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五岩山 | 五岩山,又名苏门山,位于市中心西北10公里,为牟山一余脉。因山有五谷五峰,故曰五岩。山势自东北向西南延伸,长约1.5公里,群峰环绕,岩石峥嵘,至高点海拔574.9米。 五岩山古有两观一寺,南为五岩寺,北为栖霞观,下为葆光观,是佛教道教圣地,均焚于战火。现当地百姓自发在原址复建,成为周围市县群众的游览胜地。 山谷尽处绝壁之上有孙真人(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逊)洞。洞内有明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刻造孙真人像石座,今又塑其像于上。洞顶侧有宋崇宁元年(公元11O2年)石刻题字、金大定二十三年(公元1183年)摩崖一方等。进洞10米处有一溶洞,大如室,顶高数丈,洞顶钟乳石似虎似人,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洞壁细水渗流,呈点点小泉,被视为神水医治百病。洞尽头有一桃形巨石,晶莹剔透。 山谷北侧绝壁上,有东魏孝静帝兴和四年(公元542年)至武定七年(公元549年)依山而凿之石窟,其窟龛、造像、0狮子、题记等,体现了南北朝晚期艺术造像风格,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到了姬家山乡,不到五岩山孙思邈隐居地“药王洞”去看看,那可是件很可惜的事。药王孙思邈和他隐居的“药王洞”,不仅是当地人最津津乐道的事,也深深的影响到了当地人的生活。 五岩山因山有五谷,突起五峰而得名。然而五岩山的扬名,却不仅仅因为这里秀美的风景,更因为它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据史书记载,隋末唐初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为“药王”的孙思邈曾隐居此地,采药炼丹,著书立说,在当地留下了许多美好故事和人文佳话,至今还有30多处药王遗迹遗存,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孙思邈隐居地“药王洞”。 进入五岩山山门,首先看到的就是孙思邈的一尊石像,仙然飘逸迎客来。遥遥望去,药王殿于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在半山腰傲然挺立,彰显着神秘、神奇。山路陡峭,从山底盘旋而上,峰回路转处,总能引得人们一声惊呼,如放映的风光幻影片,不同美景一一跳跃眼前。置身其中,令人心胸开阔,好不惬意。 根据史书中的记载,当地政府对五岩山风景区进行了重新修建,药王殿气势宏伟。石雕百虎像,个个栩栩如生,虎虎生威,100个老虎100种形态。石刻百草图,将100种草药的用途作了简单的介绍,叫人看了,增长对草药的了解和认识。还有这个刚刚修建而成的百步阶,又叫百步套,共有101阶台阶。 五岩山风景区管理人员:“根据孙思邈活101岁修的这个台阶。” 拾阶而上,五岩山至高处就是孙思邈隐居地 “药王洞”所在,传为当年孙思邈隐居时栖身之所。孙思邈生于公元581年,卒于公元682年,著有医药典籍《千金方》、《千金翼方》等,流传后世。 五岩山风景区管理人员:“洞的全程是5000多米,现在我们已经开发400多米。” “药王洞”内,彩石斑驳,钟乳突兀,千姿百态,光怪陆离。“药王洞”外百米处,有一处滴水岩,常年滴水,形成钟乳石,岩壁形状如瀑布,积水沿石壁下流,有的地方如一根丝线,垂直而下,有的地方如断了线的珍珠,滴滴答答,落地有声。站在滴水岩下,阵阵清凉清爽扑面而来。如此奇异美景,难怪让游历了大好河山,寻找名贵中草药的“药王”孙思邈,来到此地就挪不动了脚步,停留了下来呢! 五岩山风景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璀璨的历史文化景观与优美的自然风光相得益彰。建设中的五岩山景区共分中医药文化游览区、自然风景游览区和宗教观光区。 目前,景区内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通往景区长近5公里的道路已铺成水泥路面;引水上山工程解决了景区用水问题;景区停车场、水冲式厕所等配套工程也已完工,具备了大规模接待游客的条件。另外,在姬家山乡境内还有黄庙沟原始次森林、东齐滴水岩地质公园、蒋家顶盘龙寺等多处旅游景点,当地政府都加强了对这些地方的开发和建设,全面提升了旅游品位。同时,这些旅游项目的开发,带动了特色饮食、纪念品销售等服务行业的发展,为当地老百姓又增加了一项可靠的收入。 