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陕西省 >>咸阳市 >> 杨陵区 >> 杨陵街道

杨陵街道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科普教育基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位于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西宝高速中段,东距西安市82公里,西距宝鸡市86公里,与太白山和法门寺20公里之遥。  博览园建设占地200亩,总建筑面积16000多平方米,包括逸夫科技馆动物博物馆和昆虫博物馆,土壤博物馆、植物博物馆、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5个专业博物馆和蝴蝶园、植物分类园、树木园及多种种质资源圃等,是集教学、科研、科普于一体的重要学科基地。博览园是学校在整合科教资源的基础上建立起的博物馆群,全面、系统地宣传农业科技知识和展示了我国农业科技成就,这在我国尚属首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70多年的长期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在农业科教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绩,特别是杨凌的几代农业科教专家收藏积累了大量珍贵的动物、植物、土壤、昆虫标本(实物)和农史典藏,成为学校的重要科教资源。其中昆虫标本120万号,植物标本55万份,收藏量均居全国高校之首;动物标本数十万号,其中富有农林专业特色的珍稀动物8000余件;线装古籍五万余册,为全国农林院校之冠,全国现存农业古籍300余种中我校收藏284种,其中善本文献20余种。  1987年,依托植物保护学院丰富的昆虫标本收藏,学校创建了全国第一个昆虫博物馆,开始了标本资源保护、开放利用和科普教育新路子的探索。1996年,国务院副总理-来我校考察后又批准立项建设昆虫博物馆二期工程,使昆虫博物馆和昆虫学科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昆虫博物馆先后被评为“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教育基地”、“陕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陕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单位”等,成为科学研究、教学实践、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并为宣传学校和杨凌示范区发挥了重要作用。昆虫博物馆的建成为学校标本资源开放利用、服务教学和科研、开展科普教育树立了成功典范。  1999年合并组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了进一步整合和挖掘学科资源优势,建立集科研、教学、科普为一体的学科基地,保护和开放利用标本资源,展示农业科技成就,传播农业文化和科学知识,在原昆虫博物馆的基础上,学校依托昆虫学、畜牧兽医学、植物学、土壤学和农业历史学等学科研究成果和优势,于2001年10月启动了博览园建设项目。  博览园是一个社会公益性建设项目,它的建设得到了国家和陕西省政府、社会各界、广大校友和全校师生员工的关心、支持和资助。其中邵氏基金会捐赠500万元港币建设逸夫科技馆,社会各界和广大校友捐资400余万元建设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地方政府、各界友人还捐赠了大批展品,支持博览园的建设。  2006年11月博览园全面建成并向社会开放,成为学校的一个学科展示平台,主要服务教学和科研,并面向公众开展科普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先进科技与先进文化相结合,提高民族科学文化水平,在创建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博物馆通过多种现代化展示手段和丰富的标本、模型、实物、文物展览,形象、系统、科学地介绍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动物、昆虫、植物、土壤知识和农业科技史,展示我国农业科技和生物技术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面向公众传播农业文化和科学知识。目前博览园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以农业科技为主题的由五个专业博物馆组成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在服务教学、普及农业科学知识、全面提升素质教育方面将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门票价格: 旺季:60淡季:60   咨询电话: 029-87082858  邮编: 712100   景区地址: 陕西杨凌邰城路3号

