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贵定云雾茶 | 屹立贵阳南面八十公里的云雾山,居住着勤劳智慧的苗族同胞,群众有种茶的历史习惯。这就是远近驰名的贵定云雾茶产地贵定县仰望乡和云雾乡。云雾山是苗岭山脉的主峰,海拔高达1500米。产区的两乡各寨土壤疏松。呈酸性、山峰重叠,山上终年云雾缭绕;既有云雾笼罩,又有阳光照射,昼夜温差大,山间溪涧纵横,是古老茶区之一,所产茶叶品质极为优异。民国《贵定通志》记述:“黔省各属皆产茶,贵定云雾最有名,惜产量大少,得之极不易……昔皆为贡品。” 贵定云雾茶作为茶中佳品,是由当地品味高、素质优良、理化指标好的仰望种决定的。茶青通过三炒三揉,搓团提毫,文火慢烘的加工,成茶外观形如鱼钩,匀称美观,色泽嫩绿,背附一层细软白毛,气味芳香醇厚,连冲四碗其味仍佳,所以销路甚广。 地域范围 贵定云雾贡茶分布于贵定县所辖行政区内的二十个乡镇,贵定县位于贵州省中部。地理坐标为地处东经106°59′-107°22′,北纬26°05′-26°47′,包括:云雾镇、铁厂乡、抱管乡、昌明镇、猴场堡乡、岩下乡、巩固乡、都六乡、定南乡、旧治镇、沿山镇、盘江镇、城关镇、定东乡、德新镇、新铺乡、新巴镇、落北河乡、马场河乡,云雾贡茶生产面积共3000公顷,年总产量1800吨。下一篇:稻雕文化艺术节 |
贵定益肝草凉茶 | 贵定益肝草凉茶是贵州黔南州贵定县的特产。 益肝草凉茶对肝火旺、酒伤肝有特殊的保健护理作用。据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每年有1700万人死于肝病和心脑血管疾病。肝病、高血压、冠心病已成为生命的最大威胁,而“肝火旺”就是其导火索。虽然现代医学并无“肝火”一词,但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加重都与我国传统医学上所说的“肝火旺”有关。情绪易激动、爱生气、便秘、尿黄、口臭、掉发、肝功能不正常等都是肝火旺的表现。喝酒伤肝,更是成为令许多都市人伤神而又无奈的问题。为此专家提醒人们,除了要保持心态平衡外,还要多喝一些凉茶或降火食物,益肝草凉茶便是专门为此而研制开发的纯天然饮料。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益肝草凉茶的甜味是由一种名叫甜草的天然草本食用植物提取而成,甘甜不腻,糖尿病人及其他限制食糖人士也同样可以饮用此饮料。据了解,益肝草凉茶每罐统一零售价为8元,虽然比市面上的普通凉茶和饮料价位都高,但是由于它独特可靠的品质,购买益肝草凉茶的人仍然络绎不绝。 贵定益肝草凉茶 贵州省贵定县城关镇、德新镇、新巴镇、新铺乡、洛北河乡、马场河乡、定东乡、定南乡、盘江镇、沿山镇、旧治镇、昌明镇、云雾镇、报管乡、铁厂乡、窑上乡、都六乡、岩下乡、猴场堡乡、巩固乡共20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贵定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贵定益肝草凉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贵府呈〔2014〕124号 贵州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Q/MGN0001S-2013《贵定益肝草凉茶》 下一篇:岩下娃娃鱼 |
