园是集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娱乐和休闲为一体的公园式活动场所,每年接待游览观光、瞻仰扫墓的各级领导、烈士后裔、社会各界群众达10万余人次,县级机关、团体及中小学校每年都要前往进行入党、入团、入队宣誓,驻威部队每年在此进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它已成为威信革命老区的纪念地,闻名于川、滇,黔边境。  地址:扎西会址位于昭通市威信县扎西镇东北角

天台山溶洞

  天台山溶洞  天台山溶洞,离扎西32公里,位于林凤乡老鹰岩上,被誉称为“西南第一洞”。其特点是洞中有山,洞中有泉,洞中有林,洞中有天。主洞长1264.1米,支洞长874.1米,最高80余米,最宽35米,为天然彩色石洞。洞内有石笋、石柱、石芽、石花造型各异,晶莹透明。令人惊叹的是,洞内有一酷似伟人毛泽东的钟乳石傲然屹立,四周围有十大元帅立像,栩栩如生,神秘莫测,实为天下一绝。开成于距今2.3--2.8亿年前,雎有宏、美、宽、多等特点。  此洞分上、中、下三层,总高差88.4米,为天然彩色石洞,上层为淡红色,下层为淡绿色,中层为淡黄色,洞内诡奇多端,神秘莫测,先要半卧半蹲才能进洞,走上一段路后,豁然开朗,面前呈现一个宽敞的大厅,再进时闻流水沽沽有声,原来是一条暗河,沿河行走,钟乳石形成栏杆,栏杆上各种奇形怪状的图象,仪态万千,晶莹夺目,走在当中若置身神话世界,让人浮想连翩。阴河尽头有一“高山”在洞内拔地而起,山顶上端坐着一位维妙维肖的弥勒佛,若不仔细端详会以为出自雕塑家之手笔,更为奇特的是从:“山”脚至“山”顶,有许多人形石头,躬身曲背正在登山,有的背上背着东西,有的头上戴着帽子,还有一位妇女手中牵着孩子仿佛是去朝拜,形象生动,呼之欲出,参观者叹为观止。绕过“山”去,一片石林从人们面前延伸开去,粗细不一的石柱密密麻麻,盘根错节,仿佛进入热带雨林,人们只有侧身滑过,林内有几条小溪曲曲折折地潜入暗河中,水鸣之声如环佩叮当作响,十分悦耳。  地址:昭通市威信县距县城扎西32公里,位于林凤乡老鹰岩上。

观斗山石雕

  观斗山石雕(群)位于云南威信县高田新华村,距县城约45公里,屹立群峰之首的观斗山,毗邻四川叙永县,海拔1880米。观斗山庙宇始建于明代,在清代经过数次的维修、扩建至清末,民国初又遭损坏。于1934年至1937年,再次进行大规模的修建,历经十四年复原了九座殿堂,占地十余亩。原观斗山庙宇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是川滇交界佛教圣地。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由于庙宇无人料理而逐步衰败。七十年代中期,寺庙建筑被全部拆除,寺内的木制雕塑像也惨遭厄运,惟存的石雕造像坍塌和淹没于荒山草丛之中。观斗山石雕(群)是罕见的艺术瑰宝,它反映了中国近代雕塑的传统技艺特点,弥补了近代雕刻的空白,其造像匠心独运,想象丰富,雕刻细腻,形神兼备,千姿百态,独具特色。展示了川滇黔结合部地区独有的宗教文化特征。1985年,观斗山寺庙遗址被列为威信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11月被省政府公布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观斗山庙宇经过近十余年的维护修缮,各级政府和民间筹资投入近百万元,已将大部分殿宇恢复了基本原貌,并对现存的石、木雕像进行了分类保护性处理。随着全国“红色旅游”的兴起和云南北大门文化长廊建设的不断推进,昭通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将得到逐步的开发利用,特别是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以及基础设施条件改善。  观斗山石雕艺术规模之大、之多、技术之精湛,西南三省罕见,可称石雕艺术的宝库。特别是融儒佛道三教,及各种民间传说与历史典故为一炉,极具特色。   

扎西会议纪念馆(扎西会议旧址)

