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省 >>达州 >> 大竹县

大竹县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大竹秦王桃

  大竹秦王桃产地范围为四川省大竹县现辖行政区域。   一、品种   秦王桃。   二、立地条件   土壤类型为黄壤、紫色土壤,保水、保肥,有利于排水。有机质含量≥1.5%,土壤pH值5至8,有效土层≥50cm。   三、栽培管理   1.苗木繁育:每年3月至4月砧木播种,温度不低于10℃。行距90cm开沟,沟深3至4cm,播幅宽6至10cm。密度在3株/㎡。选择8至20年生的健壮的秦王桃做母株,在每年2月至3月采用嫁接方法繁殖苗木。   2.栽植时间:每年3月至4月。   3.栽植密度:一般株行距为1.5至2m×4至4.5m。   4. 疏果:采用果间距法和叶果比法进行分次疏果。每667m2(亩)产1500kg至2000kg。   5.套袋:定果后套袋,时间4月底到5月中旬,套袋率100%。   6.施肥:薄施和勤施肥料,每亩施3000至5000kg有机肥。   7.水分管理:芽萌动期、果实迅速膨大期、秋施基肥及连续干旱酌情灌水,雨季及时排水。   8.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的相关要求,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   每年中秋前为最佳采收时间,宜在日出前或傍晚采摘。   五、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色泽艳丽,果大又圆,单果250至500克,表面光滑、均整洁净、呈棕1色。   2. 理化指标:每100克果肉含糖12至18克,有机酸0.2至0.9克,蛋白质0.5至0.8克,脂肪0.1至0.5克。下一篇:珍珠元子

大竹香椿

  大竹香椿,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特产,由于不施化肥,不用农药,属纯天然绿色食品,以其“叶面光滑、色泽鲜红、香味独特”等独特品质在国内20余个大中城市畅销,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达州市大竹县历来有种植香椿的习惯,尤其以二郎乡最具规模,大竹县创建了“中国香椿第一县”专业网站。并在大竹县双拱镇建立了一个椿芽交易市场,制定了《大竹县香椿产业发展规划》,成立了香椿种植协会,在协会的带动和乡党委、0的大力支持下,全乡农民种植香椿热情高涨。截至2010年,全乡种植面积己达7000亩,椿芽产量达730吨,产值达1752万元,人平创收1251元,仅此一项人平纯增收达750元,成为该乡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途经。在二郎乡的带动下,大竹县香椿种植面积达8万余亩,遍布50个乡镇。. 2009年大竹县就已获得了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的“中国香椿第一县”称号,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2010年12月,经国家质检局审定,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目录。.   产地范围     大竹香椿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现辖行政区域。.下一篇:素烧阳鱼

大竹苎麻

  被称为"中国草"的苎麻,是大竹县支柱产业之一。大竹自商周时种麻,迄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道光《大竹县志》记载"麻稻为首"和唐朝诗人杜甫《夔州十绝句》"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反映大竹的苎麻生产、流通盛况。 建国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大竹县把苎麻生产作为地方支柱产业来抓,使苎麻生产得到迅猛发展,苎麻产量、面积跃居全国产麻县之首,常年苎麻产量占全省40%左右,全国10%左右,成为全国苎麻生产基地县。八十年代中后期,苎麻生产进入鼎盛时期,苎麻种植最高年份(1987年)面积达22万亩,产量2万吨,产值2.05亿元,全县人均收入236元,主产麻区人平收入上千元;麻农总收入最高年份(1986年)达到1.3亿元,真正成为大竹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摇钱树"。进入九十年代后,全国苎麻市场疲软,县委、县政府引导麻农重推苎麻品改,淘劣扩优,苎麻单纤维支数达到1800-2300支,苎麻面积保持在15万亩左右,面积、产量仍位列全国之冠。 在抓苎麻生产的同时,大竹县充分运用苎麻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了苎麻纺织工业,苎麻加工企业迅速崛起,成为四川省苎麻纺织基地。全县苎麻加工企业现有23家,固定资产3亿多元,就业职工上万人,拥有长纺2.3万锭、短纺1.2万锭、织布机700台,年耗原麻可达2万吨。主要麻纺产品有精干麻、麻条、落麻、麻纱和麻棉混纺布等,先后有38个产品获部、省优质产品,其产品因系纯天然织物,具有档次高、挺括、透气性能好等特点而倍受外商欢迎,远销日本、韩国及欧美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县基本形成原麻种植生产、购销贩运,麻产品加工、销售一体化格局,已初具苎麻产业化经营形式。 目前,大竹县正抓住中国加入WTO进程加快,纺织行业复苏的机遇,一手抓优质苎麻基地建设,一手抓麻纺产品深度开发,把大竹建设成为全国优质苎麻商品基地县和苎麻纺织品集散中心。

观音豆干

  观音豆腐干,又名"仁"字豆腐干。主产大竹观音乡,有百多年历史。因装压豆腐箱版上刻有36个"仁"字,制成的每大张(一市尺见方、重二两五钱)豆腐干上的36个小块中均显一个"仁"字,故称"仁"字豆腐干。视之,皮面光洁润滑细腻,呈金黄色;闻之,甘香味浓,芳香四溢,引人食欲;食之,甘甜可口,越嚼越香,回味悠长。同时,具有绵实特点,每张折成三折,可承受约25公斤重的拉力。由于质量长久不衰,声名远播,产品除畅销邻近各县外,还远销重庆、成都、广州等地。随着社会需求量的不断扩大,1982年,大竹县城关区粮站粮油加工厂建起了"观音阁"牌豆腐干机械化专业生产线,年产量60万袋。由于采取真空包装,延长了贮藏时间,且便于携带,成为馈赠亲友之佳品,受到省内外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大竹县)下一篇:东柳醪糟