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创新园

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创新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杨凌现代农业创新园国际科技合作园占地1300亩,划分为智能温室展示区、日光温室展示区、露地展示区三个功能区。园区以生物技术、工程技术及信息技术为核心,聚集国际国内掌握现代农业关键技术的研发机构和企业,展示国际国内农业高新科技成果,示范现代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全力打造技术领先,人才聚集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品种展示、技术示范、合作交流基地。  一、智能温室展示区  智能温室区已建成工厂化育苗馆、梦幻花卉馆、超级菜园、西部特色馆、无土栽培馆和现代农业创意馆等六个展室馆,总面积20736平方米。  1、工厂化育苗馆  本馆利用现代化的育苗设施和国内外最先进的现代育苗技术,以企业化的模式组织种苗生产和经营,展示种苗的标准化、规模化和设施化生产。分为推介区、基质展览区、台湾农特产品展区、播种室、催芽室、苗木盆栽栽培区和炼苗区七个功能区。  展馆采用从台湾引进的全自动化播种机播种,以及自行研发的有机介质,使现代生物技术、环境调控技术、施肥灌溉技术、信息管理技术贯穿种苗生产过程。分季节进行番茄、黄瓜、辣椒等蔬菜品种,一品红、仙客来、郁金香、蝴蝶兰、菊花、三色堇等花卉和西瓜、甜瓜等瓜类育苗。  2、梦幻花卉馆  梦幻花卉馆体现“奇、美、全”三个核心,以花为主题,创造一个供人参观、休闲、科普、娱乐及经营的现代花卉园艺展览馆。展馆分为彩廊迭翠区、花美术馆展示区、密封主题花卉区、鸟语国花林休憩区,整体以“一轴、一环”的布局形式,以彩虹长廊为主轴线,以温室内部主要游览线路为环线,将空间有机的融合。  该馆以无土栽培技术为核心,以各种特殊的形式和形态展示各种花卉,展示梦幻般花的海洋。采用的主要形式有水生栽培、立柱栽培、伞面栽培、墙面栽培、坡面栽培,展示的花卉包括观花植物、观叶植物、水生植物、仙人掌及多浆植物、精品兰花、珍奇花卉、盆景和组合盆栽花卉、芳香植物等8大类200余个品种。  3、超级菜园  本馆以设施蔬菜新技术生产展示为手段,将设施蔬菜的工厂化生产模式以实景形式展示在游客面前,增强农业生产的现场性、科普性和示范性,让参观者体会高科技现代农业的魅力。  该馆采用立柱栽培、袋栽、盆栽、槽栽等不同栽培形式,集中展示生菜、黄瓜、西瓜、甜瓜、彩椒、番茄等6大类14个瓜果类蔬菜品种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4、无土栽培馆  本馆充分利用现代设施提供的环境控制条件,应用栽培技术的创新成果,展示适合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栽培的新、奇、特蔬菜新品种。  该馆应用的关键技术有槽式基质栽培、箱式基质栽培、高糖低段密植栽培、集雨型生态栽培、便携式盒装菜生产、新式墙体栽培、立柱栽培、高架式漂浮培、平式管道栽培、立式管道栽培、新型平式管道栽培、新型立式管道栽培、雾培、多层细叶栽培等。  整个馆融合园林景观的布局及造景手法,另外增添了休闲品茶的空间,将休闲、娱乐、参观、科普、品茶等多元素合为一体。  5、西部特色馆  本馆以西部特有品种展示为主题,通过现代栽培技术,展现古老人文智慧的传承与现代科技文明的发展。本馆空间布局是将藏、滇、新、陕等西部特色区域为主要空间构成要素,以中国西部版图布局为基础,分为以展示青藏高原为主的西部特色中草药的雪域药源;以展示西南特色花卉品种为主的滇西映像;以展示戈壁沙漠节水农业工程、特色瓜果品种为主的西域慧都;以及以展示西部野生蔬菜、小杂粮特色作物为主的原野绿洲。  通过应用管道栽培、梯田、沙培、火山岩培、石砾栽培、雾培、潮汐式、立柱、墙体栽培、槽式基质栽培、水培等多种现代栽培方式,展示西部特有的中药材、食用花卉、芳香植物、木本蔬菜、野生蔬菜、西部特色瓜果等60余个品种。  6、现代农业创意馆  本馆是将农产品和文化、艺术创意结合,使其成为具有高文化品位、高知识化、高赢利性、高附加值,智能化、特色化农产品。主要包括新式立体果菜叶菜栽培展示区、廊架管道栽培区、立柱栽培区、空中结薯展示、人工光种植太空舱展示区、未来绿色家园展示区、远缘嫁接技术展示区、售卖区、水生蔬菜种植区、休闲设施展示区等十个主题。  通过应用果菜、叶菜复合型雾培、管道栽培、立柱栽培、DFT水培、漂浮培、远缘嫁接技术、红薯空中结果技术、红薯换根技术、红薯多余营养截留技术、墙体栽培、人工光植物工厂栽培技术等多种栽培方式和技术,将蔬菜种植与观赏有机结合,展示未来农业发展方向。  二、日光温室展示区  该区主要展示适合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不同类型日光温室以及最新材料、节水灌溉设备和设施。通过日光温室集中展示适合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设施农业生产的番茄、黄瓜、辣椒、茄子等设施蔬菜最新品种、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该区主要进行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试验示范、使其成为技术领先、人才聚集的国际化技术研发、示范和培训基地。  目前已建成国内最先进的日光温室23栋,主要进行番茄、黄瓜、辣椒、茄子等设施蔬菜新品种引进、展示和示范。  三、露地展示区  露地展示区占地总面积800余亩,包括苹果、石榴等果树种质资源保护小区、粮食作物、豆类作物、薯类作物、油料作物、药用作物、饲料与绿肥作物和蔬菜、花卉等植物新品种展示区。种质资源保存小区主要展示我国北方果树方面丰富的种质资源,展示形式以实物栽培展示为主,配0版说明,阐明科学意义,追溯科技内涵,挖掘文化底蕴;新品种展示小区主要展示作物栽培新品种,以品种比较,品种鉴定为手段,吸引全国的育种专家和种业企业入园参与,借此契机,每年召开若干次全国性作物、果树、蔬菜等方面的新品种观摩会和信息发布会。  今后,杨凌现代农业创新园国际科技合作园将继续引进国内外最新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以坚实的农业技术研发基础、完善的数据收集和科学的分析系统等优势,不断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民选育出优秀的有竞争力的种子品种,帮助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农业科技示范园