扎西会议纪念馆(扎西会议旧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扎西会议纪念馆  扎西会议纪念馆位于云南威信县扎西镇北部,此地牌云贵川三省结合,素有“鸡鸣三省”之称,纪念馆由扎西会议会址、陈列馆、红军烈士纪念碑三个部分组成,为纪念在1935年2月中央红军长征集结于此并召开了著名的“扎西会议”而建。  扎西会议纪念馆中的扎西会议址原为江西会馆(又称江西庙)和湖广会馆(又称禹王宫),是当地常见的木结构建筑,古色古香,典雅庄重。会议陈列馆倚山而建,有上下两层四个展室,展厅面积2590平方米,共展出各种图片170多幅,红军遗物70多件,较全面地反映和介绍了红军长征集结扎西、扎西会议、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队和云南游击支队的革命斗争历史与活动情况。扎西会议中,以洛甫(张闻天)代替博古(秦邦宪)在党中央负总的责任,保证了毛泽东同志的军事指挥,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通过了《遵义会议决议》即《0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整编部队、扩大红军,作出  了回师东进的战略决策,并建立了0川南特委和红军川南游击纵队,为红军完成战略转移奠定了基础。纵队所属的云南支队,在主力红军走后一直坚持斗争10余年,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景点位置  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仔细镇北  

天险两合岩

天险两合岩为威信县文物保护单位。  天险两合岩  两合岩位于威信县城南5公里,由于地层断裂和水融作用形成一条宽10米、高200米、长500米的峡谷,扎西河从中咆哮而过,两岸岩壁对峙,仿佛要合拢一样,故名“两合岩”。  解放前的两合岩地势险峻,山峰高耸入云,仅岩壁上有一羊肠小道可走,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1935年2月,中央红军路经此地,-同志在《随军西行见闻》里写道:“……尤以两合隘(岩)最为险要,只要道路破坏五尺,军队即无法通过。”解放后修通了公路,并于1985年2月在此石刻了“万里风云涌两合;千秋伟业耀扎西”和“云锁一线惊天险;桥飞两壁变通途”两副楹联。  两合岩左侧有一大溶洞,长300米、宽100米、高80米。洞里有一座极为壮观的石莲花;同时又是新石器遗址,出土的古生物化石和骨针,经鉴定已有5000多年历史。  1985年威信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威信县2006年旅游招商引资重点项目之一,拟建为两合岩峡谷风光游览区,新建索道、拦河坝、娱乐道,开凿登山石级。

天星森林公园

  天星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昭通市威信县最北部,离县城扎西40公里,距“蜀南竹海”120公里,茫茫-从三面环抱着县城。主要景点在天星、八字山两个林区内,森林覆盖率高。  公园里拥有活化石植物——树蕨2000多株,同时又是名符其实的杉木王国,64个杉树品种云集于此。占地20余亩的天星水库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高山之巅;姿态万千的观斗山石雕群就处于在这片绿地上。每到夏季,气候凉爽,环境清幽,是游览、避暑的佳处。天星国家森林公园景区设百亩竹苑、茶园风情、绿茵草坪、观峰望霞、湖光山色、神龙壁泉、凉亭、迎客亭、植物园、动物园等景点。公园里拥有活化石植物──树蕨2000多株;同时又是名副其实的杉木王国,64个杉树品种云集于此,该项科研曾获国家一等奖;占地20余亩的天星水库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高山之巅;举世瞩目的观斗石雕群就供奉在这片绿茵茵的地毯上。每到夏季,气候凉爽,环境清幽,是游览、避暑的又一最佳处。  1992年12月被国务院委托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景区设天星欢迎您、百亩竹苑、茶园风情、绿茵草坪、观峰望霞、湖光山色、神龙壁泉、凉亭、迎客亭、植物园、动物园等景点。  这里汇集了全国64个杉木品种,著名树种红豆杉等也分布在其中,为全国杉木林种资源之最。另有1200亩成片群状分布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树蕨(又名桫椤树)。天星-气候宜人,除茫茫杉木林外,有竹园、茶园供游人散步,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供人欣赏,天星水库碧波荡漾,山茶、合欢倒映水中。沿林区公路穿越-,眼前常见飞鸟、奔兔、松鼠。在天星林场招待所,可遥望滇川界山古佛界。天星国家森林公园,是绿色的基因库,山水秀丽,景观奇特,春华秋实。林木郁郁葱葱,苍翠欲滴,素有“百里-”风光如画的美誉。可形成集科考、观光、度假、休闲于一体的旅游胜地。面对省政府决定启动滇东北旅游区,发展跨省旅游的机遇,天星国家森林公园项目亟待开发。  

