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江界河风景名胜区 | 江界河风景名胜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江界河风景名胜区是2009年国务院发布的第七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景区位于瓮安县城西42公里处,融自然山水、峡谷风光、革命历史纪念遗址、原始森林、喀斯特溶洞和现代桥梁建筑于一体。除江界河渡口红军抢渡乌江战斗遗址、江界河大桥、震天动峡谷、偏岩摩崖石刻、中国十大小帘洞之一的穿洞河水帘洞等景点外,还有几十处各具特色的景点,象一颗颗珍珠镶嵌在乌江、雍江、湘江三条风景线上。流泉飞瀑、茂林修竹、奇洞幽谷,浪里梭舟,江岸飞鸟,处处皆胜迹,处处是幽景。 江界河景区是一个湖光山色醉游客的高峡平湖,是休闲度假、旅游的理想之地 信息来源:铜仁市人民政府网 信息来源:铜仁市人民政府网 |
瓮安草塘千年古邑 | 瓮安草塘千年古邑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草塘古邑区坐落于瓮安县猴场镇,位于瓮安县城东北部,距县城16公里,S305国道使猴场镇融入了贵阳市一个半小时经济圈。瓮安西距省会贵阳市89公里,北距历史名城遵义市150公里,已融入到重庆3小时经济圈,成为连接贵阳与遵义、重庆、成都的次中心区域,区位优势明显。 瓮安县猴场镇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是贵州历史上著名的商业重镇,素有黔中明珠、黔北四大名镇、贵州十大乡场的美誉。猴场自古商贸发达、物产丰富。猴场草塘部落历史可上溯殷周,自汉以后为中央王朝收编统治,几千年来各族文化融合共生。近代作为红军长征重要一站,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外还有草塘民间耍龙舞狮习俗源远流长,是“全国民间艺术龙狮之乡”。 近年来,瓮安结合猴场的历史文化印记,深入挖掘优秀的商贾文化、土司文化、龙狮文化、人文文化及红色文化,恢复实木双面大戏楼、内阁中书第、黔山第一进士楼、土司衙门、湖广会馆等古建筑。修建修缮了猴场会议陈列馆、牂牁门、建安门、猴场会议会址、毛泽东行居等历史文物。打造一个以猴场集镇为重点的保护区、猴场红色文化新村为中心的核心区的复古型国家级旅游区“草塘千年古邑旅游区”。 草塘千年古邑旅游区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贵州省重点打造的100个旅游景区,2014年荣获中国最具价值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目前,瓮安正朝着打造秀甲黔中的精品旅游胜地、国家5A级旅游区的目标,放大资源优势,实施深度开发,全面提升草塘千年古邑内涵。 门票:联票80元/人张,景点单票30元/人张。 优惠:1、半票40元/人张。适合对象为瓮安县本地居民、1.1至1.4米高儿童(含1.4米)、60至69岁老人,半票旅客进入景区时需出示本人相关证件。 2、免票。适合对象为身高1.1米以下儿童、70岁及以上老年人(凭老年证、身份证),旅行社团队的司陪人员、导游、旅行社经理(凭从业人员资格证),记者(凭记者证)、中国现役军人(凭军官证或士兵证)、残疾人(凭伤残证),符合免票条件的游客必须有一名购买全价票的游客带领入园,进入景区时需出示本人相关证件验证入内。且一张全价票限带一名符合要求的免票人员。 售票时间:9:00-16:00 行车线路:1、公交车:瓮安县城乘坐4路公交车直达猴场镇草塘千年古邑旅游区,票价2元;2、自驾:从瓮安到猴场镇草塘千年古邑旅游区14公里,自驾20分钟就可以到达景区。 客户服务电话:0854-2789999 紧急求助电话:0854-2781061 旅游监督电话:0854-2918719 工商投诉电话:12315 价格举报电话:12358古邑大戏楼旗山书院黔山进士楼 |
猴场会议会址 | 猴场会议会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猴场会议会址 “猴场会议”会址位于瓮安县草塘镇西1千米的猴场村宋家湾村民组,系宋维新(宋小安)私宅。会址建筑为木构四合院,四周砖砌桶墙,俗称“一颗印”,建于1912年,1948年前后因产业纠葛拆卖一空,2003年将原房部分构件收回并按原貌恢复。2004年陈列布展对外开放。