东柳醪糟

   醪糟,又名甜酒。是用优质糯米蒸熟降温后,加曲药混匀发酵而成。风味独特,醇香清甜,有补气活血,滋阴补肾,生津止渴的功效和食用简便的特点。其中,距大竹县城3公里的东柳醪糟以其味道鲜美,造艺精良成为醪糟之佳品,特中之优酿。   早在清代光绪年间,就名扬遐迩,享誉川内外,凡路经大竹者,无不亲临品尝,以祭口齿,清润胃肠。 五十年代中期,东柳几家私营醪糟店联合组成东柳醪糟合作小组,扩大生产销售,仍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1979年,东柳供销合作社兴办醪糟厂,以后又与粮食部门联合经营,不断提高生产工艺,年产15万市斤糯米醪糟供应市场。1983年该产品获四川省供销合作社系统优质产品殊荣。1984年经达县地区标准计量管理局、地区供销合作社批准制定发布了"东柳醪糟企业标准"。同时,载入《中国土特名产辞典》扬名国内外。    随着东柳醪糟知名度的提高,市场份额的扩大,全县先后建起了大竹食品罐头厂、四川东柳醪糟有限责任公司,继承和改进传统配方,采取现代化生产工艺,生产易拉罐、玻瓶装醪糟罐头,年生产能力达6000吨,以包装精美、携带方便,倍受消费者青睐。尤其是四川东柳醪糟有限责任公司在原有"东汉牌"原汁型醪糟产品的基础上,开发了保健型醪糟、饮料型醪糟、"东汉牌"娘娘酿、女儿春和"东汉牌"元宵粉,形成了4个品种20多种规格的系列产品4400多吨的生产能力,产品远销北京、上海、西宁、山西、南京、天津、广州、内蒙、乌鲁木齐等国内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产品先后荣获农业部优质产品称号、科技进步一等奖、四川省巴蜀食品节金奖、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特准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第26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标志产品。   1995年送展首都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华夏文化促进会成立五周年暨文化养生委员会成立大会,被大会指定为专用食品,参会代表食用后,纷纷赞誉,胥光义、魏传统、杨成武、程思远、马文瑞、陈锡联、王照华、张岫、李沛瑶、廖汉生、铁木尔、达瓦买提、邵华、赵子岳等原国家领导人、老一辈革命家、社会知名人士签名留念。魏传统挥毫题词:"东汉醪糟誉贯古今",原全国政协秘书长到公司视察题词"醪糟极品,食品精华"。1998年被四川省技术监督局评为群众喜爱商品,被四川省旅游局评为四川省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1999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四川省名牌产品。( 大竹县)下一篇:大竹板角山羊

大竹醪糟

  大竹醪糟,是四川省达州市达县的著名特产,四川的醪糟有很多种,尤以大竹醪糟颇为著名,又称“东汉醪糟、东柳醪糟”。成品具有色白汁清、甜浓爽口,酒香四溢的特点,同时还有补气、生血、活络、通经、润肺之功,夏日更兼清爽。   东柳醪糟酿造历史悠久,源于汉,盛于清,有史记载,见于大竹县志,“甜酒亦以糯米酿成,和糟食用,故名醪糟,以大竹城北东柳桥所出为最。”故名曰东柳醪糟。东柳桥位于大竹县城以北,距大竹县城三里,相传汉高祖年间东柳已建有石墩木桥,名曰“东流桥”,清乾隆五十九年加固桥墩,增宽桥面改建成五拱石桥,沿河建房成镇,两岸垂柳成行,得名“东柳桥”。FLE   据传距“东柳桥”一华里路的唐家大院,有一股泉水终年不断的流淌,附近几里居民争相搬至建房盖屋,视泉水为神水,求得保佑,白病拒之。用此水煮饭,特别柔软,香气扑鼻,尤其是用此水煮糯米饭,更有独特风味。FLE   大竹醪糟针对醪糟传统生产工艺存在的工艺流程长、间歇操作、人为污染环节多、质量不稳定、出品率低、成本高等问题,采用精糯米、泉水、专用米曲发酵剂等配方材料,开发出连续蒸发、机械拌曲、单瓶分装、恒温发酵新工艺,易于规模化、产业化、规模化生产。改原先发酵再灌装的传统工艺为连续蒸饭、机械搅拌、单罐恒温发酵工艺,易于规模化、产业化、规范化生产;研究的单瓶分装、专用米曲发酵剂和恒温发酵技术是对传统的大容器发酵工艺的重大改进,属国内首创。同时产品保持了原窝“V”型体形状和发酵原汁,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具有原汁原味、浓厚纯正、形态美观、营养丰富、下锅煮即松散等特点。产品固形物含量50%以上,可溶性固形物≥25%,各项指标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综合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研究的单瓶分装、专用米曲发酵剂和恒温发酵技术是对传统的大容器发酵工艺的重大改进,属国内首创。FLE   下一篇:大竹香椿

东柳鱼头

  东柳鱼头是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的特色美食。大竹县的“东柳鱼头”为广大游客熟知和喜爱,并被评为“达州市首届十大名特菜品”之一。   东柳鱼头是大竹县的一款特色鱼肴,此鱼肴从表面看与剁椒鱼头相似,不过在制作时加了东柳醪糟和山胡椒末调味,风味十分特别,其味自成一派、神奇清香、麻酸适中。该菜肴于2006年荣获“达州市首届十大名特菜品”称号。   大竹东柳鱼头的做法:   原料:花鲢鱼头1个(约1500克) 剁椒200克 大竹东柳醪糟100克 山胡椒末25克 蚝油40克 鲜汤120克 料酒80克 葱花、泡姜末、精盐、鸡精、味精各适量混合油150克。   制法:   1.花鲢鱼头治净,剖成两半,用料酒、精盐、山胡椒末、蚝油码味;剁椒纳碗,加入东柳醪糟、泡姜末、精盐、味精、鸡精、鲜汤和混合油(100克)调匀。   2.取一大窝盘,将鱼头摆入盘中,淋上调好味的剁椒,入笼蒸至鱼头熟透后,撒上葱花,最后浇热油激香,即成。   下一篇:大竹秦王桃

五香卤豆干

  达州市大竹.宣汉.开江生产的卤豆干都是有名气,其制作方法.配料.形状.味道各不相同.各有千秋.如今已生产各种类型.各种味道的系列产品,该用真空塑袋包装,保质保鲜期更长.畅销省内外.

素烧阳鱼

  绵亘千里的巴山,腹内有许多面积广阔的地下湖,地下湖中产的鱼,山里人称之为“阳鱼”。此种鱼由于生长在不见阳光的地下,无鳞而眼睛业已退化;再由于人类难以侵挠,所以得以任意繁殖,不仅肥大,其肉质细嫩鲜美。在宣汉百里峡、万源观音峡一带,每当地下水位上涨时,阳鱼随水从石缝草丛中漫出,只须用撮箕或鱼篓接在出水口,就可以获得这种鱼。当地人称这些出水口为“鱼泉”。吃这种鱼,勿须多费功夫,仅取出内脏佐以盐姜素烧即可,其味有独特的鲜美,加之未受任何污染,是货真价实的“绿色食品”。下一篇:油酥竹鼬