观斗山

  观斗山位于威信县城东北40公里高田乡的华汾山与罗汉山之间,因平西王吴三桂到此观星斗而得名。观斗山海拔1880米,山势雄伟,气势磅礴,林木繁茂。  观斗山始建于明代,历经清到民国,以观斗山为中心,同时,在昆仑山、小西天、卧龙山、镇龙山、福林山等处共有十多座庙宇。据有关碑刻记载,庙宇多次被焚,最后一次续建始于民国初年,共花了30多年时间,直到民国38年(公元1949年)才复原了9个大殿,即观音殿、关圣殿、王母殿、雷祖殿、三教殿、瑶池殿、黑煞殿、弥勒殿、玉皇殿。殿宇坐东向西,自上而下,层层分布于观斗山顶,占地面积6200平方米。-中多数殿宇被毁,各殿的石门坊、石台阶、石碑、石壁及部分造像、石刻残存。  残留的石碑雕像有:碑刻8块。观音、关圣、王母、四大元帅、四大天王、孔子、释迦牟尼、老子、弥勒佛、玉皇、哪吒、八仙等造像63尊;其中弥勒佛造像高5米,其余造像体量均比人高,显得雄伟壮观,威武慑人;龙、凤、狮、豹、麒麟、大象、马、羊、蟾蜍等14种动物石雕。另有石刻浮雕12组,描绘了唐僧西天取经、闹渡、三英战吕布等戏剧场面。观斗山石雕其内容为儒、佛、道三教合流,将宗教、传说融为一体,规模宏大,内容庞杂。艺术上多受四川雕刻艺术的影响,其造型别致,工艺精湛、美观,是云南规模最大的宗教石雕群,具有很高的艺术和观赏价值。现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田乡  高田乡位于威信县城东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山区贫困乡,与四川叙永县两河、白腊、高峰等乡(镇)接壤,辖8个村民委员会163个村民小组。截止2005年末,全乡有人口6294户29626人,其中少数民族1438户5571人;有耕地面积43055亩,其中水田6200亩.境内最高海拔1902米,最低海拔706米,气候立体性特点较突出,地貌山高坡陡,沟壑纵横,25度以上的坡……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米线

  米线   米线,是云南著名的风味小吃。历史悠久,正宗且味美。口味独特,物美价廉,浓香的热气与鲜美的味道,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米线主要以汤、肉片、米线再加佐料做成,以细白、有韧性者为好。佳佳香开发研制的新产品一品香米线具有集美味、鲜美、清香、爽口、软糯于一体,色香味俱全,同时具有滋阴补阳和补血的食疗功能。来往行人,即购即吃,甚为方便。其特点突出:原料制作上和工艺上有区别于其他品种米线。不含任何添加剂。食用起来口感细腻,入口绵滑,嚼之筋骨十足,令人回味无穷。   采用祖传秘方,味道鲜美的高汤与众不同,看着油花微澜,肥而不腻。汤中配有大枣、枸杞等三十余味中草药,辅以上等大骨熬制,浓香四溢。具有补气、滋补、健身之功效。   辅料在传统基础上又特别研制了酸菜、辣椒油、肉馅等十几种调料,使其汤味鲜甜,肉质香嫩,同时也可按个人爱好不同添加调料。

威信酸鱼

  风味独特、地道的威信酸鱼,只产于威信县罗布河流域的鱼洞、白水、青龙、罗布等村寨。水是蕴化万物的精灵。远离尘嚣的罗布河在滇黔毗邻的丘陵间迂回,"水至清则无鱼"的哲理在罗布河的清波碧流中,被率性天真、往来游弋的鲫鱼消解得无声无息。鱼不大,适宜捕捞加工的多在1-2公斤间。   用网、蔑笼将活蹦乱跳的鲜鱼捕捞出水,喂饲于木桶、木盆之类器皿中,便拥有了加工酸鱼的最基本的原材料。   加工、烹制酸鱼的历史已遥远难寻。高田乡鱼洞村一张姓农户据说拥有此项专利。但同样谙熟加工、烹制工艺的一百多户人家并不认可张姓的发明权,一百多户人家都可以言之凿凿地把他们的曾祖,乃至曾祖的曾祖加工烹制酸鱼的业绩端出来,以证明自家是最早的、最好的。事实上,在品尝了张姓和其他人家的出品后,得到的是同样的不会忘记的感受;记忆所及,便馋涎欲滴,趋奉之,向往之,须臾的疏离都让人不忍。    酸鱼要先加工腌制。加工腌制的过程虽然复杂,执行必须一丝不苟。    第一步,将从罗布河中捕捞、喂饲于木器具中的鲜鱼取出,先洗净,再去鳞,剖开鱼腹腔,剔除腮、绍、鳔、筋、肺等,用盆钵盛装备用--不能破坏鱼的完整形态,剖腹后不能再接触生水,否则将一事无成。    第二步,盐渍。按每公斤鱼一公两食盐的用量,将食盐在鱼身上均匀洒布,用力揉搓,上盐后的鱼平摊在荫凉通风处干晾12--24小时。    第三步,制腌糟。选用适口性好,成熟也好的玉米,磨细、过筛,加入适量花椒、胡椒、草果、山萘、八角等佐料粉末,均匀混合而成"糟"。    第四步,按每公斤鱼肉用2-2.5公斤腌糟的比例:将腌糟填入鱼腹腔,合拢鱼腹,再一条一条平行摆放于有弦的土陶坛子中。每摆放鱼肉一层,撒一层腌糟,最后用稻草把坛口塞紧密封,往坛弦注清水,再加坛罩合盖。坛弦清水要定时更换。每隔70-80天,要启开坛口罩盖检查,如发现玉米面过分潮湿,要按盛装程序更换,重新封袋。经2--3年的腌制,鱼的整体形态依然保护完整,肌肉弹性如初,但其中鱼刺已全部"消化",男女老幼大嚼大咽都勿需担心了。    烹调时,先将腌鱼切成块,用菜油煎炸至淡黄,备用。蒸盘中用红糖、白糖铺底,鱼块置其上,再将腌糟焙炒后复面,入笼蒸2-3小时,取出,浇上按不同口味配制的汁水,再上笼蒸2。3小时即可。味道鲜美,脆嫩可口,酸、甜、麻、辣、咸五味俱全。适应不同食客,变换汁水,既保持本色,调制的自由度又很大。    腌制的酸鱼可久存久放,长途运输。晚清至于民国,云、贵、川三省毗邻地区经商者到威信贩运酸鱼至昆明、成都、重庆等地销售,是一项获利颇丰的营生。   

