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阿庐古洞 | 阿庐古洞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被誉为“云南第一洞”,距昆明200公里,位于泸西县叹公里处。又名泸源洞,阿庐古洞是一组奇特壮观的地下溶洞群,即地下喀斯特地貌,与石林景观相似,石林在地上,阿庐古洞则在地下,它是亚洲最壮观的天然溶洞穴之一。 “阿庐古洞”为彝语,意即“前面有平坦草地的虎洞”,系宋元时云南“三十七蛮部”之一“阿庐部”的穴居点。景区由泸源洞、玉柱洞、玉笋河组成,全长3000余米。洞景古、奇、险、绝,洞内的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幔、石帘、石瀑、石花千姿百态,几乎具备了地质岩溶学所定义的所有景观,且各具形象,诸如彩霞迎宾、古莲倒悬、幽谷神钟、古龟望月、魏王点兵、天造神物等等,维妙维肖,非造化之功不可为。 洞中暗河玉笋河中生存着神秘的透明鱼。其鱼无眼,身体透明,骨骼内脏清澈可见。传说阿庐山的唐神仙曾在此吃鱼,随手抛鱼骨于水中,并风趣地说:“活去吧!”鱼骨果真见水即活,摇尾而去。 阿庐历史悠久,虽远离中原,但却吸引了一代代文人墨客的目光。汉代的文学巨匠左思在其《三都赋》中曾有“漏江伏流溃其阿”之语,说的就是阿庐。明代大地理学家、旅游家徐霞客的足迹也留在了阿庐的热土上,他曾两度进阿庐古洞观瞻,并为之惊叹,写下了留传千古的美文。孟获曾在此称雄一方,诸葛武候也曾在此轻摇羽扇。历史与现实,神话与传说,名人与美景在阿庐交相辉映,使得阿庐古洞折射出一片神奇的光辉和色彩。 阿庐古洞已开发开放了三个旱洞和一个水洞组成的全长3000余米的游程。有数百个景点,上下三层贯通,泸源洞、玉柱洞、碧玉洞造型风格各异,峡谷、厅堂、宫殿相融其间,一步一景、步步是景,洞中钟乳悬积,石笋林立;色若碧玉、瑰丽透明、沿河交融、发育丰富,"洞中有洞、洞中有河、洞中有天、洞外有泉","天然有石洞,造化夺神工"堪为世界一绝,使其具有"古、朴、奇、绝"等令人叫绝之风格特别是全长800余米的玉笋河,河面水平如镜,清澈见底,珍稀鱼种"透明鱼"遨游其中,举世罕见。河中泛舟,人在画中,如入仙境,令你留恋忘返。阿庐古洞的形成年代可以追溯到数亿年前。当滇黔古海上升为陆地后,海中大量含钙质的物质沉积为石灰岩,经过数十万年甚至数百万年,含有二氧化碳雨水的浸蚀和长期岩溶蚀出一个个落水洞和漏斗地穴,被溶蚀而成今天这样的洞中奇观。 自1987年12月开放以来,阿庐古洞风景区管理处先后筹资6500多万元,修建地河码头,加宽洞内游路,制作危险地段防护栏,改造洞内灯光,兴建阿庐大酒店(三星级)、阿庐公园、空中缆车、旅游商业区等,对前后停车场进行了改扩建工程,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和谐统一,为游客营造出极佳的溶洞审美空间。1996年阿庐古洞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列入全国35个王牌景点和16条旅游专线;1999年5月被评为云南省10家优秀景区;2000年12月被国家建设部评定为全国风景区41家先进集体之一。 2001年10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为云南省12家之一;2002年11月被云南省建设厅、文明办、旅游局评为云南省九家文明风景区之一;2004年1月24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景区的品牌形象逐年得到提升,在国际国内拥有较高的知名度。至今,阿庐古洞已接待了全国人大常委、中国驻美总领事、云南省委书记、省长等各级领导,中国致公党常务副主席、中国知名作家、电影演员、国家女子排球对员、篮球队员等社会各界人士及新加坡总理、乌干达副总理、联合国专家、世界洞穴会主席、美国篮球队员等国外重要人士。 2004年1月,阿庐古洞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为全国177家之一,红河州2家之一,自1987年-2004年,共计接待游客650多万人次,其中来自新加坡、泰国、美国、比利时、文莱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游客近44万人次,阿庐古洞已成为云南省六大旅游片区滇东南喀斯特旅游片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红河州五大片区北部片区中心,是泸西旅游业的龙头。 红河州的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5℃-22.6℃。气温依次由元阳、建水、蒙自、河口逐渐升高,去旅游至少要带上两季的衣服,还应该带一件轻便的雨披,既可以在下雨的时候档挡雨,也可以在走累了的时候铺在地下歇歇脚。四季皆宜旅游。 地址:昆明市泸西县阿庐山麓 类型:国家公园洞穴地质地貌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电话:0873-6652600 开放时间: 8:30-16:30。 门票信息: 成人票:110元。景点全免票:身高1.2米以下儿童、记者(须持国家新闻出版社总署颁发的《新闻记者证》)。免票游览旱洞:60周岁以上(包含60周岁)老人(凭有效身份证件);离休人员、残疾人,须持有《居民身份证》、《离休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肉眼能够识别的肢体残疾者不必要出示证件);非现役伤残军人须持有民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现役伤残军人出示现役《士兵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特残人员可允许一人免票同游。阿庐古洞 阿庐古洞 |