地址:鹤壁市鹤山区姬家山乡 类型:洞穴古迹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开放时间: 8:00-17:00 鹤壁五岩山景区成人票 门市价¥30 姬家山乡 鹤壁市郊区辖乡。1985年建乡。位于区境西北部,距区府15公里。面积74.8平方公里,人口1.4万。辖施家沟、狐尾沟、黄庙沟、西顶、东齐、张家沟、石门、土门、蒋家顶、高洞沟、张瀼沟、娄家沟、姬家山村、崔村沟、沙锅窑15个村委会。矿藏有煤、白云岩、石灰岩等。乡镇企业主产原煤、金属镁、羊毛衫等,其中羊毛衫远销国外。农业主产谷子、红薯、小麦。.…… 详细++ |
五岩寺石窟 | 五岩寺石窟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在五岩山南麓的崖壁上,有东魏孝静帝兴和四年(公元542年)至武定七年(公元549年)依山而凿之石窟,其窟龛、造像、护法狮子、题记等,体现了南北朝晚期艺术造像风格。 五岩山五岩寺东魏石窟依山势由东向西分五区开凿,共有佛龛41个,造像154尊,护法狮子24对。作为非帝王皇家营建的民间石窟群,五岩寺石窟体现了南北朝晚期民间石窟艺术造像风格,颇具代表性。1986年东魏石窟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岩寺石窟窟龛形制和造像风格均为同一个时代,没有发现晚于东魏的造像题记。这处东魏晚期的石窟非帝王皇室所营造,而是寺僧邑子和平民百姓为广檀功德,祈福避灾而开凿的“民间洞窟”。从群像的组织、装饰布置、造像的容相体态、雕刻刀法等造像处理和表现手法诸方面均保留着南北朝晚期造像艺术的时代特征,这为我们鉴别同一时期无文字记载的石窟造像提供了断代依据。 |
阿斗寨 | 阿斗寨 |
九门相照 | 分布在鹤壁大地上的一些古民居、古建筑,犹如一颗颗明珠,美丽而神奇。它们融合丰厚的人文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建筑风格,承载着人类悠长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 |
万鹤台遗址 | 万鹤台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景点位置 河南省鹤壁市鹤山区崔村沟 |
黄庙沟森林公园 | 黄庙沟森林公园为文化旅游景点。 黄庙沟森林公园位于河南鹤壁市区西北30公里处,面积约5000余亩,2001年被河南省林业厅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黄庙沟森林林区树木茂密,长势旺盛,大树参天,幼树丛丛,林区植物种类126种,500属,1200余种,最古老的树达500余年树龄。这些树木或挺身石隙,或探身崖畔,古朴、奇形、苍劲,一年四季五颜六色,给大自然大增姿彩。林区内人文景观众多,如五龙口、跑马石、火石山、黄龙庙、清水池,或神秘幽静,或鬼斧神工、或风光绮丽,与奇特的自然景观浑然一体,极具诱人魅力。是夏季休闲、旅游、探险胜地。 |
牟山战斗纪念碑 | 牟山战斗纪念碑为文化旅游景点。 访子山牟山战斗纪念碑位于鹤壁集乡南街村访子山山脚下,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曾发生过壮怀激烈、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留下了大量的革命文物,造有革命烈士亭和纪念亭,是纪念1947汤西战役烈士英雄的唯一场所,也是我市进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山脚下自西而东绵长清澈的羑河绕山流过,山衬河秀,河辅山美,山水交融,恰似人间仙境。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访子山 | 访子山旅游区位于鹤山区千年古镇鹤壁集乡南街村南,景区占地面积400余亩。访子山又名房子山、鹤山,是一座有着丰富文化古迹和充满神奇传说的名山。山脚下,自西而东,绵长的羑河绕山流过,山衬河秀,河辅山美,山水交融。访子山山顶原有一耸入青天的舍俐宝塔,高大雄伟,古朴壮观(抗日战争时期被毁,只剩下半截)。山脚下美丽的羑河绕山流过。登临山顶,山下羑河波光粼粼,山顶古塔雄风犹在,太行群峰连绵起伏,无限风光尽收眼底。 访子山建有各种庙宇殿堂建筑近20处,有布局典雅造型独特的玉皇庙、泰山奶奶庙、观音堂、佛道儒三教主洞、龙王庙等建筑,掩映于苍松翠柏之间,使得山腰间祥云笼罩,瑞气缭绕。 