农业科技示范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农业科技示范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科技示范园,位于杨凌邰城南路中段,是目前省内乃至西北地区最大的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基地。  示范园占地200亩,主要建设内容:连栋温室大棚4座,25亩;双拱节能日光温室7座,11.2亩;并建设有组培楼、科研培训楼等设施。棚内设施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光、温、湿均采用电控装置;蔬菜、花卉种植采用无土栽培,施肥灌溉采用滴灌技术,电脑自动控制;采用基质、水培等多种栽培方法。先进的设施,先进的种植技术,可使您领略到现代农业全新发展模式。同时,生产的瓜果蔬菜,堪称绿色食品,倍受游客的青睐。园区现已成为科研、教学、实习、培训、推广,旅游的基地,也是对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的理想场所。  目前,已有一批教授、专家进园开展科研、教学、生产活动,并引进了一批国内外先进的技术成果,现代农业的展示功能已经凸现,旅游参观者络绎不绝。目前已接待国内外游客60多万人次,国家及省上领导多次来园视察,都给予了很好的评价。  示范园热忱欢迎社会各界来园区观光旅游,洽谈业务,共求发展。

新天地农业科技示范园

新天地农业科技示范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新天地农业科技示范园位于杨凌区邰城南路中段是目前陕西省内乃至西北地区最大的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基地。示范园是集设施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农业科技培训、农业观光旅游、农业科普教育及人才培养为一体的农业高新科技园区,国家AAA级旅游景点。  示范园拥有现代化连栋温室4座;双拱节能日光温室7座;工厂化育苗温室1座;同时建有组培楼和科研培训楼等基础设施。园区引进种植国内外优质瓜果蔬菜、名优花卉新品种,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和滴灌技术,进行工厂化、标准化生产,棚内植物生长所需的光、温、湿及灌溉施肥等环境条件均为自动化控制。先进的设施,先进的种植技术,可使您领略到现代农业发展的无穷魅力。同时,生产的瓜果蔬菜通过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认证,并荣获第十二届农高会“后稷特别奖”,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示范园自成立以来,致力于现代高效农业、设施农业和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等领域的研究、开发和创新工作,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园区先后承担农业专题研究和科技成果推广项目50余项,接待游客80余万人,为省内外培训农业干部、农业技术人员及农民2万余人,其技术和产品已辐射到西北、华北等8个省市自治区,示范辐射效应显著。国家和各省市领导及国外友人先后多次深入园区视察、观摩考察,给予了很好的评价。

杨凌水上运动中心

杨凌水上运动中心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杨凌水上运动中心位于杨凌农业高新产业示范区南端,前依太白之秀,后负周塬之美,东距西安82公里,西距宝鸡86公里,距陇海铁路和西宝高速公路仅咫尺之遥。景区占地1552亩,其中水域占地700亩,主航道全长2250米,平均宽度200米,正常水深为5米,水源为地下自然补给,水面宽阔,水质清澈;陆上建筑有终点计时塔、办公楼、餐厅、宾馆、健身房、会议室、多功能厅、5米宽水泥大道环湖一周,沿北岸开设儿童乐园、休闲岛、青少年拓展训练区、沙滩浴场、-等设施。  陕西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杨凌水上运动中心)主要承担着我省赛艇、皮划艇运动训练和竞赛任务,同时依托独有的园区设施,为广大群众提供旅游休闲服务。  1999年11月申请注册成立“杨凌水上体育休闲中心”,本着从小到大、滚动发展的原则,相继开设了水上快艇、双人自行车、骑马、手划船、肥仔艇等众多娱乐项目。经过几年的运营,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2004年该中心被旅游部门评为2A级景区。