油酥竹鼬

  竹鼬,身大如兔,本市俗称“hou子”,是巴山特产野生动物,常年生活在土内,以嫩竹根为食,因此其肉细嫩赛鸡。油酥竹鼬的做法是选一至二公斤的竹鼬,宰杀后去毛,在清水中浸泡去血水,然后下锅煮熟晾干,在全身抹上盐、姜汁、花椒面、酱油等佐料,再用鸡蛋面糊穿衣下炸,炸至透身金黄起锅装盘,最后以高汤、淀粉加少许白糖、胡椒熬成汁,遍淋全身即成。吃起来外酥内嫩清香可口。还可红烧、清炖、烘烤,口味亦佳。下一篇:大竹苎麻

大竹板角山羊

  大竹板角山羊,主产我市大竹片区,以有一对宽大扁平的角而得名,其体型高大,四肢健壮,肩胛部长有象马一样的长毛,全身被毛白色为其显著特征,肉质细腻、鲜嫩,周岁屠宰率为53%,净肉率为32.16%。( 万源)下一篇:东柳鱼头

珍珠元子

  珍珠元子   双味珍珠元子色泽分明,形态美观,糯香滋润,咸甜皆宜。   原料准备:糯米500克、枣泥馅100克、鸡净肉100克、鸡蛋3个、生粉50克、红肠半根、冬笋(熟)50克、椰丝50克、生姜适量、葱花适量。   双味珍珠元子的制作过程是:糯米洗净用水浸泡(时间冬长夏短),取400克,趁热加入蛋液及生坯冷却;枣泥馅分挤搓圆,鸡肉制成颗粒,红肠、生姜、冬笋切成小颗粒,下锅炒成三鲜馅,加葱花冷即糯米坯分别包入甜咸馅沾裹剩余的泡米,上笼蒸熟(5分钟),出笼,包甜馅的再均匀地沾上椰丝。装盘美饰。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下一篇:杜肿腰花

杜肿腰花

  杜肿腰花    三合泥著名小吃,流行于川西广大地区,其特点为酥香油润、味甜不腻、滋糯爽口、营养丰富,配以“红白菜”佐食,别具风格。   制法:糯米、黑豆、芝麻炒熟后磨成细粉,入沸水中搅熟,成为糊状坯料。铜锅内放化猪油,烧热后放入三合泥坯料(根据顾客多少三、五份不等,但最多不超过十份)、芝麻、花生仁粒、核桃仁粒,用小火炒至酥香,加白糖及各种蜜饯粒炒均起锅。   三合泥因用了三种主料,成品为泥状,故名三合泥。此品在五十余年前由成都董树山创制,后由古月胡甜食   店经营,故成都人又称“古月胡三合泥”。   三合泥现今在成都经营者众多,但以古月胡甜食店和雪园甜食店制作的为佳。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下一篇:五香卤豆干

万源旧院黑鸡

  地域范围    万源市旧院镇、白羊乡、固军乡、井溪乡、蜂桶乡、堰塘乡、铁矿乡、八台乡、白沙镇、石塘乡   特定品质     将检测样品编号保鲜,专人专程送至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检测,旧院黑鸡16种鲜样氨基酸总含量为22.89%,比本地鸡21.81%高1.08%。风干物质样品十六种氨基酸总含量为78.22%,比本地鸡76.55%高1.67%。硒的含量达0.09%mg /100g,比土鸡0.04mg/100g多0.05mg/100g,高125%。   文化典故     旧院黑鸡属全国地方优良品种,主产于四川省万源市,已有100多年的饲养历史。该品种于1963年被中国科学院西南综合考察组发现,主产于万源市旧院片区,故命名为“旧院黑鸡”。1982年被定为四川省地方优良品种,并列入《四川省家禽品种志》。1983年列为全国地方优良品种,属于国内稀有珍贵鸡种。1997年被载入《中国农业文库》,2003年被编入《中国家禽地方品种资源图谱》,2005年旧院黑鸡无公害生产基地申报成功,2006年10月“万源旧院黑鸡(蛋)”产地证明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2007年12月旧院黑鸡(蛋)成功申报为有机产品。2008年1月9日,“中国天然富硒农产品基地”新闻发布会在成都隆重召开,特别是中央电视台七频道“致富经”栏目播出“万源旧院黑鸡”节目后,在国内的影响力更大,知名度更高。2009年1月19日旧院黑鸡被省政府新闻办、省农办评为“天府十宝”。   下一篇:万源板角山羊