城子古村 | 城子古村位于泸西县永宁乡城子村,距泸西县城25公里,是云南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民居建筑发展史上的“活化石”,至今仍保留有“昂土司府”、“李将军第”“姐妹墙”等历史遗迹,其古老的彝族土掌房民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原生态气息是泸西旅游资源中极富价值的瑰宝。 城子古村坐落在200多米高的飞凤坡上,1000余间土掌房墙墙相连,层层而上,依山伴水而建,远处望去,犹如飞凤饮水,颇为神秘和壮观。相传在很久以前,彝族白勺部的祖先选中这里,曾用一棵树的枝干搭建了24间土掌房,住了24家人,从此便定居于此,生生不息。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彝族居民和谐相处、相亲相帮,形成了淳朴友善的民风和世世代代与土掌房难以割舍的情缘,究其原因不仅在于土掌房冬暖夏凉的实用价值,更在于土掌房建筑的不设防延生了人心的不设防。 城子古村是云南省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是一处集自然山水田园风光与少数民族古建筑于一体的待开发旅游胜地。古村拥有我国最大的、600多年前建造的“彝族土掌房”建筑群,有“土掌房”1000余间,保存完整,层层叠叠,极具特色,甚为壮观。 城子古村具有独特的景观价值、文脉价值、民居建筑价值、近现代泸西革命史上的人文价值和旅游价值。村内至今留有“昂土司府”遗址、“江西街”、“李将军第”、“姊妹墙”等建筑和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彝族爱国将领张冲就读的学校及童年寄居。这里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盘北指挥部所在地,中共泸西县委、泸西县解放委员会在此成立。 城子古村的资源要素对当代旅游者在历史建筑、民俗文化科学考察与交流、自然山水观光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同类旅游资源中具有极强的不可替代性和比较优势。 绝无仅有的城子,穿越时空的故事 当你漫步在层层叠叠的土掌房间,你的手触碰的是古老原始的墙垣,你的步履敲击的是历经沧桑的石板,你的双眼网罗的是淳朴城子人与自然的和谐……那一刻,所有关于这个古堡神秘厚重的历史文化都会在你的脑海里一一浮现 1、城子·历史 城子,一个拥有600多年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彝族古堡,一个日月同辉、人和物盛的美丽古村 相传在很久以前,彝族白勺部的祖先选中了这里,曾用一棵树的枝干搭建了24间土掌房,住了24家人,从此便他们便定居于此,世代繁衍,生生不息 2、城子·印象 城子古村,坐落在200多米高的飞凤坡上,1000余间土掌房依山伴水而建,墙墙相连,层层而上,下一家屋顶均为上一家院落,远远望去,整个村落犹如飞凤饮水,颇为神秘和壮观。 无论是旭日东升,还是夕阳西下,城子都会泛着金黄的光茫迎接你的到来 3、城子·故事 千百年来,城子古村的故事就犹如一颗颗耀眼的星辰,闪亮在原始厚重的土掌房之间,无论是神话还是传说,无论是“野逆”的土司昂贵还是“传奇”的将军张冲,都因为带着城子的印迹而让世人流连忘返、遐想无限。 4、城子·和谐 世代居住在城子古村的彝族居民和谐相处、相亲相帮,形成了淳朴友善的民风和世世代代与土掌房难以割舍的情缘,究其原因,不仅在于土掌房冬暖夏凉的实用价值,更在于土掌房建筑的不设防延生了人心的不设防。 5、城子·韵味 她是细腻工整的,又是气势恢宏的;她是沉静内敛的,又是充满生机的;她传袭古韵,却美在今朝;她承载着历史,更丰富了历史……她就是,城子 6、城子·四季 城子的春,是土掌房墙垣里探出羞涩的粉红桃花; 城子的夏,是飞凤坡脚下争先飘香的点点稻花; 城子的秋,是金黄玉米棒和火红辣椒串的交相辉映; 城子的冬,是层层叠叠的土掌房间嬉闹的袅袅炊烟 地址:红河州泸西县永宁乡城子村 类型:古镇古村 门票信息: 门市价:50.0元 成人票50元,学生票25元。 信息来源:中国红河旅游网 信息来源:中国红河旅游网 |
泸西花海 | 泸西花海 泸西花海的美景却鲜为人知。阳春三月,到泸西采访,悉闻正是花海起潮的季节,几人商定,机不可失,先睹为快,结伴踏上下花海观花行程。泸西花海在阿庐古洞以东18千米处,与“五者”温泉风景区紧紧相连。与罗平坝子里金波万顷的油菜花海不同,这里的花海不在坝子里,可是在山上,花也不是人工种的,而是千百年来在大自然里野生野长的。巍峨的马厂子山上,从山脚到山头长满千姿百态的杜鹃花、马缨花、山茶花、含笑花等野生花卉,面积达1万多亩。这么多品种的花同时长在一处山上,每年冬去春来争芳斗艳,天地间的奇妙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走出这片大约数百亩面积的花林,前面一条山箐挡住去路,箐中古树枯藤、鸟叫蝉鸣、光线昏暗。然而,才出小箐,我们又进入连山成片的花林中。这片花林与原先走过几处花林不同,花林是彩色的,红色的山茶、白色的杜鹃花、含笑花,还有不知名的黄花、蓝花一齐在静悄悄的开放,共同构成了姹紫嫣红的花图。就连还不到开放季节的马缨花也禁不起寂寞,羞答答的绽露出纷红色的花蕾。 这片花林有3600多亩,各种各样的花每年从农历2月起便相继开放,一直要五六月份才落潮。花的品种之多、长势之好,胜过人工营造培植的大花园,蓝天丽日下,红、白、黄、紫的各种山花千姿百态,有的在尽情开放,有的在蓄势待发,似乎每种花都要把整个春光拥抱在自己的怀里。令人美不胜收。就像在城里看景,猛然回首会有新发现一样,站在山顶上回首俯视山下,万亩花海瞬间奔来眼底,花海的壮美竟在自己的脚下。天色渐晚,花海里择路下山,由于年复一年的开花落花,脚踩上去松软而富有弹性。花也好像是在故意逗人似的,沿途这样花、那样花让你赏不尽,看不完。前进的路上总是铺了时疏时密、五颜六色的花瓣。50年代开挖的一条矿沟里没有流水,也堆集着厚厚的花瓣。 |