2006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34年12月31日,中央红军长征到达猴场,在猴场村宋家湾村民组宋维新住宅召开了彪炳史册的中央政治局猴场会议,是红军进入贵州后,中央政治局在短短一个月内,继黎平会议之后,于遵义会议之前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一会跨两年,从1934年12月31日下午一直开到1935年1月1日凌晨,重申了黎平会议精神,再次否定了“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提出回兵湘西的错误意见,肯定了毛泽东同志渡江北上创建新苏区的正确主张;会议作出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从根本上结束了“三人团”的军事指挥独断权,特别强调军事指挥权必须置于中央政治局集体领导之下;确立了以战斗的胜利的姿态迎接川黔边新根据地建立的正确思想,实现了红军在战略上由消极防御向积极防御的转变;改正了红军长征以来只限于单纯打仗的错误,重申了红军历来倡导的三大任务;制定发布了红军进入贵州以来的第一个瓦解贵州军阀部队的文件《关于瓦解贵州白军的指示》。在思想上、政治上、军事上、时间上为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奠定了坚实基础。 “猴场会议”会址原占地1600平方米,现占地6700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短。推开庄严雄伟的大门进入宽敞的售票广场,自下而上经四级台阶68步石梯便到了四合院门前,石梯两侧全部是花池和草坪。整个四合院由正厅、两厢和下厅组成,正厅面阔5间,通面阔25.5米,进深9米,左右两厢各面阔3间,通面阔11.8米,进深4.7米。均为上下两层,共有大小房间24间,为穿斗式硬山青瓦顶木构建筑,椽皮满铺,窗户雕花,四周为高大的封火桶墙,四合院后是后花园,栽种了各种花草树木。 整个会址建筑布局合理,气势宏伟,工艺精湛,体现了当时当地居民的建筑风格。 猴场会议会址区域历史底蕴丰厚,有众多历史文化遗存,包括彪炳史册的中央政治局猴场会议会址、一代伟人毛泽东1934年12月31日参加猴场会议时居住过的地方——毛泽东行居、“长征五老”及红军三十女杰当年居住过的地方——红军干部团休养连旧址;开创贵州戏剧先河及全国第一部私家方志的黔中文化巨擘傅玉书故居;贵州宣慰同知宋钦故居;草塘安抚司署旧址;集道教和佛教于一体的宗教圣地后岩观(清贵州巡抚钱帮芑曾三次隐居于此)等,是我县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和宗教文化并茂的一道亮丽风景。 |
仙桥山 | 仙桥山位于翁安县城西南5公里的望洞村。雄峙于南北伸展的长岭之巅。山顶有一长方形穿洞,远望似一面中天明镜,又若仕女发髻上的一匹玉簪。因其是山峰顶上的透光穿洞,与一般低处的“天生桥”不同,故旧志称“石巩仙桥”。民间传说,那高悬的“桥洞”,是神通广大的仙人张三丰发怒时一拳击穿的。站在“桥”下仰望“桥”顶,如巨粱横亘天际,青崖黛壁,辉映云天。天衣无缝的“桥身”和两边的“桥墩”,浑然一体,构成跨约40米,宽约25米,高约35米的“桥拱”。“桥拱”北面的“桥墩”脚有形状各异的石洞,曲径相通。洞壁有形似人脚印石凹,传说是仙人到此云游留下的足迹。“桥”东西两面坡形迥然各异,东面坡度平缓,野竹遍插,荆棘丛生,石级小路蜿蜒其间;西面石岩陡峭如斧辟,悬崖深谷,飞鸟绝迹,令人毛骨悚然。 仙桥山的雄奇风光还在“桥”上。攀藤附葛,扶岩而上,如置身于九霄之中,风掀衣帽,云飘脚底。极目远眺,连绵群山如浪涛汹涌的大海,紫烟浓雾似变化莫测的蓬莱。“桥”上正中原建有二层六角尖顶亭阁。东面山腰原建有仙桥庙。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贵州巡抚郭子章上山游览,曾作诗《过仙桥有感》,并题书“播南首景”四个大字刻于“桥身”,今字迹已经泯没。 |
旗山书院 | 与大戏楼一河之隔的旗山书院。书院大门悬挂的匾额“旗山书院”四个大字,为我国著名书法家李慧老师所书。 书院其实就是今天的学校,从宋、元、明、清逐步发展演变,书院成了今天的学校。所不同的是过去的讲席、教谕、先生,改变称呼为今天的老师。 瓮安人民历来重视教育,早在明、清季,就设有“旗山书院”。民国《瓮安县志》载:“今日学堂即昔日书院。瓮邑旧有旗山书院……”。清季傅玉书《桑子述闻》载:“旗山书院在县西北。知县韩公瑛、教谕金公晦、训导吴公天椿,倡绅士捐资,于文昌阁前旧址建讲堂三间,肄业房六间、大门一座。今圮,以明伦堂及学庙廊庑为讲业地。” 为什么叫“旗山书院”呢?旗山是瓮安县境较有名气的一座山峰,因其形状酷似一面旗帜而得名。傅玉书先生的《桑子述闻》记载:“旗山,一名穿岩,在城东南五里许,山顶有洞。” 旗山书院颇为文气,早在明代,诗人朱应征《旗山》诗“护郭斜开碧嶂奇、登楼共指状元旗,春风披拂青如许,正是文坛树帜时”。 旗山书院建筑仍然属于徽派建筑,只不过是明清时期大户人家的祠堂规制,后捐作书院供地方讲学用。