贵定盘江酥李 | 盘江镇酥李为贵定县果树栽种面积最大、品质最好、产量稳定的水果品种,集中栽植在盘江河(又名瓮城河)上、中、下三个流域段。据考证现已有80年的栽培历史,当初是贵阳清镇小红岩一位姓孟的人家,为躲避土匪的追杀,举家逃避到贵定县盘江镇狮扑村七里长冲居住,同时也带来了几株李子树栽培,该品种适应性强,繁殖容易,易栽易管,结果快,很快广泛的推广发展起来,而且品质远胜于发源地,树龄也比发源地相对延长。现今上落海有46年历史的5株酥李树仍在结果,单株产量仍达70-80斤。盘江酥李由于树姿优美,早春白花齐开,是优良的绿化树种,适应性很强。盘江的天然小盆地使当地群众的水田较多,粮食作物与酥李争地的矛盾不存在,酥李多集中栽种在沿河两岸的缓丘缓坡耕地上,土壤大多是黄沙泥土,土层浓厚肥沃,通透性好,避免了梅雨期到来时因排水不畅导致酥李树根群死亡、诱发树脂病等发生发展的可能性,为酥李果树的生长特别是果实的生长发育创造了良好的土壤条件。由于栽种区内良好的小气候和土壤肥力,有利地形地势为盘江酥李的优质丰产营造了良好环境。 据调查分析,盘江酥李属于李子中的青脆李品种,采用根蘖分株法进行繁殖栽种,以前栽种多在坡耕地的土坎地间,现发展到责任土责任地种植,承包荒山荒坡栽种为主,栽种没有统一的规格和标准,不规范。栽种时间都选在每年的12月至次年的元月进行,没有进行标准化栽培,对酥李果园土肥水的管理极为粗放,基本不对酥李树进行整形修剪、疏花疏果和保花保果的管理措施,根本不打农药防治病虫害,只有极少数酥李大户进行冬季施肥(以农家肥为主),大小年的现象不明显,对果子的采摘也未做到带霜带梗,轻采轻放,没有进行果品加工和果品保鲜,销售也是以鲜果现卖为主。 盘江酥李芽萌发在2月6日前后,叶芽萌动期在2月中旬,2月下旬开始抽新梢,短梢一般于3月下旬停止生长,壮年树每年以抽一次梢为主,幼年树抽二次梢,2月下旬初开花,3月上旬盛开,3月中下旬凋谢。果实生长期为3月下旬到7月上旬,7月中旬果子成熟,11月下旬开始落叶。 盘江酥李果形微扁园形、果顶平、顶点微凹,果皮淡黄色、皮薄、外披白色果粉、光滑,果肉厚实、淡黄色、近核处着色较深、肉质致密、汁多、酥脆,平均果重32.3g,味甜汁多、肉质致密、酥脆爽口、有清香味、微带苦涩味,富含维生素C、蛋白质、脂肪、无机盐、钙、铁和多种氨基酸,是降血压、增食欲、抗病、抗辐射、美容、抗衰老的绿色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广销广西、湖南、四川、云南、贵阳等地。 盘江酥李年平均产量可达300万公斤左右。2002年,盘江镇预计种植酥李6000亩。 地域范围 贵定盘江酥李保护范围:贵定县全境。地理座标为:东经106°53′-107°22′,北纬26°05′-26°46′东西轴长25公里,南北轴长71公里,总面积为1631平方公里。东靠都匀市、麻江县,南抵平塘、惠水两县北界,西邻龙里县,北与福泉市毗连。酥李种植围绕盘江流域延伸,其分布区域包括城关、新铺、新巴、德新、马场河、落北河、盘江、沿山、旧治、定南、定东、都六、昌明、岩下、猴场堡、抱管、铁厂、云雾等20个乡镇,酥李生产面积共1200公顷,年总产量3.5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果形近圆,绿色微黄,果重30g左右,果径3.9cm左右,缝合线较明显,果粉均匀,皮薄肉厚,离核,酥脆香甜、细嫩爽口。 (2)内在品质指标:贵定盘江酥李可溶性固形物12.0-13.0%、抗坏血酸2.80-3.10(mg/100g)、蛋白质0.08-0.12(g/100g)、还原糖4.2-4.8(g/100g)、钙52.0-54.0(mg/kg)、铁2.2-2.8(mg/kg)、锌2.2-2.6(mg/kg)、钾1265.0-1275.0(mg/kg)、钠12.0-13.0(mg/kg)。 (3)质量安全要求:贵定盘江酥李执行《无公害食品仁果类水果》(NY5011-2006)质量安全要求。下一篇:贵定云雾茶 |