吾者温泉风景区 | 吾者温泉风景区 吾者温泉风景区位于世界著名风景区石林以东80公里,泸西阿庐古洞风景区15公里处,距昆明170公里,南昆铁路师宗站26公里,属珠江流域水系。这里是历史上古“阿庐”部落及先民繁衍生息的聚居之地。蕴涵着丰富的文化遗产,独特的人文景观,优美的生态环境,使人们在惊喜之余能体味一种温馨、一份陶醉、一缕神秘和万般的浪漫。 吾者温泉风景区,人称“世外桃源”,它以幽静而闻名,以秀丽的自然景色而称奇。温泉出水口温78℃,年出水量22.08万立方米,富含多种矿物质,对人体有诸多保健疗效。已建成二星级温泉宾馆、公园、垂钓中心、农家乐、游乐城、停车场等完备的设施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吾者温泉艺术团”,是集吃、住、娱乐、度假、保健治疗为一体的水利旅游区。这里是’99昆明世博会定点旅游声母,被云南省政府评为’99世博会接待工作的先进单位。2002年被国家水利部评定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坐落在温泉风景区的吾者中型水库,素有“小三峡”的美誉。水库四面环山,树木葱绿,苍翠欲滴,水质清碧,风光秀丽,各种水鸟嬉戏于湖光山色之间,如诗如画,美不胜收,荡舟其中,烦忧尽散,山青水秀,犹如仙境。已投资配套开发的万亩野生花海和即将投资开发的水库万亩竹海,加之库区周围居住着的小白彝族,其独特、鲜明的民族特色,点缀着整个景区,形成“山、水、花、竹”相交融、“奇、古、野、绝”相辉映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使游客流连忘返。 地址:泸西阿庐古洞风景区15公里处 |
泸西阿拉湖 | 泸西阿拉湖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泸西阿拉湖位于泸西县西北部,距县城26公里。库区原始森林面积11000亩,由两条长度悬殊的山间峡谷和两个岔冲相互串联,从平面图上看,好似一条长了“双角蛟龙”,邀游在泸西县西北角的崇山峻岭之中。 阿拉湖的传奇,更具民族特色。据说彝族阿庐部派大将阿拉镇守西部雄关,保卫部落的安全,阿拉大将军用生命和热血抗击外敌,战死于板桥河上,部落把他埋葬在河畔的山坡上,并命名为阿拉坡,如今改名为阿拉湖,不仅具有历史文化的底蕴,还留下了动人的故事。 荡舟阿拉湖,清澈见底的水面在点点阳光的照耀下,一派富丽堂皇。顺着湖水往上眺望,万顷青山近景倒影在水面上,阿拉湖上那开发的有茅庐、草亭、野生动物养殖场、野味餐厅、风味厅,集游、乐、吃、住为一体的阿拉湖休闲山庄,使人便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上岸后沿着石级沙路依山而上,路边不时有几座茅屋,草亭让人歇息。草堂内有草墩供游人落坐,坐在草墩上听着歌,望着湖湾的方舟,尘世的烦恼便丢到那深深的湖水里。爬上半坡、草坪上,有变成的磨秋和秋千,踩在秋千上荡来荡去,坐在磨秋上比试着力的旋律,那种情趣是在许多豪华的度假山庄难以体验到的。 当您在大自然中倾听鸟语之声,感受松涛之乐,分享花卉之美,乐尽其乐,感到疲惫之时,您可以在山庄的娱乐厅和雄伟娇健的水库大坝尾端的娱乐城中放喉高歌,你还可以来到野味餐厅美美的吃一顿纯自然的天然食品。 阿拉湖,一个披着朦胧面纱的美女,是人们崇尚自然、修身养性、旅游度假的又一去处。 阿拉湖的由来据说是彝族阿庐部派大将阿拉镇守西部雄关,并命名为阿拉坡,保卫部落的安全,阿拉大将军用生命和热血抗击外敌,战死于板桥河上,部落把他埋葬在河畔的山坡上,后来改名为阿拉湖。 信息来源:中国红河旅游网 信息来源:中国红河旅游网 |
泸西黄草洲国家湿地公园 | 泸西黄草洲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云南泸西黄草洲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自治州泸西县中枢镇南部。湿地公园北起坝心龙潭,南至黄草洲村以南城市规划路,西起文笔山,东至补衣山。地理坐标东经103°45′06″~103°47′33″,北纬24°32′55″~24°29′38″,规划总面积309.16hm2。 黄草洲湿地属于滇东南高原喀斯特地区典型的岩溶湿地,是由以岩溶涌泉为水源地的岩溶沼泽、岩溶湖泊、河流、以及岩溶残丘上的森林共同构成的复合湿地生态系统,且保存较为完整,是高原喀斯特地区岩溶湿地的典型代表。云南泸西黄草洲国家湿地公园以抢救性保护高原喀斯特地区岩溶湿地为核心,以抢救性保护城市近郊生态湿地、湿地鸟类及其栖息地为重点,以展示典型的滇东南高原以岩溶涌泉为水源的岩溶湿地景观为特色,集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科研监测、科普宣教、生态旅游及湿地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生态系统健康、功能区划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管理水平高效、社区协调共赢的城郊型国家湿地公园。 |
阿庐风景名胜区 | 阿庐风景名胜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阿庐风景名胜区位于滇东南泸西县城北部,距昆明150公里,2小时车程,毗邻著名石林风景名胜区,仅30分钟车程。 阿庐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ISO9001/ISO14001国际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景区、全国三十五个王牌景点十六条旅游专线之一。 荟萃了阿庐古洞、吾者温泉、城子古村、阿拉湖、歹鲁瀑布、九溪山森林公园等五十余个景点,以喀斯特地下岩溶和江、湖、瀑、泉自然景观为主体,辅以原汁原味民族文化,形成了具有生态景观与人文景观和谐优美的人居环境和富有特色的生态文化旅游区,是一个休闲、度假、康体的好去处。核心区阿庐古洞被誉为“云南第一洞”,洞内四大自然奇观--佛光惊现、天造神物、古洞云海、地河幻景,世为罕见。 电话:0873—6652600 6621508 传真:0873—6652004 网址: www.7alu.cn 信息来源:中国红河旅游网 信息来源:中国红河旅游网 |