宣汉桃花米

  桃花米又名“香米”、“贡米”,产于宣汉桃花乡。此米属带硬性的灿型稻米,米粒大而匀称,色泽白中显青,煮成米饭不断腰,呈油浸状,富有糯滋性,吃来浸润芳香,品质特佳。   桃花米历史悠久,相传自唐代武则天后,四川的地方官每年都要将上好的桃花米奉献皇上,故有“贡米”之称。1963年参加全国农业博览会评比被评为“中国名贵大米”列入《全国农作物优良品种目录》一书。1977年,桃花米参加广交会受到中外顾客的青睐,现已作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川种优质米之一,被列为全省优质农产品重点开发项目。   地域范围   宣汉县隶属四川省达州市,位于四川东部的大巴山南麓,地理坐标为东经107°23′-108°33′,北纬31°07′-31°28′,海拔670-1140m,东西长110.6km,南北宽78.8km。宣汉桃花米种植于宣汉县的桃花乡、丰城镇、观山乡、南坪乡、凤林乡、老君乡、南坝镇、天台乡、五宝镇、华景镇、白马乡、土黄镇、漆碑乡、樊哙镇、三墩乡、龙泉乡、渡口乡、漆树乡、黄金镇、厂溪乡、新华镇、下八乡、黄石乡、三河乡、清溪镇、红峰乡、凤鸣乡、柳池乡、庆云乡、马渡乡、隘口乡、石铁乡等32个乡镇。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宣汉县为大巴山中山和低山地貌,部分属于川东低山和丘陵地貌,主要以低山和低中山地貌为主。稻区耕种的土壤主要是水稻土、冲积土、紫色土等,呈微碱性,土壤结构较好,有机质含量0.5-4%,富含硒元素。   (2)水文情况:宣汉县是渠江发源地之一,境内主要河流4条:分州河、前河、中河、后河,有支流、小河沟上百条,流经全县54个乡镇。县内有中型水库1座,小(一)型水库8座,小(二)型水库75座,塘9521口,蓄水池15522口,引水堰2220条,石河堰405条,固定机电提灌站266处,全县提、引、蓄水量达13526万立方米,有效使用量12610万立方米,灌溉稻田面积48万亩。   县内稻田灌溉依靠河流、水库、堰塘等水稻设施灌溉。   (3)气候情况:宣汉桃花米稻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日照充实,雨量充沛,且降雨集中于4-10月,雨热同季、光温同步,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是典型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有利于水稻生产。年日照时数在1386.7-1789h,年平均气温15.9-17.3℃,水稻生产季节(3-9月)的月平均气温为20.4-21.1℃,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在26℃左右,气温日较差大。稻区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积温为5250℃,初日在3月中下旬左右,终日在11月上旬左右,初终日数在238-259d。无霜期稻区为210d左右,宣汉县内年均降水量为1213.5mm,最多年1593.7mm,大多数年份在1025mm以上。降水的时间分布多集中在4-10月,月雨量均在100mm以上,夏季雨量大,冬季雨量小,春秋相近,降雨规律十分适宜水稻生长、种植。稻区县内太阳总辐射年总量为96.62千卡∕C㎡,其中≥10℃期间的总辐射每平方米为77.94千卡∕C㎡,占全年的80.7%,有利生产大春作物,是典型的优势稻作区。根据优质米最佳灌浆气候生态条件来衡量,水稻灌浆结实期的日平均温度稻区均在20-26℃,平均日照时数在8h以上,7-9月平均太阳辐射量在11.5千卡∕C㎡,相对湿度在65%-70%,属水稻生产最适宜区。由于其独特的生长环境条件,形成了宣汉桃花米的优良特性。   (4)人文历史情况:水稻是宣汉县的主要农作物,种植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在全国水稻生态区划中,被列为优质水稻优势生态区,在川东区位优势明显。宣汉是巴人发祥之地,已勘明三千多年前,就有人生活、生产,是一个古老的稻区。时至今日,宣汉县水稻的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亩以上,又以宣汉桃花米尤为耀眼。   相传早在唐朝开元年间,宣汉县桃花乡刘家沟村的大米就已驰名,并作为贡米供奉给皇帝,因而美名传播四海。唐朝大诗人元稹在达州府任知府时,经常在阳春三月外出踏青,有一年,元稹乘舟顺州河而上,行至宣汉县境内汀江(今东林河)时,有当地人送来刘家沟大米供奉,他看到这种大米剥壳后,面似桃花,质地滋润,颗粒饱满,体形修长,煮的饭晶莹如雪,味道香甜爽口,且米饭两头开花中间不断腰,像一朵朵小小的桃花,煞是好看,元   稹饱尝此米饭后,赞不绝口,著诗颂曰:“倚棹汀江沙日晚,鲜花野草桃花饭。长歌一曲烟霭尽,绿波清浪又当还。”宣汉桃花米因此而闻名于世。   自唐代武则天后,四川的地方官每年都要将上好的宣汉桃花米奉献皇上,宣汉桃花米就成为皇宫的供奉之物,故有“贡米”之称。到了明清,宣汉桃花米甚至成了当地富绅追求高官厚禄的贿赂品。清朝嘉庆年间,宣汉县乡绅罗思举,以两升宣汉桃花米的代价向嘉庆皇帝讨得了兵马元帅一职。民国28年,宣汉乡绅黄保轩背着一背篓宣汉桃花米,来到重庆,将米亲送到蒋介石手中,蒋介石高兴之下赏黄以宣汉县长一职。   1957年宣汉桃花米送到北京参加了全国第一届农业博览会一举夺得大米类榜眼;1962年被载入全国农作物优质品种目录;1963年参加全国农业博览会被评为“中国名贵大米”之一,列入《全国农作物优良品种目录》一书;1965年在全国农展会上列为名贵大米;1977年参加广交会受到中外顾客青睐;现被列为全省优质农产品重点开发项目。   宣汉桃花米品质上乘,具备极大的市场竞争力。2001年,为切实做大做强这一产业,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宣汉县桃花米业有限公司成立,确定了‘公司+农户+基地’的生产模式,以公司为龙头,农户为基础,共同建设宣汉桃花米的产销基地,推进宣汉桃花米的产业化发展。仅2001年一年,公司就从农民手中收购宣汉桃花米8000吨,这相当于宣汉桃花米过去5年的总产量。通过“公司+农户+基地”的成功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宣汉桃花米”的影响力在国内商品粮市场迅速得到攀升。2001年和2003年,在“四川省优质稻米及粮油精品展示交易会”、西安“西洽会”上,宣汉县桃花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峰桃”牌系列宣汉桃花米均被评为“消费者最喜爱产品”,并获得“四川省工业产品博览会”金奖,宣汉桃花米被认定为绿色食品。到2008年,宣汉桃花米的销售带动当地稻农户均年增收1000多元,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当地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宣汉桃花米的产业化发展前景广阔。   下一篇:宣黄连

开江白鹅

  开江自古以来就有养殖白鹅的习惯。开江白鹅是全国有名的优良地方水禽品种,具有个大(3—4公斤)、毛质好(通体纯白)、产毛量高(每只鹅产羽毛100—200克)、肉质嫩、产蛋率高、生长快(2—3个月可出栏,年可养殖3—4批)的鲜明特点,是食品和服装加工的优质原料。开江县白鹅常年饲养量在450万只以上,目前,已建有宝塔、任市、甘棠、永兴、新宁、普安、天师、广福、兴岭、讲治等优质白鹅养殖基地,可年出栏白鹅500万只、鸭800万只。   开江白鹅   地域范围   开江白鹅主要产于四川省开江县,产区位于东经107°42'06''—108°05'07'',北纬30°47'40''一31°15'28''之间,分布于开江县的新宁镇、普安镇、永兴镇、新太乡、灵岩乡、回龙镇、天师镇、骑龙乡、长田乡、沙坝场乡、梅家乡、讲治镇、宝石乡、甘棠镇、靖安乡、任市镇、新街乡、广福镇、长岭镇、拔妙乡等20个乡镇,产区面积1033.8平方公里,年出栏白鹅390.13万只。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及肉质特征:开江白鹅产蛋性能好、屠宰率高。开江白鹅年产蛋60-80枚,比其它产地中型鹅高20-30枚。6月龄公、母鹅的半净膛屠宰率分别为86.3%和80.7% 其它产地中型鹅高6-7%,全净膛屠宰率分别为79.3%和73.1%,比其它产地中型鹅高1-2%。公、母鹅胸腿肌重分别为829.5克和645克,分别占肌体重的29.3%和30.4%;成年公、母鹅的半净膛屠宰率分别为83.1%和81.3%,全净膛屠宰率公母鹅分别为75.9%和73.5%;公、母鹅胸腿肌分别为860.9克和787.9克,分别占肌体重的29.5%和31.7%。宰杀后,肌肉丰满紧密、有坚实感、光泽润滑,用手触摸湿润不粘手、肌纤维韧 性强、弹性好。因鹅肉的脂肪含量少、氨基酸种类多,营养丰富,咀嚼后味道鲜美。肉汤清淡,风味独特、鲜美无比、营养丰富、可口怡人。 2、开江白鹅肉品质理化指标:开江白鹅肉质鲜美,具有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赖氨酸的特点,其中粗脂肪含量低于10%,较其它鹅肉低49.7%(其它产地肉鹅平均为19.9%);胆固醇含量低于60mg/100g,较其它品种肉鹅低18.9%(其它产地肉鹅平均为74mg/100g);赖氨酸含量高于1.5%,较其它产地肉鹅高14.7%(其它产地肉鹅平均为1.28%)。 3、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控制:产地环境符合GB/T18407.3、NY5028-2001和GB18596要求;种鹅场建设符合种畜禽场建设布局规范DB51/T652—2007种鹅场养殖档案符合NY10-1985规定;饲养管理符合肉用家禽饲养HACCP管理技术规范NY/T 1337-2007、无公害食品鹅饲养管理技术规范NY/T5038-2006 管理规定;饲养投入品使用符合无公害食品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T5032-2006的管理规定;防疫符合NY5263要求。鹅肉符合NY5038-2005、无公害畜产品 禽肉DB51/T354-2003规定。下一篇:绿香豆笋