旗山书院进深:58.3米,面阔:32.4米,占地面积:1888.92平方米。高:12.2米;书院大门:高:4.1米,宽:4.6米;书院天井:前:长:15.3米,宽:15.3米;后:长:11.3米,宽:15.3米;书院讲台长:10.6米,宽:11.05米。 旗山书院大门为“五凤楼”形式,门梁称为“弯梁”、上雕刻“琴棋书画”木雕图案。在“弯梁”上方,雕刻的是“太师赏画”的故事。 在旗山书院内的中堂上,也有一个0,因为建造者供奉一尊菩萨像,这个菩萨叫“文曲星”,所以我们姑且称它为“文曲星”阁。 旗山书院内展陈了以反映瓮安县所具有的悠久历史文化,全面展现中华文脉的源远流长和传承延伸。以“礼堂”、“讲堂”、“学堂”、“蕴堂”、“示堂”五大文化殿堂进行规划布置。做足了“文”气,有源有据,可看可靠。与古人对话,与文化互动。瓮安草塘千年古邑古邑大戏楼黔山进士楼 |
桐梓坡农会旧址 | 桐梓坡农会旧址位于瓮安县珠藏镇东南5公里处桐梓坡村。1935年1月,红军“突破乌江”后,遵照“猴场会议”精神,以瓮安县猪场(珠藏)桐梓坡为基点,将革命势力向周边延伸。积极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开展革命活动。1935年1月12日,红军在桐梓坡土豪施汝舟家门口田坝召开了万人大会,成立了“桐梓坡农会”和“桐梓坡红色游击队”,选举陈金榜为农会主席、杨发顺为游击队长。并授红旗一面,马刀两把。红军、农会、游击队等机构设在土豪施汝舟家宅院内。桐梓坡农会和游击队是红军离开苏区后在长征路上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武装组织,其政治意义和革命影响极为深远。为广泛宣传革命道理,红军在桐梓坡一带写了不少标语,如在施家厢房楼上写了“囯民党说他抗日,为什么把东三省送给日本?”、“工人农-合起来打土豪”、“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等。 农会遗址已列入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门票:免费对外开放。 桐梓坡农会旧址行车线路:在瓮安客车站乘座瓮安至珠藏、小院子、任家坪等地客车,在桐梓坡下车即可到达。发车时间:第一班6:40,最后一班18:00, 20至30分钟一班次,票价18元;自驾约需1小时。 |
红军强渡乌江遗址 | 红军强渡乌江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位于大乌江回龙渡口,两岸山势刀僻斧削,江水湍急,人称乌江天堑。1935年1月1日,中央红军从乌江南岸以仅有的一艘船抢渡乌江,奋勇击溃了驻守北岸的侯之担部队,成功地渡过乌江,顺利地召开遵义会议,从而揭开了中国革命历史的新篇章。 距离-县城45公里的乌江江界河渡口是通往遵义的主要渡口, 江面宽120多米,两岸悬崖绝壁,横亘天际, 形成“乌江天险”。1934年12月31日,“猴场会议”以后,中央红军立即作出强渡乌江战斗的决定。1935年1月1日,毛泽东、-、-等率领中央红军,经过3天3夜的顽强战斗,强渡乌江,击败黔军,向遵义挺进。该战斗遗址于1982年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列入省级和州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县城以北48公里处的震天动峡谷,天下第一桁式组合拱桥--江界河大桥飞架山巅,横空出世,巍峨壮观。大桥全长461米,宽13.4米,桥面至最低水面263米,主孔跨径330米。在同类桥梁中,江界河大桥雄踞“世界第一”,堪称“天下第一桥”。以它为主形成了-县独具特色的峡谷风光、人文景观、革命遗址等江界河风景区。 |
红军干部团休养连旧址 | 红军干部团休养连旧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军干部团休养连是一个由中央红军干部的家属与部分老弱伤残人员组成的特殊连队,连长陈赓,政委-。干部连里有有毛泽东的夫人贺子珍,周恩来的夫人邓颖超,博古的夫人刘群先,李德的夫人萧月华,曾三的夫人,曾任国家副主席-的母亲邓六金等30名女红军,以及红军中的“四老”谢觉哉、林伯渠、董必武、徐特立。2006年7月,老红军的后代重走长征路到此,陈赓将军的儿子儿媳、董必武的儿子儿媳等感慨万分,站在院子里抱头痛哭,并怀着对父亲无限的崇敬和思念磕了三个响头,缅怀老一辈革命家。 门票:猴场会议会址等红色文化景区免费对外开放,游客在景区出示身份证或相关证件登记领取门票参观。 猴场会议会址、毛泽东行居、红军干部团休养连旧址等红色文化景区行车线路:公交车:瓮安县城乘坐4路公交车直达猴场镇猴场会议会址等红色文化景区,票价2元 ;自驾:从瓮安到猴场镇14.5公里,自驾约需20分钟到达。 |