杨梅山 | 杨梅山 无论是晴空万里,还是绵绵细雨,人们上山采摘杨梅的心情都不会轻易改变。每年的夏至关后,泸西的群山翠岭上沉甸甸的杨梅挂满树梢,凝翠流丹,给人们带来好看、好吃、好玩、好心情。 杨梅营养价值高,其果肉的含糖量为12%-13%,含酸量0.5%-1.1%,富含维生素C和一定量的蛋白质、脂肪、果胶与8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杨梅可制作糖水罐头、果酱、蜜饯、果汁、果干和果酒等食品;杨梅具有消食、除湿、解暑、御寒、止泻、利尿、防治霍乱等多种功能。 在6-8月期间两三个月的时间里,泸西城的居民又多了一个休闲的好去处——杨梅山。在杨梅山近100亩的果园里,随处可见从四方闻讯而来的人们,一边采着红得发黑的果子,一边和朋友轻松的谈笑着。在采摘旺季,每天有近千人上山,一个多月里,上山多达上万人次。空闲时,你不妨带着家人,约上好友也到杨梅山过过瘾吧! |
云鹏图书馆 | 云鹏图书馆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云鹏图书馆 云鹏图书馆位于泸西县城县第一中学内,建于1933年。图书馆内-代古籍善本及"四部丛刊",张冲赠《万有文库》等典藉,今为泸西一中图书馆。图书馆为中式建筑,单檐楼房五间,四周设回廊,面阔26.1米,进深5.8米,通高11.6米。1993年公布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云鹏图书馆由张冲捐资修建,以张冲的字"云鹏"作馆名。张冲(1899-1980年),彝族,泸西县人。他早年任滇军师长、军长等职,北伐及抗日战争均立战功,尤以率部参加台儿庄战役,军功卓著。后至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后曾任云南省政府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张冲 (1901~1980) 张冲(1901―1980),原名绍禹,又名维新,字云鹏,彝族,彝姓尼娜,云南省泸西县永宁乡小布坎(现划归弥勒县)人。 1901年1月25日,张冲生于云南省泸西县,幼年的张冲读过私塾,后入乡和县城小学读书。他生活的少年时代,正是中国风云变幻的年代,他自幼对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深有体会,培养了同情劳动人民和富于反抗黑暗势力的精神。15岁时智退土匪,被当地群众…… 详细++ 张冲 (1901~1980) 张冲(1901―1980),原名绍禹,又名维新,字云鹏,彝族,彝姓尼娜,云南省泸西县永宁乡小布坎(现划归弥勒县)人。 1901年1月25日,张冲生于云南省泸西县,幼年的张冲读过私塾,后入乡和县城小学读书。他生活的少年时代,正是中国风云变幻的年代,他自幼对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深有体会,培养了同情劳动人民和富于反抗黑暗势力的精神。15岁时智退土匪,被当地群众…… 详细++ |
五者温泉 | 五者温泉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五者温泉以幽雅、清静、自然被人称为"世外桃源"。每年冬春季节,漫山遍野的山茶花、杜鹃花争奇斗艳,十分壮观。酷似小三峡的五者水库湖光山色,美不胜收,是一方气象万千的绝妙佳景。游人泛舟其间,心旷神怡,留连忘返。 五者温泉出水量600立方米,出口水温高达78,是一处高温型含有多种矿物质的泉水,有较好的医疗保健作用。利用得天独厚的热源,风景区已修建了适合不同消费层次、不同规格的游泳池4个和贵宾池17间。风景区有环境优雅。 白水镇 泸西县白水镇是云南省 506 个扶贫攻坚乡之一,位于县城东北部,与曲靖市师宗县彩云镇接界,是红河州的北大门。地处东经 103 度 51 分与北纬 24 度 31 分之间,境内海拔在 1767 米 至 2227 米 之间,属典型的山地气候,年平均气温 14.6 度,平均日照 1962.9 小时,全年无霜期 238 天,年均降雨量 1031.7 毫米 ,相对湿度…… 详细++ |
钟秀山公园 | 钟秀山公园 钟秀山位于泸西县城中部,山上奇石磷峋,古木参天。明清以来,钟秀山以"钟秀清风"之名列泸西八景之首,成为游览胜地。 钟秀山公园位于泸西县城。钟秀山高30余米,周约千米,山上怪石林立,四时苍翠。山上建有望峰亭、清风亭、春风亭等三亭阁,三亭阁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今阁1993年重建。另有盘龙寺、钟秀楼、图书馆等建筑, 存"钟秀公园落成记"石碑一通,民国时建。 |
泸西文庙 | 泸西文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泸西文庙始建于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重建。文庙为四进院落,一进有照壁、泮池、腾蛟凤起门坊、华表;二进有棂星坊、孔门、义路、大成门;三进为先师殿、左右配殿、耳房;四进为崇圣殿、耳房。 先师殿布局严谨,为歇山顶,檐下斗拱粗犷,通面阔25米,进深16.5米, 殿前丹陛,月台尚存。崇圣祠单檐硬山顶,亦施斗拱。 |
九溪山 | 九溪山位于永宁乡境内,距中枢—永宁公路4公里,距城子古村6公里,属地方级森林公园,森林面积近万亩,在茂密葱葱的森林间,有各种不同种类的鸟类在林间栖息、繁衍。 |
紫微公园 | 紫微公园 |
阿庐湖水利风景区 | 阿庐湖水利风景区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阿庐湖水利风景区位于云南省泸西县北部,距县城8公里。地处昆明、曲靖和个开蒙经济圈辐射地带边缘,是昆明市的“后花园”、红河州的“北大门”,距昆明175 公里。景区属水库型水利风景区。在晨雾的映衬下,万亩林源雾蒙蒙,万顷烟波水渺渺。千亩绿茵画廊在宁静安祥的高原平湖中映衬着雨景、雾凇、朝晖、晚霞等奇妙的天象景观,将山、水、景点缀得妖娆多姿。景区风清、水碧,人美,烘托出人与自然和谐,蔚蓝澄清与清香0所依之景,体现了景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与浓郁的民族风情。 阿庐湖是以白水塘水库为主要依托的水利风景区。白水塘水库属淡水湖泊(水库)类中型水利工程,位于泸西县城北部,距县城8公里,距国家4A级风景区——泸西阿庐古洞6公里,建于1957年,历经多次巩固配套,发挥了水库的防洪、蓄水效益;总库容3550万立方米,水域面积2.94平方公里,被称为泸西县的“高原明珠”。 