大竹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白塔街道 大竹五峰山森林公园 清河古镇 大竹云雾山景区 大竹净土寺 大竹东湖公园 百岛湖水利风景区 大竹峰顶山 桐门洞 四方山风景区 云顶生态风景区 四合古镇 柏林范氏公馆 达州橄榄油 大竹秦王桃 达州脆李 大竹香椿 大竹苎麻 观音豆干 东柳醪糟 大竹醪糟 东柳鱼头 五香卤豆干 珍珠元子 杜肿腰花
竹阳街道 大竹五峰山森林公园 清河古镇 大竹云雾山景区 大竹净土寺 大竹东湖公园 百岛湖水利风景区 大竹峰顶山 桐门洞 四方山风景区 云顶生态风景区 四合古镇 柏林范氏公馆 达州橄榄油 大竹秦王桃 达州脆李 大竹香椿 大竹苎麻 观音豆干 东柳醪糟 大竹醪糟 东柳鱼头 五香卤豆干 珍珠元子 杜肿腰花
乌木镇 大竹五峰山森林公园 清河古镇 大竹云雾山景区 大竹净土寺 大竹东湖公园 百岛湖水利风景区 大竹峰顶山 桐门洞 四方山风景区 云顶生态风景区 四合古镇 柏林范氏公馆 达州橄榄油 大竹秦王桃 达州脆李 大竹香椿 大竹苎麻 观音豆干 东柳醪糟 大竹醪糟 东柳鱼头 五香卤豆干 珍珠元子 杜肿腰花
团坝镇 大竹五峰山森林公园 清河古镇 大竹云雾山景区 大竹净土寺 大竹东湖公园 百岛湖水利风景区 大竹峰顶山 桐门洞 四方山风景区 云顶生态风景区 四合古镇 柏林范氏公馆 达州橄榄油 大竹秦王桃 达州脆李 大竹香椿 大竹苎麻 观音豆干 东柳醪糟 大竹醪糟 东柳鱼头 五香卤豆干 珍珠元子 杜肿腰花
杨家镇 大竹五峰山森林公园 清河古镇 大竹云雾山景区 大竹净土寺 大竹东湖公园 百岛湖水利风景区 大竹峰顶山 桐门洞 四方山风景区 云顶生态风景区 四合古镇 柏林范氏公馆 达州橄榄油 大竹秦王桃 达州脆李 大竹香椿 大竹苎麻 观音豆干 东柳醪糟 大竹醪糟 东柳鱼头 五香卤豆干 珍珠元子 杜肿腰花
清河镇 清河古镇 大竹五峰山森林公园 大竹云雾山景区 大竹净土寺 大竹东湖公园 百岛湖水利风景区 大竹峰顶山 桐门洞 四方山风景区 云顶生态风景区 四合古镇 柏林范氏公馆 达州橄榄油 大竹秦王桃 达州脆李 大竹香椿 大竹苎麻 观音豆干 东柳醪糟 大竹醪糟 东柳鱼头 五香卤豆干 珍珠元子 杜肿腰花
柏林镇 大竹五峰山森林公园 清河古镇 大竹云雾山景区 大竹净土寺 大竹东湖公园 百岛湖水利风景区 大竹峰顶山 桐门洞 四方山风景区 云顶生态风景区 四合古镇 柏林范氏公馆 达州橄榄油 大竹秦王桃 达州脆李 大竹香椿 大竹苎麻 观音豆干 东柳醪糟 大竹醪糟 东柳鱼头 五香卤豆干 珍珠元子 杜肿腰花
石河镇 大竹五峰山森林公园 清河古镇 大竹云雾山景区 大竹净土寺 大竹东湖公园 百岛湖水利风景区 大竹峰顶山 桐门洞 四方山风景区 云顶生态风景区 四合古镇 柏林范氏公馆 达州橄榄油 大竹秦王桃 达州脆李 大竹香椿 大竹苎麻 观音豆干 东柳醪糟 大竹醪糟 东柳鱼头 五香卤豆干 珍珠元子 杜肿腰花
双拱镇 大竹五峰山森林公园 清河古镇 大竹云雾山景区 大竹净土寺 大竹东湖公园 百岛湖水利风景区 大竹峰顶山 桐门洞 四方山风景区 云顶生态风景区 四合古镇 柏林范氏公馆 达州橄榄油 大竹秦王桃 达州脆李 大竹香椿 大竹苎麻 观音豆干 东柳醪糟 大竹醪糟 东柳鱼头 五香卤豆干 珍珠元子 杜肿腰花
石桥铺镇 大竹五峰山森林公园 清河古镇 大竹云雾山景区 大竹净土寺 大竹东湖公园 百岛湖水利风景区 大竹峰顶山 桐门洞 四方山风景区 云顶生态风景区 四合古镇 柏林范氏公馆 达州橄榄油 大竹秦王桃 达州脆李 大竹香椿 大竹苎麻 观音豆干 东柳醪糟 大竹醪糟 东柳鱼头 五香卤豆干 珍珠元子 杜肿腰花
观音镇 大竹五峰山森林公园 清河古镇 大竹云雾山景区 大竹净土寺 大竹东湖公园 百岛湖水利风景区 大竹峰顶山 桐门洞 四方山风景区 云顶生态风景区 四合古镇 柏林范氏公馆
周家镇 大竹五峰山森林公园 清河古镇 大竹云雾山景区 大竹净土寺 大竹东湖公园 百岛湖水利风景区 大竹峰顶山 桐门洞 四方山风景区 云顶生态风景区 四合古镇 柏林范氏公馆 达州橄榄油 大竹秦王桃 达州脆李 大竹香椿 大竹苎麻 观音豆干 东柳醪糟 大竹醪糟 东柳鱼头 五香卤豆干 珍珠元子 杜肿腰花
石子镇 大竹五峰山森林公园 清河古镇 大竹云雾山景区 大竹净土寺 大竹东湖公园 百岛湖水利风景区 大竹峰顶山 桐门洞 四方山风景区 云顶生态风景区 四合古镇 柏林范氏公馆 达州橄榄油 大竹秦王桃 达州脆李 大竹香椿 大竹苎麻 观音豆干 东柳醪糟 大竹醪糟 东柳鱼头 五香卤豆干 珍珠元子 杜肿腰花