毛泽东行居 | 毛泽东行居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毛泽东行居位于猴场镇西北1公里处下司社区,与猴场会议会址隔河相望,属原下司街傅氏宗祠,建于清康熙59年(公元1720年),为砖木结构四合大院。1934年12月31日毛泽东在此居住。现陈列毛泽东居室、警卫员陈昌奉居室等,复原和陈列了当时红军留下的“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红军是工农自己的军队”等标语。毛泽东的警卫员陈昌奉在回忆中说:“这是长征以来,毛主席住过的最好的房子。”《长征闻所未闻的故事》作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针对毛泽东在猴场的住房变化一事说:“这表明,毛泽东的政治地位大大提高。” 毛泽东行居正厅是毛泽东生平展。右厢陈列的是瓮安籍贵州早期革命者,被誉为红色特工的冷少农和革命烈士舒保初,以及红军作家兼诗人陈靖将军的生平事迹,还有红军长征途中在瓮安建立第一个农民政权和第一支农民武装——桐梓坡农会、游击队的相关介绍。 毛泽东 (1893~1976)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 详细++ 毛泽东 (1893~1976)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 详细++ |
宋钦故居 | 宋钦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 宋钦故居 宋钦(?~1381),族名宋阳举,蒙古名宋蒙古歹,元靖江路总管宋阿重之孙。原世袭草塘平夷宣抚使司宣抚使。于元朝宣正年间(1341~1368)从草塘迁居顺元城(贵阳),任八番顺元等处沿边宣慰司同知,因平寇保境有功,授昭勇将军,八番顺元等处宣慰使元帅,加镇国上将军。并四川等处行省参知政事。洪武四年(1371),明太祖赐宋蒙古歹为宋钦,授怀远将军,世袭贵州宣抚使司同知,次年升贵州宣慰使司同知。宋钦对元明两朝都建有功勋,为宋氏家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死后,其妻刘淑珍代袭其职。 宋钦故居位于村内,穿斗式悬山青瓦顶木构建筑,由正房、右厢及龙门组成,雕花门窗,据说建于明末,后多次维修,未考。2006年大规模维修,现已辟为“瓮安历史沿革及历史名人”陈列馆。 宋钦 (?~1381) 宋钦 族名宋阳举,蒙古名宋蒙古歹,元朝水东草塘司(今贵州瓮安草塘)人。元靖江路总管宋阿重之孙。原世袭草塘平夷宣抚使司宣抚使。于元朝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年)从草塘迁居顺元城(今贵州省贵阳),任八番顺元等处沿边宣慰司同知。因平寇保境有功,授昭勇将军,八番顺元等处宣慰使都元帅,加镇国上将军,并四川等处行省参知政事。明太祖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与…… 详细++ 宋钦 (?~1381) 宋钦 族名宋阳举,蒙古名宋蒙古歹,元朝水东草塘司(今贵州瓮安草塘)人。元靖江路总管宋阿重之孙。原世袭草塘平夷宣抚使司宣抚使。于元朝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年)从草塘迁居顺元城(今贵州省贵阳),任八番顺元等处沿边宣慰司同知。因平寇保境有功,授昭勇将军,八番顺元等处宣慰使都元帅,加镇国上将军,并四川等处行省参知政事。明太祖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与…… 详细++ |
朱家山国家森林公园 | 朱家山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朱家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贵州中部乌江畔的瓮安县境内,由朱家山、映山红、塔坡、西坡、江界河五大景区组成,总面积2661.7公顷,森林覆盖率为92.1%。 各景区内森林风景资源独特多样,完好地保存着地球同纬度上独有的常绿阔叶原始森林,包含了岩溶地貌所特有的溶洞群落,拥有惊、险、雄、奇的乌江峡谷风光和举世闻名的江界河桁式组合大桥。 景区内森林密布,处处古朴清幽;峡谷天成,美景胜过天堂;溶洞交织,环环鬼斧神工;湖泊如镜,映照天人合一;松涛林海,拂过如茵草坪;四季林相,变幻五光十色,文物古迹,风也悠悠,雨也悠悠…… 景区内的中国工农红军突破乌江战斗遗址、黄泥凼战斗遗址和彪炳史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猴场会议会址等长征文化映衬着朱家山国家森林公园。