盘江冰脆酥李 | 盘江冰脆酥李 酥李属木本科植物,初春开花,春末挂果,盛夏成熟。酥李按皮色泽、脆度,分为青脆李(即酥李)、黄腊李、珍珠李等多个品种,贵定县域内都有酥李种植,种植面积、产量,尤其以盘江镇较多。 盘江镇位于贵定县中部,属丘陵地带,地处河谷两侧,整个地势东西高,中间低,南北长。土质大多数系黄泥沙土,土层深厚肥沃,通透性好,贵定第一大河瓮城河,由南向北流经全镇9个村, 形成很多天然小盆地。沿河两岸屏山对寒流和冷空气起阻挡缓解作用,河流穿越对温度和湿度起调节作用,更适应酥李的生长。 酥李在盘江的栽培历史悠久。20世纪初,90%的人家种在房前屋后,田边土角,多为自用,极少上市。1972年除在该镇所在地的几家国防厂矿销售外,有的还运往贵阳销售,以果皮淡黄色,皮薄,外披白色果粉,光滑,果肉厚实、肉质致密,汁多,酥脆,质压群芳。在当时的市扬上,成为省内外客商的抢手货,供不应求。90年代后,发展较快,由零星分散种植发展到连片种植,好的年景可收成400多吨,差的年景可达200余吨。每年酥李成熟的季节,省内外商贾均驱车到盘江镇各村种植有酥李的农户家中争相收购,尤以该镇的红旗村、狮扑村最多,每隔四、五天来一次,每次多的4辆大货车,少的2辆。运往凯里、贵阳、都匀等地,乃至省外。1992年至1998年,曾远销广州、广西市场。 2001年6月,0贵定县委、县人民政府在盘江镇举办了贵定县首届酥李节,初获效果。 2005年7月16日,县委、政府再次举办贵定“金海雪山”冰脆酥李节,省、州、县各级领导、省直60多个部门负责人,省内外20多家企业嘉宾,国内外几十家新闻单位的记者和社会各界朋友,群众约5万人参加,活动丰富多彩,成效十分显著,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进一步提高了盘江酥李的知名度。下一篇:盘江狗肉 |
百合贡粉 | 百合贡粉 百合是加工百合粉的原料。百合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可人药、可食用,花可共观赏。百合喜生长在高山深谷。高寒潮湿之地,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内,高山密林或灌木丛中。百合茎高一米左右尺,不分枝,花呈白色或橙色,为喇叭形,长于基顶。百合根埋于土壤中,一般在土层20公分以下,根部呈鳞瓣状,略带须根,球根较大的直径有10公分以上,一般为7~8公分,球瓣颜色雪白,肉厚,质脆,含淀粉丰富,撕裂时,手感滑腻,浆汁外露,可见粗纤维。百合粉就是用百合根加工而成。 百合粉是沿山特色产品,有关史料记载,明洪武十七年就被列为贡品。民间相传,明朝建文 皇帝逃到贵州,途经贵定沿山时,疲惫饥渴,见一苗族同胞调食百合粉,即索尝,食后感到清甜味美,夸赞不已,表示今后若有出头之日,当扶植这一特产。到清代贵州巡抚张广泗将百合粉进贡给雍正皇帝,百合贡粉更有名声。 百合粉具有清热、润肺、止咳、消食、清心安神和美容等功效。沿山镇场坝加工的百合粉,古时为自产自销,远近闻名,省内外客商慕名而来,遂有数十家从事加工销售,渐成规模。20世纪8o年代,有识之士便创办了沿山百合贡粉厂(为私营企业),生产“清心”牌百合贡粉,年产百合粉10余吨,畅销不衰。1997年,百合种植和加工被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现有种植基地近4000亩,年采生百合1500吨。加工场所位于210国道旁,环境优美,地域宽阔。先进的生产线,加工设备设计年产百合粉200吨。1998年8月,传统工艺与现代化科技结合的生产线投产运行,取得成功。 “清心”牌沿山百合贡粉问世至1999年6月,先后在意大利世界农业博览会,广州、石家庄农业博览会和昆明世博会展销,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下一篇:盘江冰脆酥李 |