文星镇 大竹五峰山森林公园 清河古镇 大竹云雾山景区 大竹净土寺 大竹东湖公园 百岛湖水利风景区 大竹峰顶山 桐门洞 四方山风景区 云顶生态风景区 四合古镇 柏林范氏公馆 达州橄榄油 大竹秦王桃 达州脆李 大竹香椿 大竹苎麻 观音豆干 东柳醪糟 大竹醪糟 东柳鱼头 五香卤豆干 珍珠元子 杜肿腰花
妈妈镇 大竹五峰山森林公园 清河古镇 大竹云雾山景区 大竹净土寺 大竹东湖公园 百岛湖水利风景区 大竹峰顶山 桐门洞 四方山风景区 云顶生态风景区 四合古镇 柏林范氏公馆 达州橄榄油 大竹秦王桃 达州脆李 大竹香椿 大竹苎麻 观音豆干 东柳醪糟 大竹醪糟 东柳鱼头 五香卤豆干 珍珠元子 杜肿腰花
高穴镇 大竹五峰山森林公园 清河古镇 大竹云雾山景区 大竹净土寺 大竹东湖公园 百岛湖水利风景区 大竹峰顶山 桐门洞 四方山风景区 云顶生态风景区 四合古镇 柏林范氏公馆 达州橄榄油 大竹秦王桃 达州脆李 大竹香椿 大竹苎麻 观音豆干 东柳醪糟 大竹醪糟 东柳鱼头 五香卤豆干 珍珠元子 杜肿腰花
欧家镇 大竹五峰山森林公园 清河古镇 大竹云雾山景区 大竹净土寺 大竹东湖公园 百岛湖水利风景区 大竹峰顶山 桐门洞 四方山风景区 云顶生态风景区 四合古镇 柏林范氏公馆 达州橄榄油 大竹秦王桃 达州脆李 大竹香椿 大竹苎麻 观音豆干 东柳醪糟 大竹醪糟 东柳鱼头 五香卤豆干 珍珠元子 杜肿腰花
庙坝镇 大竹五峰山森林公园 清河古镇 大竹云雾山景区 大竹净土寺 大竹东湖公园 百岛湖水利风景区 大竹峰顶山 桐门洞 四方山风景区 云顶生态风景区 四合古镇 柏林范氏公馆 达州橄榄油 大竹秦王桃 达州脆李 大竹香椿 大竹苎麻 观音豆干 东柳醪糟 大竹醪糟 东柳鱼头 五香卤豆干 珍珠元子 杜肿腰花
清水镇 大竹五峰山森林公园 清河古镇 大竹云雾山景区 大竹净土寺 大竹东湖公园 百岛湖水利风景区 大竹峰顶山 桐门洞 四方山风景区 云顶生态风景区 四合古镇 神合张胡氏孝坊 清河街道建筑群 乌桥千佛岩摩崖造像 平滩河牌坊 大竹孟氏公馆 达州橄榄油 大竹秦王桃 达州脆李 大竹香椿 大竹苎麻 观音豆干 东柳醪糟 大竹醪糟 东柳鱼头 五香卤豆干 珍珠元子 杜肿腰花
永胜镇 大竹五峰山森林公园 清河古镇 大竹云雾山景区 大竹净土寺 大竹东湖公园 百岛湖水利风景区 大竹峰顶山 桐门洞 四方山风景区 云顶生态风景区 四合古镇 柏林范氏公馆 达州橄榄油 大竹秦王桃 达州脆李 大竹香椿 大竹苎麻 观音豆干 东柳醪糟 大竹醪糟 东柳鱼头 五香卤豆干 珍珠元子 杜肿腰花
白坝镇 大竹五峰山森林公园 清河古镇 大竹云雾山景区 大竹净土寺 大竹东湖公园 百岛湖水利风景区 大竹峰顶山 桐门洞 四方山风景区 云顶生态风景区 四合古镇 柏林范氏公馆 达州橄榄油 大竹秦王桃 达州脆李 大竹香椿 大竹苎麻 观音豆干 东柳醪糟 大竹醪糟 东柳鱼头 五香卤豆干 珍珠元子 杜肿腰花
城西乡 大竹五峰山森林公园 清河古镇 大竹云雾山景区 大竹净土寺 大竹东湖公园 百岛湖水利风景区 大竹峰顶山 桐门洞 四方山风景区 云顶生态风景区 四合古镇 柏林范氏公馆 达州橄榄油 大竹秦王桃 达州脆李 大竹香椿 大竹苎麻 观音豆干 东柳醪糟 大竹醪糟 东柳鱼头 五香卤豆干 珍珠元子 杜肿腰花
竹北乡 大竹五峰山森林公园 清河古镇 大竹云雾山景区 大竹净土寺 大竹东湖公园 百岛湖水利风景区 大竹峰顶山 桐门洞 四方山风景区 云顶生态风景区 四合古镇 柏林范氏公馆 达州橄榄油 大竹秦王桃 达州脆李 大竹香椿 大竹苎麻 观音豆干 东柳醪糟 大竹醪糟 东柳鱼头 五香卤豆干 珍珠元子 杜肿腰花
东柳街道 大竹五峰山森林公园 清河古镇 大竹云雾山景区 大竹净土寺 大竹东湖公园 百岛湖水利风景区 大竹峰顶山 桐门洞 四方山风景区 云顶生态风景区 四合古镇 柏林范氏公馆 达州橄榄油 大竹秦王桃 达州脆李 大竹香椿 大竹苎麻 观音豆干 东柳醪糟 大竹醪糟 东柳鱼头 五香卤豆干 珍珠元子 杜肿腰花
朝阳乡 大竹五峰山森林公园 清河古镇 大竹云雾山景区 大竹净土寺 大竹东湖公园 百岛湖水利风景区 大竹峰顶山 桐门洞 四方山风景区 云顶生态风景区 四合古镇 柏林范氏公馆 达州橄榄油 大竹秦王桃 达州脆李 大竹香椿 大竹苎麻 观音豆干 东柳醪糟 大竹醪糟 东柳鱼头 五香卤豆干 珍珠元子 杜肿腰花
人和乡 大竹五峰山森林公园 清河古镇 大竹云雾山景区 大竹净土寺 大竹东湖公园 百岛湖水利风景区 大竹峰顶山 桐门洞 四方山风景区 云顶生态风景区 四合古镇 柏林范氏公馆 达州橄榄油 大竹秦王桃 达州脆李 大竹香椿 大竹苎麻 观音豆干 东柳醪糟 大竹醪糟 东柳鱼头 五香卤豆干 珍珠元子 杜肿腰花