明代征南将军墓,清代铭功刻石,大丰洞摩崖,朱元璋将士屯兵遗址等人文景观,无不让人流连忘返。 朱家山国家森林公园内保存了丰富的物种资源,有种子植物750多种,大型真菌200多种,野生动物400多种,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栖息地,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和科普教育价值。 朱家山国家森林公园可以提供人类追求的健康环境、美好环境、安全环境以及充满知识源泉的环境,具有平衡的生态系统和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 门票:10元游览观光车20元(往返) 行车线路:1、客车:在瓮安县城乘坐中巴车到岚关乡,票价6元; 2、自驾:从瓮安到岚关乡,自驾约一个小时就可以到达景区。 客户服务电话:0854-2918719 紧急求助电话:0854-2918719 旅游监督电话:0854-2918719 工商投诉电话:12315 价格举报电话:12358 |
江界河大桥 | 江界河大桥 |
后岩观 | 后岩观 后岩观位于村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元代为宋氏别墅,明代建道观,由真武殿,三清殿和三元阁组成,民国年间毁于火,后由当地教会集资恢复。 清顺治八年(1652年)贵州巡抚钱邦芑曾来这里,并在山上题匾额“何必石梁”,顺治十一年(1655年),钱邦芑在他隐退的余庆蒲松他山削发为僧,号大错和尚。此后,他又两次来游后岩,并住过一段时间。《瓮安县志》中载有钱邦芑《寓后岩赠山主宋云 》,《草塘后岩记》等诗文。钱邦芑寓居后岩时,还为山上的奇峰怪石题了名,如“角端石”、“五老峰”、“凹岩”、“玲珑石”、“何异蓬莱”等,但因年代久远,大都风化泯灭。 |
香沟林 | 香沟林 |
漤菜 | 漤菜 相传,瓮安神奇的漤菜已有好几百年的历史,最早源于瓮安县松平乡的冉家塘村。 这种神奇的漤菜,实际上是一种特制的泡菜。 说它神奇,是因为它臭味浓烈,有点似臭豆豉味。又有点臭豆腐味,又有点似臭酸味,有所谓“未见其物先闻其味”“闻直臭气熏天,吃起其味无穷”之感。 说它神奇,还因为它具有特殊有效的药用功能,能帮肋消化,治感冒,止腹泻。 惟其如此,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很久以前,年过半百的皇帝老儿娶了如花似玉的西宫娘娘,不久,西宫娘娘便有了喜,这可美得皇帝老儿不得了。因为皇帝老儿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妃都未能给他得一男半女,所以他祝福语大全把个西宫娘娘疼得像心肝宝贝,捧在手上怕伤着,含在嘴里怕化了。可是,西宫娘娘却成天吃不下,喝不好,看到龙肉海参就恶心,吃起来就打呕,身子一天天瘦下去。皇帝老儿直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急忙询问西宫娘娘是何缘故。原来西宫娘娘她想吃老家的陈年漤菜。皇帝老儿就上了一道圣旨,派了一位钦差带领千余名待卫兵、兵丁浩浩荡荡到远隔京城几千里的贵州-冉家塘来mm取漤菜。他们日夜兼程,披星戴月经过整整两个用的长途跋涉,硬从西宫娘娘老家冉家塘取回了解120坛漤菜。 在接风时金銮殿上,皇帝老儿专门邀请了文武百官和各国外帮使节来品尝这不远千里来的神奇宝贝。谁知,当卫士们打开搬进金銮殿的那坛漤菜时,一股奇臭难闻的气味冲出坛口,弥漫整个金銮宝殿。满朝文武百官,各国外帮使节被子这臭气熏的捏鼻掩口,心里难受。皇帝老原本想在众臣面前炫耀一下的,不曾料到会弄成这等狼狈。皇帝老儿一时龙颜大怒,当时便治去取漤菜钦差的罪,又一想,我那如花似玉般的西宫原来是吃这个臭东西长成的,定是妖精无疑,他又命令把西宫赶出了皇宫。那时候120坛漤菜呢,只好把它全部丢在渣渣波。 后来,京城里闹痢疾,整个京城拉得一塌糊涂,从皇帝到民间,是哪种非主流头像药都吃遍了,就是止不住,连皇帝老儿也拉得爬不起来了。文武百官无可奈何,只好贴出了“谁能治好皇上疾病者,重赏黄金万两。”的皇榜。 皇榜贴出月余,杳无音讯。 一天,几个娃儿在渣渣坡的玩耍,因拉肚子,头疼发热,烧得口干舌燥,他们四处找水喝,哪里有水。一小孩子无意间打丰了丢在渣渣坡的漤菜坛,米皇米黄的漤菜荡从坛里流出,一个二个你争我夺,那里想到漤菜汤从坛里的臭味,一气咕噜咕噜喝了个肚子撑。说来奇怪,这些娃娃们是喝了渣渣坡的漤 菜汤肚子便止信了泻,高烧也退了。人们听说娃娃们是喝了渣渣坡的非主流头像图片漤菜汤好的,都感到惊异:原形为妖精老家的漤菜是灵丹妙药!第二天,消息传遍了整个京城。