后稷教稼园

  后稷教稼园  后稷教稼园位于杨凌高速公路出口处。教稼园以农耕始祖——后稷设计为主线,以农耕文化为背景营建的具有现代休闲性的观光公园。设计上追求简捷明快,悠久朴实的视觉效果;在设计风格上追求古朴,自然的格调;同时园内还增加了参与性项目,以增强公园的趣味性、娱乐性。  园区主入口与后稷像分别为园区两条南北景观轴线的起始点,以体现后稷和其相关的农耕文化。公园入口处采用古农具与景石等相互结合,三个大篆体绿色的字“教稼园”醒目而高雅。在入口名称下设置5个仿古代石农具,在其顶部刻有其五谷即:“栗、麦、稻、稷、豆”字样和相关图形,以和主题相互呼应。在入口到后稷像之间为教稼广场。一直径50m圆型广场,其中央为一方型高2m的T型台子,顶部为直径6m的花岗岩地雕农耕“授时图”,台四角各设置1个花岗岩景观圆球内侧刻有“春、夏、秋、冬”汉字,与其“授时图”的农时相呼应。整个广场以喻意传统文化中的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方型教稼台的颜色为土黄色,其圆型广场为青蓝色与其形成互补的对比效果;也取意为五色土中黄土为中的风水的思想。台子和高大的后稷雕像遥相呼应,以传递中国农耕历史发源地的信息符号。  一进大门,你就可以看到在涌道上,有12个高50cm,长1.2m的阴阳大脚印,其意来源于历史典故——后稷之母姜源郊外践巨人脚印而怀孕的故事,也喻意中国农耕历史发展变化的艰辛脚印,从景观的角度讲,会给游人带来一种新奇的视觉美感,也会激起游人参与意识而践“古人”之脚印。  在广场以北的涌道设计了两列共10个直高度1.8m巨型粮缸,缸内设置色光灯,夜晚之时从缸内底部发出迷人的光线,其缸外部携粗麻绳以追求粗野的视觉景观效果,每个粮缸上刻有胛骨文“粮”字。

隋泰陵

隋泰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隋泰陵是隋王朝的创立者——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氏的合葬陵,位于杨陵区五泉乡王尚存东北200米处,当地叫三峙塬,群众称泰陵为“杨家陵”,杨陵地名由此而来。陵冢封土为覆斗形,东西横距166米,南北纵距160米,高27.4米。1957年5月31日,隋文帝泰陵被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陕西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坚 (541~604)  杨坚(541~604年),即隋文帝,小名那罗延,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隋王朝的建立者,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 杨坚出身名门望族。相传他是西汉太尉杨震的十四代世孙。其父杨忠,是北周名将之一,早年随宇文泰在关西起义。赐姓普六茹氏。立过大功,位至柱国、大司空、隋国公。杨坚14岁担任京兆尹曹,15岁因父望被授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16岁迁为骠骑大…… 详细++

中国克隆动物基地

  中国克隆动物基地  中国克隆动物基地日前在中国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成立。这一基地占地六百亩,是以克隆为主题,集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和产业示范于一体的高科技园区,它将充分展示胚胎工程、基因工程和生物医学的最新技术成果和产品。园区包括研究开发、成果展示、良种繁育和延伸加工四大功能区,这一基地将充分利用克隆技术培育养殖牛、羊良种,并进行深加工。据介绍,这一基地在建设和发展中将采用多元化投资和现代企业运作的方式,以新机制、大舞台吸纳国内外精英,汇集高智能资源,瞄准国际生物高科技前沿并进行研究、开发和产业化攻关,努力建设成中国的畜牧高科技企业巨头。有关专家称,这一基地有望发展成为中国西部最具有代表性的农业生物高科技产业示范园,对中国建立优质、高效畜牧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改善生态环境都有重要意义。  地址:咸阳市杨凌区  咨询电话:029—87091048