中华乡 大竹五峰山森林公园 清河古镇 大竹云雾山景区 大竹净土寺 大竹东湖公园 百岛湖水利风景区 大竹峰顶山 桐门洞 四方山风景区 云顶生态风景区 四合古镇 柏林范氏公馆 达州橄榄油 大竹秦王桃 达州脆李 大竹香椿 大竹苎麻 观音豆干 东柳醪糟 大竹醪糟 东柳鱼头 五香卤豆干 珍珠元子 杜肿腰花
黄家乡 大竹五峰山森林公园 清河古镇 大竹云雾山景区 大竹净土寺 大竹东湖公园 百岛湖水利风景区 大竹峰顶山 桐门洞 四方山风景区 云顶生态风景区 四合古镇 柏林范氏公馆 达州橄榄油 大竹秦王桃 达州脆李 大竹香椿 大竹苎麻 观音豆干 东柳醪糟 大竹醪糟 东柳鱼头 五香卤豆干 珍珠元子 杜肿腰花
柏家乡 大竹五峰山森林公园 清河古镇 大竹云雾山景区 大竹净土寺 大竹东湖公园 百岛湖水利风景区 大竹峰顶山 桐门洞 四方山风景区 云顶生态风景区 四合古镇 柏林范氏公馆 达州橄榄油 大竹秦王桃 达州脆李 大竹香椿 大竹苎麻 观音豆干 东柳醪糟 大竹醪糟 东柳鱼头 五香卤豆干 珍珠元子 杜肿腰花
李家乡 大竹五峰山森林公园 清河古镇 大竹云雾山景区 大竹净土寺 大竹东湖公园 百岛湖水利风景区 大竹峰顶山 桐门洞 四方山风景区 云顶生态风景区 四合古镇 柏林范氏公馆 达州橄榄油 大竹秦王桃 达州脆李 大竹香椿 大竹苎麻 观音豆干 东柳醪糟 大竹醪糟 东柳鱼头 五香卤豆干 珍珠元子 杜肿腰花
月华镇 大竹五峰山森林公园 清河古镇 大竹云雾山景区 大竹净土寺 大竹东湖公园 百岛湖水利风景区 大竹峰顶山 桐门洞 四方山风景区 云顶生态风景区 四合古镇 柏林范氏公馆 达州橄榄油 大竹秦王桃 达州脆李 大竹香椿 大竹苎麻 观音豆干 东柳醪糟 大竹醪糟 东柳鱼头 五香卤豆干 珍珠元子 杜肿腰花
二郎乡 大竹五峰山森林公园 清河古镇 大竹云雾山景区 大竹净土寺 大竹东湖公园 百岛湖水利风景区 大竹峰顶山 桐门洞 四方山风景区 云顶生态风景区 四合古镇 柏林范氏公馆 达州橄榄油 大竹秦王桃 达州脆李 大竹香椿 大竹苎麻 观音豆干 东柳醪糟 大竹醪糟 东柳鱼头 五香卤豆干 珍珠元子 杜肿腰花
蒲包乡 大竹五峰山森林公园 清河古镇 大竹云雾山景区 大竹净土寺 大竹东湖公园 百岛湖水利风景区 大竹峰顶山 桐门洞 四方山风景区 云顶生态风景区 四合古镇 柏林范氏公馆 达州橄榄油 大竹秦王桃 达州脆李 大竹香椿 大竹苎麻 观音豆干 东柳醪糟 大竹醪糟 东柳鱼头 五香卤豆干 珍珠元子 杜肿腰花
新生乡 大竹五峰山森林公园 清河古镇 大竹云雾山景区 大竹净土寺 大竹东湖公园 百岛湖水利风景区 大竹峰顶山 桐门洞 四方山风景区 云顶生态风景区 四合古镇 柏林范氏公馆 达州橄榄油 大竹秦王桃 达州脆李 大竹香椿 大竹苎麻 观音豆干 东柳醪糟 大竹醪糟 东柳鱼头 五香卤豆干 珍珠元子 杜肿腰花
安吉乡 大竹五峰山森林公园 清河古镇 大竹云雾山景区 大竹净土寺 大竹东湖公园 百岛湖水利风景区 大竹峰顶山 桐门洞 四方山风景区 云顶生态风景区 四合古镇 柏林范氏公馆 达州橄榄油 大竹秦王桃 达州脆李 大竹香椿 大竹苎麻 观音豆干 东柳醪糟 大竹醪糟 东柳鱼头 五香卤豆干 珍珠元子 杜肿腰花
双溪乡 大竹五峰山森林公园 清河古镇 大竹云雾山景区 大竹净土寺 大竹东湖公园 百岛湖水利风景区 大竹峰顶山 桐门洞 四方山风景区 云顶生态风景区 四合古镇 柏林范氏公馆 达州橄榄油 大竹秦王桃 达州脆李 大竹香椿 大竹苎麻 观音豆干 东柳醪糟 大竹醪糟 东柳鱼头 五香卤豆干 珍珠元子 杜肿腰花
高明镇 大竹五峰山森林公园 清河古镇 大竹云雾山景区 大竹净土寺 大竹东湖公园 百岛湖水利风景区 大竹峰顶山 桐门洞 四方山风景区 云顶生态风景区 四合古镇 柏林范氏公馆 达州橄榄油 大竹秦王桃 达州脆李 大竹香椿 大竹苎麻 观音豆干 东柳醪糟 大竹醪糟 东柳鱼头 五香卤豆干 珍珠元子 杜肿腰花
八渡乡 大竹五峰山森林公园 清河古镇 大竹云雾山景区 大竹净土寺 大竹东湖公园 百岛湖水利风景区 大竹峰顶山 桐门洞 四方山风景区 云顶生态风景区 四合古镇 柏林范氏公馆 达州橄榄油 大竹秦王桃 达州脆李 大竹香椿 大竹苎麻 观音豆干 东柳醪糟 大竹醪糟 东柳鱼头 五香卤豆干 珍珠元子 杜肿腰花