景区山清水秀,植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自然景致和人文景观种类多、规模大,有飞龙上天、砚瓦石、喜鹊凹、绿荫塘、千亩花海、杨梅山森林区、疯子洞与仙鹤岛、“竹家庄”休闲娱乐农家园等八大景观。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泸西除虫菊 | 泸西除虫菊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源 除虫菊(Pyreyhrum cineriifoliun Trebr)。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1500m至2000m,土壤类型为泥沙土、黄壤土,有机质含量≥2.0%,土壤pH值5.5至7.0, 三、栽培管理 1.育苗:5月至6月播种。晒种1天至2天,用40℃至45℃温水浸泡48小时。每667㎡(亩)用干种1.0kg至1.5kg。播种后用细土覆种,再盖上松茅,浇足水。苗床地应选择在离水源近、地下水位较低的肥沃地块,苗床地与需要种植除虫菊大田的比例为1:20至1:40。 2.假植:苗床畦面1.3m、沟宽0.4m、沟深0.2m。用土与腐熟有机肥以9:1比例配制营养土,装袋,放入苗床。菊苗8cm至10cm假植。 3.移栽:8月中旬至9月中旬,菊苗长到15cm后移栽。载成“丁”字形或是梅花形,栽植深度4cm至5cm,每667m2(亩)移栽4000株至5000株。 4.施肥:每667m2(亩)苗床施腐熟有机肥≥1000kg,间苗后每667m2(亩)施45%复合肥10kg。大田每667m2(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kg。 5.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 菊花整体黄白分明,成熟度达到60%后开始采收。第一个采花期在3月至4月,第二个采花期在7月至9月。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盘花和管状花颜色黄白鲜明,有脆感。百花干重15g至25g。 2.理化指标:水分含量8.0%至10.0%,除虫菊素含量≥1.2%。 3.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泸西除虫菊 云南省泸西县中枢镇、白水镇、午街铺镇、旧城镇、金马镇、三塘乡、永宁乡、向阳乡共8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泸西县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泸西除虫菊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界定范围的批复》泸政复〔2013〕117号 云南省地方标准:DB53/T143.1~143.8-2005《泸西除虫菊综合标准》 |
红河灯盏花 | 灯盏花始载于《滇南本草》,又名灯盏细辛。因花似灯盏,根似细辛而得名。属于短亭飞蓬,归类菊科飞蓬植物。飞蓬属约有200种以上,而能入药的短亭飞蓬只有3种,它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期全年,传统采用全草入药,夏秋采集。据资料记载,它主要分布于我国的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和四川等省份,生长在海拔1200-3500米的中山和亚高山开阔山坡草地,和林缘地带。云南省能入药的灯盏花资源得天独厚占全国资源总量的95%以上,成为省内天然药材的主要资源。其重点分布在滇南和滇西的红河、文山、玉溪、楚雄、曲靖、大理、丽江等地。由于灯盏花对活血化瘀、舒筋、止痛、改善微循环有特殊功效,作为治疗和预防心血管等疾病具有特殊疗效的植物药材,市场前景广阔,经济价值很高。2002年云南省0确定灯盏花产业开发列为发展“云药”产业的重点项目。 红河灯盏花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关于对红河灯盏花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的界定报告》(红政报〔2006〕110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弥勒县、个旧市、蒙自县、石屏县、建水县、开远市等7个县市现辖行政区域。 |
高原梨 | 沪西高原梨是泸西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重点产业,目前已建成高原梨基地5万亩,已挂果2.5万亩;同品种比北方提早成熟40天,比日本提早成熟2.5个月。年产量达6000吨,预计2006年全县优质梨总产量可达12000吨,到2010年,生产基地达到10万亩,年产量(商品量)达10万吨以上。 泸西高原梨是在云南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下孕育的甘露,是云南水果中的精品。无污染、无公害,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肉质脆嫩润口,味甜微香,汁多化渣,风味极为优美,食后让人回味无穷。是亲朋好友间馈赠的佳品。 泸西高原梨从引入的80余个国内外良种中,筛选确定了适宜泸西栽培的高原梨系列,经过多年的推广和发展,规模达到七万亩。有90.92年两次获《云南省优质水果产品证书》,99年获世界园艺博览会“金奖”,2005年再获首届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的雪花梨; 90年获《云南省优质水果产品证书》的金花梨;97年在庐山召开的南方早熟梨评选会上获第一名的早酥梨;2004年获全国优质早熟梨奖的早白蜜。2008年泸西高原梨又获云南省名牌农产品称号。泸西优质梨“发展规模化、布局科学化、定植规范化、品种良种化”。 泸西高原梨不仅成熟期早于原产地一个月左右,品质好于原产地,而且有便捷的交通、通讯和优惠的政策,我们真诚的希望,社会各届人士参与到我县优质梨产业的培植中来,将泸西高原梨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知名品牌。 泸西优质梨(水果)的发展按照打造观光果树长廊的构想进行设计,规划形成“三线三片区”。 2010年泸西水果面积12万亩,优质梨面积7.4万亩,优质桃面积3万亩,其他水果面积1.6万亩。全县优质梨挂果面积4.5万亩,产量50000吨,产值达10000万元。水果总产量80000吨,总产值14000万元。目前,弥泸师公路线观光果树长廊已经基本形成。“三片区”也初步形成。 |