老百姓成群结队到渣渣坡舀漤汤来做药,凡是吃过漤菜汤的人,肚子很快不拉了,漤菜钦差听到了这个消息,立即派人到渣渣坡取了些漤菜汤来,吃了漤菜漤 汤,它们的肚子也好了。他赶忙拿着漤菜漤汤献给皇帝,皇帝连续吃了三天,病就痊愈了。 皇帝老儿的病好了,想起了被冤枉的西宫娘娘和淋菜钦差,他一喧重赏了漤菜钦差,一边派出大队人马前去寻找西宫娘娘。 西宫娘娘被贬出宫后,一直朝着贵州-县方向走去,希望早日回到自己的老家。漤菜钦差大队人马找啊找啊,找到巴蜀地界的江边,才找到身怀大肚,瘦骨如柴、衣衫褴褛、气息奄奄的西宫娘娘。漤菜钦差还来不及找大夫医治,西宫娘娘就断了气。 西宫娘娘死了,肚子里的孩子未出世就夭折了。皇帝老儿断了香火,最后的希望破灭了心里好不伤心,为了纪念西宫mm娘娘,皇帝老儿厚葬了西宫娘娘,又在西宫娘娘升一的江边盖起了一座“娘娘庙”,庙里还花重金朔了西宫娘娘的全身像,选派尼姑烧香诵经,供奉这痊用老家陈年漤菜解救京城庶民百姓于疾病之中的西宫娘娘。 现在,-松坪乡冉家塘村有一外老屋,便是当年西宫娘娘选进宫之前住过的,西宫娘娘死后,皇帝老儿将其赐封为“娘娘营”。 其实漤菜的制作并不复杂,关键是首先作好漤汤。漤汤作好以后,把事先选择好的鲆嫩的辣椒、茄子、黄瓜、红豆、笋子、蕨苔等蔬菜用清水洗净,凉干至不滴水时放入漤汤中经过较长时间,一般可在个把月的浸泡后就可以食用了。漤汤放的时间越长,年辰越久,浸泡出来的漤菜味道越好,其药用功效越佳。 新作漤汤,需要红稗,嫩苞谷,糯米,黄酒,没有黄酒白酒代替也行,矿泉水和蔬菜等原料。这些原料中,最重要的原料是红稗。缺了红稗就谈不上漤汤的制作。先把红稗、嫩包谷,糯米等原料按照一定比例配制好,再用磨钵的能盛坛檐水的坛子,洗净,然后倒入少量红稗、糯米、嫩苞谷浆,放进一层蔬菜,倒入适量黄酒和汤浆,再放进一层蔬菜倒入适量的黄酒和汤浆,直到装满一坛,如汤浆淹没不了蔬菜,要以淹没蔬菜为宜。进而盖上了坛钵盖,在坛檐内参上清泉水,等上个把来月漤汤便制成,漤菜也可以食用了。漤菜捞完后,又可不断放入新鲜蔬菜,过个一年半载又加入些黄酒、糯米和苞谷汤浆,使其味逐渐复浓,变纯。值得注意的是,从新制漤汤到每次加进新鲜蔬菜,以及捞取漤菜都不能沾油和沾盐,沾上油盐,漤汤不出一周就会变味府烂。 漤菜成熟与否看它的颜色,一般成熟的漤菜呈赭色,陈年漤菜呈褐色。漤菜的吃法主要是炒吃,如与肉混炒其味更佳。把漤菜切成碎末,再先那半肥瘦的三线肉切成,干辣椒要切成“火炮筒筒”,将菜油烧辣,放进“筒筒辣椒”炒脆,三线肉末倒进锅内炒热,再将漤菜倒进锅里混炒,放盐、姜、葱、蒜、味精等香料,起锅上桌,其味是臭中回香,臭中回甜,可口清新,游人不知其味,闻其臭味道不敢吃,一旦吃口丢不下。知道漤菜的游人来-,非点上一盘漤菜不可,加为吃了漤菜疲劳顿消,精神振奋,食欲倍增。 |
牛杂火锅 | 牛杂火锅,“杂”是它的突出特征。 首先,是它的用料杂。除牛肉、肠、肺不用外,肚、心、舌、脑、鞭、筋、蹄花、黄喉等都是牛杂火锅的原料。这些东西经过精心炮制成半成品,需用时,一盘一盘盛到席上,吃客则根据自己的爱好有秩序地一个品种一个品种往香料齐全、调配恰当、开天沸地的麻辣汤火锅里梭。冬天吃火锅屋里有暖气,自备的烤火炉上一边品,一边就发热了。热天吃火锅理一番景象,宾客穿着单薄,又辣、又麻、又烫、的火锅吃得大汗淋漓,即使有空调,或者电扇也无济于事。食客吃得过欢天喜地,热火朝天,因此热天吃火锅那辣、麻、烫的风味尤其吸引游客。梭进火锅里的食品中,约分把钟汤便可食用。不同的原料经过火锅以后,便产生不同的味道,有的嫩香,有的脆香,有的硬香,有的糯香,有的粉香……其味无穷。 其次,是它的配料杂,配料主要是配制火锅汤的用料杂。方法是先用二合油,即菜油先倒入烧烫的铁锅内烧沸,再倒进适量的猪油混合而成,等油制好,把预选准备好的糍粑辣椒放进油锅内制,等到把糍粑辣椒里的水分吸干后,就可以放进水煮开,同时放入花椒、胡椒、八角、三奈、沙仁、白扣、香草、干辣椒、味精、生姜、盐巴、葱蒜、鞠荽等,15分钟后即可将牛杂半成品梭进火汤内食用了,其味鲜美。这种火锅汤的特点是麻、辣、烫、酸。这正所谓辣椒有辣,饭又烫,花椒又麻,汗又淌,胡椒又醇,味又香,其乐于中。汤煮的时间长些,味道越好,梭进火锅里的牛杂原料却不能煮得时间长,时间长了味道反而不香了。品尝牛杂火锅,掌握火候十分重要。 再次,是蘸水的配制用料杂。牛杂火锅的底料各种佐料已经齐全,味道也够了,但还是偏偏要在每个人的面前配上一个蘸水,目的是再添一个特殊的口味,使牛杂火锅完全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它的制作杂,是加因为不光在胡辣椒里放进盐巴、酱油、葱花,而且要配以芜荽、姜末、蒜泥,制作好的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霉豆腐和特制的香草粉。宾客从滚沸的汤锅里夹出煮好的食品,再到蘸水里去打个滚送进口里,牛杂火锅就平添了无尽的风味。 |