贵定云雾鸟王茶 | 贵定云雾茶历史悠久。据清康熙《贵州通志》(1673年)载:“贵阳军民府,茶产龙里东苗坡。土人须其叶大乃采之,焙制无法,味不佳,近亦有采芽以造者,稍可供啜。平越军民府,茶出新添、阳宝山。”《续遵义府志》(1936年)引《莼斋偶笔》述:“阳宝山在贵定县北十里,绝高耸。山顶产茶,茁云雾中,谓之云雾茶。为贵州茶品之冠,岁以充贡。”《贵州通志》(1948年)载:“黔省各属皆产茶,贵定云雾山最有名,惜产量太少,得之极不易。石阡茶,湄谭眉尖茶,昔皆为贡品。”再据清石刻碑文记载,云雾茶定为贡茶的确切年代,是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 贵定云雾茶的产地,据乾隆《贵州通志》(1714年)记述:“茶,产龙里东苗坡及贵定翁栗冲、五柯树、摆耳诸处。”而今云雾茶的主产地为贵定县云雾区仰望乡的上坝、竹林、长寿、排山、关口等十几个山寨,产量占云雾茶50%以上。各寨山峰起伏,海拔均在1200米以上,终年云雾缭绕,气候特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时而云雾蒙蒙,时而日光照射。年均气温15℃,年降雨量1107毫米,相对湿度80%左右,土层深厚,多为砂砾质壤土,有机质含量为3~6%,含氮量、速效磷、钾元素均较丰富。当地农民道:“井泉溪流灌阡阳,成茶品质最优越。”真实地描述了当地自然条件优越,茶叶品质优异,适宜发展茶叶生产。 云雾茶采自当地的“仰望种”,具有叶色绿、茸毛多、芽叶肥壮,持嫩性强,且内含成份丰富的特点。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优质的鲜叶原料,为云雾茶品质形成创造了条件。 云雾茶采摘细嫩,俗称“嫩采雅省嘴”,可见芽叶的幼嫩程度。全年采摘五轮左右,春茶采摘三次,清明前后采头道茶,谷雨采二道茶,立夏后采三道茶,最多采2~3次。不采秋茶。采摘标准是以一芽一、二叶为主。 炒制工艺精巧,有三炒三揉后烘干和四炒四揉再烘干两种炒法。三炒三揉后烘干的工艺是:杀青、揉捻、二炒(搓条与搓紧条索)、三炒(揉团提毫)、烘干。四炒四揉就是多一道搓团提毫过程。杀青锅温85~90℃,投叶量1000~1250克,历时10分钟左右。揉捻时间5分钟左右,达到初步起条的目的。二炒锅温70℃左右,散发部分水分后,抓紧时机热锅搓条,起锅搓揉,紧细条索。三炒和四炒的锅温50℃左右,边抖边揉边搓团、解团,反复多次,手势由重到轻,搓至形如鱼钩,茸毫显露即起锅摊凉。最后在锅内低温烘至足干。全程历时约2小时。 品质特点是,形如鱼钩,弯曲美观,披毫,色泽嫩绿,香气浓郁,滋味醇厚,汤色绿而清澈,叶底嫩匀明亮。 贵定云雾茶早在国内就享有盛名。1985年应邀出席“南京全国名茶展评会”;1986年12月参加北京“中国名特优产品展览会”被选进《中国名茶研究》载入中国名茶史册。1986年以来连续荣获“贵州省名茶”称号。1988年在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上获得银质奖。