泸西苦荞 | 泸西苦荞适宜生长在海拔较高的三塘、向阳两乡,一年生作物,产量较低。 苦荞面是一种调节人体各个部位气管的最佳绿色保健食品,它含有丰富充裕的营养及美容养颜功效,它的营养成份是玉米及其它农作物的2至5倍,苦荞的做法用途很多,可以做荞饭、荞茶、荞蒿、荞面条、荞粑粑等,荞粑粑的做法如下。 1、先把苦荞籽磨成面,放入盆中;放入清水适量加一点小苏打调合即可。 2、 用汤勺启适量放入铁锅中用小火慢慢双面炕黄即可。 3、 食用时可以蘸蜂蜜和其它调料均可,味道爽口特佳。 泸西苦荞粑粑是餐桌上招待贵宾的一道佳品 荞,又称鞑靼荞,是山区不施化肥和农药的绿色食品,分苦荞和甜荞两种,泸西人最喜欢吃苦荞,据说苦荞营养丰富,含人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于保健养生,延年益寿有较好的功效,老百姓称之为“五谷之王”。泸西的荞系列产品主要有荞丝、荞玉片、荞自发粉、荞营养糊、荞奶粉、荞面条、蒸荞糕、荞饼、荞糕点等。 《本草纲目》中记载:苦荞麦性味苦、平寒,有益气力、续精神、利耳目、降气、宽肠健胃的作用。临床糖尿病治疗实践证明,苦荞麦能够降低空腹血糖、升高胰岛素水平、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降低血脂,从而抑制糖尿病及其合并症的发展。因此,苦荞麦是糖尿病的主要营养食品。 泸西苦荞种植历史悠久,据清乾隆《广西府志》卷之二十“物产”中记载:本府:麦之属 “大麦 小麦 燕麦 玉麦 荞麦(有苦、甜,有早、迟)”。《泸西农业志》和《泸西县农业志》中记载:“民国2年(1913年)种植13000亩,民国23年(1934年)种植面积13851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常年种植面积在1.7-2万亩之间,1954年种植43248亩,是最多种植年份,1958年因严重自然灾害被作为低产作物不准种植。改革开放以来,1985年种植面积12117亩,2005年发展到87937亩。”按此推算,有250年以上的种植历史。 随着本县旅游业的发展,苦荞产品新技术的不断开发创新,泸西苦荞迎来发展的机遇。由于泸西苦荞生态、优质、安全、保健等作用和浓郁的历史文化、民族特色,深受消费者喜爱(如“阿庐”牌苦荞米、苦荞粉等系列加工产品)。泸西苦荞种植方法简单,多为骨灰与化肥混合拌种点播。中耕历史习惯从不薅铲追肥。收割为人工割秆晒干后用连枷脱粒。 泸西县是典型的农业县,优良的生态环境条件,规范的生产技术,生产出了优质、营养的苦荞产品,2003年4月阿庐牌苦荞自发粉、荞粑粑被云南省烹饪协会评为云南名小吃;2009年7月阿庐苦荞自发粉、苦荞米被云南省农业厅评为云南名牌农产品;苦荞产品主销广东、福建、深圳、香港、江西、湖南、越南等地,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地域范围 泸西苦荞分布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境内,产地范围涉及白水镇、向阳乡、三塘乡三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30 46′ 55″- 1030 58′25″,北纬24°21′49″-24°37′35″之间,东西宽14.8千米,南北长32.1千米,种植面积2992公顷,年产量8976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观特征 泸西苦荞株高60~120厘米,绿杆、有8~12节,茎直立,具分枝。下部叶具长柄,叶片宽三角状戟形,全缘或微波状;下部叶较小。 总状花序腋生或项生,花被白色或淡粉红色。小坚果圆锥状卵形,具三棱,灰褐色,花果期9-11月;千粒重12~24克。 (2)内在的品质指标 泸西苦荞味苦、性寒,营养丰富。其中,总淀粉含量≥68 %,总黄酮含量≥0.9%,油酸含量≥37%,亚油酸≥29%,氨基酸总量≥7.0%,蛋白质含量≥9.5%。 (3)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泸西苦荞产地环境按照《NY 5332-2006无公害食品 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技术条件》执行;产品质量安全按照《NY 5301-2005无公害食品 麦类及面粉》产品质量标准执行,生产加工规范按照《NY/T5334-2006无公害食品小麦粉加工技术规范》执行。进入市场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
泸西灯盏花 | 泸西灯盏花是云南红河泸西县的特产。 西县自2000年组织开展灯盏花人工驯化种植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以来,5年来累计投入发展资金2980万元,已成功总结出一套以种子直播和设施栽培为主的灯盏花人工栽培技术,并于2004年10月通过了国家GAP认证。由此,泸西县成为全国唯一通过灯盏花GAP认证的地区。 泸西县灯盏花规模化GAP研究及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是国家中药现代化(云南)基地的主要项目。红河州委、州政府立足高起点、高投入和高产出的目标,把灯盏花列入地区重点发展的“红药”之一,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大力帮助和支持;泸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灯盏花产业的发展,将其列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实施项目,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支柱来培育,为灯盏花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泸西灯盏花 泸西县灯盏花协会 13596477 灯盏花(中药材) |