节水科技博览园

  节水科技博览园  杨凌国际节水科技博览园,位于杨凌水上运动中心西邻,占地258亩,是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的具有一流水平的节水灌溉技术与设备展示基地。它荟萃了国内外节水设备的精品,多功能性和园中内部设计,使它成为农科城中一奇葩。建成以来,前来参观的人员络绎不绝。  在博览园内荟萃了国内90%、国外60%以上的先进节水灌溉产品,体现了节水技术的丰富性、综合性、先进性。从博览园里你可以看到节水灌溉技术与设备的历史,也可以看到节水灌溉技术与设备的发展方向。  博览园具有技术展示、技术传播、科普教育、科技旅游和实验研究五大功能。

古邰国遗址

古邰国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新石器时代、商、周  古邰国遗址在杨凌示范区李台乡圪瘩庙村、柔谷乡法喜村(柔谷乡原隶属宝鸡市管辖,2008年下半年划归杨陵区)以南,渭河北岸的二级台地上,有一处内涵极为丰富的新石器时代—西周—战国—秦汉等不同文化时期的大型居住遗址。传说曾是我国农业始祖后稷“教民稼穑”之地。  遗址内出土有大小不同的磨制石斧、陶碗、陶釜、陶罐、陶鬲、陶纺轮、骨锄、薄片小纽铜镜及铜戈等器物。在战国至西汉的8件陶釜、陶瓮上,发现有“斄(邰)市”、“斄(邰)亭”二字印文。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有机体验开心农场

  杨凌区有机体验开心农场是陕西赛德高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在杨凌区建成的陕西规模最大的现实版“开心农场”,由蔬菜种植区、温室大棚、蔬菜商品化处理中心、接待中心、特色果蔬种植区、养殖区等多个有机生态部分组成,占地1000亩,该农场被列为西安世园会一级蔬菜供应基地。  开心农场按照体验团和市民的需求,在农场专人指导和服务下,组织体验现场“种菜”、“偷菜”、劳动竞赛、劳动助唱、鲜榨果蔬汁、制作果蔬沙拉、果蔬品鉴、体验农家乐餐饮、休闲农业观光等活动,亲身体会田园生活带来的乐趣,体验有机农业带来的低碳生活,享受收获喜悦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秦岭山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园

  秦岭山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园主要包括四个区:开心农场采摘认耕区、原生态餐厅休闲娱乐区、净菜加工高科技生产展示区、农业科普推广科技活动实践区。园区“移步易景”的景观设计奖农业种植、实训教育、休闲观光、生态品尝等功能特性细腻柔和,吸引游客前来观(农业观赏)、尝(品尝绿色果蔬)、娱(体现趣味性)、劳(劳作体验)、育(农业教育)、购(购买果蔬),将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灌输其中。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崔西沟民俗村

  杨陵区杨村乡崔西沟村是一个集观赏、采摘、品尝、体验、休闲为一体的旅游景区。“住农家屋、吃农家饭、购农家物”已成为民俗村的显著特色,家庭旅游接待已成为该村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树木园

  树木园  杨凌区树木园是一个集娱乐、休闲、景观、科普为一体的植物主题公园,园内植物品种多达400种,数目总量52000多株,乔木2000多种,灌木50000多种。园内建有瞭望塔、人工湖及各种园林小品,人工湖还具有喷雾、高喷和涌泉等功能。带上家人去园区游览一番,不仅可以欣赏周围美丽的景观,同时可以增长知识,一举两得。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杨凌蘸水面