1988年11月获得贵州省四新产品荣誉称号;同年12月国务院派员专程采访,汇入国务院编写的《中国名优产品名录》。向国内外作广泛宣传介绍。1988年7月贵州电视台专门拍摄、播放了《云雾芳茗》专辑,同年11月17日《贵州日报》作了专题报道。1992年10月荣获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优质产品奖,1993年4月参加中国贵州杜鹃花节展销会获得质量信得过荣誉奖。 贵州省王朝文省长在《云雾茶简介》上写了批文;茶叶界老前辈中国茶学大师陈椽教授、贵州省著名茶学家邓乃朋等都曾写诗赞誉贵定云雾茶的上乘品质。该茶品目前已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福州、西安、沈阳、重庆、成都等大中城市,深受名茶商号和众多消费者的赞誉和青睐,市场上供不应求。 下一篇:贵定盘江酥李 |
盘江狗肉 | 盘江狗肉最早可追溯至明清时期,因当时局限,狗肉作为滋补,对身体虚弱、肾亏泛力、病后恢复、小儿尿床等有药理作用,没有形成市场化。随着历史与时间的沉淀,到1966年,军工厂矿落户盘江后,拉动了盘江狗肉的发展。七十年代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盘江狗肉逐渐形成产业化,又地处湘黔主干线,交通便利,地理条件得天独厚,生意十分红火。八十年代,盘江狗肉已名扬国内外,盘江街上一百多户人家,狗肉店已发展到50来户。后因贵新高等级公路的开通,对盘江狗肉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力。到目前,盘江有狗肉餐馆29家,能一次性接待客人5300余人。 过去杀狗要烧毛,让其皮开肉绽,焦黑难看。现在是用沸水浸烫后扯去皮毛,洗刮干净,煮熟后再涂上菜油,使狗肉白嫩,冒出水珠,油光发亮;加之盘江生意人在佐料方面有新的配制,如在砂仁、木姜的基础上,再添上白扣、草果、山奈等佐料。所以色香味俱佳,省内外来往人氏多以在盘江吃上一餐狗肉为快。 日本《读卖新闻》曾有盘江狗肉一条街的报道,使盘江名闻遐迩,誉满天涯。在1990年11月3日的《参考消息》上曾转载了日本《每日新闻》中一篇由日本记者金子秀敏发表的题为《狗肉馆子一条街、冬来生意更兴隆》的报道,该报道介绍了金子秀敏在贵州盘江镇的见闻。多家国内外有影响的新闻媒体如《中央电视台》、《贵州电视台》、日本《朝日新闻》、法国《环球日报》、《中华美食》等也竞相报道,使盘江狗肉成为贵州乃至全国的名街名食。 盘江狗肉历史悠久。1982年,有一从关岭县花江来盘江入赘的刘老四杀狗开业,食客众多,生意兴隆。接着罗姓、何姓、申姓、刘姓、张姓等数十家都相继开起狗肉店。盘江狗肉最早可追溯至明清时期,因当时局限,狗肉作为滋补,对身体虚弱、肾亏泛力、病后恢复、小儿尿床等有药理作用,没有形成市场化。随着历史与时间的沉淀,到1966年,军工厂矿落户盘江后,拉动了盘江狗肉的发展。七十年代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盘江狗肉逐渐形成产业化,又地处湘黔主干线,交通便利,地理条件得天独厚,生意十分红火。八十年代,盘江狗肉已名扬国内外,盘江街上一百多户人家,狗肉店已发展到50来户。后因贵新高等级公路的开通,对盘江狗肉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力。到目前,盘江有狗肉餐馆29家,能一次性接待客人5300余人。这些店家一方面注重花江狗肉烹饪的特点,另一方面进行新的创造。过去杀狗要烧毛,让其皮开肉绽,焦黑难看。现在是用沸水浸烫后扯去皮毛,洗刮干净,煮熟后再涂上菜油,使狗肉白嫩,冒出水珠,油光发亮;加之盘江生意人在佐料方面有新的配制,如在砂仁、木姜的基础上,再添上白扣、草果、山奈等佐料。所以色香味俱佳,省内外来往人氏多以在盘江吃上一餐狗肉为期待。下一篇:贵定云雾鸟王茶 |