中和乡 大竹五峰山森林公园 清河古镇 大竹云雾山景区 大竹净土寺 大竹东湖公园 百岛湖水利风景区 大竹峰顶山 桐门洞 四方山风景区 云顶生态风景区 四合古镇 柏林范氏公馆 达州橄榄油 大竹秦王桃 达州脆李 大竹香椿 大竹苎麻 观音豆干 东柳醪糟 大竹醪糟 东柳鱼头 五香卤豆干 珍珠元子 杜肿腰花
杨通乡 大竹五峰山森林公园 清河古镇 大竹云雾山景区 大竹净土寺 大竹东湖公园 百岛湖水利风景区 大竹峰顶山 桐门洞 四方山风景区 云顶生态风景区 四合古镇 柏林范氏公馆 达州橄榄油 大竹秦王桃 达州脆李 大竹香椿 大竹苎麻 观音豆干 东柳醪糟 大竹醪糟 东柳鱼头 五香卤豆干 珍珠元子 杜肿腰花
天城镇 大竹五峰山森林公园 清河古镇 大竹云雾山景区 大竹净土寺 大竹东湖公园 百岛湖水利风景区 大竹峰顶山 桐门洞 四方山风景区 云顶生态风景区 四合古镇 柏林范氏公馆 达州橄榄油 大竹秦王桃 达州脆李 大竹香椿 大竹苎麻 观音豆干 东柳醪糟 大竹醪糟 东柳鱼头 五香卤豆干 珍珠元子 杜肿腰花
四合乡 四合古镇 大竹五峰山森林公园 清河古镇 大竹云雾山景区 大竹净土寺 大竹东湖公园 百岛湖水利风景区 大竹峰顶山 桐门洞 四方山风景区 云顶生态风景区 柏林范氏公馆 达州橄榄油 大竹秦王桃 达州脆李 大竹香椿 大竹苎麻 观音豆干 东柳醪糟 大竹醪糟 东柳鱼头 五香卤豆干 珍珠元子 杜肿腰花
张家乡 大竹五峰山森林公园 清河古镇 大竹云雾山景区 大竹净土寺 大竹东湖公园 百岛湖水利风景区 大竹峰顶山 桐门洞 四方山风景区 云顶生态风景区 四合古镇 柏林范氏公馆 达州橄榄油 大竹秦王桃 达州脆李 大竹香椿 大竹苎麻 观音豆干 东柳醪糟 大竹醪糟 东柳鱼头 五香卤豆干 珍珠元子 杜肿腰花
童家镇 大竹五峰山森林公园 清河古镇 大竹云雾山景区 大竹净土寺 大竹东湖公园 百岛湖水利风景区 大竹峰顶山 桐门洞 四方山风景区 云顶生态风景区 四合古镇 柏林范氏公馆 达州橄榄油 大竹秦王桃 达州脆李 大竹香椿 大竹苎麻 观音豆干 东柳醪糟 大竹醪糟 东柳鱼头 五香卤豆干 珍珠元子 杜肿腰花
神合乡 桐门洞 大竹五峰山森林公园 清河古镇 大竹云雾山景区 大竹净土寺 大竹东湖公园 百岛湖水利风景区 大竹峰顶山 四方山风景区 云顶生态风景区 四合古镇 柏林范氏公馆 达州橄榄油 大竹秦王桃 达州脆李 大竹香椿 大竹苎麻 观音豆干 东柳醪糟 大竹醪糟 东柳鱼头 五香卤豆干 珍珠元子 杜肿腰花
金鸡乡 大竹五峰山森林公园 清河古镇 大竹云雾山景区 大竹净土寺 大竹东湖公园 百岛湖水利风景区 大竹峰顶山 桐门洞 四方山风景区 云顶生态风景区 四合古镇 柏林范氏公馆 达州橄榄油 大竹秦王桃 达州脆李 大竹香椿 大竹苎麻 观音豆干 东柳醪糟 大竹醪糟 东柳鱼头 五香卤豆干 珍珠元子 杜肿腰花
黄滩乡 大竹五峰山森林公园 清河古镇 大竹云雾山景区 大竹净土寺 大竹东湖公园 百岛湖水利风景区 大竹峰顶山 桐门洞 四方山风景区 云顶生态风景区 四合古镇 柏林范氏公馆 达州橄榄油 大竹秦王桃 达州脆李 大竹香椿 大竹苎麻 观音豆干 东柳醪糟 大竹醪糟 东柳鱼头 五香卤豆干 珍珠元子 杜肿腰花
牌坊乡 大竹五峰山森林公园 清河古镇 大竹云雾山景区 大竹净土寺 大竹东湖公园 百岛湖水利风景区 大竹峰顶山 桐门洞 四方山风景区 云顶生态风景区 四合古镇 柏林范氏公馆 达州橄榄油 大竹秦王桃 达州脆李 大竹香椿 大竹苎麻 观音豆干 东柳醪糟 大竹醪糟 东柳鱼头 五香卤豆干 珍珠元子 杜肿腰花
姚市乡 大竹五峰山森林公园 清河古镇 大竹云雾山景区 大竹净土寺 大竹东湖公园 百岛湖水利风景区 大竹峰顶山 桐门洞 四方山风景区 云顶生态风景区 四合古镇 柏林范氏公馆 达州橄榄油 大竹秦王桃 达州脆李 大竹香椿 大竹苎麻 观音豆干 东柳醪糟 大竹醪糟 东柳鱼头 五香卤豆干 珍珠元子 杜肿腰花
莲印乡 大竹五峰山森林公园 清河古镇 大竹云雾山景区 大竹净土寺 大竹东湖公园 百岛湖水利风景区 大竹峰顶山 桐门洞 四方山风景区 云顶生态风景区 四合古镇 柏林范氏公馆 达州橄榄油 大竹秦王桃 达州脆李 大竹香椿 大竹苎麻 观音豆干 东柳醪糟 大竹醪糟 东柳鱼头 五香卤豆干 珍珠元子 杜肿腰花
川主乡 大竹五峰山森林公园 清河古镇 大竹云雾山景区 大竹净土寺 大竹东湖公园 百岛湖水利风景区 大竹峰顶山 桐门洞 四方山风景区 云顶生态风景区 四合古镇 柏林范氏公馆 达州橄榄油 大竹秦王桃 达州脆李 大竹香椿 大竹苎麻 观音豆干 东柳醪糟 大竹醪糟 东柳鱼头 五香卤豆干 珍珠元子 杜肿腰花

大竹县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