访子山有着丰富的文化古迹,充满着神奇的民间传说,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曾发生过许多壮怀激烈,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留下了大量的革命文物,这里曾建有鹤壁市第一处烈士陵园,是纪念1947年汤西战役烈士英雄的唯一场所,是鹤壁市进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三官古庙 | 三官古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在羑里河和金线河的发源地鹤壁集乡梨林头村有一古庙群,这就是充满神秘色彩的三官古庙。三官古庙的来历还得从2007年4月22日出土的一通古碑说起。这通题为《重修老君堂碑序》的石碑刻于“大清乾隆廿四年玖月十六日”,出土于梨林头村的三官庙内。 三官庙伫立在金线河河面上的百步桥之上。古碑出土时,村民们本以为终于找到三官庙及百步桥创建年代的记录了,可是读罢碑文,只发现了“宋代前存之三官古庙”和“有老君堂一间,不知创自何时”这样的介绍。三官庙和百步桥的创建年代至今还是个谜。 古庙建在河面拱桥之上,堪称一绝,在全国恐怕也不多见。规模宏大的三官庙便是如此。 占地面积近3000平方米的三官庙气势恢弘,现存有拜殿、三官殿、老君堂、孙真人殿、碧霞宫、关帝殿等,是一处拥有20多座建筑物的古建筑群。庙宇虽在桥上,但建筑格局排列有序、错落有致。雄伟高大的老君堂是三官庙的主体建筑之一,为砖石混合结构,四梁八柱,金色琉璃瓦顶。其外观雕梁画栋,槅扇楹窗,建筑工艺十分考究。 在老君堂的廊檐下立有一对八棱体石柱,柱脚为一对雕刻精美的汉白玉方形石墩。石柱上刻着一副楹联:“堆星云中神仙府,斯盛山上道人家。”上下联的前两个字均为道家专用字,吸引着人们好奇的目光,许多人看后不解其意。上联的前两个字分别由三个“云”字和两个“云”字组成,第三个字为一个“云”字;下联的前两个字分别由三个“山”字和两个“山”字组成,第三个字为一个“山”字。当地百姓习惯上把上联的前三个字“堆星云”读作“骨朵云”,把下联的前三个字“斯盛山”读作“柯杈山”。也有人把这副楹联读作“三云两云云中神仙府,三山两山山上道人家”。 从一副楹联便能看出中国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官庙内的其他殿、堂与老君堂的建筑结构和风格大体相同。位于老君堂东侧的关帝殿始建于元末至正年间,清乾隆十二年曾进行过重修。与老君堂不同的是关帝殿为青色琉璃瓦顶,殿内供奉着关公、关平、周仓及明万历年间赐封的左丞相陆秀夫、右丞相张世杰的塑像。关帝殿廊柱上的一副楹联也非常富有韵味,其联曰:“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师卧龙友子龙龙师龙友。” 三官殿是三官庙的另一大主体建筑,立于百步桥正中位置。该大殿为灰色瓦顶,殿内有天官、地官、水官的塑像,故称三官殿,三官庙也因此得名。三官殿正前方的一处建筑名为拜殿,其东墙内壁上镶嵌着的石碑记载,明朝万历年间曾对拜殿进行过重修,但其始建年代不详。 上世纪60年代以前的三官庙内古柏参天,石碑林立,各个大殿里都有形态逼真的壁画和精美的雕刻。后来,三官庙在一段时间里变成了村里的学校,原有的壁画和雕刻作品及古树、古碑被毁坏,再也看不到了。 出土碑文记载着“宋代前存之三官古庙”,依此推算,三官庙的历史应当在千年以上。 古老的三官庙为什么会建在桥上?当地村民们给出了几种不同版本的答案。而这些答案都充满了神话色彩,不足为信。再一想,连古庙与古桥建于什么年代都没有弄清楚,上述问题自然也无人能够提供可信的答案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鹤壁滴水岩 | 滴水岩 |
黑芝麻糍馍馍 | 原料:糯米粉 面粉 黑芝麻 砂糖 猪油 制作: 1. 将芝麻洗净后放在锅中炒, 慢慢的炒香; 2. 将炒好的芝麻放在保鲜袋中; 3. 用擀面杖将芝麻碾成粉末; 4. 加入适量的白糖和猪油; 5. 带上一次性手套将它们抓拌均匀; 6. 用糯米粉和面粉按照4:1的比例混合, 准备好温水和面; 7. 加入部分水, 用筷子搅拌; 8. 再用手将它们最后和成光滑的面团; 9. 将它们揉捏成细长条; 10. 分割成大小均匀的剂子; 11. 搓成球后在手中按压成圆形; 12. 将芝麻馅放在其中间; 13. 包成球形; 14. 在锅中刷成油; 15. 将面球放入锅中, 按压成圆饼形; 16. 再在上面也刷层油, 将两片炕至金黄色。 |
地区 | 特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