瓮安绿壳乌鸡蛋 | 瓮安绿壳乌鸡蛋是贵州省黔南州瓮安县的特产。瓮安县“桐梓坡”品牌绿壳乌鸡蛋产于江界河镇茶园村。瓮安绿壳乌鸡蛋平均蛋重48克,蛋白浓稠,蛋黄硕大,色泽金黄。 瓮安县乌江乌鸡因为属于纯天然山区放养,所以其营养价值比普通乌鸡、土鸡更加均衡,肉质鲜美,味道纯正,老少皆宜,又是补充孕、产妇营养的最佳绿色食品。 瓮安绿壳乌鸡蛋平均蛋重48克,蛋白浓稠,蛋黄硕大,色泽金黄,含有大量的卵磷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营养丰富,口感细嫩,是极好的滋补食品,加之采取天然绿色饲料放养、又具有区分土洋鸡蛋的天然色彩,属纯天然绿色食品,被誉为“鸡蛋中的人参”。 1、对儿童厌食、智力发育缓慢、免疫力低下、不长个、胎儿发育不全有明显效果,食用后能促进生长、增强记忆力、提高智商,增强免疫功能。 2、对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头昏、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甲状腺肿瘤、失眠等有明显预防作用,能够降低血脂、软化血管,有延年益寿,提高中、老年人的免疫力等功效。 3、可调整女性内分泌、有效改善孕期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症状,改善睡眠质量,增进孕妇营养吸收,促进胎儿健康成长,促进产后恢复,有效弥补产后气血不足,提高产妇抗病能力,增进产妇营养吸收,并有效调节产后体虚、恶露不净、缺乳等症,能推迟女性更年期、美容养颜、抗衰老。 |
瓮安茶叶 | 瓮安茶叶是贵州省黔南州瓮安县的特产。瓮安县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以差异化发展模式打造白茶、黄金叶等精品茶,让茶叶产业成为富民兴县的支柱产业。 俗话说,“好山好水出好茶”。瓮安地处黔中腹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境内山峦起伏,云遮雾绕,降水充沛,雨热同季,土壤肥沃,大多为砂页岩发育形成的黄壤,呈微酸性,宜茶树生长。全县有宜茶土地20余万亩,是贵州省农业综合区划宜茶区域。 瓮安县茶叶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品种多,但尤以绿茶种植面积大,生产茶叶多,经济价值高。据《瓮安农业志》记载,1944年就出产茶叶9.5吨,被贵州农业改进所列为重要产茶县。瓮安绿茶以嫩绿清香、鲜醇爽口、汤绿明亮、经久耐泡、回味悠长而普受青睐。曾经贵州省中医研究所实验研究证明,具有明显的保肝作用。1993年获“美国国际轻工业产品博览会金童金杯奖”大奖。2007获国际林业博览会银质奖。2010年4月瓮安曼生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曼生”牌曼生贡春荣获2010年“中绿杯”金奖,曼生贡芽获银奖。 近年来,瓮安县在茶产业发展上,坚持“大户、散户、龙头企业”三结合的方式,采取“政府引导,农户主体,大户带动,龙头拉动”的发展模式,狠抓茶产业发展。瓮安县茶叶种植面积在2012年突破了10万亩,全年投产茶园产干茶1970吨,实现产值3861.2万元,有效促进了茶园种植区域群众增收致富。 |
瓮安猕猴桃 | 瓮安猕猴桃是贵州省黔南州瓮安县的特产。瓮安县气候非常适合猕猴桃生长,种植品种以红阳猕猴桃为主。 瓮安县猕猴桃产业近年发展迅猛,目前猕猴桃基地主要以贵州添好农业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和猴场镇松坪大山猕猴桃专业合作社为载体,依托扶贫资金项目和中央现代农业发展资金项目,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不断发展壮大。 瓮安县猕猴桃品种以红阳猕猴桃为主。2013年新增种植面积3000亩,目前全县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3300亩,部分面积已经进入盛产期,平均亩产量在1500公斤左右,平均亩产值达15000元以上。现有猕猴桃育苗中心1个,冷藏库3座,产品检验检测室200平方米,还注册了“黔金果”“黎贺吉果”和“吉桃达”商标。目前正在筹划建设猕猴桃系列产品加工厂和进行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 该县计划到2015年全县猕猴桃发展到4万亩,实现年产量6万吨,产值6亿元,到2020年发展到8万亩,实现年产量12万吨,产值12亿元,并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优势特色产业。 |