  杨凌多面馆,去杨凌者,主人皆要请其吃面,是唯面独尊的一元化饮食格局,只有统一到唯面独尊的饮食一元化,才有后续的种类繁多、风格各异的百面争鸣之局面。今次又到了杨凌,原本是与CCTV做《麦子问题》的节目,麦子是要磨面的,吃面就是吃麦子,故将面吃透了亦有必要,从面到麦子则是一种细致入微的品味罢。   杨凌过去不叫杨凌,叫杨陵,是隋炀帝的寝陵,关中产麦武功县所辖,建杨凌农业示范区之际更名杨凌。也是中国传说中的后稷教给人们种植庄稼的地方;稍早,是杨虎城和于佑任建国民西北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现在已经更名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内含院校七所,欲发展一个现代农业科学城,绿色硅谷。然地名的更迭及世事的沧桑,关中人吃面的口味未曾更变,面是越吃越长,长到1.5-3米,也越吃越宽,宽到3-5厘米,这样的面在杨凌就叫做蘸水面。   蘸水面讲究个一青二白,青则可以是菠菜、苜蓿、豌豆苗等等,总之是要有那水草一般招摇的青绿于水,面是拉出来的,宽3-5厘米,长1.5-3米,厚2-3毫米,白白的盘绕于青绿之中。四个人进面馆,要了三斤面,若干炒菜,一瓶伊力老窖,先喝了酒,吃尽菜,面就上来了。陕人点菜请客,多为凉菜,少不得凤翔腊驴肉,武功普集烧鸡,西乡牛肉干,老童家腊牛肉,三原白封肉,宝鸡葵花鸡等,可以不上一个热菜,冬天亦吃得鼻尖冒汗,而我却若满腹凝霜。于是,热面条浩浩荡荡上来了,之所以使用浩荡二字,实因面条是盛在小脸盆里端上来的,在陕西这里当然就叫面盆,是装面的面盆而非洗面的面盆,在赣南则真的是叫的面盆,洗脸就叫洗面呢。面条端上来,热汽腾腾,菜青面白,又波清雾白,各人面前就上了一只大碗,碗中就有汤,西红柿、蛋花、姜、蒜、红辣椒、口蘑、玉兰片、海参、干贝等,微酸,略辣,就从大面盆里夹出宽厚且长的面条,泡在汤中,然后夹着面条一口一口地咬吃。面是强筋面,咬在口里,滑润,富弹性,是有张力的一种,像咬着三秦大地的月光。吃若干口面,就得吃一口面汤里青菜,这样就又清爽上阵了。   住在杨凌若干天,方理解吃蘸水面的妙处,其实是图个清爽。独吃一根面,几束青菜,碗中可叫汤也可以叫稍子,与油泼面的意境正好相反,那油泼面是糊面、重油、巨辣,全盘傲视川人的姿态,陕人说:川人是辣在嘴上,陕人是辣在心里。意思是四川人吃辣椒,只是叫得响,而陕西人是吃得响。人真是各有各的可爱罢,如川人吃面,曰担担面,令人有箩担之想,然细碗一握,面细如丝,恰是陕人吃面的另一极端。然又有一发现,杨凌人吃面,也包括西安人吃面,皆大盆使之,其状非鲁智生不可比,然人且瘦,杨凌是一座瘦城,看上去西安也是一座瘦城,比之肥城北京,已经是俊秀若江南了,也许是城小一些的原因。   吃罢杨凌蘸水面,访西北农林大学古农史家樊志民先生,获知:西亚考古,小麦有史8千至1万年,中国考古,甘肃小麦已有五千年,武功则有3千8百年。多数农史学家认定小麦由西亚传入,先西北而黄淮地区种植,古时小麦不叫小麦,叫“来”,是繁写的那个“来”,大麦且叫“麰”。巨获益,坦坦然饱腹而归。   

官村西甜瓜

  陕西省杨凌区大寨乡官村共512户、2119人。大寨乡官村因地制宜的发展西甜瓜和蔬菜产业,为了实现产业发展、优化管理,该村成立合作社,对西甜瓜、蔬菜实行全程的无公害标准化生产。   大寨乡官村建立了以二维码为载体安全查询体系,温室大棚内生产自动化操作。给每一个西瓜都建立了生产档案,可以对同一西瓜示范基地农户大棚基本信息包括产地环境、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进行查询,这相当于给西瓜贴上了“身份证”。有二维码溯源系统,就可以把西瓜生产过程中的化肥、农药使用情况查询出来。目前全村基地面积达到420亩,下半年计划再建设800亩日光温室大棚,官村西瓜已经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2011年,杨凌区大寨乡官村以标准化生产的西甜瓜为品牌,获得了“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的称号。   