岩下娃娃鱼 | 贵定娃娃鱼是贵州省黔南州贵定县的特产。贵定县岩下乡有着丰富的野生娃娃鱼资源,2006年7月贵定县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中国娃娃鱼之乡”称号。 娃娃鱼学名大鲵,因叫声酷似婴儿啼哭“唔哇、唔哇”而得名,是中国独有的珍稀两栖有尾动物,主要栖息在洞穴、暗河中,距今已有三亿五千万年的历史,素有“活化石”之称。据文献记载大鲵据有使人延缓衰老、美容保健和防治疾病的功效。据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大鲵的营养价值远远超过牛肉、鹿肉、猪肉等,含有丰富的氨基酸、易吸收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记载大鲵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大鲵体内富含丰富的金属硫蛋白,能清除人体内自由基和过量重金属离子,调节人体微循环,对癌症也有辅助疗效。此外,大鲵皮肤分泌的黏液含有大量的纯度极高的胶原蛋白,并含有多种“蛙皮素”,它们是制作美容产品的绝佳材料。 贵定县属典型的喀斯特地区,有着极其适宜娃娃鱼生存、生长和繁育的独特生态条件。2004年,贵定县依托优越的交通区位和特有的自然资源,在岩下乡建成了西南地区最大的野生娃娃鱼驯养繁育基地。娃娃鱼养殖被列为国家科技部“富民强县”产业化扶贫项目和全省农业产业化发展重点项目,娃娃鱼繁殖技术通过国家农业部子二代认证,养殖规模达16万尾。2006年7月,贵定县被授予“中国娃娃鱼之乡”称号。 下一篇:新巴紫皮大蒜 |
新巴紫皮大蒜 | 新巴紫皮大蒜是贵州省黔南州贵定县新巴镇的特产。贵定县新巴镇生产的紫皮大蒜皮呈紫色,肉质细嫩,个粗瓣大,辣味纯正,独具特色。 新巴紫皮大蒜是贵定县著名的土特产品,产于新巴镇的最为著名,具有杀菌、健胃、防瘟、降血压、口感好的特点。主要分布在新巴镇幸福村的小坪、沙坡寨、新寨、新民井、弓口坝、大土、谷兵村的尖坡、墩子上、杨家山、干塘、木姜寨等村寨。紫皮大蒜皮呈紫色,肉质细嫩,个粗瓣大,辣味纯正。新巴以其特有的气候、土壤环境,孕育了这里大蒜集食用、药用、保健于一身的特质,使得它们以其独特的色、香、味、效等优势,博得了蒜中骄子的美誉。目前,新巴镇常年种植面积3000亩,年产生蒜1500吨。新巴镇系誉满黔中的“紫蒜之乡”。 下一篇:贵定雪芽 |
贵定雪芽 | 贵定雪芽是一种产于贵州贵定云雾山麓云雾湖畔的卷曲形炒青绿茶。每年开园采摘新芽,采摘一芽一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整形、提毫、焙干制成。 贵定雪芽的品质主要分特级、一级、二级。茶叶外形卷曲如螺,色泽翠绿,银毫特多,汤色绿亮,香郁持久,滋味鲜爽回甘。销国内部分大中城市。 下一篇:百合贡粉 |
贵定薇菜 | 薇菜,又名紫蕨、蛇蕨、毛毛蕨,医学上记载有清热解毒,润肺理气等功效,从而被海内外营养学界称之为是纯天然保健食品,也是20多年来出口国外未受贸易壁垒限制的安全食品,被国家定为特种出口蔬菜,在日本被称为“国菜”,誉为“山菜之王”、“美味山珍”。 每年2至6月,是薇菜上市的季节,来自湖北、安徽、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30多家公司及上万名客商云集贵定县城,进行薇菜交易。经过10多年的发展,贵定薇菜市场交易量从最初的不足10吨发展到今天已接近600吨,成为全国最大的薇菜交易市场。 下一篇:贵定益肝草凉茶 |