瓮安黄粑 | 瓮安黄粑是贵州省黔南州瓮安县的特产。瓮安黄粑是贵州的民间传统食品,有1000多年的制作历史。因此,瓮安也享有“中国黄粑之乡”的美誉。 瓮安黄粑在制作上采用传统工艺精心配制而成,以本地富含天然锌、硒的糯米为主要原料,科学调配优质黄豆、红枣、绿茶、黑糯米、冰糖等原料,用野生竹叶包制,经过长达十几个小时的加工直至黄粑由白变黄而成。黄粑中糯米透亮、糯米香、黄豆香、红枣香、绿茶香、竹叶香、木香混合,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元素。目前,这一极富乡土味道、蕴涵着浓郁乡情的特色食品,日渐成为旅游、居家、馈赠亲友的主要选择。 过去瓮安黄粑只局限在小作坊生产,并未实现产业化。近年来,瓮安县黄粑产业出现了柴姨妈、阿乡、任九妹等数家规模黄粑加工企业。据统计,瓮安县目前已有成规模的黄粑企业3家,作坊式黄粑生产企业200余家。2010年瓮安黄粑产业的生产加工规模超过8000吨,产值超过4000万元。 |
长顺高钙苹果 | 作为典型的山区农业县,长顺却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长顺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使得土壤富含钙质及氮、磷、钾等元素,降雨量充沛,春、夏、秋果树生长 期的日照充足,因而产出特有的富含硒、钙的精品苹果,同时比山东、陕西的红富士早熟二十余天。长顺高钙苹果平均含钙量高于普通红富士的两倍,肉质细脆,果 酸较浓。 |
绿豆锅巴粉 | 绿豆锅巴粉 -的小吃上百种,各种小吃有各自的风味。 大凡到-旅游的客人,无不另眼相看那别具风格的豌豆凉粉和绿豆锅巴粉了。 绿豆锅巴粉,顾名思义,定是用绿豆做原料,且在锅中烙成锅巴而得名。 绿豆锅巴粉其制作与其他米粉相比不尽相同。首先将大米、绿豆根据需要按一定比例用清水淘净,除去杂质、泥砂、糠皮等,然后用约30°C的温水浸泡24小时,待完全让绿豆和大米泡胀后,在磨上磨成稀稠适度的绿豆米将待用。绿豆锅巴粉不像其他米粉用铝盘或锑盘或纱网将米浆在盘或网内摊平后放入大锅内蒸熟凉挂而成,而是直接将绿豆米浆一次一次斟入铁锅内烙成。烙制绿豆锅巴粉之前,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打好熟欠。熟欠打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绿豆锅巴粉的质量,也就是说,熟欠打得好,制成的锅巴粉下锅水煮汤不糊浓,锅巴粉不会断成截截或成一锅浆浆。所以,打好熟欠至关重要椠熟欠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蒸熟的米饭按一定数量的比例与绿豆大米一起磨成浆。一种是将已磨好的绿豆大米浆按比例舀出一部分煮熟后再倒入生浆中搅匀即可。 烙制绿豆锅巴粉还有一个讲究,那就是只能用干松针、毛毛柴草烧火,这种火称它为“喷喷火”,火势大小由人掌握。操作时,待铁锅烧烫后,蘸少许菜油,在锅底打抹上,然后把准备好的绿豆米浆搅匀、用大汤匙舀一匙,沿锅底或顺时针、或反时针注入锅内。如还不均匀,可用锅铲擀匀,此时,放一把松针毛毛在炉堂内,一阵喷喷火后,锅内绿豆米浆已静皮,且透出淡淡清香,这说明锅内的绿豆粉可以翻面,与锅接触的那面一定已成腊黄,四周已起壳反卷,这时,两手拇指和食指捏着已翻起的绿豆锅巴粉的边缘,试着一用力往面一提,再一翻,便将已熟八九层的锅巴粉伸伸展展地翻了个面,利用余火,约一两分钟,一张香喷喷、黄绿黄绿的绿豆锅巴粉便烙成了,把它揭起来在事先预备好的小簸箕内或案板上凉冷,食用时,将其折叠成条状,横着卷口将绿豆锅巴粉一刀一刀切成1厘米左右宽窄,可以做成辣鸡绿豆锅巴粉,牛肉绿豆锅巴粉,肠旺绿豆锅巴粉,炖猪脚绿豆锅巴粉,猪肉锅巴粉,肉沫绿豆锅巴粉等十多个品种的小食品。 由于绿豆锅巴的制作和原料有所不同,它的味道给人的感受也不现。绿豆锅巴粉在锅内烙成,呈四周薄中间稍厚,入锅后,炉堂的松针毛毛喷喷火一烧,顿时锅内的锅巴粉呈现出无数小气泡,制成后切成条状,切口有无数的小孔,像海绵状,食用时,入盐、进味、可口,硬香中显现脆嫩,盐香中蕴含微甘。 过去,这种小吃佳品只能逢年过节时才能领略和品尝到它的风味。他们将家庭中用来招待贵客的这一风味食品推向市场,赢得了各地游人的喜爱。 锅巴粉、绿豆锅巴粉,以它独有的风格,吸引着八方客人。 锅巴粉、绿豆锅巴粉,以它独有的风格,与各地游人进行眘饮食文化的交流。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地区 | 特产 |
---|---|
营定街村 |
---- |
平定营村 |
---- |
三合村 |
---- |
梭罗村 |
---- |
细沙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