火腿饼

  火腿饼   火腿饼是昭通市月中桂糕点厂生产的又一名牌产品。该产品选用上等熟火腿肉、纯猪油、面粉等优质原料,精心制作而成。表皮具有松、软、脆的特点,油而不腻,甜咸适宜,酥松爽口,香味醇郁。近年来由于从昆明引进新技术,从上海引进设备,使昭通火腿饼的制作达到现代科学工艺化的标准要求,在质量上更一层楼。

酸辣饺面

  酸辣饺面   昭通酸辣饺面,是一道起源于云南昭通的美味小吃。饺即馄饨,面是细如发丝的面条。馄饨皮的面条都是用面粉加鸡蛋和成面团后人工擀制的。薄如蝉翼的馄饨皮和细面条,口感细腻,鲜香,嚼之有劲润滑。

金帅苹果

  云南引种最早、分布集中的西洋苹果品种树。蔷薇科苹果属落叶乔木。温带果树。金帅又名金冠,原产美国。1910年首次由日本引入中国大连栽培。1940年,昭通人吴敬漪从四川成都购150株,栽于昭通洒渔乡。今昭通地区果技站仍保存当年栽的正常结果树70余株。该品种适宜较冷凉少雨的地区栽培,以年均气温9℃-11℃、降水量700毫米以下最适。果实9月上旬成熟。具有丰产稳产特性。金帅果实平均重180克,长圆形。低海拔地区栽培的果实扁圆形。果皮底色黄绿,成熟后金黄色。肉质细,味偏甜,有芳香,宜鲜食,易生果锈,贮藏后会发绵。已引进全矮生和脱毒系无锈品种。

威信鸡枞

  云南林木繁茂、雨量充沛,盛产真菌。在云南所产的三四十种菌子中,尤以鸡枞为第一,被人们视为食物中的珍品。李时珍在《木草纲目》中赞扬它"点茶烹制皆宜,气味皆似香蕈",可"益胃清神,治痔"。鸡枞可以吃,也可以红烧、油煎、清蒸着吃。如把新鲜鸡枞加上肉圆子以及红大辣椒等佐料清蒸起来吃,那滋味就更鲜美。不仅汤喝起来香鲜可口,肉圆子及鸡枞更是别有风味。   

昭通金帅苹果

  云南引种最早、分布集中的西洋苹果品种树。蔷薇科苹果属落叶乔木。温带果树。金帅又名金冠,原产美国。1910年首次由日本引入中国大连栽培。1940年,昭通人吴敬漪从四川成都购150株,栽于昭通洒渔乡。今昭通地区果技站仍保存当年栽的正常结果树70余株。该品种适宜较冷凉少雨的地区栽培,以年均气温9℃-11℃、降水量700毫米以下最适。果实9月上旬成熟。具有丰产稳产特性。金帅果实平均重180克,长圆形。低海拔地区栽培的果实扁圆形。果皮底色黄绿,成熟后金黄色。肉质细,味偏甜,有芳香,宜鲜食,易生果锈,贮藏后会发绵。已引进全矮生和脱毒系无锈品种。80年代以来推广的色红、果肉甜脆而耐贮运的红富士品种,已逐步取代金帅成为主栽品种。1997年昭通地区种植1万余公顷,产苹果2936吨。

扎西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扎西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