豆沙油粽 | 泸西豆沙油粽属于家常菜,在街头巷尾的特色小吃摊位上都能见得到,主要是煎炸,制作简单,深受广大市民的青睐。 油粽的原料:糯米粉 油粽的配料:花生油、食盐、豆沙 油粽的做法:首先是把糯米粉加少许水和面,做成块状,把豆沙馅放在里面再按扁,最后放到油锅口炸至金黄即可。 吃出健康: 1、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索B2、烟酸及淀粉等,营养丰富,为温补强壮食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对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 2、糯米有收涩作用,对尿频,盗汗有较好的食疗效果。 美食禁忌: 凡湿热痰火偏盛之人忌食;发热、咳嗽痰黄、黄疸、腹胀之人忌食;糖尿病患者不食或少食;另外由于糯米极柔黏,难以消化,脾胃虚弱者不宜多食;老人、小孩或病人更宜慎用。 因为糯米黏性强、性温,多吃易生痰,所以有发热、咳嗽、痰黄稠现象的人,或者有黄疸、泌尿系统感染以及胸闷、腹胀等症状的人不宜多食。 |
泸西老砍刀 | 老砍刀卖的是小锅单煮,当街的炉灶甚为庞大,红红的炭火把铜锅烧得呼啦啦作响,用的铜锅和碗也比一般店铺的更大一号。 老砍刀”是一家米线店老板娘的外号,意思是卖东西要价高,好比刀子快、宰得狠。20元一碗的米线,竟然还不少人争先恐后的去“挨宰”,仿佛去泸西不挨这一刀,就像没去过长城一样。 “老砍刀”米线铺有30多年的历史了,几经搬迁,如今在泸西县城东边一条比较清冷的街道上,据说还有个分店。已经9点多了,人群依然络绎不绝,许多人是开着车去吃早点的。 这时我们才知道店铺名称是“东明米线”,最初人们喊“老砍刀”的时候,老板娘总是冷着一张脸,满肚子的郁闷,而现在她已经把“老砍刀”注册为商标了,形式有点模仿“老干妈”。我们再提起“老砍刀”的时候,她也是笑眯眯的。 “老砍刀”40秒钟就煮一碗米线,用的主料和佐料比一般的米线铺更多些。 除了贵,“老砍刀”不设找补,顾客必须自备零钱。就像公交车上的投币系统一样,少了不行,多了不找。如果你只吃一碗米线而给了100元钱,店主也敢收下。你如果想拿零钱,就耐心地等到收摊吧。“老砍刀”还有两个不卖:鸡婆不卖,不三不四的人不卖。 由于名气太大,江湖上流传着“老砍刀”的许多传说。未经证实但比较有趣的还有:“老砍刀”从不讲先来后到,谁点的米线贵就先做谁的;“老砍刀”还实施明目张胆的价格歧视。对“吃国家饭的”工作人员一律贵出5元;据说“老砍刀”还有“看人下菜”的本事,官人有官人的价、乞丐有乞丐的价,还一看一个准。马中母赤兔拉风小狂人黎小桃还以老砍刀为原型写了篇小说。 牛气冲天、特立独行,却能在一个小县城里经营的红红火火,老砍刀的独特之处也许就在我们不知道的角落里潜伏着。 |
青玉米粑粑 | 泸西特有的一道风味小吃—青玉米粑粑,也是人体健康的食品。青玉米粑粑香、甜、鲜、嫩、糯、味美可口。 青玉米粑粑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成份,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可减少冠心病和高压血压的发生。青玉米粑粑就是用新鲜的玉米棒制作而成的,它营养成份高。 制作青玉米粑粑有两种蒸制方法: 一、用蒸笼蒸制法 1、选择成熟度适宜鲜嫩的青玉米若干苞为宜,过嫩不易摘取玉米籽粒,过硬做成的青玉米粑粑适口性差,普通嫩玉米或糯玉米皆可。 2、剥取玉米苞叶,摘取青玉米籽粒于盆中,用清水洗净,用小石磨磨成玉米稠浆用饭勺舀取适量的玉米稠浆,置于蒸笼中大火蒸20—25分钟即可蒸熟,色香味俱佳的青玉米粑粑即制作成功。 3、注意青玉米稠浆中无须添加任何调料,这样可保持其特有的色香味,但所用的玉米必须是当天采的新鲜玉米,否则将丧失鲜甜味道。 二、铁锅干炕法 把磨好的玉米浆用手做成饼放在锅炉上炕也行,这样玉米粑粑更香甜口感更佳。可大量供货青玉米粑粑。 |
泸西油香 | 泸西回族的传统美食——油香 油香是回族人民的传统食品,凡是在泸西县回族聚居的地方,都有吃油香的习俗,每逢开斋节、 古尔邦节、圣纪节,家家都要煎炸油香。 油香的做法 以面粉加酵母,用温开水和好。发酵后的面用碱水中和后掺进鸡蛋等辅料,在案板上揉好后摊成碗口大小的圆饼,表面划二三条刀纹,然后放在锅内用香油炸熟,色红松软,味美醇香。 吃油香的习俗 一般情况下,炸油香必请阿訇回家念经或自家会念经的亦可在吃油香前念一段1;制作时务必清真洁净。回族人制作油香十分讲究,掌锅人“炸前要洗大、小净,以保持清真;一般都要年长的,有经验的人掌锅,锅旁要点香,道过‘太思米’才下锅。炸时,忌讳未洗过大净的人接近锅头,为防止未洗大净的人闯入屋,要在锅旁放一碗清水,意在清净”且“油香炸好后,要把面子放在上面”;回族吃油香时,都要先掰开顺着刀口掰着吃。按照伊斯兰教的传统习惯,"油香"被当作一种珍贵的食品,是待客和送礼的佳品,只有当宗教节日或办喜事或纪念亡人时才做。 油香的象征 "油香"被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看作是象征真诚信仰的美食。除了自己吃以外,还要馈赠邻里乡亲互相品尝,以此加强亲戚、邻里和朋友之间的感情联系,“油香”现已成为泸西回民间团结、友爱、祝福的象征。 |