贵定糟辣椒 | 糟辣椒 贵定的美食有很多,一时半会儿要你数还真数不完。但是在很多的美食中,都有佐料的功劳,你比如说糟辣鱼、糟辣子炒肉片等等,都要用到糟辣椒。吃的人说好,可知道做的人的辛苦吗,这就是美食的代价。 下一篇:贵定啃大骨 |
盘江牛 | 盘江牛产于南北盘江流域滇、黔桂接壤的广大山区。这一地区是多民族聚居地,养牛历史悠久。产于贵州境内的,当地原称关岭牛,分布于该省安顺专区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十九个县,而以关岭县所产最为闻名;产于云南境内的,当地原称文山牛,分布于广南、富宁、砚山、邱北等八个县,中心产区在广南、富宁;产于广西境内的当地称桂西黄牛,分布于百色地区的隆林、田林、西林等县,以隆林县所产品质较好。据1982年考察,上述三省接壤地区的黄牛,均属同一品种,应予归并,因盘江水系流经主要产区,故取名盘江牛。 【形成历史】 产区位于云贵高原南部及其边缘,一般多在海拔800-1250m之间,境内山峦起伏,山脉自西北向东南蜿蜒,河流以南、北盘江为主,流经石灰岩峰丛区,多渗漏或潜入地下,成为伏流,形成河谷纵横,谷地山深、峰峦叠嶂的复杂地形。土壤多为红壤、黄壤。草场主要有低中山、中山的草丛草场、灌丛草场、疏林地草场,牧草种类繁多,以禾本科为主,生长繁盛,但易老化。 盘江牛各类群产区的生态条件和饲养管理方法均大体相同,而且从历史上考察,盘江牛也有其共同的来源和交往,据云南史料记载:“蛮人明初由黔迁入”,又据云南《开化府志》记载:“旧有黔粤苗民,移居岩箐……散在沿边烟瘴区”。元、明、清代自两广迁来的苗民分布于文山、红河一带。另据文山、砚山等地农民反映,体型较大的牛,由广南。西畸、麻栗坡交界处苗族山区引入,而富宁、广南农民认为,当地的黄牛是祖先从广西引来的大种牛。 产区少数民族,婚丧祭祀,早有用牛的习俗。据云南《文山地方志》记载:“卧以牛皮,……祭则用牛、羔、豕”,“婚不用媒,财礼以牛,多至五、六条者”。广西《隆林县志》也说:苗族人民“嫁取即操戈椎牛集众,吃其片肉。卜挂病则禳送杀牲会饮,食其牛血,取牛肠渣滓以为羔汁”,每次酒事杀牛少则一头至数头,多则百余头。贵州有关史料上有“苗族善养牛……善打猎”之说,又有;“苗族三月三、四月八,以山歌对答,相合成婚,名曰赶集,聘礼以黄牛一条”,至今仍有喂“姑娘牛”的习惯;布依族则有“追荐开吊,各亲以牛祭,绕棺三匝,用斧椎牛头到地,则剥皮用肉以餐来者”之俗。贵州关岭苗族人民,定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为“牛生日”,届时先以糯米粑带牛角上,牛食后,家人方能进食,以示敬牛;耕牛停止使役一日,以示爱惜。以上民间习俗,有利于牛的饲养和繁育。 产区在养牛和用牛方面,不仅有悠久的历史 ,而且在饲养管理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若要牛上膘,一把快镰刀”的农谚。苗族人民斗牛的习俗由来已久,这对选好和养好畜种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现仍盛行。 |
贵定烧饼 | 贵定烧饼 |
一锅香 | 一锅香 |
贵定米粉 | 贵定米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