菜疙瘩

  菜疙瘩的作法和菠菜面相似,将新鲜的绿色蔬菜菜叶切碎后加入适量面粉一起和面,和的稍微软一些(比粘稠状稍硬即可),可加入少许盐,然后将面平铺的蒸笼上蒸,大约蒸10-1分钟即可,用小刀或铲子划成小块,蘸调料汁吃。   做调料汁可以在碗里加上:盐、味精、酱油、香油、醋、五香粉、油泼辣子、蒜末、葱末等其他佐料,然后用热菜泼到碗里。   说起来这个菜疙瘩本是穷人家的菜,据说是在当年“糠菜半年粮”的艰辛日子里,-无奈而“创造”出来的。大致就是把很多种野菜搅和到一起,揉成菜疙瘩,故成名。这年头吃野菜成了时尚,也讲究个菜型,自然不会再揉成一疙瘩看不出是啥东西,都是用精选的野菜调出来,口感肯定比揉成团子要好很多。   菜疙瘩的做法   1.菠菜洗干净,沥干水分,切碎   2.将面粉放入切碎的菠菜中,在加入少量的冷水,揉成面团,面团比较硬些。面粉与蔬菜的比例可自己调节,只要面粉能把菜揉成面团就行,煮的时候也散不开   3.将揉好的面团饧一会,是为了面团能筋道些   4.用一小勺挖一小块团,放入开水锅中,勺子挖出的面块大约与鹌鹑蛋一般大,形状各异,很随意   5.一块块的小菜疙瘩放入锅中煮2-3分钟   6.煮熟捞出,浇上自己喜欢的卤汁,我感觉还是搭配油泼辣子、醋调料好吃

海味罐罐茶

  制作材料:水发海参,熟火腿,鸡蛋,茶叶,藿香,茴香,生姜,葱,香油馓子、面粉、熟猪油、菜籽油,核桃仁,精盐、五香调料各适量。   制作方法:1、将藿香、茴香用清水洗净,同茶叶一起放入陶罐内置炉火上煮,生姜去皮洗净拍松,连同精盐一起放入罐内。   2、碗内放入面粉,加水搅成稀糊。另取一陶罐倒入熬好去渣的茶叶、藿香水,加开水烧开,再倒入稀面糊烧制成茶汤。   3、水发海参洗净切成指甲盖片,用上汤煨制收汁,放入碗内。鸡蛋磕入碗内搅散,加精盐、调味品入锅炒好盛起,切成小块。火腿切成丁,核桃仁切成粒,分别用油、调味品、精盐入锅煸炒,香油馓子掰成小段。   4、盆内倒入煮好的茶汤,撒上葱花,再将烧好的海参用勺铺在中间,核桃粒、火腿丁、鸡蛋块围在海参周围,香油馓子撒在四周即成。   特色:滑润爽口,酥脆香糯。

鸡血面

  材料:宰鸡1只,面粉,鸡肉、花椒、姜片、精盐、葱花、香菜各,葱白2根,醋、白酱油、味精、胡椒粉各少许。   做法:1.碗内加凉水,滴入鸡血,用筷子搅匀。2.锅内放入鸡肉,加花椒、姜片、精盐、葱白煮烂,捞出晾凉,撕成小块。3.鸡血加水把面和好,擀成薄饼蒸熟,切成细条放入碗内,上面摆上鸡丝。4.锅内加原汁鸡汤、白酱油、胡椒粉、葱花、香菜、味精烧沸,起锅浇在面碗内即成。   特色:汤清味醇,香辣适口,是关中风味小吃。

胡羊肉

  胡羊肉是西北菜菜谱之一,以羊肉为制作主料,烹饪技巧以蒸菜为主,口味属于五香味。制作时非常注意刀工,羊肉条要长短一致,厚薄均匀,摆放整齐,不得松散。此菜用二流芡(稍稀的芡汁),要求芡汁既与主料交融,又呈流态,食之利口。   制作原料:   主料:羊肉(肥瘦);     辅料:木耳(水发)、黄花菜(干)、淀粉(蚕豆)、青蒜;     调料:盐、姜、小葱、香菜、花椒、茴香籽[小茴香籽]、沙姜、草果、香油、味精、酱油、花椒粉、各适量。   制作方法:     1.将羊肉(羊胸脯肉)漂洗干净;     2.洗净的羊肉整块投入锅中,用旺火煮约半小时,打净血沫,然后改微火;     3.将花椒、小茴香、姜皮、沙姜、草果用纱布打包,用水冲去尘土;     4.将调料包投入锅内,视肉煮至九成熟,捞出晾凉;     5.将煮熟的羊肉切成7厘米长,0.3厘米厚的长条;     6.将羊肉条摆放在大汤碗内,再放上葱节、姜片,加入适量原汤,调上花椒粉、食盐、味精,上笼蒸约40~50分钟;     7.蒸至肉烂而调料入味,下笼翻扣在凹盘内;     8.炒勺置火上,将凹盘内的汤滗入炒勺内,投入木耳、黄花,调上酱油,用淀粉勾芡,淋香油,撒香菜、蒜苗丝,浇在羊肉上即可。

杨陵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杨陵街道景点大全