泸西回族葱花饼 | 泸西回族葱花饼又叫葱花粑粑。葱花饼色、香味俱全,它是回族的美食小吃之一。淡淡的葱花味,有一点点的咸,嚼在嘴里干香味浓。 葱花饼的原材料是麦面、鸡蛋,香油、大葱、食盐。葱花饼的做法有两种: 一种是油炸法:把面粉、葱花、鸡蛋、温水、油、盐各适量。首先是和面,把温水(大约40度)一点点倒入面里,边倒水边用筷搅拌。当面团比较被搅拌得有些粘而且成团,就可以了。水和面大约是1:2的比例,用手揉面吧,揉到面团表面光滑而且不沾盆略微有一点点粘手是最适合的。静置面团大约25分钟.。醒面的时候将葱花、鸡蛋、油,盐放入面团均匀揉合后用手分成网球大小,然后用手把面舒展开后放进烧好的油锅炸。一面炸熟后翻身炸另外一面,炸好后起锅。 二是烙制法:面粉、鸡蛋、葱花、温水、油、盐各适量。先是和面,把温水(大约40度)一点点倒入面里,边倒水边用筷搅拌。当面团比较被搅拌得有些粘而且成团,就可以了。水和面大约是1:2的比例,用手揉面吧,揉到面团表面光滑而且不沾盆略微有一点点粘手是最适合的。静置面团大约25分钟.。醒面的时候将葱花、鸡蛋、油,盐放入面团均匀揉合后用手分成网球大小,然后用手把面舒展开后放入平底锅。平底锅倒一点点油,油温后放入饼,盖上锅盖转中大火,待饼鼓起后再转小火,一面烙熟后翻身烙另外一面,烙好后起锅。 |
干洋芋片 | 泸西县的洋芋种植基地主要分布在三塘乡、向阳乡,由于两个乡镇气候、土壤等优势,两个乡镇洋芋历来以个头大、质量高、口感好而倍受广大客商青睐,泸西的消费者也非常喜欢吃洋芋,炒、蒸、煮、煎、烤等种类繁多的洋芋在各类餐桌上随处可见。而当地的村民每到洋芋收获的季节,采用煮、晒传统手工艺办法加工成干洋芋片。 每年的七、八月份,是老百姓挖洋芋的季节,也是他们晾晒干洋芋片的时候,农村里家家户户都做,晒干后放在菜油锅里炸脆直接食用。这样既有利于对洋芋的保存,保留了它的营养,还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增加风味,添加各种花样作料。 干洋芋片的主要做法: 1.把新鲜洋芋削去皮洗净后,切成片; 2.把切成片的洋芋片放入烧开水的锅里用大火煮2-3分钟,再捞取出来; 3.分成片放在太阳下暴晒至干; 4.把干洋芋片放入菜油锅里煎至变成金黄色,捞取放在盘子里即可食用。 |
泸西小龙虾 | 小龙虾学名克原氏螯虾,也可以叫做红螯虾或者淡水小龙虾。小龙虾属于节肢动物大家族,与龙虾、大螯虾、蟹、河虾及对虾一起属于甲壳纲动物。我国小龙虾主要分布在江苏、湖北、江西、安徽等长江中下游地区,生长在江、河、湖泊等水体中,近年在我县白水镇阿味水库有小规模人工养殖。 虾营养丰富,且其肉质松软,易消化,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虾中含有丰富的镁,镁对心脏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能很好的保护心血管系统,它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同时还能扩张冠状动脉,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死;虾的通乳作用较强,并且富含磷、钙、对小儿、孕妇尤有补益功效;虾性温味甘,入肝、肾经;虾肉有补肾壮阳,通乳抗毒、养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气滋阳、通络止痛、开胃化痰等功效;虾肉有补肾壮阳,通乳抗毒、养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气滋阳、通络止痛、开胃化痰等功效。 泸西小龙虾口味有:麻辣、香辣,还可根据顾客不同口味来加工食用。 |
泸西野生菌 | 泸西的野生菌分布于山间树林草地,不选海拔不选林种;种类繁多,有青头菌、牛肝菌、铜禄菌、见手青、奶浆菌、干巴菌、鸡枞、谷黄菌和其他的一些杂菌等品种;吃法也数不胜数。 青头菌若是小骨朵,放一点食用油和盐巴清蒸(若放一点新鲜的瘦猪肉在小“帽子”里更佳),其味甚为鲜美;开得比较繁的青头菌可以独自与青椒或干辣椒炒食。 鸡枞,老的最适合炸鸡枞油,把鸡枞洗净后切小放入盆中晾控水汽,把干辣椒剪切成一公分长短,在锅里倒入香油(按1千克鸡枞1千克香油比例),待油升到一定温度时把鸡枞倒入锅里,鸡枞炸到没有水分时把切好的干辣椒放入锅里,干椒和鸡枞炸到金黄色时起锅,待温度降低后装入瓶子里,吃凉拌菜或吃面条、米线时放一点在鸡枞油,食之香而润口;嫩鸡枞适合炒吃货煮汤。 谷黄菌、铜禄菌,可炒吃,煮汤为最美。 |
赵氏香肠 | 泸西赵氏香肠是一家独家配方,所采用的是新鲜的猪肉、食用盐、糖、酒等及配料精细制作加工而成的食用佳品。 泸西赵氏特色香肠可分为三种口味:五香、广味、麻辣味,吃起来有一种浓郁独特香味,麻辣突出的独特,让人回味无穷,多食用香肠可开胃助食,增进食欲,是平时生活及节日的佳品。 制作好的香肠还有精制的包装,赵先生家每天可制作500~600公斤,包装好的香肠售价为65元/公斤,做香肠手续费为7.00~8.00元/公斤。 赵先生家从12月做到1月底只做两过多月的香肠能增收8.6万余元,欢迎各消费者及商家前来订购及订做。地址泸西县综合市场后大门前。 联系人:赵先生 联系电话:13466257988 |
泸西羊汤锅 | 泸西的汤锅主要有羊肉汤锅、牛肉汤锅、狗肉汤锅等。泸西汤锅因选料、制作独特而味道鲜美,名扬四方,尤以羊肉汤锅最为有名。 泸西羊汤锅选用本地阉过的壮羊,宰杀后用沸水褪去身上的毛,开膛洗净内脏,用火燎去羊头、羊脚上的毛,在炭火上烤黄后用锤捶碎内骨,最后把肚杂与羊肉一锅煮。这种吃法的好处是无膻味、汤白、味浓、肉香,而且营养丰富。 其实不管是何种羊,都是在秋冬时节,肉质最为鲜美,大概因为立春时寸草未生,羊的食物少,且又处于育种季节,此时羊体瘦瘠,擅味也重;立夏之后,水草丰美,加之育种季节已过,羊肉味道开始好转;立秋之后,饱食了一个夏季的羊肥瘦适中,腴美甘甜,烧、烤、涮、炖、无不美味。 一些食客说,羊吃百草,羊肉本身就是一道美味的中草药,具有驱寒补虚健胃之功能。 |
泸西酸辣椒 | 大部分泸西人都有吃酸辣椒的嗜好,而且不论是城里乡下,几乎家家都有一坛坛自制的酸辣椒。 酸辣椒看上去水灵灵、黄亮亮,吃起来香辣清脆。生吃越嚼越香,是一道很好的下饭菜。熟吃时,炒肉类、鱼虾、魔芋豆腐、青菜、洋芋等也放进酸辣椒,别有风味。 酸辣椒的做法也很简单,每年秋季正时属辣椒成熟当下,摘下新鲜的辣椒在清水中洗净,晾干水分,剪去把。装进准备好的干净坛里,放一点生姜、花椒、大蒜和食盐,再给坛里盛满青水,舀一瓢好酸水倒进去做引子。一周后辣椒由暗绿变成黄亮亮的就可以吃了。只要备足,一年四季都可吃。 要注意的是取菜时要特别干净,不能将油星带进去,稍不干净,酸菜就会起白沫或腐烂。 |
地区 | 特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